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费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杭州、成都、南京、宁波、武汉等城市纷纷向本地市民或是外地游客发放或计划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消费券似乎已经涌上风口浪尖。2009年的春节,作为拉动内需的政府手段,发放消费券成了人民过年之余,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而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景气的复苏。”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到2009年,在亚洲地区,日本、台湾、泰国都发放过消费券,而中国这场“消费券风波”也引起了各界激烈的讨论。
中国人历来有着储蓄的文化传统,钱存在银行从收益来看的确很低,但是有个好处,支取方便,而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损失本金。即使是定期,中途取钱的损失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利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09年的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很明显,而中国的储蓄率从1992年的36.3%,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51.3%,上升15个百分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大家消费,增加购买力,以达到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目的,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把老百姓打算储蓄的钱变到消费上面来。在国内,消费券主要有“政府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旅游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和教育培训消费券”5大种类,相关企业发行的一般为抵金券,其消费券的面值一般为100元,也有20元面值的社会消费券。消费券的功能与现金一样,但只能用来买商品,不能兑换成现金。消费券一般都会指定购物地点,在指定的商场才可以购买商品,而且要一次性消费完毕,不设找零。
2消费券在社会引起的热烈讨论
对于发放消费券的作用,在经济学家的口中褒贬不一。反对的一方认为,拉动内需需要的是长久的作用,并非短期的效果,而消费券只能带来短暂的或者说是一次性的效果,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继续投入,之前引起的消费热潮将会嘎然而止,这与政府发放消费券期望达到拉动内需的初衷不符。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消费券实质为一种变相流通的货币,允许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这会对中央的货币发行权和财政权造成巨大的冲击。地方政府发行多少消费券是难以统计的,经济数据的不确定会导致中央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不准确的数据指导下会影响国家的宏观决策。再者,消费券可能与消费者计划中的其他支出相互替代,反而致使本应该自己消费的商品由政府买了单,而消费者自己并没有增加过多的消费支出。比如一些生活必须品,有没有消费券,老百姓都是要消费这些东西的,那么使用消费券购买了这些物品,而本来用于购买这些物品的钱就剩余下来。如果说剩余下来的钱去消费了其他物品,这倒也是促进了消费。但是在储蓄率这么高的背景下,相信大多数的人是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储蓄,这样反而更是降低了消费率。对于消费券本身来说,它的发放也存在诸多问题。地方财政宽松的地区,可以自我消化,惠及民众。但是如果有些地方为了体现政绩,也是一味的跟风发放消费券,自身根本无法承兑,使民众利益受到损失,这样极易引发一些,给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对于能够消化的地区,消费券该怎么发?以什么形式发?发放时间段怎么确定?使用期限为多少才合理?这些都是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将会给社会公平带来更多的隐患。
支持的一方自然也是有支持的理由。通过发放消费券消费的多是快消型产品,这类产品成本较低、生产周期较短,消费者在购买后能在短期内拉动相关厂商乃至整个产业链的运作,使这些产业的需求迅速增长。所以,如果全国范围内发放消费券的话,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利好。而且,消费券的金额是有限的,人们在购买大多数产品的时候,除了使用消费券以外,大都还需要自己再另外掏钱支付一部分,这样变相的就将人们打算储蓄的钱转化到了消费上面。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乘数效应理论,“乘数效应(MultiplierEffect),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完整地说应该叫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成相关比例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据中投顾问数据调查显示,杭州市第一批消费券的跟踪统计中,2041万元的消费券带动了4207万元的消费额,拉动放大效应为2.06倍。