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阿昌族的风俗

阿昌族的风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阿昌族的风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阿昌族的风俗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第1篇

PYP小学二(1)班  陈启

这个星期,我、爸爸和阿公去了云南游玩。云南真大呀!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占了国家56个民族的一大半呢!

首先,我到了西山聂耳墓,在他短暂的一生里,他写了许多歌曲,其中《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我觉得他真伟大!

然后,我登了龙门,从又高又陡的龙门往下看,我的胆子都跑到九宵云外去了,真惊险呀!我坐了龙门索道下山,一坐上去,往下一看,我被吓得魂飞魄散,因为我们坐的座位上只有一个铁套子围着我们的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保护我们。后来阿公告诉我不会掉下去的,这时我的心情才放松了一点。

吃了午饭,我又去了民族村,刚到民族村,我就发现门口有六个大字,它们分别写着“民族村欢迎你”。进入了民族村,我了解了云南26个民族的风俗,我最喜欢阿昌族风俗,因为阿昌族是有名的“打刀能手”,而且阿昌族住的房子和我们的房子很相似,他们还是云南独有的民族。

接着,我来到了丽江,观看了《丽水金沙》的表演,演员们穿着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装在舞台上载歌载舞,把我迷惑了,这场表演让我知道了云南26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丽江的建筑物非常有特色,每栋房子都有飞檐翘角,我觉得我好像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古色古香的风俗。

我又去了黑龙潭,那里面有许多亭子,我最喜欢一文亭、登月楼,我还喜欢黑龙潭的潭水,因为潭水很清、很亮。

我还去了万古楼狮子山森林公园,因为狮子山海拔很高,所以我们呼出来的气全部变成了白气,在炎热的夏天,我感觉到了寒意,仿佛进入了冬天。在山顶上,我还可以看见丽江的全貌。

后来,我又去了束河古镇,古镇里的居民全是纳西族人,纳西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在镇上,我骑了马,骑马的感觉真舒服!

我看见了拉市海,拉市海一眼望不到边际,海天好像连到了一起,仿佛是一对亲密的伙伴在悄悄地谈话。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德宏傣族 生态文化 和谐相处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德宏的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生态保护、爱护环境、热爱自然、与自然为善的少数民族。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依赖于自然。他们的这种意识已经内化为本民族的一种共同信仰和个人终身信念并使其能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始终与自然和谐相处。

1 德宏傣族的基本情况

1.1 人口情况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西部,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末,全州总人口为122.94万人(含外来常住人口),五种世居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总人口567688 人,其中傣族354472人,占全州五种世居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2.44%,占全州总人口的28.83%,全州各县市都有分布。

1.2 居住环境 据宋蜀华在《百越》一书中的解释:傣族就是“住在坝子上的人”,以此区别于住在山区的民族。所以,傣族的居住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居住在平原低地或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纵横的地区。德宏傣族村寨最主要的特点是平坝临水而居,环境幽静,寨傍均有大河、小溪或湖沼鱼塘。寨内的房屋坐向排列整齐,住房四周,均围着竹篱笆或木制篱笆,篱笆内种植果树、花木、或薪炭林(多为黑心树)。凡有佛寺的村寨,寺傍均有菩堤树,使整个傣族寨子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成为一片绿色的园林。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凡是傣族居住的地方,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院子里各种鲜花四时不断;佛寺周围林木成荫,草木葱郁。这时你就会深深感到,这里人与自然一直完好地结合在一起。正如傣族谚语:“寨前渔,寨后猎,依山傍水把寨立。”

2 德宏傣族的生态文化

袁国友在《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一书中指出“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的思考和认识,也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经验性感知,当然更包括居住在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各民族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时由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主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文化类型和模式。”而学者郭家骥则在《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对生态文化的定义:生态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对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它包括民族文化体系中所有与自然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内容,主要是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笔者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各民族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影响和产物,包括蕴含各民族相互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等。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自己独有的生态文化。德宏傣族的生态文化具有鲜明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在、生活习俗、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

2.1 德宏是多宗教并存流传之地,境内6个主要民族(傣、景颇、德昂、傈僳、阿昌与汉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既有远古流传至今的自发性原始宗教,又有从内地传来的道教、大乘佛教和伊斯兰教,还有直接从境外传入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及天主教等,其内容十分丰富。尤其是傣族的原始宗教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生态内涵。

2.1.1 原始宗教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德宏之前,傣族先民居住地区早已存在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根源于万物皆有灵,灵魂不灭的思想观念。傣族的原始宗教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发展过程。

①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最古老的一种原始。远古时代的傣族先民,由于生产力低下,无法全面、系统地认识自然、解释自然,于是对其生产、生活周围所依赖的自然物就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对那些人们无法驾驭的自然力本能地诱发出一种无以伦比的恐惧感,长期以往便随之产生了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历史;形式;风格

