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纳兰性德名句

纳兰性德名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纳兰性德名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纳兰性德名句范文第1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并不算多,可是却异常重要,如何使其保持原汁原味而又为学生所理解接受,这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有时总会面临这样的矛盾:学生希望我将这首诗一字一句讲解透彻,而我却不忍破坏其原有的诗韵,有时候讲了很多,学生却不知所云。为求两全其美,我认为在古诗词的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其人,读其言

所谓观其人,读其言,即在学习诗词之前要先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古人认为“诗言志”,作者见诸于文字的必是其有感而发,所作为一时一地之感,而非无中生有,任意妄为。其间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借物抒怀。所以对于作者和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有时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就应该提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翌年三月,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出关时冰雪未销,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纳兰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得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如此一来学生必然会想象出一个羁旅怀乡人的形象,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

二、读百遍,意即现

读百遍,意即见,顾名思义即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小学所接触的诗词,一般说来篇幅不长,而且还要受到句式拘束,表达上言简意赅,而现代汉语和其却存在着千差万别,在读时应注意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即其音韵节律,因其本就是音乐文学,所以节奏是古诗词的生命,读诗的过程也是欣赏的一种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就不难体味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乃至化为心中之本。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切切思乡情,读者完全可以通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诵读来体味,从景至人,读时应舒缓而有顿挫,不可急促,否则就其情难感。

三、知古今,辨异同

古诗词作品距今都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随着时世变迁,古人的语言表达、古时文化习俗与现在都有一定差异,古典诗词语言的言简意赅,其表现往往一个字、一个词,而一个字一个词都可能有其较丰富的内涵,古今意义不同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变化。如唐代张籍的《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其中“行人”并非为我们现在普通意义上所理解的“路上行走的人”之意,而是指捎信的人,这还只是古今意义差异较小的。再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同“无赖”,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无赖”一般即指蛮不讲理之人,而在词中意为顽皮可爱之态,这在理解上就存在很大不同了。

所以在理解古诗词时并不能以我们今天所知的意义去理解,而应区别其古今意义的不同,这样才能达到正确理解的效果。

四、会其意,感其情

纳兰性德名句范文第2篇

一、识得东风面――关注“语用”点的选择

选入教材的古诗文,都是历久弥新的经典名篇,在遣词造句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因此,“语用”点的选择需从诗文的字词句出发,才能发现其中运用语言文字的“奥秘”。

1. 关注“诗眼”“文眼”。古诗文语言凝练,其传神之处即是“诗眼”“文眼”。抓住了它们,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独坐敬亭山》(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题目中有“独”,诗句里藏“独”显“独”。一个“独”字而境界全出,中国语言文字的高妙可见一斑。教学中解“独”悟“独”,大有嚼头。要让学生发现这一点,感受这一点,运用这一点,即可将此作为本课的“语用”点之一。

2. 关注经典意象。古诗文多借景抒情,作者把情感心绪、意态与形象都融合为特定的意象,比如“水”“月亮”等。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送元二使安西》(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客舍青青柳色新”,正是姹紫嫣红时节,作者为什么单单写“柳”呢?原来“柳”“留”谐音,古人常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教学时,以此熟知的意象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能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为此,我们也可将其列入“语用”点,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积累运用。

3. 关注精妙用词。古诗文中有很多诗句用词意蕴丰富,很值得品味,具有不容忽视的“语用”价值:

(1)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词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性的形容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与众不同的特殊词。叠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霏霏”正是怅然若失的征夫情怀;数量词,“遥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作者将洞庭湖的美景比作白银盘,这种绝妙联想完全是在“一青螺”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见数量词的美化作用。

另外,还有虚词、拟声词等。歌德说:“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如果教师不关注古诗文用词的精妙,也就难以找到具有文章独特“言语表现形式”的“语用”点。

4. 关注经典名句。古诗文中那些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是令人回味的芳菲。沉潜其中,往往使人唇齿生香,灵动飞扬。因此,古诗文教学自然更要重视名句的教学。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之所以成为经典名句,是因为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诗人由满树细叶,想象着二月春风柔美细致的“裁出”。春色在这“似剪刀”的想象中,显示出一种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度。二月春风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引起读者许多的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在以此为“语用”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自主感悟,一定会有所发现和体会,也能更有效地内化于学生的话语系统和精神生命中。

二、发我枝上花――促进“语用”点的增值

要紧扣“语用”点,着力言语运用,引导学生品味、咀嚼、感悟、运用,促进“语用”点的有效增值。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1. 古诗文言语形式的仿写。在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从诗眼出发,让学生对意象辨析重组,仿写其语言形式。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这首诗主要写友情,以水之深喻情之深,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友谊的赞美。所以我在教学中抓住 “深”进行引导:“李白还会看见哪些景物?还会用什么和‘汪伦送我情’比一比?”结合插图,学生很快就找出许多景物:大地、青山、小草、桃花……此时引导言语形式仿写,学生很快写出:“大地广阔千万里,不及汪伦送我情。”“青山耸立高千丈,不及汪伦送我情。”“桃花开放香千里,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教学,在学生的心田上播下一颗诗的语言形式的种子。若长此以往不断浇水施肥,相信总有一天,这种子会发芽开花的。

