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营管理方案

经营管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营管理方案

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一、参加范围

全区范围内的特色商业街。以古文化街、*商业街、奥城国际时尚风情街、水上北道餐饮街、*西道科贸街和长江汽贸街为重点商业街。

二、活动安排

通过开展“查看比学”活动,推进特色商业街在经营管理规范、环境秩序有序、管理模式先进等方面上水平,促进全区特色商业街的健康、持续发展。

“查看比学”活动主要内容:

“查”即对照《商业街管理技术规范》国内贸易标准和《*市特色商业街区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对照检查;“看”即通过经验交流和互看互学,看到自身不足,总结经验,进行整改;“比”即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考察与自身形成对比,从管理制度、街容街貌、安全秩序、经营环境、街区特色等几方面进行评比;“学”一方面特色商业街相互对照学习,另一方面对照各种规范、标准学习,以达到推进商业街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的目的。

本次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查整改阶段。(8月9日-8月31日)

在此阶段中,按照市商务委《关于开展特色商业街“查看比学”活动的方案》相关精神,对我区特色商业街进行动员部署。根据全国《商业街管理技术规范》国内贸易标准和《*市特色商业街区管理办法》、《*市特色商业街区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我区特色街进行对照检查。各特色商业街针对在自查中找出的问题,借鉴先进经验和有效的做法,结合实际,进行整改。通过整改完善自身经营环境、配套设施、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服务体系、市场秩序等各方面的建设,体现在特色商业街整体的发展。

第二阶段:互学评比阶段。(9月1日-9月17日)

在此阶段,组织我区参评特色街互查互学。一方面区域内的特色商业街相互对照学习,另一方面根据市商务委统一部署参与市内六区各参评特色街的互查互学活动。通过上述两种渠道以文字交流和实地考察的形式进行学习对比,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按照市商务委要求,组织我区符合条件的特色商业街进行参评,从管理制度、街容街貌、安全秩序、经营环境、街区特色等几方面指导企业进行评比,为我区的特色商业街建设工作好中选优,树立标杆。

第三阶段:推广建制阶段。(9月-12月)

评比活动结束后,对于获评的特色商业街给予表彰。树立典型,并将典型企业的经验在全区范围内宣传推广,鼓励全区范围内的特色商业街互查互学,提升整改。在上述几个阶段的基础上,逐一梳理和督查,总结工作经验,把好的经验整理后形成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作为今后我区特色街建设的标准、规范。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协调和改进,最终实现对特色街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工作推动措施

(一)针对活动做好组织保障。结合成立*区商圈管委会及商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机制,以各特色商业街主办单位为主体,作为开展本次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推动。

(二)针对活动,在自查阶段组织特色商业街召开特色商业街“查看比学”活动动员部署会议,宣传动员各特色商业街,结合实际,制定自身参评方案。

(三)在互查阶段组织各特色商业街主管单位,通过交流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与区内、区外特色商业街进行“查看比学”,深入考察、走访调研,查找不足,借鉴先进建设管理经验。

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企业;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发展

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的企业我们称之为农业企业。目前,我国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远没有工业企业经营管理那么成熟有经验,自成系统,相比于工业企业,我国对农业企业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就导致农业企业的发展缓慢,随之而来的就是农业企业经营模式的滞后。就目前来说,许多农业企业公司的经营管理仍然很大部分借鉴工业企业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这极大地限制了公司的发展,这就给农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一、农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的不同