民族音乐是由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是各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一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俄罗斯都是民族众多的国家,各自都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本文从中俄民族音乐的历史发展、表现形式、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对比和研究,展现两国民族音乐的特征和差异。

1中俄民族音乐历史之差异

中国是人类文明诞生最早的四个国家之一,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远古时期就出现了简单的歌曲和舞蹈,主要用于敬天、祭祀、狩猎等。夏、商时期,社会生产力较原始时代有所进步,音乐不仅用于祭祀,同时也成为民间娱乐的方式,民族音乐得到了极大地推广,为我国民族音乐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西周和春秋时期,我国民族音乐达到繁荣阶段“,风雅颂”是当时音乐的经典代表,其中的“风”,即指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是从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1]至唐代,我国民族音乐已处于全面发展的高峰时期。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出现和形成较中国民族音乐的历史晚很多。中国民族音乐至公元6世纪时就已达到顶峰时期,而俄罗斯民族音乐于公元6世纪方出现雏形。公元6~9世纪的东斯拉夫部落生活时代,出现了崇拜太阳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年历仪式歌曲”、崇拜氏族祖先的“家族仪式歌曲”“、英雄壮士歌”等有民间音乐。在古罗斯,音乐仪式成了基辅大公和武士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出征、节日、宴会、隆重的仪式都有音乐伴奏。[2]但是,直到18世纪,俄罗斯的民族音乐,即区别于宗教音乐的世俗音乐,才被俄罗斯主流所认同和接受,从此俄罗斯世俗音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19世纪中期,“俄罗斯音乐之父”——伟大的音乐家格林卡从俄罗斯民间音乐中挖掘精华、汲取养分,以他卓越的音乐才华精准地诠释了俄罗斯的民族特征和音乐的精髓,创造性地运用了俄罗斯浪漫曲的传统手法,第一次表现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色,俄罗斯音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的音乐体系。

2中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之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大多拥有自己的语言或方言,形成各自丰富多彩的民间曲艺,大约有300种,如北京地区的京剧、浙江的越剧、安徽的黄梅戏和凤阳花鼓、东北地区二人转、河南的豫剧、广东的粤剧、上海的沪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山东快书等。[3]我国民族器乐种类繁多,几乎各民族都自己独特的乐器,如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蒙古族的马头琴,壮族的田螺笛,哈尼族的巴乌,怒族的竹号,傣族、阿昌族的葫芦丝、二胡、板胡、琵琶、古铮、扬琴、笛、箫、鼓、锣,陕北的腰鼓等。俄罗斯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俄罗斯人口总数为1.4亿,但却有着190多个民族。民族和地域方言的种类较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俄罗斯各民族自古以来能歌善舞,民间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中国人熟悉的哥萨克舞蹈、形式特异的那乃人的民间说唱、服装艳丽的阿迪格乐舞、俄罗斯民族的踢踏舞、乌克兰的戈帕克舞等都体现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民族特色。

3中俄民族音乐风格之差异

音乐是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的体现,是各族人民内心世界的反映。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两国人民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中俄两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各具自身内在的鲜明个性。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或悠长婉转、低沉呜咽或清亮高亢、气势恢宏,无不浸渍着民族历史的沉淀,寓情于其中,以行腔音韵来抒感,带给听者强烈的情感体验。气韵与意境、风骨与神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情感与伦理的结合、渗透,这些独特的追求,铸成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5]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俄罗斯文化既不属西方文化,也不属东方文化。特殊的地理环境、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形成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性是严肃,它的严肃使俄罗斯民族音乐悦耳动听,但却像玫瑰一样带刺,平添一份深沉。俄罗斯民族音乐大多以沉静、略带忧郁的旋律开始而逐渐发展为壮阔、颂歌式具有英雄气质的旋律,体现出俄罗斯民族既热情奔放又浪漫抒情的双重性格。[6]

4结语

世界各国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百花争艳、五彩缤纷。中俄民族音乐间的差异,促进了中俄文化的交往合作和交流,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俄罗斯民族音乐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走进俄罗斯,加强中俄民族音乐交流,在同一个舞台上演绎两国不同的音乐传奇。

作者:孙丽梅 吴雪松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李静.西周时期编钟材质选择探讨[J].兰台世界,2013(15).

[2]万昭.格林卡在俄国音乐历史上的贡献与俄罗斯民族乐派产生的根源(上)[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3).

[3]徐源.内蒙古地方戏曲发展中的科技运用[J].第三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2012(11).

