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伤感美文

伤感美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伤感美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伤感美文

伤感美文范文第1篇

2.因为我爱你,所以把以前都交给了你。

3.谁抚我一丝秀发,谁欠我终身代价?

4.飘散中逝去已经懵懂的年华,童真般绚烂的愁容已不在。

5.我陷得比你早,爱得比我少,所以注定要受煎熬。

6.小矢做不到那么完善,怪我不够坚强。

7.人就是这样,总是一遍遍重温伤口,然后沉溺其中。

8.如果没有遇见最想要的,就不好轻易停留。

9.悄悄秒秒,虚虚空空,犹如走进美的天堂。

10.所谓天长地久,只是误会一场。

11.总有一段旅程叫你恋恋不舍,总有一城风景永远铭记你心。

12.不要被任何人打乱你的脚步,因为别人不懂你要走什么路。

13.我只是一个人,我就要像刺猬那样武装自己,这是我保护自己的唯一方式。

14.是爱你爱到红了眼睛,还是恨你恨到红了眼睛。

15.耳边又响起,那最熟悉的声音,那就是你。

16.你的怀里有了他。我还能什么理由不再让自己离开。

17.害怕失去她你就应该和我断了所有的联系。

18.一个男生开始思考他和女朋友的未来,他是认真的。

伤感美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感;美学素养;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语文世界是一个美的世界。在语文课本里,有动人的故事,有极具魅力的人物,有清新质朴的文字,当然,加上满怀文人气质的语文老师的娓娓讲授,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其实就是一堂美学课。如何让语文课充满美和魅力,如何组织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上述效果,是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工作中不断修炼的内功。

一、什么是美感

所谓美感,就是对于美的感受和体会,它是人们在接触到一些美好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态,甚至是一种感动,是人对美的一种认识、欣赏和评价。当人们在感受一种事物的时候,恰好这种事物能够满足他的审美需要,那么这种事物在他心目中就是美的。而语文之美,正是语文所展现出来的文化、知识、氛围能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心态和感动。

二、语文课的美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既然语文是充满美感的学科,那么,语文课之美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应该说,语文的美育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涉及很多方面,概括起来有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科学之美、艺术之美等。

1.自然美

自然美在语文教材中可谓是比比皆是,这些描写自然的课文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从而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如:《台湾的蝴蝶谷》《夕阳真美》《江南》等。

2.社会美

反映社会美的篇章在教材里也很多,如:《木兰从军》《发光的金子》《欢乐的泼水节》等,体现了亲情、人格、生活所展现的美感。

3.科学美

在我国各级各类语文教材中,反映科学之美的科普性课文也相当多,这些文章往往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生动的讲解中体会到科学的乐趣和美感。

4.艺术美

艺术之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包括结构美、语言美、意境美、画面美等。语文是充满艺术魅力的学科,很多课文彰显着艺术的气息,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三、如何让语文课上出美感

如何将语文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感染和熏陶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能力以及美学修养,这是语文老师应该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

1.通过美的形象来鼓舞学生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优秀人物形象的课文,塑造了许多极具美感的典型人物形象。老师应该着力用这些美的形象来感染和鼓舞学生。

2.通过美的图画感染学生

大自然是美仑美奂、绚丽多彩的,但是,学生没有美的素养积淀,是很容易将这些美忽略掉的。在语文课本中,作者往往把一些自然之美再现在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老师们就应该抓住这些美好事物的特点,再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欣赏自然之景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咀嚼其中的美感。

3.通过美的意境浸润学生

意境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而在语文课中,文学作品的优美意境对学生的感染非常强烈。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所展现的意境当中去,领会这些意境所体现的强大艺术魅力。

伤感美文范文第3篇

摘要:艺术是人们精神意识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家对社会事物的思维活动,就是审美鉴赏过程,因而隐寓了情感的体验。情感的作用贯穿于整个文艺创作的始终。本文从情感的丰富性、情感的倾注、情感的主观性、情感的体悟等几方面探析了文艺创作的情感作用。

关键词:文艺创作、审美感受、情感作用

大自然是美的,艺术也是美的。艺术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的精神意识的反映,因而艺术的本源在于社会实践的客观存在,并且一切艺术在创作过程中,都存在潜意识的情感作用。人们常说泰山的巍峨壮美、华山的险峻峭拔,鄂尔多斯草原的辽阔无边、庐山的奇秀、西子湖畔的浓装淡抹等等,这些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的自然界之崇高美,幽雅美,都是人们情感参与下对自然事物的感受、认知的结果。因此,情感在文艺创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了。

