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课堂理论

高效课堂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效课堂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效课堂理论

高效课堂理论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不十分乐观,在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必须采取措施予以逐一解决。

1.教师队伍方面

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在教师队伍上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队伍结构上,高校现有教师队伍不够合理化,没能站在学科发展的高度来科学构建教师队伍,尚未完全形成老中青三个层次相结合的教师体制,个别教研室的结构十分不合理。敬业精神上,一些教师尚不具有足够的敬业精神,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对于上课存在敷衍了事的心理,无法真正做到“爱一行、专一行与精一行”。业务水平上,一些高校教师的业务水平低下,缺乏积极、主动探究教学改革的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学过程,而忽略实际教学效果;过于注重学时的积累,而忽略了实际教学质量;过于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2.课程体系方面

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上还不够完善,需要不断进行补充与优化。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一味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要求的满足,所沿用的思政课程体系并不能将理工院校的特色充分展示出来,课程体系所具有的人文素质底蕴还不够深厚,对促进当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作用甚微。

3.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多数高校在思政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上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思政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不够规范化。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够多样化。尽管许多教师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有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在评价方式上,多以书面考试为主,无法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

二、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存在的诸多不足,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者们必须不断探索、积极实践,采取有效措施来构建高效思政课堂。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高效思政课堂。

1.充分实施爱的教育

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对于构建高效思政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里的“爱”是大爱,不仅有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爱,更有对自身专业、学生的爱。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教师是否投入充足的精力、上课认不认真、对学生有没有爱心与责任心等等,而教师所呈现出来的这些态度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投入度。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着这种爱。此外,由于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教师们必须充分注重对于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就是说,教师的爱同样也要体现在对自身专业的爱。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与兴趣之所在,尤其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开来的今天,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唯一传道、授业解惑者。倘若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很有可能在课堂上玩手机、看小说、聊天等,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们在课堂不能一味滔滔不绝,而应认真研究思政课程的特点,通过认真讲解与耐心启发,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渴望与兴趣。

2.大胆进行教学创新

要想构建高效思政课堂,广大思政课教师们必须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思政教师们应积极建立思政教学创新的意识,不断尝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并且有益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来开展实际教学。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思政课上多沿袭“灌输式教学法”,这种单一、枯燥、抽象、乏味以及空洞的“单边政策”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思政教学模式,以一种更为趣味化、形象化、生动化、实际化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准备知道什么”“实际了解什么”,以及“最终解决什么”等问题。同时,为了上好每一堂思政课,教师们应精心备课,尤其是面对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基础课与概论课,在认真查阅最新的、大量的参考资料后,做好资料的筛选工作,给学生提供最具代表性与最具说服力的案例。此外,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们在教学形式上应尽量多样化,避免因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而引发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厌烦感,以致思政课堂上频繁开小差。例如,为了让思政课教学过程更为形象化、生动化,除了大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外,笔者还将全班学生按其个体差异的不同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小组长与多名组员构成。通过在教学活动中进行速度比赛、美观比赛以及成功率比赛等诸多项目,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东西。实践证实,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形式多变化,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兴趣,显著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

3.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与课堂调研,笔者发现,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自行制作PPT讲解以及小组辩论等多种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学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仅给予学生锻炼自身胆量、口才及能力的良好机会,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度,更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堂的积极性,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基于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广大思政课教师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多组织一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思政教师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有效组织并调节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以课前自己单独搜索到的案例来讲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通过言语启发、鼓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政课堂中。第二,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过激思想及言论,对于学生在思政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偏激思想与错误观点,教师应及时、明确说“No!”,并详细阐述自己的理由,让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意见。第三,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弄懂、弄透课本,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与筛减。合理把握课本中应精讲、略讲、不讲以及学生自学的内容,并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通过这样一种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思政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逐步养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此外,这种“参与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一回当老师的新鲜感与满足感,所讲述的话题也是学生普遍关注的话题,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

