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鲁迅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谈鲁色变”;文化氛围;逆反心理
近年来在中学教学中,鲁迅文章的教学是一直热议的话题。在最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将鲁迅文章做了相应的调整,使“鲁迅文章是否应该删减”这个话题又引发了新一轮激烈的争论。
人教社将收录篇目做出了调整,显然也是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一定影响,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真得觉得学习鲁迅的文章是一种负担么?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是教学者首先要认清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就更是教学者要注意和认清的问题了。
有人说鲁迅的文章太过晦涩,让中学生学习起来颇有难度。笔者认为,鲁迅入选中学课本的大部分文章显然是没那么晦涩的,遣词造句虽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都通俗易懂,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文都是颇有意趣、简单明快的小品文。只要教学得当,都不具有太大难度,在中学课文中,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教学都不是问题,鲁迅的文章应当也不是问题。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是时代差异,鲁迅是的旗手之一,是承接新文化与古典文化的人物,他文章中的语言运用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进化的重要一环,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对于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来讲,这些东西是相当难理解的。
其次是当今的文化氛围所造成的,自文化革命之后,批判鲁迅成为一个潮流,钱理群说:“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问题,表面上看来,是语文教材选材的问题,但背后隐含的,是对鲁迅的认识问题。这些年来,思想文化界一直都有贬低或者否定鲁迅的思潮……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文化现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学界,轮番走过各式各样的鼓吹者,而且几乎是毫无例外地要以‘批判鲁迅’为自己开路……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质问:为什么要向青少年讲鲁迅,它的作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这起初应该是对文化政策的反省,但随之一些作家、学者对鲁迅及其著作赶时髦式的批判与贬损则使社会上对鲁迅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误解。不是说鲁迅不可批判,但人们批判起来往往忘记了如何是“批判着接受”,全盘否定之风大盛,这种影响必然波及到教学中来。
再次,双重的逆反心理。如上所述,部分老师受当今文化氛围影响,对于鲁迅的文章也很有抵触心理,教授鲁迅文章成了他们的负担,课堂教学因为其心理上的不情愿成为填鸭式的机械解说。对于学生来讲更是如此,鲁迅的文章在课本比重很大,部分段落要求背诵,在考试中也占据重点等等,就使得学习鲁迅的文章成为被动地完成课业应付考试的手段,很多人“谈鲁色变”,逢鲁迅文章便从心底产生一种厌恶感。使得鲁迅文章的教和学都成为一种因逆反而生的巨大的心理负担。
那么最重要也最现实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使学生提起对鲁迅文章的学习兴趣呢?对于教学者而言,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略微总结了一点经验。
首先,作为教与学中“教”的这一环,教学者得明确对于鲁迅文章的态度。不能将鲁迅文章的教授作为简单的按照考纲完成任务而进行一刀切的填鸭式教学。欲让学生感兴趣,老师必先得有兴趣,部分教学者本身对于鲁迅了解不够,对于鲁迅文章读不了几篇,自然就无法比较深入而全面的教学了。
其次,教授鲁迅文章必须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鲁迅的文章都是在特定时代背景里的产物。可以说若不能与时代结合,我们的教学就已失败了一半。因此,在教授鲁迅文章之前,首先需要让学生们自己去了解鲁迅写作这一文章时身处的环境与背景,因何而写,由何而发,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落笔?当然这些教学目标需要在课堂上耐心地引导、讨论来完成。若能成功进行这种分类引导,以多样的教学手段营造出不同的教授与学习氛围,何愁学生不喜鲁迅文章呢?
