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惊蛰养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适当可增加吃肉。不能单纯吃蔬菜,惊蛰前后当季的蔬菜不是很多,而且这些蔬菜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本身有限,为了把身体打好底子,在惊蛰前后要比别的时候多吃点肉。
3、适当补充一些营养。惊蛰处在春季阶段,春季本身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从生长角度和保健角度来看,这个时候可以买一些营养品来吃,以便补充钙、铁、锌、镁、硒等营养物质,可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
4、适当喝25摄氏度左右的白开水。这个时候因为要养足精神生长、养足精神保健。所以,不能喝冷开水,但也不能喝太烫的开水。应当要减少喝茶、喝饮料的次数。
惊蛰气象特点与养生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这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时值公历3月上半月,天气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泥土里的冬眠生物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
本节气时逢“九九”到九尽,黄淮地区土地已完全解冻,平均气温一般4-5℃,但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天气,所以“春捂”在此节气中还很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在此节气中不要因天气转暖而将衣服减得过少,应随天气冷暖变化而适当增减衣服。
惊蛰是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但同时又是个疾病多发的季节。 《黄帝内经》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因而,在这一节气中必须注意疾病预防,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
我国由于各地气候差异悬殊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而惊蛰节气的养生要因地、因人而异。我们要本着积极的生活态度,采取积极的养生措施,增强自己的体质,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
增强体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事文职工作的朋友,在春暖花开之际,应走出办公室,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以防未老先衰。对于老年人,由于不适宜作剧烈运动,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广播体操、老年保健操、气功、太极拳等运动,以增强体质。
惊蛰是疾病多发的日子,要以预防为先。饮食调养应以保阴潜阳、以食养肝为原则,要注意全面营养,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性食物,按时就餐,消化功能差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营养的摄入。新鲜熟透的水果,有益于健康。鸭血性平,营养丰富,可养肝血而治贫血,是保肝最佳食品之一。菠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的作用,如做汤加上动物血,可治疗肝气不舒。现代社会因环境饮食的污染,人体在纳入五谷杂粮时难免受到有害物质的侵害,因而春季还应用一些清理肝胆邪火的食品,如芦荟、山药、莲子等,以清除体内毒素,扶正祛邪、调节平衡、补充营养。
春季养生妙法――伸懒腰
春天暖洋洋的阳光让人特别想睡觉,特别是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人们常会感到疲乏。这时候伸个懒腰,就会觉得全身舒展。即使在不疲劳时,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
为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
伸懒腰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能使更多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人感到清醒舒适。
人脑的重量虽然只占全身体重的1/50,而脑的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1/4。人类由于直立行走等因素,身体上部和大脑较易缺乏充分的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久坐不动,加上大量用脑工作容易引起大脑缺血、缺氧症状,头昏眼花,腿麻腰酸,所以经常伸伸懒腰,活动活动四肢对恢复疲劳是绝对有好处的。
老人春练的“四项注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适量运动确实能起到延年益寿、愉悦身心的功效,但专家提醒,鉴于特殊的身体条件,老年人在春季锻炼时应做到“四注意”。
首先要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幅度不要太大。在整个冬天很多老年人的活动量相对于平时大大减少,因此,刚进入春季的锻炼,应当以恢复为主,做一些躯体、关节的活动。
其次应注意不要起得太早。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早间和晚间的气温都很低,空气中的杂质也比较多,不适合锻炼。太阳出来,气温回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减少很多,这时才是比较适合的时间。
