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托物言志的诗

托物言志的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托物言志的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托物言志的诗范文第1篇

1.化虚为实,彰显美文本色

考场上,我们应善于思考,积极地将呈现在面前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巧妙地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生动活泼的表象成为你融注感情的载体,切忌静止、固定地观察事物,要擅长动态地观察和感知我们熟悉的事物,深入到大自然的生命中去,和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2.化外为内,表现特定主张

考场上,针对特定的作文材料、话题或命题时,我们应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学会融志于物,物志交融,巧妙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激发读者产生共鸣。

3.化大为小,抒发感人情志

“在细微处显出才华”。切忌把自然景物或外在事物当成一个概念,我们应将整体形象进行细微的分解,从而选取最切合表现自己志向的那一面来写;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物来写,从而为写“悟”打下基础;要找准象征物与被象征之“志”之间的相似点,抓住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将二者自然地融为一体。比如写“故乡的榕树”,通过对榕树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因为榕树是故乡的重要特征,因此,集中笔力写“榕树”就深切地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写“松、竹、梅”,通过它们耐寒的特点,可以用它们来表示高洁的志向和不屈的意志;再如“泥土”可以用来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可以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等。

托物言志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指标;社会责任;构建

1.引言

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是全方位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济效益。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这四大方面来对企业进行整体评价的。这四大能力的财务分析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了总结和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大小,满足了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传统的财务指标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企业全面评价的需要,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适时加以完善。当前绿色、环保、低碳的经济发展理念席卷全球,企业经营的理念也从单纯的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向为回馈社会、永续发展,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对企业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如何合理公正地评价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作一粗浅探讨。

2.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及内容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没有统一定义。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则认为“企业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它利润的活动”。也就是说,企业确实存在的社会责任,那就是在遵守法律和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挣更多的钱。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企业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两种就是诚实和赚取利润。

美国学者Carroll(1991)年创建了著名的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Carroll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企业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的期望”。该金字塔模型把企业社会责任分成四个层:即慈善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Carroll的社会责任模型要求企业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

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较一致的观点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主要有员工、消费者、政府、社会大众等。即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对股东以外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关注生产安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本文采取的正是这种观点。

2.2 企业社会责任内容

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应是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份子应尽的义务。一般来讲,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企业对员工的责任。这种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对员工的薪酬、安全、福利、教育等方面承担义务。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绝不仅是雇佣关系,企业不单要付薪酬,还要在医疗、工伤、养老保险等方面提供保障。有责任为员工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2)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消费者是指购买了企业产品的社会成员,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就是要对消费者履行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保证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不得欺诈消费者和谋取暴利。(3)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企业纳税可以视为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企业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照章纳税,不得偷税、逃税和漏税。(4)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企业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捐助福利事业、慈善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可以视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3.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必要性

3.1 传统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缺位

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企业财务状况、经济效益分析为核心,不重视对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这种忽视可能导致企业因没有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而引起社会舆论的批评,甚至会导致企业被相关监管部门停业整改、停止经营。这样的案例已屡见不鲜。因而,构建一套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来对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行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3.2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具有正面意义

第一,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谐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和谐社会中的企业必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会以诚信的方式经营,公平竞争; 意味着企业不会只为赚取利润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意味着企业会关注社区、环境、回馈社会等,这些都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第二,有助于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目标上协调一致。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内容之一是企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通过技术进步节能、节水、节地等,通过减排保护环境等,使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展示企业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赢得社会广大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同,并最终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企业的竞争力也因此得到提高。

4.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构建

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是对企业经济责任进行分析评价,分析的着重点侧重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而我们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必顺要扩展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与内容,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构建可以从五个维度着手,如表1所示:

该指标体系具体应用时还要注意到:不同行业的企业其相关指标不合宜直接比较。当然该套指标体系也并不完美,它只是解决了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各个维度计算方法,尚没有给出一个综合的评分标准。针对每个行业,如何赋予各个维度一定的权重,对各个细分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然后再给出一个综合的分数,对行业内的企业进行综合评价,这也是值得我们后续进一步研究的。

总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具有导向作用,只有注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才能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社会和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贾毓琪.浅议企业社会责任[J].商场现代化,2006(20).

[2]颜剩勇,刘庆华.企业社会责任财务分析指标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2005(5).