【关键词】鲁迅 价值体现 现实意义
在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尴尬。一方面,学生中间流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传言,将鲁迅的文章视作了语文学习中的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在老师看来,鲁迅的文章在中学课文中选入过多,有些选目不甚妥当,同时,语言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的对现代汉语的学习,也对鲁迅的文章敬而远之。更有甚者,有人还打出了“让鲁迅滚出中学课本”的旗号,建议删除课本中所有的鲁迅的作品。似乎一旦离开鲁迅,学生和老师便都能轻松了。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反感鲁迅?仔细探究,大致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鲁迅文章遣词造句的晦涩难懂。鲁迅文章的词句,严格地说,是鲁迅的白话文中的词句,确实晦涩难懂。鲁迅是故意要用这些晦涩的词句来为难大家么?显然不是的。时期的白话文,本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懂。那么为啥到了今天鲁迅的文章反而让人看不懂了?这就必须要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尽管倡导使用白话文,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规范的白话文语法系统,作为和白话文的先驱,鲁迅只能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用白话文进行写作,所以我们在鲁迅的文章中可以发现,他的白话文,不仅有文言文的痕迹,还有欧化语言的影响,所以造成了其文字的晦涩。对鲁迅文章中的这种晦涩,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这种时代隔阂。唐诗宋词离我们的时代更远,隔阂更深,难道也要删除?那语文课本中可真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次是语文课本中鲁迅文章的数量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得不说,在现在的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真的是铺天盖地。小学课本中就有节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和《少年闰土》,中学课本中更是连篇累牍。这跟鲁迅长期以来被摆上现代文学的神坛有关。文坛斗士、民族脊梁、投枪匕首的光环屏蔽了鲁迅文章本身的偏颇与局限,也造成了语文课本的政治化。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鲁迅的文章大量进入中学课本,绝大多数的中学语文课堂也都主题先行,将鲁迅肢解为战斗性的符号。这使得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在泛政治化倾向的影响下被严重屏蔽。这样的鲁迅,怎能让学生不讨厌?但是,这个责任应该怪到鲁迅么?当然不能,只要老师教法得当,鲁迅文章除了思想性,还可以有更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我就非常赞同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引用一位专家的观点,他说“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鲁迅的文章从来都不会跑题,随便翻开鲁迅的杂文集,每篇文章都非常切题,古今中外正反左右,没有他做不了的题目;学生读鲁迅多了,思路自然就打开了;学生想写好作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鲁迅。
三是鲁迅文章中思想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句话叫“少不读鲁迅,老不读”。我的理解就是,鲁迅的文章思想深刻,少年人年轻气盛,不能静心,或许根本读不出其深意。鲁迅的深刻,尤其体现在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阿Q、孔乙己、祥林嫂……每一个形象、每一个故事都深刻揭示了国民性中丑陋软弱的一面。他的杂文,更是深刻犀利,在看似嬉笑怒骂的文字中,表达自己的愤懑与不平。如果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脱离了安静的阅读与思考,真的很难读懂,很难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这些语言,正是鲁迅文章的精华所在,他所批判的种种行为,很多在今天仍然存在,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虽然将鲁迅称为民族脊梁或许过誉,但是“投枪匕首”确实是他文章的真实写照。他,实实在在是一位批判的斗士,一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者,一位真正的勇士。
那么,是否真的远离了鲁迅,就能皆大欢喜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对鲁迅,我们可以重新解读,可以去掉他身上的神化光环,,但是切忌将其真正的文学及思想价值也抛弃了。抛开功利性而言,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可以说是具有永恒的意义。尽管鲁迅的著作确实限于特定时代,但是鲁迅精神却并不是也限于特定时代。鲁迅是反封建、反传统的,而这种反封建、反传统的“反”本身恰恰继承了自强不息的民族传统。正是这种批判性的继承,使“鲁迅”的意义和价值尤为凸显。
我们必须承认,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当打倒他,远离他。走进鲁迅,亲近鲁迅,更有利于我们的自我反省。因为鲁迅精神的实质――怀疑、洞察、批评和抗争,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鲁迅毕生主张的立人观念,正是公民社会所应具备的基础。因为鲁迅的存在,总会折射出我们藏在皮袍下的“小”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202-02
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和描写,是对现实世界的形象反映。鲁迅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是现代白话文大师,他创作的作品,篇篇经典,成功的奠定了中国现代的文学传统。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被引用到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当中,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品读和理解,能够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社会形态,感受诸多历史事件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影响。对于中学生而言,有助于深化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对文字的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本文笔者将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鲁迅先生作品的教学策略及体会。
