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的诗歌

现代的诗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的诗歌

现代的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诗人 落泊 孤独 坚守

诗歌是人类抒感的一种方式。某些特殊的时代,还一度出现诗歌的空前繁荣,像古希腊的荷马时代,中国的唐宋王朝。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诗歌始终与人的生活同在,并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不断地演进、变化和发展。19世纪末,西方世界兴起了,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文艺思潮;到20世纪初,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又盛行一时,西方现代派诗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和发展起来,成为当今世界诗歌的主流。受西方文艺浪潮的影响,我国现代派诗歌肇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李金发的象征派,戴望舒等人的“现代”派;进而到四十年代的“九叶派”,六、七十年代的“朦胧派”、八、九十年代的“先锋派”以及以纪弦为代表的台湾“现代派”,演绎成中国新诗史的风景线。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一度音程嘹亮的中国现代诗,随着20世纪的结束新世纪的到来而不再嘹亮,它的声音越来越喑哑、怪异,以至被铺天而来的物质的声浪所覆盖。

和海子一同湮没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朦胧诗、先锋诗可谓代表了中国新诗的主体风貌,诗坛一度呈现出热热闹闹的景象。但是,随着海子、顾城们的决绝而去,中国现代诗也好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出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中国文学(含新诗)读者面日益萎缩,在社会层面上越来越边缘化,正急剧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人甚至评价说“新诗时代已经终结”。

被称为“麦地诗人”的海子,以其短暂的一生充当“麦田守望诗者”,用麦地意象编制他内心隐秘的痛楚和理性的花环,用近乎悲悯的声音表达对于土地的关怀。他站在孤独的夜里凝视着大宇宙,因悲悯而悲情,又因悲情而悲悯,于是从灵魂深处滋生出诗人的“弃世”之想。或许正是这样,“生命个体最辉煌光芒的顶点,在于个体生命的消失”,因之他毅然选择了“形而上死”的方式。“先一锋”就这样殒落了,口中念叨了数声《亚洲铜》。有人这样哲学而诗意地描述“海子死了”的意义:“海子是农业文明的殉葬者,而技术文明的象征物一火车,碾过他的身体,他从技术文明与工业文明交叉的迷雾中返回了阔别已久的家园。”

海子选择从坚硬而冰凉的铁轨上去了,留给我们几大捆麦子。当我们目睹着金黄麦穗的时候,我们分明听到一个声音在天空回荡:姐姐,今晚我在德令哈/我两手空空……

对于海子而言,独对那个血色黄昏是不需要勇气的,因为他有的是信念和绝望。他要用灵魂的飞升来完成他生命的诗行。他做到了,尽管这最后的诗章运笔过于冷酷。(这一决绝的行动完全出自诗人个体的动因,却连带得“先锋”诗歌群体分崩离析)有关“麦子”的诗歌渐渐稀少,代之以后现代的“语言断裂”。

有人认为中国新诗作者的主体成员是直接小农和变相小农的文化代表,这种说法未免编颇,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不无道理。就中国当代诗歌而言,不能用这种观念来框注诗人的品味和盘识,而只能从叙述话语的层面进行诠释。有关麦地,有关农业,有关家同,它只是一个角度,一个切入点。先锋诗人们正是从这个人口进入诗歌的世界,经过理性与情感的双重阵痛而分娩出打上鲜明时代烙印的现代派诗歌。一时之间,逼入我们视野的都是麦子的光芒。“麦地在山丘下一望无际/我们在山岳上穿起裸麦的衣裳/迎着地球走下斜坡/我们如此贴近麦地”(骆一禾《麦地》)。“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暖、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海子《答复》)。这里,“麦子”在诗人的眼睛中不只是麦子,它是一个超越了凡俗心态的新的境界,寄托了诗人所特有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遗憾的是,麦子的光芒闪耀的时间太短暂了,随着海子、骆一禾等“先锋”者的沉落,急速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进入永恒尘封的岁月。