托物言志的诗范文第3篇

一、从触景生情说起

首先,我们先来看岳飞的这首《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朦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首词并没有什么难懂的地方,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抒情。用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描述宋金讲和期间,岳飞在军帐中深夜难眠的复杂心境。我们先看这首词如何抒情。首句写“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所以,后面写起来后所见所感。在静夜里,岳飞倍感孤寂沉痛,平日里郁积的愁情便一起涌上心头了。这里情绪的引发就是昨夜不住鸣叫的寒蛩。因为景物某种特殊的特质而触发诗人内心情怀的,这就是触景生情。这里的“触景”是前提,是情绪的缘起。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诗人内心早已郁积了许多情绪,被这不期然的景物所触发,所有一切便都涌上心头了。再比如骆宾王的《狱中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与表予心?

骆宾王为小人所害,身陷囹圄,他生性耿介,有豪侠心,相信自己的高洁和正直。蝉在诗词意象中是高洁的象征,有虞世南的《蝉》在先。其诗曰“垂q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所以,狱外鸣叫的蝉声就让他想起了自己的高洁。这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是很经典地写出了由景“西陆蝉声”到情“客思深”的过程。这便是触景生情。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

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会注意到上面引用的两首诗词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写的是“实景”。是因为见到这样的景物了,就被触发了与此景物有关联的情。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则并非如此。这两个词语尽管有表述上的不同,其生感的心理机制却是相同的,都是先有情感,再凭借景物抒发出来。前者更体现了“借”的特点,所谓的“为情造景”,作者是用寻找或者营造那个景的方式来抒情,却不一定是眼前的实景。例如“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里的“柳色新”可能是所见,也未必是所见,诗人这里是要凭借“柳”这个词来表示离别的留恋之意。还比如杜甫的《望岳》,作者写了山的雄奇之后,再写内心的雄心壮志,他用一个“会”――应当,来写想象中的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里的“凌绝顶”和“众山小”不是眼见的,而是作者为抒雄心而做出的想象,正是“为情造景”,这是比较典型的“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更侧重于先有景,再把情融于景物描写中的过程,很多时候,“寓情于景”接下来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难以区分哪个先哪个后,而是情与景的彼此交融。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写春天夜雨,对于心忧黎民的杜甫来说,一场春雨自然让他内心欣喜。这首诗我们不说它是“触景生情”,原因在于作者看到下雨了就写它是“喜雨”,是就雨来写雨,并没有因此景而触发内心郁积的其他情绪,它不具备看到景物引起内心波动的特点。作者通过写雨来赞颂雨,来表达因为下雨而带来的欣喜之情。所以,这可以成为“寓情于景”。

从写作的心理机制上来看,触景生情是景物引起情感,而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则是先有情感,再把情感放到景物描写中。而情景交融并不是写作过程中的创作心理,而是阅读者从中感到的某种心理愉悦。这样,我们发现情景交融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当作品中景与情达到某种高度的协调统一时所达到的一种境界。

三、托物言志

前面说到了“借景抒情”,这个词在字面上和“托物言志”是近义词,也常常被学生混淆。仔细体会,这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首先“情”和“志”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情感、情愫、情绪;而后者是志向和抱负,是一个人的人格追求和价值追求。其次,前者是“景”,是眼见之物,却未必是一个完整的“景物”,写作者往往攫取与情感相近的多个景物;而后者往往体现在某一个事物上,作者把它作为抒发志趣的载体。例如辛弃疾写的《咏梅》,我们不便于说这是“借景抒情”,作者在这里写的不是个人情感,而是志趣,是作者生命中所坚持的道德操守,他寻找到可以寄寓这个坚持的“物”――梅花,然后对梅花进行了全方位的在塑造。所以,托物言志更像是谋篇的艺术手法,而不是行文的修辞。

我们会发现许多托物言志的诗,比如于谦的《石灰吟》、虞世南的《蝉》等等,都是专一于某一事物上,竭尽所能地挖掘出这个事物身上自己所要表达的志趣。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些词有相近的地方,也有许多想通的地方,有的诗句很难明确地断定它究竟使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意象教学