1、精读课文,初识先生作品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中,精读课文是教学进行的第一步。精读课文,可以促进对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的深刻理解。对于教师而言,精读课文是教学开展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细细体味鲁迅先生描述的社会情境以及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寻找鲁迅先生所采用的语言技巧,文字技巧以及表达手法。教师通读课文之后,对教学内容就有了大概的轮廓,从文章中提取何种语文精华,以及具体教授学生哪一部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精读课文,借鉴教参,照本宣科的阶段,教师自身应该增强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结合鲁迅先生的生平,深入当时的社会思想对于教学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精读课文,相当于预习课文的一部分,通过精读课文初步体会鲁迅先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人物形象,初步掌握不同人物之间不同的性格特点。学生精读文本需要强调的是,所谓精读并不是阅读次数的多少问题。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结束时,作为作业任务或者课堂任务的形式来布置,要求学生在对文章精读之后,对全文按照所写内容进行分段,并总结每一段描写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者采用抄写的形式对文章进行细致品味。鲁迅先生的文章内容大多比较深刻,学生精读课文更加利于对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行把握,挖掘文章深处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从而有利于下一教学环节的进行。
2、小组学习,增强协作提升
本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形式与教育方法成为客观要求。鲁迅先生的文章多是当时社会的病态展示或是人们社会心理的反映。学生小组学习,是创新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在教学内容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采用研究的形式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与探究。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向学生布置一些思考和练习,引导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主要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要表现的社会形态进行感受,并选出组内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以人教版第四册的《药》为例,为学生布置一些思考练习,第一,阅读全文,感受和理解这篇小说的艺术形象及其意义,结合历史知识与作者的生平背景,讨论这篇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有以下几种作为参考:本文主要表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以及对革命自身脱离群众等特点;本文主要表达了亲子之情以及革命者的悲哀;本文暴露了当时社会国民愚昧落后的弱点;还有人说本文歌颂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精神,号召人民奋起振作,不要让革命先辈白白牺牲。第二,精读课文,指出这篇文章的两条线索,并结合文章,指出这两条线索在何处连接,何处交织与融合,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的主要意图,对表现文章主题有什么作用。《药》一文的主演教学内容,应该是感受本文的人物形象、把握文章结构以及主要表达的主题。通过小组任务学习,对教学内容深入探讨,不但可以集思广益,充分吸收学生的各种想法,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增强他们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素质培养。
3、教师指导,促进学生理解
由于鲁迅先生文章的深刻性以及所表达的时代性特点,学生凭借自身的阅历以及理解能力来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指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课上教学指导。课上教学指导主要是在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自己思想之后,老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概括,指出学生由于鲁迅先生文章的深刻性以及所表达的时代性特点,学生凭借自身的阅历以及理解能力来学习,是完全不够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教学指导。
教师的教学指导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课上教学指导。课上教学指导主要是在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自己思想之后,老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概括,指出学生的优秀与不足之处,并对学生所表达的思想加以补充和更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意。第二,课后拓展指导。拓展教学主要针对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对学生进行普及,结合历史社会背景,了解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并且把握鲁迅小说的共性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具有文本意识,把握小说的人物和环境。鲁迅小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塑造了狂人、孔乙己、祥林嫂等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描绘了旧中国的社会图景。鲁迅先生作品的高度在于他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刻探讨。描绘了在当时旧社会的大环境下,国民的病态心理。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也不难想象孔乙己与祥林嫂是怎样死于一个非爱的人间。
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引入鲁迅先生的文章,不仅仅对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化思维,引发高中生的人生思考,为即将成人的高中生指导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 曾招洪.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1):77.
