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气候变暖;影响;农业;对策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据美国科学家(1979)估计,如果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5℃~4.5℃。进一步研究指出,如果人类继续按照目前速度释放温室气体,那么CO2的有效倍增将出现在2060年左右。如此之大的增温幅度和速度,是我们这个星球近十万年来所没有经历过的,换言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们这个星球的气温将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点。
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近一百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一百年前上升了0.48℃(见下图)。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气象局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2007年是自1951年有系统气象观测以来最暖的一年。近三十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全球气候不断增暖将改变各地的温度场,并影响大气的运行规律,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亦随之改变;增温造成的海水、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还会使海平面上升。这一切都必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森林、海洋、人类健康、物种资源、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冲击,并造成许多目前仍估计不到的重大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将明显提高中国各地的有效积温,使无霜期延长,因而有利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并造成喜温作物的种植北界向高纬延伸以及作物产区的地理位移。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各种作物气候区划都可能发生变化:现在的一些作物适宜种植区将变得不再适宜,并出现一些新的适宜种植区。各地农事安排都将可能发生重大变动。种植区的北移固然有利于农用土地的扩大,但新开垦的土地因土壤贫瘠或水源不足,大多不易获得高产。而北移了的农作物更容易受到突降低温的威胁。
2.全球气候变暖,将使大量冰川逐渐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自19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山地冰川都几乎发生了大规模的后退。美国NOAA卫星观察到的雪盖资料表明:1980年以来,全球的雪盖面积减少了9%~13%。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位于拉尔森冰架的一块像牛津郡那么大(约2 900平方公里)的冰山已从南极大冰原分离,并逐渐涌向大海。随着全球的进一步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会淹没东南沿海大片肥沃的低地,并造成地表水排泄受阻,地下水位提高,带来大片土地沼泽化。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海水倒灌,大片良田将盐渍化。
同学们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这个冬天异常冷。同时,同学们也应该都有这样的疑问:明明都在说全球气候变暖,可为什么反而更冷了呢?殊不知,这个冬天这样冷的最大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适应室副主任周波涛认为,低温天气和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面积下降有很大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北极海冰的融化,2012年9月北极海冰面积下降至自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2012年全年融化的北极海冰面积多达1 183万平方公里,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大。
周波涛说,研究揭示,秋季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对东亚冬季地表气温具有显著的影响。秋季北极海冰偏少时,容易引起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增强和欧亚大陆北部西风减弱,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另一方面,北极海冰的大范围减少使得北极存在更多的开阔水域,有利于大量的水汽从海洋输送给大气。同时,北极的变暖也使得大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汽,从而带来频繁的雨雪天气。
上述两方面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近年来东亚、欧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异常降雪和低温。
极端天气可能会越来越多
从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监测结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结果显示,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
“全球变暖是一个事实,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暴雪、干旱、强降水都会出现。”周波涛指出。例如,2012年1月底到2月中旬极寒天气影响欧亚大陆,同年夏季,美国经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中国的云南和四川西南部在冬春两季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随着全球变暖,原来的气候规律打破了,气候变得比较异常,偏离平均态越来越远,振动越来越大,导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了。天气不再像原来只是小幅度的异常,只在平均值附近摆动。现在出现了很多的‘怪天气’,要么旱得很厉害,要么一下雨就下得很大,例如北京‘7·21’特大暴雨。”周波涛说。
今年2月,位于北半球的英国受到了340年来最高温的“青睐”,同期莫斯科也出现了绿草茵茵的景象,美国东部原本应在4月份盛开的樱花也提前数月绽放。与此同时,北京也出现了167年来的最高气温――16℃,进入5月份以来,中国北部一些地区的平均气温高于往年1到3℃……。无数事实指向同一个结论:全球气候变暖。
