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刚开始

刚开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刚开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刚开始范文第1篇

――2007年到2010年,广东全省组织机构数量增幅最大的5个市分别为广州、东莞、惠州、河源和肇庆,增长比例分别为38.4%、33.9%、32.4%、31.8%和26.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西两翼和山区经济发展势头趋好,双转移的影响正逐渐凸显。

――2007年到2010年,珠三角(未包括广州、深圳)的劳动力减少122万多人,缩减比例6.7%;而东翼、西翼和山区3个地区则分别增长12万人、1.5万、25万人,增幅分别达4.6%、0.5%、6.5%。第一、第二产业中,东西两翼和山区各市区的劳动力数量、增幅明显高于珠三角;在第三产业中,珠三角的劳动力数量增加了58万余人,增幅达8.5%。

总体而言,广东全省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机构升级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势头明显。

广州海关关区(辖区)包括广州(黄埔区、增城市及萝岗区部分除外)、佛山、肇庆、韶关、清远、云浮、河源等7个地区,占广东省行政区的1/3,管辖范围覆盖广东省行政区域面积的49%。关区范同内既有珠三角地区,又包括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既有产业转出地,又有产业承接地,是“双转移”战略实施的主要区域之一。

产业转移园是实施“双转移”的重要载体。广东省认定的34个产业转移园区,其中位于广州关区且有实际业务运作的有10个,占全省园区总量的29.4%。

综合广州关区加工贸易企业和产业转移园区情况,“双转移”战略实施状况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外贸型产业转移仍处于起步阶段。

广州关区涵盖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1/3,覆盖广东省行政区域面积的49%:但关区加工贸易企业转入、转出整体规模不大,仅为39家。

二是产业承接园区均处于发展初期,但已显露发展前景。

对比协议签订项目和实际建成项目,以及协议投资和实际投资,发现差异悬殊。可以看出,园区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转入的企业六成以上产能、效益实现增长。部分园区增长较快,2个产业转移同2010年的产值均呈现成倍增长态势。

三是园区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两极分化。

目前有4家园区发展规模较大,其所占比例为:吸纳劳动力92.8%、进驻企业数83%、协议投资额90.1%、实际投资额93.8%、签订投资项目77.9%、已建成项目88.5%、实现产值95.9%、税收96.9%。

四是实际效果与目标设想仍有距离。

低端转出效果较好,高端引入效果还不明显:转出的企业中,64.3%为中、低端企业,35.7%为中高端企业。转入的企业中,中高端产业仅四成多,中低端产业占一半以上。此外,承接地区分布也不平衡,粤东地区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其次为广州市周边、佛山地区,而粤西粤北作为承接地的目标尚未实现。近三成企业迁往广东省外。

五是双转移战略理念获得企业认同。

接受调研的转入企业一致认为,从未来发展看,“双转移”是大势所趋,未来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目前企业对“双转移”的意见,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推进方式,认为不应该强制推进:转型新问题

产业转移园的建设,不仅对产业升级和转移起到承接和推动作用,也缩小了珠三角和粤北山区以及东西两翼的差距,以平衡经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普遍暴露出了一些共性问题,如劳动力资源不足、远期规划短视、产业配套脱节等,这些制约着“双转移”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实施。

招工难是转移企业的普遍难题。

一是城市吸引力不够。作为产业承接地的粤东、粤西北城市与珠三角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而工人更倾向于到大城市就业,甚至在同一个城市,市区也比郊区对工人的吸引力更大。技术型人才尤其如此。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表示,目前已放宽招工年龄,甚至把年龄放宽到50岁,但仍然无法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二是工人流动性增大。中高端人才留不住,即便暂时留下,也常常作为跳板,技能熟练后就离开。

三是企业转出后,招工往往只能以当地工人为主,但当地人力资本结构在年龄、技能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工作效率低。盛怡实业(韶关)公司表示,同样的工作量,用当地的非熟练工人,要比原来多投入近一倍的人工。