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别。首先,农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能像工业企业一样仅仅考虑企业盈利,因为农业本身的特殊性,农业企业往往还要考虑到社会需求和民生问题等等。农业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果连人民最根本的生活质量都无法满足,那么国家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除了企业自身的差别之外,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不同的是其经营风险非常大。具体来说,农业企业的经营风险包括了政策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等。目前,世界上一大部分国家都出台了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减少农业企业的运营成本。有很多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农业企业,对别的国家的农产品输入进行限制。比如,美国如果想要保护自己国内的农业企业,就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的方法来限制其他国家的农产品输入,从而保护自己国内的农业企业的利益,我国的农业企业的发展就受到影响。经济风险有国际上的也有国内的,国际上的经济风险一般为大型的经济危机,拿2011年的欧债危机为例,当时农产品的价格已经被压低到了一个非常非常低的位置,但是仍然没人购买,造成大量农产品滞销,农业企业损失惨重。国内的经济风险大多体现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造成波动的原因是多维的,在此不再详述。自然风险是指因自然力的不规则变化产生的现象所导致危害经济活动,物质生产或生命安全的风险。如地震,水灾,火灾,风灾,雹灾,冻灾,旱灾,虫灾以及各种瘟疫等自然现象,可能会造成农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绝收。自然风险是农业企业独有的,工业企业生产没有自然风险。自然风险对农业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农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改善,科技技术比较高的农业企业的产量和农产品质量要远远高于科技技术比较低的农业企业。这就会带来较大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收入。除了风险之外,农业企业的生产周期要比工业企业长,在进行生产经营的时候不能像工业企业一样随时应变,要考虑到自然规律。除此之外,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和工业企业有较大的不同,工业企业的原材料大多是一些自然资源,来源稳定。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材料是农产品,所以农产品加工企业表现出和农产品相匹配的季节性周期性,生产周期较短。而且农产品的保质期也较短,如果短时间无法出售,就会造成农产品质量的下降,形成滞销。

二、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类:1.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得不到保障。2.风险预防能力较低。3.农业交通发展滞后。农产品的季节性、周期性是影响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特定的季节,往往只能种植几种特定的作物,而且农产品的成熟周期也比较长。在春夏季节,环境适宜,可以种植的作物种类较多,而在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干燥,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农作物不能存活,这是农业企业无法避免的问题,受限于农产品的季节性周期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也有季节性周期性的特点。在农产品短缺的时间段,农产品加工企业也不得不停工。另外,有一些高价格的农产品对种植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达不到环境需求,那么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会受到严重制约。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严重的水污染,农药质量不合格等因素也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农药的应用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已经不是简单的能吃,而是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质量差的农药会导致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生长状况受到严重影响。我国近年来的水污染十分的严重,而水又是农作物生长的一个最根本因素,如果水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农作物的品质也就可想而知。情况严重时,人们食用了这些用受污染的水种植出来的作物后还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我国的农业企业较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企业相比,科技技术含量较低。无法对即将到来的风险做出预测。说到底,农业企业还是靠天吃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非常大。我们虽然不能改变自然环境条件,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对农产品种植地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力等进行预测,然后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来进行保收,使农产品的质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另外,我国农业企业大多处在农村和偏远地区,信息化程度很差。这就导致农业企业不能及时的了解市场状况,也就无法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种植,经济效益低下。而且,由于很多企业都处于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农产品储存设施的建设也不完善,农产品的运输成本特别高,这就很容易导致农产品的滞销,所以,想要改善我国农业企业的经营状况,改善农村交通状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三、我国农业企业经营问题的应对方案

农业企业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想要解决当前我国农业企业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企业自身、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1.增加信息化程度。计算机信息技术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的农业企业要改变传统思维,增加信息化程度。信息化之后,企业管理者可以快速的了解市场需求,农业企业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种植,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而且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信息化程度提高之后,农业企业还可以增加管理效率,在传统的农业企业中,对产品的管理非常的困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效率低下,而信息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另外,农业信息化还可以提高农业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国的农业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比较落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小农种植模式,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差。信息化程度提高之后,农业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的获取环境状况,在发现自然灾害风险之后,可以及时的制定应对方案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对此,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多次提出要增加我国农业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实现农业企业的转型。2.规范市场制度,改善环境质量。除了农业企业自身之外,政府也要规范农药市场的交易状况。对制造销售质量较差的农药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农药是农产品质量的保障,农业企业在选购农药的时候要到大型的销售场所进行购买,切不可为了贪小便宜吃大亏。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增加污染治理的力度,农业说到底还是要靠天吃饭靠地吃饭靠水吃饭,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十分的严重,给农产品的质量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农业企业在选择种植地的时候,要选择一些污染较小的种植区,减少农产品安全隐患。在农产品成熟之后,还要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确保农产品可以安全食用,这样才可以增加企业竞争力。3.完善农业企业配套设施,建立农产品运输物流网络。我国的农村交通发展状况较差,农产品在成熟之后的运输极为困难,运输成本非常高,企业为了确保收益,只能提高农产品销售价格,这样就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政府着手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减少农业企业的运输成本。另外,农业企业的配套设施如冷链、冷库、冷仓的建设也非常的重要,这些配套设施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保存和储藏,可以延长农产品的销售时间,增加农业企业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王磊,黄鑫,王立波.高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意义与思路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1):15-16.