联合国的气候变化政府座谈小组(IPCC)提出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过去5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500年和1300年以来可能是最高的,20世纪的北半球可能是过去1000年中最热的世纪。
持续“发烧”的地球
在气候不断变暖的过程中,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1/3;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冰冠自上个世纪初期至今已经缩小了80%;北极冰层在过去的50年中已变薄40%;“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冰川消减速度近年来呈加速趋势,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比现有面积减少28%。
根据专家的分析,地球接收到的太阳光一半多被地球南北两极的冰盖和高原冰雪以及云层反射掉,大约只有47%照射到地球表面。而冰盖面积缩小,被反射掉的太阳光减少,地球的温度就会进一步增高,从而使冰雪融化得更多,冰雪面积进一步缩小。在这种“恶性循环”的作用下,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不可逆转。据IPCC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
残酷的现实以及振聋发聩的预言让人们为一个日益“发热”的地球绷紧了神经。IPCC在其报告中称,国际社会对气候变暖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美伊对抗等国际事务。在前不久世界知名的《自然》杂志评选出的十大年度科学大事中,全球气候变暖榜上有名。无独有偶,英国气象学家警告说,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人类是“元凶”
虽然导致地球变暖的因素中也有自然活动,如火山爆发,但以大规模工业化为主要标志的人类经济活动,才是气候变暖的最大推动力。IPCC的最新评估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过去50年中,全球气温异常和快速升高与人类进入温室气体排放密集期正好相吻合。
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例如工业生产过程直接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等;二是人类活动改变了气候,如森林砍伐直接削弱了大气消化CO2的能力,农业活动改变了土地利用状况而增加了大气中的甲烷。而在上述两个因素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气候变化最为猛烈。
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研究表明,从地球上无数烟囱、汽车排气管排出的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而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长了35.4%,且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工业革命前的浓度范围,达到了65万年以来的最高峰。仅2006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增加了33%,达到了地球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一个约定俗成的研究结论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将会升高0.5?C。
除了二氧化碳之外,甲烷、一氧化二氮等致热气体也在近百年人类工业化过程中与日俱增。目前发达国家仍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发达国家人口虽然仅占全球的20%,但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却占到全球的66%,其中美国名列第一,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占到四分之一。
世界经济的噩梦
动植物灭绝、各种瘟疫流行、飓风与热浪等恶劣气候频频出现……,尽管气象学家们制造的预言有点危言耸听,但由于无节制排放温室气体所导致全球变暖,人类所遭受的的“惩罚”其实早已开始。
而且气候变暖,全球经济也将为此支付巨大的代价。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项报告认为,如果在未来50年中,各国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每年就将有高达3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无独有偶,IPCC也认为,如果在2030年前不能将温室气体的浓度控制在450ppm至550ppm二氧化碳当量之间,全球的GDP可能每年损失0.2%到3%。而英国政府《斯特恩报告(Stern Report)》则指出,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GDP每年降低5%到10%。
冰川的加速融化必然导致海平面上升。根据IPCC的调查,全球平均海平面在上个世纪上升了10到20厘米,而海平面上升50厘米会直接导致海岸线后退50米。目前,世界大约1亿居民居住在海平面1米以内的区域。海平面仅仅上升10厘米就可能使马尔代夫、塞舌尔等许多南太平洋海岛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难逃厄运。人类数百年苦心经营的工业化成果将付之东流。
干旱、火灾、热浪、风暴等极端天气是气候变暖的直接结果。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1950年代多了5倍,因此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从1960年代的40亿美元飚升至1990年代的290亿美元。IPCC报告也预测,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上近10亿人受到缺水的影响。而且由于气候恶化和生态失衡将产生大量的“气候难民”。 据英国“眼泪基金会”的报告称,目前已经有2500万气候难民,预测未来50年,将会产生2亿气候难民,全球经济发展过程的补偿成本将随之无节制地放大。
农业是气候变暖中最为脆弱的行业。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旱灾,世界银行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开展的农业扶贫项目中有四分之一面临危机。不仅如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气温升高2摄氏度,农业可能减产30%;如果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全球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6%,进而严重影响全球的粮食安全。