四是技术型、管理型人才更加紧缺。企业为留住人才,往往提高工资待遇,用工成本不降反升。

配套缺是产业承接地的致命软肋。

产业承接地的配套能力与珠三角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为:当地产业基础薄弱,未形成完备齐全的产业链;工业制造水平低,当地生产的产品难以达到转入企业的质量和工艺要求;多数产业转移园区的配套能力偏低,产业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尚未形成,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有限。课题组走访了韶关、河源地区的转移加工贸易企业,均无法在当地实现就近配套需求,甚至继续依赖原来所在地的产业配套。这增加了企业转移的成本,削弱了承接地在劳动力及土地等方面的成本优势。

路途远是出口型企业的难解之痛。

出口加工型企业对海港、空港依赖较大,物流成本呈激增之势。调研中,企业对这一问题反映很集中。如,广州荣诚鞋业公司在清远设厂,比广州的运输成本增加40%;韶关德宝玩具实业公司从东莞转移到韶关后,运输成本增加T67%,一年要多支出约500万元人民币;河源利事威公司反映,企业从深圳转移到河源后,运输成本增加了一倍以上。同时,由于运输原因,生产周期被迫延长。尽管人工水电等成本降低了,但物流成本被抬高了。

区位差使承接地城市比较优势缺失。

在“双转移”中,企业最看重的,并不是人工、土地、用水、用电以及暂时性政策优势等可见因素,而是迁入地对企业是否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产业承接地城市与珠三角大城市相比,在产业、金融、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尽管近几年市区各项成本高涨,一些企业仍然没有主动搬迁的意愿。有企业表示,在广州,有了订单,企业有信心接;在山区,有了订单,企业也没有信心接。

此外,粤北山区城市与江西、湖南等地相比,区位优势也不明显,甚至在政策、人工等方面的优势还有所不及,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地位尴尬。比如,韶关市与湖南郴州地理位置邻近,但当地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于珠三角,服务意识又不及湖南。据了解,一些企业已经在韶关购买了土地,但最终又选择离开。

融资难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

企业在搬迁后,面对新的政府环境和城市体系,融资的困难往往更大。课题组在针对关区204家加工贸易企业所作的问卷调查中,问到“双转移”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有64%的企业选择了“融资困难”,高居备选项目的首位。也有企业反映,产业转移园多是以优惠价格卖地给企业,但在抵押、融资中,对企业的限制还比较多,金融服务没有实质性的利好。突围攻略

如何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一是应该继续落实好“双转移”的优惠政策措施。二是应该充分发挥产业转移联席会议制度和省农民212212作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协调解决各地实施过程中带有共性的问题。

针对企业搬迁中的具体问题,建议转入转出地政府加强协调,统一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避免企业多头跑。三是应该尽力解决好已经转移的企业的紧急困难,如融资、配套、交通问题等。既然是政府主导了这一过程,政府应出台政策减免省内公路运输的费用。

对海关而言,主要包括:提供便捷的转移手续,提供细致的转移后的后续服务,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海关的服务意识强,管理模式先进,办事效率高,在海关办理搬迁手续快捷方便。总体上看,海关在这方面提升空间已经不大。其中,企业建议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范围。目前广州海关已经与17个直属海关签订了协议。作为属地海关,主要是以深圳为验放口岸,目前已与深圳海关全面实行该模式;作为口岸海关,下一步还可以继续与其他直属海关合作推广该模式。从企业准入资格看,目前只有A类企业才可以享受该模式,建议由广东省政府报请海关总署批准,特事特办,向所有资信良好的“双转移”企业推广。

问题解决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哪些呢?

