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感慨时间的句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时光过于匆忙,一不小心,便将甜蜜酿成了过往。
3、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就越感到失时的痛苦。
4、初相遇,心相知,终离别。这一路走来,踏过多少风尘,它们本来无处沾染,可就是因为红尘聚少离多,它们找到了记录的载体。
5、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6、一生中,到底有多少快乐与幸福可以珍藏,时间犹如白驹过隙,手里始终握不住岁月的繁华,那些美好的东西仿佛还停留在眼前,但却已经遗落在昨天。
7、不是时间过得很慢,是因为你过得很糟糕。不是时间过得快,是因为时间对你越来越重要。
8、实现精彩人生,你要周详而富有创意地用好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时间,而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你发现这篇课文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文章中的问号特别多,共有十二个。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号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找到了第一个问句:“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教师可抓住这个句子,带领学生仔细读课文第一段,走进文本。学生在读文中,发现这是个设问句。何以见得呢?因为破折号后面有两句“是有人偷了他们吧?”“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这是对前面问题的回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因此作者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可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后面一连串疑问猜测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接下来的问句在哪里?又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学生找到了第三自然段的首句“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学生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起来有点难度,教师这时可以很好地抓住引导学生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联系二三自然段反复读,看看这两段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知道了,第二自然段讲时间来去无踪,八千多日子悄无声息地“溜去”了,非常地快;第三自然段具体写了时间是怎样的匆匆,吃饭、洗手、默想,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作者却看到时间的流过。从作者的文字中我们听到了时间轻俏、活泼的脚步声,也听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通过品析,学生自然就知道了第三自然段的问句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问句的学习很好地帮助学生习得了写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便能举一反三,发现第四自然段一共有六句话,六句话都是问句,他们自己也能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段话用了这么多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结合学生的预习或者是上网搜集资料,了解作者写作《匆匆》的背景:朱自清的《匆匆》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正值“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所以作者连用了六个问句,表达心中的徘徊和惆怅,时间在飞逝,自己却碌碌无为。文章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作者心灵不平的低诉,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识青年的普遍情绪。六个相同意思问句的变化,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这时教师可以适时教给学生复沓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反复吟咏,去感受一唱三叹的效果。
课文的最后一段只有一个句子,也是疑问句。那么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通过上文的学习,明白了这个问句还是表达作者感慨时间的流逝,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好像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而且全文最后的问句和文章的第一个问句首尾呼应,相得益彰。
关键词:接受美学;《匆匆》;期待视野
1.引言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写于“五四”落潮时期,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是汉语散文诗的代表作,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忠实凝练,用词具有美感。这与接受美学倡导的翻译应该尽量使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契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谋而合,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对本诗进行分析。
2.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以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理论核心为“读者中心论”。在姚斯看来,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品才能进入一个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1]伊瑟尔则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2]
为了建立文学作品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姚斯提出“期待视野”这一中心概念,它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的意识并非空白,而是具有某种世界观,社会经验,审美倾向等,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必须注意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3.《匆匆》之美学分析
《匆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通过隐喻,排比,叠词的使用,充满诗意,表达了对时光消逝的感慨和无奈。俄国著名翻译家吉・加切奇拉泽认为:“理想的文艺翻译首先是在艺术上,而不是在语言上和原文一致。即使达不到这一目标,也应全力以求,离目标越近越好。”[3]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散文诗的翻译更得注重原文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的传达。
3.1音韵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音韵美,不像格律诗那样靠格律和韵来体现,而是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同一中自然流露出来。散文诗的译者只有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其变化,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例1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张译: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 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诗人把“八千多日子”的“溜去”比喻成“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时间的流里”,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它,张培基的译文“a drop of water ”“into the ocean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选词准确,英文地道,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奈与惋惜,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3.2结构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字词、造句、修辞上,以及句子之间、段落时间的组织上,更在文章整体所表现的艺术境界。散文诗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致力于传达源语中的语义信息,而且更要着力于再现源语中的审美价值。
例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张译: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 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y meal; 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例2诗人用排比句流线型的展开画面,张培基先生翻译时考虑到英语的“重形合”和读者想要从译文中感受到的意境,用了三个条件状语从句,既体现了原文的逻辑关系,又对应了原文的三个并列句,再现了原文的结构和意境。
3.3节奏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节奏美主要靠词的重复、对偶、对仗、对称以及句子的联系方式表现出来,是散文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散文节奏的翻译得摆脱原文句子结构的限制,按照译文语言的要求重新组织句子,进而传递原文的节奏美学特征。
例3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张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 The sun has feet too, edging away softly and stealthily. And, without knowing it, I am already caught in its revolution.