在家电产品上的拉动效应更是高达5.4倍。这“2.06倍”,和“5.4倍”便是“乘数效应”。据有关媒体披露,成都市在去年12月份向37.91万人每人发放100元消费券,当地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的比率接近100%,乘数效应明显。这样自然是论证了发放消费券能够很快的带动社会经济的增长,给疲软的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以往过年过节,政府通常采用发放红包、现金等方式来贴补困难群众。有些群众领到钱以后,并不用于消费,而是将钱储蓄起来,这样虽然是给群众带来了实惠,但并没有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刺激消费。而采用发放消费券以后,由于消费券没有办法兑换现金,所以人们只能用于购买消费,政府的发放才真正落实到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上来。
对于消费券的作用,不仅在经济学家中引起了意见的不统一,在普通老百姓中也是引起了一些争议。当然,政府的举措是受到了大家的肯定,由政府买单,刺激大家消费,初衷肯定是为了老百姓着想的。而老百姓口中也是有抱怨,这些抱怨大多来自领取消费券的资格、数量和消费券使用的范围。比如在成都,消费券的发放并非“人人有份”,这种发放上的不均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什么样的群众才有资格领取消费券呢?在使用范围上,消费券有规定的使用范围、企业、和日期,这又给百姓带来一种什么困扰呢?举个例子,我打算在今年购置一台电视机,现在我领到了一张家电的消费券,可以为我的购买省下一百块钱,这本身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我的初步打算是在10月份经济比较宽松的时候购买,但这张消费券是在7月份就过期了,这就有些让我进退两难了。类似于这样的困扰肯定还是很多,有了困扰出现以后,发放的消费券是否都能够用出去就值得考虑了。
3对消费券的客观评价
不管这场消费券的争论结果是怎样,从发放消费券的实际效果上,成都、杭州的消费券回收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我们可以看到老百姓对于消费券的使用积极性,应该说消费券的发放,对拉动内需来说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于作用的大小,还是要看消费券发放的范围和百姓使用的地方。如果是拿消费券去购买油盐酱醋、去理发,那么这些消费券很有可能就变成了纯收入存进了银行,没有起到“乘数效应”。如果拿去买衣服、买电器,那么服装厂或家电厂在增加需求量后,会去购买原料,生产机器等,进一步扩大生产,那么拉动内需,振兴经济的目的就达到了。发放消费券本来就是一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应急性措施,是一个治标的办法,没有人期待它去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如果眼前的这个坎都过不去,经济失速了,失业加剧了,社会不稳定了,哪里还有环境去实行治本之策呢?一个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基本健全的社会保障系统可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够建成的。所以,发放消费券能够在短期内为经济复苏打下基础。
如果不从拉动内需的角度来看,消费券的发放还有另外一层的含义,是政府在社会分配不均及再分配未果的基础上,对低收入人群的一种社会补贴,是社会福利的另一种体现。毕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合理,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陈国忠.对消费券的认识和规范建议.河北金融,2008,(02).
[2]徐伟:消费券仅仅是刺激消费的权宜之计[N].中国经济时报,20090218.
[3]左小蕾.消费券政策应该慎用[J].中国外资,2009,(03)
[4]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这两天,编辑部内正在讨论春游的去处,没想到的是,紧邻上海的杭州居然成了许多同事心中的首选。原因是2月21日,总价值800万元的杭州旅游消费券将在上海首发,旅游消费券面值10元,每套100元,使用期限为3月1日至5月31日,可在140个杭州指定商家消费,游客可按每满40元抵用10元券1张。“换句话说,一夜之间,杭州游便打了7.5折,挺划算的。而且听说用消费券还能抽奖,头奖是辆轿车。”编辑部内的一个记者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这样说道。
编辑部内正在骚动的同时,西湖边一家茶楼进门的地方已提早张贴了旅游券的使用介绍,还特别在“每40元抵用10元”上作了重点记号,提醒游客。在茶楼老板看来,旅游消费券就是茶馆生意的“救命稻草”。
1亿元消费券刺激经济
事实上,在春节期间,部分杭州市民已经享受到了消费券带来的实惠。
1月中旬,杭州市政府决定,向6个城区的50多万人发放总计1亿元消费券,以此拉动节日期间的消费,包括向全市的企业退休职工每人发放200元的消费券,向低保和困难家庭每户发放200元的消费券,还向全市中小学生(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每人发放100元的消费券。消费券从1月24日起开始使用,有效期到4月30日。之后消费券不会失效,但使用范围会逐渐缩小。
消费券的使用范围很广,使用的商家超过400家,包括联华超市、国美电器等商业企业在杭的绝大部分网点都可以用。同时,华立通信、金松电器、摩托罗拉手机、华日冰箱等以杭州为生产基地的电器制造商,杭州48个旅游景点以及部分影剧院和体育场馆也可以用。
短期经济刺激效果明显
统计表明,截至2月10日,杭州各商业网点回收消费券已超过5000万元,回收率超过50%。其中,消费券对杭产家电的消费表现出最强劲的拉动。
