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就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2-0073-02
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与此同时自然也催生出了一些与大数据处理相关的职业,他们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来影响企业的商业决策。大数据工程师必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就是:一是编程、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专业背景。实际开发能力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能力是作为大数据工程师的一些必备要素。二是统计学和数学背景,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理论知识,才能理解数学模型、复用模型甚至创新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的专业人才。可以看出该专业毕业生恰好符合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根据当今社会的需求,结合该专业实际情况,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实践,修订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具体工作简介如下。
一、信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在校生缺少明确目标
目前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不思进取,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知道该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以前那些励志的高谈阔论已经很难激励学生努力拼搏,所以很多学生每天除了上课之外以上网、打游戏为主。就算努力学习的学生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该学些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丰富自己,为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社会需求驱动学生学习动机。不要一味地强调要努力学习,应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介绍社会对他们喜爱的岗位的具体需求,使他们知道努力学习能够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丰富自己。
(二)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在校期间大学本科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有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对待实践环节不够重视。还有就是很多实践环节都是模拟教学,学生并不能真正地体验到具体项目的开发等,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目前我国存在IT行业的培训机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岗位的需求,促进大学生就
业。所以我们在一些实践环节及课外活动中就该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本领,缩小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促进就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等特色,任何事情都有其双面性,专业特点决定该专业就业面很广,但针对性不强,换句话讲就是没有任何行业招聘时只招该专业的学生,甚至很多行业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因此很多学校该专业因为就业不好而减少招生人数,甚至停办。我们专业之所以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并在原来基础上扩招,是因为就业好,这些说明该专业的学生除了学好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并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信计专业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就业教育从大一抓起
为了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尽快地了解专业情况,我们每年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都要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专业概况。在第一学期设置专业研讨课,由专业带头人主讲,共16学时。课程主要是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很多话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如考研方向、就业行情等,还有除计划内课程还需学习哪些知识、锻
炼哪些能力、考取哪些证书等等。通过系列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该专业继续深造或直接就业的情况,特别是通过对前几届毕业生的介绍,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努力方向,同时通过优秀毕业生事迹介绍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这些活动为促进他们更好地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之所以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努力学习,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清楚为什么学习、学什么,有很多W生抱着60分万岁的心态对待大学生活,所以除了上课无事可做。通过对他们进行职业介绍及毕业生的情况,使他们在众多岗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知道要想从事该行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在校期间应该怎样准备。有了目标,他们就不再迷茫,正是我们所说的只有目标明确才能为之持之以恒地拼搏。
在引导同时,我们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还对大一学生严抓严管,因为很多学生在高中时受到的教育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就胜利了。中学阶段一直在学校教师及家长的看管下学习,上了大学如果突然放松他们会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大一疑平稳过渡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形成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采用的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的原则,通过介绍未来的工作让他们看到希望,同时又对现在学习生活进行规范,这样才能为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
(二)因材施教,使学生明确就业方向
在大一入学教育、专业研讨课的基础上,我们专业全体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都注重观察学生特点,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及特长,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帮助他们尽早选定努力方向。俗话说得好,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座谈,并利用各种活动与学生交流,
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他们思想动态,适时进行梳理、引导,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同时通过与毕业生联系,或者与实习单位、用人单位交流,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的特点,尽快选定自己的目标。
为了在校生与毕业生顺畅地交谈,我们专业建立了信科王朝QQ群和微信群,利用课余时间与已经毕业的师哥师姐聊天,在闲谈中很多人就找到自己的努力方
