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史铁生作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951年生于北京的史铁生,初中未尽便赶上,插队未完21岁便双腿瘫痪,从此开始了轮椅上的日子。史铁生面临着身体和精神的困境,残疾后的他,提出了三大人本困境,即人本来的困境,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着的这一群万物灵长;这困境是人本来的本质的困境。他说"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之间并且无法与他们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上帝用三种东西来折磨我们。"
1.孤独困境
人生来只能是自己。史铁生说 :"人与人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史铁生把人与人这种距离看成是墙,是上帝的秘密。"人之间有着无形的永固的墙。人们都是在一条条无形且永固的巷子里,大多时候,其情其思隔墙隔巷老死难相往来。"人人处在永远的孤独中,不可能完全了解别人也不被人完全了解,了解别人的方式也是以自我为坐标,人的限制不止于身体,更在于心灵。我们感到孤独,感到不被人了解的痛苦,而史铁生把它上升为人本困境,是人们生而来也是永恒的困境。人们妄图消灭孤独,而根本没想到这种孤独是永远也无法消除的,这也是我之为我,我之独之为我的证明。一方面,这个世界的我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我要寻求别人的了解,我怎么能忍受这个世界的我是彻底的孤独呢?而人陷入孤独又是必然的。在这个世界上你时时刻刻只是你自己,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这独一无二,于是你感到孤独、空虚、寂寞并无处排遣。
2.痛苦困境
人永远期待自己会更好,永无止境的欲望,实现一个马上衍生出另一个,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有人认为欲望是歧途,人不该有欲望,史铁生说:"如果欲望就是歧途,大致就应该相信人即是歧途。"欲望不可能无,也不应该无。人是在欲望中得到运动发展的,宗教中有很多关于消灭欲望的思想,如佛家认为人熄灭欲望之火便会涅,佛家的思想在于灭欲,而灭欲的结果却是众生齐喑,这个世界是死水一潭。我们有不尽的欲望,而我们命运的四周却写满了不可能,于是人感到了痛苦,"欲望无边,能力有限,是人类生来的困境。所以建立起诸多观念,以使灵魂有路可走,有家可归。"史铁生从拥有健壮的身躯到瘫痪不起,他有站起来的欲望,他自己知道他有多想站起来再感受一次踩在青草上的感觉,可是这个欲望并不能够感到满足,在他站起来的愿望前面有一个绝对的限制是他站不起来了,除了站起来他的人生还有更多的不满足,这些欲望的困境他有深刻的体会。他崇拜着刘易斯,而刘易斯就算跑得再快也还是有一个局限,所以他说自己的不能跑和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是一致的,这种在限制面前的欲望困境是一致的。人痛苦的是欲望必然受到限制,在永恒的欲望与不尽的限制之中人也就感到永恒的痛苦。
3.死的恐惧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我与地坛》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史铁生是一位用生命和灵魂在写作的作家,他将疾病带来的痛苦转化为对生命、对母爱、对世间万物的沉思,所以他的作品创作虽然没有量的积累,但在质的挖掘上仍足以震慑住整个当代文坛。他质朴深沉、真诚坦荡的文笔风格十分受读者青睐。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母亲的形象性格,结合意识流手法回忆、想象母亲在园子里寻找“我”的画面,给读者对这位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主题表达母爱、自然、童真,其创作的思想内核是“爱的哲学”。冰心用与小朋友书信交流的方式歌颂母爱、重视童心。两位作家在表达母爱的主题上都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并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关注,本文就具体分析《我与地坛》和《寄小读者》两部作品中涉及到母亲的部分,试论史铁生与冰心写母爱的不同。
一、描写母爱的方式
史铁生用细节描写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具体入微地刻画了一个包容、坚忍、善于理解的母亲的形象。作者在最张狂的年纪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脾气暴躁、喜怒无常,他想独自摇着轮椅前往一座荒废的园子里时母亲却没有阻止,而是默默帮儿子备好了轮椅、扶他上车、守候在拐出小院的墙角静静望着他离家的身影。试想倘若换做一般的母亲,自己的孩子身体遭了难、情绪不稳定还坚持独自外出,一定生怕孩子一时想不开或者遇上什么危险事故而对其百般阻挠,决不能像史铁生的母亲那样放任其自由地去。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出史铁生的母亲懂得尊重理解儿子、勇于承担苦难。“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一句看似简单豁达的话中隐藏了她种种的不安与担心,文中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是十分在意儿子安危的。其一是有一回史铁生出门后又想起什么事摇车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他出去时的姿势,对他回来时竟无反应。另一件事则是母亲经常悄悄地去园子里找儿子,若发现他还好好地在园子里看书便转身离去,若找不到儿子则会焦急地继续在偌大的园子中寻找他。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母亲找不到儿子的话:“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在读者看到这段具体详细的描写时想必心底都会涌起一阵酸楚,为这个焦急可怜、不知所措的母亲感到心疼。这个母亲无言奉献、关切儿子的形象也成为读者心目中伟大母亲的“定格”。
