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教学中,我们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材选文、练习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主题引领,模块推进”单元教学模式,并与经典诗文有效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思路】
五年级学生正深切地感受着、经历着童年生活,并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备了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古诗词三首》与《儿童诗两首》两篇整合为1课时,将《冬阳・童年・骆驼队》与《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整合为1课时,“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等材料的阅读2课时,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2课时,共8课时。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略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高效而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22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对比阅读,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4.丰富语言积累,交流、描绘童年生活。
【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走进童年――预习达标(2课时)
【预习内容】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
【教学过程】
一、 以“童年”为话题,导入本单元学习
二、 自主预习环节
根据本单元内容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环节。
三、 预习达标环节
1. 小组预习达标检查。
2. 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解决。
四、 抽查预习情况
五、 指导书写
第二模块: 诗意童年――单元主题与经典诗文整合(1课时)
【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
【教学过程】
一、 走进童诗想童年
(一)激趣导入
(二)理清脉络
《我想》这首诗中小作者都想做什么?在小组内分享交流。
(三)品读感悟
1.读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愿望,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汇报交流感悟。
(四)学法汇总,总结提升
阅读步骤与方法:概括内容――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二、 走进古诗品童年
(一)诗词导航
让我们读着诗人的文字,穿越时空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回顾《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预习收获。
(二)合作探究
学习诗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
1. 依据提示自主学习《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2. 分享交流学习。
3. 拓展品读古诗《稚子弄冰》《观游鱼》。
三、 走进童诗享童年
(一)依据方法,自主学习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
1. 默读,概括内容。
2. 批注,理解感悟。
3. 积累,丰富语言。
(二)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2.朗读诗歌,想象诗歌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 对比阅读《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四、 走出童诗悟童年(教师总结寄语)
第三模块:多彩童年――1+X课内阅读(1课时)
【教学内容】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汇报,把握内容
二、 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品读感悟
(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在作者回忆的几个片段场景中,哪几个场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1. 品读“看骆驼咀嚼”部分。
总结学法:朗读――批注――积累。
2. 依据学法自主学习其他几个场景。
3. 学法汇总。
(1)默读,概括内容。
(2)批注,理解感悟。
(3)积累,学习表达。
三、 对比阅读,加深感悟
1. 依据提示,自学《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2. 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四、 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1. 对比感受三篇课文表达方式的异同。
2. 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第四模块: 金色童年――拓展阅读与汇报(2课时)
一、 主题阅读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1.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选择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2. 师生根据丛书内容,确定展示内容。