经济落后国家将成为全球气候变暖的“重灾区”。 特别是非洲地区,撒哈拉沙漠面积扩大已经成为该地正面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的主要“标志”。尽管非洲是废气排放量最少的大陆,但由于经济落后,贫困严重,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更脆弱。
克服变暖知易行难
面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地都泛起了一股象征式的运动: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警示全球变暖问题,并把这一小时命名为“地球时间”。法国首都巴黎等多个城市也拉闸关灯数分钟,埃菲尔铁塔的2万盏灯全部熄灭……事实上,这些立足于选举政治或宗教信条的行动不足以抵抗全球变暖。抗拒全球变暖需要全球协同行动和各国制定长效政策。
从目前来看,抗拒全球变暖有两条思路,分属于两大相互不妥协的阵营。持第一种思路的国家相信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因,并主张通过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来遏制全球变暖。这一派由《京都议定书》批准国,尤其是欧洲国家代表。持另一种思路的国家则不相信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因,他们主张通过本国科技创新来减少能耗和发展替代能源,并主张用高科技来应对地球自身不可避免的全球变暖问题。持这一种思路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
在G8峰会之前,美国总统布什抛出了一项名为“气候变化动议”的计划,呼吁全球主要经济体与美国一道,在他任期结束前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全球目标达成一致。但布什的“气候变化动议”仍然没有就减排规模做出承诺,更没有提及具体的时间表。不仅如此,布什仍主张不通过政府的强制措施而是市场的自主安排达到减排。
6年前,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制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如今布什旧话重提,其精心策划的“气候变化动议”无非是原有心迹的再版。
当然,“气候变化动议”要最终取代2012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恐怕没那么容易。布什的倡议必然会遭到欧洲国家的怀疑和反对。
让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同步或同等份额的减排和限排义务,是不公平的,但是,任何国家都没有权利永久逃避此类义务。因为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如果只顾自身利益,最终也逃不过全球变暖的惩罚。正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所强调的,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谁都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
中国无法置身事外
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招徕全球关注的目光一样,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规模和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成为国际舆论的关注点。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署估计,中国2007年将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国。
《纽约时报》甚至在最显眼的位置作出评论,虽然中国正在快速发展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但煤炭的消耗量仍然很大,煤炭虽然便宜但污染更大。所以美国担心如果中国不设置二氧化碳的排放限额,将抵消其他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
按照《京都议定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国家并不承担减排义务,而且还可以依托“清洁能源机制”享受到发达国家提供的减排技术与资金的支持,但中国政府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由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六部门联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20世纪中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总趋势一致。近100年来的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0.5至0.8℃。今后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到2020年,中国的平均温度有可能上升1.7度,到2050年可能上升2.2度。
IPCC的报告也指出,由于中国的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已十分紧张,全球变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比对发达国家要大得多。事实也确实如此,据统计,我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
中国气象局的评估报告认为,气候变暖将使黄河及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加15%左右,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会增加,并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预计2010年至2030年中国西部地区每年缺水量约为200亿立方米。不仅如此,到2030年,中国沿岸海平面可能上升幅度为0.01米至0.16米,导致许多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产值近3亿元的沿海旅游业将丧失殆尽。
全球变暖驱赶植物迁居