[4]鲁圣博.浅谈俄罗斯民族音乐特征及对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启示[J].艺术论丛,2011(3).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第4篇

民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一个统称,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以其特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而且作为一种“自然文化”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与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旅游行业的有一大旅游内容,并切实的带动旅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应地制宜的发展,既坚持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保留了旅游景区的特点,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赋予旅游景点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阿昌族的风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服饰品;现代设计;影响

在我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俗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各种形态的服饰品。这些服饰品造型独特、色彩斑斓、图案生动、古老质朴、寓意深刻,成为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1 少数民族服饰品的艺术特点

1.1 服饰品设计的形式与内容具有明确的象征性

1、自然模拟,象征图腾崇拜

从古至今服饰品就是图腾元素被运用的典型例证。服饰品可以直接模拟成为图腾物形状,或是用图腾物皮毛做成衣物与饰品;也或是对图腾物体态进行模仿,形成纹身及服饰上的图案等。其表现形式足以说明,图腾的崇拜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影响巨大,它根深蒂固地烙印在每个少数民族文化之中。

2、颂扬勇敢,标示身份地位

少数民族的服饰品显示了各族群对力量和勇敢的赞美和颂扬。如分布在地区的珞巴族,他们用打到的猎物来装饰和美化自身,打到的猎物愈多,装饰品也愈多,装饰便成了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

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品还有族群的标示作用。比如鄂伦春族的狍皮衣、狍头帽;土族的彩袖斜襟袍、宽大的绣花腰带;维吾尔族的四棱小花帽等等,形成了各民族的“族徽”。

1.2 描绘幸福吉祥,寓意民族兴旺

1、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品装饰手法千变万化

少数民族服饰品装饰手法包括刺绣、印染、织绘、钩编、贴补、滚镶等等,手法的巧妙运用与组合,呈现给我们一件件风格迥异,别有韵味的民族服饰品。

(1)、刺绣。在少数民族中最为普遍,刺绣的技法很多,主要有素绣、彩绣、凸绣、平绣、辫绣、缠绣、堆绣、锁绣、镂空绣、盘绣、雕花绣、打籽绣等等。苗族的刺绣技艺在众多少数民族中最为精湛,服饰上多采用几何纹、动植物纹,回纹、水波纹、菱形纹等纹样。彝族的刺绣图案技法属于挑花,多采用散点式、波浪式、垂直式、对称两方连续形式。瑶族喜欢在黑裤子上挑出绚丽色彩的各式花样,形成强烈对比。

(2)、印染。印染主要包括有靛染、扎染、蜡染等多种技法。在彝族、苗族、瑶族、壮族、哈尼族、阿昌族、傣族、景颇族、布依族、水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品中都显示了高超的印染技艺。著名的“蜡斑布”就是苗族、瑶族、壮族、侗族传统的手工艺品。

2、少数民族装饰图案的原始风格

(1)、图案纹样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寓意深刻。有的是模拟自然物象的自然构形类图案,如土家族衣上的娶亲图。有的纹样则是从巫术、图腾中提炼若干自然形体,转换为抽象、写意的造型,如苗族刺绣上的牛首龙纹、人首龙纹等。

(2)、图案纹样装饰位置丰富,层层叠叠,大大小小,遍及全身。大致包括:领边、袖口、袖身的装饰绣片,围嘴、云肩,各式裙子及裙子的绣片、裤的边饰、裤脚,腰带、围腰、围裙,装饰的挂件、荷包、肚围或兜肚、尾饰,颈饰、项圈、胸牌及装饰片。

(3)、图案纹样的构图巧妙平稳、布局疏密有致。图案的构图形式大致包括:以一个纹形为一独立的单元图的单纹,多见于帽顶、围腰角、飘带头、鞋跟、鞋头、袖口饰;规则而有序拼组或变形并反复出现的复纹,多分布在挑绣的头巾边、围腰、飘带、裤脚边、袖口、襟边等地方;两个以上纹型交合,相互融会出现的杂合纹;以一纹型为中心纹,向外重迭扩展,呈放射状或环轴套合状的套盒纹。

1.3 少数民族服饰品的色彩艳丽丰富、对比强烈

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色彩实践中,逐渐掌握了自然色彩的组合、搭配规律,多依少数民族自身的审美心理进行夸张、想象、灵活地运用,从色彩的对称、变化、对比、调和的配色中创造出丰富的服饰品色彩形式。

1、以某一素雅或深沉的色相为主色调,配以色彩鲜艳的花边、头巾或围腰进行点缀。比如云南瑶族的女装,上衣为无领无扣斜襟黑色长衫,下身是黑色长裤,但在襟边、袖口、裤口都有鲜艳的挑花图案,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及完美均衡的统一关系。