第二阶段:整理材料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
二、 主题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如童年影集展、手抄报展、童年诗朗诵会等。
第五模块:童语童趣――积累练习(2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皆学问(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口语交际)
(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懂得珍惜童年生活
(二)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 回顾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 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结合“交流平台”,学习其写法。
(三)分享交流自己的童年故事
1. 小组交流童年趣事。
2. 小组推荐趣事,全班交流评价。
二、 写写练练促提高(习作)
1. 明确习作要求。
2. 讨论思路,故事串联。
3. 自主写文,叙述条理。
4. 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教后反思】
纪伯伦说:“许多学说都像窗玻璃。我们通过它认识真理,但它又把我们与真理分开。”我们语文教师之所以对儿童的语文学习有许多偏见,就是因为用“纪伯伦式的玻璃”将自己与儿童语文隔离了开来。为了提升自我的儿童研究能力,我们必须采用下面四个策略,进一步走进母语,走进儿童,提升自己观察儿童语文学习图景的清晰度。
一、“档案研究”策略:运行长线化的课堂观察,建设“瑞吉欧式”的语文学习档案
对于儿童的语文学习来说,我们作为指导教师,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都是盲目的。“暗箱”式的语文学习,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师清晰地研究儿童语文学习的活动。要提高语文教师的儿童研究能力,就必须去“探照”儿童语文学习的内在机制与原理。那么,如何让隐身着的语文学习过程能够像照片那样“曝光”呢?瑞吉欧的儿童档案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在儿童学习语文的各个阶段,我们要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语文学习的前期准备开始到课堂教学的延续阶段,教师要尽可能做好详尽的记录。记录的内容不仅要有儿童的语文学习成果,还要有他们语文学习的过程,从而能够完整地反映出儿童如何制订、执行和完成“语文学习”这项个别化工作计划。按照瑞吉欧的教育理念,记录是对儿童学习和教育活动的说明和解释,是以任何一种形式记载能够提供足够信息帮助理解所记录内容的活动。语文教师可以凭借记录来研究儿童的语文学习工作。如果我们建立了关于某个学生的长线案例记录,就可以分析其纵向的发展变化,描绘其语言成长的真实曲线,确认对“这一个”学生或“这一类”学生语文学习来说最有效的策略、最优化的路径,甚至可以提取出我们最缺乏的关于语文学习的微观指导策略。比如,长期跟踪一个学生的阅读和作文,建立“读写关系档案”,就可以发现儿童积蓄的语言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激活。有了瑞吉欧式的档案研究,才能够让教师更走近儿童,更逼近语文。
二、“全程故事”研究策略:捕捉非正式的儿童故事,建设“可凡倾听般”的儿童语文CE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时空中,学生的密度过大,导致师生的个别化交流严重受阻。实际上,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占绝对比例的是教师和“学生整体”的对话,教师无法捕捉到学生的“全信息”,对儿童的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在课堂教学时间紧、学生密度大的情况下,我们究竞如何才能做到师生交流的渠道畅通、语文学习的信息灵通呢?
1 捕捉非正式的语文学习故事。语文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课堂教学中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语文的新鲜故事。课后,我们要主动地和学生交谈,最好采用聊天的方式,积极倾听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喜与忧、笑与泪。为了搜集更多的故事,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爆料”,相互讲述。为了激发儿童讲述故事的热情,我们还可以定期举办“语文故事会”。这些新鲜的故事有效补充了语文课堂学习中所稀缺的“个别化”信息。值得重视的是,我们从非正式渠道捕捉到的信息,往往更能反映儿童学习语文的真实状况。对这些第一手资料如能认真地加以分析,就能够建立起立体化的信息资源库。许多名师的实践证明,儿童学习语文有“故事”,就表明摸着了门道,就更有可能学好语文。“故事研究”是我们研究儿童学习、提升研究能力的好素材。
2 举办制度化的儿童语文CE。所谓儿童语文CE,就是允许儿童就语文学习的话题自由表达。语文教师要把儿童的表达看成是天赋的权利,明确自己有义务倾听儿童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诉求表达。我们可以建立班级小通讯社,由儿童自主管理,包括确立选题、组织采访、写稿以及编辑,然后由班级或校园媒体来播发他们的新闻。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定期举办“语文应该这样学”的微型演讲。CE成员关于学科诉求的自由表达,不仅体现出儿童自己的“语文生活”状态,更包含着他们对成长于其中的语文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如果我们让儿童语文CE展开真性化的运作,就能有效吸纳“活”在孩子当中的最新鲜的语文学习经验,及时发现语文教育中的误区,从而迅速反思、调整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反应和感受是我们判断语文教育是否成功的第一依据。举办制度化的儿童语文CE,无疑是提升语文教师儿童研究能力的一条捷径。
三、“童年文本”研究策略:解读生态式的童质文本,验证“历时性”的语文学习规律