一、情感的丰富性是蕴孕艺术灵感的前提

自然万物是美的,但美的发现需要审美者具备情感的丰富性。有了丰富的情感,就可以运用神奇的想象力纵横驰骋,天马行空,创造出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的“自然”形象(意象)。没有丰富的情感参与,即使我们登临雄伟壮美的泰山之巅,沐浴在绮丽柔美的西子湖畔之怀,搏浪于滔滔的长江之中,又怎会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的艺术感受和认知呢?李白与朋友汪伦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当汪伦在桃花潭处为他踏歌送别时,李白满怀内心的感动即兴吟咏“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情深款款,触景而发,直抒胸臆。

“诗以言志”、“诗缘情而绮靡”说最能反映我国古代诗学理论强调创作的情感作用。被誉为中国文学起源的《诗经》的国风和大小雅等诗篇,就是古代抒情文学的典范。“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性情,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刘协《文心雕龙。情采》)

这些说明,文艺创作的前提首先就是创作者(主体)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艺术灵感就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蕴孕并且最终产生。

二、情感的倾注激发强烈的创作欲望

人们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认知的过程,就是对自然的审美鉴赏过程。通过这种审美鉴赏的思维活动,主观上要求把自己的情感认知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心理诉求,即艺术创作欲望。这种创作欲望的强烈与否,与人们对事物认知的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主观上对事物的情感淡薄,就无法对事物激引起审美鉴赏兴趣,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创作意念。只有对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地使得主观上对事物倾注情感并达到一定的感受认知水平,就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艺术家审美思维与科学家抽象思维的不同在于它的思维活动全靠情感作催动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因而使得其作品生动且感人。著名的罗马诗人名言——“愤怒出诗人”正恰是一个经典例子。“愤怒出诗人,愤怒在描写这些弊病或者在抨击那些替统治阶级否认或美化这些弊病的和谐派的时候,是完全恰当的。”(恩格思《反杜林论》)

其实,诗人愤怒的原因在于主观上情感的专注。由于情感的专注,使思维主体往往处于如痴如醉的“迷狂”状态。这种情感的高度集中,使得思维主体对客观意象的感受认识如同被阻塞高涨的江河水一样最终在“灵感”的突破口下非泻不可——完成创作。郭沫若在创作《凤凰涅槃》时就是如此:“那首长诗是在一天中分两个时期写出来的。上半天在学校的课堂里听的时候,突然有诗意袭来,就在抄本上东鳞西爪地写出了那诗的前半-----犹在枕上用铅笔只是火速的写-----”(《我的作诗经过》)。

古代有关郊寒瘦岛的创作典故如“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虽说的是炼字炼句的例子,也足以说明强烈的创作欲望是在情感的倾注中激奋起来的内心情绪体验。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协《文心雕龙。神思》)。人们只有对事物对

象倾注饱满的情感,才会激发强烈的内心冲动——创作欲望。

三、情感的审美主观性深化艺术构思的成熟过程

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面对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人们又如何创造性地实现以“艺术”的形式来再现和表现客观社会存在呢?这就需要创作主体对客观存在即社会生活进行情感的系列思维活动。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画竹》创作论最能说明这个问题。他在《题画竹》中阐述了画竹的全部过程: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眼中之竹——审美感受;胸中之竹——艺术构思;手中之竹——艺术传达

在上述的创作过程中,艺术构思当然是最重要的核心环节(阶段),但它是建立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审美感受的初始化阶段,自然万物始终还是原始状态的自然现象和景观,与人类的精神意识活动没有任何的联系,因而也就不存在反映和再现现实的“艺术”问题,更谈不上进入创作过程。因此,只有在创作主体对客观事物通过情感的主观感受,即主观上对社会人生的一种直感、直觉,当然这其中自然地凝聚了人们丰富的社会历史的实践经验,才能催动创作进入艺术构思的阶段,促进并深化艺术构思的成熟过程。

情感的审美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改造。面对着客观存在的物象,由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情趣不同,创作主体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审美需求进行物象组合,最后酝酿催化为“其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艺术构思。