除了具体的叙事描写,史铁生还擅用心理描写升华母亲的性格和形象。其一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对她的当时心里的想法进行了幻想重现,这种重现不是凭空幻化出来的,而是史铁生醒悟、悔憾后站在母亲的立场还原了她当时的内心世界。“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段史铁生理解的母亲的内心独白也让读者看到了她坚韧、敢于承受苦难的一面,也正是母亲这种坦然坚强的心态教会史铁生勇敢地面对困境、接受命运的磨练。
史铁生的母亲教会他勇敢、生存的力量和无言的爱,冰心的母亲则使她保有了美好的童心、对大自然的热忱和对世间母爱的感恩。首先,相对于史铁生的具体入微,冰心用夸张化、理想化的笔调歌颂母爱。在《寄小读者》中,冰心对母爱的着墨较多,更像是一部母爱的赞歌。冰心把母爱推崇到极致的境界,认为弘扬母爱是人类达到自由与平等的途径,是建造世界的纽带和动力。母爱构成了冰心作品下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底色,甚至从具体的、个别的延伸至对宇宙自然、万事万物的博大的爱。例如《通讯十》:“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万象纷乱中,只要我能寻到她,投到她的怀里……天地一切都信她!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更变!”这两段话中读者可以看出,冰心笔下弘扬的母爱更偏向口号式、宣教式的,缺乏具体深刻的实例去打动读者,这样的描法是理想化的、唯心的,这也突显其“爱的哲学”的局限性。
二、母爱背景题材选择的不同
史铁生在写母爱时偏重个体坎坷经验,他将自己身体遭遇的苦难和心灵受到的摧残加倍放在母亲的身上:“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要加倍的。”以致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还发出心灵的忏悔“当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母亲却无缘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和激动,我才更加负疚和自责。”看到这里,不仅是史铁生,就连普通读者大概也会发出感慨这位伟大的母亲怎么不能再多忍耐两年,等看到儿子用笔在报刊上撞开一条路时再安心的走?即使史铁生通过幻想“也许是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来暂时宽慰自己,但在园子里他反复忆起母亲已经不在的事实,又表现出对现实命运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母亲的奉献和她的离世,尽管史铁生想用一种阔达超脱的心态来面对,仍不免懊悔遗憾,当年因为脾气倔强错过了好好珍惜和母亲相处的最后几年,所以多年后史铁生笔下的母爱仍是沉重的、苦闷的、心酸的。
比较而言,冰心写的母爱则富有张扬的时代气息。她侧重五四时期的时代变革,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动荡现实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对社会失望而造成的普遍的“烦闷”,高扬“人的发现”这一新时代的旗帜,热切地向社会宣告女性应该同男性地位平等,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她打破封建思想的禁锢,敢于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而这个抗衡父制文化的武器,便是母爱。冰心将个人的母爱上升到全人类的博爱,勇于反抗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抵制。冰心用浓厚、纯真的母爱营造自己美好的信念,她的作品处处洋溢着母爱浓烈的气息,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丑恶和迷茫痛苦。可以看出,冰心笔下的母爱是纯真、伟大、乐观的。
三、母爱意识与宗教文化
