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三化学;实践;思考 作为学生升入初中后才开设的新科目,化学的学习是陌生且跨度较大的,这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临近中考,学生和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化学成绩,在考试中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一、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热情
相对于数学、物理等科目来说,化学其实并不难学,而且各种各样的实验充满了乐趣。但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反复做同一类实验,生硬地逼学生背诵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公式,导致学生觉得化学学习困难,继而对学习化学望而却步,产生惧怕心理。带着这种心理做题,尤其是遇到化学实验设计题,便是“一个头,两个大”了。
因此,在临近中考的最后一年,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多角度地展开教学,大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热情、带着冲劲学习化学,体验化学的奥妙,提高化学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经常运用做实验的方法外,还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和化学关系不大,单纯地依赖实验设备,这是不对的)。例如,笔者会提前下载好电视节目《是真的吗》中“曼妥思和可乐同食会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反应”的相关片段,然后问学生:“我们学过碳酸的知识,谁能帮老师分析一下这种说法正不正确?”为学生设置悬念,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再慢慢引导学生回想旧知识,了解新知识。
二、量体裁衣,划分作业层次
要想学好化学,需要不断练习巩固。于是很多化学教师在课下为学生发放大量的化学中考真题、模拟试题。这让学生和家长极为头疼。这些试卷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完成化学试卷,其他科目没有时间复习;各科时间均分,化学试卷做不完。
对此,笔者认为化学教师不应采用题海战术,而应该量体裁衣,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作业题目。笔者会在课下精心选择,选典型题目,且每个题目类型不会重复出现。笔者将选出来的题目划分为基础知识题型、发散思维题型和综合创新题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这样,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轻松完成了基础知识的题目,继而转战发散题型,搞定后可以挑战综合创新题,而水平较低的学生,完成基础题目就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不会出现题目太难想破头都做不出的情况,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效率教学为主,查漏补缺
课堂上大量的知识灌输、课后繁多的作业负担,会给学生太大的精神压力,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笔者认为,高效教学、高效学习才是初三最后的复习时间里教师和学生需要的。
在高效教学实践中,笔者十分重视查漏补缺。首先是基础知识的把握。让学生将以前做过的练习册、试卷都找出来,做对的题目不看,专攻做错的题目,这道题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掉进了题目的何种陷阱里?对这道错题进行方方面面的研究,把题目吃透、吃“活”,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大量做题,浅尝辄止。
笔者分析近几年的化学中考试卷,发现考题和我们当下的生活实际联系得越来越密切。因此,笔者搜集了一些关于PM2.5、甲醛消除剂、吸氧增强记忆力、食物干燥剂等社会热点、焦点话题,和学生一起分析、解读,希望能在实际应用和考试中切实帮到学生。
【关键词】初三化学教学创新性教学方法 使用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初三中年级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升学情况,甚至前途问题,而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 初三”虽然比不上“高三”让学生“谈之色变”,但就其教学过程来说也是相当沉闷及紧张的。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初三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善学生获取知识的环境,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化学复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以及趣味性,让化学教学课堂不再是简单地重复,单调乏味的计算,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快乐地吸收知识。
初三化学教学的现状
1、课堂上以教师为主演,学生为观众,互动不足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往往师占据主要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比比皆是, 许多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则成为了观众, 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教师“一讲到底”,根本未考虑学生需要听什么,喜欢什么,完全按照早已制定好的教学流程来执行,未看到初三复习教学与课程内容教学的差异。学生在课堂上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其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学生就开始被动学习,教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在课堂上没有师生互动交流,最后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参与度低
当前我国初三化学课堂教学方式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化学课堂上显得死气沉沉,失去活力。化学课应该是一门魅力十足、开放性非常高的课程,其知识内涵丰富,教授形式应该多样化,但是,由于授课方式的落后,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课堂的学习乐趣与积极性。而且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教学环境的参与度非常低,许多环节得不到主动参与,而只能由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才能参与,因而其学习热情也十分低下,在课堂上时常出现课堂沉默的现象。