四、情感的独特体悟实现艺术创作物我交融的极致境界

千人百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或说心理性格。例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精明泼辣,工于心计;薛宝钗的虚伪、世故;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以及金陵十二钗的史湘云的凄怨等。人们心理性格的不同,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自然也就不相类同。诚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所得的感受迥然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可看作因情感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审美感受吧。

王国维曾把艺术创作的最高意境称之为“境界”,并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物我相融,浑然一体,就是艺术创作的极致效果——“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人们对审美对象有着独特的情感体悟,才能创作出物我交融的极致境界。苏轼对杨花有着特别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因此他眼中的杨花既不是自然物的杨花,也不同于挚友章质夫的杨花观念:“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这是因为坡公融进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从而创作出无我之境。

伤感美文范文第4篇

文学中的唯美、感伤风格,广义上说,即不注重伦理教化意义、政治功利意义,而注重纯文学价值,注重表现人心的温良善感的风格。这种风格是日本文学一个显著的民族个性。

唯美与感伤的风格在日本文学中源远流长。从日本文学风格主流在不同时代的变化看,唯美与感伤风格并非始终首领。大而言之,在平安时代以前,它还处于含苞待放的态势,还只是以雄浑苍劲、豪放质朴为主调的“大和”之音中一支不甚嘹亮的旋律;在近现代文学中,它逐渐隐退成为较内在的质素,只在川端康成等人作品中有明显而自觉的表现;而在中古文学中,它却被蔚为时尚,成为主导的风格。换一个思辨角度看,如果把唯美与感伤剥离成两个风格因,那么,在日本文学风格主流的衍变中,促使变化的主因是感伤而不是唯美。二者中,唯美之风更为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万叶前期歌风乃至更早的神话,下则流贯到现当代仍以醒目姿态而存在的“纯文学”当中。感伤之风则是在万叶中后期随着“歌人”视界的逐渐内向、感受的日益纤敏而萌发,在平安时代光大为时尚,并与唯美结成近乎自然天成的亲和关系。到近代,这种亲和关系又主要由于感伤因素的逐渐隐退而消解了。无论怎样看,总之:感伤之风在中古的盛兴,它与唯美之风的融合,是中古日本文学的主导风格和鲜明特性,并在很大意义上陶冶出了所谓日本文学的“民族性灵魂”。

“富有温和、纤细的性情和对于大自然的细致的感受性。” 吉田精一先生的这句话概括出了日本文学的一种民族性灵魂。这里面潜在具有东方特质的唯美、感伤因素。由和歌演变出来的游戏性的“俳谐”,之所以能在中古后期变成“俳句”而重返艺术殿堂,便是得力于松尾芭蕉剔除了它的诙谐戏谑成分,而给它充盈了以唯美感伤为要质的艺术灵魂。“俳谐”的这个地位上升,固然是松尾芭蕉的一大贡献,但也正说明唯美与感伤作为日本民族一种存在于文学艺术当中的“文化力”要素,其地位是难以动摇的。到平安时代,繁荣灿烂的“天平文化”逐渐失去其清新劲大的一面而衍变为成熟纤华的“王朝文化”;生活范围狭小、追求冶游闲逸的贵族成为文学的垄断阶层;佛家厌弃现世的“净土信仰”在社会上蔓延滋长;没有实际稳定权威的政治造成包括天皇在内普遍感叹“人生无常”的社会心态;加以门阀世袭贵族阶层的形成、稳固使文人不希图以文致仕因而文学功利意识淡薄;尤其是生活在统治集团之内却被排除在政治活动之外的贵族妇女,力图凭借自己良好的文化素养、丰富的上流社会经历和多愁善感、纤敏温柔的内心体验,到文学领域中去施展才华,寻求自身的存在价值。这一切使日本文学民族性灵魂中潜在的,在“万叶歌风”中即已萌发显露的唯美、感伤因素,到平安时代日益张大弘扬起来,以至成为整个中古的诗风文尚。

