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工作局的最前身为在1938年所创办的公共慈善救济总会,为贫困市民提供“救济性”(金钱上或实物上)的援助服务,主要的服务是向所有开展救济服务的社会团体提供资助,同时亦为贫民发放救济金服务,监管所有收容孤儿、弃婴和贫民的社会服务机构。1947年,政府改组部门架构,成立了公共救济总会。1960年,公共救济总会重组为公共救济处,其服务不断发展,相继出现更多不同类型的社会服务,如膳食服务、灾民服务等。同时亦逐步推行澳门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如饭堂、灾民中心、复康中心、盲人中心等。公共救济处亦于1967年重组,改称为社会救济处。所提供的服务亦有很大的改进,例如加强了对盲人及聋哑者提供教育和康复服务。更多的老人院舍、残疾者之家、幼儿院亦陆续出现。救济处所开展的工作已不再是单一的救济服务,已朝向多元化的社会服务的方向发展。1980年,重新改组社会救济处,正式命名为社会工作司,把社工司所投入的服务提升为专业的服务,提出了平等、效率、互助和参与四大原则。在1999年12月20日祖国后,澳门社会工作司的名称改为社会工作局。
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局主要负责为澳门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提供社会福利服务。2008年,澳门成立了复康事务委员会(一个咨询机构,有些类似于内地的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吧),而社会工作局则是这一事务的统筹者和执行者。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工作局原局长叶炳权在《澳门复康服务的挑战和展望》一文中写道:“直到20世纪60年代,本地区才有专为残疾人士提供辅助的复康机构成立。这些机构均由民间组织设立和管理,服务性质多以院舍照顾为主。当时,政府的工作除向有需要的残疾人士及其家庭提供经济援助外,亦有向有关的民间机构发放财政资助,以作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澳门社会工作司(本局的前称)在当时辖下的社会服务厅内调派人手,设立了辅助残疾人士机构的工作小组,并逐步在社会复康的现念和官民合作的发展模式基础上,进一步集中资源,除继续执行上述工作外,亦积极透过‘公设民营’的辅助方式,协同民间机构创办了多所以社区为本的复康服务设施。”
“公设民营”,澳门“特产”的工作模式。
所谓“公设民营”,即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资源、统一评估、统一核准执照,统一订立表现要求标准,通过技术及财政辅助,支持民间机构建立及开展各类为残疾人士而设的康复服务设施/单位。社会工作局安排专责人员对有关设施/单位的硬件安全、卫生条件、日常运作、服务提供以及财政运用等方面做出支持与监察,具体执行的部门包括有准照监管部门(即社会设施管理暨准照处),以及向设施/单位提供技术与财政辅助的部门(即复康服务处)。
到我们采访时,澳门的25家民间机构建立的各类为残疾人士而设的康复服务设施/单位已经得到了社会工作局的技术及财政支持,其中包括:院舍、中途宿舍、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暂托中心、展能中心、技能发展与就业辅助中心、社区支援服务、非紧急医疗护送服务等。
着重提示:该25家设施/单位的资源收入方面,根据社会工作局于2009年的数据显示,社会工作局津助占其总收入的平均百分比为81.2%,而社会工作局加上其他政府部门的总津助占其总收入的平均百分比为89.3%。社会工作局今年共投入1亿澳门元。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一大功能,这一功能强调了其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是一门“做”的科学,是一个重实务、重操作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实务特性归根到底要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来保障,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众多院校纷纷开设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一步步的摸索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作为一个新专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当前该专业的教育现状如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该如何整合,应构建怎样的培养模式?就这些问题而言,目前鲜有文献涉及。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二是武汉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任课教师,三是深圳社会工作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或负责人。因为深圳社工机构调查对象人数较少,问卷采用普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发放电子问卷20份,有效回收19份。学生问卷60份,有效回收54份,教师问卷50份,有效回收46份。总体有效回收率为91.5%。随后,调查者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从下列三个方面对被调查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进行测量: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情况,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情况,武理工的项目设计大赛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讨论
(一)理论教学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安排情况
在问及“学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完善”的问题时,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社工机构的社工,都没有认为很完善,只有7%的学生、41.9%的教师和21.1%的机构社工认为比较完善,其余被调查者均认为“一般”、“不太完善”或“很不完善”。接下来,调查者询问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在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是否合理,只有9.3%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25.8%的教师认为“合理”或“比较合理”。可见,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的满意度比较低,说明虽然目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主干课程设置上是较为规范的,但多数高校为了扩大就业面,较注重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建设,而忽略学生对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学习需求,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方向深入学习。如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从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需要了解关于犯罪学理论等等。特定实务领域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这关乎能否及时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社会工作关系。在此次调查中,有84.2%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在学校所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对现在的岗位只有少部分适用或基本没用。因此,应该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进行细化,即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强化和实习,以增强其专业性,有利于学习和就业。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81.5%的学生、61.3%的教师和63.2%机构社工赞同这一观点。
2.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方式情况
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支持下,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手段。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已经采用影视案例分析、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理论教学,但从图1和表3得出,仅有5.6%的学生和19.4%的教师认为这些形式的次数很多,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其余多认为“吸引力不够”、“次数少”或“效果不大”。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教学方式还需进一步探索,有待进一步提高。
3.社会工作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