初三化学教学中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1、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课堂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良好的学习效果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正面影响。所以,初三的化学老师应该转变观念,不再以应付中考为唯一目的,不能片面追求进度,而应该将提高每堂课的有效性放在第一位。从备课、授课及课后的练习都要以使学生获得收益、获得发展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能够在一种主动、愉悦的情绪下学习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营造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的学科,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现象和上课的化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使他们产生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教师转变为学生的引导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操作和思考,同时,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与配合,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习的态度越来越积极,对学习化学也才能产生更强烈的自信心。这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2、创设教学情境
(1)从知识的价值角度创设教学情境
调查发现,学生对有价值的事物,特别是新生事物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一般比较感兴趣。而化学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它的价值存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研究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进行联系,创设让学生能体会到所学内容价值意义的教学情境。
(2)从学生的情感角度创设情境
学生的情感是广泛的、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将化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情感。
(3)从知识迁移的角度创设教学情境
中学化学中有些概念或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与现实生活也难于直接联系,学生理解比较困难。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从概念或理论的形成原因与形成过程人手,通过比喻、类比、课件模拟等方法将知识进行迁移,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与应用。
3、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我们在生活中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运用着各种化学知识,因此将生活化知识教学导入到课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日常生活入手,发现其中的化学知识,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就会让学生不再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排斥,增强其求知欲望。生活化知识教学的题材可以来源于日常生活、重大历史事件或者新闻事件,并对其进行延伸拓展,建立起该知识点的系统知识体系。例如,以诸葛亮七擒七纵为历史背景介绍硫酸铜和碱性物质的知识;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攻打孟获,饮用云南一个名为哑泉的泉水后,将士们中毒,其原因为该泉水中含有硫酸铜;而饮用了安乐泉的泉水后,将士们脱离危险,这是因为安乐泉中含有碱性物质。通过上面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让学生迅速地掌握铜盐和碱性物质的相关性质以及两者之间可能发生的相关反应。可以通过这样的事例,让学生展开联想,建立一个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
4、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有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与信息来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来创设学习情境,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还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技术强化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再配以合理的课后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安排一定的实验课,将学生带到实验室,让他们切身体会化学的奥妙,进而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5、让学生讲自己的故事, 鼓励分享
化学是一门运用广泛的学科,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或者学习过程中, 也会有很多自然现象,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依照课程的主要内容,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在生活中所发现的类似现象。或者让学生进行分组,并搜集下一堂化学课程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备课”,备出新颖、备出快乐,并且教师可以进行比较,以鼓励学生进行竞争,在积极活跃的气氛中体验自己上课的快乐。
总结
运用创新性的化学教学方法,不是书面的空话,而是要在实践中探寻化学现象,总结化学知识;在理论教学中探索生活印记,找出化学规律,最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产生理论,才是二者的最高境界。总之,要进行生活化的初三化学教学,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学习最真实的“大化学”,这或许才是教学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华。如何让学生喜欢化学课—谈初三化学教学的良好开端[J].化学教与学,2013(1)
[2]刘伯文。浅谈初三化学教学中的“ 快乐”策略[J].成功(教育),2007,(1)
[3]那旭,廖志刚。中学生化学实验信息整合能力实践方法分析——以假设法检验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存在[J].现代交际,2012(7).
[4]曹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1(11):65-66.