一、意象的基本内涵分析

意象是意和象的结合体,是借助于象达意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和智慧。意象的产生与“言不尽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言无法言说“物之精”时,便会选择“立象以尽意”。当然这里的象也是通过言进行表达的,不过当象进入到言意转换过程中后,便具有了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常言道,做人贵直,作文贵曲。意在做人要率真、爽直、光明磊落,而作文则要含蓄委婉,以达“曲径通幽”之效。象具有直观性,但是同时又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给读者以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空间,这种思想的自由生成了强大的张力,使人获得了阅读的主体地位。对于意象的分类,有论者把其分为:描述性意象、象征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1]。“描述”“象征”和“比喻”这些关键语词均能看出意象是一种文学手法。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意象有历史传承的一面,也有个性化独创的一面。比如,文学作品里面,月亮可谓一个典型的意象,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智慧、审美追求、文化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以月入诗入文的不计其数,月亮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深深定格在国人的思想里。所以,月亮所隐含的阴柔之美、含蓄之意、思念之情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结构传承下来,这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意象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一个事物,借助一些突兀的、奇特的、另类的形象来表达情感也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选择。比如,《水》(苏教版五年级,作者马朝虎)中的“狗尾巴草”这一意象就传神地表现出四兄弟渴望水的模样和心情。这是作者原创的意象,而且是专属于这篇文本的意象,非但没有一丝的违和感,而且表达得入木三分。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意象性表征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有古典诗词63篇,从编选的数量分布上来看,第一学段每册安排4~5首,第二、第三学段每册安排5~7首。从编选的体裁上来说,第一学段以五言绝句为主,第二学段以七言绝句为主,第三学段出现七言律诗以及词[2]。从内容倾向性上来看,具有“儿童化”及“说理化”倾向。所谓儿童化,就是诗词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以塑造儿童形象为主,比如《池上》《小儿垂钓》《村居》等;所谓说理化,就是在小学高年级开始出现内容倾向于辩证、说理的诗词,比如《观书有感》《冬夜读书示子聿》等。这些古诗词之中,意象性表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托物言志

在编选的古诗词之中,托物言志是意象性最为明显的表现。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志向投射到一个真实或虚拟的事物上,得以委婉而深刻地表达,这个事物由于附着了志,于是具有了典型性,既而得以一定的文化传承。《石灰吟》《墨梅》《马诗》等就属此类。这类诗一般前两句状物,后两句言志,比如《墨梅》中,前两句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从位置、数量、颜色等角度介绍了梅花;后两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对人生的追求、价值的取舍跃然于纸上,不求世俗的功名,但求内心的坚守。梅花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同为编选的古诗《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中的“梅花”所表达的则是斗雪傲寒、坚贞不屈的意义。同为梅花意象,但是所表达的意并非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对意象的把握不能脱离于语言环境,也不能脱离作者的人生追求、创作背景。

2.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选编的古诗词之中有很多写到月亮的诗,比如《古朗月行》《静夜思》《枫桥夜泊》《峨眉山月歌》《水调歌头中秋》等,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每一轮月亮背后都凝结着一段思念之情。《古朗月行》是思念童年生活的月亮,《静夜思》是留恋故乡的月亮,《枫桥夜泊》是孤寂旅途的月亮,《峨眉山月歌》是思友心切的月亮,《水调歌头中秋》是佳节思亲的月亮。这些情感都附着在月亮之上,月亮自此具有了意象性、文化性,在中国人的思维里流淌。传统意象,月亮是个典型,其他诸如梅兰竹菊、荷柳茶酒等自然及人文意象也同样成为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精神追求。

3.隐喻明理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之中还选编了一些隐喻明理的诗。所谓隐喻明理,也就是通过隐喻、象征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而这被隐喻、象征的对象便成了意象。比如“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中的“一枝红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中的“活水”。这里的“一枝红杏”“活水”具有的象征意义已经完全超越了这两个事物本身,其所象征的意义又被新的形象所获得,“一枝红杏”指的是新生的事物,“活水”指的是新的知识。从中可见,意象在古诗中的运用分别指向不同的表达意图。托物言志在于表达自我,文化传承在于表达共识,而隐喻明理在于表达法则。