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用思想代替双腿,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越走越深。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母亲去世的那一章中“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从这里看出他在心里认为其实母亲的死是一种解脱,去了以后就不必再忍受那撕心的肝疼,不必为残疾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操心。而在整部作品中,读者不难发现文章有不少与宗教有关的字眼,例如“宿命”、“心魂”、“上帝”等,也有不少文学评论家将史铁生归为虔诚的基督徒一类,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史铁生皈依的宗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基督教,只是恰巧他人生遭遇的苦难和基督教义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契合,所以他借用某些教条来让自己的精神回归自然宁静并思考拯救人类困境的途径。史铁生完成灵魂彻底醒悟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归因于他在地坛得到宁静、亲密地接触自然、自由自在地思考,而不是去受洗礼入教后听牧师的开解或向耶稣祈祷。他将对自身苦难命运的思考上升到人类生存困境的层次,并不断探索拯救人类摆脱困境的出路,有着超脱阔达的生死观。
四、两者描写母爱不同的原因分析
史铁生的文风质朴深沉、重视人类的生存困境,将母爱视作拯救人生困境的道路之一。史铁生在突出母亲部分时采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以及侧重自己和母亲的苦难体验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史铁生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轻松描绘出一幅幅图画,例如母亲帮他准备轮椅的画面、母亲在地坛寻找他的画面……史铁生的文字具有如此强的情感渲染力和画面感,和其自身残疾体验与母亲离世有极大的关系。史铁生在一个人最狂热、最张狂的年纪里残废了双腿,他被命运击昏了头脑,自顾自地颓废、封闭心灵,因为他接受的打击实在太大,所以他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却无暇顾及母亲的感受。年轻的大男孩到了该反哺养家的年纪却反过来需要母亲的照顾,史铁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当看到母亲在园子里因找不到他而焦急起来时,他也不愿出声告诉母亲,宁愿母亲就这么一直焦急下去。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过来,明白原来自己当年是如此的自私,并告诫年轻人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无聊的自尊心去伤害母亲的心。史铁生本身的苦难体验和母亲离世是他写母爱这一部分的双重动因,这一段人生旅途本来就是悲痛深沉的,自然史铁生笔下母爱的风格也是凝重深厚的了。
五、结语
有学者批判冰心写的母爱太过幼稚和理想化,的确无论是在语言质朴还是情感深沉方面冰心所写的母爱都比史铁生略逊一筹,但这些评论无疑缺乏对两者的阅读对象层次不同的考虑。《寄小读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对象是天真单纯的、缺乏苦难体验的孩童,他们只能接受平白直叙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能将这两部作品描写母爱方式的不同拿来做分析比较,感受二者的差别,却不能将这两部作品分出高下,因为文章本身的阅读受众不同就对分高下这个行为设置了障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学作品 意象 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其之所以会被永久保存的主要原因,从古至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重视与研究从未间断过,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使其成为众多读者和学者的眼中瑰宝。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描法,它的存在给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增色不少。意象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独有的特征之一,它的产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意象的概述
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意象这个词语,尤其是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发现多数诗人对意象这一描法的采用更是频繁,如: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啼鸟、风雨、落花”;贺知章的《咏柳》中的“柳”;杜甫的《登高》里面的“秋风、苍天、猿、清渚、白沙、飞鸟”等等诗词中都应用了意象这一手法,利用自然环境中具体存在的事物现象来表达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所谓意象,即是表意之象,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要是指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形象的描写,引发出读者丰富的联想,借以让读者体会到熔铸在客观事物上的作者的主观感情。意象入诗,是喻示,抒发感情;意象入文,是象征,深刻形象。
二、意象的美学价值的概述