“先锋”走了,“后现代”来了,只是“麦子”的光芒已然黯淡。

暗夜里飘忽的孤独

在人们看来,诗人总是高昂着头颅,一边拉动着他们手中的那架“竖琴”,站在某个高度庄严地抒情。在民间,诗人们痴迷地结成各种群团,打出各种各样的旗号,为维护各自的主张而喋喋不休。这些现象给我们的感觉是:诗坛还是挺热闹的。

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我们的社会已不再纯真,诗人们只好抱成一团。他们自己写作,自己阅读,自我欣赏,全然不管外在世界的感觉。他们浮游于物欲横流的时代,若明若暗,若隐若现。他们述说着,声音很大,甚至有点儿歇斯底里,像一些神经过敏者,但是,更多的人们却什么也没听见――因为他们没有预备这只欣赏的耳朵。

诗陷入某种尴尬之中,诗人则站在尴尬的原点。

在时代风潮中,在生存维艰的现实前,诗人们垂下了高傲的头。

诗人们在黑暗中抒情,抒情的诗人像一座孤岛。他们从嚎叫到悲泣,在物质主义的夹缝中。尽管他们姿态很优雅,时而发出一两声美妙的声音,却不被世人理会。而音乐却流行开来,那些流行的音乐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浸。到处是城市恋曲和乡村小调,纯粹的诗歌遭遇掠夺,并被漠视、轰赶和驱逐。

诗歌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

而诗歌自己进行着拯救。海子站在旷野上痛切地呼喊,汪国真在肤浅的真理上天真地弹唱,顾城独立大海的一角绝望地独白。而这一切努力相对于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都显得太渺小,他们的努力拯救不了诗歌。现代人的心态浮躁,理想和信仰一同幻灭了,太多的人道德沦丧人格缺失感情苍白,他又何来诗歌的耳朵,又如何不失聪于纯粹的文学?

先锋离去了,后现代进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诗人们用精神构筑了一只诗歌的魔方,诱使后现代们进入,于是诗人们像幽灵一样游走在诗的迷宫,像蚕儿一样结成一颗颗的茧。其结果是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诗歌,幻化成语词的恶意组合、荒谬的联想与嫁接,噩梦般的呓语以及无关痛痒无病的文字游戏。诗歌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参考、情感的寄托、希望与梦想的存取所。

诗歌何以被主流生活所拒绝?是世人背离了诗歌,还是诗歌背离了世人?或许,是诗人背离了诗歌,而诗歌背离了生活。

终结或复兴

随着信息速度的加快与物质主义的泛滥,时尚文化的时代到来了。那砦休闲的、快餐的、娱乐的、煽情的“新文化糕点”纷纷挤上现代人的餐桌。君不见在哪个书店书摊里不是充滞着知音家庭、倾情讲述、明星隐私,还夹杂着哈利波特式的玄幻 或厉鬼?曾经散居在报刊杂志上的诗歌你还能读到几行?还有哪一种诗歌杂志被堂而皇之地挂在书架上?若说主情而精短的诗歌,该是最有理由成为人们的文化快餐了,何以却游离于流行文化元素之外,远离现代人的视线?是我们的诗歌作为一个生命体行将萎缩并消亡了吗?

诗歌是人类情感的产物,永居人类精神之巅。只要人类还在这浩淼宇宙中生息繁衍,诗歌就会伴随着人类的生活,成为人们思想情感的重要佐料。

诗歌不会从我们的生活中终结,某种特定形态的诗歌却可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终结和消失。或许当今的某些诗歌正呈现出这样的形态:它扮着古怪的脸谱,以晦涩滑稽的声音继续着无望的,沉迷于诗人个体而非公众的情绪,自鸣得意地组合着汉语词汇,以诗的形式排列并予以发表,很难想象这种完全个人化的古怪的扮相会让世人心甘情愿的接收,此类诗歌的面目不吓倒读者才怪呢。