三、小学古诗词中意象存在的基本形态

小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力突出,对于反映童年生活的古诗词尤其感兴趣,比如“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这首诗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小娃”“小艇”,“小”中见可爱;“白莲”“浮萍”,颜色中见生活。这些都是直观可见的,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小。但是“意象”不仅作为一种“物”,还作为艺术化、文学化的一种方式,在理解的过程中要做到形神兼得,这无疑会给生活经验、文学素养相对缺乏的小学生带来思维挑战。为此,我们要弄清楚选编的古诗词中意象存在的基本形态,在厘清这些基本形态之后,将会产生积极的教学意义。

1.单一意象

在选编的古诗词之中,通篇围绕着一个事物来写的占有相当的比例,比如上文中我们列举的《梅花》《墨梅》《石灰吟》《马诗》等,所表现的意象分别为梅、石灰和马,是单一的存在。这单一的意象具有明确的所指,诗人的笔墨就集中在对其的描写之上,写其形,抒其神,方向集中,语言精练,这是相对简单的意象存在。

2.叠加意象

与单一意象相对的则是叠加意象,也就是说诗中所呈现的意象是多样化的,每一个意象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指向诗人所欲表达的情思。比如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中的松柏、书童、山峦、云雾这些意象依次出现,不仅勾勒出了清幽旷远的画面,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的汇聚、叠加共同指向一个深层意象——隐者。这个隐者虽然最终也是“不知处”,无觅其踪迹,但是这也恰恰暗合了“隐者”的内涵,既然是隐者又如何可见呢,更增添了其神秘感、飘逸感。所以像这类叠加意象作品,我们一定不能满足于其表面,而要在“松、童、山、云”中感受其“隐”的深意,形成隐者的形象。

3.特指意象

所谓特指意象,就是从诗歌的叙述情景中荡出一笔,以突兀的、险拔的、出乎意料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意象。在《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是乘兴而来的欣喜,“小扣柴扉久不开”是心愿难酬的失落,“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又是豁然开朗的激动。四行小诗细腻地传达出诗人心情的波澜起伏,如果没有这“一枝红杏出墙来”,那诗也便成了一首普通的感怀诗了,正是这“一枝红杏”使得诗歌有了酣畅淋漓的痛快,其所表达的意蕴已经不再局限于“红杏”本身,而具有了更为广泛、深刻的哲学意义。很显然,这里的“一枝红杏”是一个特指,是表达哲思的一个意象。从这三种意象的基本形态中,我们可以发现,意象既有显性的一面,又有隐性的一面,还有特指的一面。同时我们也会发现,意象的这三种形态分别对应着意象的具象功能、叙事功能与思辨功能。无论如何,其都是文学化、艺术化的方法,有了意象的存在,诗歌才会形象鲜明、意味无穷。

四、小学古诗词意象的教学实施策略

意象在诗歌中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意象的教学认知和教学策略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通常我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

1.对形象的还原

诗歌具有鲜明的形象美、音乐美、意韵美,对意象的领会离不开对形象的还原。我们一般的古诗词教学往往把着力点放在理解、积累上,理解的基本途径是借助于注释,这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这样的理解方式是理性的、专业的,其消极的一面是忽视了诗歌的形象性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思维倾向,导致了为理解而理解的现象,美好的诗歌经由这一机械过程,生趣顿失。比如教学《墨梅》,很多老师会先把象征的手法揭示出来,让学生领会诗人高洁的品格,并立志向其学习。这样“理智”的教学,没有唤醒形象感,自然其所蕴含的情意也无法与形象融为一体。如果我们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形象的还原上,将会迎来不一样的教学样态。首先,《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王冕是画家,其最擅长的是画画,这首诗是对他所画梅花的注解,是这幅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学可以从这幅画开始,让学生观墨梅之形、之色、之姿,对墨梅有个直观的了解,并引导学生说说这梅花与我们见到的、想象中的梅花有何异同,凸显“墨”这一颜色,引发学生对诗人用意的推测。其次,《墨梅》具有朴素的画面感。“吾家洗砚池头树”,茅舍,池塘,梅树,再加上“洗砚”的诗人,画面跃然纸上;“个个花开淡墨痕”,朵朵花开的画面又立呈于读者面前,“淡墨”二字更是活画出梅花之色、之姿。“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写的是梅花的香气,“流”和“满”为香气赋予姿态。如此,整首诗就好像一幅画,从梅花所处的环境写起,依次写了梅花之形、之色、之味、之姿,动静结合,与画作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最后,在梳理出这些形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发现“墨梅”之墨色、之清气所具有的特殊之处,结合王冕的人生追求进行佐证,其意韵、内涵、主旨便会自然生发出来了。从形象出发悟意,是诗歌教学的必由之路。

