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门萨智力测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早上好!
甲:伴随着这熟悉的乐曲,
乙:聆听着这动人的旋律;
甲:龙西小学红领巾广播又与你相约,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栏目有快乐点击游、知识百宝箱。
甲: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快乐点击,搜索世界。一起进入《快乐点击游》。
乙:有的人在医院输液时,身边没有人看护,而自己又想睡觉,如果输液结束了,怎么办?
恩平年乐夫人学校五年级学生孔永津发明的输液报警器能够解决这个难题。输液时,你可安心休息;输液快结束时,输液报警器会自动报警,医务人员听到报警后,就会过来处理。有一次,孔永津因病跟妈妈到医院看病,需要输液。输液时,他睡着了,而他妈妈也没留意,结果药液打完了都不知道,致使血液回流,把母子俩吓坏了。这时,他想,如果有一个报警器,病人输液就不用担心了。于是,孔永津想到了要制作一个“输液报警器”。孔永津的妈妈是物理老师,她对儿子的想法十分支持,并亲自指导儿子制作输液报警器。
甲:其实,输液报警器的制作原理和制作过程还是挺简单的,关键是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善于去动脑筋思考。同学们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也可以开动脑筋研究一番,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发明家哦。
乙:同学们,相信大家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都不陌生吧!故事里面的七个小矮人善良又勤劳,你们是不是很喜欢他们呢?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这个“世外桃园”里,他们看上去与其他人与众不同。这是约翰斯顿一家,他们是现实版的“七个小矮人”。
甲:来自美国乔治亚州斯维尔市的安布尔和特雷特-约翰逊和他们的5个孩子组成了一个最大的侏儒家庭,他们都患有软骨发育不
全症,这种侏儒症可影响四肢末端正常发育。他们称自己是“现实版七个小矮人”,在这个独特家庭里彼此之间包容着他们的侏儒身材。
乙:其实,小矮人也有他们的可爱之处的,虽然他们身材没有我们高大,但是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不仅不应该歧视和捉弄他们,更应该主动去帮助和关心他们,和他们做好朋友。
甲:再来一起认识一位神童。英国女童海迪·汉金斯2岁能画人物、阅读7岁儿童读物,3岁能做加减法,如今4岁,测出智商为159,仅比着名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低一个点,成为世界知名高智商群体组织“门萨”俱乐部最年轻的成员之一。海迪参加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测试,接受常识、词汇、算术、理解、图画补缺、积木图案等多项测验。结果显示,小丫头智商159。爱因斯坦生前没有接受过智商水平测试,但专家推算智商为160。英国着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比尔·盖茨的智商也是160。门萨把海迪揽入门下。世界范围内,只有智商148以上,相当于总人口2%的“绝顶聪明者”才有资格成为门萨俱乐部成员。
乙:先天的智商优势虽然能让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其他方面优于常人,但是如果没有付出后天的努力,再高的智商也不会让我们获得成功。同学们,为了成功,大家还是继续努力吧!
别让成功离得更远
陕西西安 徐涵霖
“维多利亚•考维是一位英国女孩,刚满11岁,她在一项智力测试中取得162分的高分,比爱因斯坦、霍金以及比尔•盖茨还要高。尽管还在上小学,但她已经获得5所中学的奖学金。”我看着网上的这条新闻,不屑地一笑,“伤仲永”三个字出现在我的头脑中。
我慢悠悠地看着有关这条新闻的留言,不出所料,大都是“爱因斯坦小时候没人认为他聪明”“有项调查,说取得伟大成绩的人,读书时在班上成绩一般在5到20名之间”“门萨协会(高智商俱乐部)测试的智商最高的人是一个咖啡馆的服务生,智商高低和以后的成就没有多少关系”之类的评论。我微笑。
突然,一位网友的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娜塔丽•波特曼不但戏演得好,成名早,而且还是哈佛大学临床心理学的毕业生。天才也有成功的例子。”我愤愤不平,关掉了电脑。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不屑更多是出自妒忌。有的人就是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维多利亚小学的时候就获得五所中学的奖学金,我小学的时候还在为重点初中而笔耕不辍;丹尼尔•雷德克里弗就因为是《哈利•波特》的主角,便成为英国年轻富翁,而现在的我只能找父母要一点可怜的零花钱,一切似乎太不公平了。但是,这就是不能改变的、已成过去的现实。就像有的同学的父母是有钱老板一样,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现实,他们一出生就比我们有运气。
不过,光是嫉妒、纠结,光是在网上留言,就能让事实改变吗?不会。作为普通人的我,是不是不该停留在嫉妒与愤懑的纠结中,而实实在在地去做点什么,以缩小那些差距?
的确,我们与那些幸运的人相比,离成功很远,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抱怨,是不是就更没有机会成功了呢?
想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很轻松,我只是想对那些依旧嫉妒别人幸运的人说:嫉妒就快点儿行动吧,别让成功离你更远!
不丹人喜欢在门框边、院墙或屋顶上。彩绘飞天和龙虎猛兽等图案,用以辟邪祈福。其中。尤以系着彩绸、喷射着的飞天最不可思议!