我们不能不为中国今日之“现代诗”的走向担忧,因为今天的一些诗人们把荒诞离奇的手法当作高明的创意,他们大多藏身于阴影之中,浅唱低吟,无异于让自己迷失于幽暗之中,他们彼此孤芳自赏,却无视大众的审美情趣。他们决意要与读者捉迷藏,不是公众看不到他们,而是他们主动撤离出人们的视线。他们的态度与他们的创作产生了一种离心力,不难想象,这种离心力越大,诗人们就越有被抛离生活圆心的可能。试观今日之诗坛,有多少诗人还在摇旗呐喊,又有多少诗人偃旗息鼓转投别的怀抱了。

现代的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诗;音乐性;新月派;现代诗派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67-03

“诗的文体诗的节奏,诗的韵式诗的结构,包括诗的语言与诗的意象,它们构成了诗之为诗的本体属性”,“现代诗歌研究最薄弱之处突出反映在有关诗歌本体或诗歌形式方面。作为文学门类中的诗歌,对其他文体形式而言,是一门更加形式化的艺术,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诗歌本体艺术层面的各个环节,不然就制约我们对现代诗歌其它层面的研究”[1]。本文着重对现代诗歌本体性研究,主要选取了“新月派”“现代诗派”在音乐性方面的探索,并且发现现代诗歌对因音乐性的强调和最后式微有其必然性。

现代新诗是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的过程。新诗诞生于五四文学革命背景下,、郭沫若作为主要倡导者实践者。以一种“尝试”的态度开创新诗的先河,他没有过多关注诗歌格律,只把诗歌作为宣传自由思想的武器,并且认为这种格律限制诗歌的自由。因为反对旧体诗也是文学革命的主题,格律也成为忽视和否定的对象,新诗呈现一种散文化的倾向,格律以一种自然音节的形式出现,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注重格律和音乐性的本体特征已经消亡殆尽。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主要表现的是火山爆发式的情感,情感的流溢,缺乏了一定的节制。在汉字音与义的处理上,关注义,把义提高到非常高的地位。他认为诗的节奏不是语音的铿锵变化,抑扬顿挫,而是情感世界波澜起伏的内在节奏。他的这种审美观,导致其笔下的感伤诗在音律方面颇受诟病。新诗,在现代文学诞生之初,走着一条重视自然节奏,不重视音乐性的道路。

何谓诗歌的音乐性,其实这是一个令人难以一下说清的概念。诗歌的音乐性,其物质基础源于语音,以及语音组合搭配,其配合语义、意象、诗情形成的诗歌节奏的诗歌声学表现。音乐性在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朱光潜也说:“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中文诗用韵以显示出节奏,是文字的特殊构造使然”,“就一般诗来说,韵的最大功用在把涣散的声音联络贯穿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曲调,它好比贯珠的串子,在中国诗里这串子尤不能少”[2]。但诗歌的音乐性还是不同于音乐,诗歌音乐性不能制作成乐谱,而音乐可以,音乐的音乐性往往受物质基础的语音限制,诗歌的音乐性与诗情诗意连体共生不可分割,语音与语义组合,不是纯形式。朱光潜认为:“诗与乐的基本类似点在于它们都用声音。但有一个基本的异点,音乐只用声音,它所用的声音只有节奏与和谐两个纯形式的成分,诗所用的声音是语言的声音,而语言的声音都伴有意义。”有位评论家这样准确概况朱光潜的观点:“诗的作品一半是音乐的,一半又是语言的,因为是音乐的所以要注重声音的节奏与和谐,因为是语言的所以要讲究情趣和意象的美妙,以及两者间的契合。诗人所追求的,就是在怎样使音乐化的声音和含有美妙情意的语言相融合起来,以构成一种艺术品。”[3]

