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店辞职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尊敬的经理:
作为一名在酒店工作了大半年的员工,我对酒店有着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有很多第一次,我当然也不例外。
从刚进入酒店开始,我就感受到从上至下的温暖。因为我是酒店里年龄还一般,还不算小,也从来没有在这么大的集体里生活过,自然而然的,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被呵护的感觉。这是一种以前在集体里未曾有过的感觉,很温馨,很自豪,而且它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离开……
但这种感觉不会随着我的离开而走远,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毕竟我曾经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集体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斗转星移,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与个人才华也得到充分的施展。您是我们酒店的经理。在我上班之前,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方针,重新定位了酒店的经营策略,不断地尝试新的机制与奖励、分配办法,力争让酒店的经济效益不断迈上新高,也让酒店员工的福利待遇如芝麻开花一般节节高樊。,这才是为员工谋利益的举动,这才是一位被员工在心里面所认可的经理。
而我,作为这个集体的一份子,更加感觉到您对员工的关心与培养。您肯定想到,酒店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由于我自身能力的不足,近期的工作让我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想公司提出了辞呈,忘领导批准。
尊敬的苏总:
作为一名在如家酒店工作了将近一年的员工,我对酒店有着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有很多第一次,我当然也不例外。我第一次从事的酒店工作是如家给我的,我最青春的一年也是在如家酒店度过的。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能够跟同事们在一起工作,我觉得很开心,这里的每一位都是我的大哥大姐,我的叔叔阿姨,是他们教给了我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知识,如何为人、如何处事、如何工作……
在酒店里,领导们也对我十分的关心,从刚进入酒店开始,我就感受到从上至下的温暖。因为我是酒店里唯一一个年轻小伙,也从来没有在这样的集体里生活过,自然而然的,心里面就会产生一种被呵护的感觉。这是一种以前在集体里未曾有过的感觉,很温馨,很自豪,而且它一直陪伴着我,直到我离开……但这种感觉不会随着我的离开而走远,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毕竟我曾经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如家集体里。
苏总,还记得第一次跟您接触交流,我刚刚从泰安如家调动到临沂如家酒店,那时的我只是知道新的环境需要新的成长,虽然当时日照如家火车站店也已经向我发来了调动函,但是毕竟我先是答应的苏总您,即使日照离我家很近,我还是选择了信守承诺,来到了临沂。初来乍到,咱们店的情况我也听说一些,只是当时不太了解情况,只能算是摸着石头过河试探着一步一步的走。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是想尽快的适应新生活,帮助您分担一些琐碎的工作,可能有一些事情处理的不太恰当,给您添了不少麻烦,但是我也想着为这酒店收益着想,如果没有收益,一切便是空谈。现在咱们酒店慢慢步入了正轨,我心里也高兴,因为这里面毕竟也有我的一份辛劳,一份酸楚!我知道,正确的付出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一晃时间已过了大半年之多,您肯定想到,酒店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对于酒店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来说,要想在酒店里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得到管理的岗位上去锻炼不可。恰恰是在酒店飞速发展的时刻,您也有意识的想让我走到了管理的岗上来,希望我从中能够学到一些管理的经验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办法,为酒店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管理岗位,但是对于一个初涉社会没多久的年轻人来说,它是一种激励,一种鞭策,一种锻炼,对我而言,这正是您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给我的一种鼓舞。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您给我的这次机会,也想借此在这里向您说一声:“谢谢”!但是自己经过长久的深思熟虑之后,还是觉得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管理岗位的要求,也只好放弃这次宝贵的机会。
【关键词】变电站 二次系统 试验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一种能够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等互动的变电站,其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能够支持电网的智能调节、协同互动、自动控制、在线分析决策等功能,对于信息的采集、控制、保护、测量、监测等基本功能更是不在话下,智能变电站的基本要求有:信息共享标准化、通信平台网络化、全站信息数字化,采用的设备也拥有环保、可靠、低碳、集成等特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组成更加智能化,其中,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测控装置和保护装置的智能化程度高。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试验技术的情况对变电站安全可靠运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试验技术进行探究。
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流程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试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出厂验收,之所以对其进行验收,主要是对设备的硬件、功能、可靠性和性能进行检查,试用,验收的过程通常在集成商处进行,验收之前设备要符合相应的验收标准:
(1)设备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都是在工厂环境下完成的,符合配置要求;
(2)集成商提供被测试的设备并模拟出测试环境,其中相关资料的编写工作也有集成商完成。
(3)如果是二次设备供应商,其技术规范要达到对应标准。其次是现场装置,现场装置功能调试的主要针对对象是二次设备,对其进行性能和功能测试,其中包括交换机收发功率测试、测控装置的同期功能测试以及保护装置的定值校验。值得注意的是,该调试过程需在所有二次电缆安装及光缆熔接后进行。第三步是现场系统功能调试,这一步在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调试之后进行,对整组传动和系统联调的意义重大,这一步中还需进行远动通信系统调试和站级监控系统调试。最后一步是启动调试,经过上一步的现场系统功能调试之后,整组的传动情况良好,才开始进行实际工作的检验,主要测试实际带电工作情况,但是,碍于条件限制,常规的二次电流电压二次电缆连接无法实现,一般使用保护装置本身的测量,以确认相量的准确性。
2 试验重点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试验范畴很广,所以本文主要涉及一些试验的重点来介绍,其中包括出场验收、现场系统功能调试、现场系统性能试验以及启动调试的试验手段和相关内容,重点分析一些与常规变电站不同的试验内容。
2.1 出厂验收
集成后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作为二次系统出厂验收试验的对象,其重要组成部分有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监测一体化装置、网络设备、远动工作站以及智能终端等,出场验收包括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稳定性、硬件质量、功能测试和性能指标等一系列标准。
2.2 现场系统功能调试
现场系统功能调试之前,要对二次电缆的连接以及通信网络情况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正确性。然后进行整组传动、通流及升压,以确保二次系统的正常运作。进行保护装置的动作模拟,对设备的智能终端开关装置和保护出口进行检验,闸门开关检测完毕;现场系统功能调试还包括远动工作站相关功能的测试以及站级监控系统相关功能,并与调度主站?进行联调。
2.3 现场系统性能试验
由于二次系统对于智能变电站的重要意义,所以对其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二次系统相关性能的测试很有必要。现场系统性能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真正的工作环境,所以其检验效果也最好,检测的内容有:遥信变位传送时间、遥控命令传输执行时间、遥测超越定值传输时间、保护整组动作时间、采样延时及同步性和主备机切换时间等。
2.4 启动调试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中的启动调试进行的是相量检测,一般使用保护装置本身的测量,以确认相量的准确性。
3 试验的难点
3.1 采样同步性测试
由于智能变电站对数据源同步精度很高,所以对于一些变电站内的方向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和测控这些设备来说,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进行。为保证数据精度,智能变电站采用区域采样点插值同步法和全站时钟源同步法不失为好方法。所以,进行采样同步性测试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现场同步性测试得主要目的就是确保二次设备数据采集的同步性。
3.2 网络性能测试
网络性能测试是智能变电站最重要的测试内容之一,其检验标标准有丢包率、时延、以及吞吐量。吞吐量反映了交换设备的数据包转发能力,通常指在不丢包条件下每秒转发包的极限,一般可用二分法和步进法查找该极限点。对于存储转发设备,时延定义为输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输入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输出之间的时间间隔;对于比特转发设备,时延定义为输入帧的第一个比特输入到输出帧的第一个比特输出之间的时间间隔。时延测试一般重复多次,再取其平均值。
3.3 装置时钟准确度校验
由于变电站的工作性质较为特殊,所以该系统对于时钟的要求精度一向很高。记录事件的时间误差只允许在意毫秒之内,所以系统的合并单元同步程度要相当高,达到微妙级别。所以,进行装置时钟准确度校验时,由装置接收GPS时钟源发出的标准脉冲信号,并将采集到的脉冲信号与标准脉冲信号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输出时间的准确度,一旦误差过大,则表示时钟装置不能达到标准要求。但是,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合并单元的时钟精度难以测量,所以同步检测显得至关重要。
4 结语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不同,不通过电缆手段进行信息交互,而是运用通讯手段来实现,其信息化强,数字化明显,拥有传统变电站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新技术的产生,致使传统的实验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试验需求,配置新的实验设备、研制新的试验方法成为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位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试验流程、试验重点和难点,为科学学者进一步进行试验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并希望只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技术早日完善。
参考文献
[1]周春霞,詹荣荣,姜健宁,等.500kV数字化变电站动模试验研究[J].电网技术,2011,34(6):193-197.
[2]王涛,高厚磊,邹贵彬等.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数字化保护动模测试系统 [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37(24): 133-136.
[3]周家旭,张延鹏.智能化变电站保护及过程层组网试验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0(10):25-27.
[4]王云茂,张春欣.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技术探讨[J].电力与电工,2010,30(2):19-22.