关键词:初三;化学;创新
当今社会,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力保本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优势地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快了创新教育的步伐,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时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性教学方法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切实落实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进创新教育。
一、教育观念要更新
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严重压抑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只是关心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步伐,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应树立积极的教改意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做一名符合新世纪要求的教师。
二、尝试情境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初三化学的特点是知识点比较零散、繁杂,比如,关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反应规律、反应现象等,学生很容易混淆。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笔者通过引进情境教学法,设置合理、有趣的化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来,进行意象化、生动化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的学习中去,而且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初三化学的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往往是抽象、枯燥的,如果用空洞的语言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接受起来就会感到乏味,效果极差。再如,对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为什么PH≠9,理论讲述,计算推导都十分复杂,但如果让学生思考“甜水无限稀释,能变成苦水吗”这样启发,学生就会在哈哈大笑中迅速理解。
教师应根据初三化学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通过类似的情景模拟、创设,改革过往单纯的授课模式,生动展示教材中的化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心理学家克拉克研究表明:讨论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独立思考和主动发展的最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创造讨论式教学的氛围,当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不要马上公布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每个学生认真地独立思考,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学生经常处于学术讨论的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力。
四、开设探究性的实验教学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灵魂,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等特点,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初三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一般都有按部就班的详细实验步骤,虽然熟记这些实验步骤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提高熟练操作程度,但是不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三学生普遍对化学实验课很感兴趣,如果教师把实验内容设计得巧妙灵活,把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盐溶液的导电性”实验中,教师准备好食盐晶体、蒸馏水,启发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方法试验两种材料的导电性,结果有些学生直接测试食盐晶体、蒸馏水的导电性;有些学生把蒸馏水缓慢倒入食盐晶体中测试导电性;有些学生则把食盐晶体缓慢加入蒸馏水中测试导电性,教师最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质如氯化钠,在干燥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呢”?最后由学生自己分析、比较并总结出溶液导电的原因。
五、创新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单纯依据一张试卷的成绩高低来进行,这种“一刀切”的单一性评价方式是非常不科学的。大部分学生因成绩排名不靠前而失去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极大地打击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他们长期无法感受化学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久而久之,索性就不愿意再努力学习化学了。新课改要求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学习综合评价方式体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时要多几把衡量的尺子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
总而言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已是国家、社会和时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化学学科进行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坚决摆脱以往那种“填鸭式”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蔡淑田,王俊峰.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
2.景成文.论化学探究性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2006.S1.
关键词:化学;复习策略;效率;质量;方法
总复习是初三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复习,加深理解和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实验条件控制、数据的分析处理等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审题和答题的能力,掌握解题的一般途径和基本方法;对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查缺补漏,注意各部分知识间的关系和综合运用,注意全面提高学习能力。为了帮助初三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笔者就初三化学的复习对策及建议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初中化学总复习效率和质量的方法
1.强化功底,严格训练
在复习过程中,要铭记“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表达是落实”。要切实、有效地训练“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环节的基本功。不少学生在化学中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自我严格要求,做到凡自己懂的题目,务必使答题做到“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使解题具有“准确、熟练、规范”的功底。
2.强化规律,优化思维
复习不是“炒冷饭”,即不是把做过的淡忘了的题目重做一遍。自然,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与以前做过的相类似的题目,但必须力求思维方法明快优化,解题规律清晰揭示。机械重复的思维和再现式的解题方法,不会对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意义,反而会形成“刻舟求剑”式的思维定式,要经常反思,这类题的解法能否改进一下,思维方法能否再明快一些,对解题规律的认识可否再清晰一点。
3.突出实验,认清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今的中考,对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而且实验题是“以方案设计和过程分析为主”(新调整的教学大纲),其中包括对实验设计的评价,特别要注意其可靠性与简捷性、安全性与环保性、合理性与经济性。学生要有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的创新自信心。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这是创新没有止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让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和评价时,要敢于走出趋同,跳出定式,超越常规,发散求异。
4.加强开放,拓展视野