在问及学生“目前对社会工作课程理论教学”的整体态度时,没有学生选择“非常满意”,仅有14.8%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但在问其“通过社会工作理论学习是否有所收获”时,有79.6%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或“有一定效果”。同时在对机构社工的调查中发现,有84.2%的社工认为高校社工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可以看出虽然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但大多都比较认可其效果或作用。通过对教师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图2),认为理论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为“社会工作理论教材不成系统”的比例最高,占58.1%;其次是有35.5%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缺乏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再者是认为“社会工作理论太晦涩”的占12.9%,同时在个案访谈中,很多教师表示由于不知道或不确定如何将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即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国直接引进西方社会业已成形的一套社会工作实务体系,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无法使社会工作真正“本土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在调查中(图3),仅有41.9%的教师是社会工作本专业毕业,其他均为相关或相近专业。
(二)实践教学方面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但社会工作教育实习却不容乐观,也可以说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是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问题也最多。
1.实践基地不足,专业的实习机构较少。充足的专业实践基地是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有力保障,但专业实习的实践基地严重不足却是现实。从图4可以看出,有78.9%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的专业实习机构较少。在访谈中发现,很多高校都是只有少数固定的实践基地,而且有很多实践基地具有独占性,即某一实践基地与某一大学结为对子而拒绝和其他学校合作,实际上可以打破这一常规,实现实践基地的共享,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实践基地做出连续性的服务。
2.实践多流于形式。图5可以看出,有73.7%的机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的专业实践多流于形式。同时,也有90.1%的机构社工认为在学校所接受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只有少部分适用于现在的岗位或基本没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在我国内地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职业工作人员和机构,导致社会工作实习很难体现其专业特性。因为我国内地的社会工作是行政性、半专业化的。但是,在问及学生“对于院系组织的专业教师带队的实习考察和社会调研形式是否满意”时,有66.7%的学生认为虽然理论与实践有差距,但有助于接触社会,积累经验,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p#分页标题#e#
3.社工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从表3发现仅有9.7%的教师在教学之前经常参加社会工作实践,而有41.9%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很少或基本没有参加过社会工作实践。在问其“对自己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评价”中,只有6.5%的教师认为可以完全胜任,有83.9%的教师认为基本胜任或有待提高。可见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较少,影响了其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机构社工的反映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有78.9%的社工认为以前所在高校专业教师自身实践经验少,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方面的指导。
4.学生自身对专业实习的热情不高。一是因为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大陆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大众对社工专业认同和接纳度低;二是因为没有学生比较期待的校外的专业性社工实习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在参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学生中,有64.8%是参与过院系带队的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只有29.6%的学生参与过学校建立的校外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基地,而在接下来调查“社会工作的实践教学形式中,您更喜爱哪些形式”时,虽有51.9%的学生选择院系带队的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但更有57.4%的学生喜爱学校建立的校外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基地。这就存在学生的实践需求与学校提供的实践资源的不对称或相对脱节,因而导致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
5.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调查显示,虽有55.6%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或比较有用,但仍有44.4%的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解决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在下一个问题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只有3.7%的学生能在实践中经常用到理论,有90.8%的学生认为偶尔用到、很少用到或认为有用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反映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但很多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学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的比例问题,虽有29.0%的教师认为比较合理,但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不太合理,应加大实践课的比例。同时有94.7%的机构社工认为高校应该加强社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对于社会工作这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它目前的教学课程安排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应进一步改善。
(三)项目设计大赛方面项目设计大赛是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同时在了解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整合的方法。这是一次勇敢有益的尝试,经过几年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提供了一种模式参考。在问到“您是否支持项目设计大赛”时,66.7%的学生、86.7%的教师和89.5%的机构社工表示非常支持或比较支持,说明武理工的社工项目设计大赛的认同度和支持度比较高。通过对项目设计大赛的了解与是否支持的显著性检验分析(表5),可以发现,P=0.001,小于0.05,说明对项目设计大赛的了解与否和对项目设计大赛的支持程度之间存在有显著性相关,对项目设计大赛很了解或了解一些的同学都很支持项目设计大赛。这是因为该项目设计大赛在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整合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81.1%的学生和67.7%的教师认为开展社会工作项目设计大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专业兴趣,对专业学习有一定帮助,有7.5%的学生和29.0%的教师认为大赛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深化有较大帮助,同时有75%的社工认为高校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工作项目设计大赛中设计的项目对其所在的机构的工作有帮助。