“斜斜的太阳”“轻轻悄悄”地挪移,“我”“茫茫然”“跟着旋转”,这些叠词的使用,使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性,情景交融。张培基的译文再现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美和意象与情感的表达,特别是把“轻轻悄悄”翻译为“softly and stealthily”,准确表达了作者对斗转星移,时间流逝的无奈,使译者和读者达到视野融合。
4.结语
散文诗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对于原文情感,写作风格和意境的把握,张培基对《匆匆》的翻译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原文的神韵,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加深了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接受美学为散文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其应用于散文诗的翻译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esoda Press, 1989
[2] 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 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M] .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加切奇拉泽. 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M]. 蔡毅, 虞杰编译. 北京: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 55
1、东晋才女谢道蕴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以柳絮喻雪,给人春天般的温暖,被誉为千古名句。唐朝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2、山水花鸟,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心意的象征。国都沦陷之时,杜甫借花鸟抒悲痛之情:“_______,______”(《春望》);弃官离职之时,龚自珍借落花吟报国之志:“_______ ,_______”。(《已亥杂诗》)
3、①什么是心系天下的情怀?早在北宋年间,范仲淹就在《岳阳楼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做了诠释;南宋年间,爱国诗人文天祥面对国难当头,在《过零丁洋》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②“月”常常入诗。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 ,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___”想象奇特,赋予月亮浓浓的感彩。
4、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诗人也通过类似句子“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宋代诗人常写一些哲理诗。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朱熹《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包含着丰富的哲理。
6、①诗言志。曹操在《观沧海》中表达了“老骥伏枥,_______”的心声,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的心志,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表达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心愿。
②人生难免有别离。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________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告,也许会有王勃“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的大气豪迈。
7、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________ ,_________ ”(《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___________,_________”(《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8、“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_________,_________”和南宋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
9、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明了年少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这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李商隐;《马嵬》(其二);咏史诗;叙述策略
咏史诗是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它是诗人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对史实和历史人物给予诗化处理的艺术形式。优秀的咏史诗讲究“史”与“诗”、“古”与“今”的有机融合。高明的诗人往往会在叙述的基础上别出己意,咏史抒怀,将诗歌创作的笔锋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指向当今之现实政治。李商隐的咏史诗历来获评甚高,这些诗歌或以古鉴今,或借古喻今,或借题托讽,从本质上说,都是非常成功的政治抒情诗,具有强烈的讽时性、高度的典型性和浓郁的抒情性。[1]其《马嵬》(其二)便是一首以咏史形式出现的“以古鉴今”的政治讽刺诗。为了获得此诗的讽喻鉴戒效果,诗人调用了一系列的叙述策略,在看似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巧妙地透露自己的情感倾向,从而使诗歌获得了深微绵邈的情韵。本文试就《马嵬》(其二)的“叙述策略”进行探讨性的解读,以揭示其微讽揶揄之艺术功效产生的原因。