1、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一般认为,意象一词是起源于我国的,它是我国古代艺术形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侧重点在于“意”,所描写的物象虽然是客观存在、可以感知的,但只是为了作者“意”的抒发而借助的一种手段;后者的侧重点是整个情境,意境的概念是需要读者自行联想、领悟的,它没有可实体借助的物象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意象是形成意境的基础,如果借助数学中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这样的形容:意象+意象+……=意境。
2、意象美的概念
意象理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最早时候的应用是在周易卦象上,属于哲学的统筹范围,后来被借用并引申到诗学中,利用对自然事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美学角度来讲,这句话说的意思便是:最理想、最极致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与表达的。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言不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说的便同此理。
三、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具体分析意象及美学价值
史铁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以及文学家,他所创作的散文《我的地坛》感动与鼓励的无数的读者。本文主要以《我的地坛》为实例,从意象的角度对史铁生熔铸在文中的感情与灵魂作主要分析,并围绕其意象与作者的心路历程的关系对意象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
1、残疾和终极关怀
史铁生在21岁时突然间双腿瘫痪遭遇了残疾,病残之躯下的心灵经历了一场更为殊死的搏斗。他没有听天由命,残疾带来的缺憾、不幸、苦闷、压抑使他产生强烈的补偿欲求,化为扬起生命风帆的动力。命运的偶然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因残疾而走上了创作之路。残疾写作的审美经验是独特的,作为一个双腿残疾比一般人更痛切体验人类困境的作家,史铁生的全部文字都有其生命存根。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冷静思索,对于命运的探询理解,对于生命存在、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关心垂问,厚重的哲学意味显然与他的残疾有关。
当史铁生的目光由对残疾人遭遇的伤痛转向对整个人类境遇的思索时,他作品中的主角由残疾人特别是腿有残疾的人扩大到整个人类。差异带来的痛苦只是表层显示的背景在更为深层的终极关怀的纬度上,残疾人和健康人的差异得以消解。史铁生选择“存在”作为心灵记录的主体,对生命作不同层次的探索和叩问。在生命意义的追寻之中求索灵魂对信仰的慰藉。他为自己的信仰、为存在、为更多人的精神觉醒,为生命留下点痕迹。
2、意象的美学价值
史铁生为什么爱用意象去表现人生感悟?这与他的经历个性、艺术追求以及意象的基本特点有关。残疾促使史铁生走上写作道路。刚开始是生存自救,走着走着才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一份价值感。他由个体生存进一步关注人类的存在。对人的价值关怀使他钟情于意象,文学意象是审美性的意象造型。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意象起于由感知得来的表象,表象诉之于想象,经过再造,成为“浸透着情感的表象”是谓意象。文学作品是符号化了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是审美体验化了的结果,它不具有严密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但是有浓烈的意象色彩及其情绪性,因此具有生命力,可以用来表现那些真实的生命感觉。
地坛,明清皇帝祭地之坛,在民间是带有神物的意象。在钟鼓弦歌的热烈氛围中,寄寓着对神力、祖先的崇拜和突破现世时空的要求。祭坛象征着坟墓,又象征着复活之地-----死亡转化为永恒生命之地。
地坛从历史中走来,历尽沧桑四百多年,淡褪了神秘的光芒,以其荒芜和沉静等待着史铁生的到来。十五年来,日升月落,史铁生与地坛默默地交流,溶为一体,完成生命的对话。地坛给了他无限冥想的时空和心灵的自由。对他来说,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他想清楚了死是必然到来的节日,于是决定活下来试试,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虽然每一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然而,“宇宙以其不熄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我与地坛》)
地坛不仅此凝聚着史铁生的生命之思,更有母亲那意志坚忍,毫不张扬的爱。母亲凝视的目光总在身后。灵魂的理解为他撑起精神的家园。史铁生为宿命寻找精神上的支撑和说明。“地坛”包容了史铁生博大的生命之思,启示他要接受苦难。
史铁生通过创造意象表达生命的感觉,把对生命的感悟赋予意象,努力寻找跟自然,人生的相通之处,使意象成为生命的象征,共同承担人类的命运。意象是史铁生把握其世界的一种审美方式,是他建造精神家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是他精神上的栖息地乃至生存理由。他在意象中寻找精神家园,体验生命,领悟存在。意象中笼罩着宿命的色彩和影子,贯穿着他对宿命的独特思考和生命的演绎。
