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职工大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我国职工舆情的问题和应对——基于历次全国职工状况调查的分析
浅谈发挥企业工会作用的方法与途径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刍议
西方工会振兴的战略选择
党工共建创新社会管理服务
关于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
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探析
论中国外派劳务人员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兼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3条
“非行政许可“内涵的界定及其规范
学校合并原聘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关于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亮点解读
规划发展蓝图确定发展方向——《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2011—2015年发展规划》获教代会通过
践行终身教育思想开创职工继续教育新格局
素质工程着力打造品牌活动激发职工学习热情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百场公益大讲堂
试论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工会的关系
论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
在促进实现体面劳动中发挥工会作用
实现体面劳动必须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
关于工会工作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工会系统发展企业社会工作的意义及其方向
关于破解当前劳动关系难题的几点思考——参加北京市工会领导干部培训班学结
完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制度探析
构建学习型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
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
论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难题的破解路径
王某能否获得未休年休假的工资报酬?
论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女教师的发展
M-Learning在职工教育领域的应用
试论联手打造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六十年光辉历程创文明提升素质(四)围绕中心齐参与创文明形式多样
“社会建设与工会工作理论研讨会”发言摘登
工会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初探
工会必须认真把握劳动关系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
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及其扮演
实现体面劳动是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国工会理论创新的再思考
谈工会的社会方位
工会的四种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关于提高地方总工会领导能力的研究和思考
学术动态
浙江模式劳动关系:自行协调、走向两利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
良性互动:中国NGO与政府关系的发展趋势
用人单位逾期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如何认定
关于职业教育的历史定位
此次展出的近200幅(件)作品是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向该校学习团队“玉兰书画社”以及国画、素描、书法、摄影、编织等近40个班级2000余名学员进行征集、经过专业老师精心遴选而得。这些作品展示了学员们潜心学习、刻苦钻研的丰硕成果;体现了老师们细心教学、乐于奉献的无私精神。作品还充分展示出学员们“最美不过夕阳红”的璀璨人生!
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现在有在校学员逾万人,开设课程涉及书画、保健、家政、文艺、钢琴、外语等系列,国画、素描、书法、摄影、绒编等课程一直深受广大老年学员的喜爱和欢迎。今年,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将迎来建校25周年,本次作品展也拉开了校庆25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文莱健康游活动隆重举行
一、认真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务实工作
1.根据学员需求做好招生工作。
从6月份进入暑期放假到9月份开学期间为学员进入新学年学习报名时间。为了尽量满足老年人求学需求,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报名办法,对原来在校生实行了集体报名的办法,保证了在校生一年级、二年级的学额。对零散报名的新学员根据他们自身所选学科做了插班安排。
2.做好校务日志的记录工作和学籍统计工作。
坚持每天记录校务日志,并随堂听课,遇到学员提出的问题做到尽快解决;对各班学员重新登记造册,制成班级点名册,于开学前交给任课教师及辅导员。2018-2019学年学员总数达328人,414人次,班级总数达12个,学科6个。
3.配合开放大学校方,做好搬迁新址工作。
8月中旬,老年(老干部)大学同开放大学一同搬迁至新址,我同潘校长一起,将旧址内教学设施整理规范,统一交由搬家公司进行搬迁,设施设备无一丢失。
4.加强了班级管理工作。
要求班级学员实行课前点名制,对无故旷课超过10堂课的学员采取取消学额的办法。为了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学校新增了2名辅导员,每人负责6个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制定了辅导员工作职责,使其工作有所遵循。通过工作新增班级已选任了学员信任的班长,并对学员守则做了重新修改。对学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并对违反校规冒名使用学校名义参与社会活动者制定了处罚规定。
5.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要求教师恪守师德,并努力做到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开展教学工作,做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到识大体、顾大局,为学校排忧解难,为学员真诚施教。
6.配合局里程主任,做好了党风廉政建设年末考核工作。
