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格桑花开

格桑花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格桑花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格桑花开范文第1篇

一、藏区教务工作综述

笔者所在的拉萨市第八中学位于拉萨市中心区,是拉萨市建校较早、教学规模最大的初级中学。作为拉萨市示范学校,我们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但“名校”也有压力,如每年招生生源数“极限”问题,学生主体80%是藏族孩子,藏汉学生尤其是汉族学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学校的师资力量以老教师居多,对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有一定欠缺,也给教务工作增加了一些难度。

教务工作应该说是一项非常具有奉献精神的服务性工作,同时在学校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担负着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执行并实施课程管理、课务管理、教材管理、教学手段与教学质量管理等多个环节,因为事情较多,头绪繁杂,更需要教务主任全面把握,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办事能力。拉萨地区初级中学的教务工作相对内地兄弟学校来说,工作量可能会相对较大。毕竟这里是藏区,学校的学生藏汉交错,我作为教务主任,除了做资料管理、课务分工、教学常规检查等工作以外,有时候还需要处理有关民族关系的学生问题。比如有学生及家庭在信仰上存在分歧,不同民族的教师观点、习惯等存在分歧等,这些问题我就要从民族融合、个性等方面沟通和协调,促进彼此的理解和磨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拉萨进行教务管理工作最难的是学籍管理工作和学生网上报考工作。2012年下半年,学校按照政策,进行电子网络教育管理系统备案工程,于是,我校开始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电子学籍管理。与此同时,也准备给全校教师和班主任分别建立工作简历电子档案,工作难度和密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巨细无遗地逐个进行登记录入,其中有一些学生因为住在较远的牧区,这就要求教务工作人员还要走访到家,取得一手资料,保证学籍真实有效。

二、热爱教务工作,提高自身素质

有佛语说得好,“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意思就是说,如果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那就改变自己。作为民族地区中学的教务主任,工作繁杂劳累那是一定的,但是抱怨是肯定没用的。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上存在难度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作为教务主任,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个职业,在教育这个行业里不管工作有多么累多么杂,都要有做好一切事务的信心和勇气。这是作为教务工作的必备心态。记得我初入教务处工作的时候,因为有一次没有及时完成常规教学登记备案工作,导致事后临时加班赶出来。这让我获得了一点经验,就是教务工作没有可做可不做的,只有必须做的。另外,既然身为教务主任,就要掌握多方面的素质,像计算机、网络等新时代的一些技术,都要积极投入其中努力学习钻研。同时还要具备有效的沟通交流技巧,能够和各种人群打交道。

三、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执行到位

格桑花开范文第2篇

――题记

Part 1

我叫盎然。

春意盎然的意思。

祖母告诉我,这是母亲给我取的名字。整个藏族没有一个女孩和我同名,盎然是独一无二的。

Part 2

我没有见过母亲。没有听过她的声音,不曾被她的微笑照耀,但我仍旧想念她。

“阿妈呢?”十岁那年,我第一次问起阿爸,关于阿妈的事情。

阿爸用长长的竹杆赶着广袤无垠草原上白胖的羊群,我看见和煦的阳光把渗透在他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里的汗水,照耀得如同湖面般闪闪发光。

“你阿妈走了。” 阿爸用袖口擦了一把汗,一脸朴素的表情。

“那阿妈去哪了?”

“等明年格桑花开遍整个小山坡时,阿妈就会回来的。”

“阿妈会乘着火车回来吗?”

“会的。”

那时青藏铁路刚通车,我和巴桑经常坐在草原上眺望远方,好像在等待什么回来的姿势。其实我是真的在等待,等待阿妈回来。我们偶尔能看见远方火车疾驶而过,像是载满了沉甸甸的幸福和希望,随之,如同号角般传来火车的呼啸声,格外悠长。牛羊悠然自得地啃着青嫩的小草,不时会抬起头看看我们,泥土和青草的清香扩散在风中。

巴桑对我说:“盎然,我们去找八瓣的格桑花吧!传说找到八瓣格桑花就能找到幸福。”

我看见温柔的阳光跳跃在她蝉丝般细腻的辫子上,就像从天堂撒下的光环。巴桑编着十五根辫子,成串的绿色松石缀在长达腰际的头发上,像是要等待幸福的迎娶。

我说,我不用找到八瓣格桑花,我只需要等待它再次漫山遍野地盛开就够了,阿爸说阿妈就会回来。

格桑花开了,漫山遍野。

我没有看见阿妈归来。

格桑花谢了,化作泥土尘埃。

阿妈还是没有回来。

“阿爸,阿妈为什么还没有回来?”