对诗歌音乐性的重视有其重要的历史传统,朱光潜的诗歌语言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和古人对诗歌“辞情”和“声情”的认识不谋而合。“辞情”是语言的意义,“声情”是一种平仄和押韵规范的韵律,是诗歌音乐性的表现。清代美学家刘熙载在他的《艺概》中认为“诗辞情少而声情多”,“声情”胜者易歌。王夫之强调诗应该向乐靠拢,因为“声情”对诗太重要了,他说:“相感不在永言和声之中,诗道废也。”声韵美对诗太重要了,它丧失了,诗味就没有了。对诗歌音韵美的追求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但在现代诗歌发展的草创阶段,等人对音乐性的忽视,导致诗歌缺少了诗的味道。可对诗歌音乐性推崇备至的传统一直绵延不绝,因为有强调诗歌中音乐性的悠久传统,现代文学家们尤其诗人们又接受过这一传统的熏陶,他们对音乐性的重视和践行就可想而知了。据陈雪祖考证,中国传统的诗教在民国时期大学教育开展广泛,且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尤其唐诗宋词的“诗美”因素的教育,影响了现代新诗创作的文体选择与审美特征[4]。这种重视音乐性的思想观念,在接受大学教育过程中,已经深入现代诗人心中。郁达夫热衷于做旧体诗,其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中国的诗限制虽繁多,规律则谨严,历史是不会中断的……原因是因为音乐的分子,在旧诗里独厚。”[5]他强调了音乐在诗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月诗人陈梦家也曾说,我们自己相信一点也不曾忘记,三千年精神的源流。虽然现代中国风云流变,但这种精神资源却还一直在现代诗人血液中流淌,不曾中断。梁宗岱对诗的形式与格律的重要性理解很深刻,称其为“新诗底命脉”,“诗,最高的文学,遂不能不自己铸些镣铐,做它所占用的容易的代价”。朱光潜更是从生理观点出发,认为格律是规范人的原始激情,并且从历史回到现实告诫:“新诗当务之急,我以为不在放弃格律,而在于格律之中求变化。”[6]诗歌的音乐性实际上是音律方面的格律,他们对诗歌音乐性强调,其实也是对格律的强调。现代诗歌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这些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大力提倡,客观上促进诗歌音乐性的必然发展,而这种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新月派和现代诗派在音乐性方面做了重要的探索。新月派为了把新诗做得更像诗,注重吸收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论养料,对这种散文化的新诗做了约束,对诗歌本体做了规范。他们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美学主张。现代诗派在诗歌格律化和纯诗方面做了很多探索,而梁宗岱的格律探索则以汉语为出发点,借鉴西方诗歌特点,是一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更多体现出对传统诗律的亲近,他是对西方诗学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回过头来肯定并立足于中国文字和白话的特殊性,在新诗写作中确立现代汉语的本体地位。

新月派诗人闻一多的认识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人,闻一多的新格律是以旧诗格律为参照对象的,其方法上多借鉴西诗音律。在闻一多的诗学理论中,“和谐”“均齐”为审美标准,并且进一步提出新诗格律化主张,鼓吹“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强调新诗中有音尺、平仄、韵脚,建筑美即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三美”中的“绘画美”和“建筑美”突出的是视觉,“音乐美”突出的是听觉,与这两个感觉有关的感官是眼睛和耳朵,因为这两个感官离功利性相对较远。闻一多认为,音乐美和建筑美可以和谐相处,他说:“格律诗这样写来,音节一定铿锵,同时字数也就整齐了,所以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绝对的调和的音节,字句必须整齐。”[7]但他也认识到“音乐美”和“建筑美”还是有层次轻重之分的,建筑美成为其在格律诗美学中最凸显的部分。他说:“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时,至少是有一半的印象是眼睛来传达的。”1922年,闻一多《律诗底研究》中提出中国艺术最大一个特质是均齐,要服从建筑美,突出“豆腐块式”的视角感觉,而非听觉[8]。正如徐志摩所说的“单讲外表的形式主义”,闻一多对散文化新诗的反拨,使它进入了诗歌自身发展的方向。

