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古代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古至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郑成功、屈原……
读了《中国古代爱国故事》后,我被郑成功的事迹深深打动着:明朝末年,郑成功怀着爱国心,成功地将荷兰殖民者赶出台湾,收复了中国的神圣领土。
“开辟荆棘逐何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读着郑成功写的《复台诗》,我对郑成功的敬佩之情愈来愈浓。是的,郑成功,靠的是他的爱国心。看了他的事迹后,有谁不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呢?他的爱国心不仅留在我心中的最深处,更是永远留在了台湾同胞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关键词:马未都;古代门窗;艺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58-02
《中国古代门窗》是著名收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的代表著作之一。马未都是第一位为门窗专门著书立说的人,他将古代门窗与建筑的关系、古代门窗演变过程、工艺特点、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中国古代门窗》曾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先后在2002年8月和2006年9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学术研究专著,文字精确洗练,图集丰富精美,对仿古建筑工作者和门窗收藏、研究者等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古代门窗的研究及收藏价值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变迁,在建筑门窗市场上,铝合金门窗、钢制门窗、塑钢门窗等系列新型建材产品都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对门窗的概念仍是传统的木质结构。从古代门窗的艺术成就和悠久历史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千百年来古人对门窗装修的重视和对天然材质的追求。虽然当今木质门窗在造价、功能性和实用性等方面没有新型材料具有优势,但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同步发展,木质门窗将逐渐被注入新的内涵,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代表了一种审美标准和文化品味。马未都对中国古代门窗的研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启示。
现实生活中,古代门窗似乎是一个十分遥远的概念。当代人对古代门窗的重视和收藏明显晚于其他文物,古代门窗收藏的市场价格约在2000年后才开始出现大幅度的提高。如今,关注古代门窗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例如,品相较好的花窗,即门窗的“格心”可以用作玻璃茶几桌面下的装饰,艺术价值较高的门窗也可直接附壁陈设。精美古朴的古代门窗会被现代人用在各种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其实,门窗奇技巧思的工艺、深远的文化涵义和独具创新的美学价值与著名的明代家具并无高下之分,且古代木匠在门窗和家具的制作中也分别做为两种行当。虽然古代家具多有大量的纹饰、图案,镶嵌、雕刻等工艺,能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题材,但较之门窗,还显单调。更重要的是,古代门窗与建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明清两朝,“门窗已经成为建筑装修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安全功能和美化建筑的职责”。所以,古代的门窗已经与建筑本身融为一体,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特殊地位。中国古代门窗“是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映射的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营构观念、价值观念、风俗观念、伦理道德和审美趣味的熠熠光辉”。
二、古代门窗研究和收藏滞后的原因分析
古代门窗在当代收藏市场出现滞后的现象,与历代文人对门窗的研究及收藏态度有直接的关系。该书的序言中提到:“历园林的书,汗牛充栋,而论及门窗,常常一笔带过。宋人著《营造法式》始有关于门窗、栏杆和室内隔扇、罩、屏等制度、功限的专论,然而一千年过去,唯有一部关于门窗的专著问世。”在《中国古代门窗》问世之前,关于门窗的学术文献极少,而之后,关于门窗研究的著作也并不多见。2006年6月由张道一、唐家路主编的系列丛书之一《中国古代建筑・木雕》中也有门窗雕刻的专论,虽然突出了门窗的雕刻艺术,是传统工艺研究的上品,但缺少对门窗研究的系统性。除此之外,也有少数关于门窗的雕刻研究和图集,例如徐华铛的《中国传统门窗木雕》(中国林业出版社)、张振光的《中国古代门窗建筑图片库-建筑门窗艺术》(建筑工业出版社)等,与之相比缺少相对系统的学术支撑,且多从现有的宫廷、园林、府邸、会馆等门窗采集图片,强调门窗文化内涵的阶层性,缺少民间风俗的质朴性,令普通人从文化情感和现实收藏的角度里敬而远之。《中国古代门窗》虽已出版近十年,但实用价值和研究价值依然可贵,在目前图书市场的销售量与同类书籍相比,名列前茅。可以想象,关于古代门窗的研究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该书的导言中作者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建筑乃匠人之作,为文人所不齿,这与西方人对建筑的态度大相径庭”“导致建筑艺术这一概念的出现都在十八世纪西方美学传人中国之后。”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古代人乃至当代人忽略了对门窗的研究和收藏呢?笔者认为主要为以下原因。