“盎然,再等等吧!总会回来的,阿妈那么爱你。”

这是幼时问起母亲时父亲给我惟一的答复。

Part3

格桑花又开了,依旧漫山遍野。

我站在花海里,任凭大朵大朵的粉红将我淹没。

巴桑说:“你站在花丛里,看起来很瘦弱很寂寞。”

我看着她笑了。

“盎然,你笑起来真好看,有种和很多藏族女孩不同的美。”

我不笑了。

巴桑不知道,我不是纯正的藏族女孩,因为我的母亲不是藏族女子。这是死去的祖母告诉我的。祖母说我有着和母亲一样透亮的眸子,就像一泓清泉。

那时我伏在祖母的腿上抬起头看了看纯净的天空。

我想,我的母亲一定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

如同海洋一样宽广蔚蓝的天空,就像雕琢精致的蓝宝石那么晶莹剔透。

我说:“巴桑,你看天空多么纯净,好像我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巴桑说:“盎然,其实它离我们很遥远。”

我依旧会和巴桑站在山坡上眺望着不断延伸向远方的铁路。日复一日,有人离开这广袤的草原和终年冰冻的雪山,他们说这里高原缺氧;也有人到来,他们说喜欢这里的纯净和蓝天。只是走的人多,来的人少。

我指着远处的铁轨说:“总有一天我也会乘上火车离开这里,倘若阿妈还不回来。”

巴桑心疼地抱住我,一遍一遍地喊着“傻瓜”。

巴桑比我大三岁,她总像大姐姐那样保护我。

Part 4

雪顿节是我最期待的节日,每年那天人们都会涌入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一夜之间,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诞生了,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甲铃和柄鼓的声音在树影里传播。我喜欢这样热闹的生活。

巴桑和我穿着漂亮的氆麦,穿梭在人群里,我享受这种被人流吞没的感觉。

也就是在这样被人群吞没的嘈杂里,巴桑告诉我她要走了,要离开这片广袤无垠的高原。我以为她是在开玩笑,继续吃着酸观赏藏戏,并没有搭理她。

巴桑真的走了,她先于我离开了这连绵不断的雪山和广阔的草原。她走的那天抱着我一遍一遍地叫唤我的名字,好像要把我烙在心底。

盎然、盎然……

“你要去哪里?为什么要离开这里?”

巴桑看着我没有说话,突然就哭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她哭泣。

我对巴桑说:“好吧!我会等你回来,我会准备最漂亮的绿松石和纯白的哈达等你回来。”

巴桑擦了把眼泪,强笑着点了点头。

巴桑走的时候没有回头看我,我猜她是怕舍不得我。

两个月后,我收到了巴桑的来信,她说她在外面很好,只是很想念手抓牛肉,很想念大草原,很想念浩瀚夜空里的星辰。

巴桑的信没有写地址。我坐在牧羊的山坡上,攥着薄薄的信纸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巴桑,你不想我找到你吗?

这是她写给我的唯一一封信。

其实,我是知道她为什么离开的。

巴桑,藏语里是星期五的意思。因为巴桑是星期五出生的。

有人告诉我,星期五出生的孩子懂得爱和付出。

巴桑,我会等你踏着格桑花开遍山野的土地回来,和阿妈一起回来。

来年格桑花开遍整个山坡时,我站在花丛里眺望远方的铁轨,等待着火车呼啸而过。我想象着阿妈和巴桑扛着沉重的行李包回来的样子,可是她们没有回来。

再也没有人告诉我,说我站在大片大片格桑花里的样子很单薄寂寞。

当整个草原都开始剪羊毛的时候,我站在云朵一样的白色里,看着阿爸忙碌的身影。我问阿爸,为什么阿妈走了没有回来,巴桑走了也没有回来?草原外面很漂亮吗?阿爸说:“大草原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盎然,你要有等待幸福的希望。”