关键词: 鲁迅 李敖 杂文文风 分析比较
李敖的杂文在吸收和融汇前代杂文作家尤其是鲁迅杂文的方面是下过功夫的,并且能够呼应时代潮流,以开阔的眼界、傲然的骨气、凌冽的风格直面现实,为人民代言,为历史“立此存照”,敢于抨击统治者的昏聩,以及知识分子自身的双重人格,这些都是鲁迅杂文风格的集成和发展。杂文战斗性就是其“力量”的生动反映。但鲁迅和李敖的力量又有所区别。
李敖是一个想说就说、特立独行和放荡不羁的文人。他说鲁迅可议、可检讨、可批判之处太多了,而说鲁迅的文章很别扭,文字很可疑,文风不好,有两点原因:“第一,它是从中国的旧文学出来,就是所谓包小脚,小脚揭开了,可是那骨头里面,还是碎掉了,所以揭开了以后呢,还是有那种旧文学的底子,一些白话文有的时候不能够脱胎换骨;另外一个原因是日本人的文法、日本人的文字影响了鲁迅,这两个原因使鲁迅写出来一种很别扭的白话文。”[1]李敖认为:“鲁迅的文章写得实在不够好。”他说:“如果是伟大的文学家,就不应该写出来这么多奇奇怪怪的鲁迅式的中文,尤其鲁迅没有写过长篇小说。”[2]对于这一说法,我们不敢苟同。
一、狷狂与沉稳
凡是认真看过鲁迅作品的人都知道,鲁迅的语言是自成一体,别具特色。李敖说:“这种风格我无法解释它,我只能推断说,他是接受了那种发杂反复的日本文法、日本语文结构的影响,再加上这种生吞活剥出来的中国的文言文的结构,两个里面混出来的鲁迅的文体。”[3]李敖这样分析鲁迅文章的语言风格,表面上似乎有几分道理,其实他并不真正懂得鲁迅的文法。
鲁迅的文字,因为产生于白话文刚提倡的时代,所以自然会有些生硬,这一点我们不能用现代的眼光来对鲁迅进行苛求,而事实上正是鲁迅他们这一群的勇士竭力提倡白话文,才会有今天行云流水的美丽文字。鲁迅的文风,应该说是有时代烙印的。鲁迅出生在19世纪初,科举仍然是读书人正统的出路,青年鲁迅也不例外,他曾经苦学过一阵八股文。研究鲁迅的学者曾经说:“他那样肃杀的文风,我一度以为是他个性索然,后来方明:是那样的现实环境逼出了那样的文风,甚至可以说,是那样的时代需要那样的文风,他正是用那样的文风忠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黑暗。”[4]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伟大的文学丰碑。鲁迅的语言风格是独特的,独特到别人难以模仿的程度。没有扎实的知识做底子,就算是模仿,也只能是鹦鹉学舌,得其表而难入其里。我认为,鲁迅的文章,犀利辛辣,深层厚重,张力到点,辩证到位,激愤中不乏调侃,嬉笑中不乏凝重。仅从语言形式来看,鲁式文法最大的特征,就是“橘子的结构”给人一种沉实稳重、张弛有度、内敛之感。而这种沉实稳重正是李敖所缺乏的。鲁迅是骂人的高手,但不会裸地去叫骂。有时候,被骂的人往往被骂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过神来,知道自己被骂。像“有本事你娶几个漂亮的女人给我看看啊”、“够胆你了衣服让我瞧瞧呀”、“就是像你这样的畜生啦”、“你才是混蛋呢”这种李敖认为最正投的中文骂法,太直截了当,没有半点美感,无异于泼妇骂街,鲁迅是断然不会用的。伟大的文学家这样骂,就不够伟大了。这样一骂,不够文明不说,而且也失去了鲁式文法的特征,骂人的力度更是一落千丈。
二、投枪和匕首
李敖和鲁迅都以一个不饶恕的斗士面目面对现实社会和民族传统,都有丰富的历史知识,都采用了“诙谐”的语言将传统纳入叙事的游戏中。诙谐可以是热情的参入、介入的现实,可以带有攻击性。中外文化史都证明着一个基本的事实,当人民的声音被压制着的时候,人民就不得不通过幽默和讽刺来表达自己。李敖看来深受鲁迅的影响,他的尖刻也丝毫不逊于鲁迅,他也常将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掌故、新闻和现实人物并置杂列,借此颠覆官方的正统文化。李敖的文章亦具有一点诙谐的风格,但这种诙谐风格并不能严格地称为“诙谐风格”。
鲁迅和李敖的杂文应该同属于精英文化范畴,如果从官方的角度出发,他们也应该归为具有民间性的文化,尤其在鲁迅的杂文和小说里,杂糅了许多民间俗文化,比如女娲的故事、精卫填海的故事,在《无常》、《社戏》、《阿Q正传》中,绍兴民间戏的运用都渗透着纯粹的民间内涵。正是这些民间内涵和官方的正投文化形成了冲突,也使得作者个体充满了一种自由狂欢的体势,这自由狂欢的体势以不可阻挡的姿态与正统的官方意识形态形成对峙,构成了内在张力,而鲁迅似乎正是从这些狂欢的乡村场景中吸收了本源精神,正是这种深层次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受,使得鲁迅的小说和杂文均有了“诙谐文化”的内涵,也使得人真正达到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气势,在他的诙谐语言中明显渗透着个体孤独感和悲剧氛围。