梁宗岱对诗歌音乐性的认识,不同于闻一多,他对音乐性的强调,和他的“纯诗”理论紧密相连。“纯诗”理论最早是1926年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指出的,认为诗应该不同于散文的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梁宗岱把“纯诗”概念引入,特别强调音乐性,他认为,音乐性一方面是诗歌形式的关键,让诗歌在曲调上更流畅悦动;另一方面它和诗歌语言、意象紧密相连,成为一种召唤结构,让它具有暗示性朦胧性。从整体普遍性来说,音乐性也是诗歌的品格和精神。也就是说音乐性不是诗歌的技巧上的手段,也非一种修辞的运用,它事关形式但不仅在形式,是形与神的贯通与融汇。它不仅诉诸于听觉,更重视其他感官的联通,以及心灵世界瞬间的欢腾,它是诗歌的最“至高无上”的理想。梁宗岱可以说是集大成者,他把古典诗歌注重韵律的特性,与新月派对新诗散文化反拨的优点继承下来,同时注重情感的流动,只不过已经不是直白的呼喊,而是把情感物化,用意象把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情感完整地统一起来。这儿的音乐性不同于格律,但又有必然的联系,格律则是辅助音乐性实现的一种手段。现代诗派特别是梁宗岱的诗歌音乐性的观点,实际上是他对现代诗歌一种美好的存在于理想中的、不可企及的愿望,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诗歌脱离了时代历史和社会赋予的内容,而只成为没有现实意义的凌空蹈虚,注定是个美丽的象牙塔之梦[9]。韦勒克・沃伦在其所著的《文学理论》中也指出这一点,“浪漫派与象征诗人竭力要将诗歌与歌曲和音乐等同起来,这样的做法只不过是一个隐喻而已,因为诗的变化性、明晰性以及纯声音的组合模式方面都不能与音乐相抗衡。”以梁宗岱为代表的诗人不但在理论上总结,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1930年代的京派文化圈中,一些诗人群体经常聚会,热情洋溢地探讨诗歌格律,他们发现现代诗歌格律尤其韵律的缺失,导致读起来缺少味道。他们的这种从读者品诗评论和提倡诵读的角度,试图带动一种风气,促进诗歌创作向本体化靠拢,实现自己诗歌音乐性的“纯诗”的理想。

现代诗歌在音乐性方面的探索,是新诗从“散文化”到“纯诗化”的道路上完成的,也是现代诗歌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之上做出的内部调整,这个过程也是新诗从“大众化”到“个体化”、“小众化”的过程。正如朱自清所说的,从象征诗以后,诗只是抒情,纯粹的抒情,可以说钻进了它的老家。“老家”,实际上是指诗歌的本体。“诗钻进了老家,访问就越来越少了”。现代诗歌在音乐性的“纯诗”境界的追求上走到了穷途末路,但就音乐性分析其原因,既有来自于时代赋予诗歌的内容,也有变化的诗歌语言形式。现代社会有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它有其发展的主旋律。启蒙自由的观念不断传播,以及“救亡”、“革命”思想的时代呼唤,势在必行的诗歌大众化,与谋求带着镣铐跳舞,追求某种形式上,听觉上带来的效果之间必然产生冲突,“纯诗”化的新诗已经脱离了历史与时代的磁场,“纯诗”的路子也越走越窄。

新诗所用的现代汉语,性质上属于分析性语言,双音节词比较多,相比于单音节词已经失去了音节的和谐,偏重于口语化散文化,句法上较少古汉语中省略关系词,并置与重叠更强调语义的作用。罗大冈认为,音乐成分从古代到现代的消减是历史趋势,群众倾向于听觉的而非视觉的想象力,现代诗侧重以意象取代音乐,直接组织感官而非感情。新月派、现代诗派试图对新诗音乐性的“复辟”,由于其所处的时代的复杂性和现代语言的特殊性,也是注定要走向式微的。

新月派、现代诗派对现代新诗音乐性的追求,是诗歌内部的不断调整,也是诗歌不断趋近艺术完美境地的一种艰难的探索,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创造了让我们不断去憧憬与向往的理想的诗歌王国。

――――――――――

参考文献:

〔1〕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3〕张世禄.评朱光潜诗论[J].国文月刊(58).

〔4〕陈雪祖.中国现代新诗诗人大学时期之唐宋诗词教育及其功能[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8).