可见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机构社工都十分认可项目设计大赛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帮助,它使学生较好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其学以致用,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两个重要问题,即“重实践、轻理论”和“重书本、轻操作”。这些反馈让教育者看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优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要使社会工作专业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关系,就必须构造一种专业的教学模式:用社会工作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并将书本上的社会工作实务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中去。鉴于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意识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而本土化理论的欠缺则是制约社会工作专业和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对此,应该逐渐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理论体系。简单的说,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包括两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forsocialwork)和“社会工作理论”(theoryofsocialwork)。所谓“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就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所谓“社会工作理论”则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它们是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操作平台
1.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和实践经验。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提高社会工作实践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重要性;其次,行动上切实走上社会工作相关实践岗位;再次,聘请一线工作者作为实践课教师。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根据培养类型可分为“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养老地产;国内研究现状;社会工作介入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内养老地产研究现状――兼论社会工作的介入
收录日期:2016年6月8日
一、国内养老地产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因而其养老地产的发展也相对较早,且发展至今也已经相当成熟。而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养老地产却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但是,国内的实际情况却是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峻,面对这种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及社会各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而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环节以及发展方向的养老地产,更是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也对此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梳理学界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内以此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养老地产内涵的研究。养老地产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概念,所以很多学者首先从研究其内涵入手来深入对养老地产的了解,并且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养老地产内涵的解释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二是关于养老地产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界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总体而言,他们都认为当前中国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对于具体存在哪些问题,他们都发表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三是对养老地产发展对策的研究。这是很多学者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针对此问题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而梳理这些建议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养老地产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发展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对养老地产发展对策的建议;四是对养老地产开发实践的研究。上述已经提到,当前国内的老龄化趋势愈加严峻,在这种趋势下,养老地产则存在着巨大的利润及发展空间。但是,在实际养老地产开发过程中,很多开发商却只注重追求利益,而忽略了养老地产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随着这种态势的逐渐恶化,学界对国内养老地产实践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因而对养老地产开发实践的研究成为第四个主要的方面。
在对这四个方面主要内容的梳理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当前国内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领域,从其他学科视角出发对养老地产的研究则非常有限。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探索养老地产的具体发展模式无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仅仅从经济学及管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养老地产的发展,则显然是不够的,无法真正应对和解决养老地产在中国遭遇的现实困境,也不利于养老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社会工作专业出发,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出发来深入理解养老地产的实际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社会工作与养老地产相联系,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在养老地产实际运行中社会工作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工作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过程的其中一个阶段,也称行动阶段、执行阶段或改变阶段。这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协助受助者按照前一阶段达成的社会服务计划与合约开展工作和采取行动的阶段,是助人过程的重要阶段。广义的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的旨在恢复和加强受助者整体的社会功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本文所讲的社会工作介入是广义上的社会工作介入,除此之外本文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特指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专业介入,而社会工作者则特指那些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对象为老年人的各类养老服务工作的社工。