向。还有一些是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他们有某方面的天赋,就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来一起商讨相关问题,或者做相关内容的训练,在训练中逐步认清自己的需求。如一些学生在参加数学建模等数据处理活动中明确将来从事数据分析处理工作;有些学生则是在做课程设计或综合训练时意识到自己比较擅长编程,因此决定以后从事IT行业等。
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划出两个方向:科学计算与应用软件、数据统计与规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某个主攻方向。当然,在某一个方向内,学生需求也不是完全一致,细微的差异主要通过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实习及毕业论文、课外活动等加以区分,特别是业余时间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训练。
对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我们就督促他们在低年级时学好外语和数学专业课(因为有的考数学类研究生要考两门数学专业课,而考非数学类的理工管理等都要考高等数学)。对考非数学类的学生,我们引导他们在大三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相关专业课,或者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专业听课,学好专业课,大四再开始复习政治科目,这样使考研率得到提升。
(三)改革教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对毕业直接就业的学生,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实践环节来提高他们动手实践能力,如在校内综合实践活动
时,我们与实习单位联系获取训练课题。这些课题是公司实际项目的分解,或者对一些具体项目的简化,如手机游戏、超市管理系统、网络销售商店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尽早接触到具体项目的分析、开发等过程。在训练过程中我们还邀请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来齐齐哈尔指导答疑,使学生对项目开发的过程有所了解,对项目策划、分析、设计编码及调试等过程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我们软件综合应用实习直接到公司进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软件开发、维护等工作技能,为以后从事IT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对想继续深造的学生,我们通过让他们与以往考研学生交流了解考研注意事,特别是考取同类甚至同一学校研究生的,可以直接借鉴他们复习准备的经验,充分准备,提高考研通过率。
(四)搭建平台,多途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学生就业好不仅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工作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就业环境,因此我们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确保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些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通过长期合作的信誉减少学生就业障碍。同时我们通过实习单位的友好单位及已经毕业学生所在单位的关系单位推荐学生就业,这样比学生盲目找工作的成功率要高得多。特别是很多单位提前就将用人需求反馈给我们,而我们学生大四课程相对较少,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甚至参加一些短期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根据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情况,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尽早地为每位学生确定目标,量身定制训练方案,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王萍,傅泽禄.数据驱动决策系统:大数据时代美国学校 改进的有力工具[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1、软件工程。专业介绍: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是培养适应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用软件工程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来分析、设计和实现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毕业后能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中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除考取国内外名牌大学研究生外,主要毕业去向是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
2、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宽带通信网、网络探测和网络管理、移动通信、宽带/高速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通信抗干扰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信息编码与信号传输、语音与图像处理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等。培养目标:本专业研究生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以便进行学术研讨;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专业特色: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该专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国家的神经系统和命脉。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培养要求:本专业根据地图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技术应用需求,设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地理空间与地理过程模拟、网络GIS及地图制图等研究方向,培养环节包括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术活动、科学研究、系统开发及学位论文等。就业前景:随着国家近几年的扩招比例逐渐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存在, GIS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们应该认识到当前的大形势,然后正确定位。现在的各行业在未来都不能不应用GIS,科研地学研究,车船导航定位,军事指挥,救灾抢险,城市规划,旅游,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没有不能和GIS扯上关系的!应用如此之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介绍:电子通信工程英文名为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方向: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内容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处理、信号检测、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电子元器件、微波与天线、仪器仪表技术、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通信企事业单位从事通信网络的设计和维护工作,并能从事通信系统的建设、监理及通信设备的生产、营销等方面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高职 就业导向 室内设计 合成建设 核心