再次要注意在锻炼前适量进食。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新陈代谢要慢一些。在锻炼前适当地吃一些热食,比如牛奶、麦片等,可以补充水分,增加热量,加速血液的循环,也可以使身体协调性得到提高。但要注意不要一次进食太多,而且在进食后应该有一个休息时间,随后再锻炼。
最后要注意保暖。春寒料峭,人体在运动后发热,这时如果不做好保暖措施,就很容易受凉感冒。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在锻炼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保暖,防止在锻炼中受风寒。
“春捂”应当如何捂
关于“春捂”民间有很多俗语,如“春不忙脱衣”、“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是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等,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春捂”既是顺应阳气生发养生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方。“春捂”得法,就会减少发病的机会。
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未雨绸缪。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会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发病,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春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冷空气到来之前的24-48小时。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昼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面对气温变化无常的春天,需随天气的变化加减衣服,昼夜温差大于8℃时是该捂的信号。
7-14天恰到好处。
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的回升总要减下来,如果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建议,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春天梳头好处多
中医认为,人体内外上下、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气血调和输养,要靠人体中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起传导作用。通过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的作用。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北宋大文学家坡对梳头促进睡眠有深切体会,他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人们日常清晨起来,早已养成洗漱梳理的习惯,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这是因为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而人们在春天养生保健中就要求必须顺应天时和人体的生理,一定要舒展肢体,调和气血。春天梳头正是符合春季养生强身的要求,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当然也能强健身体了。
现代研究表明,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面的摩擦,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牢固发根,防止脱发;还能聪耳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可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能健脑提神,解除疲劳,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脑衰老。
春季锻炼的六项注意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许多年轻人喜欢锻炼的季节,但春季锻炼要注意以下六点:
锻炼不宜骤然进行。
锻炼前应先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以防韧带和肌肉扭伤。
雾天不宜进行锻炼。
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内势必会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质。
锻炼时不宜用嘴呼吸。
锻炼时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锻炼时不宜忽视保暖。
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
不宜空腹进行锻炼。
清晨除了血糖偏低外,人体血液黏滞,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等因素,空腹锻炼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脏疾病而猝死。
不宜早起外出锻炼。
清晨空气并不新鲜,只有下午4时左右的空气才富含氧气负离子,那种闻鸡起舞的观念应予更新。
春分的节气养生与春季饮食保健