4.思政课教学内容生活化、实践化

“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育名言,强调当前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作为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将品德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思政课教学才能焕发生机。所谓思政课教学“生活化”,其实就是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尽量丰富学生的现实经验。只有将现实生活融入思政课堂中,才能实现“知”与“行”的统一,才能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思政课变成深受学生欢迎的生活课程,显著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只有源自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教育,才能深刻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真切感受道德体验与道德认知,而并非来自表面的、肤浅的和虚假的道德熏陶。基于此,广大思政课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思想特点与当前社会生活焦点,积极挖掘价值较高的教学资源,让思政课教学内容更为贴近当代大学生思想及生活,赋予思政课教材较为广阔的现实背景,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震撼力、说服力与驱动力。所谓思政课教学“实践化”,就是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行为的外化,让学生所拥有的思政知识与判断能力转化为一种有效行为。这就意味着,广大思政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提升。由于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念的初步形成,往往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真切体验与感悟;而道德情感与道德理念的形成,则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与深化,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基于此,广大思政课教师应以实践活动为具体载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体会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生存、合作。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孤儿院等地方,让学生与这些需要帮助的群体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会推己及人,感受别人的痛苦与困难,并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促进学生同情心与爱心的逐步养成。长期坚持下来,学生通过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与成长,有助于正确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5.积极拓展思政课教学活动空间

传统思政课教学,多局限于教室内与课堂上,活动空间极其有限,必须积极拓展思政课教学活动空间。事实上,只要是学生能够涉足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大课堂。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教室延伸至家庭、社区与大自然,将课堂延伸至课外、校外。这样一来,当学生身处于不同的活动场所时,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生活,更快、更好地学会做人办事的准则。

三、结语

高效课堂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迁移理论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意识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情境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情境中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如果一种学习促进了另一种学习,则为正迁移;如果干扰或抑制了另一种学习,则为负迁移。关于学习迁移,国内外许多教育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研究。1901年,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进行了经典的“形状知觉”实验。根据这项实验,桑代克认为,只有当两种心理机能具有共同因素时,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才能引起另一种心理机能的改进。由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之所以会发生,取决于两种情境具有共同因素的程度。据此,他提出共同元素迁移说,而共同元素包括经验上的基本事实、工作方法、一般原理或态度等。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学习迁移理论的意义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比格(M.L.Bigge)指出:“学校的效率大半要根据学生所学材料迁移的数量和质量而定。因此,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这充分说明,学习的迁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维护和遵守信息技术的道德与规范,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的必备素养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为此全国各地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处理、加工、应用和的能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教师在信息课的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迁移在教学中的应用,使自己的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二、学习兴趣的迁移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某件事感兴趣,他们就会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地达到目的,使兴趣成为知识积累的过程,从而达到质的飞跃,最终形成一种能力,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之大。第一论文省略编辑。

据观察,学生在学习汉字录入及提高汉字的速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但当学生上网聊天时,兴趣很高,聊得津津有味。根据这种现象,把学生的这种兴趣引用到学习汉字输入的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反复的练习,学习汉字录入的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

三、感性知识的迁移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首先要有亲身体验,通过亲身体验的不断积累,形成认识事物的能力。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更是如此。因此感性知识的迁移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知识的积累,形成能力优为重要。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终身受益。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感性知识的迁移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极其重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全新的术语层出不穷,而且专业性很强。在信息技术课上,如果教师只用专业术语讲解,学生又没有感性认识,很难听懂,更谈不上理解、记忆和应用。因此需要使用一些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比拟来说明,达到教学目标。

如讲“复制”时,用“复印机复印”来解释“复制”的作用;“剪切”用学生办的剪报说明;“粘贴”可以比喻为通常所说的“糨糊”。因此“复制”、“剪切”不能没有糨糊。

讲到电子表格中的“工作标签”这一术语时,用“工作表名称”或“就是给工作表起的名字”来说明;讲解“工作薄与工作表的关系”用“作业薄与作业薄中的每一页”来比拟。这样学生就可以听得懂、记得牢。

在讲“文件”与“文件夹时”,可以把文件比喻为书包里的课本,不同的课就是一种不同类型的文件,他们有不同的功能。文件夹就像是我们的书包,书包里能放书,还可以放一些小的书包,那么文件夹里能放文件,还能放很多的文件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操作技能的迁移

高效课堂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兴趣 实验

物理在各学科中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这样的一句话说到:“物理难,化学烦,数学习题做不完”。其实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只要师会教、生会学,一切难题都好解决。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会教、会学呢?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1、抓好入门教育