由上述文献综述可知,当前国内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领域,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对养老地产的研究则非常有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从社会学及社会工作角度来研究养老地产意义不大。相反,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国内养老地产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及实际意义,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来理解养老地产。养老地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商业概念,上述文献梳理中对养老地产内涵研究的部分也已经解释了养老地产的四个经济内涵,简单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养老地产就是一种“养老+地产”的复合地产开发模式。但是如果从社会学及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来理解养老地产的内涵,相比于其商业价值,其内涵中的社会价值则会更受关注。
养老地产,顾名思义,就是“养老”与“地产”两个元素的集合体,因此理解养老地产的内涵应同时从这两个层面把握。“养老”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历史悠久的概念。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养老”有两层基本解释:一是奉养老人;二是年老闲居体养。从字面上理解,“闲居体养”自然又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存在某种居所设施供老人居住;其次是老年人在居所设施里调养身心。据此理解,更具国际性和学术性意味的“老年照护”一词则与“养老”的含义很相近。与“养老”相比,“地产”则是一个商业性更重的词汇,而在此处,地产则专指“闲居体养”中所提到的供老人居住的某种居所设施。
依据上述理解,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来讲,养老地产提供一种区别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机构养老模式。具体而言,养老地产是指为老年人提供某一特定的地点、住所,并且在这个地点及住所内设置着相应的配套设施,可以在满足老年人居住要求的同时,为其提供日常必需的生活服务、照护服务及医疗服务。
(二)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首先,从理论层面讲,养老地产充分考虑消费者(老年人)的感受,注重提高房地产的文化价值及居住价值的理念与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契合,摒弃了一般房地产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在确保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房屋对于消费者的居住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人本主义的一种重要体现,这就使得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介入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及意义。社会工作的介入还可以充分考虑及坚持养老地产的初衷,避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其次,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困境决定了社工介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由上述文献梳理可知,当前中国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略服务质量,对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不足等。面对这些问题,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商并不能有效解决,而社会工作者却在此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具体而言,本着助人理念的社会工作者了解老人的具体需求,特别是专门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者,他们通过具体的调研及开展服务,对老年人的问题及需求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对老年人需求考虑不足而导致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两个角度来讲社会工作介入到养老地产中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具体介入。在具体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除了借鉴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视角外,还需要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社工介入养老地产后,社会工作者可以起到培训指导与监督管理的作用。基于当前养老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对老年人需求了解不足的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介入后可以承担起培训指导的角色,为养老地产内部相关人员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以使养老地产的开发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真正有利于老年人的居住生活。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在此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行政和监督的间接方法,来有效提高养老地产开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
二是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中可以起到政策反馈与促使改进的效果。对于在养老地产发展对策方面,部分学者倡导应该制定促进养老地产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要制定养老地产发展规划并规范养老地产市场,形成监督约束机制等。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问题上可以充当政策倡导者的角色,起到桥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养老地产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完善,为养老地产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社工介入养老地产之后可以扮演资源连接者的角色。面对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部分存在的融资渠道窄及项目参与主体少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连接社会资源的本领,在充分调动各项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养老地产项目融资渠道并拓宽养老地产项目参与主体。
三、小结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情形之下,养老地产也将迎来巨大发展前景。当前国内学者们已经从内涵、发展问题、发展对策以及开发实践这四个方面来对养老地产进行系统的讨论研究,但是在梳理这些研究时我们也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笔者尝试从社会工作专业出发来探讨养老地产的相关问题,并尝试提出社工介入养老地产的可行性和方式。
经上述论述可证明,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发展确实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因而,未来养老地产的发展应该尝试着跟社会工作相结合,发挥社工的作用,以便更快地探讨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的养老地产模式,促进我国养老地产的稳步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顾书桂.论养老地产的经济性质――兼论以房养老的局限性[J].江海学刊,2012.5.
[2]吕,李孟刚,万立军.城镇居民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4.
[3]聂建明.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养老地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潘素侠.养老地产及其融资模式分析[J].经济管理者,2013.8.
[5]田冬炜.新形势下发展养老地产的几点思考[J].产业研究,2013.7.
[6]魏捷.中国养老社区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及其前景[D].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
[7]王秀芸.寿险资金投资养老地产研究[D].浙江大学,2012.
[8]汪竹飞,唐晓莲.国内外养老地产发展文献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4.5.
[9]吴正宇.我国养老地产开发环境分析[Jl.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29.
[10]闫希成.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4.
[11]于洋.养老地产模式待解[J].商周刊,2013.4.
