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餐桌上的故事

餐桌上的故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桌上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餐桌上的故事

餐桌上的故事范文第1篇

餐桌上故事

六师附小五(1)班王丰仪

我们每天都会在餐桌上吃饭,当然在餐桌上也会发生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特别是在我们家,每到周末的晚餐时,在餐桌上就会发出连绵不断的笑声。

又是一个周末,晚上我们一家团聚在餐桌前吃晚餐。忽然,我宣布:每到周末的三餐必须用左手拿筷子吃饭。“为什么?”,“为什么要用左手拿筷子吃饭?”爸爸妈妈争先恐后的问我。我也不慌不忙地跟他们解释:“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书上说,用左手吃饭写字的人不仅空间概念较佳,数学能力强还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症!”爸爸妈妈听了之后就没有再做声,估计他们都不想得老年痴呆症吧。

有趣的事情也就紧锣密鼓的来了。我先用左手夹了一些青菜到碗里,没想到夹到一半时几乎都掉在了餐桌上,最后我只把寥寥无几的青菜夹到碗里。爸妈看到我把桌子上弄得狼狈不堪,都“扑哧”一声笑了,爸爸还说:“就你这样,待会儿我们都别吃饭了,索性都笑去了!”

接着是妈妈去夹土豆,原来她是想夹一大把的,却一根也没夹起来。我笑得都趴在了桌子上,用手使劲地拍桌子。

后来爸爸用左手拿着筷子扒饭,只看见筷子晃个不停,一粒米都没有进嘴巴——全都掉到餐桌低下了!见此情形,我笑得眼泪水都“冒”了出来。我一边擦干眼泪水,一边说:“老爸,没想到你也有这样的下场!就这样你还说我呢。”

爸爸听了我的话很不服气,继续夹菜。但是左手非常调皮,怎么也使不上劲,更拿不稳筷子,眼看着这次夹住了正往嘴里送,这不,送到半路手一软,到手的菜又掉了下去。妈妈见了很为爸爸着急,恨不得在旁边加油助威。爸爸见了妈妈的表情,把筷子传给了她。妈妈胸有成竹地说:“俺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这次老妈“挑战”的是“左手端瓢运汤”。可能是我们的水平很烂,连这个“老将”亲自出马“挑战”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结果汤水泼了一桌子,手也被烫红了。我和我老爸都笑她是菜鸟将士。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回合”,我们基本撑握了用左手拿筷子的方法了,也能慢慢的夹上菜吃上几口了。

餐桌上的故事范文第2篇

一、餐桌上的语言表达课

幼儿期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口语,语言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孩子们生活的环境。餐桌上的东西都是孩子们十分熟悉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表达愿望。家长可以在餐桌前,教孩子认识食物,学说食物的正确名称,如:山芋叫洋土豆,番茄叫西红柿;认识餐具,学说餐具的名称,如:碗,勺,盘;教孩子掌握一些量词,如:一碗饭、一片面包、一块排骨、一粒米;让孩子了解常用的食物烹调术语如:炒鸡蛋、拌黄瓜、蒸糯米糕。

同时,家长还要鼓励孩子用语言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家长、同伴进行沟通,交流体验、交换意见。可以边教孩子认识实物边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如:“冬瓜冬瓜像个胖娃,黄瓜黄瓜像个月牙,西瓜西瓜穿着花褂,丝瓜丝瓜最淘气了,爬上屋顶睡觉了”。

儿歌形象地描述了食物的外形特征,念来琅琅上口,再加上家长即兴的动作表演,孩子十分喜爱。

正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和强化,孩子很容易产生运用语言与人交往、了解和把握事物的积极性,此时,孩子的语言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枯燥的、机械的训练,而成为一种内在的需求,餐桌为孩子创造了说话的情景,为孩子运用语言提供了机会。

二、餐桌上的认知发展课

孩子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不断接触到事物中存在的有关数、量、形、类型、次序、空间、时间等数的知识,不断接触到事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变化,孩子会对这些现象产生好奇,引发思索。让孩子在餐桌上认识事物,探索科学的奥秘,会使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深奥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