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中有着对西方文学技巧与思想的思考与探索,但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他对日本传统文学风格的继承与创新。在日本传统文学精神中,有着幽玄的亘古之风,有着风雅的飘零思绪。但在川端康成文学中最为昭显的却是“物哀”的心理情结与文学传统。而这种别具一格的“物哀之美”恰如春末樱花凋零时节的感伤,仿佛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深深地固结在每个热爱川端文学的读者心底。 从《伊豆的》中清纯可爱的熏子,到《雪国》中驹子的美丽与哀愁,这种蕴含着对女性悲惨遭遇的同情、哀怜是贯穿其作品的主要风格。进一步说,这种感伤之美与日本民族心理是分不开的。

“ 一个民族的文学,自然会在某些方面反映出该民族的爱好来。一个民族的爱好,必然要从该民族的历史、生活和风土之中产生出来。” 日本文学在独特的日本文化中产生并发展也具有其特色性。

伤感美文范文第5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阅读是心灵感悟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的过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放飞学生的激情,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还原生活,让学生走进文本,准确地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阅读教学是一个审美过程,而审美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伴随着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具体到某篇课文,就涉及如何准确认识、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学生要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我记得我学《与陈伯之书》一课时,老师告诉我们,南梁朝野为了召回叛事北魏的陈伯之,大家费尽脑筋,用名利去诱惑,用大道理去说服,都没有用。后来,丘迟修了一封书信,告诉他“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寥寥十几个字传达出陈伯之所熟悉的家乡的春天的气息,唤起了他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的疼痛,深深打动了他的思乡之情,故国之情,促使他终于率众回国。这说明体验与情感密不可分,有了体验,人与人深入地交流和共鸣才能成为可能。

基于此,语文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提高兴趣,提高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单调的课堂变得活泼,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运用知识。如我在教《核舟记》一课时,采用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我当导演,学生当主角,让学生根据特点选出3个同学演船头3人,两个同学演船尾舟子,一个同学朗读课文,6个同学担当评委,其余同学当观众。表演时同学们沉浸在剧情之中,显得异常兴奋。6个评委竞相评说,这个说演得好,逼真;那个说读得好,有感染力。这堂课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文言文中的词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好胜心、上进心和参与意识,唤起了学生成功的欲望。阅读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走进文本,快乐地走进文本,充分走进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链接生活,让学生走出文本,使学生的审美活动充满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仅仅能理解作品中的情感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审美活动必须有情感的参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形象产生共鸣,这比一般的文学欣赏更进一步,要求学生要对作品内在情感有自己的领悟和体验,并让这种情感体验具体出来,产生相应的情感活动。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在学习《背影》时,我这样问:父亲穿一身布衣,而儿子却穿紫毛大衣的事,文章对此不大写特写,却偏偏在买桔子上大做文章,这是为什么?这样就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弄懂事情不大不小,主要看感人不感人。同时还要明白作者写此文时的背景和家庭情况:祖母去世,父子奔丧;父亲失业,变卖典质。在这样的困难中,父亲把成年的儿子仍当小孩似的百般照顾,连乘车需要吃的桔子都想到了。这事虽小却蕴含着父亲对儿子无限的爱。在学生受到作品的强烈感染的基础上,我趁势让学生回忆搜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比如,母亲每天为自己做饭,父亲每日的起早贪黑劳动。让学生学会感恩,回家拿出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并观察父母的反应,书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升华情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和作品产生共鸣仍然不够,它只是进入了作品,还没有从作品中走出来。我们不能让学生只是沉湎在作品的情感氛围里,还要让他们从作品中体味到一种对人生更高的认识,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感,使他们由品文而悟道,从而把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如今过度的视屏生活和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破坏了学生敏锐的感觉和明澈的心性,使学生无法体验直接、丰富、鲜活的生活,真实生活的声色味、韵致、气息已渐渐离学生远去。少了对生活的直接体验,有时人活着,仿佛只是一种观念上的活着,与真实的自我——有着健康欲念、感受力的自我,仿佛隔了一层玻璃罩。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就像无土栽培的植物,离开了肥沃坚实的土壤,吸着科学配制的营养液,功利地成长着。

我记得在教朱自清的《春》时,一开始在教室里放了一段《牧童短笛》的优美旋律。我满怀激情地说:“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春风和煦,鸟语花香,姹紫嫣红,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们在诗句里是如何描绘的。大家找出很多,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阳春,也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暮春。其中重点提到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句。就在同学们背诵古诗、初步进入“春”的意境时,把学生的回忆和联想收回来,因势利导加以点拨,学生被这诗一般的意境所感染,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烧伤创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电影评介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