不可否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其对居住条件要求的提高,室内设计行业蓬勃兴起,成为拥有广阔发展市场的新兴行业,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一片光明。随着行业发展的需求,室内设计行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相较于以往,学历已经不是行业选择人才的首要考量条件,取而代之的是知识水平、设计能力及其从业经验。整体来看,尽管行业发展的市场空间空前绝后,对人才吸纳的空间也比较广阔,但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却也相对较高。以下以就业为导向,首先对室内设计行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进行简单介绍,进而对核心课程建设问题进行讨论。
一、室内设计行业的就业门槛
所谓行业就业门槛,主要是指室内设计行业中就业岗位对专业人才专业知识及其技能的基本要求。目前,根据从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岗位设计来看,不同职业院在专业设置及就业方向划分方面主要有三类,即平面设计方向、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与多媒体广告及动漫设计方向。不同的就业方向决定了其未来在行业中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存在差异,因此,岗位工作对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1.平面设计
从平面设计方面来看,其具体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图形制作、广告策划、包装的设计和制作、网页设计和制作、商场的展示及布置等。因此,要满足岗位工作的需求,相关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意及设计能力、手绘表现能力和较突出的文字组织能力。与此同时,该就业方向的学生还必须熟练掌握如Photoshop、Coredraw、Pagemake等相关软件的操作,并具备网页设计和制作的基本能力。如此一来,以平面设计为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才能够满足岗位需求。
2.环境艺术设计
以环境艺术设计为基本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其毕业之后具备的岗位工作主要包含室内装饰的设计和施工、展示空间的设计和制作、户外的设和hi做以及各种装饰材料的设计与销售等。基于这样的岗位需求,相关就业方向的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Autocad和3DMax等设计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具备较强的手绘效果展现能力和装饰施工图表现力,在全面熟悉并了解市场需求和不同装饰材料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及谈单的能力,以便于毕业之后可以更快地融入相关岗位的工作当中。
3.多媒体广告与动漫设计
将多媒体广告与动漫设计作为主要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其日后从业的具体工作主要包含多媒体广告的设计和制作或者是二维及三维的动画设计和制作。而岗位工作对高职学生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关就业方向的高职学生必须熟练掌握Coredraw、Photo,shop、3DMax或Maya以及各种非线性编辑软件;其次,还应对Pagemake等网页制作软件的操作有所了解;第三,应具有较强的创意设计和手绘造型展现的能力;第四,要具备较突出的剧情构想和展现能力;最后,还必须在深入了解并熟悉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培养自身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与不同的客户资源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从业的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由此可见,对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不同的就业方向,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对就业导向的考虑,将就业作为基本导向,我们应如何加强对专业课程改革,探索出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核心课程模式呢?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室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要结合现代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要求,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核心课程的建设,首先应当以岗位工作为基础,加强模块式课程的设置,并将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作为基本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重建。
1.建立岗位职能培养为主的课程模式
以上分析中已经提及,室内设计专业不同就业方向,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就业的导向作用下,高职学校需要将岗位职能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依照不同工作岗位对学生知识体系及技能水平的要求进行以及课程的设计,并依照岗位的能力,将一级课程划分出不同的子模块,并在每一个子模块当中安排适当的课程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子模块中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如此以来,通过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条件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2.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课程内容
知识、能力和素质是高职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过分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忽略了知识对学生能力和潜在支配意识的导向作用;有些院校则过分重视就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缺少一定的前瞻性,忽略了学生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不乏部分院校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过分重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些状况,在将岗位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的基础上,课程的设置首相应当以岗位工作为基础进行选择,进而结合工作过程的知识要点及技能需求,进行课程的补充设计,以便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以理论为基础的岗位需要加大理论课程的比例,而对于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就业方向,则应加强对动手实践课程的安排。但要保证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将其可持续发展作为重点,注重对其岗位职能之外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只有如此,在能在以保障就业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条件,使其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和个人经验对系统的知识框架进行进一步的填充与完善,进而推动个人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结论
总之,在就业的导向作用下,高职院校要做好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就必须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根据不同就业方向对学生知识、技能及个人素养等多方面的要求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以便于在保证学生可以顺利就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学文,现代室内设计教育发展新思路[J].中国科技信息,2011,(04).