〔5〕郁达夫文集(第六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

〔6〕朱光潜.诗的实质与形式[J].现代评论,1928(195).

〔7〕闻一多全集(2卷)[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现代的诗歌范文第3篇

艾青

春姑娘来了--

你们谁知道,

她是怎么来的?

我知道!

我知道!

她是南方来的,

前几天到这里,

这个好消息,

是燕子告诉我的。

你们谁看见过,

她长的什么样子?

我知道!

我知道!

她是一个小姑娘,

长得比我还漂亮,

两只眼睛水汪汪,

一条辫子这么长!

她赤着两只脚,

裤管挽在膝盖上;

在她的手臂上,

挂着一个大胆柳筐。

她渡过了河水

在沙滩上慢慢走,

她低着头轻轻地唱,

那声音像河水在流……

看见她的样子,

谁也会高兴;

听见她的歌声,

谁也会快乐。

在她的大柳筐里,

装满了许多东西--

还有金色的种子。

她把花挂在树上,

又把草铺在地上;

把种子撒在田里,

让它们长出了绿秧

她在田垅上走过,

母牛仰着头看着,

小牛犊蹦跳着,

大羊羔咩咩地叫着……

她来到村子里,

家家户户都高兴,

一个个果子园,

都打开门来欢迎;

那些水池子,

擦得亮亮的;

春姑娘走过时,

还照一照镜子。

各种各样的鸟,

唱出各种各样的歌,

每一只鸟都说:

“我的心里真快乐!”

各种各样的鸟,

唱出各种各样的歌,

每一只鸟都说:

“我的心里真快乐!”

只有那些鸭子,

不会飞也不会唱歌,

它们呆呆地站着,

拍着翅膀大笑着……

它们说:“春姑娘,

我们等你好久了!

你来了就好了!

我们不会唱歌,哈哈哈……”

2、《在城效的小树林》

返青了,我的小树林

小树林里的蚂蚁和飞虫

这些卑微的生命都和春天一起来临

泥土下,我听到蚯蚓爬动的声音

用柔软的头颅撞开泥土关闭的大门

在小树林的草地上,我看见一群山羊

摆动着长胡须,咩咩地叫着

震动着我的青春和灵魂

一只黑山羊,向我款款走来

脸上挂着幸福的泪水

3、《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现代的诗歌范文第4篇

难忘同学情

在岁月的轮回中

风风雨雨吹散了曾经的你我

无情的利剑刻满了我们儿时的童颜

相逢那一刻

感动万千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一个个开心的笑容

任时光飞逝

任容颜苍老

永远改变不了我对你们的深深思念

看看那发黄而珍藏的照片

想想那曾经时的少女少男

我们相拥而欢

一场浓浓的情意在继续传播

一次盛大的聚会让我们再次相见

久别二十三年

割舍不了的同学情

念念不忘的老朋友

一切从梦中实现

远方的同学们

渴望我们下次相逢在礼泉

祝愿大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想你们,念你们

同学情

当年的豆蔻年华

如今已而立之年

额角添上岁月的印痕

面上落尘垢

别后近十载

心中常牵挂

沧桑岁月里

难忘同学情

曾记否

晚上校门口的水塔边

男同学们个个安装上“来电显示功能”

一边哼着歌儿一边在“洗刷刷”

晚上学校食堂水龙头旁

男同学“野性”更“猖狂”

害得近视的女同学

不经意间赏个够

夜间的教室

爱情专家们在搞研究

偶尔听到桌凳的响声

深夜的校园

男同学飘飘扬扬挥洒“李武的豆浆”