春分气象特点与养生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大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与之相反。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气温已稳定在10℃左右,即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平衡膳食,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可以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应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季宜多吃养肝补脾食物
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最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故春季进补应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
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则有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肉鱼类则有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滋生的病菌。
再次,春日时暖风或晚春暴热袭人,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芹菜、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蘑菇等。这些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
至于新鲜水果,虽有清热生津解渴作用,但大多味酸而不宜在春天多食。若需解里热,以吃甘凉的香蕉、生梨、甘蔗或干果、柿饼之类为好。
春季食用时鲜蔬菜的忌宜
蔬菜中除含有大量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对人体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能够降低大肠癌发病率。祖国医学认为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应选择不同的时鲜蔬菜,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时鲜蔬菜的食疗作用及其体质忌宜。
空心菜(学名蕹菜)。
味甘性平,可炒,可煮汤,可凉拌。因为味淡,常不被人们重视,忽略了它的药用价值。嵇会的《方草木状》称之为“南方之奇蔬”,因它能解毒,如解毒蕈类、砒霜、野葛、木薯等毒;治蜈蚣、毒蛇咬伤;治淋浊便血、妇女白带、肺热咳血、鼻出血及无名中毒。有书记载,用其内服能治热痢,外用能治疮痛肿毒。紫色蕹菜含有胰岛素样物质,故糖尿病病人食用有利于控制血糖。
蓬蒿菜。
味甘辛性平,早在唐代已列为食疗之品,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称之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蓬蒿菜有明显的平肝、清虚热作用,对肝阳上亢者如高血压头昏脑胀、烦热头昏、睡眠不安及热咳有痰等症有良好的疗效。此外还有润肠通便之功,尤宜于内热便秘者。
生姜。
味辛性微温,日常在烧鱼、肉、鸡、鸭、虾、蟹等都要放点生姜作作料。生姜的药效有去寒、去腥、止呕、发汗、止咳、止反胃等。生姜皮利水,可以治菌痢,热痢留姜皮,冷痢刮去姜皮。因生姜性升,不宜晚上吃,因为夜间人气收敛,故不宜反其道而升之。用生姜3片加红枣10枚煎水服,治疗脾胃虚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大便泄泻,常有不错的疗效。
在此必须说明,内热偏重者及舌苔黄而干者忌食生姜。
韭菜。
味甘辛性温,是一种良好的振奋性强壮剂,有健胃、壮阳功能。凡肾阳虚所致梦遗、滑泄、腰酸、小便频数、小儿尿床、妇女腰酸白带多者都可以常食韭菜,故又名“起阳草”,如与开洋(虾米)同炒,其效更好。
但内热便秘,口干舌燥者忌韭菜。韭菜昏目,有眼病者,如结膜炎等也当忌食。
春季宜食枸杞苗及枸杞子
初春枸杞长出嫩苗,嫩苗又称枸杞或枸杞苗,略带苦味,但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间常用来治疗阴虚内热、咽干喉痛、肝火上扬、头晕目糊、低热等。枸杞子含有肌甙、谷氨酸、门冬氨酸、精氨酸等,营养十分丰富。《食疗本草》中记载枸杞头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和去虚劳等作用。
眼涩痛有翳者,可用枸杞苗100克、车前叶100克,煮熟食用;急性眼结膜炎者用枸杞苗50克、鸡蛋1只,稍加调味品,煮汤,每日服1次;腰膝酸痛、阳气衰弱者用枸杞苗500克、羊肾1对、米100克,加葱等调味品,煮粥食用。
枸杞子功用类似枸杞苗,但作用更胜一筹。枸杞子的营养十分丰富,每100克中含有蛋白质4克、脂肪0.8克、糖类19.3克、钙55毫克、磷86毫克、胡萝卜素8.6毫克,以及各种维生素。
枸杞子配熟地、党参、茯苓、鹿茸制成药酒可补肾强身、柔肝明目;枸杞子20克煎汤代茶常服,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
春季减肥宜食胡萝卜汁
春季减肥食品首选胡萝卜。用果菜榨汁机或搅拌机榨出一杯胡萝卜汁,一天喝1-2次,饭前喝,不必控制饮食,配合体质及身体的状况斟酌饮用量,就能够慢慢地丢掉一些多余的脂肪。
生饮胡萝卜汁减肥法。
最速成的方法是,先断食1-2天不吃东西,只喝胡萝卜汁。而在断食期间内,喝多少胡萝卜汁都没关系。到了第三天,则只不吃一餐,其余两餐吃稀饭和烫青菜来温暖胃肠。这样进行一个疗程,大约可以瘦下2-3公斤。
材料:胡萝卜(约200克)
做法:胡萝卜的皮含有丰富的营养,用刷子及水将表皮充分洗净,横切成圆块状。如果觉得单饮胡萝卜汁不易入口,可以加苹果、西红柿或香蕉一起搅拌榨汁,或用柠檬汁、蜂蜜来调味。将胡萝卜切成适当大小,放入果菜榨汁机或搅拌机中,用搅拌机搅拌出来的胡萝卜汁,呈黏稠状胡萝卜泥,完整保留了胡萝卜的营养,最好把它喝得一滴不剩。如果用果菜榨汁机,则榨出胡萝卜汁之后,会有残渣留在榨汁机内,这些残渣含有丰富食物纤维,应该抓出一小把,泡入胡萝卜汁中一起喝下去,才不会浪费。
如果没有果菜榨汁机或搅拌机,也可以准备礤床儿,把胡萝卜放在上面用力擦,就可以擦出细条状的胡萝卜丝。生吃这些胡萝卜丝或用纱布包住,挤出汁液来饮用。
饮胡萝卜薯泥汁。
一、造成挫折的原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