[2]钱抒,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框架的改革与建构[J].正德学院学报,2010,(01).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能够可持续地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高职教育事业软件的建设,其核心就是要尽快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主线,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的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尝试提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方向课程体系的设计程序及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以新的视角和务实的态度探讨这一核心间题,以望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有所贡献。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和有关部门共同启动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从而确定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在过去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近十年里,最根本的问题仍未解决,即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摆脱本科课程体系的影响,从而导致高职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仍有差距,不能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的目标。课程体系改革是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成败的关键,说到底,要解决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所需要的大量高技能人才和“银领”大军问题的核心就是首先要构建紧贴市场需求的高效的课程体系。围绕这一关键性命题并结合本系的教育实际,我们认识如下:
“培养符合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当前我们培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方向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主导的产业服务的高级人才,是为生产建设第一线服务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产业大军。不是仅掌握一两项技能的人,他们可以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经理或技师。所以我们认为高职的课程体系改革方向应该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主线,以“琴距离”上岗为目标的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程序
在确立我们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后,做好相关产业或行业的技术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按照传统的习惯,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流程是:根据学科的需要出发—设置专业一设置课程—面向市场。可见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随时都在变化。不难看出这样的课程体系最终很可能会偏离市场需求。所以学生在学了很多课程后发现市场并不需要。这样就存在着巨大的效率损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所以首先我们需要对行业进行调查,对行业的各种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和要求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分析。下面就以笔者所在国际交流系我们系应用英语专业为例,谈一谈课程体系改革。
在近儿年对历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与行业的发展调查中,发现我们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岗位趋向为:
1.涉外文秘和行政秘书: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外企对文秘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许多企业在录用这类人员的时候先进行英语面试或直接注明这类人的英语水平要求。所以与该职业紧密相关的英语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是我们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使学生具有国际化高级文秘人员的核心职业能力,并与国际上对企业文秘职业能力要求标准接轨。
2.外贸企业和公司的口译人才:具有一定的外贸操作能力,能直接从事外贸业务的开展,英语口头交际能力强,如:产品的介绍,日常的英语交流,地方文化、乡土人情的介绍等等。
3.企业的科技翻译人才:能从事企业的产品说明书、企业介绍的英语翻译,这类翻译人才往往是对英语应用的技巧性要求强,而对英语系统的语法知识和语言文学知识的要求并不太高。
英语本身的作用被普遍认为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上的共识。然而,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当我们将英语与那些向英语语言能力倾斜的职业相结合时,我们发现市场在呼唤着一种全新的英语人才,即多向英语言能力倾斜的高技能人才。根据这样的需求,我们确定了极具现代职业特性的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即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方向,然后综合和归类,改革传统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使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为目标,实现学校教育与实际用人岗位的“零距离”培养。
二、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一毕业实习的教学全过程中,教学很少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相联系,很少与企业的具体应职应岗能力相联系,越是低年级的课程与就业岗位联系得越少。我们进一步完善的课程体系见下表:
1.公共基础课10由于高职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而非单纯的职业培训,因而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基础课往往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这与“零距离”培养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教学时间矛盾,有些课程可通过讲座、学生的社会实践或选修课形式进行贯彻落实。
2.在英语专业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很难区分的,可以考虑合而为一,通称专业基础课,但不论基础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都必须以形成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而不是单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从纵向看,无论是基础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无论是形成基础性的技术应用能力,还是形成专业性的技术应用能力,都表明前一内容是后一内容的基础,并为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3.模块课程。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岗位,我们可以设置三到四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模块。英语专业的模块可以是按上面提到的学生三个就业方向进行设计,即涉外文秘及行政管理模块、国际商务模块和科技英语翻译模块。
关键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
一、医学毕业生消极就业心理现状
2011年,广西中医学院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对医学院校500名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了有关就业心理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23份。以本次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当前医学毕业生消极就业心理现状分析如下。