作者单位
关键词:铁路信号;电磁干扰;电气化
引言
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陆续被运用到了铁路信号系统中来。在现如今的电气化铁路系统中,电磁干扰对信号电缆、联锁电码化元件等铁路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危害着铁路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铁路信号系统属于弱电系统,对干扰较为敏感,所以提高系统自身的抗干扰能力是保证铁路信号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课题。
1 强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即由电磁骚扰所引起的设备元件、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电磁骚扰(Electromagnetic Disturbance)则是指任何会引起设备或系统降低或者对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由于其客观存在性,敏感设备只有在被其影响以至不能正常工作时才构成干扰。其传播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空间的辐射,即辐射发射;二是通过连接的导线传导,即传导发射。对铁路信号系统造成的电磁干扰中,主要有雷电电磁干扰和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干扰这两方面。
1.1 雷电电磁干扰
雷电是大气放电所产生,由两种带异电荷的雷云接近时而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由于雷云一般情况下距离地面较远,所以异种电荷云层放电对地面上的铁路信号系统影响较小。而雷击作为云层对大地的放电现象,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影响非常大。通常把雷击分为直击雷、感应雷两种主要形式。
直击雷指的是放电直接击中铁路信号系统,它的危害极大,一般会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等后果。由于站场内铁路信号设备一般集中在信号机械室附近,所以安装避雷针可以有效的防御直击雷。然而随着信号设备的精密度越来越高,避雷针的作用已经远远不够。信号防雷设计中机械室一般采用法拉第笼的方式避免直击雷,即将建筑内的钢筋全部焊接为一体,实现等电位连接,这样整个建筑在电气上是连通的,可以有效的防护直击雷。
感应雷指的是放电并未直接击中铁路信号系统,而是在其放电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磁场变化,使附近导体中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电磁脉冲会在沿着导体传导的过程中损害电路中灵敏的元器件,由于现代信号系统中电器元件集成度很高,所以感应雷所产生的电磁脉冲会对铁路信号系统的核心部分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害。
1.2 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干扰
我国的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一般由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构成,供电方式采用带回流的直供方式和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这些供电方式决定了其干扰信号主要为牵引传导性干扰和牵引电磁干扰。
传导性干扰由传导电流产生,牵引电流通过机车、钢轨至大地的传输耦合途径,使钢轨中的平衡电流、大地中的地中回流和大地迷流对信号设备造成了干扰。铁路信号系统中,在钢轨绝缘处安装了扼流变压器,将信号设备于钢轨连接起来。由于实际使用中电流在两条钢轨中并不相等,就会由于牵引电流不平衡产生干扰电压,成为烧毁电路元器件的主要原因。
牵引电磁干扰是由于铁路沿线强电线的电磁影响,在信号电缆上会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导致线路信号传输质量下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信号电缆绝缘层被击穿,危及行车安全。屏蔽作为电磁兼容控制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按规定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只有在接地以后才能起到屏蔽的效果。因此合理地选择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是信号电缆屏蔽外界电磁场、减小电磁干扰,保证电缆线路正常工作的基础。
2 强电磁干扰抑制技术
2.1 屏蔽技术
屏蔽技术主要是通过切断辐射骚扰传输途径的方法来对电磁干扰进行抑制。具体做法是利用金属或磁性材料把容易受到干扰的区域包围起来,使屏蔽体内外相互隔离。屏蔽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静电屏蔽,主要用于防止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影响;另一种是电磁屏蔽,主要用于防止交变电场、交变磁场以及交变电磁场的影响。电场屏蔽的必要条件是金属体和接地。高电导率、低磁导率的金属材料只适合高频磁场和低频电场的屏蔽,低频磁场只能采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性材料来屏蔽。
2.2 滤波技术
滤波技术主要是通过滤波器对无用的频率传输进行抑制。滤波器是一个频率选择性二端口网络,插入损耗是滤波器最重要的特性参数,可以决定各种频率通过滤波器时的衰减程度。通过插入损耗值进行分类,可以将滤波器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和带阻滤波器(BSF),电磁干扰大部分为低通滤波器。而通过通带大小进行分类,可以将滤波器分为宽带滤波器和窄带滤波器,电磁干扰大部分为窄带滤波器。
2.3 接地技术
接地技术可以提供一个等电位,其保护地线应该与真正的大地相连,大部分时候接地与设备屏蔽是相结合的,我们将这种地线称作工作地线。对于信号电缆,当长度不是很长时,可以单点接地,并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保护器。在铁路沿线埋设的电务和通信电缆,为了屏蔽牵引电流和外界干扰,其电缆金属屏蔽层或金属护套双端接地。
3 结束语
铁路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随着行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铁路信号安全的要求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信号系统地稳定运行,对抑制强电磁干扰的技术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国地大物博,铁路线路跨度很大,自然环境复杂多变,现有的技术还不能完美地解决强电磁干扰问题,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创新,推进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制军.浅议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影响[J].西铁科技,2009(1).
[2]李化,林福吕.输电线路雷击感应过电压计算及闪络分析[J].高压电技术,2003(6).
[3]李邦协,尹海霞.电磁兼容标准的国内外概况[J].电动工具,2004(4).
[4]陈晶晶,马德明.高速铁路常用供电方式接地回流研究[J].铁道技术监督,2007(10).
