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父亲节的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母亲节为什么在父亲节前面
1920xx年,一位名叫贾维斯的母亲提出“母亲节”的概念,以此纪念那些含辛茹苦抚养子女上战场的母亲。
这个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热烈支持。于是确定了母亲节这一节日。到了1920xx年,人们才在母亲节的庆祝基础上增加了父亲节的概念。
因而提起在家庭方面的付出,人们普遍都会先想到母亲,接着才想到父亲。
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
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
母亲,一直被视为天下最有爱心且最无私的人。而与母亲相比,父亲则更多地代表权威,这是人们挥之不去的传统观念。
在多数人眼中,母爱是善良、包容、仁慈等的象征;而父爱则是严肃、冷峻、严厉等的代名词。
虽然也有“父爱如山”的形象比喻,虽然父亲这座“大山”矗立在那里,承受着繁重压力,但就是往往被有意无意忽视。
父亲节的庆祝活动,不像对母亲节一般的重视与热闹,但是对于父母的关爱却是一致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上帝所赋予他的温柔角色。
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过父亲节,每个国家过父亲节的庆祝方式也是各不相同。
美国为父母做早餐
在父亲节这一天,凡是父亲已故的美国人都会佩戴一朵白玫瑰,而父亲在世的美国人则佩戴红玫瑰。
在宾夕法尼亚,人们也会用蒲公英向父亲表示致意,而在温哥华,人们选择佩戴白丁香。在美国,父亲节当天早餐一般是由子女们来做,父母可以继续睡觉,不必早起。
由子女们做好早餐拿到床前给父母亲食用。此外,在美国儿女也会给父亲寄贺卡,买领带、袜子之类的小礼品送给父亲,以表达对父亲的敬重。
日本给父亲念感恩信、搓背
在日本父亲节时,女儿一般会念感谢信给父亲。她们会和父亲团聚,给父亲送上礼物和祝福。
在日本,不管是已经出嫁的还是待字闺中的女儿,一般要给父亲写一封挚爱和祝福的信,将这封信捧到父亲面前,大声念给父亲听,感谢父亲的生身和养育之恩。
日本的洗浴文化历史久远,泡澡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因此父亲节这一天,女儿们要亲手给泡澡的父亲搓搓背,也是给父亲最大的温暖一种方式。
德国父亲喝啤酒庆祝
在德国的父亲节这一天,嗜酒的德国父亲们可以想喝多醉就喝多醉,而且回家之后媳妇不许管。一些小镇上的男人一早推着载满大木桶装的啤酒小车出门,碰上谁就和谁喝,直至醉倒在街上。
中国多样式庆祝
【关键词】人构结构理论;寝室关系;构建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寝室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寝室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之间的寝室关系,大学生寝室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而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需要对引导对象的心理活动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学生应对寝室关系时的复杂人际交往心理。通过对大学学生寝室关系典型矛盾的分析,反思大学生寝室关系中矛盾现状、根源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及途径,对大学生寝室关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大学生在处理寝室关系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及行为反应了其人格,而在诸多人格结构理论中,较著名且影响力颇大的当属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其人格结构理论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生下来时的心理状况,它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是生和死两种本能的储藏库,并且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它不能忍受同肉体需要有关的紧张状态,要求立即消除紧张,立即满足肉体的需要,并且是根据快乐原则行事的[1];自我是由本我分化而出,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大部分是有意识的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它既被本我驱使,又受超我限制,需要调和本我和现实的冲突。超我从自我分化而来,是父母向儿童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理想的一个人格结构[2],超我遵循至善至美的原则,它限制本我的冲动,通过自我的努力把对本我的要求转化成自身内在的规范。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是意识与潜意识的斗争与协调,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我与超我是相对对立的,却又是永久存在的,需要自我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以期达到三者平衡,力争实现完美的超我,反之则会危害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健康。大学生处理寝室关系中常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便是大学生本我、自我、超我失衡的一种表现。