(一)消极就业心理普遍存在
在回答“您认为医学毕业生就业是否普遍存在消极心理?”时,选择“存在”的占69%,选择“不存在”的仅占3%。在回答“您认为良好心理素质对医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否重要?”时,70%的毕业生选择“非常重要”或“重要”。表明医学毕业生认为就业普遍存在消极心理,并且认为良好心理素质对就业有重要作用。
(二)消极就业心理的主要表现
1.良好情感体验少,消极情感体验多。医学生在寻求职业过程中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择业情绪心理,种种心理健康问题常常是通过各种不正常的择业情绪表现出来的。在回答“在就业过程中,您有以下哪种情感体验?(多选)”时,选择“紧张兴奋”占37%、“忧郁烦躁”占40%、“消沉失落”占37%、“热情积极、坚韧执着”仅占32%。由此不难看出,医学生就业过程中积极良好情感体验少,消极情感体验多。2.消极心理倾向明显。焦虑急躁是医学毕业生常见的消极心理,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紧张、恐惧等情绪体验,过度的焦虑急躁会产生较严重的消极心理,自认为就业过程中有这种心理倾向的毕业生占53%。2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有依赖心理倾向,希望学校、家庭帮助解决就业,甚至寄希望于托关系、走后门。2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有自卑倾向,就业没有自信,甚至对自己全盘否定。与此相反,2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对工作挑剔自负,过于自信。3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有幻想心理倾向,希望有一天伯乐能够发现自己。22%的毕业生对就业感到怯懦害怕,2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就业过程中彷徨无奈,1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容易受别人影响,常常虚荣从众。认为没有这些心理倾向或不清楚的只占11%。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认为医学生消极就业心理倾向明显,表现也较为复杂。
二、职业生涯规划期是确立人生目标,准确定位职业方向的开端
(一)专业入门教育(大一第一学期)
这是就业指导的初级阶段。要指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认识专业的特点,树立职业意识,正确理解和处理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在了解社会需求和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初步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专业剖析。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根据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学者或相关企业的工程师、人事部门经理、董事长通过举行讲座等方式对新生进行职业方面的从业为描述和职业的素养教育,介绍本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等,使新生认识所学专业所需知识、能力以及专业发展前景等,从而帮助新生初步了解专业内涵、明确专业目标、热爱所学专业,从根本上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自觉性。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未来就业形势做客观的、实事求是的预测和分析。
第二,职业考察,开展新生职业体验,这是就业指导实训的重要内容。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院建立的校外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实训基地参加见习,使学生与企事业的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
(二)职业生涯规划初探(大一第二学期)
首先,由就业指导教师向学生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在辅导员的监督与督促下,学生自行拟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短期目标的制订。在制订目标和计划的时候要注意,目标应该是量力而行的、计划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再次,在班级里要形成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形成一个互相督促、互相促进的和谐的集体。把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团队中培养兴趣,扬长避短,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四、职业素质培养期是个人价值增值,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关键阶段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二第一学期)
首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培养,通过心理测验的方式,对自己的个性进行综合分析,了解个人的能力、性格、兴趣和价值观等个性特点,参考自己的兴趣类型,参照社会的职业需求及获得职业的现实可能性,确定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制订短期规划准确、中长期规划明确的详细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好后,还应注意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调整。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
(二)素质拓展教育(大二第二学期)
为了增强学生素质,应该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把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的科研能力训练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
五、就业教育指导期是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阶段
(一)创业与就业教育(大三第一学期)
1.创业教育。学生自主创业,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首先要介绍创业的环境;其次要介绍创业者的素质要求;再次要介绍创业的基础知识。此外,还要通过介绍创业成功人士的历程、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举办讲座、分享创业成功的喜悦等方式鼓励学生勇敢创业,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举办“模拟创业训练营”,利用ERP创业模拟茶盘,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
2.就业教育。按照国家“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应该注重介绍就业政策、方法、技巧等基本知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的关键技能。一是向学生介绍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就业政策,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基本状况、就业环境等;二是向学生介绍就业的方向,面试的准备,包括自荐材料的制作与准备、职业形象的设计、模拟面试训练等;三是就业安全教育,签约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社会,实现从学生向社会劳动者角色的转变等。
(二)就业跟踪指导(大三第二学期至学生毕业后一年)
大三第二学期之后,学生全面进入定岗实习和就业阶段。学生虽然经过两年多的就业指导,在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难免还会出现心理预期和现实的落差,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也会遇到些心理问题,这时候要求专业辅导员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辅导员还应该做好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及反馈。
医学类院校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把就业指导和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系统规划相应的指导内容,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积极性,实现理论指导、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统一,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