要根据话题的需要找到经典素材与文题(观点)的内在联系,从而紧扣文题(观点),选择经典素材的可用部分。
比如,史铁生这一经典素材:
史铁生,男,汉族,北京人。1958年在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3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我与地坛》(1991)是作者对自己过去10年的写作内容、思想、形式和写作行为本身进行解剖,为写下去(活下去)寻找理由。“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每时每刻我都在追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
有考生以“态度”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在活到最狂妄的时候,命运之神将他抛向谷底。在风华正茂之年失去双腿,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但这并没有使他倒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他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便是史铁生。为什么命运的弃儿变成了时代的骄子?因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让一颗破碎的心重新完整;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让一个弱者成为强人。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面对痛苦,要有良好的生活态度。
有考生以“调整”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史铁生,一个双腿残疾的年轻人,只能坐在轮椅上。开始他内心非常痛苦,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时候甚至想一死了之。后来他独自来到地坛。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弥漫着宁静的味道。在这里,他想与其整天痛苦忧郁地活着,不如做一点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调整心态,卸去了烦恼,决心以豁达的心境对待人生。正因为适时地调整心态,他才对生活充满信心,重新站了起来。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在痛苦时,应调整好心态。
有考生以“大爱无言”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母爱无声而又无处不在。当处于最狂妄年龄的史铁生失去双腿时,他被命运打昏了头,脾气坏到了极点,常常发了疯似的离开家,什么话都不说。母亲无言地为他的每一次外出做好一切准备,痛苦、惊恐的母亲每次只能祈求,默默到地坛去寻找儿子。每次远远地看到儿子,却不敢接近,她知道儿子不想让她跟着,她只能默默地关心着他,希望儿子能够找到一条正确的路。真是大爱无言啊!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在苦难中,凸显母爱的伟大。
有考生以“遗憾”为话题作文,立意是“别给自己留下遗憾”,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史铁生,一个在20多岁就失去了行走能力的人。巨大的悲痛,使他封锁了自己,面对母亲无声的爱,面对母亲在地坛焦急的目光,他倔强,从不叫母亲一声。他没有理解母亲的痛苦。而当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时,母亲却离他而去,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遗憾。试想,倘若他能在母亲焦急地在地坛浓密的树林中寻找自己时,哪怕叫上一句“妈妈”,他会遗憾吗?假若他在母亲每次送自己出门时给她一个微笑,他会遗憾吗?别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因不理解母爱而感到遗憾。
有考生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脑海中时常闪现一个字:“死”。一个残疾人将来还有什么出息呢?在生与死面前,他无能为力。但是,希望重新点燃了他,他选择活下去,并坚强地活下去。那个心灵的选择,不知在他的脑海里徘徊了多久,也不知他跟死神较量了多久。幸运的是,他被地坛感动了,鸟儿的欢唱,花儿的竞相开放,使他做出了选择,坚强地活了下来。
经典素材与话题的契合点:面对生与死,做出心灵的选择。
有考生将史铁生看做当代人学习的榜样,在以“榜样”为话题的作文中,运用史铁生的素材写道:
当狂风暴雨来临时,我不曾害怕
当无边的黑暗乘虚而入时,我不曾恐慌
当六月的残酷降临时,我不曾伤心
是你,告诉我要怎样活着
怎样书写自己的人生
史铁生,一个用生命书写人生的强者
疾病的疼痛压不倒你,双腿的残废挫不伤你
你,坚忍地活着
你是人们心中不倒的丰碑
关键词:当代残疾作家; 史铁生; 精神境界; 启示作用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受关注的作家。身体的残疾使他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因而他的写作起点与其他作家有着明显的不同,使他不断向自身追问,直面个人面临的困境以求精神自救。他对残疾的态度逐渐由愤怒变成敬重。他把残疾看成是命运派给他的强大对手,在肉体上与之抗衡,在精神上与之抗争。他用残疾的身体体悟、忧思人类,使他成为中国当代以残疾者的身份书写超越人类精神困境的一个精神上最没有残疾的人。
