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后现代主义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现代主义艺术:《城市在上升》
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一书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叙述:主题的逐渐消亡,或逐渐让位于对形式本身的探索。在这里,本文将选取The City Rises作为佐证。
正如该书中叙述的那样,“没有一幅画能够比这幅画更形象、更全面地呈现出现代主义文化艺术的根本精神了”。 The City Rises现在悬挂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安贝尔多・波菊尼于1910年创作的。它集中反映了波菊尼对“未来派”理论的理解和阐述。波菊尼用细碎的笔触和“色点”来塑造这部作品形体与空间,体现了“点彩派”对他的影响。这部作品还运用跃动的短线描绘激烈运动中的人和物,其中,光线显得迷乱而富有动感,在运动中四处散动,色彩也起伏不定,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作品中一匹躯体巨大的奔马占据了大部分画面,它在城市中横冲直撞,几乎将整座城市带入骚动之中。这部作品画面整体的骚动和冲突,给人以混乱和惊恐的触感,表现出生活在现代社会下人类的普遍心理感受。因此,这是一部批判现代主义的作品。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在上升,人群在城市中间如蝼蚁般地拥挤。即使在那似乎还保存着过去安详宁静的小巷背后,城市也是重重叠叠的一个比一个巨大,人也是熙来攘往的一代比一代吵闹。
The City Rises这部作品还“暗示”出现代主义艺术主题化的淡化。这里说“暗示”,是因为波菊尼的这部作品里尚未发生那种排除画面的主题形象:让绘画本身的形式因素完全取代主题的情形。这部作品只是弱化了主题形象的客观再现。河清先生将这种“主题形象的弱化或半路上的非主题化表述为 ‘借题发挥’:主题形象只是一个借口,形象之外的发挥变得重要起来”。在The City Rises整个画面中,运动与速度被彻底的展现出来,奔腾的骏马的形象和其他形象构成一个动态的感觉,马是被抽象化为动能了。
The City Rises也表现了现代主义艺术家将内心感悟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愿望。在个人中心主义膨胀,不断寻求个人意志扩张的年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征服与利用,使人类社会得以高速的向“现代化”发展。画面中所体现的钢筋水泥玻璃建筑都源自于“现代化”发展中的真实生活,而画面前方巨大的奔马则表现为人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中混乱惊恐的内心世界。随着人类对现代生活达到审美疲劳,感官得以苏醒之时,现代主义艺术又将何去何从?这就是The City Rises留给现代主义艺术家们的思索。
后现代的主要理论家们,似乎都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艺术创作风格。因此,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等诸多领域,均提出了自成体系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论述。在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个具体、单一的风格,也不因为其作品的时代而界定为“后现代主义”艺术作品。
《两支蜡烛》是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于1983年创作的。“作为西方后现代情绪的形象传现”,它代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颠覆性的新思维。画面上两只烛干垂直着,与矩形的画框组成一个极其静定的构图;再看这部作品的背景,没有任何装饰性因素,显得异常空然;然后就是这部作品的主题,与现代主义鲜明易懂的主题对比起来。清河在书中讲到,它的主题“显得平凡,却无限深沉。尤其是烛光本身就有很深的宗教意味。中国的佛教道观与西方的教堂里,都是烛炬长明。面对微微的烛光,人们不能不悄然生出一种宗教情绪,不能不将思绪投向超个人、超人类的无限宇宙。”蜡烛静静地燃烧,渲染出一种沉思的气氛,对宇宙的静观与对人类自身的反省。
与现代主义相对的是,人类再也不把自身看作是中心,个人的绝对自由与意志的扩张正在人类的意识里逐渐消退,后现代主义信奉大自然的崇高和伟大,承认人类与自然万物的休戚与共。这种倾向表现在艺术创作中,就是写实形象绘画的再次兴起。《两只蜡烛》所代表的这种写实画风在一定时间内风靡世界,比如,河清《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中例举出的世界重要写实绘画画展;1972年至1973年巴黎“四运动”画廊展出“美国超级写实主义者”;1975年,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展出“当实绘画的趋势”;1984年,伦敦泰特博物馆举办的“得之不易的形象”展等等。在能源与资源危机的不断冲击下,现代主义理论在艺术领域根基逐渐动摇,向《两支蜡烛》这样回归自然的写实作品不断出现,后现代主义艺术迎来其发展热潮。
三、总结:文化对造型艺术的影响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这是后印象派画家高庚晚年向着塔希提苍茫的大海发出过的三个“天问”。在科学昌明、技术发达的现代,这三个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释。