2 大学生寝室关系现状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寝室关系甚至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寝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它不仅是大学生们关注的问题,更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部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的一项针对寝室关系的调查表明,仅43%的大学生对寝室关系表示满意[3],多数人表示曾经和寝室成员之间产生不良的情绪或行为反应,结果影响了大学的学习、生活质量,甚至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大学生寝室关系的主要矛盾有性格不和、生活习惯不同、贫富差距、利益冲突等,这些问题本可,但由于大学生人格结构中本我的释放,自我没有很好地起到协调中合的作用,没有发挥超我中的道德部分,自我、本我、超我三者协调失衡而致矛盾。
3 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分析和构建
大学生寝室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也是本我、自我、与超我的相互制约与互动过程,既反应了寝室关系复杂难解的原因和问题,也指出了人格结构理论在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寝室关系时的影响和作用。
3.1 本我的释放:寝室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源
就寝室关系而言,发现问题更多地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往往批评出现问题的学生,却容易忘记以学生为本,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解决才是我们育人的目的。以最常见的生活习惯差异导致的寝室矛盾而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学生自然存在生活差异,如有些同学喜欢清洁打扫寝室,有些则懒惰不愿打扫,有些注意寝室环境,有些则在寝室吸烟喧哗毫无节制,久而久之不满便会累积,室友之间产生隔阂,发生矛盾,其实懒惰、喧哗、吸烟是因为本我的释放,在无意识中遵循着快乐原则,是生理需求、本能欲望的满足与宣泄,所以行为不受约束,不讲道德,不计行为后果,而原本行为较好的一方,在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等的监督和约束下,自我便压抑和忍耐其他同学我行我束的行为,但不免其本我与自我会产生冲突,而这冲突一旦由本我占上风,便会矛盾暴发,最终造成不良后果。
3.2 自我的调整:寝室关系的成熟与和谐
成熟与和谐的寝室关系能够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及健康发展,且寝室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寝室关系能够启发大学生如何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寝室关系,更能激发大学生交流知识、领悟知识、学会团队合作精神等,是其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体现;最后,大学生寝室关系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系良好的寝室关系与每位同学在不丢弃快乐本我的同时,寻求现实的自我自息息相关。
在寝室关系中,始终贯穿着学生本能与理智的冲突,对某些同学而言,在现实的德育与规章制度制约下,可遵循现实原则,周旋于本我与现实,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适应,但另一方面,作为一名有独立意识的大学生,他们又会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其本我的需求,所以不可能完全容忍室友的一切行为,随之而来的便是寝室关系冲突及恶化,一旦关系恶化,非理智会使矛盾双方陷入精神困惑与自我迷失。在此情况下,让学生明白良好寝室关系的重要性、大学生的责任等在寝室关系的成熟与和谐方面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寝室关系是否成熟、是否和谐取决于大学生是否能够自我调整,能否把现实理性世界的道德与责任的影响施加给本我,约束本我。
3.3 超我的实现:寝室关系的升华与完善
超我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以道德、理想的形式运作,是一种完美的形象。超我是后天形成的,源于父母、学校及社会等道德规范的教育、惩罚及奖励,使得超我成为社会典范,能把本我需求压抑、变形与转化,自我监督与检查。对于与社会接触较少的在校大学生们,超我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需要学校的德育、校园文化、校规等的引导。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寝室关系环境,一般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以促进和改善寝室文化为目的的活动,如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让寝室就是家,室友就是家人等观念深入人心,帮助同学在对待室友的各种行为时能够、摆正心态,还有寝室美化大赛、寝室出游等活动帮助增强寝室成员凝聚力、增进寝室成员之间的交流,更有学校的规章制度明确各位同学的权利和义务,无论是观念文化、行为文化还是制度文化,均是希望大学生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达到超我,发挥超我在监督、批判及管理自己行为方面的作用,压制住本我不合理的要求,树立自律意识。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全方位地诠释了寝室关系动态,由于本我的释放致使寝室关系出现冲突,而作为一名有知识、有理性的大学生,应该在现实的责任及环境的驱使下节制本我的欲望,调整自我,同时校园文化、社会道德、规定及奖惩等,也促使了学生将完善寝室关系的观念内化于心,以期实现超我,进而展现完善的寝室关系,实现大学生寝室关系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1.