7.做好了全国离退休干部统计工作,按时上报。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作懈怠问题,2018年除请假外,工作中基本做到了无迟到、早退,但仍存在“踩点”上下班的情况,有时学员来的较早,就得在办公室等。
2.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死角,对教师备课整体规划还缺乏规范的要求。
3.对学员管理上强调学员守纪上存在漏洞,没有监督好教师实行点名制。
三、整改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了以下整改计划:
1.争取做到“早到晚退”,不让学员等。
2.开展好“听课、评课”等项工作。
一、理想与现实带来的思考
经常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大学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去农村工作?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这缘自我对农村那份情有独钟的热爱!从小在农长老大的我对于农村更有感情,更能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客观地讲,这种感受曾有过梦想与现实的困惑、交锋。像很多大学生一样,当初我也是带着美好愿望和满腔热血到农村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的,可却发现对农村的梦想与现状有较大差距,日复一日平凡琐碎的工作内容,偏僻简陋的工作环境,再加上一些同学在大城市享受优越工作环境和经济待遇的刺激,我的自信心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打击,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心理落差。特别难熬的是第二个月,最初的新鲜感已经渐渐消失,我开始感到“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次有位村民请我帮忙解决一件事情,将此事转告给村主任之后,村主任问起该村民的姓名,我发现自己居然忘了问。而且诸如“当公务员没什么前途,以后也不一定能转成公务员”、“一个大学生怎么天天做些接电话、端茶送水的小事,太浪费了,干什么不好非干这个?”等负面言论也接踵而至,更让我感到了迷茫和困惑,于是我开始思考来这里的真正目的。
二、积极端正态度
“首先端正态度,我是来干事创业的,而不是单纯为了就业”,想干出样子就要勤于学习,努力当好“小学生”,尽快实现学生到公务员、学校到农村、以学习理论为主到以实践为主的三个大转变。很快,我坚定了自己最初的信念。扎根基层,创业农村,服务群众,如果说不艰苦,那是言不由衷的话。刚到村里的第一个晚上我彻底失眠了,那段时间我依然把自己放在父母的骄子,学校优等生的角色上面,面对什么都需要靠双手打拼,一切重新开始,感觉很无助,只是被动的看待所处环境。在认清问题症结所在后,我便主动利用空闲时间,大量学习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走出去向镇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学习社会知识、人际关系、处事方法,坚持以村干部的标准来设计自己、要求自己、锤炼自己,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个转变角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农村环境,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的过程。通过自身努力,我的潜力和能力得到挖掘和提升,村干部和群众都对我开始刮目相看。半年后,村里让我负责全村低保申办、企业安全监管及远程教育等工作,虽然事情比较杂,既要面对个体,又要面对群体,还有充满时dai气息的远程教育工作,但我基本上能做到合理安排,统筹兼顾,不再是以前那个不知所措的毛头小伙子了。
名校打工仔
1993年初春,年仅20岁的汪福建离开家乡出门打工。站在寒冷的北京街头,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汪福建找到了一份在饭馆打工的工作。在饭馆里,汪福建拖地、端菜,活干的利落干脆,然而得到的待遇竟是吃客人的剩饭,汪福建无法容忍,他只干了6天就离开了那里。因水土不服,失业的汪福建浑身长起了癞疮,奇痒无比、疼痛难耐,并引发了重感冒,高烧咳嗽不止。后来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哥哥找朋友帮忙,汪福建寄住在北京大学的学生宿舍里养病,没钱买药,凭着坚强的意志,他硬生生挺了过来。
过了一段时间,在一位学生家长的帮助下,他在清华大学下属的一个小杂货店里找到了一份营业员的工作,月工资60元。汪福建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在这里他的活干得最多做事最认真。然而因为他是外地人,灰头土脸,老板看不起他,员工也经常欺负他。汪福建付出的劳动最多,可得到的报酬却最少。他当时刚刚21岁,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年轻人,一气之下,便炒了老板的鱿鱼,走出了才干了3个月的小店。
汪福建并没有走出清华园,他的勤勉肯干给一位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就把他介绍到博士生楼去打扫卫生,月工资160元,并按正式员工实行奖惩考核,汪福建干劲更足了!学校规定每天从1楼到6楼只需打扫一次,汪福建却每天坚持打扫两次,有空闲的时候还帮学生们打开水,送书送饭,并用自己的手艺做起“生意”:免费为学生理发,惟一的条件是同学们把书借给他看。谁知,因为他干得太好,其他清洁工开始接二连三上门找他的茬儿来了,他们告诉汪福建,要么和他们一样混混事儿,要么就走人!孤立无援的打工仔汪福建只好挥泪离开清华园。
菜贩汪福建
此刻,哥哥读书需要生活费,家里还背负着为母亲治病遗留下来的几万元债务……沉重的经济压力使汪福建不得不走上街头,干起了卖菜、摆旧书摊、收酒瓶的活儿。
那时北京还未修三环路,为了多挣一点钱,他半夜三更就起床骑着租来的三轮车到三里河批菜,再骑20公里拉到万泉河去卖。9点钟卖完菜回来换身干净点的衣服又去卖书。下午6点钟卖书回来,再穿上卖菜的脏衣服到学生宿舍收啤酒瓶去卖。直到晚上10点半才回来,汪福建却不回去睡觉(他当时还住在校内),而是把三轮车放在马路边或临街的屋檐下,就躺在车上面睡一觉。因为学校早晨五点半才开大门,3点钟人和车出不来,就误了第二天卖菜的生意。
卖菜是个苦活。有一天凌晨,他刚刚将200多斤菜批到手,天就下起了大雨。为了不使这批菜烂掉,他冒着大雨硬是将菜拉到了大钟寺。当时菜市场上只有两三个人在卖菜,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这时他的衣服早就被雨水淋透了,风像刀子般割着人,汪福建浑身上下几乎是冻僵了,身体像筛糠一般地抖个不停,一位过路的好心老大爷看到他这个样子,对他喊:“小伙子,快回去吧,这么大的雨,买菜的人不多了!”汪福建对老大爷感激地笑了笑,此时他已经冷得说不出一个“谢”字来。10点钟,他终于将菜卖完了,也许是老天被他的毅力感动了,汪福建那天的生意特别好,光卖菜就赚了200多元钱。
汪福建就这样把一天时间塞得满满的,拼命干活,每天只睡不到3个小时。由于严重缺乏睡眠,汪福建两眼经常又红又肿,泪流满面,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但他没有选择,不能退却,20出头的汪福建就这样以惊人的毅力支撑着自己单薄的身体,把自己逐渐打磨成了一个硬汉!