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教师要在前几节课上专门的设计一些有关的物理演示实验,上好入门教育。让学生真正的踏入物理门槛。促使一时的好奇变为永恒的爱。比如象通过演示“真空里的闹钟不能传声”、 “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2、用爱征服厌学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学习中要有老师的爱时时从在,才能保障有学生学习兴趣的从在。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喜欢物理实验,喜欢物理,更要做到让他们喜欢老师,喜欢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用无私的爱说话,使课堂变得和谐,温馨,孩子们的学习才会更轻松!

3、用实例稳定兴趣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学了“浮力”后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里?学了“大气压”后,问:水枪为什么能吸水?学习了“光的折射”后问:放在水杯中的筷子为什么是弯曲的?为什么有彩虹的出现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4、注重实验兴趣的培养

实验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非常好奇,看到实验器材学生都有去探索的欲望,而且,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抽象概念只要用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尝试操作就能很直观的被学生掌握。这样教师不费劲,学生又轻松,课堂气氛又活跃,不仅如此,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解决对有些知识的疑问或疑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把老师的 “教” 转化到学生的 “学”上来。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些所用的器材,(激光笔、手电筒、洒水壶等)再让拿不同器材的学生演示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孩子们在多种视角下发现同样的问题,学习的热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课堂自然也就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

5、实现信息技术在课堂里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运用多煤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直感作用,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拓展。因此,多煤体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这也离不开老师们的合理利用。

6、夯实物理教学中的阅读理解

学生们在阅读物理概念时往往只是一种粗浅的阅读,不能深刻理解其含义。因为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7、 注重学以致用

学习就是为了利用和创造, 我们每们学科都有各自的用处,尤其物理学科,它的生活利用性比较强。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注重会学、会用,即学用结合。我在课堂里会因此设计一些活动,让他们不仅要随之消化所学内容,而且还要随之发现更多的相关内容。如在探索音调时,我就让学生自制实验:(1)魔变的吸管:用力吹一根吸管,并用剪刀将它不断地剪短,会发现声音越来越高。(2)变调的木梳:如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 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3)土电话:用两只空纸杯,一根棉线(金属丝)制成一个“土电话”。不仅能说明固体能传声,而且还能证明细金属丝比棉线更容易传声。这些自制简单实验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独立创造能力,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也找到了物理学的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要求教师改变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要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由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生本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王振宏.学习动机理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2]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转

高效课堂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强化理论 小学高效课堂 运用

在小学高效课堂中,教师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注重学生自主的思维与学习,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此改变课堂中低效、无效的状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那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本文谈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对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启示。

一、斯金纳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刺激有利,则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如果刺激不利,则行为就可能减弱甚至消失。而强化正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强化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引起强化作用的物体或手段称为强化物。

根据性质,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正强化中能够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频率的积极刺激物称为积极强化物。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某种刺激而提高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在负强化中,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频率的刺激物为消极强化物。

在此,要区分与明晰负强化与惩罚。惩罚是指当某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或威胁性的刺激,以减少这种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的方法。虽然,惩罚与负强化都是根据其结果判断的,但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而负强化则是增加反应概率。惩罚的目的在于杜绝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而负强化的目的在于增加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再者,惩罚的方式是增加不利刺激。而负强化是减少不利刺激。虽然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区别,但是这两种方式如果运用得当,就可以在小学高效课堂中发挥作用。

根据来源,强化可以分为一级强化与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指所有在没有任何学习发生的情况下起强化作用的刺激,满足人和动物生存、繁衍等基本生理需要的强化,如性、食物、水等。二级强化指在开始时不起强化作用,但后来作为与一级强化或其他强化物配对的结果而起强化作用。二级强化物包括权力、地位、名声等。二级强化物大部分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对人类的大量行为起强化作用。