在人类中心主义占绝对领导地位,人类追求个性的解放与个人意志的扩张之时,现代主义艺术应时代文化特征的要求而生,极力标榜反传统理念,出现了例如修拉《大碗岛上的一个夏日星期天》,透纳《雨,蒸汽和速度》,塞尚《圣维克多瓦山》,高庚《黄色基督》,梵・高《向日葵》,波菊尼《一条街的力量》等大量展现现代主义特征的作品。但当现代文明走入一定高度之后,由于对自然界的过度使用,以及高技术对自然界产生的破坏无法自愈,资源与能源危机不断扩展,现代主义艺术不再适应社会文化的需求,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杜尚《下楼的裸女》,约瑟夫・波伊斯《荒原狼:美国爱我,我爱美国》,阿利卡《羞涩》等作品都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代表。特别是杜尚,他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第一个分支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
无论是现代主义艺术还是后现代主义艺术,都是在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下为适应文化而发展起来的艺术类别。《城市在上升》所代表的现代主义艺术也好,《两支蜡烛》所代表的后现代主义艺术也好,都在西方艺术文化史上散发着光芒。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视觉艺术;数字插画
近30年来,随着数字娱乐产业的成熟与发展,游戏、影视概念艺术设计师极其作品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数字插画师营造引人入胜的场景和风格各异的角色,通过游戏、电影、电子读物等娱乐产品深刻影响大众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衍生出各种流行文化现象,“设定”已成为这个时代视觉文化产品最核心的价值。回顾历史,每一个时代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背后,都伴随人类价值取向变化和思想观念的革新,正如我们可以追溯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发展阶段背后的时代精神内核,当我们审视全世界范围内数字插画创作繁荣的现象时,如何理解这一潮流背后的文化根基?对于数字插画在商业和文化上的成功,推动其发展的精神原力究竟为何?任何艺术现象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从历史的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及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视觉艺术共同塑造了今天数字插画的基本形态。
1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数字插画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大致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思想影响到之后的哲学、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多个领域,代表了资本主义发展晚期,商品生产极度泛滥下人类社会的种种精神状态。就艺术领域而言,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美术创作观念的影响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价值多元化
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一书中所述“后现代视域下,中心化的文化与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非中心化成为主要趋势,总体性被局部决定化所代替,价值也必然呈现相对主义面貌”。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意识形态对创作的影响,鼓励价值多元,鼓励创作形式的多样化,拼贴、嫁接、戏谑成为常用的创作手段,“蒸汽朋克”“太空歌剧”“哥特文化”等当代流行文化中的艺术风格就带有鲜明的剪切和嫁接特征。
1.2文本空心化
后现代主义艺术家放弃文化理想的精神超越,如巴尔特(Rolandbarthes1915~1980年)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一物”,艺术只是一种文本,文本背后没有任何终极神旨和崇高追求。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普遍放弃意指与表征的价值表达,注重文本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更倾向于商业价值,如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1928~1987年)在《从A到B再返回,安迪•沃霍尔的哲学》所述,“善于经营商业是最美的一种艺术-赚钱是艺术、工作是艺术,好的商业是最好的艺术。”
1.3审美泛化
流行文化与纯艺术之间的边界在后现代社会趋于模糊,艺术审美与对商品的崇拜高度融合,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R.Jameson)认为,在后现代社会,随着商品侵入社会的各个领域,文化在被商品化同时,也被取消了它以往作为高雅文化对世俗文化的优美感的生产已经完全被吸纳到商品生产的总体过程之中。
2视觉艺术之于数字插画