据当地人介绍,在不丹宗教传说中,身有大如同手有“金刚杵”,能鞭击山妖恶魔。参观寺庙时。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佛像前常摆着石制或木制的。十分精致光亮。不仅如此。僧侣还会以木制轻敲信众头顶,用来祈求平安。
在不丹的工艺品店可以买到木制,女售货员总是坦然以时,丝毫没有羞涩之态。在不丹人看来,是佛教中的宝物之一。与尘世中的放荡嗜好没有任何瓜葛。
最牛气功师电钻钻太阳穴无恙
日前,一位四川成都的气功师傅就为大家带来了他的创新节目:用鼻子将热水袋吹破,以及电钻钻脑袋。
为了向市民展示自己的功夫,胡雄先把一个红色热水袋的袋口打开,然后把塑料管的接头一端接在热水袋口,另一端插在左边鼻孔上,并用一只手按住了右边鼻孔。
一切准备好后,胡雄先是张开口吸了一口气。再猛地将气从鼻孔吹出。热水袋从最初的干瘪到充了一点点气。在他第4次吹气才一半时,热水袋“嘭”一声爆炸了,爆炸处出现了一道10多厘米长的裂口。整个过程仅用了20秒。
在表演完吹热水袋后。胡雄还有绝活:“电钻钻脑壳。”报了名目后。胡雄蹲好马步,然后连续鼓气。在爆发性地吼出一声后,他按下了电钻的开关。
随着电机飞速旋转时。钻头也与胡雄的头皮开始了零距离的接触,胡雄憋着气的脸开始胀红,手也在轻微地颤抖。约15秒钟后,胡雄停下了表演。记者看到,他的头皮几乎完好无损。
胡雄说,电钻钻头他练习了2年多,最开始是用木筷和竹签钻头,常被弄得血流不止。后来,他慢慢摸索到,在硬东西接触太阳欠皮肤时,一定要让接触部位先硬起来,这样能减轻受伤的机会。(据《天府早报》)
英女超人能够让街灯全部熄灭
据英国媒体报道,现年38岁的英国女子戴比・沃尔夫是一家医院的病理学研究干事,她天生拥有一种特异功能,只要她集中意念,便能让街灯突然熄灭、CD播放器音量放大、电冰箱自行化冻。
在日常生活中,戴比经常被一系列难以解释的奇特现象所困扰,在她身边的电器时不时会莫名其妙地坏掉。仿佛受到她的“电流干扰”。
据戴比回忆,有一次她驾驶一辆摩托在街上行驶。不经意间竟然将路边一连排街灯全部“吹熄”。挂在墙上的数字式电子钟原本走得好好的,可是只要她从旁边经过,上面的数字便会“神经错乱”。她说:“在我住过的房子,电灯时常莫名其妙地坏掉。而我用过的电视遥控器,新换的电池总是不一会便耗尽了。当我回到家中的时候,时常发现地上有一摊积水,因为冰箱竟会自行化霜。”
戴比坦言,她并不能控制自己的“特异功能”。戴比表示:“当我在脑海中普思冥想某件事情或者情绪紧张的时候(生气时例外),这些奇怪现象就会发生。虽然它并非一天到晚地出现,但是非常频繁,尤其是当我感觉兴奋的时候。”
对于这一奇特现象,英国专家希拉里・埃文斯将其命名为“街灯干扰综合征”。据初步推测,戴比体内的电荷因情绪等诱因发生变化,由此对周围的电器产生了“电流干扰”。
长发捆进布袋背着走
四川省遂宁市灵泉寺坡顶,一位奇特的老人正在采药:他背上背着一个胀鼓鼓的黑布袋,这布袋同老人的头发紧紧相连,布袋里装的是什么?在好奇的旁人强烈要求下,老人打开布袋:原来,布袋里装的就是老人自己的长头发。“我从20岁那年开始蓄发,这一蓄就近60年了!”老人叫彭福,今年79岁了。彭福从小向当地一老中医学医问药,从那时开始,他就不剪头发了。有了一定医术后,一直到现在,彭福都以采药、卖药为生。
当记者问道:“为何蓄长发?”彭福笑而不语。这时他旁边一位大约60多岁的老先生分析:彭福是孝敬母亲的大孝子,而身体发肤,受诸父母,不敢毁伤――这可能是彭福蓄长发的原因吧,
随着彭福年龄的增长,头发也越来越长,颜色也慢慢变灰变白。“10多年前,我的头发还全是黑的,现在都花白了,”彭福说,头发太长太多,生活、行走、采药都不方便,对此,彭福想出一个好办法:把头发用绳子捆成一团,塞进一个特制的布袋里再拴在背上,“把头发背在背上,任何不方便的问题,都解决了!”于是一个胀鼓鼓的布袋就一直在彭老先生背上背着。前不久,彭福解开布袋,把头发展开,量度、称重,得知头发有2.7米长、4公斤重。(据《华西都市报》)
美闪电奇人吃尽苦头
杰里・T是一名建筑师,2005年以前,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平静地生活着。可当年的一次偶然事件却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那年夏天,当他在一个建筑工地作业时,一道闪电击中了他,他昏倒在地。
幸运的是,当杰里10多分钟后醒来时,他竟然毫发无损,但他从此却变成了一个“闪电人”:当他与人握手时,他的手会发出闪电一样的弧光;当他接触一些物品,尤其是金属物品时,他的手同样会放出电火花,伴随着的还有“砰砰”的放电声。更令人惊奇的是,当杰里用手接触电灯泡时。电灯泡不仅会瞬间点亮,而且还因电压过高而爆炸。
这一奇特的现象让杰里吃尽了苦头。他每天都小心避免与人接触,否则不但会将他人电晕还会吓着别人。他也尽量避免去接触电器,以免造成电器短路。为此,他不得不随时带着厚厚的橡胶手套。最让他苦恼的是,虽然他非常爱他的妻子,可他却不敢随便拥抱她,否则那可是真的会将妻子电晕。
如今,已有一个科研小组在对杰里进行各项测试,以期能解开“闪电人”之谜。
(据《知音・海外版》)
英2岁小女孩智商堪比霍金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卡里娜・奥凯莱是英国一名两岁女孩,但其智商高达160,和霍金的智商相同,也使得她有资格加入由高智商会员组成的门萨协会。
专家称,卡里娜・奥凯莱的想象力尤其丰富,有文字天赋。卡里娜快3岁了,同龄儿童中智商如此之高的人只占0.03%。她的智力不亚于4、5岁的孩子。卡里娜的母亲夏洛特・法拉瑟称,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很聪明,但不知道她有多聪明。在看过有关天才儿童的电视节目后,她决定请教育心理学专家琼・弗里曼教授给测试一下。她说:“有很多人对我说过卡里娜很聪明,很伶俐,表迭清晰,学东西很快。”今年夏天才过3岁生日的卡里娜接受了45分钟的智商测试,被要求完成有关语言能力、记忆力、操作铅笔以及数字和形状的全套挑战。
最后,教授发现,这个小女孩尤其擅长文字,有着“极好”的想象力。弗里曼教授说:“卡里娜是一个可爱的,反应迅速而友好的小女孩,她不光是非常聪明,她简直是天才。”弗里曼指出,卡里娜给出的答案富有想象力。例如在被问“你的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她回答:“睡觉的时候你会闭上眼。”然后还说:“你可以把隐形眼镜放在眼睛里。”
日前,《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女孩卡里娜・奥凯莱如何成为门萨协会最年轻的会员的事迹。该协会中成员的平均智商为156。(据《奇趣网》)
英14岁男孩体温仅30度
据《星期日人物报》报道,英国14岁男孩本恩・布朗堪称“世界上最冷的男孩”。由于惠有一种名为“下丘脑综合征”的罕见疾病。本恩的体温只有30℃,比人类的正常体温37℃低了足足7℃!
本恩是英国柴郡沃灵顿市人,他是在7岁时出现体温异常症状的,并在两年后最终被确诊患有一种名为“下丘脑综合征”的罕见疾病。这种疾病今本恩大脑内控制体温、睡眠和情感的神经中枢受到影响,令他的体温明显低于正常人的体温37℃。
不可思议的是,本恩每天清晨起床时的体温就只有34℃。而白天体温更是降低到只有30℃。如果周围气温很低的话,本恩的体温甚至会降到只有29℃。因此,即便在最热的夏天。本恩也必须戴上毛线帽、围巾套,身穿冬季棉衣和保暖内衣裤,由于他的双手十分冰冷,他必须时刻戴上一副特制的加热手套,并随身携带热饮料让自己保暖。
据悉,如果本恩的身体过于冰冷,他可能随时会陷入昏迷。母亲莎龙说:“每当本恩体温过低时,就会出现一些警告征兆――比如他的瞳孔会变得很大,令他看上去就好像是个外星人,而且他会突然变得动作缓慢、口齿不清,如果这时我们离开他,他就会逐渐昏迷。”因此,本思不得不经常住院治疗。他必须每隔几个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并定期接受血液检测。
[关键词]智慧智慧城市信息技术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泛在城市