强化程序是指反应受到强化的时机和频次。而强化程式可以分为连续强化程式和间隔强化程序。由此,强化可以分为固定时间间隔强化、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固定比率间隔强化、不固定比率间隔强化。固定时间间隔强化指每隔一定的时间出现一次强化,如定时检查作业。这是由于机体在强化后会出现反应停顿,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率达到高峰,机体学会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出现的时间没有规律可循,机体不知何时出现强化,所以反应速度比较稳定、不出现停顿,如不定期背书情况检查。固定比率间隔强化是指当机体每做出一定次数的反应后出现强化,如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便去玩耍。在此种强化条件下,机体做出的反应越多,得到的强化也越多,机体完全依靠自己的行为反应去控制强化,反应速度很快。不固定比率间隔强化具有不固定和无法预期的特点。这种强化由反应次数所决定,但每次强化所要求反应的次数不一样。机体做出的反应越多,得到的强化也越多。但机体不知强化的标准,不能完全控制强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属于此类强化。

二、强化理论对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在这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以往课堂上存在的种种弊端显然已经不能符合教育的要求。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必然的趋势。

何谓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追求速度忽视深度、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而提出来的。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高效率、高效果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并取得较高教育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课堂是否高效不在于课堂上教授多少知识内容,而在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高效课堂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思维过程中对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能学所收获,实现课堂高效率、高效益与高质量。

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课堂各个阶段,师生要积极参与并付出努力。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全面理解大纲要求、熟悉教材、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体差异,以此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案。而学生则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课堂的实施――教学这个阶段,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精神。而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及时提出疑难问题。而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高效课堂。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布置适当的作业检测课堂的成效。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学习成果与不足之处。

尽管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双方的努力,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首先,在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具有主导作用。如果没有教师正确、准确的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就必然会陷入一定的误区。也许学生会从误区中走出来,但是会浪费学生的时间、降低学习效率。而如果学生不能从误区中走出来,那么会严重影响学生日后的学习,甚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这就不可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有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学生必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共同构建高效课堂。其次,学生在学习中虽然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但是这种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是有待完善的。而教师虽然不是全知全能的,相比于学生,教师确是有着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之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以便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

而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而知,强化是一个人行为的动力所在,它塑造行为、提高行为的频率和维持行动的动机水平。通过强化物对行为的作用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行为取向,以及习惯,以此来塑造人的行为。小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一些有效的刺激与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和行为,并使这种改变朝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强化理论运用在小学高效课堂中,对教师来说,利于教师培养学生行为、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来说,利于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自身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斯金纳强化理论在小学高效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斯金纳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了强化的有关规律,我们要科学且有效地运用这些规律帮助构建小学高效课堂。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强化手段。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强化手段。小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与特点,行为方式、学习态度、处事习惯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实施强化手段的时候,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行为特征、性格特点等,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寻找行为产生的真实动机和原因,选择合适的强化策略和强化物。同时,运用强化手段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学生上,所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的行为,选择恰当的强化方式。比如,活跃的学生与沉默的学生在课堂上同时回答一道问题。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强化。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直相当积极,所以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表扬(正强化)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多的。如果活跃的学生每次回答问题都进行表扬(正强化),这种表扬所带来的刺激可能就会失去效果。因此,对活跃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固定比率强化,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教师会进行表扬,所以会一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而沉默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中相对不积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沉默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沉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可以改善学习风气,这将促使小学高效课堂的形成。

2.正确运用正、负强化,慎用惩罚。

奖励,正强化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表扬、鼓励等激励方式比批评、惩罚等更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得到奖励后继续保持某种行为,这不仅对其自身来说具有积极意义,而且能使受奖励学生周围的同学得到鞭策和鼓励,树立一种榜样意识。虽然,惩罚不是一种强化手段,与负强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小学高效课堂中,惩罚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酌情惩处,可以使其从中吸取教训,减少不良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同样也能使周围的同学受到启发与教育。惩罚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斯金纳曾说:“受过惩罚的人,并不会因此就改弦更张,不我行我素了,他充其量也不过学会了如何免于惩罚而已。”确实,惩罚只是简单地遏制了错误行为的发生,并没有教导学生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到新的误区。在小学高效课堂上,教师要慎用惩罚。在惩罚学生后,教师要及时地使用负强化手段,以增加学生的正确行为。