关于初中化学的中考复习,要适当拓展视野,不仅要“着重看好自家的门”(化学),还要“适当走出自家的门”(社会),再“留神一下邻居的门”(与相邻的学科融合)。在思考与初中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时,要努力开放思维(包括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果或答案开放等)。开放性试题在中考中有逐年增加之势,初中化学总复习,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与时俱进”。
二、提高化学成绩的注意事项
1.要有自信心
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爱默生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中考时,同学们要坚信自己能成功。这样在遇到难题,感到解题不顺手时,就能做到“我难人难,我不怕难”。在这种良好的心态下,常会在“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从而攻克难关。
2.要倍加细心
中考时,读题要小心,析题要谨慎,答题要留神。遇到大量的基础题时,要做到“我易,人易,我不大意”。请切记:高分永远与粗心无缘。粗心大意与无知无识具有同等的“遗憾度”。有些同学的粗心已成了不良习惯,那怎么办呢?中考时,可加一道“防线”:复查。但要注意,复查首先应是对题意和答案的要求的复查。若离开这点,复查易变成无效的浪费时间的“自我欣赏”。
3.要扬长避短,具有答题理智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扬长补短”比“扬长避短”好。但是,中考时,“补短”常是来不及的,不妨采用“避短”的方法较为理智。比如:解答选择题时,对某个或某些选项弄不懂,常用排除法得到答案。若看出某个选项是答案,则其他看不懂的选项就不是答案。若看到三个选项不是答案,则看不懂的那个选项便是答案。在解推断题时,把条件最充分、最明显,能先定下的答案先答出来。然后据此推出其他答案,若递推不出来,可大胆假定答案,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或验证一下。若不行,再换一种假定,这样也常能在不懂的情况下都答对。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考查学生化学素养的新题型的数量和分值逐年提高。作为初三化学教师,要想发挥出自己高超的教学水平,就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在复习中转变观念,更新传统的复习方法,研究中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特点,了解中考命题趋势,才会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才能在中招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迷思概念;溶液酸碱性;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2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06
一、问题提出
迷思概念是指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中,对某事件或现象所持有的一些有别于目前科学家所公认的想法,亦即是学生对某一科学概念的解释与教材内容部分不完全相同或不相同。[1]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建构主义认为,概念应是由学习者自主建构的,是一种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解释,但很可能是不周全的。学生知识的局限性、日常经验的不科学性,决定了在理科学习中学生对一切知识点的理解都可能存在迷思概念。比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就存在着一些迷思概念,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二、问题分析
【案例一】某校第十单元“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单元测试
在该单元试卷选择题中,有这样一个选项:Cu(OH)2是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试卷分析发现,大约85%的同学认为该选项是正确的。
案例中, 学生对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会习惯认为只要是酸和碱就能使指示剂变色,而忽略了酸碱性需在溶液中才能体现,即溶液中存在H+(酸性)或OH-(碱性)。 Cu(OH)2是碱,但其不溶于水且是弱电解质,无法形成碱性溶液,因此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化学教材相对于老教材缺少了“电解质”“酸和碱的定义”等知识点,造成学生理解溶液的酸碱性比较困难。虽然新教材中也提到了“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但篇幅过小,往往不会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案例二】“酸碱盐”专题复习课(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课上教师提问:如何鉴别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回答可用紫色石蕊溶液,若变红的是稀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仍然是紫色的为氯化钠溶液。教师追问鉴别的原理,学生回答:因为这组溶液正好酸、碱、盐的溶液,呈酸性、碱性、中性。
这个案例中也存在认知误区,即学生误认为盐溶液呈中性。 学生学习完酸碱盐后,了解到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定势思维会让学生得出盐溶液应呈中性。教师通常会补充介绍:Na2CO3的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Na2CO3的物质类别是盐。但这样又产生新的疑难,因为学生已知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OH-,Na2CO3溶液中怎么会有OH-呢?因此在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下,“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这一认知,是学生常见的迷思概念。
三、 解决策略
1. 实验对比,加深认识
【案例三】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分别向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剂,引导学生得出:紫色石蕊遇碱溶液变蓝,无色酚酞遇碱溶液变红。教师取少量氢氧化铜加入一定量水振荡,学生观察到氢氧化铜未溶解,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剂,发现酚酞不变色。教师要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氢氧化铜不溶于水,无法形成碱溶液。教师强调:指示剂需在酸碱的溶液中作用才能变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是研究化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帮助学生破解“迷思概念”, 不妨多用实验来“说话”。清晰的实验现象、准确的实验数据、适时的引导分析,能起到释疑解惑、启迪思维、深化认知的作用,给学生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案例中教师在完成书本实验的同时,及时补充了“氢氧化铜与无色酚酞”的对比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溶液酸碱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续高中学习中随着“电解质”的引入建构科学完整的概念。
2. 实验引导,掌握本质
【案例四】第十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演示导电性实验,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食盐水、蔗糖溶液、固体食盐的导电性,讨论酸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在溶液形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NaCl在溶液中以Na+和Cl-的形式存在于水分子之中,而蔗糖溶液中则存在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导电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学生可以感知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食盐水都能导电,而水、乙醇、蔗糖溶液以及固体食盐都不导电。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分析食盐水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和Cl-,水、乙醇、蔗糖溶液中只存在分子,分子不是带电的粒子,因此水、乙醇、蔗糖溶液不导电,固体食盐虽然是由Na+和Cl-构成的,但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从而让学生很容易认识到酸和碱的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然后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的示意图,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不同的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离子, 不同的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
【案例五】第十单元“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教学片段
教师提出问题:NaOH和HCl有可能生成什么?