1.主观方面:一个人是否体验到挫折,与他的抱负水平有关。当他把自己所要达到的标准定得过高,超过了实际的能力,就很容易产生挫折感。面对挫折,不同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其结果也就完全不同。持积极态度的人正视挫折,他们内心的安全感使他们坦然地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他们不回避前进途中的障碍,而是想方设法解决和战胜它。持消极态度的人遇到挫折则是退缩、回避、幻想或妥协,被挫折所压倒。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身心发展和社会阅历等的限制,还不能对自己和社会有清楚的认识,他们的目标期望值往往比较高。因此,挫折是小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常会遇到的问题。
2.客观方面:
(1)在家里,现代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都是在家庭的宠爱和顺从下长大的,没有经过逆境和社会的磨炼,两代人的呵护,过分的宠爱,易养成孩子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 的性格。父母在极力构筑“没有危险”的安全地带的同时又缺乏与孩子精神上的交流,这就窒息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2)在学校,现在主要的教育方式是“成功激励法”和“鼓励性评价”,千百般地极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可是,学校不是一个真空社会。有班干部的竞选的落 选、回答问题的差错、考试成绩的不满意、同学的拒绝、教师的正确的批评等等,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挫折感,给他们带来不良反应。
挫折是一种客观事实,但是因为遭受挫折而引发了不同的感受则是每个人心理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说,同样都是遭受挫折,但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绪,采取不同的行动,造成不同的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能量,一个面对挫折、打击能够自己调适、奋起,不断积极地寻找幸福的内心的能量。否则,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挫折教育不仅包括吃苦教育,还包括生存教育、心理教育,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因此,可以说,挫折教育关乎孩子的终生幸福。提高小学生心理承受力也是提高其社会适应性的有效措施,学校和教师应主动开展挫折心理训练和挫折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增强家长对学生“挫折心理”的关注,帮助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往往缺乏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挫折承受力教育”可以说是一个盲区。对子女的教育更有局限性。现在许多农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以及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日益重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面向学生是不够的,必须走进学生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例如:我们重视每一次的家长会,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平时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地把学生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有意识地提醒做父母的让孩子品尝一点家庭生活的忧愁。如在孩子面前谈论一些令父母忧愁的事:柴米油盐的艰难,事业上的烦恼等等。让孩子懂得人生的路是坎坷的。通过家庭变化,说明人生中的挫折是必不可少的,要正确对待挫折,化挫折为动力,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让学生对挫折应该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在平时的学科教学中,除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正确的诱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挫折观。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中,不经历挫折是不可能的。正是由于挫折的磨练,才是人们不断成熟,不断进步。平时我采用的方法有:
1.课前小演讲。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在逆境中生存的著名人物的故事给大家来讲,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从小在积极的字典里储存“挫折”的信息,具备接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当挫折降临时就不至于觉得眼前一片黑暗,有一种大难临头的灾难感。应当磨练出得心应手、应付自如的感觉。这样学生们在挫折面前就会有一种战胜欲,而不是一种挫败感。
2.开展主题班会。