[分类号]G25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进入21世纪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据统计,至2011年初,全球有不下50个城市(或国家)-进行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热点。中国目前也有20个左右的城市(或省区)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研究智慧城市的性质和特点、类型和内涵以及带给人们的启示,对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建设更美好的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智慧城市的性质与特点
1.1 何为智慧
“智慧”(smart)一词解释为对事物认知、应对和创新的聪明才智和应用能力,也作“智惠”。“智慧”在中外有不同的源流。在中国,“智慧”在古代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意为聪明才智。“智慧”也是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在佛教中解释为认识世界、把握真理的最高能力,能洞察一切,如同烛光照物。智慧的古英语smeortan,源于西日耳曼语支,与德文中的“激痛”有所关联,现在用得最多的义项是智能。1972年,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的,并具备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根据牛津英语语料库统计,此后smart成为与card(卡)搭配最多的词语。从中外“智慧”词源的起始和演变分析,“智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事物认知的识见,二是对事物应用的能力。智慧可以是就个人而言,或者就团队机构而言,也可以就城市或国家乃至地球而言。
1.2 智慧城市的性质
2001年,韩国首尔制定了泛在城市的规划,成为世界上较早的智慧城市建设案例。2007年10月,欧盟委员会在发表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第一次对“智慧城市”的定义进行了具体界定:智慧城市可以从六大坐标维度来认识,即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人群、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当一座城市既重视信息通讯技术和知识服务,又注重社会基础的应用效能和自然资源的智能管理,既将参与式管理融入其中,又将其作为共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更高品质的市民生活的要素,这样的城市可以被定义为“智慧城市”。2009年,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在其《智慧地球》的研究报告中认为:“智慧的城市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力”。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史上人类在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中对现代城市科学发展的悟性、认知和实践,智慧城市既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征,更体现出社会、环境、智力和参与式管理的核心功能,成为体现现代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综观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的实践,我们可以对智慧城市作如下的定义:“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为基础,以社会、环境、管理为核心要素,以泛在、惠民、绿色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韬略。”所谓韬略,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兵书《六韬》和《三略》,既有战略的谋划,也有战术的应对,后引申为对事物的谋略和应对方法。智慧城市就是对现代城市科学发展的战略认知和明智应对的具体方法。
1.3 智慧城市的特点
智慧城市也是城市“持续规划”、“滚动式发展”的规划思想的产物,成为人们在思考城市可持续发展时所提出的新方案和诊断城市各类疾病中所开出的新药方。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知识城市、创意城市等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是以往这些城市发展理念的整合与升华。智慧城市的诸要素中,社会与环境这两大要素将其与技术导向的城市之间划清了界线,后者往往也被称为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相比较,智慧城市不仅仅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层面,而是将技术融入城市化,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注重综合管理、资源节约、市民参与和生活品质,将信息化中的信息系统发展成为无所不在的互动的感知网络。与知识城市相比较,智慧城市秉承了知识城市中的知识管理理念,将智力的要素融入到遍布城市人体细胞的泛在管网之中,使各类资源的效能最大化和最优化。与数字城市相比较,智慧城市跳出了技术藩篱,使城市发展的内容更为丰富和可持续,智慧城市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融为一体,将着力点聚焦于社会与环境,注重智力、管理和市民生活的质量,较之数字城市更具有科学发展见识的新高度。与创意城市相比较,智慧城市的创新更多地集中在技术、管理和资源的层面,体现出整合、互动和可持续的创新,而创意城市更多地集中在文化、艺术和设计的层面;同时两者之间在技术层面颇多相类之处,因为大量的创意就是依靠声、光、电等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来实现的。从城市的整体发展而言,智慧城市更注重整合协同、泛在互动、管理服务、效率效益、绿色低碳,将经济的可持续、环境的可持续和社会的可持续融为一体。从感知、记录和监控的数据演化为无所不在的联网信息,由碎片化的海量信息经过智能系统上升为知识管理和服务,进而发展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远见智慧,这种演进升华过程体现出了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境界,让人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感。