首先,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门窗与人类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人们由门出入不同的建筑物,在办公室、客厅、卧室中随时能够透过门窗观察周围的环境,门窗的本质在于链接室内与室外的某些关系,人类借用门窗采光、通风,通过门窗欣赏自然景观。所以门窗与人类的关系由于过于熟悉而不密切,过于平常而不受关注,人类在无形无意中忽视了门窗除实用之外的其他价值。其次,古代门窗虽说实用与装饰功能并举。但门窗的利用率较高,易脏、易损、易风化,在使用寿命方面远不如家具。由于门窗与建筑本身一体的特点,使门窗拆卸换位也多受限制。例如古代的拔步床等贵重家具被视为财富的象征,不仅可以世代共享,也可以充当财富随时利用,但门窗不具备这种优越性。第三,门窗与橱柜、床、桌椅板凳等相比较,在人类的生活习惯中缺少与人类的亲近性,更不能同笔筒、玉器之类可以为人随时把玩。综上所述,古代门窗自古至今在研究及收藏领域中相对滞后也就不足为奇。
三、《中国古代门窗》的论述特色
与西方传统的艺术创造形式相比,几乎从史前开始,中国的建筑工程和雕塑艺术就多以“土”、“木”为基础原料。从万里长城到民居住宅;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到普通的陶瓷器皿;从明代家具到各种竹木牙制的工艺品,包括门窗,其壮丽恢宏的艺术特色享誉世界,细致入微的文化品味也一直影响着世界的审美文化。而中国的石刻艺术除碑文之外,常有与自然同在并融为一体的特定形式,如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中西方的雕塑美学。是体现为一种直观自然主义和理性写实主义的对比,在建筑门窗中也同样蕴含了思维方式的差异和哲学品质的迥然。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在“引言”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任何建筑体系的本质区别:“以汉族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唯一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较之其他以砖石为主的建筑体系,木结构建筑无疑有着许多优点”。接着分别讲述了木材取材运输方便、建造加工容易、抗风抗震、空间分割随意、高跨度大、装饰手法丰富等特点。除了木材本身的自然优势以外,作者在“终语”里比较东、西方建筑的差异中也提出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布局上的特点和独有的人文精神。
古代门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折射出文明的发展历程。古人并非不曾认识到石材的用途和垒砌技术,而木材的优势即 为自身的缺陷,木材易变形、缺刚硬,木质结构在防火、防蛀方面是明显不如石制结构的。但传统建筑从一开始就对“土”、“木”情有独钟。“五行”之中有土生木,土木相生不分之说;《阴符经》中有“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丰子恺的名句“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都能够体现古人注重与自然界的沟通、融合,对天地自然充满虔诚的敬畏之情。同时,木的温和、柔韧、色泽、纹路,体现了有机生命的某种亲和力,而这种心理逐步形成了以“木”为材、以“构架”为模式的建筑结构,也使建筑装饰特殊的工艺之美成为可能。古代建筑的形式结构在民族的文化思维和文化情感上,一直保留着源于远古的文化经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和“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导致古人对“木”的倾向、认识、应用的特定心理,使传统建筑在理性与感性、材料与结构、技术与审美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二)古代门窗的结构名称和工艺特点
《中国古代门窗》收录的图集共计161组,663片,折屏、围栏、屋顶另类建筑部件共计5组,35片。“所收门窗均为明清建筑遗物,大部分为江南所制,小部分为黄河流域产品”。青年时代的马未都酷爱摄影,他十数年里奔走于穷乡僻间,将其门窗原型一一收集,并加以修复、拍照,并在观复博物馆专设“门窗馆”。明清的门窗代表了中国古代门窗的最高水平,而江南地区门窗的艺术成就代表了明清时期民居装修的最高标准。明清时期的江南,一直处于中国商业文化的中心。中国四大名楼中的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均出自江南,著名的“徽商”,脍炙人口的江南四大才子、扬州八怪、吴门画派等等便是证明。这种代表古代民间门窗的图集整理在今天看来弥足珍贵,也是《中国古代门窗》区别于其他同类书籍的重点所在。
对于普通读者而言,面对琳琅满目、千变万化、充满古人智慧的各类门窗,无不为这鬼斧神工的工艺技巧叹为观止。仅普通民居木窗“格心”,其精密的几何工艺,繁复多变的结构形式就足令人目不暇接,使人顿时对古代门窗的制作工艺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的神秘感,非亲自进行拆解,难以真正明白其中的奥秘。马未都在该书“门窗的演变过程”中分别介绍了明清最具代表性的门窗部件的名称,如“格心”、“绦环板”、“裙板”、“抹头”、“隔扇”等,并对其名称来源和作用做了较为准确的解析。作者在2006年版的《中国古代门窗》中又特为此加了图示,使普通读者对门窗部件的认识更加清晰;在“门窗的工艺特点”中对“格心”的设计和主要装饰手法也进行了介绍,如“攒斗”、“攒插”、“攒接”、“雕镂”、“浮雕”、“透雕”、“嵌雕”“贴雕”等等,对门窗“格心”的设计构成、制作难度、实用特点、艺术价值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在“门窗的文化内涵”中,对门窗的装饰及图案做了细致的分类,如“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翊毛走兽”、“山水风景”、“人物神仙”、“故事戏曲”等等,对其文化渊源、题材特色进行了探究并列举了大量的案例。