――坚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更加灵敏地引导生产要素迅速配置到效率高的产业领域;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淡化强制色彩和行政命令性质的转移;把握好政府工作的重点,主要精力放在建设环境和提供服务上,引导企业自发转移,例如,优化区域投资环境,转移园区在招商引资上应注意产业链的完整、服务上的配套、政策上的协调,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通过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等;尊重转移升级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进程,例如引入带动性强、关联度大的企业,动员供应商转移等。

――产业转移不能为转而转,而应该紧紧扣住升级的目标。一是与区域发展政策相结合,打破行政区划的樊篱,立足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在省内、省外、国内、国际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要主动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契机,趋利避害,使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的积极因素。二是要注意不同产业间的升级转换,还要促进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升级。例如,不仅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还要注重同一产业内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环节升级。三是升级要符合自身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广东来说,现阶段升级不等于抛弃制造业,一味发展尖端科技,而应该上升到以标准化、精细化的制造企业为主,在产业链条上向前跨出一小步。

――建立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当地政府必须要主动提供环境,使工人更有尊严地工作、生活、发展。比如,完善基本服务设施,特别加强工人生活区教育、医疗、文化、卫生、治安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丰富文化生活,完善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吸引原来在珠三角企业务工的原广东粤北和东西两翼人员,对其回家乡务工给予补贴、实行差别工资、提升职务、优先购买分配家属宿舍等,吸引其立足家乡长期发展;对本地农民工组织技能、文化培训;大力引进善于分析政策变动作用、熟悉政府部门运作和透彻了解企业需求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将其放到园区的重要管理岗位上。

对企业来说,则要更新管理模式。例如效仿富士康重庆工厂让厂区与宿舍区分离的管理模式,消除代工企业的运营封闭性,增强商业伦理观念,让员工融入社区,多接近家庭,释放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等。

解决双转移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应运用好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域、特殊政策的优势:

――建设若干参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园区。

建议广东省政府在粤北、东西两翼各市选取l到2个承接外向型产业的工业园,提请海关总署授权广州海关,在海关管理事权范围内,对其比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管理,由隶属海关派出机构进驻区内提供一站服务,包括新企业注册、生产材料和减免税设备直接予以备案、口岸进出口通关,采用区内企业信誉适用A类管理、免收风险担保金、全面实行集中报关等管理模式,满足外向型企业的生产和物流需求,减少企业运作成本,吸引珠三角外向型产业逐步向这些海关的特殊监管产业园转移。

――大力支持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建议由广东省政府报请海关总署等部门批准,在广东粤北和东西两翼物流集中地各设一个“保税物流中心”,实现‘(人中心退税”、“保税仓储”、“出口集运”等优惠政策,实行企业就近运输、退税、保税和通关功能,减低企业物流通关经营成本。二是建议广东省几岸部门支持转入地发展“无水港”和“江海驳运支线”,推动广东省内二类港口和车场与南沙港、黄埔港、盐田港、前海湾港等珠三角港口的对接,充分运用信息化监管模式,全面实行“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或“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简化区域间监管手续,降低广东粤北和东西两翼企业通关物流成本。

――充分利用特殊海关政策,支持珠三角企业转型升级。

刚开始范文第2篇

步入高中几经半个学期了,可是感觉一切还是那么陌生,我有一点不能融入的感觉。

成为了高中生以后,我多了一个喜好,那就是照镜子。不是我自恋啦,相反的。我越来越对自己的脸有一种厌恶的感觉。我常常会一个人倚在栏杆上,仰望天空,虽说是件惬意的事,我却不曾享受分毫。因为在我心中,总是有一个问题想不通,那就是为什么我的脸上会有痘,而别人却没有。每当我看到镜子上那一张恶心的脸,我都有一种想吐的欲望。(哈哈,夸张了些)也由于这个问题,我变得很不自信,而且还多了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把手遮住脸。可别人确永远不懂,有笑则笑

高中以后,我的成绩一直不佳,因此班主任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还找我谈话,呵呵,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她又不是我,怎么能明白我心中的痛呢!幸好英语老师很善解人意,不愧也是痘中人,她总是能明白我心中在想什么,老师啊!爱死你了

总想写点什么,又不知道要写些什么,胡言乱语,就这样吧!

刚开始范文第3篇

刚刚开始,开始什么?开始的是一份新的期待?开始的是一段新的奋斗?开始的是一种新的理想?