1.4 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按其建设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为前智慧城市建设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技术的发展,其着力点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推广,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正是这一阶段的理念与实践。②第二阶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构建城市泛在网络和服务,其着力点是将城市信息化中的信息系统发展成为一体化的感知网络并藉以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泛在的城市的U―City正是这一阶段的理念与实践。U是英文“ubiquitous”的第一个字母,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普遍存在的、无所不在的,即任何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意的网络和设备即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相关服务。③第三阶段是智慧城市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注重社会、环境与管理,其着力点是整合、惠民、绿色。智慧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是前后紧密相续或互相交叉或交融的。
2 智慧城市的类型与内涵
2.1 智慧城市的类型
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至今的实践案例分析,智慧城市按其建设的行政区域范围广狭可以分为城市型、国家型、泛城市型、城市区域型等类型:其中城市型数量最多,如智慧普兰尼特谷(葡萄牙)、智慧布里斯班、零碳城市马斯达尔(阿联酋)、智慧上海;国家型如美国宽带计划、新加坡智慧国、中国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泛城市型如欧盟智慧城市规划、上海世博会智慧城市实践、智能海南岛;城市区域型如爱尔兰智慧戈尔
韦湾、智慧长沙梅溪湖、智慧闵行等。智慧城市也可以按其建设的内容主题进行划分,如斯德哥尔摩智慧交通、丹麦奥胡斯智慧公众、鹿特丹水广场等。
2.2 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的内涵十分广泛,在欧盟六大坐标维度的基础上,结合全球智慧城市的最新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审视智慧城市的丰富内涵:
2.2.1 智慧城市 即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智慧与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与特点;②智慧城市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与未来趋势研究。
2.2.2 智慧事业 即智慧城市建设所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包括7方面的内容:①智慧经济,如智慧产业、智慧制造、智慧金融、智慧旅游、智慧海洋、智慧供应链、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智慧企业等;②智慧政府,如电子政府、智慧治理、智慧增长、智慧交通、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城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水务、智慧气象等;③智慧环保,如智慧环境、城市环境信息系统、智慧能源数据、低碳经济等;④智慧教育,如数字校园、数字化教材、智能图书馆、网络教育等;⑤智慧健康,如数字健康工程、智慧医疗、电子健康档案、智慧食品、智慧养老等;⑥智慧生活,如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社保、数字惠民等;⑦智慧公众,如知识阶层、创意阶层、智慧体验、网络文明等。
2.2.3 智慧技术 即智慧城市建设中所运用的先进信息技术,包括5方面的内容:①泛在网,如泛在计算、无所不在的连接、无线网络、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监控和获取系统等;②物联网,如感知计算、情景智能、射频技术、泛在定位、动态数据标准化平台等;③互联网,如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宽带、光纤、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百兆到户、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④云计算,如服务器虚拟化、云计算中心等;⑤信息安全,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等。
2.2.4 智慧实践 即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中的智慧城市实践探索与实践案例,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①智慧组织与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智慧城市论坛与峰会、电子商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等;②全球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如欧洲、亚洲、北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世界其他地区智慧城市的实践案例等。
3 智慧城市带给人们的启示
3.1 创新未来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日见紧缺,城市化的各类弊端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人们找到了智慧城市这一富有远见的未来发展之路。按照欧盟智慧城市的理念,一座城市的优劣不仅仅体现在硬件基础设施的禀赋,如物理的有形资本,而是越来越体现在城市的信息系统服务和城市智能建设的应用和质量,如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这恰恰对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当我们正热衷于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并各自为政时,智慧城市的发展概念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警示意义,即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硬软并举,在信息通讯技术的硬建设上,更加注重社会、环境、管理等软要素的关键作用。
人们讨论的所谓“智慧城市”的一些内容,实际上早在20世纪末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已经存在了。但这种技术的城市化需要在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中进行创新,智慧城市就是从总体规划高端开始的城市化发展新理念、新模式和新路径的总体构想。这种智能化的城市发展形态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密度和效能并藉以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加速器和驱动力。这种顶层设计,既是城市创新驱动的远见认知,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科学之策,使人们在新形势下感悟到城市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宽度,为行之有效地应对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可能的破解方案和措施。