[2]王磊.基于工作流程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摂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职教通讯,2016(18):31-32.

[3]赵雪冰,路美奇,林雨濛.论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J].南方农机,2017,48(6):146-146.

[4]樊寒艺.新常态下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以T企业为例[J].2017.

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系;伏笔;实施阶段;项目经营技术人员;项目实施中

随着工程招投标市场竟争的日趋激烈,现行施工单位只能选择低价报价的策略,有时为了先进入某个市场只按成本报价,甚至低于成本竟价,这给施工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施工中如何降低成本及增加变更、索赔收入,成为施工单位急需解决的难题和工作重点。现就如何从优化施工方案入手,查找项目变更、索赔突破口及降低施工成本方面,谈几点思路。

1. 施工方案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1)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业主使用要求及工期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是控制投资和降低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工程任务情况及施工条件分析、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包括质量、施工进度、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及环境污染防治等各种措施)、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图、经济分析和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等。

(3)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其工程造价有着至关密切的关系。其中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的确定尤为重要。如:现场规化好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做好现场土石方平衡调配工作,做到“料尽其用、时间匹配、容量适度”,做好钻孔机械的选择、混凝土垂直入仓方式的选择、挖、装、运机械的选型配套等,均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项目实施中我们可采用开挖料直接运输至围堰或用于砼面板堆石坝填筑,可减少开采、运输及二次转运成本;现场合理安排,利用好挖填料的施工组织,将开挖料直接运至需要回填部位,可减少二次转运费用;现场施工道路布置考虑利用连接围堰等措施,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2. 投标前为项目实施降本增效埋下伏笔

(1)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靠高价中标盈得效益已不可能。但企业要发展、要壮大,故必须注重市场开发阶段的投标策略,利用好不平衡报价策略,为实施阶段的变更、索赔、调价补差工作埋下伏笔。

(2)在不抬高总价以免影响中标(商务得分)的前提下,估计今后会增加工程量的项目,单价可提高些;反之,估计工程量将会减少的项目单价可降低些;图纸不明确或有错误,估计今后会有修改的,或工程内容说明不清楚的价格可降低,待今后变更单价;计日工资和零星施工机械台班小时单价作价,可稍高于工程单价中的相应单价,因为这些单价不包括在投标价格中,发生时按实计算,可多得利润。

(3)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0%左右,如合同约定不调整主材价格的我们可采取提高投标的人工、材料、机械的基础价格水平,在保证总价不变和中标的前提下,而采取下调消耗数量指标的策略,为实施阶段新增项目重新作价奠定良好的价格基础水平,以取得较高的收益;如合同约定可调整主材价格的可将主材价格适当降低,在后期项目实施时即可获得较高的补偿收入。

3. 实施阶段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降低项目成本

(1)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技术纲领,它的先进性、适用性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最终将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虽然在投标时施工企业一般都做了施工组织设计,但这种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单元工程未细化,不一定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方案。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调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重大及特殊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从中优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方便施工、成本费用较低的最佳施工方案。

(2)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等,凡经实践证明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应尽量采用。并想方设法从技术方案改变而变更原合同项目价格水平偏低,施工难度大的项目,或优化方案降低项目成本,实现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因此重视技术措施和现场施工组织,是保证控制项目成本的必要保证和重要手段。同时,应尽量从缩短工期以减少项目间接费方面着手,选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期,从而降本增效。

(3)对此就对项目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现场管理人员必须都应掌握招标文件、合同、规范、技术要求、图纸、变更通知等并融会贯通地分析研究。项目部全体人员特别是经营人员要有高度的变更索赔意识、嗅觉并挖掘有利证据和提供完整的变更、索赔资料。

同时对于优化施工方案而节约了项目成本的经营、技术管理人员,按成本节约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提供有利的经济保障措施,更好地提升经营、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的主观能动性,并想方设法查找变更、索赔点和最优施工方案,为项目降本增效做出最大的贡献。

4. 项目经营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从施工方案着手降低项目成本,做好沟通、协作、配合工作,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

(1)综上述,经营和技术紧密配合、协作,寻求项目变更、索赔点,降本增效,将是项目努力奋斗的目标。对此,要求经营人员、技术人员互相沟通、学习。不能只从技术、方案出发不考虑经济效益,致使施工技术方案与经营效益脱节,要确保项目实施性的技术方案为成本最优的方案。