每一个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但过程却是艰辛的,一波三折。最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经历过的任何不幸的遭遇都过去了,新的生活刚刚开始。

上帝,关上了一扇对你而言很重要的门,你若丧失奋斗下去的能力,那么,对不起,你这一生可能不会有任何业绩;你若坚信上帝给我打开了另一扇充满光明的门,那么,恭喜你,你的人生会有意外的光彩。

今年的残奥会上,多少身残志坚奥运健儿拼搏着,流汗流血,他们不仅仅是为本国争得荣誉,更有意义的是他们在展示自己那坚强的信念。他们坚信:自己不是弱者,自己是强者。那么多的人都是你的榜样: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他们哪一个不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去战胜身体的破碎。

意识到了,你的生活刚刚开始,开始变得有理想,有激情,有胜利;没有意识到,你的生活也刚刚开始,开始变得堕落,堕落,堕落,靠着别人的施舍,别人的同情。

上帝,给了你与他人可以公平竞争的身体,你会感到庆幸。你努力过吗?如果把自己风华正茂的青春荒废在网吧里算努力的话;如果把自己高傲,不容藐视的自尊心用在互相攀比的金钱、地位上算努力的话,那么我对你感到悲哀,深深的悲哀。开始吧,开始新的自己吧,开始抽走身体里的懒惰、无知,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前进吧。记住,你的生活刚刚开始,你的未来刚刚开始,你目标的成功与否刚刚开始。

刚开始范文第4篇

中国已经进入了从一个传统的出口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的关键时期。

肇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一年之后突然发威,将主要工业化国家拖入衰退的深渊,并直接考验新兴市场经济应对危机的能力。对中国而言,这场考验才刚刚开始,2009年或许是判断中国经济耐冲击能力的关键时期。

在新年里,中国将在结构调整上面临或进或退的选择。退或许可以保一时的经济稳定,但以未来更大的调整和经济波动为代价;进虽可以利用目前全球经济放慢的机会,建立更加独立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得不承受短期调整阵痛。

无论如何,2009年中国经济转型的压力比任何时候都更真实,且难以回避。

脆弱模式

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程度不断提高。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不到5%翻番到了1986年的10.5%,到1994年又加倍上升到了21.6%。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进入了八年的调整期,直到2002年出口占GDP的比重才突破前期的高点,达到22.4%。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及之后全球化的迅猛浪潮,把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推到了2007年37.5%的历史新高,如果没有2005年开始的汇改,占比很可能又已经在2002年较高的水平上实现了翻番。

以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经济的外向型程度,中国不是最高的,但却是大国中最高的之一。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美元计价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为37.3%,高于全球平均的27%,在2007年全球十大经济体中仅次于德国(40.7%)和加拿大(37.9%),也高于同属新兴市场经济的俄罗斯(35.2%)、印度(19.9%)和巴西(15.1%)。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中国外向型经济的脆弱程度远超出我们已有的经验。一般认为,这次始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应该不大。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近几年虽然对外开放的程度在逐步加大,但中国投资者直接投资于海外金融机构和产品的程度还有限,遭受的直接投资损失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仍然较小,在2005年以前一直没有超过5%,到2007年时攀升至8.1%,约为2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2008年10月以来经济出现的大幅度下滑表明,外需放慢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经济调整的深度已经超过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对外需的过度依赖显然放大了外需放慢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中国出口同比增长从2008年10月的19.2%直落到11月的-2.2%,一些出口企业早在2008年夏天就感受到了外需的寒意,这些企业提前收缩生产规模。在外需市场持续疲弱的情况下,国内工业生产很可能会继续收缩,直到刺激内需的政策逐步见效。

出口放慢对经济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也是因为中国出口产品的产业链相对较长,其对整个经济的拉动或阻碍作用明显。就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长而言,重工业产品出口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2006年和2007年其出口增幅分别为18.4%和15%,2008年1月-10月的同比增幅略微放慢至14.1%,而同期轻工业产品出口增幅分别为26.1%、22.1%和1.4%。这表明,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轻工产品遭遇的出口寒流远大于重工业行业。尽管轻工业产品出口所占比重大约只有30%,但对就业和整个上游产业链的负面影响却不可低估。