等待和希望是父亲刻在我成长路程上的词。他说,只要等待和希望,就会有幸福。

我知道,格桑花的象征就是幸福。

Part 5

格桑花依旧肆无忌惮地开放。在一片浅红的花海里,依然只有我孤寂的身影。阿妈没有回来,巴桑也没有回来。

我把原本打算送给巴桑的绿松石成串地缀满到自己的头发上,就像当年的巴桑一样。我想念着阿妈如同清泉般透亮的眸子,想念着和巴桑在一起的日子。

有时我会偷偷翻出父亲的照片和我的来对比。奶奶曾告诉我,说我和阿爸长得不像的地方,就是母亲的模样。我把我和阿爸的照片重叠在一起,希望拼凑出阿妈的容貌,最终我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草原上来了一位年轻的支教女老师。她披着头发,喜欢穿一件橘黄的外衣,看起来像草原上的一朵野花。她的笑就像软绵绵的云朵,我想,阿妈应该和她一样美丽。

我习惯喊她尼玛。在藏语里,尼玛是太阳的意思。

我问尼玛:“草原外面的世界美丽吗?”

“大草原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尼玛和阿爸的回答一样。

“那为什么阿妈和巴桑走了都没有回来?阿爸说格桑花开的时候,阿妈就会回来的。”

尼玛没有回答,许久后她才说:“Just believe and wait. The expectation will come true.”

“什么意思?”

“只要相信和等待,期望就会成真。”

Just believe and wait. The expectation will come true.

这是我学会的第一句英语。

那年我十四岁。

Part 6

尼玛走的那年,巴桑真的回来了,不过不是在格桑花开的季节。

“你回来了?”愣了半天,我才突兀地对巴桑说。

她拘谨地冲我点了点头,“盎然,你的阿妈回来了吗?”

我看着她没有回答。

那时我已经知道阿妈再不会回来了。她在我出世那年就去世了。

知道这些的时候,我十七岁。

我等不到阿妈回来的格桑花开,但我依旧怀着希望在等待,就像我们都知道自己找不到八瓣格桑花,却依旧执着地寻找。

我终于明白阿爸对我说的,“盎然,再等等吧,要有希望。”

十七岁时,我终于可以坦率地站在山坡上呐喊――

格桑花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康巴卫视;新闻节目

在少数民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典型人物不断涌现。媒介在宣传少数民族典型人物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电视媒体作为一个有人主导的媒介,它传播的内容,不仅会引导受众关注什么,还会影响人们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的新闻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可以促进媒介对于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面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形象,最终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一、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现状

报道的力度以及规模是报道重视程度的直接体现,在进入21世纪之后,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新闻报道的数量明显提升。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党报逐渐意识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空间以及重要意义,纷纷动用多种媒介手段形成规模化报道,以达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多方位和谐发展的目标[1]。例如对毕世祥、菊美多吉的事件都进行了规模化报道,且取得了很好的舆论效果。另外,在每年的《感动中国》中,我们也能见到少数民族先进人物的身影。根据中国校友会网2013年的《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调查报告》显示,在当选的2002-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少数民族有10人,占8.40%,如最美医生李春燕、崇山峻岭中默默奉献的王顺友。但是,我们在这些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的问题,如:新闻工作者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不了解,报道模式单一等等。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对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进行梳理。

二、《格桑花开》典型人物报道分析

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的开播,解决了240多万康巴藏族同胞“看不懂、听不懂”的问题,也成为康巴同胞最爱看的电视频道之一。在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数量明显增多的今天,康巴卫视专门开播了一档栏目来报道少数民族典型人物,这就是《格桑花开》。《格桑花开》作为作为康巴卫视于2015年6月27日全新推出的一档纪实性人物专题栏目,以“传播正能量,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本文选择了2015年6月27日至2015年12月26日的新闻节目作为分析对象,其分析结果如下:

(一)报道对象的多元化

新时期以来,典型人物的报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注重挖掘平凡人身上的闪光点。医生、教师、城市管道工人,这些平凡工作岗位的人已经成为典型人物报道的主体。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事着手,窥见历史衰亡,展望未来,而这也正好符合了《格桑花开》栏目的主旨。

(二)新闻来源:报道的自采率高

这里的记者自采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指记者前往现场采访,另一部分是指由康巴卫视在各康巴藏区建立的记者站(如昌都记者站、云南迪庆记者站)的驻站记者在当地进行采访后通过网络渠道传回来的新闻素材。因此,笔者认为,《格桑花开》注重典型人物报道采编的原创性。