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海洋和冰川,而海洋和冰川对陆地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在干旱的山区,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高度依赖于山顶上的积雪。积雪在温暖的季节里缓慢融化,为众多生物提供了宝贵的生命之水。但是,过早到来的春季和酷热的夏季使得积雪提前消融,大量蒸发。等到真正需要时,水已不见踪影。这意味着,全球气候变暖使得本来就岌岌可危的某些干旱地区跨过危机警戒线,变得更加干旱。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还会进一步阻碍非洲和东亚干旱区域的降水。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地球表面受旱灾影响的面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了一番还不止。酷热干燥的土地是植物的克星。在印尼、美国西部,甚至在阿拉斯加内陆等地区,野火烧不尽,森林都被烤干了。森林火灾使得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的树木越来越稀少,同时又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那些没有被火焰吞噬的森林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厄运。美国科学家发现,在过去100多年时间里,内华达山脉的森林覆盖线向上升高了30米,以躲避低地的酷热和干旱。
不仅在美国,在欧洲,由多国科学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比较了该地区171种植物在1905~2005年这100年间生存领地的变化情况。这份考法国国家气候网相关资料的报告,针对欧洲境内6座高山进行研究,包括比利牛斯山北部、马塞大山中部、朱拉山、佛日山脉、西科卡山脉和阿尔卑斯山等地。这些地方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20多年来平均气温都上升了大约1℃。
负责该项研究的法国人雷诺教授解释:“我们考察了海拔高度从0~2600米区域内的植物,结果发现气候变暖已经造成植物的理想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它们不断地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推进。尤其是在过去10年里,明显地平均向上推进了29米。”研究人员在报告中指出,这种现象可能会大大影响植物的生态和进化。
研究还发现,从半个物利,来看,不同物利,向高处迁移的速度各不相同:一些仅在高山地带生存的物种如高山野花等迁移较快,那些能在低地生存的植物迁移步伐相对慢一些;生命周期较短的植物如草本植物迁移很快,而成熟较慢的树种迁移也较慢。科学家总结说,不同植物物种移动速度的不同,意味着气候变化正在把高山物种之间微妙的物种关系打乱,使得整个高山生态环境的构成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一些物种走向灭绝。
动物和植物一起搬家
随着植物向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地区迁移,那些依靠这些植物生存的动物也会发生转移。也就是,气候变暖将导致全球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一些炎热而且缺水地区的沙漠化程度将增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包括植物、蝴蝶、蝙蝠和鼠类在内的几百个物种正向极地方向迁移,最长的迁移距离已达到300千米。
当然,并非所有的植物都能成功地向凉爽区域迁移,一些来不及迁移的植物可能被“热死”。比如南非的国花――帝王花所在的普罗梯亚木屈,处境就不容乐观。科学家担心,到2050年,1/3的普罗梯亚木属植物将永远消失。西班牙植物学家戴维,布兰姆维尔博,如果地球气温在未来100年中升高2~3℃,地球上的约40万种高等植物和10万种尚未被发现和记载的植物将有一半面临灭绝。同样,植物不能及时迁移所导致的灭绝也会殃及动物,因为有些动物只靠那些可能灭绝的植物为生。
从赤道到两极的动、植物都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另一个明显的后果是春天提早到来。植物开花、虫卵孵化,青蛙产卵都在提早。在英国,蝴蝶在春天的出现时间较20年前平均提前了6天。在欧洲,树木呈现秋色的时间每10年晚0.3~1.6天,许多迁徙的鸟类正在改变它们的旅行日程。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正不断地改变着其活动范围和行为。许多情况下,这样的变迁正在引起生态混乱。例如,迁徙的鸟类到达欧洲的时间太晚,以致其产下的后代错过了毛虫的生长旺季,严重影响到后代的生存。
随着动、植物的大规模迁移,原有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比如,北美洲的森林分布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松树、橡树、枫树等树种的分布地区,都在往纬度更高的地方“走”。而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省,人们发现很多绿色的树已经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们被从南面爬过来的一种瓢虫吃掉了。另外还有一利,杉树虫,也是从纬度比较低的地方爬过来的,它们把生长在那里的绿色植物都破坏掉了。
农作物的野生品种迁移缓慢
全球气候变暖不但对野生植物影响很大,对农作物的影响也很大。某国际农业组织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说,全球变暖正使土豆、花生等重要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种面临灭绝危险,导致农业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蒙受损失。在今后50年里,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51种野生花生中将有61%的品种灭绝,108种野生土豆中将有12%的品种灭绝。其余幸免于难的物种,生长区域也将大大缩小,灭绝风险增加。比如,豇豆的48个野生亲缘种里,虽然只有2种灭绝,但大多数野生豇豆的数量将大大下降,原因是气候变化使许多区域变得不再适宜其生长。
科学家况,所有物种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损害,其中一部分受到的影响非常严重。例如花生的野生亲缘科在面对气候变化时格外脆弱,原因之一是花生果实深埋在地下,不利于物种迁移,而且在花生生长的平原地区,它们要迁移很远才能到达与原生长地不同的气候区域。山区植物则只需向上迁移很短距离就能找到更凉爽的生长地。专家认为,人们的当务之急是分析哪些野生亲缘种更容易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对其给予优先保护。
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因大雪而被迫关闭
美国媒体引述国际权威气候专家的话说,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北半球的酷寒天气只是变冷的开端。英国媒体说,今年的酷寒预示“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当然,也有坚信气候变暖的专家说,正是气候变暖才导致极端天气,夏天会更热,冬天会更冷。
那么,全球气候到底是变冷,还是变暖?