(2)施工技术方案是投标报价和项目成本测算的主要依据之一,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项目成本的大小。施工方案不同就会使工程项目有不同的工期计划,选用不同的机械设备,所发生的成本也不同。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效益、规模、性质、难易程度、现场情况和管理水平,分别制定几个施工方案,在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前,经营管理人员应先根据技术方案进行测算分析,若属因技术方案导致价格不合适、成本偏离社会平均成本,则应与技术人员沟通,修正技术方案。在进行比较、对照后,从中优选最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证方案可靠实施的同时,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以贯彻项目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

5. 项目实施中做好成本监督、规范管理,避免突破预算成本

(1)在确定了最优施工方案后,就可测算、确定合同项目及整个项目的预算成本。为了规范管理,建议将工作细化,避免模糊不清、责任不明。分包单价须附单价分析表或工序明细组成表,同时在备注栏注明包含的工序等工作内容,明确到具体使用的单方火工产品耗量、挖运设备、运距、单方模板耗量、砼水平、垂直运输设备等相关信息,在施工变动时能及时按预算基础价格情况调整单价,也利于项目管理人员明确分包条件及工作内容。

(2)同时项目部须对项目所有管理人员进行分包合同交底,以便现场管理人员明确分包商的工作内容,避免发生应由分包商承担而现场乱签证计日工(零星用工、机械台时、材料)的情况,造成项目成本失控。并以相应的规章制度做为支撑,要让全体项目成员都有成本节约意识,都了解工程成本构成,对节约者给予奖励,对造成浪费和直接经济损失者给予处罚。

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一、全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权有偿出让由市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处(以下简称市客运处)负责组织实施。

二、全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权有偿出让采取“协议”的方式进行。

三、全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权有偿出让的对象:从事人力三轮车经营,并且在市客运处取得合法证件(经营资格证、车辆营运证、从业人员资格证、防伪牌照)及有符合客运要求的车辆的车主。

四、全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权出让的金额:经营权出让金额每车每年240元,可按年度收取,一次性缴纳,也可按月缴纳。

五、全市客运人力三轮车资质审核:由城市客运管理部门对人力三轮车经营者进行资质审核,对审核合格者,缴纳经营权有偿出让金后,填写《人力三轮车经营审批表》,并办理人力三轮车《营运证》等有关手续。

六、全市客运人力三轮车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规定: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市政府和管理部门制定的管理规章;2、按时足额缴纳出让金(费);3、维护乘客合法权益,文明礼貌服务,不无理拒载或以不正当手段争揽乘客、干扰他人正常营运;4、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七、全市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权转让: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者严禁在经营期限内私自转让经营权,确需转让的,转让对象必须符合有关经营条件,经客运管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私自转让的,经营权予以取消。

经营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连锁经营业以第三产业为主,横跨多个地域,涵盖多种类型,汇集大量人流、物流。仅一家普通的经济型酒店,就拥有客房40~100个不等,可集中住宿一两百人。商业百货、KTV和影院等功能复合的场所人员更为集聚,流动性更大,存在的火灾隐患也更多。在连锁经营业迅猛发展的背后,由于自身的组织模式和行业特点,暴露出了许多消防安全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1.1消防安全条件先天不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这一背景下,连锁经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开疆扩土”,其中大部分连锁企业的经营场所系租用、接收原先的闲置厂房、村居、办公楼等改建而成。由于建设时间较早,这类建筑往往不完全符合现今的消防安全规划要求和设计标准,存在着先天性火灾隐患。另外,连锁企业经营场所大多处在车水马龙的闹市区,周边环境复杂,缺少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不利于灭火救援工作开展。

1.2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许多连锁企业总部和加盟、特许分支企业作为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虽然在形式上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明确了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但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存在重经营管理、轻消防安全的现象。不少连锁企业总部将消防管理责任打包甩给分支企业,一推了事,甚至对上报的消防安全隐患不组织研究整改,听之任之;一些分支企业一味追求降低运营成本,压缩消防安全投入,不认真履行管理责任,造成“双重管理,两头落空”。

1.3固定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力

不少连锁经营企业固定消防设施重配轻管,维护保养不到位,缺损、故障等情况特别严重,一旦发生火灾,许多设施就变成了“空壳子”、“花架子”。一些单位消防安全巡查搞“走过场”,往往名字签了就等于巡查过了。也有不少单位未定期开展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和日常维护保养。