我们研究儿童的语文学习,显然无法凭空进行,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文本。有了童年语文学习的相关文本,即“儿童主角化文本”或“童年文本”,包括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优秀的儿童文学文本,母语学习成功者的童年回忆文本,我们的研究就会由虚空走向平实,从粗略走向精细,自模糊走向明晰。
1 解读童质的文学文本:更准确地把脉儿童心理,发现缪斯性母语的激活手段。儿童文学,包括童话、故事、小说、寓言,也包括儿童诗、绘本。在儿童文学中有丰全饱满的儿童形象、丰富复杂的儿童心理。有真切平实的儿童学习、真实鲜明的儿童反应。我们完全可以说,优秀的儿童文学,蓄积了极为丰富的儿童信息,是一座儿童研究的海量资源宝库。优秀的儿童文学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常备知识库,不仅因为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的主体部分,还因为它用感性而富有启迪性的特殊方式来表现儿童的世界。儿童文学是一种人学,安徒生、贝洛尔、金子美玲等人的作品,为我们找到了一条进入到儿童最深层的心灵层面中去的捷径。孩子的游戏精神、儿童世界的同一性、母语学习的缪斯性……这些很抽象的理论在儿童文学中都得到了最形象化的表现――儿童文学是把孩子具体真实、可感受的心理特征与现实表现展示出来。因此研究儿童文学,有利于提升语文教育的“儿童研究”能力。
2 解读童质的回忆文本:更有效地淘洗经典智慧,筛选儿童化语文的学习经验。不同历史时期的童年总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历时性的语文学习也总有它的相通性。我们语文教师要有一种回观童年的习惯。回想一下,自己身为儿童的时候,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语文?“连观”过去和现在,究竟用哪些方式来学语文最有效?童年的语文学习经历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语文教师经常回望自己的童年,可以让现在的孩子少走一些弯路。另外,有很多的童年母语学习的成
功路径,尤其是许多成功的母语学习者,那些著名的作家、经典歌曲的词作者、有深厚文学底蕴的科学家,他们的童年母语学习经历都是最优质的儿童研究样本。我们只要确认一下那些叠合的部分,就能发现童年母语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正确方向。当我们用研究的目光来阅读《名家谈语文学习》这样的回忆录时,是能见证中国传统母语教育的规律的。
四、“绿色团队”研究策略:建构具体化的研究观,力行“全清晰”的儿童语文研究
孤立研究的时代应该过去。现代化的研究必须靠“绿色团队”的全面合作。我们要将儿童语文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展开“具体化”的团队研究。有了具体的学生观、合作观、教研观,我们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研究的清晰化。
1 建立具体的学生观,实现语文课堂的“全呼吸”。语文教师要能呼吸到教室里的各种气息,将教室内所发生的语文学习信息全部收纳于心中。我们只有和一个个学生更多地产生心灵共鸣,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才能变成一种可能。我们必须明确,语文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语文教师需要有具体的学生观。真正的教室里,只有一个个具体的学生。在可以供语文教师“全呼吸”的教室里,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个一个的学生,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语文关系”。你还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一种联系,尊重学生在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成长轨迹。师生一对一的心灵沟通多了,就能清晰地看到更多的“这一个学生”,这对提升自己的儿童研究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2 建立具体的合作观,实现语文教室的“全开放”。语文教师之间相互开放,就能分享更多的儿童研究经验。教师的开放首先是教室的开放。所有的开放对别人,同时也为自己。教师之间可以相互走课,呼吸相同与不同的课堂气息。相同的气息、相似的现象,可以让我们确认儿童语文学习的共性现象与普适性原理;不一样的状态,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儿童语文学习的复杂性,用生态多样化的方式来研究活性的儿童语文。开放的教室、开放的语文教学现场,会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儿童母语学习的图景就会渐渐地清晰起来,儿童学习母语的秘密就会渐渐地主动揭开神秘的面纱。教室的开放,还包括教室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开放与对话。我们除了课堂的倾听之外,还要充分利用一切的可能倾听课堂之外儿童的“语文声音”。为此,我们可以从倾听出发,利用班级展会,召开和学生的“对话型展会”“语文展会”,就“如何看到生活中更多的东西”“如何做到‘自己地阅读’”之类学生们平时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相互交谈,帮助学生把潜藏在沉默背后的声音化译成具有形式和意义的语言。语文学习进程中所浮现出来的童声,有助于我们打开“语文学习的黑箱”。
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审美体验的过程、音乐教学过程本身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音乐课堂已显现出一个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持续交互作用的动态情境的态势,从而呈现出以审美为核心的听觉体验、情感体验与行为体验相结合的音乐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听觉领先的原则,创设以美育人的视听情境,引领学生进行听觉审美体验;还应抓住音乐作品情感的主线,创设以情育人的课堂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情感审美体验。