2. 古诗文言语材料的引用。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经典名句,能起到言约意丰、辞彩典雅的效果。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执教《游山西村》(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片段写作练习的要求:内容不限,但必须用上其中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结果学生思绪飞扬,所写的句子内容丰富,精彩迭出。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古诗文的名句,提高在习作中引用古诗文佳句的能力。

纳兰性德名句范文第3篇

1、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2、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4、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5、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秋瑾《九日感赋》

6、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7、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8、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9、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0、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11、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13、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4、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15、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16、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7、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18、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19、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20、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王维《不遇咏》

21、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诉衷情·秋情》

2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23、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2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5、不知天外雁,何事乐?——徐祯卿《在武昌作》

2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7、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28、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2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0、泪鸿怨角,空教人瘦。——《瑞龙吟·送梅津》

31、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32、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3、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3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35、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36、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37、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38、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39、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40、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41、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2、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4、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4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6、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47、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48、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9、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5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1、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52、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53、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54、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郑燮《满江红·思家》

5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56、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5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58、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纳兰性德名句范文第4篇

一、根据诗歌类型,把握思想情感方向

我国古代诗歌众多,类型多样,而同一题材的诗歌往往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情感表达。

1.咏物诗。咏物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2.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3.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表达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4.边塞征战诗。边塞征战诗主要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抒发爱国情怀。

5.惜别送别诗。因为各人的情况不同,所以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①直接表达诗人的深情厚谊;②间接写离别之情;③坦陈心志的告白;④情深意长的勉励;⑤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⑥对别后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6.思乡怀远诗。思乡怀远诗主要包括羁旅诗和闺怨诗。羁旅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对家乡的憧憬。闺怨诗一般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二、学会精细解读,品味思想情感之美

诗歌是美的艺术,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把握其思想情感的时候,要学会品味思想情感中的美。

1.品味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人性美,是对人的本性的赞美和歌颂。古代诗歌中的人性美,就是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揭示出的平凡人的内在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弘扬的人性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等美德,它表达的是人性中的善良、真诚、乐观、豁达、宽容、崇高、纯朴等特性,显示着诗人对真、善、美的坚守。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人性之美。

参考答案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无忧无虑的两个小孩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表达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同时也赞美两个小孩的聪明伶俐。生活的纯真,尽显其中。

2.品味诗中的人情美。诗歌以情为本,情是诗歌勾人的魂,情是作者跳动的心。把握诗歌当中的情,让读者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心随文跳,情随文动,便能轻而易举地读出古代诗歌的人情美。诗歌之中的人情美,不外乎亲情、友情、爱情、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例2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请简要赏析本词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首词为悼念亡妻之作:最怜爱那天空辛苦的月亮,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如玉环般的圆满,其他的夜晚则如玉玦般残缺。如果月亮始终皎洁,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为你夜夜送去温暖。无奈尘世的情缘最易断绝,只有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絮语。纵使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的愁情仍不能消解,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

这种无穷无尽的哀悼之情,缠绵凄切,感人至深。

3.品味古代诗歌的哲理美。什么是诗歌的哲理美?就是把自然和生活中的诗意升华成一种形象的具有美的思想力量的诗化语言。中国古代诗歌中,那些经典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等,无不充满着哲理的智慧,无不闪耀着打动人心的灵光,显示出美的语言的魅力。

例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论诗三十首 元好问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请简要赏析本诗体现的哲理美。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前两句很容易明白:眼见的真实情景激发心头的真切感情,就能写出意境神妙的诗句;闭门造车,就像黑暗中摸索制作出的东西,总要失真。后两句则说:靠临摹前人作品,画出秦川景色的画家,亲自去长安的能有几人?诗人省略了一句话,即难怪那些人画不好。本诗告诉我们: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没有亲身体验,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三、掌握解题要领,应对诗歌鉴赏

考生了解高考命题的基本形式,掌握基本的答题模式,更有助于准确把握古代诗歌的情感。

1.高考常见的提问方式:①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③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情趣?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⑤某句(某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2.考生可以用以下模式答题:①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什么感情。②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3.概括思想情感的常用术语:迷恋、忧愁、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惜春悲秋、热爱自然、忧国忧民、蔑视权贵、壮志难酬、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

例4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9.(略)

参考答案 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纳兰性德名句范文第5篇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小题2分)

1.“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的是哪个小说人物?( )

A.周瑜 B.刘备

C.孙策 D.曹操

2.《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玄奘,玄奘西行赴天竺取经,是到现在称为( )的地方去求“真经”。

A.印尼 B.伊朗

C.印度 D.西洋

3.唐宋古文家中唐朝有两位,宋朝有六位,被称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是唐朝的( )。

A.柳宗元 B.韩愈

C.王安石 D.刘禹锡

4.句子、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欧阳修――宋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刘禹锡――唐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宗宋祖,稍逊”中的“”指的是文学才华。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B.成语“一鼓作气”和“鸿鹄之志”分别出自《左传》和《史记》。

