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丰富的案例,来自教师们的思考,与研究者们共同的探讨,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学生主体性的凸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学生都是爱玩的,想让学生喜欢做一件事,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首先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设计“9的乘法口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这一课时,我通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引入,呈现一场“划龙舟比赛”,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
1)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你们都记住了吗?那让我们大声地把它们背一遍,好吗?(齐背1至8的乘法口诀)
(2)猜猜我们今天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呢?(板书:9的乘法口诀)
2)以小袋鼠激趣,认真观察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
(1)由小袋鼠的话,引出划龙舟比赛。(播放划龙舟比赛动画)
(2)(观察龙舟图)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每条船上有9个人,有这样的9条船。
(3)运用数轴的方式来记录比赛人数。
反思: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只是通过主题图来引出课题,而在后面的教学中,却把主题图完全抛开了,直接出示数轴,让学生进行填空,把数形两部分拆开来讲。这样一来,前面的导入反倒显得有些小题大作,多此一举了,而主题图也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固然重要,但首先这个情境应该对我们的教学具有价值。经过专家和教研员们的精心指导,我摈弃了最初的设计思路,而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来引出课题,接着播放划龙舟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再由图抽象到数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体现了主题图的价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能力的提升,让我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之前学生已有了编制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因此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然后向全班展示交流,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总结出乘法口诀后,通过随机提问,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进而突破教学重点。这样的层次设计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学生的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案例2
1)通过观察数轴,发现累加的规律
(1)(出示1条龙舟)小袋鼠向前跳了几格?从几跳到了几?这是几个几呢?
预设:小袋鼠跳了1格,从0跳到了9,这是1个9。
(2)(出示2条龙舟,跳1格)现在是几个9?2个9是多少呢?怎么算出来的?
预设1:2个9,2个9是18,9+9=18。
预设2:2个9,2个9是18,2×9=18。
(3)引导学生发现小袋鼠每次向前跳1格就往上+9,再向前跳1格就是18+9=27。(出示竖式。因为这里涉及进位,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用竖式计算)
(4)27表示的是几个9呢?(依次出示方框)那这是几个9?接着呢?
预设:3个9。(强调是3个9相加)4个9、5个9……9个9。
2)按规律填空,理解几个9是几
(1)帮助小袋鼠把答案填在方框内,指名订正。
(2)按顺序齐读,理解感受几个9是几。
(3)(随机提问)4个9相加为多少? 7个9的和是多少? 54表示几个9相加? 72是几个9的和?
3)根据所填结果,自编口诀
(1)1个9是9,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列呢?乘法口诀?一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9=9或9×1=9,一九得九,表示1个9。
(2)学生根据数轴结果,自编口诀。(同桌交流,指名上台订正)
(3)(随机提问)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强调是几个9相加)
(4)教师揭示口诀板书,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订正。
反思:记得在第一次试讲时,当我问学生:“3个9是多少?”原本希望学生可以用加法来计算,用2个9的和18,再加上1个9,就是27,或者说出3个9相加是27。但没想到,有一个学生直接答出“三九二十七”,这着实让我显得有些束手无措,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9的乘法口诀,这时我是该继续追问,还是该忽略他的答案?为了自己的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于是我又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让他按照我设计的思路,再用加法来回答一遍。其实当时在讲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这样完全没必要,但当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评课时,专家和教研员们一语点破了我的问题所在。由于在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教学层次不够清晰,才使得自己对于课中新生成的问题无从下手。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课下我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进行了一次大修改,把每一个问题学生会出现的答案都做了充分的预设,还都制定了解决方案和评价语言。
但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记得第二次试讲时,当我问学生:“七九六十三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答道:“表示7个9相乘。”由于在课前没有想到这个预设,加上上课时略有紧张,所以当学生说出这个答案时,我并没有及时纠正。课后,专家点出了这一硬伤,细一想,7个9相乘表示的是9的7次方,和7个9相加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在前面的指导不到位,使得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把7个9相加理解为7个9相乘。所以我进一步规范了用语,在教学中渗透“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特别强调乘法表示的是几个几在相加,进而突破教学重点。