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失败、自我激励,给孩子终生的心理能量。当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时,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如果遭到失败,有可能会一蹶不振,最终可能会一事无成。所以应该鼓励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帮助孩子是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孩子从失败中走出来,继续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每当班中要进行班干部选举时,班干部的上下变 动总会较大,有些班干部总会因未被选上,而导致心理失衡。针对这一情况,我会在班干部选举之前,抓往时机,在班中开展 “假如我落选”,“为啥别人不投我的票”等主题讨论。同时及时指出孩子做出的正确的事情,然后提醒孩子自己鼓励自己。对孩子来说,通过自我激励可以提高自我形象,从而使自己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反过来又会使孩子充满信心,不断激励自己。孩子学会激励自己,可以让他获得前进的动力,也可以让他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能够重新崛起的心。自我激励可以用各种方法进行,比如:对自己进行正面暗示,多说“我能行”,少说“也许会出现意外”等;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记录《成功日记》,把每天的点滴成功或进步记录下来,可以很好地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开展耐挫教育。
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活动来促进其健康。为培学生的承受能力,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
1.家校联合,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例如: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让孩子承担家务,设立一个固定的岗位,教会孩子负责任。不必强求劳动时间,但一定要有岗位,有职责、有检查。
2.学校教育,注重各种品质的培养。
(1)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体育活动通过不断反复的练习,能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然后进一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用心人”的含义。同时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有成就感,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直至取得成功为止。
(2)组织各种兴趣活动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内化学生的耐挫意识。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应善于发掘其中的,能培养孩子耐挫折力的活动,加强教育。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炊等,让学生从室内走向室外。从单纯追求安逸到勇于承担风险,在“吃苦活动”中“自讨苦吃”,从而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吃苦耐劳的精神;举办“今天我值日”、“绿色小天使”和“清洁小卫士”等主题活动,倡导学生从家庭做起、从学校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经受锻炼,从而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
适合秋冬的6款好汤
养血补血,四物鸡汤
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心悸、月经量少等症状,此时,喝点四物鸡汤很适合。
做法:准备乌骨鸡一只,生地10克,白芍5克,当归10克,川芎3克,生姜、盐适量。将生地、白芍、当归、川芎装入纱布袋中,乌骨鸡宰杀洗净,把药包纳入鸡腹部,用线缝好,入砂锅,炖烂,入盐调味即可。
气血双补,老鸭汤
煲一个老鸭汤,对发枯易落、虚劳咳嗽、营养不良、月经不调等气血两虚的人有益。
做法:准备土鸭子一只,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熟地各10克,白芍、当归、肉桂各5克,川芎、甘草各3克,大枣3枚,黄花菜150克,生姜、盐、茶油适量。将鸭子切成适中小块;将上述除了大枣之外的全部中药,适度掰碎,放入纱布袋中,扎好,备用。
锅烧热,倒少量茶油,放入鸭肉、姜片3片翻炒片刻,焖2分钟后,倒入砂锅,加入水、药包、大枣,大火烧开,转小火,炖至肉烂,放入事先泡好洗净的黄花菜煮熟,入盐调味,即可。
平肝养血,天麻当归鱼头汤
有头痛眩晕、气短、贫血等症状的人群,用天麻当归煲鱼头汤,可滋阴补虚,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也十分适合。
做法:准备鱼头500克,天麻饮片、当归、枸杞子各6克,川芎、甘草各3克,豆腐2块,生姜、葱、盐适量。首先,川芎、当归、甘草装入纱布袋中,扎好,备用。
然后,鱼头洗净,撒盐,入姜片,腌渍15分钟,入锅微煎后,加开水滚开,放入药袋、豆腐块、葱、姜、枸杞、天麻,小火煮15~20分钟左右,调味即可。
滋阴补肺,贝母甲鱼汤
贝母甲鱼汤能滋阴补肺,润燥止咳,适合咳嗽气喘、盗汗者食用。
做法:准备甲鱼1只,川贝母5克,大枣3枚,鸡汤1000克。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大枣,以及适量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
清热利尿,薏米葛根排骨汤
高血压、冠心病等慢病患者,适合食用薏米葛根排骨汤,能有效清热利尿。
做法:准备鲜葛根500克,或干葛根片50克,薏米一小把约20克,胡萝卜、玉米各1根,排骨200克、生姜片2片,盐少许。将排骨洗净,汆水;葛根去皮,切厚块,或干葛根片和薏米用清水浸洗。将全部材料放入瓦煲内,加水煮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煮2小时左右,调味后即可食用。