(三)报道的体裁:人物专访

所谓的新闻体裁,按照新闻报道的内容的基本性质被分为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深度报道、记者述评等等。而专访是深度报道中的一种报道类型,人物专访则是专门针对新闻人物做的采访。《格桑花开》的新闻人物都是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他们不怕劳苦、敢于拼搏、奉献生命,他们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如2015年7月25日的节目《乡村医生谭小琴》,医生谭小琴用自己的努力为当地的人民带去了健康的希望,使当地人民医有所医,医有所靠。

(四)报道主题紧贴时代性

对于典型人物报道来说,对接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特色就成了报道的关键点。《格桑花开》的典型人物报道在紧贴时代主题方面做得很好。例如,《格桑花开》第34期对大学生创业的连续报道就抓住了大学生创业的热点,找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创业的不同点,还原了大学生创业的真实面貌。

(五)报道的叙事策略:对重要主题进行系列报道

《格桑花开》的叙事策略就是利用系列报道,对同一主题进行横向、纵向的剖析。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它具有主题同一性、信息密集化、传播系统性的特点。在《格桑花开》中,10月3日、10月17日、10月31日、11月21日一共出现了4期村官系列报道,这4期的村官报道,表现了村官扎根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

(六)人物报道均使用藏语播报,汉文字幕

这个特点是由于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的独特性决定的,因为它是我国第三个使用藏语进行新闻播报的卫视,而这也正是《格桑花开》栏目中关于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与我国主流媒体关于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的最大不同点。

三、《格桑花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一)深入实际,增强报道的真实感

《格桑花开》人物报道在深入实际方面,做得很好,但在后面的制作中还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对于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最有发言女权。所以,在采访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采访群众,并且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使用他们的原话,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报道的真实感与可信度。因为,话语的转移,容易引起记者固定认识和情感的注入,进而影响报道的客观性。

(二)加强报道的深度

在报道典型人物之时,应该跳出以前的先进人物报道的框架,不只把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作为报道重点,还要善于抓住人物背后的故事,突出人物的内心和情感,要让观众朋友觉得,我也可以变成像他那样优秀的人,而不是看过就忘记的一个过客般的存在。《格桑花开》2015年9月19日的节目“光影人生”讲述的是少数民族刘先生如何用自己的摄影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社会经济面貌。但是在讲述整个故事的过程中,报道的深度有所欠缺,不论是对新闻主体的采访,还是新闻主体背后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走出去”道路。

(三)声音和影像的魅力:增强新闻报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从声音方面来说,《格桑花开》的受众主要是康巴地区的受众,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上要贴近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让当地群众有一种亲近感。这样一来,就能大大的增强传播的效果。从画面感来说,现有《格桑花开》画面的拍摄、清晰度以及剪辑都不是非常理想。为此,我们在拍摄新闻素材的时候设备一定要用相对较好的,以达到最佳效果。另外,在编辑节目的可以采用多采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丰富典型人物报道的层次感和深度,以求最大程度的感染受众。

(四)培养少数民族新闻记者

“涉及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如果用少数民族的新闻视角来写,那会更加真实客观,所以培养少数民族新闻新闻人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2]笔者这里讲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涉及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从事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管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美术编辑等人员。为了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人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对已经工作的新闻工作者进行各种业务培训,加强他们的少数民族文化素养;二是,在高校中,开设少数民族新闻课程;三是,加强对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双语训练。

四、结语

康巴卫视《格桑花开》栏目的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通过报道对象的多元化、报道主题紧贴时代、对重要主题进行系列报道等手段,不断丰富并发展着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但是在报道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在未来,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需要深入实际,增强报道的真实感、加强报道的深度、增强新闻报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培养少数民族新闻记者。(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项目: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典型人物报道分析――以康巴卫视《格桑花开》为例”(CX2016SP11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格桑花开范文第4篇

穿过泥泞的山路,行至雨雾蒙蒙的半山,马桑知道,往前再走一点,就能闻到胡大爷灶间那热气腾腾的腊肉香。就像是种仪式,马桑与老杨每次进山都必经的仪式,舒坦行走后的疲惫,用鲜美的汤头满足口与胃。