据杭州市经委对107个杭产家电指定直销点的监测数据显示,从1月24日市民消费券正式使用到2月8日,全市六城区共售出指定杭产家电1707台,累计回收消费券价值49.53万元,销售总额达202.93万余元,消费券放大率达到4.1倍。
而杭州市贸易局的抽样调查显示,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和手机连锁店共回收消费券价值81.4万元,带动消费的小票额441.7万元,拉动放大效应5.42倍。解百、银泰等四大商场的拉动放大效益达3.59倍,超市则为1.78倍。换句话说,每1元消费券可以带动平均4元左右的消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消费券在节前发放,的确拉动了杭州的春节消费市场。
杭州市一家电器卖场负责人表示,使用消费券,抵扣的只是一部分价格,其余的还是真金白银。然而消费券却刺激了市民购买的欲望,这样的拉动效应还是相当有力的。
消费券应用尚存弊病
不过据记者了解,在使用过程中,消费券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消费券兑换现金,是摆在不少商家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使用消费券让商家的营业额上升不少,这些商家自然高兴。但收到的这么多消费券,如何尽快兑换成现金,成了不少商家头疼的一件事。
“我们这边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收了好几万元的券,去财政局兑换的时候,都是一箱一箱地送。”一家大卖场的工作人员无奈地对记者表示,“光是在财政局清点、查验这些消费券,就得花几个小时。”
由于兑换工作量太大,杭州市财政部门对于消费券兑换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商家,开了专门的办理通道,对于兑换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商家,则提供上门兑付的服务。
其次,有些杭州市民拿到消费券后,不准备消费,而是准备收藏。这是消费券发放中遇到的又一个问题。不消费,这就违背了消费券发放的初衷。为此,杭州市财政局计划,将利用剩余的消费券制作成纪念册,供市民收藏。
各地政府COPY不走样
杭州市政府发放消费券以刺激市民消费神经的同时,也刺激到了其他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拉动内需的神经。春节前后,许多地方政府开始纷纷效仿杭州,也举起了“消费券”这块牌子。
2月14日,宁波市旅游局宣布,从2月底至今年底,全面实施“畅游阿拉宁波”国民旅游休闲推广行动,将向社会发放超过1亿元的旅游消费券。2月15日,首批旅游消费券已公开发放。
2月16日,有媒体透露,深圳将作为广东省发放消费券的试点城市,为广东其他有条件城市发放消费券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预计深圳将发放20亿元的消费券,惠及有深圳身份证和居住证的人口900万人。
2月17日,南京举行2000万元乡村旅游消费券发放摇号仪式,将从江南八区89万个户籍编号中,随机选择20万户幸运家庭,每户发放100元消费券。据估计,2000万元消费券将有望拉动2亿元的消费。
就在各地追赶杭州的同时,杭州市政府在尝到了甜头后,更是欲罢不能。这直接刺激了近日杭州旅游消费券的出炉。目前,杭州市有关方面正在研究,计划推出教育券、培训券等特定消费对象的消费券,还在研究是否能够在杭州市领导的工资、福利中切出10%以“消费券”的形式发放。此外,杭州还会发放部分非公益性消费券,公务员、企业职工、普通市民均可自愿认购。
【关键词】消费券 培训券 政府 企业
一、引言
我国的消费率长期徘徊在60%上下,2004年消费率仅为53.6%,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美国次贷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消费、投资、出口不均衡增长带来的问题完全凸显出来,如何启动中国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2008年“欧元之父”蒙代尔建议中国政府发放1万亿元人民币的消费券,若限期3个月内花费,可最终拉动经济约1.33万亿元,相当于单季度GDP的18%。自此以后,中国一些地市开始先后尝试发放消费券刺激经济。2008年12月,成都向全市城乡共计发放近3800万元人民币消费券。此后,杭州市也给市民发放了1亿元人民币消费券。2009年,南京、武汉、宁波等城市都开始发放消费券,而且消费券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当前很多城市发放的消费券是政府行为,也有些是企业行为。政府发放消费券属于政府补贴,而企业发放消费券是一种促销手段。短期而言,这两种消费券发行都可能够刺激消费,但是发放消费券的主体不同,其传导机制和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弄清不同发券主体消费券背后的理论依据以及消费券发挥作用的机制及其经济效果,对当前正确认识和运用消费券有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发券主体的消费券经济学分析
1、发券主体为政府时消费券效果分析
凯恩斯思想启示我们在经济出现衰退时政府应该进行干预,但是具体的干预形式就由政府综合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选择。在经济复苏时期,当消费需求上升、收入增长时,由于加速数原理投资以更大的幅度增加,投资又通过乘数效应,推动GDP增加。反之,在中国面临世界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政府希望启动消费需求,达到阻止投资和经济的快速下滑的目标。因此,政府选择消费券作为干预方式有其必然性,而且不同形式的消费券对经济的影响效果和机制是不同的,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发放能产生外部联动效应行业的商品消费券,能够推动地方经济较快增长。例如杭州是个旅游城市,旅游业又是外部联动效应非常大的行业,因此杭州政府选择发行旅游券。旅游券不仅能够带动旅游行业消费,还能推动当地酒店餐饮、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消费。此时,政府发行的消费券传导路径大致为:政府有选择的转移性支出某种行业商品价格相对下降,居民实际收入增加居民该商品消费意愿强该行业商品消费增加通过联动效应带动相关行业消费增加GDP增加。从理论上,这种类型消费券是推导内需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消费券的消费乘数效应也是最大的。