清燥通便,罗汉果柿饼汤
秋冬容易上火,对于肺热咳嗽、口干咽燥、便秘、尿少者,喝点罗汉果柿饼汤,能清燥通便,润肺止咳。
做法:准备罗汉果30克,柿饼15克,将柿饼及罗汉果用水浸洗,并放入瓦煲内,加水煮一小时左右。注意,罗汉果和柿饼性偏凉,脾胃虚弱的人应该少用。
6个诀窍煲一锅好汤
肉选鲜的,蔬菜选煮后没异味的
选料是煲好汤的关键,新鲜的鸡肉、鸭肉、排骨、猪蹄、鱼类等都是上选。蔬菜中冬瓜、莲藕、白萝卜、香菇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而西兰花、苦瓜等由于煮后有特殊味道,不适合用来煲汤。同时还要为食材选好“黄金搭配”,比如莲藕和排骨,羊肉和萝卜,就是煲汤的绝配。
炊具选瓦罐
使用瓦罐熬制的鸡汤色泽乳白,滋味鲜美清甜,口感醇厚,香味浓郁、肉质细腻,优于高压锅和电磁炉熬制的鸡汤。因为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食材,从而使熬出的汤滋味更鲜醇,原料更酥烂。
加水量是食材重量的3倍
煲汤时加水量一定要充足,既不直接用沸水煨汤,也不中途加冷水,使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缓慢地溢出,最终达到汤色清澈的效果。
大火烧沸,小火慢煨
旺火能让食材内的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而文火能使营养物质溶出得更多,而且汤色清澈,味道浓醇。
时间别超过2小时
在食材允许的情况下,熬汤的时间一定要尽可能短,否则容易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使嘌呤含量增高,营养成分流失。鱼汤的最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一般在1~2小时左右。
最后再放盐
“境界”在古文和古代典籍中本作时间上的终止、完结或空间上的边界、界限、疆域之意,是一个时空概念。如《说文解字注》中“竟,乐曲尽为境。”和刘向《新序•杂事》有“守封疆,谨境界”。而后佛教和美学都研究“境界”。尤其王国维谈论“古今之成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为大家所熟悉。“境界一词为什么后来成了美学范畴,在文学艺术领域里得到普遍使用,这和佛经的翻译分不开。翻译佛经的人,借用了境界这个词。”佛教中“境界”重点指认知主体通过心智感官活动所得到的不同主观境域或心灵境界。“境界之产生全赖美学中“境界”是“意境”概念的转语,特别是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在审美活动中体现为主客统一、情景交融、心境合一的高层次状态。蒙培元先生认为:“王国维的‘境界说’虽然是讲词学却更符合中国哲学的精神。”美学中的“境界”已经渐进“哲学境界”。概括而言,“哲学境界”是基于人对人生宇宙之“理”的觉解程度以及世界与人生关系的态度,通过循序渐进的不懈学养所达到的不同层次的精神世界,重指人生不同的精神境界。中国近现代,冯友兰、牟宗三、方东美和唐君毅等现代新儒学家重视人生境界的研究,建构了不同的人生境界理论。尤其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影响甚大。冯友兰先生认为哲学不同于科学,哲学讨论、解答的问题不是自然物(包括人)的图式和发展演变,哲学的使命是研究“人生意义如何”、解决“安身立命”问题。“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注: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实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冯友兰先生认为人有“觉解”能力,“人作某事,了解某事是怎么一回事,此是了解,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时自觉,此是觉。”“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得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人对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有所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意义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
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人生也差异不大,但世界和人生对各个人的意义却有异,异在于不同的境界。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不同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的底人,其行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是顺才或顺性。”这种境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不自觉,行为出于本能和自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才顺性。“功利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底人,所谓‘为利’,是为他自己的利。”功利境界的人“觉解”能力有提高,能自觉自己的行为,但是为己的,他的行为可能也有益他人和社会,可能做了道德的事,但他的境界依然是功利境界,因为他的行为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和快乐。“道德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的底人,其行为是‘行义’底。”道德境界同功利境界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其行为有觉解是它们共同点,不同的是行为的动机不同。