“豆腐干”是家常食物,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习切豆腐干,将豆腐干二等分、四等分,使孩子对分数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在吃蛋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对各种蛋进行比大小、排次序、分种类的辨别实验;可以教孩子感知食物的不同特性如轻重、软硬、粗糙、光滑等;观察它们的不同形态,看它们是固体还是液体;还可以让孩子给餐具配对,通过“餐具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孩子了解不同食物是如何与不同餐具相对应的:如饭勺的朋友是米饭、筷子的朋友是面条、小勺的朋友是热汤。

餐桌可以为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刺激源,使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能激发孩子主动探索、发现生活奥秘的愿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餐桌上的感官发展课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他主张孩子要高度活动,“为了认识客体,主体一定要作用于客体,变换客体;主体必须把客体移动、连接、组合、拆开和重新装配。”

食物的属性正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视、触、味、嗅等多种感官进行了解:通过闻、尝辨别食物的味道;通过触摸感知食物质地;通过观察了解食物的外表、形态及其变化。

感觉器官是孩子探索、学习的主要工具,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尝一尝、闻一闻的方法,认识各种调料,提高味觉和嗅觉的分辨能力;还可以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作。如通过让孩子和面、擀面、学做面制品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孩子对“面”的概念有感性认识――这个活动还能促进孩子大小肌肉群协调能力的发展,使小手指更灵巧。

四、餐桌上的社会情感发展课

餐桌上的故事范文第3篇

罗安琪

2004年,我进了苏外。在那儿的故事有许多许多,数也数不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发生在餐厅和宿舍。

我拿着两包沙琪玛进了餐厅。吃饭时,我把其中的一包塞在中裤的口袋里,另一包放在餐桌上。过了一会儿,一位扫地的阿姨从我身边走过,她先把扫把和簸箕往墙上一靠,在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了一包沙琪玛。轻轻地放在餐桌上,然后又继续打扫起来。我望着那位阿姨,心里感叹道:这是多么好的阿姨呀!

餐厅里的阿姨们,叔叔们都像那位阿姨,不会偷偷地将捡到的物品占为己有。他们的这种精神是令我敬佩的!

餐桌上的故事范文第4篇

各国圣诞节吃什么

丹麦:丹麦的圣诞节大餐一般是在平安夜举行,不同于多数国家,丹麦的圣诞节主食是烤鸭、烤猪或者烤鹅,并非烤火鸡。丹麦餐桌上还会出现马铃薯、浓汤肉汁、米糕布丁等食物,这么一看,确实很西方。不同以往的是,丹麦圣诞节期间的布丁有神奇作用,只要吃到带有杏仁的布丁就能获得一份神秘礼物。

德国:德国的圣诞节大餐在圣诞当晚举行,一般是等一家人齐聚才进行,传统的餐桌上都会有烤火鸡等属于圣诞特色的食物,也有德国专属的姜饼Lebkuchen,这是德国最不可缺少的一道甜品点心。这种姜饼不仅有特色,还很好看好吃,尤其是还能在上面制作祝福语。

英国:英国的圣诞节大餐是真的很丰盛,各种各样的美食都能汇聚在餐桌上,最主要的还是烤火鸡、烤猪、干果馅饼、圣诞布丁等。英国的圣诞餐桌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做法,那就是在烤火鸡里面藏一枚硬币,如果谁吃到这枚硬币,那么这个人今年就会好运连连。

加拿大:加拿大的圣诞大餐除了传统的烤火鸡、马铃薯、蔓越莓酱等,还有一道不得不说的奶油馅塔,这种点心好吃不腻,是加拿大用来招待客人的必有美食。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过的是与众不同的圣诞节,因为他们的圣诞节是在夏天进行的,所以过节日的地点都是选在海边,形式由餐桌变成了烧烤派对,圣诞大餐也由烤火鸡换成了各种各样的海鲜美食,可以说澳大利亚的圣诞节过得很是特色。

圣诞节的部分传统食物

1、圣诞节吃什么:姜饼

德国最着名的传统圣诞食品是姜饼。姜饼的英文有两种一种是Gingersnap,从字面就很好理解姜+薄而脆的饼;而另一种说法来自德语,叫Lebkuchen。总之姜饼就是圣诞节时吃的小酥饼,通常用蜂蜜、红糖、杏仁、蜜饯果皮及香辛料制成。

姜饼的故乡虽然在德国,但欧陆人也习惯在圣诞期间吃姜饼。芬兰人会一边享用姜饼,一边喝glogi酒,它是一种掺入杏仁与葡萄干的酒,味道既辣且香。荷兰人甚至会把圣诞礼物藏在布丁或羊肠里呢!至于波兰人则分为两派,一派喜在圣诞前夕吃大餐,另一派却整日斋戒祈祷!