一、创设以美育人的视听情境,引领学生听觉审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聆听对于作品的欣赏至关重要。在音乐学习中任何其他的学习形式都代替不了聆听。《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中指出:“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对音乐作品的聆听,走马观花地听一遍是远远不够的,简单重复地聆听则有可能使聆听者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探索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以美育人的视听情境,发挥视听通感的作用,引领学生进入听觉审美体验。
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以生动的音响描绘了自然界中的鸟鸣,营造出了“空山不见人,百鸟齐争鸣”的意境。据此,笔者在题为《空山鸟语》的音乐欣赏课中围绕“鸟鸣”选择音乐作品,利用多媒体营造视听情境,以听为主,听赏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将鸟鸣、黄山自然景观、气势辉煌的合唱音乐及解说进行整合,以此短片烘托自然美;学生观看、聆听,体验音乐与画面的和谐统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第二步,进行现场配乐诗朗诵,选自(唐)王维的《鹿柴》和杜甫的《绝句》,将古曲《平湖秋月》作为背景音乐,感受、体验诗词“空山不见人”、“黄鹂鸣翠柳”的意境。第三步,聆听有代表性的有关“鸟鸣”的民族器乐曲片断,单纯的音乐聆听使学生感受旋律、节奏等音乐语汇、分辨乐器音色、领会音乐内涵。最后通过观看录像、聆听录音及选听片断的形式对重点欣赏曲目《空山鸟语》进行欣赏。在学唱乐曲片断中,让学生感受旋律与鸟鸣的关系,进而体会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
反思这节课,在思路上体现了听觉领先的原则,在设计上体现了情境的创设。聆听使音乐学习遵循了音乐学科的本质,多媒体的灵活运用,加强了视听觉的通感作用,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审美体验,在聆听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达到审美。
二、创设以情育人的课堂情境,引领学生情感审美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艺术。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一书中对艺术的本质做了精辟的解读,书中写到:“艺术品本质上就是表现情感的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情感作为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成为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同时,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都需要人的情感及思维活动作为基础。而情感体验的方式使音乐的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习得的过程,也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过程,是感受、体验、升华、顿悟的过程。
笔者在欣赏课《童年的回忆——打开童年相册,追溯童年的歌》中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并探索了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首先,在开始环节播放优美的钢琴曲《童年的回忆》(法国钢琴家克莱德曼)作为背景音乐,学生手执点燃的红烛步入教室。继而,在“成长的历程”环节,呈现一组学生儿时的照片,伴着成长的音乐——《小燕子》、《上学歌》等背景音乐。随后,在“妈妈的话”环节,通过提前录好的视频播放妈妈的祝福;在“生日祝福”环节伴着《Happy Birthday》歌声,老师和同学们送上美好祝愿。最后,重点欣赏《梦幻曲》(选自德国作曲家舒曼《童年情景》),畅谈感受和体会。
课堂上,呈现的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一支支动听的歌曲,使情景中的歌声充满了情感的诗意。在为同学祝贺生日的场景中,一组童年的歌曲引发了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在摇篮里的歌谣、童贞的旋律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从金色的童年、成长的足迹中学生重新体验了成长的历程。
这节课进行过程中,很多同学流下了泪水。久违的童谣、情境的创设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情的歌声、动听的音乐、真挚的祝福,使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浓浓的母女情、师生情,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谊。通过音乐的聆听、歌曲的学唱,学生对音乐作品也进行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教无定法。面对浩瀚的音乐作品和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学生,教师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音乐审美教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培育审美的能力。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需要相应的变革,变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反思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反思是重构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回想自己已是有十年教学经历的小学教师,其教学经验并不怎么,更何谈丰富呢?