道德境界的人做的事可能出现好心没办成好事,但他行为的动机是行义、为他的,所以依然是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的底人,其行为是‘事天’底。”人不仅要关切自身、感恩亲人、心系社会、胸怀世界,而且要思及宇宙。宇宙虽然深不可测,但应该知道世界不是尽头,世界之外还有宇宙,要思及宇宙,才有“大全”观念,天地才没有缺失,这样心境才能无滞无碍。“天地境界”是冯友兰先生的是人生四境界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地境界与自然境界形似———天地万物一体,但神不似,自然境界是不分天地的混沌,没有“觉解”或者“觉解”程度很低。而天地境界是“觉解”极致,天人相分而后的“天人合一”。人生境界的提升需要不断提高“觉解”,“觉解”就是哲学理性。它依赖经验、超越经验,是对宇宙人生之“理”的把握。这种理性不是理智理性而是“实践”的理性,道德理性,是在道德实践中,在生活中,在解决问题中,“觉解”世界之理,拓展自己世界的范围,改变对世界的态度。“觉解”程度的提高,世界并未因此而改变或扩展,世界依然如故,不同的在于人对世界的态度、世界与人的关系发生变化,“理”依然如故,“态度”和“意义”发生了变化,因此“心境”拓展。哲学境界的提升离不开实践,实践有不同的含义,中国哲学尤指道德实践(德行)。“德行”这种实践是的一种“此在”,而且应是普遍、真实的“在”。实践在哲学中以物质生产方式为最基本形式,但不应是最普遍形式和唯一形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论语.雍也》),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体现了“哲学境界”对物质条件的超越。也正是“哲学境界”不以物质利益享乐为目的,而以行不慊于心为满足,所以即使贫,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呈现“咏而归”的气象。高层次的境界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可以改变、调整人对世界的态度,提升世界的意义,清澈心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自如、自由应对变幻。
“凡已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知”的“天赋能力”需要开发和锻炼。恩格斯指出:“哲学思维是人的一种天赋能力,这种能力必须锻炼和发展,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以外至现代还没有别的方式。”开发锻炼“知”的“天赋能力”依赖哲学教学。通过学习哲学、学习哲学史,掌握哲学知识,锻炼哲学能力、培养哲学素养、提升哲学境界。哲学教学首先是积累哲学知识,哲学知识主要指哲学范畴和哲学理论,“范畴是区分过程的梯级,即认识世界的过程的梯级,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的纽结。”在哲学史中学习哲学范畴,了解哲学重要范畴的特点和演变,在中西方哲学对照中、在古今哲学比较中,同中寻异、异中找同,从而用范畴编织哲学理论之网,形成连贯、系统的哲学理论,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二、锻练哲学能力,培养哲学思维能力。学习中外哲人如何感知世界、如何思考问题,不留恋于感官满足,防止被假象迷惑,乐于剖根问底,善于拨开现象追寻本质。哲学思维能力主要是从感性具体经过思维抽象达到思维具体的能力。人们的认识开始于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对象、现象、过程(问题)的感觉。反复感知认识,形成“间断”的本质特性,从感性具体上升为思维抽象。应用综合诸法,形成“多样性的统一”,“间断”的连续,在思维世界还原感性具体,体现为思维具体。屡次从感性具体经过思维抽象达到思维具体,锻炼和提高哲学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也是哲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哲学之思是反思,不仅思物,而且思人,思人之思,这种思维能力需要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哲学史就是反思、批判不同时代主要问题的历史,在批判中不断成熟的发展史。哲学的批判精神不是否定,而是“扬弃”,即辩证的否定。以“破”为手段,以“立”为目的,通过批判达到理论的超越和创新。三、培养哲学素养。
哲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丰富的哲学知识和较高的哲学能力。犹如哲学知识是点、哲学能力是线、哲学素养是面。面由线组成、线由点组成,三者相辅相依。哲学素养是久而久之培养的一种心态,为发挥哲学思维能力、丰富哲学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哲学能力是思的能力,而人除了思维还有情感和意志,思维总是和情感与意志纠缠在一起,情感和意志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思维能力。哲学素养就是较好处理知情意三者关系,搭建一个能思的平台,敢思、善思。要冷静,不要躁动,需要静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避免情感和主观意志干扰,力争直面而敏锐洞察世事。最后,提升哲学境界。哲学素养是面,哲学境界就是体,通过丰富哲学知识、锻炼哲学能力、培养哲学素养,目的是提升哲学境界。哲学境界不同哲学素养,不只在“去蔽”,为哲学思维能力创造客观、清晰的氛围,而是“磨镜复明”、澄明心境,从而激发人的胆略和智慧,能“觉解”、善“觉解”、持久地“觉解”。哲学境界,特别是高层次的哲学境界需要“觉解”、离不开思,但更要行,这种行不是“知”之“行”,而是“德行”,高层次哲学境界不是知的结果而是行的效果,在行中,在人的“人伦日用”、“洒扫应对”的日常生活中人向世界敞开,世界向人敞开,人与世界相融。不仅“同天”、“事天”,而且“乐天”,感悟天地境界。哲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哲学境界。
作者:白炜单位:榆林学院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