3.善于选择利用二级强化物。

二级强化物本身并不具有强化作用,但如果与一级强化物进行反复结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如奖品、金钱、职位等。二级强化物的正确选择与使用,会让强化手段运用的效果更加明显。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表扬并不是总能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运用一些二级强化物。比如,对于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同学,教师可以奖励一个作业本以资鼓励。这里的作业本便是二级强化物。这种做法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沉闷的气氛,利于小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4.注重调节强化的频率与间隔的时间。

强化使用的频率与间隔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强化虽然积极作用较大,但是如果使用的频率过高就会导致学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强的强化物维持正强化的效果。如果强化力度不够,就会出现刺激减弱而导致行为弱化的倾向。而如果强化间隔的时间太长也不利于学生行为的持续。任何一个强化都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学生在得到一个强化后会有一个持续的兴奋期,在这个兴奋期即将结束时,应该有新的强化出现保证行为的持续。如果兴奋期结束之后,还没有新的强化出现,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严重的后果会导致之前强化保持的行为减弱甚至消失。固定时间间隔强化、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固定比率间隔强化、不固定比率间隔强化这四种强化方式就是要正确把握与调节强化的频率与时间。而在使用这些强化时,这都要依靠教师因时因地因人进行正确把握。

5.必要时不强化,消除不良行为

虽然强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使用强化手段的。在一些情况之下,不强化(即所谓的“冷处理”、“不理睬”)能消除某种不良行为。这种不予强化来让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称之为“消退”。在小学课堂上,一些由于家庭离异或父母外出工作因而缺乏父爱或者母爱的学生、一些性格问题导致缺乏朋友或老师关注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故意违法纪律和秩序,以此来吸引教师或同学的注意。如果这时教师采用惩罚等手段来遏制这些学生的行为,不仅不能抑制学生的不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使这些学生以后还会用类似扰乱课堂纪律等手段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方式就是不强化。学生感觉无趣,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当然不强化并不是意味着教师不管不顾这些学生。教师可以以其他的方式与这些学生多加交往,让这些学生感受到班级集体的温暖。适当时也可以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来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从而改变这些行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重要的学习理论,对学生行为塑造的指导意义重大。在小学高效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准确地运用强化手段,不仅利于小学生正确学习行为与态度的养成,而且利于课堂民主和谐氛围的营造、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强化理论,结合课堂实际才能发挥强化理论在小学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奇,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高效课堂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模式;策略;反馈

一、理论依据一脉相承

魏书生在《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中反复总结阐释了其成功经验的主要理论依据,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本书多篇文章屡次谈到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策略措施,屡次谈到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措施。如:《学校管理一要民主二要科学》《班级管理要靠民主与科学》《教学要民主化科学化》。

所谓民主,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科学,就是从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帮助每位同学都成为管理者。魏书生主要是依靠民主和科学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他具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扬民主,善于和学生商量,善于把自己的教学管理对象当作自己的助手;他具有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帮助每位同学都成为管理者,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坚持不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就是他轻松完成超负荷工作任务、工作效率高的秘诀所在。

二、操作模式一脉相承

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五步”: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三查”是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与魏书生探索实践总结出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一脉相承,都包括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都体现了“以学论教、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都发挥了师生两方面的能动作用。

三、教学策略一脉相承

魏书生从五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决策过程多商量;给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通过建立三个系统提高语文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程度:建立计划系统;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建立反馈系统。制订较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计划,并坚决执行,再建立健全检查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这样就基本走上了以法治教的轨道。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吸收了魏书生的民主科学管理策略精华,主张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提出了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预习先行,先学后“交”,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魏书生在谈到对今后教育工作的建议时说,静下心来,潜心思考,反复比较,左右权衡,我们仍然认为“民主、科学”4个字是第一重要的。民主治教、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大多数人民群众认可的常识,大多数师生愿意接受的常识,常常就是符合规律的、科学的人间大道。对这些常识,我们一定要坚守、坚守再坚守,绝不动摇,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一定能科学发展。不动摇坚守常识不是目的,往深处扎根,向高处发展才是目的。

我们在“高效课堂建设”这场新的教育革命中,要牢记魏书生“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谆谆告诫,要像魏书生那样,凡是看准的事儿,就说了算,定了干,少说多干,养成习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将“高效课堂建设”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刘力.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J].上海教育,2009(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