增量在哪里

从政策层面来看,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从平衡贸易和防止经济过热着手,为国内经济降温,对防止经济和市场继续冲高后更为激烈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宏观政策调整并没有配合有效的结构调整措施,在抑制一部分增长的同时为经济谋求新的增长点。国内股市、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的调整在2008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这是市场快速发展后的正常调整,不过国内市场调整与国外经济向下周期重叠后产生的共振,打击了市场的信心,投资者担心短期内经济增长后继乏力。

另外,最近两年大量国有企业上市,非国有企业占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整个经济中企业对业绩的关心程度有明显的改善,在面临经济不确定性时,企业积极消化库存,在生产和投资安排上更为谨慎,使得经济下调的速度明显加快。

在企业和消费者发现观望是最好的选择的时候,政府政策将决定2009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基本走势。政府出台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以及后来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显示政府决心通过稳定外需、扩大内需的方式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具体而言,为了达到稳定外需的目的,过去两年里为平衡贸易而采取的改革措施中的大部分被修正,这包括出口退税的上调、出口关税下调和人民币的小幅贬值等;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措施更加注重投资,特别是地方政府强烈的投资冲动,很可能将中国经济的列车再次推向投资的快车道。

目前的政策取向仍然是保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的增长,2009年经济“保八”的目标应该有可能实现。假设明年人民币计价的外贸顺差保持零或略负的增长,2007年时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近3个百分点的贡献就会消失;关键是要判断出口放慢对经济增长负的溢出效应,假设外需放慢通过产业链影响经济的其他部门同样3个百分点的增长,在不考虑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前提下,明年经济增长或许会滑落到6%。如果政府“4万亿”的计划能够额外拉动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明年GDP有可能实现8%左右的增长。

那么,2009年经济增长的增量在哪里呢?如果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持续衰退,明年稳定外需的任务将非常艰巨。即使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出口,过分强调稳定外需很可能会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权拱手让给别人,并且需要以更加扭曲经济结构为代价且不确定性很大。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幅逐步加快,7月-10月较上月增持的额度分别为150亿美元、237亿美元、446亿美元和659亿美元。在美国去杠杆化的浪潮下,中美之间的失衡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加剧了,为此中国将被动承担美元潜在的贬值和通胀风险,以及美国国债的流动性风险。

通过大量增加国内投资的方式扩大内需,很可能是未来两年稳定经济的着力点。但如果消费不能得到有效刺激,两年后中国GDP的结构将更加向投资倾斜,投资占GDP的比重很可能超过50%,跨入世界最高的行列。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2005年中国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为43.9%,当年有该项统计的近180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五个高于中国。

刚开始范文第5篇

在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的道路上,我们听到许多来自企业的问题:

如何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

怎样的内部控制才是好的内部控制?

怎样建立内部控制的常效管理机制?成本如何?等等……

古希腊剧作家欧晨庇德斯说过:“伴随成功的是智慧的闻名遐尔”(Along with success comes a reputation for wisdom)。我们可以理解成,做好一件事的前提是,对工作方法的有效总结和对工作过程的有效管理。为了解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领域所处的阶段、存在的疑惑以及所需要的支持,我们进行了本次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调查。我们衷心期望本次调查可以对您有所启发。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的专业团队基于一些内控建设的最佳实践以及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有关要求,设计了调查问卷,用以了解目前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方法论,使其能够更符合我们的国情以及广大上市公司的需求。

在风险管理体系的问题上,76%的企业不了解、不完全了解或不确定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

――企业目前可能缺乏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和风险管理人才;

――企业可能尚未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对风险管理的工作方法意识模糊;

――企业可能对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存在疑虑。可能尚未了解风险管理对于保障资产安全,提高营运效率效果及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倒计时或刚开始?这是本次调查报告的标题,也是我们对本次调查结果的总结。

对于当前这个时期,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工作,正是处于这样一个疑问句中:是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还是刚刚开始的阶段呢?中国的上市公司,由于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管理水平的差异化是现阶段的国情。

如何使用内部控制这样一个先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增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提升上市公司的公众形象,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无疑对中国的上市公司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挑战。