(三)古代门窗的“格心”和雕刻之美
“格心”制作往往精美绝伦,清代宫殿建筑门窗格心花纹装饰之一的“三交六槐菱花”在民间也多有体现,其形式丰富,为古建筑外檐装修中的高等级形式。除“格心”以外,门窗雕刻的精绝之处亦无需总结,上等的民居门窗其精湛的雕刻工艺,需配放大镜方可观赏至尽。以上图示的几种“格心”形式只是江南民居中最为普通和常见的,仅此而已,便可见古人的工艺水准。其实,古代门窗的雕刻纹样和“格心”的制作形式,采取了“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等多种纹样形式,其形式和复杂程度各异。“格心”的制作明显参考或者延续古代青铜器、丝绸织绣、壁纸、瓷砖、地毯中的四方连续纹样,这些形式在图案构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按照统一的大小尺寸进行适当的排列,使其上下左右均能够连续延伸,最终得到统一但并不单调的艺术效果。例如(图3)几何图案式的格心,就是典型的万字形纹样的利用。
四、小结
《中国古代门窗》文字部分虽为学术研究的形式,但细读起来,并不枯燥,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对门窗的艺术价值展现全面。例如,明清一类“落地明造”的隔扇窗与当代楼居建筑的落地窗在功能和审美方面大同小异,已具有六、七百年历史的卧棂窗和代表透雕工艺最高境界的清朝“大挖”与普及世界的百叶窗相比分别具有相同的形式和功能。同时,该书图集精美,感染力强,在品读的过程中不由让读者流连于厅堂长廊,感怀于时光变迁,从而走进门窗的艺术殿堂。古代门窗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马未都.中国古代门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文学史为主干,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枝叶的分段式讲解。通过对文学史的学习,学生对各个时期的文学会有一个大概的比较宽泛的了解。
1.学生的诵读与积累是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
首先,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领悟文学知识。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将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定的场景和画面。另一方面,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将深邃的思想融入到故事叙述、感情抒发、场景描写等形象化表述之中,容纳了十分丰富的科学知识或思想内容。如果读者注重这种对话和交流的效果,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提高认识水平,培养思维能力,而且必将不断地丰富见闻、开阔思路,从而领悟文学知识。
其次,勤读能够绿化心灵家园,有助于塑造完美人性。绿化心灵家园是经典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形式将人类所热爱、所困惑、所好奇、所痛苦的一切方面纳入文学范畴,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人性命运、人生理想、个体价值和道德伦理的思想,因而文学亦被称为“人学”。文学形象总是散发着无穷的独特魅力,展示着无限广阔而复杂的人性世界。
再次,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从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学现象、风格流派、文学思潮和审美特征。如果学生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一知半解,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自由讨论等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背诵不同时期的经典文学作品,不断积累自身文学知识,才能在教师讲解文学现象和解读文学作品时提出不同的想法,从而在思想深度、审美境界等方面不断进步。因此,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体悟文学发展规律。
第四,只有勤读作品才能奠定扎实的文学功底。积累情感和知识是诵读的另一大好处。“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学生将大量的文学作品烂熟于心时,便可以任其调用并将终身受益。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作品意象,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章中体现的深意。
第五,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不管是启发式、讨论式还是探究式教学,只有当学生有了一定阅读量的积累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能有良性的互动与交流,也才能真正提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简言之,只有勤读作品才能真正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
2.阅读需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博览与精读、熟读相结合。博览,是说阅读的涉猎范围要广泛,要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博览群书,拓宽视野,知识便会丰富起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精读、熟读尤其重要,所谓“文选烂,秀才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篇幅短小的美文要能熟读成诵,加以细细考究,可以从中悟出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立意谋篇等写作方法与技巧。