视觉艺术,从宏观的角度来理解,应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以物质材料为手段的为人观看的直观艺术形象的造型艺术,本文讨论的视觉艺术,特指在经历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冲刷之后,与装置、行为等“观念性”艺术分道扬镳的各类大众艺术,例如街头涂鸦、动漫艺术、时尚设计等,它们共同构成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中最活跃的艺术形式。当代视觉艺术上承20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下接20世纪80年代的“新绘画”运动,糅合了当代科技、工艺美术以及绘画等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段,是艺术与商业、艺术与科技、绘画与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结合,自新世纪初以来,伴随数字艺术家(概念设计师)这个群体的成长,影响力逐渐扩大,是当代创意文化及创意产业的核心力量。如前文所述,当代视觉艺术观念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创作素材和视觉风格多元化,国内的数字插画师作品,既有唯美宁谧的风格的画家如刘远、莫娜等人,带有“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阿尔丰斯•穆夏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等人某些视觉风格;也有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融入当代插画创作的画家,如吴洋、张旺等,善于利用古典形象符号完成当代的视觉解构,将古典绘画意趣与ACG文化共冶一炉。由于摈弃了语义表达,数字插画更追求视觉效果表现,观众的审美体验发生变化,个人审美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在数字插画审美过程中不占主要因素,更倾向于引导观众走向审美体验的疏离,热衷于营造视觉奇观。这也寓示着当代流行文化中经典欣赏习惯的消亡和快餐式审美方式的兴起。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中的数字插画形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创作观念上追求外在视觉元素的表达,创作手段呈现零散性、拼贴性、解构化。如数字插画师在创作中对古典主义绘画技法和视觉语言的借鉴,对中外传统纹饰和民族风格的吸收,却意在创造一个与古典文化精神毫不相干的新的视觉符号。第二,传播上的特点:数字插画的传播,很少体现出传统绘画中画家与作品那样的关联性,画家的知名度对画作的艺术价值影响有限,数字插画在伴随产品的传播中实现其审美价值,跨平台、饱和传播成为作品与欣赏者建立联系的方式,由于模糊了原创者这个概念,数字插画在传播过程中极易被盗版、借用或再创作,由此产生一系列版权纠纷和著作权纠纷等问题。第三,对视觉奇观的极致追求,推动了数字视觉艺术创作对人类一切审美图式营养的吸收,这种基于图像消费为动力的创作动机,也的确正在推动数字插画创作从商品走向真正具有独立价值的艺术形式。
3总结,作为文化现象的数字插画
到目前为止,数字插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都是依附性的,这种依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字插画作为一种工具性绘画,其价值往往依附于服务对象,一定程度上功能性大于艺术性。第二,文化内核的依附性,依附于西方商业流行文化,创作主题和风格高度套路化,全球创作主题的高度雷同。第三,依附于商业社会和数字娱乐产业的土壤,文化的原生能力和动力不足,限制了当前数字插画师艺术潜力的发挥和个人艺术修养的提高。数字插画诞生且成长于20世纪,其文化价值在这个视觉爆炸的时代,仍处于探索中。如同电影之于20世纪,从杂耍走向“第七艺术”电影的艺术风格需要电影工作者在探索与实践中发掘与完善,以历史的尺度来丈量当今的数字插画热潮,我们有理由对其文化艺术潜力保持乐观与信心。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美).数字化生存[M].胡冰,范海燕,译.三亚:海南出版社,200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中国建筑艺术;艺术的自由性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040-02
后现代主义对文化界的影响十分广泛,表现在文学、歌剧、舞蹈、绘画、影视……它几乎就是一个时代性的变化,是一个全局化的文化与物质的变异,有趣的是,后现代主义开始于建筑文化领域,它最先突变于建筑文化的语言与形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就被一点一滴的引入我过的建筑理论界。它对我国当今的建筑艺术界的思维与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二十左右年的时间,中国建筑界与理论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蜕变,尽管现阶段中国建筑界是多么的混乱。
前辈的建筑学者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和历史进行探索和研究,也为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译著,但是单薄的研究力量与建筑业队伍之庞大的强烈反使中国建筑界陷入了文化混乱的局面。
这说明中国建筑界,商业的功利性已经吞吃了学术的功利性,在商业化不断加深的今天,丑恶的功利主义将学术变得枯燥无味,毫无意义。
在这样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里,也许很难有什么改观。
但可恶的是当今的一些设计师,一方面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没有做过什么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一方面从别人嘴里学来的满口后现代术语,但有对这些术语却一无所知,盲目的把别人的思想搬套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去,来欺骗群众的眼睛,这显然是对观众的一种误导和表现出对学术的不尊重,他们这些人也是造成今天建筑文化混乱的罪科祸首,这真是令人惭愧。