2、圣诞节吃什么:圣诞三文鱼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团聚,共进节日大餐,火鸡是必备的美食,烟熏火腿、圣诞三文鱼、圣诞布丁等美味也都会搬上餐桌。三文鱼是一种流行的食品,亦是一种甚为健康的食品。鱼肉含有高蛋白质及OMEGA-3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却较低。鱼肉呈橙色,是红肉的鱼类,但有少量白肉的野生品种。三文鱼的食法有多种,欧洲及美国人则会以热或冷烟熏方式制作烟熏三文鱼,熏好的鱼片一般会加上黄油,配着新鲜的柠檬汁一起享用。

3、圣诞节吃什么:圣诞蛋糕

蛋糕是平时与节庆不可缺少的食品,圣诞节更是不可错过,巧克力口味即是圣诞蛋糕主要的口味之一,此刻几乎每一家都会制作以巧克力为主的蛋糕。人们常常把圣诞蛋糕做得新奇漂亮。上面用奶油或果酱浇“圣诞快乐”的字样,四周插上特制的圣诞蜡烛。

蜡烛形状小巧,只有三四寸长,但用料精致,五颜六色,有的还做成螺旋形。点燃之后,由主人次熄,然后大家分吃蛋糕。人们有时还在蛋糕里放进三粒豆子,以此代表圣经故事中的三个东方贤土,谁吃着豆子谁就当上了“三王”,令人感到十分有趣。

餐桌上的故事范文第5篇

孩提时代的我虽认不得几种蔬菜,但惟对大葱情有独钟,大口咀嚼大葱、大酱那种辛辣而咸香的滋味,常令我在餐桌上欲罢不能。大葱除供人们食用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记得有一回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倾盆大雨中玩耍,回家后就天旋地转地发起了高烧。母亲并未急于送我去医院,而是抓来一把大葱洗净,连葱叶带葱须一古脑地丢进水中煮沸,然后硬逼着我将煮葱的热水喝下去,又生吃了几棵大葱白。没想到第二天我就退烧了,头也不痛了。长大后我才知晓,大葱白含有硫化丙烯,对各种病菌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而葱须和葱叶则有通气和解毒作用。

大酱,是我儿时吃到的最奢侈的调味品,每每吃到最后,用小舌头将碗底舔净仍兴致未尽。其实即使是在美味食品日渐丰盛的今天,用大葱蘸大酱生吃,也同样能让人食欲大增。

大酱亦称豆酱,是用黄豆、黑豆抑或是红豆等经过发酵、晒制而成的一种调味品。大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及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大酱不但营养价值较高,而且对于轻微的烫伤、火伤及毒虫咬伤的伤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记得仍是那个贪玩的季节,我与几个淘气的孩子去公园捉蜜蜂玩。当时尚不知道蜜蜂尾部毒针的厉害,捉住蜜蜂后便在手中玩着,谁知那蜜蜂在我手指上狠狠蜇了一下后便飞走了。我的手指立刻肿胀起来。当我举着红肿的手指头哭着跑回家时,母亲赶忙从碗柜里端出半碗大酱,把大酱涂抹在我的手指上。两三个时辰后,手指便消肿了许多,也不觉得很痛了。自此后我见了蜜蜂便撒丫子跑开,哪里还敢再捉它玩!但大酱可以治疗蜜蜂蜇伤的作用倒是让我牢牢记住了。

苞米面饼子,在那个特殊年代是家家户户一日三餐的主食,你不必到邻居家去看人家吃什么,你家今天的晚餐,一准就是邻家餐桌上的主食,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