第二,读与思相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就是说,读书应以学为先,学思并重。我们认为,读书的更高境界是多思重于多读。多思当然要以多读为基础,但是只有多思才可能产生质疑,也只有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才能有所进步。如果不注重思考,根本就难以真正理解作品。就写作而言,尤其需要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自己独特的主张和见解。
第三,读与写相结合。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时应尽量注意“四到”,即眼到、心到、口到、手到。所谓手到,就是要勤做笔记、摘录,勤写心得、体会,逐渐养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作品所反映的不仅是丰富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体验,还有写作的一般规律,以及一定的写作技巧。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能够理解作品的内容,而且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了“文章是什么”和“文章怎么样”的知觉印象,这印象就是“写作图式”的雏形。随着阅读的文章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对写作的立意、选材、布局等将发挥强有力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心中的“写作图式”越来越完善,因鉴赏而生的创作灵感也越来越丰富。反过来,它又会影响阅读欣赏口味的形成,促进我们自觉进行阅读欣赏。
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让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助于他们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为此,中国古代文学在课程内容上的改革就应该做到与相关学科的整合,例如与古代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的整合。
1.课程内容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
就中文系大学生而言,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体现为通过理性分析对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问题获得准确结论的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中文系学生掌握的知识大多是书本上缺乏联系性的知识。他们普遍缺乏全面系统的历史学知识的学习,因而不善于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问题。古典文学研究与古代文学教育教学自身的需要,都要求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要强调与古代文献学的整合。系统的中国历史教育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似乎难以做到,但是教师最起码应该通过加强自身对古代文献学的了解,给学生介绍不同作家的生活时代、风格流派,以及文学思潮的兴起等,使学生对某一历史时期文学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从而形成系统的、立体的感知与认识。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文史不分家。&rdqu o;
2.适当把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堂上
在进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时常用到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比如,当学白所写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必须了解当年秦统一中国的相关历史;学习贾谊的《过秦论》时,假如学生不知道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与战国七雄大致分布的地理状况,就无法理解其中多次提到的“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其实就是六国与秦的战争策略,也就无法全面深入地对文章进行把握和解读。由此可见,适时适量地将一些历史知识搬到古代文学课程的课堂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且大有益处的。
3.增设中国通史为公共必修课程
关于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要从课程教学内部着手,也应兼顾到课程设置的外部。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只对一些历史大事件例如朝代更替等有所了解。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史知识水平,就应该把中国通史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来开设,并且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重点应该放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及对当时人文精神、社会思潮、社会发展的影响上面。