在收酒瓶和卖书的同时,他还顺便做了不少的小时工。只要能挣钱,他什么活儿都干。也许是在家乡苦怕穷怕了,也许是城市人和乡下人的一种强烈反差使他有了某种震撼,那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拼命挣钱,挣钱……
这年年底回家的时候,他捧着用血汗挣来的沉甸甸的6千元钱,看着自己的家人笑了,两个月就挣了家里6年才能挣到的钱,这苦没有白吃!
初闯书市
春节过后返回北京,汪福建从人民大学熟识他的老师、同学那里拿来旧书、工具书、新出版的著作来代卖,从此,汪福建不再卖菜,开始专做图书销售了。他有时摆地摊,有时上门推销,虽然遭了无数的不屑与白眼,可这时的汪福建已经成熟干练多了,他的图书销售生意一天可以进帐几十元。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汪福建辛辛苦苦代卖了很久的书籍,觉得收入甚微。他想到了大学校园里的贫困生们,如果可以多招些贫困生为自己代销书,既为自己解了围,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汪福建在人大校园里一下子张贴了几百张广告,招募了一批勤工助学的大学生为他代销书,按一定的比例给他们提成。这样他销书的生意越做越大,收入也直线上升,从每天几十元增加到几百元。
书是卖出去了,汪福建却没有了足够的本钱进更多的书满足勤工助学的学生们,书源成了大问题。汪福建只好四处托人为他担保,终于有一个朋友了解他的为人,也很佩服他的毅力,愿意出面为他担保。于是他每天8点钟从一家图书公司赊书,晚上该公司下班前准时将书款送去 ,天天做到货款两清,从不拖欠延误一次。汪福建深知作为一个打工仔,他一无所有,惟一的财富就是信誉,只有充分运用好这笔财富,才能拥有他立足京城干一番事业的本钱和基础。
到了1995年,他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便正式投身京城书市,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书商。由于“学生军团”助销十分得力,当年上半年他就销出了100多万码洋的图书,纯收入6万元。有了一定的本钱之后,他便在人民大学南门的小巷里租了一间小房子做书库,把6万元全部购了书。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下大雨,他冒雨骑着三轮车来拿书,附近的一个电工见大雨天别人都往屋里跑,他却往屋外跑,想到近来本地区电路频频出事,感到此人十分可疑,遂报告了派出所。派出所来人一查,满屋子的书,却什么证件也没有,就通知工商所、文化局,把书通通都没收了。
汪福建欲哭无泪,辛苦了大半年,6万元钱血本无归!
书业大老板
1996年初,曾和汪福建打过交道的一家图书公司的老总赏识他在销售图书方面的业绩,便以月薪2000元请他出任销售部经理。这个待遇是当时京城一般工薪阶层的两倍,算是高薪了。但干了3个月,汪福建却不想干了。因为这时他哥哥已经从北大研究生毕业,家里房子盖了,2万元欠款也还了,基本上没有了后顾之忧,他要在书市上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谁知并非事随人愿。这年九月份汪福建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到30万元资金,精心策划、编辑出版了一套《老板经典》,可是过了整整两个月,时间已接近年底,《老板经典》却尚未销去一本,汪福建急坏了。
在强者的身上,压力往往会演绎成动力。汪福建充分利用人民大学信息灵、交通方便的地理优势,发动高素质人员众多、潜力巨大的直销商――“学生军团”的作用,又别出心裁投资1.6万元印制了2万个标有“老板经典”字样的精致典雅的手提塑料袋,这样每一个买书人也都成为了广告宣传员。这一番动作过后,好兆头出现了,这本书成了畅销书,不到一个月,就收回了成本,第二个月,纯赚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