1.4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较低

许多连锁经营业从业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特别是对固定消防设施没有概念。具体到所在岗位,存在着消控室值班员不会操作自动消防设施,普通员工不会操作灭火器和水枪水带,疏散引导员不清楚自身职责等种种问题。同时,出于压缩人力成本考虑,小型连锁企业从业人员往往高度精简。有的经济型酒店消控室值班员仅有2人,还要身兼多职,导致脱岗漏岗、无人值班。甚至有的单位为了贪图方便,晚上常常直接将消控室和疏散通道锁闭,严重影响消防安全。

2连锁经营业消防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2.1连锁经营业自身组织体系和经营模式特殊

连锁经营业经营范围涵盖多个领域,具备地域上的分散性和权属上的双重性。在连锁经营三种形式中,除直营连锁为总公司直接投资、直接经营管理,完全接受总部指挥外,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两种模式下,授权人提供连锁企业商标、商品、整体设计及经营技术(至多派员承担日常管理工作),被授权人负责资金运营、财务收支和聘用人员,授权人与被授权人是相互独立的法律主体,各自独立承担对外的法律责任,导致了消防安全管理出现了“双重主体”。企业总部对这两类分支企业没有行政上的约束力,消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几乎完全依赖被授权人的自觉性。

2.2消防监管工作存在缺位

连锁企业总部与消防机构、总部与分支企业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渠道不畅,党委政府的政策要求和消防机构的工作部署落不到地,消防工作缺乏着力点。除消防机构列管的重点单位监管外,许多分支连锁企业因隶属关系不清晰、权责不明确等种种原因,没有完全纳入消防安全网格,且容易推诿扯皮、失控漏管,公安派出所及乡镇街道“网格员”在开展监管工作当中往往无所适从。

2.3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总体不高

一些连锁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层级和区域划分不清晰,边界不明,消防安全管理人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能力不强,“四个能力”建设不到位。企业总部在巡视指导分支连锁企业工作时也缺乏消防安全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另外,连锁企业消防管理人员流动较快。以经济型酒店为例,一名店长往往管理着多家酒店,还经常调整交流,抓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同时,服务员、售货员、保洁员等基层员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人员流动性大,给系统化的消防安全常识普及和消防技能学习培训造成了一定困难。

3加强连锁经营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3.1掌握连锁经营企业消防安全情况

各级消防机构要对本辖区范围内的连锁经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进行认真排摸,全面深入地掌握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并学习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做法,适时出台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工作措施。

3.2推动“双重”主体责任落实

消防机构要把工作重点从查找发现隐患转移到督促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上来,特别是针对连锁经营企业“双重主体”这一特殊情况,结合该行业自身的特点,在督促责任落实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定期召开连锁企业总部联席会议等方式,引导连锁经营业自上而下认真研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部署落实本单位系统的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真正实现一级抓一级的局面,推动消防安全“双重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2]。督促连锁经营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联系,互相借鉴经验做法,共同推进行业消防安全自律。

3.3积极强化源头管控

连锁分支企业大都改变了建筑原来的使用性质,在建筑防火间距、安全疏散和消防设施配套等方面大都存在着诸多消防安全问题。消防机构应与连锁总部建立沟通渠道,提前介入,对改建建筑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预先评估,依法依规提出要求,牢牢把住消防安全源头关,防止留下先天性火灾隐患。同时,对现有连锁企业的消防安全问题,应结合区域性火灾隐患专项排查,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彻底整改治理一批沉疴顽疾,积极推动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社会消防安全环境,从根本上消除连锁经营业火灾隐患滋生的土壤。

3.4提升企业消防管理水平

各级消防机构要依托网格化、户籍化手段,充分发挥基层消防安全组织作用,开展好辖区消防工作,消除监管的盲区死角。要督促连锁经营业规范准入机制,通过设立消防安全维保基金、推行消防设施统一维保等措施,改善消防安全条件,节约消防工作成本,激发企业抓消防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物联网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对分支机构的实时动态监控和管理信息共享,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消防管理水平。改进建(构)筑物消防员培训机制,推动企业将前台服务员、保安等人员纳入消控室值班队伍,强化消防保卫力量。督促企业加大消防安全培训的频次和力度,狠抓培训质量,切实提升自防自救能力。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