如今,想挽回中国建筑界这种混乱而不堪入目的局面,我们就应该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历史做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思辨精神,将中国的建筑美学推向一个健康、多元的新世界。
一、对后现代主义的思考
后现代,这个诱人的字眼,我们对它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后现代?”不只是中国,国外现在也很难对这个名词做任何定论。
在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建筑界以后,建筑界马上出现了一场混乱的现象。上至教育、下至人民全部以学习西方文化为时代的需要,甚至以之为时髦。没有对西方后现代做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而模棱两可的把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生搬到自己的创作中去,满口都是后现代术语,但对这些术语却一无所知。这样的现象显然是出于一种商业化的功利主义,这些人对文化的不负责任的态度造成了当今中国建筑界混乱的局面,当然这也跟现今研究力量单薄与庞大建筑队伍成巨大的反差有着很大的关系。
如今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狂潮下,中国的建筑界应如何去思考和面对呢?西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嬗变的过程,它的基础和萌芽有着深厚的历史基垫,从包豪斯到阿道夫・卢斯提出“装饰即是罪恶”,密斯的“少即是多”理论,西方建筑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种。以往华丽的建筑物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手中变成一种几何美学,僵硬的直线和大面积的色块代替华丽的建筑装饰,在造价上也出现了大副度的下降。现代主义实际上也就是功能主义,他们的建筑的态度即是功能带动形式,功能第一,例如柯布西耶的“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现代主义的理主义完全的抛弃了建筑的形式美。现代主义那非人性的冰冷的盒子建筑风格,使城市建筑空间变得如些的冷漠,它摒弃了人性的存在,忘却了艺术的情感,它把建筑美学准落了深渊。基于此,人们慢慢开始意识到冷漠的可怕,非人性的恐惧,由路易・康率先提出形式唤起功能的观点,从而把被现代主义建筑师所轻视和忽略的形式和空间的创造摆在了重要位置。
做为最早预见现代主义美学的灾难性后果的先知者,路易・康与他的学生文丘里带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企图以他们所张扬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多元性把被现代主义引向深渊的建筑拯救出来。
一件新鲜的事物一旦在人们的思维上成了惯性,在创作上成了公式,这就必然会起向美的反面。一种富有价值的美,一旦成了一种广泛的形式,一旦被纳入一种总体性,它就不再是美,它就会回归到零度。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基于现代主义之上的,可以说是一种母子关系。
后现代主义以一种游戏的、偶然的,即兴的手法对现代主义理性逻辑的思维方式进行反叛。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有着历史的因果关系,它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历史演变而出现的产物。如今,西方后现代主义突如其来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它的来到使我们感到十分诱惑,同时又是那么的迷茫,商业主义的崇洋思想使它变为一种盲目追求的潮流文化,传统的建筑艺术在商业功利主义的攻击下变得一文不值,无声无迹,西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登场对中国建筑界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当今乃无法做定论。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有些设计师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根本就没有过了解和学习就把西方现代建筑生搬到自己的创作中,这是一种对文化不尊重的表现,但我们回过头来看,要做到深入的了解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再将它还原其根本面貌谈何容易。因为我们毕竟不是在那里长大,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遗产留给了我们当代设计师一股庞大的设计源泉。面对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我们要做的是学习西方建筑师那种敢于创新的先锋精神,而不是把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以一种所谓的借鉴或置换的方式来看待后现代主义,我们可以从它的形成得到某些线索,用我们自家的文化来理解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原本就是要现代主义那种方盒了的国际风格,但如今它却在商业功利主义手中变为另一种国际主义风格,后现代主义原本是出自于尊重历史、地理、尊重地方文化,将土地、时间、环境结合起来的创造方式,从而形成自由、多元的创作风格。如果你想做一个后现代主义者,那么,你就必须为后现代主义的理想而奋斗,而不是做一个背叛后现代主义理想的刽子手。