教师是创新教育过程主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教师在思想上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认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特别是对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的特点等方面心中有数,才能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做到有的放矢。
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
一、让学生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
挫折感是学习的最大障碍,只有成功的体验,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有各自的潜能,学生探索学习的价值取向,需要环境,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活动中都能动脑、动口、动手,体验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兴趣”不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而是学习的产物,是良好教学的必然产物,它来自取得成功的满足。实践证明,学习上的成功,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提高的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新的内动力,给新知识学习带来兴趣和动力。这种动力将使学生不畏劳苦,不断向新的目标前进。因此,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尝试与探索,体验成功。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进步,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成功。人人都有不同层次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对学困生要特别关注学习上对他们“多鼓励、低起点,教方法、快反馈”更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不能采取谩骂、指责、挖苦等方式对待学生。同时,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经过努力达到“最高点”,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如对优生则应注意:“加餐”,解决“吃不饱”的问题。比如增加选学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课后的星号题,思考题,扩大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习兴趣逐步升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二、重视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也就是我们今天提借倡的参与或教学方法。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让书把儿童的童年涂得五彩缤纷,把每个孩子引进书籍的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在孩子的心理播上读书习惯的种子,需要有耐心和恒心,孩子的心里是块神奇的土地,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方法,鼓励孩子支持每天读书十分钟,并将这一行为支持下去,时间长了,自然就形成了习惯,让书里的文章教育孩子,每当孩子捧起书时,就捧起了伟大的思想,每当孩子翻动书时,就是在翻动一个精神的海洋,读书成为一种精神食粮,成为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这种习惯为童年的生命注入营养,不断激励他,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读书为儿童的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促进了儿童健康成长。
三、抓好组内讨论,全班交流,做好总结评价
组内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过程,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要注意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讨论完之后,也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组内在讨论什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如何代表小组去发表意见,做小组代表的机会也应尽量公平些,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全班交流,也可称为组际交流,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发表意见,作为全班评议的对象,同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对某个小组的意见提出赞成或反对的看法,讨论迸出了思维的火花,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达到。
总结评价是小组合作的现实环节,合作学习强调的是集体的成就,每个学生对集体的成就都负有重要责任。总结评价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来完成,好的总结评价可以收到积极的激励作用,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语文回归儿童生活
在这里的“回归生活”有三层意思: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为了生活,用张老师的原话,就是“让语文课堂成为童年生活的引领中心”。例如,他依托苏教版第8册第六单元,进行语文课程的二度开发,从而建构的主题单元课程。
单元主题:人与自然。
具体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积累描摹自然的词汇与经典片断;2.以课文为信息点,泛读10篇以上文章,并学会评点批注;3.培养对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呵护生态。总目标:培养孩子面对一朵野花怦然心动的情怀。
课程内容:精读小语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鸟语》、《特殊的葬礼》3篇课文;泛读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多篇文章,并些评点批注或读后干;有关“人与自然”的词语诗歌经典片断的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辩论“人是自然的主人”与“自然是人的母亲”;选择性作业:小组合作养盆花写观察日记,成立绿化志愿服务小队叙写绿化行动、号召学校班级使用布垃圾袋写倡议书或为学校死去的花草树写悼词。
具体策略: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和谐统一策略,尊重文本与超越文本和谐统一的策略,自主选择与合作学统一的策略,文与人、行为与情感和谐统一生成的策略。实施原则,语文课程生活化、生活语文课程化。
透过这个简单甚至还有点粗糙的主题课程单元方案,我们看到,他是以“语言文字” 为抓手、为载体、为目的,整合儿童的情感、行为,引领儿童的精神生活。其独特之处是对儿童生活行为的观照,使“语文课堂成为童年生活的引领中心”有了可能,所以我说是语文教育的新思维。
二、语文走进儿童心灵
当然,语文回归生活是语文走进童心的前提,语文走进童心也是语文回归生活的必然发展。走进童心,教师要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让主动质疑与批判成为意识;要站在儿童的立场设计问题情境、学习活动;不仅如此,最为重要的是要让语言恢复生命,破译儿童的情感密码,建立儿童与作者内心和谐共振的机制。理论常常用实践说话,还是来欣赏张老师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个教学片断。
生:(读)车停后……他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指着车……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
生:他为什么把小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
生:(插话)无意中放的吗!
师:这是一种想法。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小男孩是有意的,放高了,他怕他的弟弟不安全,又看不清楚新车。
生:那为什么不放在台阶下的地上?
师:你从“放”中读出了什么?
生:小男孩很爱他的弟弟
.......
停到那两个台阶跟前。由此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善良,也很细心。(再指名读,好。)
是有意“放”,还是无意“放”?张老师独具慧眼,选择了“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策略,透过最朴实无华的“放”字,引领儿童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贵的这是一个自然生成的问题,更彰显了教师走进童心的意识,或许也只有自然的才能真正打动儿童。自然生成是走进童心的基础。
师:小男孩的一举一动都透出浓浓的爱,还有哪句话也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读)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师:听出来了,你一定会送一辆新车。你怎么读?
生:(读)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师:你诚恳而坚定。
生:(读)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师:充满爱意。自由练练小男孩说的话。(生练习,指名读,很好。)
“教材是另一个自我”,这样的朗读指导与评价就是引领儿童将自己投射于文本,在不断肯定而不是纠谬中启示儿童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与感悟语言。引领儿童以自己阅读是走进童心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