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始终是以哲学为核心的经义教育。古时候中国大文学家生活、思想与社会实践的主流似乎并不是文学,许多文学家都是带有浓厚哲学思想色彩的经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且往往具有较高的音乐、美术与书法等艺术修养。他们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与艺术价值。然而,一直以来,古代文学教学偏重于对语言文字的分析,导致人们普遍缺乏对古典文学文本的哲学解读意识。就笔者看来,从语言角度分析文本的解读方法是具有片面性的,用这样的方式去理解古代经典作品,不利于学生紧密结合作者所经历的生活去把握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同时也不符合我国数千年来科学人文教育的精神与基本思路。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还应努力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1.理解古典诗词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尽管中国古代思想学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诸多思想学说中以儒家与道家的影响最为深远。许多文学形态都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这里以诗词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性情胜、气象胜。比如诗经中大雅、颂等诗中赞叹祖先之长寿以及子孙之众多等,体现了赞美人的自然生命的平和与延续;如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体现了人与自然之相通;如辛弃疾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等体现了个人命运与他人命运的相生相依。
深受道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中国古典诗词,主要以神韵胜、胸襟胜。如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超尘俗以自化于自然;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化自然物以归于虚灵;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现出将人间惊天动地的历史化入寂寞天地。
2.理解古代戏曲和小说也须强化哲学解读意识
中国儒家与道家文化和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戏曲和小说。这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兼济之志、求忠尽孝,亦或是遁迹江湖、超然物外。不论是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或是其他人物形象,其言谈举止等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了儒道两家所提倡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论是歌颂还是批判,人物的思想意识及行为都折射出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若要更好地还原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就必须增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悟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总而言之,要想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达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教育所涉及的历史学的学习,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哲学解读意识。
参考文献:
[1]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羊春秋.历代治学论文书信选[M].长沙:岳麓书社,1982.
[3]巴金.巴金散文选:上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张向云.中学语文诵读教学论[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13).
[5]宋子俊.《红楼梦》中的哲学意蕴及曹雪芹思想的价值取向[J].红楼梦学刊,2006,(2).
[6]杨实和.论《红楼梦》折射出的哲学理念[J].文学教育,2006,(17).
[7]贾勇.新编大学语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中式建筑为三段式,在整体上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在上部屋顶为上,顶又有屋脊,飞沿,斗拱,山墙等,在中部有金柱,廊柱,窗格,门等,下部主要有台阶、台基以及柱顶石等。
屋顶的造型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限制,整体上的可以分为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在以前庑殿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的建筑形式,由于它屋顶陡峭,屋檐宽深庄重、气势磅礴浩大,在封建社会是皇权和神权等统治阶级的象征,多用在宫殿、坛庙、重要的门楼等高级别的建筑之中,普通官府、衙役、商铺、民居等是不能用的。
歇山具有前后坡面和左右半坡面;共4个坡型,它相对于庑殿顶底一个等级,不像庑殿顶那般严肃,比较活泼,所以多用于殿堂楼阁等比民宿等级高但又不到皇宫等级的建筑之中。
而硬山顶和悬山顶是最次的等级,多用于普通的民用建筑之中而硬山与悬山的区别就在于硬山两端山墙直接与屋顶相交,悬山顾名思义便是屋顶两端向外伸出山墙之外而悬挑着的屋顶且多用于南方地区。所谓建筑之大美者于穹顶也。