一、模拟杨、李声吻,并置平行镜头
李商隐的这首《马嵬》(其二)活像一出讽刺话剧,其中有历史人物杨玉环、李隆基二人声吻毕肖的对话台词,且每联诗句皆有平行并置的镜头。当然,这些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元素,是诗人无意间植入诗歌的,只是读者的一种“现代化”的理解,但是模拟杨、李声吻,以诗化形式出现,让突破时空的镜头或场景本身说话,这或许是李商隐的创作自觉,是其匠心所在。一旦诗人有意识地借助历史人物的声吻来叙述事件,使镜头开口,那么诗人的情感态度便有效地隐藏在事件之中,获得情藏事中、“秘响旁通,伏采潜发”(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的含蓄魅力。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此诗一开篇,就让读者听到了杨妃血泪奔涌的倾诉:说什么海外九州、蓬莱仙境,那都是方士谎言,一派胡诌!我没有托人带给你什么金钗钿盒,更没有再提什么“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海誓山盟,一切都飘瞥难留不可求,连此生幸福都保不住,还奢谈什么来生的情深意笃为夫妇。这里,一者是虚情假意忙招魂,一者是鬼魂含冤悲且愤,一者是他生夫妇实难卜,一者是此生姻缘全已休。尽管诗人的议论已被屏蔽,但实际效果是比照鲜明,褒贬自分。诗人故意让杨妃亲手摘下唐玄宗的面具,这种叙述策略的确高妙。“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颔联二句可视作唐玄宗夜宿马嵬时仓皇中的喟然长叹:唉,怎么只听到令我魂飞魄散的击柝之声?曾经任我调遣的禁军是在护卫我呢,还是在暗中要挟我?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优游平静,如今竟成了奢侈的回忆!曩昔之高枕无忧与此夕之风声鹤唳,两个迥然不同的镜头直接剪辑,落差之大,令人唏嘘,更令人想到唐玄宗狼狈不堪的情状,这判若霄壤的变化折射出的难道仅仅是诗人的讽刺?此处应该有类似于“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的鉴戒之旨,寓含对当代封建统治者的讽慨。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镜头复又转至杨妃。她故意将唐玄宗五年前七夕之“密相誓心”“执手各呜咽”的多愁善感与今之六军驻马不前,要求赐死自己的场景平行并置,强化了控诉意味――想当初,七夕温馨夜,你仰天感怀,欣羡牛女爱情的天长地久,我们也应“生生世世为夫妇”;现如今,马嵬兵变你被逼无奈,默认赐死,让我“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哀江头》),你贵为天子,却背信弃义,草菅人命,践踏爱情!如果说这还是满含怨怼之情的热讽,那么,及至此诗尾联则只剩下杨妃的冷嘲了:“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为什么你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还保不住我的性命,使我不及普通百姓家的莫愁女平静幸福?在这两句诗里,地位之“高贵”与“卑贱”,情感之“长恨”与“莫愁”,态度之“背叛”与“忠诚”,皆成对比之势,它可以引发人们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诗人借杨妃冷冷的一问,问出了本诗寄寓的无穷感慨,这样,诗歌讽鉴的范围就更加宽泛,具有了更强的讽时性,审美空间亦随之大大拓宽。
二、添加虚字斡旋,干预情感倾向
《马嵬》(其二)运用的“徒闻”“未卜”“空闻”“无复”“此日”“当时”“如何”“不及”等虚字,斡旋于事件的叙述中,把一系列矛盾对立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有机统一的诗歌整体。添加虚字的叙述策略是本诗的显著特色。譬如“徒闻”“未卜”这组虚字,就连接了真实与虚幻,现在与未来,矫情与含冤等对立因素。否定了蓬莱仙山,也否定了他生姻缘,只有现在的杨妃缢死才是铁的事实。再如,“空闻”“无复”连接的则是现在与过去,马嵬与宫廷。这些时空的对立镜头连缀起来,自然便有了盛衰兴亡的感慨,隐含了诗人对唐王朝一步步走向衰亡的殷忧。又如,如果没有“此日”“当时”这组虚字在叙述中的今昔之对照、转折,就很难激发读者对唐玄宗何以会皇权旁落,自取其辱,尊严不保,以致无力顾及杨妃性命,爱情誓言终成谎言的冷峻思考,自然也难以达到“鉴今”的目的。尤其是此诗尾联的“如何……不及……”依靠虚字形成的反问语气成功地干预了叙述的情感倾向,如果没有这两个虚词的掷入,本诗的情感层面将难以泛起层层思索的涟漪,难以形成韵味悠长的咏叹情调。诗中无论离乱,还是承平,无论时间,还是空间,无论欢愉,还是痛苦,无论信誓旦旦,还是虚情假意,其转换皆有赖于虚字的巧妙介入。从这个意义上说,虚字不“虚”。
三、逆挽倒叙错综,奇警发人深思
普通语言的句子组接一般要遵循时间的先后顺序、事物的前因后果、情感的次第演进等方面的逻辑规律。在古典诗歌中,为了突出引人入胜的情景,渲染突兀奇警的气势,诗人常常会突破此惯常规律,让句子反常组合。譬如,《马嵬》(其二)的“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按时间顺序,应先写“当时”,再写“此日”,事实上,马嵬兵变也是发生在七夕密誓之后。然而李商隐却颠倒句序,强化了唐玄宗“此日”与杨妃的生离死别,乃是由于“当时”之沉溺声色,也巧妙地讽刺了他的虚伪矫情。古诗词中的这种句子颠倒现象,诗评家称之为“逆挽法”。此诗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相对于全篇来看,也是倒叙逆挽。首先“叙现在事”,写唐玄宗遣方士为杨妃招魂之举,再“转溯从前”,追叙马嵬事件。《马嵬》(其二)以唐玄宗滑稽可笑的举动,杨贵妃的凄婉口吻开篇,一下子就撕下了唐玄宗温情脉脉的面纱,极富讽刺力度,发人深思。诗人描写唐玄宗的荒和执迷不悟,批判的锋芒直指本朝前代君主,其政治头脑的清醒,识见的超迈,批判的勇气,使李商隐的咏史诗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高度。因这种强烈的批判、讽时性不是凭借大刀阔斧、声嘶力竭的议论,也不是凭借对史实的平铺直叙,而是凭借改变叙述顺序的策略,所以这首咏史诗又具有了令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和审美价值。
上述叙述策略中的模拟声吻、镜头并置、添加虚字、逆挽错综都是对情感实施有效干预的因素,涉及依据一定史实的场景画面的想象,词语的锤炼,句式、语气的选择等技巧。这些技巧多从细微处着手,对史实没有作伤筋动骨的改造,显示出手法的轻巧、灵动,在平静的叙述中寓含诗人的是非判断和抑扬褒贬,体现了四两拨千斤的创作智慧。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