智慧城市也是智能系统升华为智能城市化的有效载体。以困绕全球城市发展的城市交通为例,美国学者詹姆斯・福钦(Jarnes w.Fonune)认为:“在未来的城市里,最重要的交通系统不是汽车、地铁,甚至也不是未来主义者倡导的单轨列车,而是电梯。在人口稠密的超高层城市,垂直交通比横向交通重要得多”。这一城市垂直交通的理念正是在以往单幢建筑电梯的基础上从城市的立体化和以人为本的视野对城市交通全新的整体思考,体现了智慧城市全方位、整体性和社会化的特点。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智慧的城市是正在建造中的位于葡萄牙波尔图附近的普兰尼特谷(Pla―nIT Valley)。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更突出智能城市化,而非智能系统;其建设理念是构建一个智能网络,以整合各类插入式和可移动的电子服务,这样,在智能城市化的进程中,负责建设和维护软硬件系统的机构能够按需动态地重复利用各类部件并藉以重组系统,其效果是以城市的环境和市民的需求来主导技术,而不是让技术居于城市化的核心来控制城市环境。这种以服务为导向的智能网络能够实现设计、软件和硬件效益的最大化,使一体多用或单机多能,从而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节约资源,并减少人们熟视无睹的大量浪费。欧盟委员会2009年提出的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韩-国制定的无所不在的韩国(u-Korea)计划,都体现出从技术城市走向智能城市即迈向智慧城市的发展态势。
3.2 因城而宜地推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
尽管智慧城市在信息化技术方面有一些共通之处,但由于全球每个城市各自的基础不同、环境不同、需求不同以及文化不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只倚赖一种模式或一种新技术是行不通的,应当采用实事求是的策略,因地制宜,因城而异。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马斯尔达市(Masdar City)与韩国的“松岛国际商业区”(Songdo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就是两个不同的智慧城市实践。马斯尔达针对城市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建设了更多水管和下水道设施,并从城市管理的角度建立了对包括水管理、水利用或废水处理的测量和监控,配备了相关信息传递的技术设施,使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有所提升,正在发展成为一座绿色的零碳城市,但其几十亿美元的巨大耗资使其他城市难以效仿。松岛则在全市配备了先进感应和监控设备,城市多重任务处理系统能够开启或关闭任何设备,积极应用了各种最新绿色科技,成为若干年中填海而建的速成城市(instant city);松岛这样的智慧城市设计被认为是及时容纳潮水般涌入的新居民而建造城市的一种选择――在2.5平方英里内塞进6.5万个常住居民,与纽约曼哈顿的密度几乎相同。松岛精选了普遍受人喜欢的城市的特征,像搭积木似地组合模仿再现了曼哈顿、威尼斯水道、萨凡纳花园,这种实用主义拼贴风格可能成为未来速成城市的样板。
可见,智慧城市建设采取了不同的规划模式,而有的模式尚处在实践探索阶段,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模式不能干城一面地一刀切,需要进行度身定制,以体现实事
求是的精神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如上海作为高层城市需要统筹智能化的垂直交通和城市安全,五水(钱塘汀、运河、西湖、杭州湾、西溪)共导的城市杭州则需要注重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水的管理,至于海南智能岛建设则应聚焦于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
3.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路径
在城市信息化的进程中,人们以往较重视修了多少信息高速公路,建了多少信息系统,铺了多少光缆,这些都是从传统的城市信息化发展视角来看的;而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观察,更要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智能化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要看智能化的技术创新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互动以及是否融入了参与式的城市社会管理与服务。
大部分的城市规模发展都受到了管理方式上的限制。现有的方式无法将由城市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机遇最大化,也无法使城市发展周期的维护成本最小化。大型城市构成复杂,对环境要求颇高,需要长期的规划和超群的管理技能。然而,许多城市的管理机构都缺乏应对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快速变革,中国目前的657个城市中(包括287个设区城市、370个县级市)存在着一些功能障碍型城市,由于缺乏城市发展的智慧和有效的管理,城市规划缺乏长远思考,土地紧缺,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交通拥堵,面临城市安全和生活品质的严重挑战,因城市规模扩张而引发的经济失效已经超过了所能获得的效益。城市和郊区碎片化的行政区划边界弱化了市政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而智慧城市则从社会层面和惠民角度加强和创新了城市的社会管理,通过整合、泛在和互动规避了可能的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这种联网的城市促进了部门的精简和效率的提高。智慧城市也促进了协作性公共管理,可据以建立起信息时代的政府治理机制,整合政策制定与执行,促进资源共享。智慧城市中的信息技术为机构间跨界协作提供了机遇,通过城市各行业、各系统和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沟通互动、无缝链接、协同服务、快速反应,整体推进,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的全方位社会管理与服务。智慧城市给碎片化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整合带来机遇,为服务型政府的深化改革提供了品质提升的机遇。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将成为建立未来管理新秩序的主体,这也是智慧城市发展所应具备的内涵。
3.4 构筑面向市民的泛在服务