曾记否

夜晚的西湖边

我们那幼稚的活动

伴随着莫名的冲动

乐宫泉那里

叮咚的泉水回响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花灯初上的夜晚

我们漫步校园角落当巡警

一发现嫌疑犯

马上通知校园敢死队

曾记否

我们996的靓女丰姿

为我们学校添上道道风景线

我们和陈老师之间

发生了多少幼稚可笑的事情

曾记否

亲爱的同学

在寂寞的时候

你是否会想起

多愁善感的我

亲爱的同学们

在欢乐的时候

你是否会记得

热情活泼的我

同学情

作者:崔艳峰

同学是酱香型白酒,

清澈透明、心无杂念、优雅得体,

时间愈长、回味悠久、柔绵醇厚,

相聚时分、汹涌澎湃,杯中酒香、持久弥漫,

离别时刻、依依不舍,空杯留香、经久不散。

同学是特殊的情谊,

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

道不尽的喜,诉不清的忧。

同学是一道令牌,

即使你在、天涯海角,

一声呼唤、随叫随到,

纵使忙碌,也会抽空、尽快汇合。

同学是一台欢快的歌舞,

即使不够专业、也会尽兴发挥,

声不如蒋大为、舞不如杨丽萍,

但会起伏、一浪高过一浪。

同学是一张青春永驻的照片,

虽然岁月无情、青春靓丽渐去,

但是在我心里、美丽依旧如初,

即使两鬓霜白、却也风情万种,

遇见笑颜回眸、当年魅力依旧。

同学是一艘乘风破浪的帆船,

不在乎终点在哪、不管目的地何处,

在乎沿途的风景、在呼观景的心情,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青山郁郁葱葱在、岁月如歌伴我行。

同学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挽留青春脚步、夯实事业根基,

暖暖话语沟通、柔柔情谊交流,

天天开心生活、年年顺心工作,

心中激情荡漾、真情流露徜徉。

同学是一首难忘的抒情歌,

泡一壶热茶、烫一壶老酒,

听经典老歌、叙同窗真情,

话巴山夜雨、歌鹏城飞扬,

看彼此珍惜、聚散两依依。

同学是一种承诺,

今生今世,有缘相聚,

来吧同学、我们一起,

举杯共饮、同声齐唱,

友谊地久天长……

给同学的话

我们曾是一间屋子下,

一起学习的学友;

我们曾是一个考场下,

一同努力的试友;

我们曾是一轮红日下,

一齐奔跑的好友。

也许,我和你吵过架,

也许,我和你是朋友,

也许,我和你打闹过,

但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

还会祝愿你,

毕竟,

同窗多年。

可能,你讨厌我,

可能,你厌烦我,

可能,你熟悉我,

但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

还是会抛开恩怨,

道上所有的祝福。

有缘,我们相见,

缘尽,我们不见,

缘续,我们再见。

分别后的我们,

可能不再是同一个学校,

同一个班级,

甚至不再是同一个地区。

但,

我相信,

有缘相见,

必会有缘再见。

一开始,

我们开开心心来上学,

学习的过程,

更满是欢乐,

离开时,

我们满脸泪痕。

做梦时,

总是梦见我们的笑语,

以为那是现实,

醒来后,

发现那是一场梦,

泪水,

又会流下。

总会觉得,

未来是那么遥远,

现代的诗歌范文第5篇

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描绘绚丽的色彩。

我们肩并着肩沐浴早春的阳光,

在春光中抒发希望的情怀。

回首曾经拼搏的足迹,

我们有许多许多的感慨。

瞩望历史发展的沧桑巨变,

我们倍感亲切豪迈。

在惠君医院的每一个角落,

都有我们谱写的乐章。

一项项科研成果的孵出,

一例例患者的痊愈,

都展示着我们超人的风采。

病床前、灯光下,

我们的眉宇舒展睿智。

长廊里、病房间,

我们匆匆的步履,

留下我们对患者的关怀和挚爱。

我们是新时代的女性,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永不言败。

优柔懦弱不再是我们的代名词,

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我们从不徘徊。

那智慧和汗水创造的生命奇迹,

是我们奉献患者的庄严告白:

自强——是我们远航的征帆,

自立——是我们巍峨的山脉,

自尊——是北国青松傲然的品格,

自爱——是南国鲜花真挚的期待!

我们自强。让勤奋的学习告诉时代

我们自立,让顽强的工作告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