但李敖的杂文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意识深度,它的诙谐还停留在一种表面的语言工具认识论上,他只是将骂人、奇闻怪事作为一种增加谩骂力度的手段,并没有很深厚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深度,因此他的诙谐或许只能称得上巴赫金所说的一种讽刺体文章,“一种讽刺性作家只知道否定的诙谐,而自己置于嘲笑的现象之外,以自身与之对立,这就破坏了从诙谐方面看待世界的角度的整体性,可笑的(否定的)的东西成了局部的现象”。“李敖的文章即是这样,他不能从世界的整体,从历史的深度去看待问题,他对太无奈的认识,对中国人的批判都带着一种极端片面的认识,因此他的诙谐语言就成了一种是真的夸张,他的语言太直白,近乎大街上的叫骂,失去了诙谐固有的内在品质,使得其文本呈现出一种戏剧色彩”。[5]
真正的“诙谐风格”应该涵盖以下两方面:一是具有悲剧性;二是要有隐喻性。鲁迅《阿Q正传》里就有这样一个场景:阿Q唱:“手执钢鞭将你打……”围观的群众大喊:“好!”在这样的狂欢场景中,不乏诙谐风趣,但其内在已经渗透出无法排遣的悲剧色彩,在这笑声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个体的悲剧命运。李敖的杂文却并不存在这样的一种“诙谐”,有的只是谩骂和侮辱。鲁迅说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真正的战斗需要历史理性,需要深度,真正的诙谐包涵着很深的人生体验。因此具有诙谐风格的作家,像鲁迅,就精心地选择题材,他绝不会泛滥地寻找骂人材料,尽管鲁迅也和梁实秋等人展开面对面的笔战,但是在其中鲁迅倾注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因此他的笔战也就超越了笔战本身。许多历史题材、民间轶事、典章制度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重新排列,但是优秀的作家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安排这些事物,在这些词汇的背后,他们将自我意识传达出来,即通过一种隐喻的象征形式将事物的真实面目表现出来。因此这种诙谐风格就包含了事物的双重甚至多重景观。如在《秋夜》中那样,鲁迅不是将诙谐建立在一个固定的形式上,而是将其建立在一个象征的平台上。李敖的杂文缺少了这样的深意,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文章骂倒对手,他也承认自己的文章别无深意,或许有时李敖仅仅是满足于一种感官上的愉快,只是为了单纯的文字炫耀。
三、结语
李敖的文章缺少重建意识,虽然他在传统中成长,但他没有什么根基,他对历史传统的激烈批判结果是形成了,使人不仅对民族历史的过去产生绝望,而且对它的将来也毫无信心。他的诸如对中国“国民性”,以及政治制度和文化秩序的批判并没有超越鲁迅和。在《由说起》、《长袍心理学》中,他只是复制并夸张了鲁迅等人的历史意识。梁启超、鲁迅等人提出:“国民性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国由传统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国民身上自然遗留了许多传统的痕迹。”因此对国民性的批判是鲁迅等人诉求现代性的体现。李敖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台湾转型过渡到现代性社会,李敖对“国民性”的再次批判显然缺少理性。李敖对现代传媒和信息技术的运作流程非常熟悉,他知道大众的趣味,经常制造耸人听闻的言论。只要稍稍有人赞他两句,他立马就和那个人成为好朋友,而一旦有人骂了他几句,他必是对之加以报复,就连与他离婚的老婆胡茵梦女士他也不饶恕。或许李敖称得上是真正的骂人斗士,他无畏专制政体数度入狱,但是他却算不得一个思想家。
总之,鲁迅与李敖是中国杂文史两个不同时代的路标,一个指向独立富强,民族觉醒;一个指向民主自由,清明政治。身处逆世,他们不约而同选择杂文为共同的武器,一个高屋建瓴,站在民族视野的最高处,为我们剔除一个古老民族身上的脓疮;一个身体力行,梦想在海岛上回到那浪漫的古典的道德世界。鲁迅和李敖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总记录者。鲁迅的文章被误读多年,而李敖的文章也不曾为所谓的正统文学界所承认。通过对两人杂文文风的分析比较,我们能跟真切地体会到这两位杂文史上巨人的息息相通。
参考文献:
[1][2][3]李敖有话说.凤凰卫视,2005-8-4、5.
一、现行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以下几大变化