[12]张敬岳.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1.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会支持;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C 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3005808
自1915年亚伯拉罕・费雷克斯纳(A Flexner)提出“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1]的问题后,就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工作学科地位的反思与探索,并促使社会工作界就社会工作要成为一门学科就需要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与实务方法的观点达成了一致。正如大卫・豪(David Hower)所指出的,任何专业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都只能停留在粗浅的层次,所有的实务工作都不可能达到其目的。[2]而就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意义,沃尔什(J.Walsh)非常直白地表示:“如果没有理论做依据,社会工作者所能看到的只有自己接触过的案例,甚至这些案例还会使社会工作者迷糊。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其可以预测和解释案主的行为,并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关于案主与问题情境的一般化判断,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结构和秩序。”[3]因此,有学者提出理论是社会工作的基础,要立足于理论的建构,去发展一门社会工作科学。而且,就规范的意义而言,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也是判断学科专业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以及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实践活动,其对事实的观察与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而开展的社会工作实务,已经形成了一种科学的“范式”。它不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理论前提、实务模型与操作方法,这种“范式”的转换,对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成熟和促使社会工作形成具有“自身面相”的学科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支持理论的科学基础与形成过程(一)社会支持理论范式的科学基础在社会生活的场域中,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社会流动的急剧加速、社会角色的集丛化、人际交往的理性化、生活方式的更新,导致现代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崩塌以及自然生活共同体的瓦解,导致原子化与物质化的个体的出现,导致身份认同的危机,导致本体性安全的缺乏”[4]。这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5] 导致了现代人以及现代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的断裂,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因此,以社会支持为视角,来解释现代人与社会的问题,并依此寻求干预的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社会工作模式多元化的困境,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从而有助于解决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不高、专业性质定位不准、专业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不突出等问题。当然,社会支持理论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首先,生活世界中丰富的社会支持实践是社会支持实务理论重要的经验基础。社会支持的实践是社会支持理论赖以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生活基础,虽然人们的社会支持实践动机可能多种多样,但是这些社会支持都在宣扬一种利他动机,并以此建立一张庞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世界中,生活世界的变迁、风险社会的来临,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生活的困境,此时,人往往会向自己生活世界中的他者寻求帮助,以渡过难关;而作为同类,当周围有人向自己伸手求助时,也往往因为作为同类的一种“同理心”,抑或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需求,会向他人伸出援手,无论他是陌生人或是熟人。诚如俗语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们之间的这种彼此关照,彼此扶持就是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实践随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就一直存在着,而人类社会的持续与和谐发展则需要更加广泛和紧密的相互支持。
其次,专业社会工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构建提供了理论素材。佩恩(Panye)认为,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应当包括三种含义:实践模式、理论解释和基本视角。实践模式是一种概括描述,而理论解释则要解释因果关系,基本视角则意味着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立场。[6]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一门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背景下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与专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众多的社会工作经验,在实践模式上形成了十几种不同的社会工作模式,包括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行为修正模式、任务中心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危机调适模式、完型治疗模式等;在理论解释方面,有生态系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论与社会建构论等;在基本视角上包括优势视角与增能框架、证据为本的干预策略等。其整个发展的历程经历着社会工作从社会诊断迈向社会干预的变迁。[7]而无论这些实践模式、理论解释和基本视角发生何种变化,都仅仅是知识与工作技巧的变化,其对社会支持网的重新构建的工作本质并未发生变化。相反,这些丰富的实践、理论和视角恰恰丰富了社会支持的内涵,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的构建提供了素材。
再次,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反思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契机。现代社会工作一直把专业知识看成是理性秩序的体系,并试图建立起普遍有效的和适用的理论体系,以通过现代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加以传播和推广,但是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并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于是在其理论体系内部产生了理论排斥问题。这为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动因,诚如后现代主义者罗缔所指出的,“元叙事”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都是后现代文化中的一员,没有特别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特别的方法可以运用,没有特别的标准可以遵循,也没有人能够拥有能够说明一切的奥秘。[8]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试图在差异化、多元化、解构和权变语境下构建不确定性的社会工作提供模式,但是它更注重工作模式背后的价值,更关注案主自身的能力与资源网络,其实质仍然是以案主为中心发现支持网络、并通过增能等重构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这种后现代解构权威的追求恰恰揭示了即使在权变语境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依然存在其不变的内核和具有普适性的框架,即社会支持网的构建。
总之,社会支持理论作为一个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的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尝试,在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实务操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与总结。但是由于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本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来促进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变迁,必将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FLEXNER A. 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In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 at the Forty-second Annual Session held in Baltimore, Maryland,1915(5):12―19.
[2]HOWE 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M]. Aldershot, Berks: Wildwood House,1987:22.
[3]WALSH J. Theori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J]. Brooks Cole engage Learning, 2006(2):19―23.
[4]成伯清.怨恨与承认――一种社会学的探索[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5):3―9.
[5]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01.
[6]佩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36.
[7]熊跃根.从社会诊断迈向社会干预: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反思[J].江海学刊,2012(4):9―14.
[8]罗缔.后哲学文化[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1―16.
[9]CAPLAN G. The family as a support system[M]∥CAPLAN G, KILLILEA M. Support system and mutual help: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New York: Grune&Stratton,1974:19.
[10]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76(3):300―314.
[11]BARRERA M, AINLAY S L.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3(7):11.
[12]LIN NAN.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M].FL:Academic Press,1986:28.
[13]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183―187.
[14]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67―70.
[15]丘海雄.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学研究,1998(4):23―31.
[16]COHEN S, MAKAY G.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A theoretical analysis[J]. Handbook of psychology and heath,1984 (4): 253―263.
[17]GRANOVETTER .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5): 1360―1380.
[18]THOITS P.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2(23):145―149.
[19]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3):17―24.
[21]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71.
[22]COHEN S, WILLS T A.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 (2):310―357.
[23]M・韦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M].伊利诺伊:格林考,1947:89.
[24]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