我们希望尽绵薄之力,借本次调查的结果,在上述问题上提供一些启发。我们希望我们持续的研究,能够继续得出有价值的成果与见解,和各界人士分享。

D、调查结果

第一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

是否了解和符合监管要求

74%的企业清楚了解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只有20%的企业认为自身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能够完全满足监管要求;另外55%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其中部分企业不能确定自身是否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开展内部控制项目;剩余25%的企业认为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不能确定是否满足或认为不能满足监管要求。

是否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在风险管理体系的问题上,76%的企业不了解、不完全了解或不确定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

通用计算机控制的设计

74%的企业认为其已经设计了部分或完全的通用计算机控制(比如,系统开发与变更、信息系统安全等),但是69%的企业不能完全确定其通用计算机控制设计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内部控制文档的编写与更新

内部控制文档的编写与更新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把公司整体控制情况和所有重要的业务流程进行描述。

在收集的问卷中,有25%的企业认同以上的说法,其他企业不能确定重要的内部控制活动是否被准确、完整的记录下来。

对于内控文档的更新,大约75%的企业并不一定会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文档。

第三部分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

识别、整改和汇报内部控制缺陷

79%的企业不确定是否能够识别内部控制的缺陷,但是71%的企业认为,会在发现缺陷后立即进行改善。

73%的企业认为自身建立了有效的或较为有效的报告渠道。

第四部分内部控制测试与报告

实施内部控制测试以及编制内控自我评估报告

74%的企业了解监管机构对于内部控制的要求,可是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上,有73%的企业不能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30%的企业认为,自身不能够独立判断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因此认为需要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协助他们进行内控有效性评估。

34%的企业认为自身可以独立编写符合证交所要求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45%的企业认为自己部分具备编写报告的能力,其余企业无法确定是否能够编写报告或者不能够编写报告。

第五部分内部控制常效管理机制

建立内部控制长效管理机制

72%的企业不完全同意企业本身有持续监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制。

20%的企业认为需要利用外部专业人员来协助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与评估等工作;30%的企业认为需要部分利用外部专业人员来协助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与评估等工作。

26%的企业认为自身非常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对内部控制评估结果非常关注,并且将内部控制评估结果纳入到定期业绩考评中;另外,有27%的企业不关注或不能确定是否关注内部控制的评估结果。

E、主要启发

主动型和被动型?

调查结果

74%的企业清楚了解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要求。

只有20%的企业认为自身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能够完全满足监管要求;另外55%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其中部分企业不能确定自身是否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开展内部控制项目;剩余25%的企业认为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设计不能确定是否满足或认为不能满足监管要求。

主要启发

监管机构颁布了监管要求,为何企业仍然未能有效开展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呢?

我们就这个问题与一些我们接触过的企业进行了探讨,在这个问题上,企业可能存在如下情况:

――对于主动型的企业,把监管要求作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契机,自行制定了实施时间表并已开展工作;

――对于被动型的企业,认为尚无硬性的具体时间表,认为内部无法推动或没有推动的愿望,对内部管理缺乏前瞻性和自我要求,尚处于观望阶段;

――企业的内控建设仍需与监管要求接轨。

通用计算机控制?

调查结果

74%的企业认为其已经设计了部分或完全的通用计算机控制(比如,系统开发与变更、信息系统安全等),但是69%的企业不能完全确定其通用计算机控制设计的有效性。

主要启发

如上结果带给我们新的启发,企业有可能:

――不十分了解如何设计通用计算机控制及其对企业的帮助;

――未掌握如何评估通用计算机控制设计有效性的方法;

――虽然已经设计了通用计算机控制,但是未定期对通用计算机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进行测试确认。

内控文档的更新:麻烦或是必要?