二、探索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交换,人类对异域文化的向往变得如此心切,浮躁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变得那么地不自由主,人们总是向往着能够得到一口新鲜的氧气来脱离重复而又枯燥的生活方式。然而,人们的向往却变成了商业功利主义者淘金的工具,中国当今的建筑文化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就逐渐一点一滴地进入中国国土,那时由于社会政治的因素,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还完全不合法的,它只能以一种地下艺术的形式影响一小部分人。这些人是最先探索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先锋,他们的主要成员是青年学生和对社会不满而沉默和失落的人们,是人们所谓造反的一代。最为明显的表现是摇滚乐的登场,以中国摇滚之父崔健为首的一支新生力量军,他们以一种永不熄灭的精神冲出了中国。在建筑艺术方面由于受到了各个方面太多的制约,并没有什么大的表现,但已有一批建筑美学家开始对其进行探索,例如,汪坦、罗小朱、刘先觉等第一代建筑美学大师。
近到八、九十年代至今,后现代主义建筑才开始比较有规模地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现今最为代表的是上海现代建筑与刚刚完工的北京中国歌剧院。北京中国歌剧院的完工标志着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已开始慢慢地走向合法化,也表现出一种“容纳”。
面对着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国的建筑艺术应朝哪一个方向发展呢?这仍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就从建筑艺术而言,一串串的艺术财富给我们今天留下了无数的设计元素与灵感。但由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生存节奏、意识形态已不再允许或不再有普遍出现这些作品的可能性,使得这些宝贵的艺术在工业大生产的社会里难以生存。这不以为然让我们感到可惜,因为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
在当今世界的这种意识形态里,中国的建筑艺术应该要拥有一个宽容的心理,走多元化的艺术道路,我们应该在历史长河中去发现生活和生命的真正意义,有如老子的道家思想给我们现代人生活的环境和生活精神一种什么样的启发,而不是盲目的走什么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使中国的建筑艺术走于世界建筑艺术之前,而且会永远跟西方的意识形态走着,西方后现代主义只是影响了世界而并不是统治了世界,而西方后现代主义之后呢?又要出现什么主义?难道到那时又要是中国式的“某某”主义吗?
三、结论
艺术是自由的,世界上的艺术文化是和平的,是平等的,它们的存在都有着自己的意义和理由,它们不会由历史的长短而定高低。我们同在一个文化村,我们应该彼此接纳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在自由的艺术面前将它们毫不保留地摊到桌面上与大家互相分享。艺术文化不应该有国界,也不应该区分地域性,只有做到这样,我们的思维才会变得更加开阔,行动才不会受到束缚。
什么是艺术――就是对日常生活的思考与追问!发自内心而回到内心!
摘要:文章以后现代文化为语境,详细分
>>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战争叙事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学生评价 后现代主义中的电视语境基础与电视化趋势 安妮宝贝文本中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中的“挪用” 浅析《映梦》中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迷思 后现代语境中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 后现代主义 浅析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现代室内设计 当代景观设计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教育研究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困扰与解惑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王松的后知青叙事 对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抗日剧影像抒写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直接电影” 现代插画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后现代主义 反思中品味后现代主义 现代艺术研究中的范畴性区分:现代主义、前卫艺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现代性焦虑与应答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8]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马惠娣等译.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9]杭州图书馆新馆开放3年多 平均每个杭州人到馆1.15次[EB/OL].[2012-04-25]..
[10]刘懿.服务范式转变:基于公共空间的图书馆休闲价值的实现[J].图书馆建设,2012(9).
[11]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梁灿兴.不可或缺的黯淡蓝点——图书馆后现代浪潮中的现代性[J].图书馆,2009(4).