教引导: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溶液中溶质以什么形式存在?
学生:Na+、OH-,H+、Cl-。
教师提示:如果把阴阳离子重组会生成什么物质?
学生:NaCl和H2O。
教师提问:NaCl溶液呈中性, 如何根据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学生设计实验:
1.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再滴加盐酸,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将酚酞改为石蕊试液)。
2. 向盐酸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还可将石蕊改为酚酞试液)。
学生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尤其要注意什么时候就是恰好完全反应。
教师评价总结:为何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能证明什么?
学生归纳:
1. 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会变红,是因为溶液中有OH-,红色褪去则证明OH-消失,所以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2. 加了石蕊的盐酸溶液会变红,是因为溶液中有H+, 溶液变色则证明H+消失, 所以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反应。
教师进行知识整合:总结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给出盐、中和反应的定义。并再次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观察反应中离子的变化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变化情况总结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同时酸中的酸根离子与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成为盐。
案例中教师利用溶液导电性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溶液酸碱性的本质:酸性是因为溶液中有氢离子;碱性是因为溶液中有氢氧根离子。之后再从微观角度去学习中和反应,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和反应以及其中溶液酸碱性变化的实质。 如此由宏观现象归纳微观本质,再由微粒观迁移应用,解释宏观变化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新知的同化、内化,也是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实践。
3. 循序渐进,构建概念
【案例六】第十单元和第十一单元(初三化学人教版下学期)若干教学片段
在“常见的酸和碱”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NaOH能与CO2反应而生成Na2CO3,教师要学生思考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学生提出可加无色酚酞,若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反应完,则已变质。但滴加酚酞后,溶液仍为红色。学生一脸迷惘,但教师未多加解释,只是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思考该问题。
在“酸和碱之间发生什么反应”教学中,教材的“活动与探究”栏目要求“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教师补充碳酸钠溶液, 学生测出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教师要求学生反思: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答: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以是碱性的。
在十一单元复习课上,教师让学生回忆碳酸钠的俗称,学生答为纯碱和苏打,教师问:碳酸钠俗称纯碱,该俗称从何缘起呢?学生充满好奇,教师向碳酸钠溶液滴加无色酚酞,介绍由于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所以有了纯碱这一俗称,但注意其物质类别是盐。然后简要介绍盐类水解的知识, 指出CO32-在溶液中发生水解会生成OH-,所以溶液呈碱性。
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三个教学片段中都涉及“Na2CO3溶液呈碱性”,看似重复,但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却是逐步有表象深入到本质。片段一学生可知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由于盐的概念、溶液酸碱性的知识尚未学习,教师未做深入探讨;片段二通过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顺理成章提出其溶液呈碱性,帮助学生初步确立“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的观点;片段三由于学生已系统学习酸碱盐知识,此时再重提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则应帮助学生解决“碳酸钠的组成中没有OH-,但溶液为什么呈碱性”这一疑难。
4. 补充拓展,形成体系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相对而言,这一阶段的化学知识零散化、表象化,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撑,容易让学生形成一些错误的概念和观点,可以说是“迷思概念”的“高发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正确的知识体系。但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不能毫无边际,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我认为至少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充分考虑学情,不增加学业负担。奥苏贝尔曾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了解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因此补充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和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以课程标准为纲,决不补充其他内容;学生的学习基础较扎实,适当扩展延伸,但新增内容一定要让学生理解,不能成为死记硬背的对象。
(2)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和态度。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守恒观和能量观等等,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者最稳定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化学基本观念对后续的化学学习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而不是机械记忆化学知识[2]。因此补充的内容必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 如变化观,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物质燃烧都有氧气参加,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燃烧一定需要氧气”的错误概念,此时教师可补充Mg在CO2中燃烧的实验。再如微粒观,除了介绍书上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外,教师也可介绍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迅猛发展中,不能迷信前人的知识、理论,而应本着思辨批判的态度。
(3)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理论体系。 正如前面所言,初中化学知识体系是不严谨的,甚至有时会出现前后矛盾之处,这时应补充相应内容,以“自圆其说”。如案例中提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问题,“溶液呈碱性,是因为溶液中有OH-”就会与“碳酸钠的组成中没有OH-”相矛盾,这时教师应简要补充盐类水解的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