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型的泛在的城市(UbiquitousCity),其目标是让任何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意的网络和设备即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相关服务。智慧城市将建筑物、电力线、燃气管、道路、蜂窝电话、民居系统等相互沟通,将智能化融入城市的住宅、交通出行、卫生健康、安全保卫和娱乐等城市各个要素之中,以此来实现智慧城市的价值观――更智慧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从而体现出智慧城市建设的灵魂和精髓所在。
智慧城市是面向公众的开放式智能管理,提供了而向所有市民的开放型、泛在式的巨型整合性平台和互动管理服务,使信息、技术、创意可以在部门间和市民间进行跨时空和跨界的传递、交换和互动。美国学者萨斯基娅・萨森(Saskia Sassen)认为,智慧城市“最大的挑战是观念上的。我们必须意识到这样一种需求:设计一个系统,从而将所有技术应用于面向市民的公共服务,而非他用。……智慧城市的挑战在于使技术城市化,从而使之能够更好地响应市民需求,并扩大在市民中的可及性,因为这些技术切实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说,智慧城市建设必须硬软并举,以人为本,注重惠民。
智慧城市开创了集体提升和合力解决问题的模式,使城市的发展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巨型实验室,以测试各种城市智能技术,破解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如清洁水源、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垃圾处理、绿色建筑以及绿色能源等。智慧城市倡导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进行公共讨论,形成开放的智能化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城市信息化简单地由信息技术工作者来推进的封闭形态,与广大市民形成了互动和合力。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认为:“要增加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建立一个公开框架和合作网络,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行尽可能多的创新活动”。智慧城市正是这样的框架和网络。
让信息技术从幕后走向前台是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九重天”(Cloud9)大楼被认为是科技和建筑完美融合的典范,吸引了儿童、专业人士和游客的注意,它能与普通市民和游客“交谈”,而不是简单地“指挥”他们,技术变得可见、明晰,每个路过的行人都能够感受并理解,从而推动了城市与市民的互动,使城市充满了启发性。萨斯基娅・萨森曾提出了关于提升智慧城市开放度的设想:“我一直设想能够在如公交站或公共广场等显著位置,将所有主要基础设施,从下水道到输电线和宽带线,安装在透明的墙体和地板中。如果人们能够亲眼看到这些技术的存在,他们便会参与其中。今天,墙体中布满各种软件,为什么不让这些映入人们眼帘呢?我们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应该是透明的。这样,城市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共共享空间了”。萨森的这一设想极具启示意义,即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应十分重视人本理念,以开放式和透明度理念来进行城市环境的营造,让市民积极参与其中,让遍布城市的技术元素成为激发市民兴趣和参与的动力。
3.5 提供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引擎
【关键词】管理价值 泰罗 1﹥1 1+1﹥2
作为人类社会极其重要的实践活动,从实践的对象上看,管理分为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从一般意义上讲,管理主要指的是对人的管理。只有把人管理好了,才能实现对其他物质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群体(职工队伍)而言,管理的价值在于实现1+1﹥2,而对于劳动者个体而言,管理的价值在于通过集体行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发挥潜能,实现1﹥1,进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管理价值最基本的表达式就是:1﹥1。
1. 1﹥1的涵义
1.1 1﹥1的表现形式
1﹥1是一种普遍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一粒种子经过萌芽、数月生长会结出几十粒、几百粒种籽;一颗果树每年结出数百个果子,如此等等。这些“1﹥1”现象均属自然现象。自然进化史表明,凡是未能在自然环境演化中实现1﹥1的物种,最终必将灭绝。
在社会管理中,比如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两家具有竞争性的企业,在相同的人员规模下,A公司产能远远高于B公司,或者A、B公司产能相当,但是员工人数A公司少于B公司,这两种情况下,相对于B公司,A公司存在1﹥1现象。再如,同样是A公司,过去员工每天生产10件产品,现在通过提高技能,每天生产15件,这也是简单的1﹥1现象。很明显,在市场经济中,A公司占据着竞争优势。
本文主要讨论社会管理(尤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1﹥1现象,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1﹥1”现象。
1.2 1﹥1的涵义
1﹥1的含义是在一定社会劳动条件下,普通劳动者个体在一定的群体活动中,通过某种适当的组织运作方式,可以发挥出超出社会基本要求和自身潜能的能力。“1﹥1”是管理价值的最基本体现,也是个体价值最基本表达式。相对于1﹥1,1﹤1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1=1是人尽其才、人力资源投入产出平衡式。
1.3 1﹥1与1+1﹥2的关系
首先,1﹥1与1+1﹥2是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价值的判断。前者是从个体方面,后者关注的是集体、团体组织方面。现实生活中,前者对个体的成就感、幸福感具有很强的意义,而实现后者,对个体并非具有直接的意义,更多的或最多的表现是福利意义。如,由于工资、奖金分配方式的合同约定,企业在获得超额利润情况下,员工得到的是工资和奖金,虽然有的还有股利或分红,但是不大可能获得更多的报酬,企业投资人和管理者会分得更多的盈余利润,或将部分资金投入到作业场所、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以期望在下一个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1﹥1。
其次,1﹥1是1+1﹥2的先决条件。在逻辑关系上,只有实现1﹥1,才能实现1+1﹥2,这符合数理逻辑。因为凡是在能达到1+1﹥2效果的管理活动中,每个个体至少都符合“1﹥1”的客观要求。虽然,在“1﹥1”的条件下,也有个体的积极因素相互抵消的可能性存在,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客观性,而否定1﹥1是1+1﹥2的逻辑前提。