2、采用相对色或互补色的搭配形式,如红配绿、紫配黄、蓝配橙,利用色相间纯度、明度、面积的变化,呈现出鲜艳夺目、对比强烈、层次丰富、夸张而不落俗套的艺术效果。

1.4 少数民族服饰品配饰形式种类齐全、遍及全身

少数民族的服饰配件形式异彩丰呈,包括,头饰、发式、辫饰、项饰、胸饰、臂饰、披肩、腰饰、脚饰、臀饰及帽、巾、帕、包、佩带、胸兜、围腰、尾饰、背牌、绑腿、鞋子等。可以说从头到脚,从前到后,均有相应的配饰品。

这些不同部位、不同形态的配件装饰,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实用功能,它们或独立成形,或配套组合,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融合于服装的款式中,形成了少数民族服中有饰,饰可成服的一大特色。

1.5 少数民族服饰品造型大而突出,带有夸张、粗犷、奔放之美

由于在过去大多数少数民族生活地区条件艰苦,在与自然的斗争与生存中,人们试图通过装饰物来显示自我的力量与财富,昭示生命的能量,于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尽可能地装饰美化自己。因此少数民族服饰品逐渐形成了粗大壮硕、数量繁多、层层叠叠的审美特征。

1.6 少数民族服饰品材质天然、质朴,具有就地取材的特点

根据居住地区、气候、物产资源的差异,南北少数民族在材质的选用上各有特色,基本包括以下几大类。

1.天然材质的纺织品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善于种植棉、麻和养蚕缫丝,所以服饰品大都采用的是天然材质的纺织品。如壮、苗、侗、傣等西南少数民族的织锦,藏族和彝族的羊毛氆氇,都是民族织物中的精品。

2.动物毛皮类材质

由于我国北方气候寒冷, 冬季较长, 因此北方民族服饰相比南方的要厚重许多, 服饰品的重要材质就是动物的毛皮。

3.金属类材质

银饰在传说中能避邪秽、驱鬼蜮、保平安,是美与财富的展示,力量与光明的象征,所以少数民族服饰品中精美的银质饰品屡见不鲜。其中,苗族银饰最为丰富多彩,可分银帽、银角、银围帕、银衣片、银项圈、银手饰等等,造型精巧别致。各个少数民族服饰品中的银饰品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4、其他材质

除了上述传统材质以外,一些来自自然的其他材质的运用,比如动物的羽毛、骨头,贝壳、玉石、珊瑚、松石等。这些材质的应用不但为少数民族服饰品艺术效果增添了几许神秘的色彩,而且折射出该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

2 民族服饰品艺术在现代服饰品设计中的应用

2.1 丰富绚丽色彩的借鉴与应用

大量热烈的纯色、鲜明的对比色与互补色的应用,在少数民族的服饰品中形成装饰性极强的效果。这种民族气息浓烈、亲近原始自然的色彩表达在现代时尚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

2.2 古朴独特造型的借鉴与应用

少数民族的配饰造型独具特色,取材广泛,形式丰富。时下流行的服饰品许多取材于少数民族的配饰。有的是将少数民族饰品的材质、款型原汁原味的复制下来,搭配到现代服装之中,如苗族的银饰藏族的绿松石、傣族的筒帕等,使现代设计增添古朴、厚重之美。有的则是借鉴少数民族配饰的独特造型与丰富内涵,运用现代材质与工艺,打造出装饰风格独特,融民族与时尚一体、突出全新创意的服饰品系列。

2.3 意寓深远图案纹样的借鉴与应用

少数民族服饰中装饰精美,寓意丰富的图案纹样,形式多种多样,布局自然连续,色彩灿若云霞,成为现代服装设计中重要装饰元素之一。图案纹样中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完整严谨的图形布局,精巧简练的写意造型、生动巧妙的广泛题材,不同的纹样图形无论是用在高级定制的礼服,还是民族韵味的唐装,或是田园风格的便服,都能够相得益彰,展现出一派热烈的民族风情。

2.4 精巧绝伦工艺技法的借鉴与应用

少数民族服饰品中巧夺天工的手工艺术,在当今重视文化传承、回归自然舒适、追求民族文化装饰风格的设计理念主导下,成为现代设计中的亮点。各种工艺如扎染、蜡染、绣花、挑花、贴花、织花等手法在现代服装中大放异彩。

3 结语

少数民族服饰品是我国服饰文化中的精华,为民族服饰增辉添彩。它们不仅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还是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积淀,折射出各民族历史、情感的变迁。因此,少数民族服饰品中的丰富内涵,独特的审美特征为我们当今的设计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对丰富服装设计素材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应提炼民族服饰中的精髓,通过借鉴重构,将民族风格融入到现代国际流行风尚中,创造出符合潮流的新的服装形态与搭配形式,充分彰显古老的少数民族服饰散发的浓厚魅力,使中国民族风格发扬光大(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杂志2013年8月)。

相关期刊更多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

现代计算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