关键词:后印象主义;现代艺术;影响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51-01
印象派诞生于法国绘画流派,印象派追求光影下的色彩变化和效果,但却失去了对“形”的整体把握。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认识到印象派肤浅的一面,主张重新重视美术中形式的观念,重视形体结构和构成形体的线条、色块和体面,使艺术创作异于客观事物,并且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加入主观情感,因此,后印象主义是真正的为现代艺术发展拉开序幕。
一、保罗・塞尚,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
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的塞尚,他对现代艺术产生的影响超越了之前所有的画家。他的成就,不在于他创作的作品主题是严肃或者传统,抑或现代,而在于他所建筑的艺术风格,所表现的艺术手法是前所未有的,具有试验性的。塞尚完全依靠自己的观察进行艺术创作,有意识地将创作转向表现主观世界,他摒弃了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法则,重新构筑了新的透视法――散点透视法。他追求透视角度的随意性,在艺术作品中尽可能不用透视对比来表现空间关系,而是通过色彩对比和协调对客观物象进行塑造来表现前后空间关系。
塞尚的代表作之一《静物》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整个画面看起来向前倾斜,水果盘变形向左延伸填补空白,高脚杯大小完全不符合正常透视,前面随意摆放着几个苹果。看似笨拙的构图却给人很舒服生动的感觉,静物间的关系随意而紧密,如果将画中任何一个物体拿走或改变,画面立刻显得不再那么自然耐看。
二、保罗・高更,主观“综合主义”
高更是法国后印象派又一位代表人物,他的艺术作品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他的绘画强调原始性、象征性、表现性、节奏性和装饰性,因此,他的绘画风格展现出“综合主义”的特点。高更的作品通常是用简单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画面的主要形态,增强色彩的亮度,突出轮廓和画面主体。在创作技法上几乎采用色彩平涂的方法。他的这种绘画风格是吸收日本版画和原始土著文化而发展起来的。
高更向往原始自然生活,他曾于1891年到塔西提岛,生活在土著人中,他崇尚原始性,他的画风也表现得十分纯朴。
高更对“原始性”的追寻表现出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他最著名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反映了他对世界和对哲学的思考。画面充满了问号,且作品由物化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
高更的作品具有抽象性并且大多寄托了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思索,富有象征意义,为以后的象征艺术开阔了道路,对康定斯基、毕加索等有着深刻影响。
三、文森特・梵高,源于心灵的表现
梵高作为对现代艺术影响深刻的后印象派画家之一,他的艺术作品与塞尚的作品所带给人的感觉是截然相反。梵高的作品所体现出的特点是强烈表达自己的个性,尤其是在色彩上 。
“我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此地的大自然超乎寻常的美丽。苍穹处处蓝得不可思议,太阳洒下一道浅黄的光芒,柔媚得有如混合了德尔夫特的凡・德尔・米尔(Van der meer of Delft)的天蓝色和黄色。由此可见,梵高对色彩的喜爱达到了狂热痴迷的程度,尤其他对黄色更是一往情深,他对色彩的追求也是他之所以被称为“火焰的画家”的原因。由此也说明梵高的画作中明显充斥着他自身的内心感受。
梵高对色彩精神潜力的应用集中体现《夜间咖啡馆》一画中,他用红色和绿色来表现人性可怕的。室内是血红和深黄,中间是一张绿色的台球桌,四盏吊灯散发着橙绿的光芒,空荡沉郁的室内到处是相互抵触、相互对比的红色和绿色。对照着刺眼的蓝绿和黄绿,强烈的色彩对比向人们传达出酒店是使人堕落、发狂或犯罪的地方,这种气氛“犹如魔鬼的熔炉”。
在梵高心里,色彩已经代替形象的地位居于首要地位,现代主义艺术形象的缺失开始出现并得到关注。梵高的艺术实践直接影响了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发展。
四、后印象主义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塞尚、高更、梵高三人的独特的风格,打破了人们对传统绘画的认识,成为现代艺术大力发展的转折点。后印象主义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化语言,这是对既成模式的反驳与探索而得来的,具有鲜明的探索性与实践性。所以,后印象主义能够引导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成为现代艺术发展的坚实基础。可以说没有后印象主义,传统艺术就很难完成向现代艺术的转变,现代艺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新时期艺术发展的主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