1.4 1﹥1的函数表达式
在1﹥1的表达式中,L1(即左边的1,L为英文单词Left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受多因素变量影响,R1(即右边的1,R为英文单词Right的第一个大写字母)为个体进入某个特定环境(如企业、车间、班组等)的初始状态。“1﹥1”的函数表达式是:
L1﹥R1
L1=f(x1,x2,…xn)
这里,x1,x2,…xn分别表示影响个体效能发挥的变量因素,如组织结构、体质、心理素质、技能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信仰等等。社会越发展,影响因素越多。
管理的最基本价值在于1﹥1,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1﹥1”的科学理论溯源
2.1 古代管理活动实践中的1﹥1
“1﹥1”的管理价值论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先民时期。在人类的很多神话传说中,可以扑捉到其理论影子,一些力大无比的英雄人物,如神如仙就是“1﹥1”价值论的最初模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管理实践活动越来越重要。东方的中国古代有“以一当十”的典故。《战国策·齐策一》:“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说的是春秋时期齐人孙武被吴王阖闾封为上将军于公元前506年,率三万精兵消灭20多万楚军,创造了“以一当十”(“十”为虚数,很多的意思)的战例。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揣恐。”这里说的都是普通士兵只要在充分的训练和正确甚至高超的战术运用下,就可收到“以一当十”的奇效。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战争数不胜数,较为著名的还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等等。同样,在古代的西方伊苏斯战役、高加米拉会战、法萨卢斯战役等等都是以少胜多、“1﹥1”的战例。《圣经》等史籍中也有大量关于军队管理、生产管理等社会管理实践中“1﹥1”的史事。在冷兵器时代,军事组织管理是社会管理实践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准可以代表当时的管理水平。当然,真正将管理的基本价值“1﹥1”系统化、科学化的应该起始于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欧国家大工业时期的科学管理时代。
2.2泰罗与古典管理理论及其对“1﹥1”管理价值论的贡献
20世纪初,由泰罗发起的科学管理革命导致了管理学说史上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正是在古典管理理论中“1﹥1”的管理价值论被系统化、科学化----虽然科学管理理论的经典作家、实业家、职业经理人并没有明显提出“1﹥1”管理价值论。
美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1856---1915)是现代管理学的创始人,被称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一生致力于管理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反映他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则》等。泰罗的管理思想也集中体现了“1﹥1”管理价值论。
泰罗曾为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里面已经蕴含“1﹥1”管理价值论。“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是对“1﹥1”表达式中R1做出了量的界定,“诸种要素”“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等等前提性条件是对影响L1的主要变量因素的描述。
在泰罗诸多的管理理念中,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定额、标准化管理和计件工资制三大原理为“1﹥1”管理价值论做出了理论上的阐述。
(1)工作定额原理。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他提出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从而确定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即劳动定额。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泰罗说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就是要通过确定“合理的日工作量”即确定R1的量值,达到提高日工作量(L1﹥R1),即实现“1﹥1”的管理目标。
(2)标准化原理。泰罗认为要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就必须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人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才能对其工作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衡量。为此他先后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铲具等一系列试验,尤其在长达26年的金属切削试验中,得出了影响切割速度的12个变数及其反映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数学公式等,为标准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这里的“标准化”既是对R1的界定,也是影响L1的变量因素,“12个变数”更是对影响L1的变量研究。
(3)计件工资制。泰罗认为应该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制定差别工资率,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定额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如果工人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定额,就按高的工资率付酬,以资鼓励;否则,就将全部工作量按低的工资率付给,并给以警告,甚至被解雇。在计件工资制下,工人的工资尽可能地按他的技能和工作所付出的劳动来计算,能有效克服工人“磨洋工”现象,同时由于计件工资制与日工资率是经过观察和测定的,体现了“多劳多得”原则,这样就有效地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计件工作制有其合理性,以至于泰罗在总结差别计件工资制实施情况时说: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工人士气影响的效果是显著的。当工人们感觉受到公正的待遇时,就会更加英勇、更加坦率和更加诚实,他们会更加愉快地工作,在工人之间和工人与雇主之间建立互相帮助的关系。”计件工资制是对R1的进一步量化、货币化,对L1更具刺激性,更能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工效。