他的儿女情长,似乎与他的艰难苦恨一样出名。“老妻”和“稚子”常常入诗,闲适时,“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老病时,“老妻忧坐痹,问头风”。久别回家时,是“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
到别人家做客,他的眼睛也看着孩子,“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也许,望着卫八处士的孩子,杜甫想到的是自家的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中惦记“吾幼”,触目所及的每个儿童都亲切可人。
杜甫曾说自己“所愧为人父”,那年他从长安赴奉先探亲,一进门就得知最小的孩子饿死了。那个年代,被饿死的孩子也许不少,但身为父亲,是永远无法消弭的愧痛。与杜甫相隔千年,世界的另一头,有一位同样悲伤的父亲,是英国摇滚巨星克莱普顿,他的孩子意外死亡后,他唱“我必须学会坚强,勇敢支持下去,因为我知道我还不属于天堂”。是恨不能代之死,只能苟活。
贫穷和饥饿,使杜甫面对孩子时,总带着愧疚:“恒饥稚子色凄凉。”愧疚又令他格外慈柔:“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他还写,“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褐”。
那是风尘仆仆的杜甫,从凤翔到州探亲,一路疮痍自不多说;踏入家门,儿子没有鞋袜穿,光着的脚垢腻不堪;女儿衣服累累补丁,补丁图案还颠三倒四。杜甫不写他的心痛,只细细描摹这件“旧绣移曲折”的衣服,从此,它成为文学史上一件出名的童装。
据说老杜偏爱次子宗武,根据便是他给宗武写的诗歌。沦落长安的他在莺飞草长时想念宗武,莺啼声令他联想到孩子的嗓音:“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宗武的聪慧多次被杜甫提及。在《宗武生日》诗里,杜甫更是表达了他对宗武的愿望:“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儿子,我希望你熟读《文选》,进阶仕途,别像老莱子那样身穿彩衣来愉悦双亲。
老莱子,古代一个出名的老孝子,为了让父母高兴,七十几岁的他还穿着五彩衣,模拟婴儿举止,装疯卖傻,逗父母开心。这种娱乐为老杜不屑,他所要的是,把他们杜家的诗书传统发扬下去,仕途坦荡。
这是一个中国式父亲的最主流的心愿:那是一条康庄大道,熙熙攘攘挤满了努力的两代人。坡曾写下看似非主流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虽然淡泊而豁达地表示,希望孩子愚且鲁,平安就够了。但是,最后的心愿,还是无灾无难就到公卿――他怎么就不去希望孩子无灾无难地终老布衣呢?不管是不是反讽,“公卿”在苏大人心里,还是有分量的、值得看重的。
不过,现如今像老杜这么传统的中国式好父亲越来越少,“非主流”的好父亲越来越多。“童话大王”郑渊洁,就不希望他的孩子考出好成绩,他说100分将童年变成100岁,说大学往往是给没本事又想比别人活得好的人准备的。广州名编何树青给他儿子写了一则“城市指南”,开篇直接说“你的父母为你带来家庭出身和城市出身,职业出身和教育出身则是你自己的事。”并告诉儿子“18岁之前不需要考前三名”――这些人简直是跟老杜对着干。
关键词:“三心”美德教育;班集体活动;家校合作活动
“孝心、爱心、责任心”,这“三心”是人们立足于社会必备的美德之一。美德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认为将“三心”美德教育寓于各类的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身为一线教师我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实践,并且收到一定的实效。
一、小学“三心”美德教育的活动规划
“孝心、爱心、责任心”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因为不同的成长年龄,因为不同的环境因素,因为不同的知识结构等等众多多变的因素,这“三心”美德教育所挖掘的内涵也会有细微变化,抑或是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理性。而一种美德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做好长远的规划,作为小学一线德育工作者的班主任,更要有这样的全盘意识,有实行教育的长远规划。关于“三心”美德教育的活动开展,我做了这样的规划。
■
二、“三心”美德教育之班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心区,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三心”美德教育是以班级为主要教育阵地的,而以班集体为依托实施的教育也是更加行之有效。“孝心、爱心、责任心”的美德教育渗透在班集体教育的方方面面,从形式来说可以有竞赛、班队活动、游戏、演讲等形式,从内容上来说,“三心”美德教育既可以是独立的主题式活动,又可以是相互交融的组合活动。
1.“三心”美德教育之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课是目前小学阶段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班主任,主题班会课也是首选的德育方式。“三心”美德教育是目标很明确的德育内容,加上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就很有必要用主题班会课的形式来开展了。例如,围绕“孝心”教育,在母亲节和父亲节到来之前,我组织过《悠悠寸草心,感恩父母情》的主题班会,班会课前,我在家长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记录“孩子最让我感动的行为”在孩子之间交流,评选出班级“孝心”少年。班会课中我首先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引导孩子朗诵感恩父母的诗歌,观看孝心少年的真实事例,寻找班级中的孝行美德,最后升华感情,畅谈自己的感受,齐唱《感恩的心》。到了母亲节和父亲节这一天,又对应组织了班会课《妈妈,我爱您》和《我的爸爸》活动,邀请家长参加。活动中,我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挖掘母亲(父亲)对自己的爱,学会表达对他们的爱。这样一个巧借节日之机,组织的班队活动课,特别有意义,孩子们的体验也深刻。
2.“三心”美德教育之综合性德育活动