(2)政府发放教育培训券能一定程度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中国一方面企业招用工总量减少,而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对员工技能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有高技能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据调查,广东省2009年1月份人力资源市场普工求人倍率为0.8,处于供大于求;但技工求人倍率为1.1,仍供不应求。发放就业培训券,进行免费技能培训,既能提高未就业者的技能,增加其就业机会,又能节约企业的一部分培训成本,促进其扩大再生产。该类型消费券的传导路径为:政府发放教育培训券劳动者技能提高,企业培训成本下降劳动者就业增加,企业利润情况改善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增加。由于该类型的消费券并非直接刺激消费,而是从降低企业成本角度间接影响消费,因此该类型消费券在短期内拉动内需的效果不会很明显。
(3)针对某些特定人群发放的消费券,其社会效应大于经济效应。2008年底,成都向全市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及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了近3800万元消费券,尽管这批消费券的消费率达到100%,但是正如钟茂初(2009)所说,向少部分困难人群发放消费券,由于总体数量不多,不会起到较大作用。因此,政府向某些特定人群发放的消费券,其行动本质是一种向弱势群体的照顾性支出,其社会意义更大。不过,与直接给特定人群发现金补贴相比,政府给他们发放实物消费券更能激励消费者进行消费。政府给某些特定人群发放的消费券,其传导路径大致为: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特定群体实际收入增加该群体消费增加GDP短期小幅度增加。
2、发券主体为企业时消费券效果分析
当消费券的发券主体是企业时,企业个体发消费券或优惠券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企业让利和降价行为。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其主要社会功能是生产商品出售给消费者,并借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在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需要以扩大销售、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竞争中,企业追求能拥有并为竞争对手所不可比拟的一种优越条件和地位――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竞争优势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企业发放消费券实质是行业间和行业内企业之间为保持和获得企业竞争优势的一种竞争手段。
生产者之间的竞争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提高商品的价格,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即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在当前全球经济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面临衰退的时刻,企业发放消费券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可能有待商榷,具体分析如下。
(1)如果企业面对的消费群体不太注重商品的差异性时,发放消费券的企业商品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即发放消费券的企业商品对不发放消费券的企业商品的替代效应非常大。因为用途类似的不同企业商品对于不注重商品差异性的消费者而言是可以完全替代的。因此,一个企业发放消费券,必然会导致其他不愿失去市场的企业也发消费券,从而形成一种变形的价格竞争,其结果是企业利润会减少,消费者效用增加。此时消费券的经济效应表现为财富从企业向消费者的转移。从长远来看,企业追求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目标能够促使企业不断降低其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其市场价格,占领更大市场,获得更多超额利润。因此,短期企业发放消费券,向消费者让利是企业的一种竞争策略,这部分减少的利润在未来能够弥补,但是当这种让利引爆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时,是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