一、史铁生精神境界的揭示
1、超越命运的束缚。“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这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话语。对于史铁生来说,因为身体的限制,使得许多常人的选择方式都成了对他的拒绝,面对当今这样一个自主性越来越强、自由度越来越大的时代与社会,他却非常无奈,这是他的大不幸,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上帝决定借你演一出荒诞剧,你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而己。但他显然没有被这种想法束缚了想飞的心灵。对生活、人生的哲思使他获得了一种超越平凡的力量。命运摧残了他的身体,却赐给了他智慧和悟性。
“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生命的美丽与悲壮”。正如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所写的当他与苦难处转身之时,他的人生、生命就绽放出了异样的光彩。
人都是在现实中学会坚强的。史铁生的遭遇使他对生命有了不同的思考,这种精神境界不仅超越了人的性格,甚至超越了一般人的意志。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以后,史铁生不但顽强地走了过来,而且还达到了十分超然的境界。这种超越之心是史铁生战胜苦难,从宿命感中“突围”而出的“武器”。史铁生在历经这样的创痛之后能够显得安详、宁静,就在于他那颗赤子般的童心,让史铁生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让史铁生从宿命中突围“十面埋伏”的遭遇,敢当人生的“英雄”。
2、坚守虔诚的博爱。史铁生对爱的思考起源于残疾,随着他对残疾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他对爱的认识也不断升华。爱在史铁生这里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之爱,而且有了更宽泛的意义 :爱不再仅仅于狭义上激起人的一点感激,而且是具有了全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史铁生看来,爱和残缺是陪伴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肉体的残缺要靠爱来支撑,心灵的残疾要靠爱来超度,爱因为人类的残疾而生,残疾给了人类对爱渴望追求的契机。如何克服自身的残疾,如何正视真爱,如何在个人之爱与人类之爱间寻求统一,史铁生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追问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这一主题的清晰认识。
在史铁生看来,因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局限,爱才显得重要;因为人们之间存在隔膜,爱才突显出价值。史铁生说:“局部之痛苦,无不源于局部之无限,因而局部的欢愉必是朝向那无限之整体的皈依。所以皈依是一条永恒的路。这便是爱的真意,爱的辽阔与高贵。”“爱,即孤立的音符或段落向着那美丽与和谐的皈依,再从那美丽与和谐中互相发现:原来一切都是相依相随。”“爱情是站在现实的边缘向着神秘未知的呼唤和祈祷,它根本是一种理想或信仰。”这些摘自《病隙碎笔》中的话可以看出史铁生对爱的清晰理解。史铁生认为爱情最终是要汇入广博之爱的,如同局部向无限的皈依,人类不过是宇宙的局部,我也不过是人类的局部,而所有的局部最终都将走向整体,这就如同孤立的段落或音符渴望在整体中寻求价值一样,爱愿如同宗教精神,给人的永远是前行的引导,永远是不断接近的可能。在这条路上不能靠任何功利的手段和方法,只能靠人们发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祈祷。祈祷意味着平和,意味着摆脱世俗的纷扰,意味着心灵对博爱宏愿的跟随,它从心底流出,散漫于整个人生之路。
二、史铁生精神境界的启示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早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尽管史铁生的作品中体现的仅仅是一种个人化的人生哲学。但他是人生悲剧中的微笑,苦难命运中的浪漫,他的闪光的人格魅力会影响更多至今仍在苦难命运中探求的人们,因此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出的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将给青年一代以深刻的启示。”[1]其实不仅仅是青年一代,而是对当下的人们尤其是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带来特定的启示和警示作用。
1、价值理念的建构。人生的价值何在?人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些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相信不少人都曾在内心思考过、反问过自己。这种思考是沉重的,但又是每一个开始觉醒的个体生命所必须面对的、必须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