与上述三大开创性管理原理紧密联系的是,在泰罗看来,一个优秀的工人,即其所谓的“头等工人”是应该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劳动定额和标准,即能实现1﹥1的,而得到较高级别的工资率。而要得到数量可观的“头等工人”,必须给其职业培训。
此外,泰罗特别强调劳资关系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他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进而他指出,必须使劳资双方实行“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和“观念上的伟大转变”。这里,泰罗提出了实现“1﹥1”的一个重要条件,即劳资关系的改善。这里,泰罗似乎已经隐约地发现了影响企业管理最本质的因素----劳动关系,当然从纯粹的管理角度,不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泰罗的管理理念和理论实践虽有相当程度的局限性,但是其合理内核为管理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无可厚非的。在那个时代,能如此认真、深刻的研究和专业化实践,应为后人敬慕和效法。可以说,自泰罗始,“1﹥1”的管理价值论就有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佐证。
泰罗之后,法约尔、韦伯等人在一般管理理论(管理职能、原则等)、行政组织管理等方面将古典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也在更广范围论证和实践“1﹥1”管理价值论。
当“经济人”的人性假设被“社会人”的人性假设所取代,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研究以及行为科学理论不断成熟时,对“1﹥1”管理价值论,尤其是影响L1的变量因素更加清晰。
3.1﹥1的心理学和社会学意义
3.1 1﹥1的心理学意义
人际关系学直接推动了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在众多的管理心理学理念中,成就动机理论和自我效能感对“1﹥1”管理价值论具有解释性和推动的作用。从狭义角度看,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源于1﹥1的实现程度。
成就动机理论是一种对人们追求成就行为的认知解释。该理论认为成就动机和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密切相关。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高低的估计。抱负水平高的人具有更强的成就动机,抱负水平低的人成就动机相对较弱。这里的“抱负水平”对L1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动力作用。抱负水平高的员工,“1﹥1”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成就感也越大。
所谓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地进行某一行为的判断,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诱因、强化)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为行为的决定力量。这里更进一步地分析了L1的变量因素。在管理实践中,个人的意志行为的确对目标任务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效能感强烈的员工,“1﹥1”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3.2 1﹥1的社会学意义
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主要属性体现在社会属性方面。人的社会性是人在群体生活中所表现的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主要包括如竞争性、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特性。这里,竞争性是“1﹥1”的客观需求,没有人的自我战胜,没有人的不断提高,自己就会被淘汰;而自觉性是“1﹥1”的高级需求,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永不满足,个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社会才能进步。而竞争性和自觉性只能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管理氛围中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说,没有“1﹥1”,就没有社会的整体进步。
4 .“1﹥1”的现实体现,不仅仅在体力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智能、脑力劳动方面
在古代和工业革命时期,劳动者实现“1﹥1”,主要凭的是体力,以至于后来的泰罗试验主要就是通过机械的“体能测试”来实现“1﹥1”的管理价值。百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高科技的机器不断出现,要实现“1﹥1”的管理效果,就必须依靠人的知识、技能等智力方面因素。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趋势更加突出。乃至于目前评判企业规模的大小,最重要的指标已经不是员工的数量,而是产能的大小。很明显,现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企业,在不断递减。就连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经营规模在扩大,而雇员却在减少。“机器排斥工人”的现象愈演愈烈——但是这是社会技术进步的标志。
在“机器人”被大量使用和电脑的日益普及的今天,脑力劳动者比例随之增高更是一个人人皆知的事实。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手工操作为主的企业中,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人数比例是9∶1;在中等机械化程度的企业中,这个比例是 6∶4;在自动化企业中,这个比例是1∶9。随着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增高,人智力因素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性。一旦人的智力因素成为影响L1的决定性变量,“1﹥1”管理价值论就更具实践性。
总之,人类的管理实践活动为个体实现1﹥1创设了必要的环境和途径,并推动高层次的1﹥1的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丹尼尔·A·雷恩.孙耀君,李柱流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李辉秋.管理学原理【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