(2)如果企业面对的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的差异性而不太关心其价格时,发放消费券企业和不发放消费券企业商品之间替代关系不强,其效果更多表现为消费者现在消费对未来消费的替代。因此,生产该类产品的企业更多地追求其差异性优势,这类企业发放消费券带来的经济效应表现为现在消费增加是以未来消费减少为代价。
(3)如果企业面对的消费者既重视商品的差异性或特色又重视其市场价格时,企业必须同时关注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发放消费券可能带来企业间或企业内商品的消费替代效应。众多企业同时发放消费券,一方面可能导致企业间的价格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可能让消费者产生该商品价格可能继续下降的预期,持有消费券的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等待。因此消费券的短期消费刺激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三、建议和对策
消费券的发券主体不同,其经济效果可能大相径庭,一般而言,消费券发放主体是企业时,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如政府作为主体时效果明显。而政府发放消费券时,从理论角度分析又以能产生外部联动效应行业的商品消费券的经济效果最好。由此针对发放消费券建议如下。
1、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发放的消费券类型
由于各地经济情况和产业结构差异大,面对的主要问题也各不相同。在地方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政府可以发放旅游券,并且要尽可能扩大旅游券的受益对象;经济基础好的地区政府可以考虑给普通市民发放健身券、体检券等,给老年人发放家政券、护理券、养老券等,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地区政府可给未就业人员发放教育培训券,提高其劳动技能,增加就业竞争力。
2、政府在针对特定群体发放消费券时,要合理设置发放和使用机制
美国曾经发放一种消费券只能用于购买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而且这种消费券必须到指定的地点或超市特定的窗口内才能使用,结果导致很多人碍于面子不愿意去领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因此,国内在考虑发放消费券,特别帮扶特定群体的消费券时,也要考虑到此类问题。除此之外,消费券领取是否方便、使用是否简便、消费券的发放成本等诸多问题都是必须考虑的。比如在消费券使用环节,政府可与遍布城乡的超市、商店签下采购协议,尽量方便居住分散的困难群众使用消费券。
3、政府发放教育培训券时,要注意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良好对接机制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许多企业面临产业升级和转移的问题,企业处境困难,政府应该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为企业节约成本,一方面向失业人员发放培训券,免费为企业寻找和培训适合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可向企业发放培训券,由企业按自己的需要培训员工。尽管目前不少地区都把未就业人员技能培训列入了政府补贴范围,但是这种职业技能培训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其关键还是能否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的良好对接机制。
4、规范企业发放消费券的行为
一方面多数企业发放消费券是一种变相的促销手段,能否打动消费者,关键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如老百姓大药房在天津、北京等地发放购药消费券颇受到消费者欢迎,而重庆、武汉、北京等地开发商推出的购房券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另一方面企业发放消费券容易引爆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低价格可能会暂时取得市场占有率,但是长期的低价竞争必然导致企业财力空虚,给企业经营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对企业发放消费券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价格战。
总之,当前发放的消费券只是导致收入的暂时性波动,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收入预期和消费习惯。因此,中国要启动内需还是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不高、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毛:杭州教育培训消费券实名发放[N].浙江日报,2009-03-04.
[2] 徐伟:消费券仅仅是刺激消费的权宜之计[N].中国经济时报,2009-02-18.
[3] 夏斌:千方百计扩大最终消费需求[N].经济日报,2009-03-02.
[4] 龚雯:藏富于民比发券更重要[N].人民日报,2009-02-19.
2、然后在首页的位置里点击搜索。
3、然后去选择搜索的地方找小程序。
4、点击打开微信支付城市消费券。
5、打开的页面去选择要领取的选项。
1、支付宝消费券可以加油。
2、今年由于很多原因消费低迷,为了刺激消费很多城市都发行消费券刺激消费,各地通过支付宝发放消费券数字经济成拉动经济增长重要引擎---提振消费、促活经济是当下政府和企业共同的愿望,各界协力施策。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