2.对背景的求证

言为心声,发自于性情,立言就是立人的过程,一个人的言语样貌和人格样貌存在着正相关,虽说也会有“言不由衷”的现象,但只是个例。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言语作品都在反映着作者的生活现实及价值追求,所以我们要理解诗歌意象,对背景的求证是不可缺少的。事实上,在小学诗歌教学之中,对背景的求证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但相对随意,在诗人、社会信息等方面存在着偏其一隅的问题,不能够相对全面地建立起象和意之间的联系。《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人于谦以石灰自喻,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相传该诗是于谦12岁时目睹青石经火煅烧成石灰有感而作,可是许多的语文教师却更倾向于补充于谦后来为官清正的背景,表面上能与“清白”相互呼应,但是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依然遥远。在创作背景中,12岁这一年龄对于学生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观察思考和远大的追求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情感冲击,而就是这样的信息才会引发学生的认同。再加上补充于谦后来做官的信息,那么于谦的形象就在意象生发联系的过程中站立起来了。所以,对背景的求证不能贪多而致泛化,应该关注背景细节,寻找与学生容易“共情”的点,使作诗之人与读诗之人实现情感的有效沟通。

3.对诵读的落实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诗歌的积累,诵读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但如何让诵读变得有趣味,这是必须面对的。在“国学热”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在搞经典诵读活动,一是在形式上营造诵读的氛围,比如着古装、吟古调、演古事等,这种历史感、庄严感的确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迹。二是在方法上实现读画结合、读唱结合,比如诗意画、画配诗、谱诗歌、唱诗歌等。我们都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咏流传》诗词诵读节目就是典型的读唱结合,把古典的诗词与现代的音律配合起来,以传统、通俗或流行的艺术方式加以表现,达到了良好的传唱效果。比如龚自珍的《苔》本不为大家所熟知,但是经这一节目传唱,一下子火了起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在背景歌词中、在梁博的支教故事中、在山区孩子的纯朴的声线中获得了新生。吟诵是一种特别有效果的诵读方式。吟诵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音乐感,而且还伴随着一定肢体动作的参与,吟诵的过程于是变得更富有参与色彩和表演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更有吸引力。同时,吟诵的声调与诗歌的意义密切相关,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是直观的感觉的理解,为学生所悦纳。

托物言志的诗范文第5篇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可分为三个层级:感知、感触;鉴赏、评价;总结、表述。而这三个能力层级的培养,应贯穿于鉴赏诗词的四个步骤中。

一、初步感知,筛选意象

“一切景语即情语”,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主观感情形象,意中之象即“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

二、咬文嚼字,推敲品味

名家之作大都可称得上是文不加点,不刊之论,有时是“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我们在鉴赏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替换法”进行比较,有助于他们理解难词新句,同时也能够领会词语运用的准确巧妙。就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赤壁之景的诗句:“乱石穿(崩)空,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层浪)。”笔者问学生:“若改为后者岂不更有气势?”经过一番研讨,学生认为从豪放词风格而言,似乎可行,但“崩空”“裂岸”给人以惨烈之感,与后文“江山如画”之语境极不协调。

因为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词多解。例如,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这还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

另外,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苏轼的《雪》:“冻合玉楼起寒栗,光摇银海眩生花。”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在读诗词时,这些都得好好琢磨。但有时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观其大略。

三、虚实相生,身临其境

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

四、推知主旨,领悟感情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向的一种文学样式,其本质就是抒情。近年来,诗词“情感”类试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诗歌的主题(主旨)是什么?

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诗要表达什么主旨呢?我们先从意象入手,“草漫漫”“春事晚”点明暮春时节,自然容易引起人们伤春之情、离愁别绪;“燕子不归”,隐喻游子不归,加之“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意象,渲染无限怅惘、不尽哀愁的意境,从而推知本诗的主旨是抒发倚阑之人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五、艺术手法,学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