C.《关雎》《曹刿论战》《论语二章》都属于“四书五经”的范畴。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的这两句诗,表现的正是孟子所称赞的“舍生取义”的精神。

6.出国学医,又改学文;写过小说,又多写杂文;擅长翻译,又致力于出版。他在多个领域努力,是为了寻找最好的疗救国人精神的方式,他是( )。

A.郭沫若 B.鲁迅

C. D.钱钟书

7.冰心的《春水》中有( )这篇作品。

A.《谈生命》 B.《纸船》

C.《小橘灯》 D.《寄小读者》

8.下面作品中与怀念童年和故乡无关的是( )。

A.《朝花夕拾》 B.《再别康桥》

C.《荷塘月色》 D.《城南旧事》

9.每年在河南新郑市举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都有很多台湾人前来,下面诗句中( )能表现他们的情怀:故乡,生命之根。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错杀( )(A.杨修 B.华佗 C.吕伯奢)一家,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充分体现了他的奸雄本色;而在(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长坂坡之战)中,他赤脚迎接( )(A.诸葛亮 B.许攸 C.庞统),听从他的建议,最终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又是英雄所为。

11.“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不包含以下哪部书( )。

A.《礼》 B.《易》

C.《乐》 D.《春秋》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以下哪本书(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1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孔子的这句话赞颂的是哪位官员( )。

A.解狐 B.祁黄羊

C.午可 D.第五伦

14.著名的“四知太守”杨震的故事出自以下哪本书(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15.被李贽赞为“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个人物形象( )。

A.鲁智深 B.武松

C.宋江 D.林冲

16.“几百年来,读《西游记》的人都不太聪明了,都不肯领略那极浅极明白的滑稽意味和玩世精神,都要妄想透过纸背去寻那‘微言大义’。”这句话是哪位学者说的( )。

A.鲁迅 B.

C.鲍鹏山 D.易中天

17.被著名学者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是哪位著名词人(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纳兰性德 D.朱彝尊

18.以下名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B.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孟子・尽心下》)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9.“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是( )的诗句。

A.苏轼 B.徐文长

C.郑板桥 D.王士祯

20.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的是以下哪部小说( )。

A.《围城》 B.《都市风流》

C.《京华烟云》 D.《三重门》

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每题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选对一项得一分。)

1.以下典故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关的是( )。

A.一鸣惊人 B.绝缨得士

C.退避三舍 D.问鼎中原

2.下列著作属于战国时代的有

( )。

A.《庄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3.下面几组人物全部出自《史记》的有( )。

A.伯夷、叔齐 B.荆轲、高渐离

C.阮籍、嵇康 D.管仲、鲍叔牙

4.以下诗句与贾谊有关的是( )。

A.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B.经生汉代知多少,屈指谁为王佐才?

C.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D.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5.以下诗句出自唐代作家的有

( )。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楼上何人吹玉箫,数声和月伴春宵。

C.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D.隔屋青灯一点明,卧听檐雨落三更。

6.以下著名诗句出自苏轼的有

( )。

A.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B.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C.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D.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7.以下几组人物形象,全部出自《红楼梦》的是( )。

A.晴雯、袭人 B.平儿、妙玉

C.香玉、绛雪 D.司棋、侍书

8.巴金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包括以下哪几部( )。

A.《雾》 B.《雨》

C.《风》 D.《电》

9.以下关于杨绛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曾在苏州的东吴大学读书。

B.翻译过《堂吉诃德》。

C.《干校六记》的作者。

D.钱钟书的夫人。

10.莫言是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作品有( )。

A.《透明的红萝卜》 B.《红高粱家族》 C.《生死疲劳》 D.《蛙》

三、判断题(40分,每小题2分。请在正确选项后面打√,错误选项后面打×。)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各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他们使用同一兵器,出自于同一宗室,他们的名字是关羽、关胜。( )

2.《论语》作者是孔子,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对话体著作,是儒家经典之一,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

3.武松是《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的七十二地煞之一,有关他的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擒方腊等故事脍炙人口。( )

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一样,都具有不畏、勇于反抗的精神。( )

5.刘禹锡《陋室铭》的“铭”,韩愈《马说》的“说”,诸葛亮《出师表》的“表”,都点明了文章的文体特点。( )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些诗句中都用了典故。( )

7.《孙权劝学》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是说鲁肃学习的进步大。( )

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委婉规劝。( )

9.《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内容是作者对自己在鲁镇咸亨酒店当伙计的回忆。( )

10.《骆驼祥子》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主人公祥子历尽艰难,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最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

11.“”原是《诗经》中的“国风”与屈原的《离骚》的并称,后借指文学才华。( )

12.被誉为“史学双璧”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 )

1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14.我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西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

15.“船山先生”指的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明亡后,他隐居于衡阳石船山,潜心著书立说,自号“船山老人”“船山病叟”。( )

16.《聊斋志异》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这本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

17.“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的这首诗一直被当作革命诗歌,其实这是一首爱情诗。( )

18.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蒙古族人。他曾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他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

相关期刊更多

满学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

北京满学会

小品文选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

诗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