可以说屋顶是整个建筑的标志,屋顶的造型美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美观程度,当然屋顶除了造型的区别的美以外屋顶之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装饰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个人,屋顶可就是人的脸了,而屋顶的装饰无异于在人的脸上化妆,这是锦上添花的效果。所以穹顶的装饰是必不可少的,能装饰的地方可就有得谈了,从正脊到垂脊、戗脊、攒尖顶上的宝顶和屋檐边上的瓦当等都是可以装饰的地方,而装饰的内容从各种各样的神仙走兽到福寿纹样,无不透露着建筑师的良苦用心,尤其是广州一带的民居,在屋脊之上镶嵌有各种经典典故,无一不在诉说着一段段故事。
脊兽是由瓦制成的,高级建筑多用琉璃瓦,它的功能最初目的是为了保护木栓和铁钉以及防止漏水和生锈,对脊的连接部起固定和支撑作用。后来脊兽发展出了装饰功能,并代表着等级的意义,不同等级的建筑所安放的脊兽数量和形式都有严格的限制。
正脊常常上安放吻兽或望兽,正脊两端的装饰就有龙吻、鸱尾等装饰,而较矮小的厅堂屋脊则是会采用些哺龙、纹头、雌毛。而这些装饰的运用是有讲究的,由于我国古代建筑是木架结构,容易着火,在五行之中水克火,而龙吻、鸱尾等是龙的形象,龙是生活在海里的神话形象,人们当时把它装饰在屋顶上,其作用有“避火”镇灾之意。除了正脊两端在正脊之上还有一些人物神仙故事也都是人们熟知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人物群像的背景是高低相望的亭台楼阁;整条瓦脊采用连景式组成,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恰似一个巨大的舞台。
在一些重要宫殿上,垂脊以及戗脊上他们的装饰更显得比较统一,大致以跑兽、垂兽、“仙人”为主。其中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在殿顶翘起的戗脊上安放着仙人和各种小兽,称“戗兽”,其数目与种类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小兽越多,建筑级别越高,常见为9、7、5、3不等但均为奇数。小兽的排列是有寓意的。这些小兽的最前面有个领头的骑凤仙人。其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块瓦件。此仙人不计在小兽数目之内。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故宫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古建筑,角脊之上排列着10个小兽。关于小兽前为何有个骑凤仙人有着段传说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国君齐缗王败北后被追兵紧逼,逃到江边,危急中,遇大鸟。于是,缗王骑上大鸟,渡江而去,化险为夷。古人把它放在建筑脊端,也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总之这些小兽具有极强的装饰作用,使古建筑更加宏伟庄重。同时,在结构上稳固了屋脊和瓦垄,是我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国锁具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考证和历史文献记载,锁具发展至今有五千年历史。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之“骨错”、“石错”就是锁钥雏形。“觿”,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就是古代钥匙的雏形。所以“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锁具之一。
古锁初称牡、闭、、钥、链、钤。早期为竹、木结构,起源于门闩。春秋战国至鲁班于木锁内设堂奥机关,至东汉制金属簧片结构锁(又称沟槽锁)。入唐时所之多为金、银、铜、铁、木。明代遂成为广锁、花旗锁、首饰锁、刑具锁四大类。实际上还有一类密码锁,只是不太常见罢了。历经清代、民国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古锁工艺精致奥妙、文化内涵丰富。雕花刻字如:状元及第、长命富贵、麒麟送子、龙凤呈祥等。尤以鱼形锁为例,在《芝田录》中道:“门锁必为鱼者,取其不暝守夜之意。”鱼亦作年年有余之吉利。古锁也寓意财富,故有“驴驮钥匙马背锁”之说。后衍生至爱情永恒,家族永续,身体永康,似乎一切良愿尽寓其中。
据资料记载,最早的用木制成的锁,其不堪一击只能作为象征性的锁。我国
的金属锁最早出现在汉代,是簧片结构锁。明清时代是古锁的鼎盛时期,以铜质
和铁质为主。上世纪50年代,成本较低的低焊钩锁、叶片锁、弹子锁陆续进入我
国市场,中国古锁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透过泛着沧桑的古锁,领略着中华博大
精深的历史文化。
锁的具体名称,有一开锁、二开锁、三巴掌锁、三道箍虾尾锁、四开锁、五开锁、龙凤锁、双元锁、迷宫锁(定向锁)、底开锁、转冲锁、倒拉锁、暗门锁、无钥锁、方锁、炮仗锁、马缰绳锁、牛角锁、牛尾锁、举梁锁、文字密码锁、数字密码锁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锁,虽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外形大同小异,其奥妙之外,在于钥匙孔的开槽上,可谓五花八门,稀奇古怪。钥匙孔的形状,分别为“一”、“上”、“工”、 “古、” “尚、”“吉”、“喜”、“寿”等字。这些钥匙孔,还是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反映哩!黎庶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锁,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锁,寿诞喜庆,用“寿”、“喜”字孔锁,将相帝王则另有区别,不得僭越乱来,否则视为违反王法。
按材质分,有木锁、金锁、银锁、铜锁、铁锁、景泰蓝锁等;按形式分,
有圆形锁、方形锁、枕头锁、文字锁、人物锁、动物锁、密码锁、暗门锁、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