山里有蜂酿蜜忙

马桑,大学毕业后北漂多年,从事法务工作。2012年土家野夫成都签售会上,与老杨一见如故。在火锅的红浪和啤酒的黄汤里,马桑醉了,决定不漂了,回家;而老杨,则对生命里无聊的饭局酒局打心底厌倦了。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相约回到乡下,寻找大自然赐予的纯粹食材。两人将工作室安在成都大邑县安仁古镇上的一处老院子里,四通八达的交通,方便他们去山里,进林子,寻地道食材,做放心食物。

初秋,山里凉意浓。住在雾中山山腰的胡大爷,为了招揽野蜂来家里越冬产蜜,早早就用木头搭了各式的蜂桶,放置在房檐下。一年里的大多数时间,胡大爷就守着这片山,与一只猫作伴,每天的生活便是看山、看蜂以及照顾住在附近的哑巴姑姑。与马桑和老杨的相识,得益于马桑家里人的牵线搭桥,“蜂蜜原本是野生采集的食材,本不用花精力去挑选,但最近市场需求暴涨,价格被炒高,造假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不敢轻易发展蜂农。”马桑和老杨看上的蜜,产在人迹罕至、植被茂密的地方,远离污染,花源丰富,都是山里野蜂自然的结晶。每年两人光是为着采蜜,就得进山三四次,春来花开一次,五六月份玫瑰花绽放了得去一次,八月药草蜜又熟了,秋末还得为来年采蜜做准备。“野蜂在山里来去自如,我们只会想法招揽不会强留。”

采蜜的季节也是马桑和老杨最忙的时候。提前联系蜂农了解今年的收成,准备收割的工具和容器,再飞机、火车、徒步地倒腾到山里,化身蜂农帮忙收割蜂蜜,“上好的蜜,花香淡雅,结晶自然,口感丰富。”马桑今年31岁,和大多数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有些不同,马桑没事的时候喜欢回山里走乡串户,吃多了乡里良人自采自制的美食,决定从食材入手创业,发掘干净纯粹的食材,传递手作食物的美,分享“半城半乡”的生活状态。

自然的纯粹

马桑对大自然馈赠的食材情有独钟,“民间有很多食材,但安全、天然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所以我们只接纳野生采集而来的食材,比如:野生的楠竹笋干。”

每年的清明前后,马桑和老杨就会去山里采摘楠竹竹笋。雨后,山林里空气清新怡人,竹笋“唰唰”地破土往外冒,这时的笋鲜嫩肥美,口感脆爽。但马桑只收笋,不收笋干,因为无法用肉眼判断品质好坏。鲜笋要趁着鲜嫩将其烘干,马桑和老杨沿袭了民间笋干的制作方式,但改进了“晴晒雨烘”看天做菜的步骤,将传统烟叶烘烤房用来烘干鲜笋,这样可以远离天气的影响。从鲜笋到笋干,要经历36个小时的烘烤,需不间断翻面,让潮气挥发。来不及受热的笋干,会生出些许馊味儿,哪怕只有一丝丝,也逃不过两人的鼻,立马被淘汰。烘干的笋,晾晒在阳光下,会自然析出笋的鲜香,待到水气全部蒸发,上好的笋干也就制成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无比的仔细。与马桑和老杨合作的笋农袁大叔,也是在相互磨合的过程里不断成长,一改过去农家菜的样貌,从采摘的时令、切笋的刀法、焯笋的时间、烘烤的摆放……都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