1.外国作品选编更多关注人物的命运,尤其重视一些人物的成长,较多的是关于励志或人格塑造类的文章,至于外国科学家、艺术家的文章也有所增多,反映国外人文景观的文章也不在少数。2.各地的语文课本适当增加了有关地方特色或地方著名人物的篇目,如“辽宁籍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通讯被节选入辽宁省普通高中新语文教材中。3.一些极具有影响力,有一定代表性的通俗作品进入语文教材。比如人教社版2005年《卧虎藏龙》和《天龙八部》的节选首次被入选普通高中语文课本。4.教材中关于经济意识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如广东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新教材别增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钱》和《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5.不再刻意回避爱情表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沈从文的《边城》的节选,教材中还保留了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山歌等。
二、走进鲁迅作品,体会鲁迅精神
1.爱国爱民,疗救国民灵魂。鲁迅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和社会,鲁迅的家庭和个人经历,更是直接地促成他从小就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接着在的政治社会背景下,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02年鲁迅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赴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2.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探求人生新路。中学教材《故乡》以“我”回乡的所见见闻及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农民痛苦的生活遭际以及精神上的彷徨,抒写了作者对当时的国民现状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3.对知识分子自身弱点的批判。《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4.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学课文《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了“我”在平桥村外婆家居住时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三、莫让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悄悄溜掉”
1.鲁迅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都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远、意味深长,篇章结构严谨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语言准确、精炼、生动,这些都明显地在当时其他众多作家之上。当然,任何作家都有局限性。包括鲁迅也一样,他的作品在题材、社会视野上也有其局限;所以中学教材根据这种思想,在选课文时尽可能多地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呈现中学语文教材的多种风格,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各自的个性。诚然,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个便让鲁迅的作品悄悄溜掉,即使其涉及重要的人文主题非常深刻,让广大师生难以理解,语文教材决不能排除鲁迅的作品,并且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否则,我们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从何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