关于欧亚寒冬的原因,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认为,1月中下旬以来,欧洲和亚洲东部的强寒流、暴雪天气是相同的大气环流异常,即气候学上的北极涛动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链。北极涛动是对北极及其邻近地区大气运动状态的描述,指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现象。当北极涛动为正位相(正的状态)时,极地地区和极地外的中高纬地区气压场形成“南高北低”形势,冷空气滞留极地;相反,当北极涛动为负位相(负的状态)时,形成“北高南低”形势,极地冷空气扩散南下,给中高纬地区带去寒冷天气,使欧洲、亚洲东部出现了罕见的寒流暴雪天气。同时,北大西洋至地中海以及西北太平洋上空的水汽输送,与北方强大的冷空气汇合,也对暴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小冰河期”说法不靠谱
然而,此次气候冷事件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进入停滞期。2009至2010年的冬天,寒潮来得更早,持续的时间更长。2006年冬季的严寒情况总体也比今年严重。尽管眼下欧洲寒气袭人,但同属北半球尚未脱离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的高温现象,长滩机场气温超过30℃,打破了最近40年来的纪录;在华盛顿,一些樱花也提前开放。
前文提到的“冰期”或“小冰期”一词,并非有明确特别定义的科学名词,而是借用冰期的概念来描述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冷期。这种持续20―30年的冷期,实际上是气候中的一类年代际变化。在最近100年全球气温总体变暖的趋势里,我们也曾经历过这种20―30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一个相对显著偏暖的阶段,之后的50至70年代,就经历了一个相对冷期。但之后的80年代开始,全球又进入一个变暖的时期。最近几年虽然全球气温没有逐年增加(2010年是最暖的一年,2011年依然偏暖,但比2010年有所减弱),但总体增暖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或许,我们已经进入了又一个可能持续20―30年的冷期,但这样的冷期也是在近百年全球变暖总体趋势上的冷波动期,其间的冬季可能不会像上世纪80年代后的连续暖冬那样,甚至可能出现超过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寒冷天气,但目前看来这也是变暖趋势中的冷阶段,而不是真正的冰期。
全球变暖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式变化、呈升温趋势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还受到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和气候系统内部调整过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年际(年与年之间)、年代际(十年至数十年周期),甚至更长周期的波动。世界气象组织指出,从目前的监测数据来看,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并未因个别地区、某个时段出现的冷事件而发生改变。
“变暖、变冷”无定论
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教授陈星分析说,2011年11月以来,北半球遭遇严重的暴雪冰冻灾害天气,强冷空气也在我国大部频繁活动。一般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出现强降雪、强降温的极端景象,是气候变化规律的一个表征体现。
即使无定论,节能减排的步伐也不能停
气候变暖正在引起气候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极冰融化、陆地地表径流和降水引起的北大西洋淡水通量和盐度的变化,进而可能引发全球温盐环流的减弱或崩溃,将地球气候从一个迅速增暖的时期突然带入到一个寒冷气候阶段。如果目前全球持续增暖的趋势继续加剧,未来10年至20年出现气候突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出现气候突变,南半球气候变暖而北半球气候变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