格桑花开范文第5篇

为你跳完最后一支华丽的圆舞,请允许我再为你落下最后一滴泪。

在一场鹅毛大雪雪融冰逝之前,请成全我一个人恪守的迎来送往。

仅保留着内心一些回忆里的残片,安静的坐在花开花落前,杜撰出一场时间

然后让一切重新开始,

阳光很好,只是有一点空落的冰凉。

我只是单纯的想将心情寄于文字,让彻骨的柔情掩埋进相思里,让断断续续的思念化作琴音。

我只是单纯想用文字来相互取暖,让自己微曲的指尖环抱空气,让冷冷清清愁洗尽似水年华。

我想要一直肆意的微笑,让你看不见我心殇,让你听不见我那不可触碰的脆弱。

你说我一直像一个小孩,脸上满是无所谓的姿,态,你说你讨厌我这种姿态。

你说我一直在做一个梦,梦中有多啦A梦和小七仔,你说我就这样永远沉溺在梦中,像个不懂事的小孩。

其实我只是一个慵懒的人,不想在现实中做太多的思考。

如果梦一开始就注定它有朝一日将粉碎成沙粒,

那么,我想我会躲在梦魇的角落沉默不语,全当自己只是一个路人,一个看客。

看过梦中的那个男人为我放过一场烟花,那些都是我难以忘却的昨天。

然后在梦醒的时刻,决绝的成长。

那年夏天,就这样一去不复返。我们的泪水,我们的笑容,我们的青春。

以及那些还未在生命里留下丝毫印迹的路人。

浮躁,暧昧,浅白,决绝,空洞。

就在这个夏天黑夜与白天交织的一瞬间,匆忙坠地,世界分外的宁静。

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一个可以陪伴自己的红颜知己。

只是现在已经习惯了安静的沉溺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低语如诉。

轻轻地敲击键盘,看着一个个被赋予生命的文字跃然纸上,即使是这样,我便已然感到满足。

他们对我说,人的一生中,注定要历经一次毕生难忘。

或许是因为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再去怀念什么,渐渐的遗忘,当时是怎样有人陪伴。

太多刻骨铭心的东西,太多挥之不去的记忆。

太多在劫难逃的宿命,太多昼夜平分的微凉。

太多一个人写字旅行,太多一个人自言自语。

太多痴痴缠缠的孤独,太多无关痛痒的诺言。

只想在时光倒流后的海中央,凭那场风吹来的沙漫过我迷惘的双眼。

卸下我早已空空如也的行囊,等待下一场春暖花开。

【你看,这罪恶的情深似海】

一曲幽怨无处诉,

两片柔情瘦弱黄花,

三指誓言却是有口无心

四分怀念欠一个恰当的拥抱

五叶枯蝴碟在睡梦中翩然起舞

六弦琴奏响前世今生的离落之音

七色花是能否能实现我朝思暮想的企盼

八音盒里循环往复的唱着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你漠然的眼神告诉我,我们在转身的那一刻便注定永不再见。

或许我们本不该再见。

脸上的泪痕浸染残阳,我愿意用一场毁灭来葬送这一场桎祰般的爱情。

可是谁来成全我的迎来送往。

我们说好了决口不提爱情,或是与爱情有关的话题。

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自愈的伤,没有谁能代替自己完成。

还是那一年的月色匆忙,你的脸庞遮住了星星的光。

还是那一年的童话散场,你的微笑挡住我一半忧伤。

寂寞如许的雪花掩盖了我们一同曾经走过的路,只不过用了一个转身的瞬间,霭霭的雪花便掩埋掉我的整座城。

现在的我却只能独守着这份冷清,在隐忍的夜里回望自己的过去,一片一片的模样。

只是我不知道,即使我望穿了秋水,你无法再寻到那双温暖过彼此的双手。

那曾经温暖了我整个冬天的双手,现在伸出来,却触碰到夏的冰凉。

听阿桑的歌里唱着,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听阿桑的歌里唱着,这个城市太会伪装,爱情只是昂贵的橱窗。

听阿桑的歌里唱着,谁在离开之后却把灯忘了关,才让梦做的太过辉煌。

听阿桑的歌里唱着,因为寂寞太冷而虚构出的温暖不能撑到天亮。

听阿桑的歌里唱着,沿路的华丽灿烂,陈列着甜美的幻想。

听阿桑的歌里唱着,死心失望只是心有不甘。

听阿桑的歌里唱着,我只是受了点伤。

我知道,这场虚构的温暖是一种前路不明的假想,

谁当真,谁就失望

即便仍旧心有不甘,也要学会遗忘。

不然又能怎样

散落在左心房的透明泪滴,是我掩埋的清浅想念。

侵袭这些疼痛的单一文字,是我不肯放弃的薄凉。

谢谢你赠我满心空欢喜。

我会枕着这场蓝柯一梦,对你说,亲爱的。晚安。

因为清醒,所以残酷。

因为爱着,所以忧伤。

一路薄凉着我的薄凉,一路空城演绎着我的悲欢离合。

一路交织着梦的繁华,一路默默期许天长地久的相拥。

因为执着,所以青丝难断。

因为回忆,所以容颜笑损。

相关期刊更多

新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重庆理工大学文学艺术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蚕桑通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大学;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蚕桑茶叶通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