【关键词】SVM直接转矩控制 无速度传感器 MRAS(模型参考自适应)
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体积小、噪声低、效率高、功率密度较大,在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理论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这些优点使PMSM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永磁同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DTC)是在矢量控制发展日渐成熟之后兴起的另一种高性能交流调速技术。由于拥有控制结构简洁、动态响应较快、对电机参数依赖较少等特点,直接转矩控制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在现代交流调速系统领域中,速度传感器由于存在降低系统可靠性,增加系统成本等问题,已经大大制约了交流传动系统的发展,所以采用无速度传感器的调速方案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趋势。
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磁链位置的估算法、基于反电动势法、滑膜观测器法、扩展卡尔曼滤波法、高频注入法、人工智能估算法、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RAS)。因为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具有控制相对简单而且精度高的优点,所以本文将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应用到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当中。将永磁同步电机本身作为参考模型,将含有转子转速的模型作为可调模型,采用并联型结构进行速度辨识,两个模型的输出量物理意义相同。利用可调和参考模型输出量所构成的误差,计算出合适的比例积分自适应率,并以此来调整可调模型的参数,满足Popov超稳定性定理,使系统逐渐稳定,最终使可调模型的状态能稳定、快速地逼近参考模型,即让误差值趋近于零,进而使转速估计值逐渐逼近实际值,实现转速的识别。
1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建立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可以得到定子电压、电流均为直流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压方程式,利于分析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瞬态性能和稳态性能。d轴作为基波磁场方向,q轴的位置则是在d轴方向上顺时针超前90°。
其中,R为定子电阻;ud、uq为电机的定子电压在d、q轴上的分量;id、iq为定子电流在d、q轴上的分量;ψd、ψq为定子磁链在d、q轴上的分量;Ld、Lq分别为直轴和交轴同步电感;ωr为转子旋转角速度;ψf为转子永磁体磁链;Pn为电机极对数;p为微分算子。
2 SVM-DTC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在电机运行时,转子磁链的数值基本恒定,保持定子磁链幅值稳定在额定值上,通过改变转子和定子磁链夹角的大小来改变电机转矩的大小,进而进行达到调速的目的。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中,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使用的是滞环控制器和开关表,在一个周期内选择和发出单一的空间电压矢量来同时控制定子磁链和转矩的误差方向,这样很难完全补偿当前定子磁链和转矩的误差,会使定子磁链和转矩的脉动过大。同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两个置换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和定子磁链位置信号在多个采样周期内保持不变,则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会在多个采样周期内保持同一个值,使得系统的开关频率不恒定。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M)系统采用SVM单元来取代传统DTC系统的开关表,并用PI调节器来代替传统DTC系统的滞环环节。在每个控制周期内该系统都能计算出磁链和转矩的误差,然后选择相邻的非零矢量和零矢量,计算出各矢量的作用时间,最后利用线性组合的方式合成任意方向的空间电压矢量,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对电压矢量的选择机会,更精确的补偿了磁链和转矩的误差,降低了电机磁链和转矩的脉动,输出的PWM波形会保证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图1为SVM-DTC系统结构图。
3 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
4 仿真与试验结果
用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总体系统的仿真图,如图2所示。
本系统仿真采用的参数设置为:定子电阻为0.81Ω;绕组电感为2.59mH;极对数为4;给定定子磁链为0.1827Wb。
接下来设置参数为给定转矩2N・m,给定初始速度为800r/min,在0.06s时将转速提高到1000r/min,在0.13s时将转速变为-200r/min,通过图3-图5观察估算速度的跟踪情况。
图3为定子磁链圆轨迹图,定子磁链轨迹近似为圆且扰动很小,运行良好;图4为电机转矩图,当速度在0.06s和0.13s突变时,转矩的波动比较大,但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平稳达到稳态,说明系统对外界的干扰有较好的鲁棒性;图5为电机转速图,估计转速在速度突变时有很小的波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又会平滑的跟踪到参考转速,达到新的稳态,表明系统的动态响应较快,调速性能良好。
5 结语
本文采用SVM-DTC对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调速,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了改进,同时采用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对电机转速进行辨识,并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出,该系统鲁棒性强,动态响应较快,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该方案结构比较简洁,可行性较强,可为永磁同步电机的无速度调速控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永东,朱昊.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综述[J].电气传动,2009,39(9):3-10.
[2]ZhiqianChen,Mutuwo Tomita,Shinji Doki.An extended electromotive force model for sensorless control of interior permanent-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3,50(2): 288-295.
[3]French C,Acarnley P.Direct Torque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Drives[J].IEEE Trans.on IA, 1996,32(5):1080-1088.
[4]韩如成,潘峰,智泽英.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9.
[5]田淳,胡育文.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理论及控制方案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2,17(1):7-11,
[6]周亚丽,李永东,郑泽东.基于MRAS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J].电气传动,2009,3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