调查结果

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时,需要把公司整体控制和所有重要的业务流程进行描述。在收集的问卷中,有25%的企业认同以上的说法,其他企业不能确定重要的内部控制活动是否被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对于对内控文档的更新,大约75%的企业并不一定会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文档。

主要启发

对于不能确定内部控制活动是否被准确、完整地记录下来,企业有可能:

――未了解内控文档体现了企业建立了内部控制;

――未了解内控文档是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和编制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基础;

――内控是动态的带有时效性的,过去有效的内控在将来可能不一定有效,所以更新内控非常重要。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调查结果

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上,有73%的企业不能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30%的企业认为,自身不能够独立判断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

主要启发

评价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需要使用专业的方法并应用最佳实践,企业不能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或无法独立判断有效性,这有可能是因为:

――企业需要有具备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来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在不具备这样人员的情况下,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在评价的专业方法上实现知识转移,如接受更多的专业培训,并通过不断实践增强这方面的能力。

识别内部控制缺陷?

调查结果

79%的企业不确定是否能够识别内部控制的缺陷。但是71%的企业认为,会在发现缺陷后立即进行改善。

主要启发

这反映出,只要企业知道他们存在内部控制的缺陷,一般都会采取适当的行动以降低风险。企业不确定如何识别内部控制缺陷,这有可能是因为:

――不具备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来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对内部控制的缺陷进行识别;

――不了解内控自我评估的科学方法。

可以编写《内控自我评估报告》?

调查结果

34%的企业认为自身可以独立编写符合证交所要求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45%的企业认为自己具备部分编写报告的能力,其余企业无法确定是否能够编写报告或者不能够编写报告。也就是说,有79%的企业认为自身可以独立编写或部分编写内控自我评估报告。

主要启发

根据我们之前谈到的,79%的企业不确定是否能够识别内部控制的缺陷;但是此处我们看到同样绝大多数企业认为可以编制内控自我评估报告,这有可能是因为:

――企业未理解内控自我评估报告必须是基于管理层的内控自我评估结果变质的;

――对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理解与监管机构的要求不一致,尚未掌握编写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的方法和报告的编制基础、推论依据;

――内控自我评估报告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脱节。

何为常效管理?

调查结果

72%的企业不完全同意企业本身有持续监控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机制。

主要启发

大部分的企业尚未建立内控常效管理机制,有可能:

――企业不了解内控常效管理机制,包括如何搭建常效管理机构进行内控评估、汇报机制和日常监控手段等;

――企业不具备进行内控常效管理的资源。

对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的重视程度?

调查结果

26%的企业认为自身非常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对内部控制评估结果非常关注,并且将内部控制评估结果纳入到定期业绩考评中;另外,有27%的企业不关注或不能确定是否关注内部控制的评估结果。

主要启发

部分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非常重视,但并非所有高级管理层均能意识到这一点。

■观察

内控建设与监管要求接轨任重道远

根据德勤中国有关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的调查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需进一步与监管要求接轨。

近几年来,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先后颁发了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规定和相关指引,财政部也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中国区主管合伙人刘伟杰先生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相关的指引和法规不断出台。我们这次调查旨在进一步了解及评估中国上市公司在内控建设和落实监管要求方面的情况,为公司提供有用和具可比性的数据,加深上市公司对监管要求的认识,从而透过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为监管机构提供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内控建设的有用信息,以协助其进一步推动上市公司完善内控,贯彻有关监管要求。”

这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74%)的上市公司清楚了解监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但只有20%的上市公司认为自身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完全满足监管要求。

德勤企业风险管理服务华东区合伙人杨莹女士对以上结果的分析是:调查表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对监管要求是了解的。中国企业各自的发展历程不一,许多公司内控在短期内尚未能完全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可以理解。以美国的萨班斯法案来讲,各类美国上市包括一些比较先进的公司也花了2至3年的时间来达到法案的要求。

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方面,约四分之三(76%)的受访上市公司均表示不了解或不确定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公司尚未理解风险管理对于保障公司资产安全和提高运营效率及公司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人才,或者公司对风险管理的工作方法意识模糊,也可能是对风险管理的可操作性存在疑虑。

杨女士说:“一些主动型的上市公司把监管要求作为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契机,自行制定了实施时间表并开展工作。但是有一些上市公司仍然处于观望阶段。中国监管机构对内控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要求接轨,并带有前瞻性。对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要求也是一个契机,公司应在建立内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加强风险管理体系。”

相关期刊更多

农药市场信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中国卫生产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海洋科学集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