综合性德育活动的形式多,空间不受限制,内容设计可以直接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综合性德育活动内容可以来自社会、学校、孩子的生活。将“三心”美德教育渗透在这些活动中同样可以起到教育的良好效果。为了将“孝心”这个主题落实得更好,我在班集体中除了开展班队活动课之外,还开展感恩系列诗文摘抄和朗诵评比活动,一个学期下来,这样的系列活动令学生印象深刻,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美好品德的洗礼,效果特别显著。“爱心”美德教育的主题活动,我就将其成为常态化的活动。每一个学年学校都有“慈善一日捐”的活动,我在日常就教育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零花钱,其中一部分就要考虑用于一年一度的慈善活动中,而到那一天是不能伸手向父母要钱的。家长方面我则做好沟通,配合我共同教育和督促孩子献“爱心”,先用自己的努力争取奖励到零花钱,再学会“理财”,留存出一部分“爱心”款,随时备用。每一次的“爱心”活动我都以学校为依托,做足活动功夫。学校发起倡议,紧接着是班集体中的倡议,学生在班集体中参与庄严的献爱心活动。若是“爱心”教育中献爱心的仪式是一种结果的话,那么我对孩子日常“零花钱”管理的理念引导就是一个过程,我将其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这样生活化的班集体活动学生也容易接受,自然地,美德教育也潜移默化在孩子们的班集体生活中了。
总之,“三心”美德教育以班集体为依托,开展形形的活动,是我们一线德育工作者实施教育行为的有效方法。
三、“三心”美德教育之家校合作活动
俗语道:“一人知识有限,众人智慧无穷。”“三心”美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的,只有和家长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目标。孩子除了在学校的时间,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就是家庭。综上因素考虑,“三心”美德教育的开展必须要家校合作。就说“责任心”的培养,哪一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呢?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顺应家长的心理,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不是事半功倍呢?低年级,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我首先抓的是孩子们回家管理自己的能力,比如,吃饭穿衣、整理书包等琐事,我都和家长沟通,并且教育孩子怎样做才是规范,指导家长手把手地教,逐步逐项、不厌其烦地纠正、指导、表扬。就从简简单单的一个整理书包说起吧。新书本拿到名字写哪里?16开书本和32开书本怎么摆,铅笔削好没有,怎么做上记号等我都交代细致,开学后的那两个月中,我天天短信提醒家长督促孩子,慢慢地孩子习惯养成了。中年级,再依据孩子特长,设置班级岗位“竞聘制”,通过演讲竞选活动,树立孩子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在家庭中,也与家长合作鼓励孩子进行家务认领活动,而认领的家务需要长期坚持做。这样的方法从中年级开始施行,一直到孩子毕业,孩子渐渐养成了承担“班事”和“家事”的好习惯,“责任心”美德教育活动也渗透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三心”美德教育只是德育内容的一小部分,但对它的解读和思考,以及实践告诉我,目前小学阶段,将其深入到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之中是有实效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情感熏陶中塑造健康人格。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本等,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在教学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豪情,可以帮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声可以让学生体味社会百态。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可以使学生辨别处事原则。语文教师只要把握好契机,利用教材中的这些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就可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能只传授一点语文知识,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帮学生树立人格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在这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充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朋友亲人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他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示范朗读、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多种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激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雷电颂》中的磅礴之情;《春望》中的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背影》的父子情。老师如能引导学生对这些情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动,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就可以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目的。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情感熏陶和审美陶冶中汲取了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还需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这些特殊节日时,我都会让学生感恩父母、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增进学生对父母、老师的理解,这对弘扬孝敬父母,尊师重教不能不说是一种体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