三、记忆口诀,探寻规律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口诀、写乘法算式以及找规律的能力,因此这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并熟练地记忆。
案例3
1)初背口诀
(1)请你看一看,9的口诀有几句呢?组织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口诀。
(2)学生自背口诀,初步记忆(自背、指名背)。
2)出示小乌龟遇到的困难,引出积+9的规律
(出示:4×9=?5×9=45 6×9=?)请学生说说该怎样算。
预设:5×9=45,用45减去1个9就是4个9,是36,同理计算6×9。
3)通过填空题,引出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
(1)(出示孙悟空)孙悟空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他想考考大家呢!教师先引导,并借助动画演示,再进行填空:1×9=10-( ) 2×9=20-( )。
(2)指名学生填空3×9=( )-( ) 4×9=( )-( )。全班齐答5×9=( )-( ) 6×9=( )-( )…… 9×9=( )-( ),在齐读中发现暗藏的规律。
(3)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
预设: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学生表达有困难,教师要适当引导)
(4)验证这个规律是否正确。(出示:7×9就是70-7=63,9×9、3×9)
4)手指记忆,寓教于乐
(1)学做手指操,发现其中的有趣规律。①老师能够用一双手来记忆口诀,你们相信吗?②从左往右给手指编号;③通过弯曲手指,引导学生发现手指左边是积的十位,右边是积的个位;④学生自己练习,师生一起做手指操。
(2)通过观察手指,发现积的个位+十位=9这一规律。
①你发现我们所弯曲手指的左边表示的是积的哪一位?右边呢?
预设:左边表示十位,右边表示个位。
②把积的个位和十位连在一起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十位+个位=9这一特点。
反思: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我总是希望把所有的规律都展现给学生,前前后后一共整理出了5个规律,结果真正上课时,不仅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就连我自己也被过多的超链接搞得头昏眼花,总觉得展现的方法越多越好,却忽略了课堂的实效性,忽略了教学中的主次之分。
在教研员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最终我只留下了两个对学生最有价值的规律,一个是利用积加9减9,来记忆相邻口诀的规律。另一个是利用星星图发现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前者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后者体现了口诀与整十数的联系,两个规律都可以帮助学生来记忆并检查口诀。在最后我安排了手指操,不仅寓教于乐,还可以帮助学生来辅助记忆口诀。因为学到这个时候,大半节课过去了,学生有些疲倦了。在这个时候,让学生动一动,在游戏的氛围里学习,调节一下学生注意力。最后通过观察手指,发现积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都是9,方便口诀的检查。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由简单的师生对口令游戏开始,然后以“智慧城堡”形式设计了“过关”练习,对9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在基础性练习中设计了“填口诀”“计算”等练习,拓展性练习中设计了“算衣服扣子”“等式填空”等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体验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同时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以“挂彩灯”为思考题,做为开放性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上课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氛围高涨,自己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做到了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了多样的评价方式,用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例如:“你真善于观察!”“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激趣的称号有“小老师”“小侦探”“小勇士”。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课下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颁发智慧星、合作星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不足之处
1)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总是希望学生的表现能像我课前预设的那样完美,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要求过于高了,在课前“备学生”这一环节我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考虑还不够周全,在今后的备课中还须努力。
2)关于追问。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只会烦琐地进行碎问,而且技巧不高,没能让学生擦出智慧的火花,没能通过追问,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深度思维,不能有效地形成课堂有效的教学生成资源。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他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当听了学生的回答后,发现其思考还是肤浅、粗糙、片面、零碎甚至是错误的,就应该紧追不舍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理解变得准确、全面、细致、深刻为止。
【关键词】小学数学 乘法口诀 教学探索
一、乘法口诀的教学现状
对于乘法口诀的教学中,现阶段,教师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就如学生列出8×8=64的算式,老师会问:“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很自然的会根据一些定势回答:“因为八八六十四”,这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因为八八六十四是新课,学生用新课来解释旧知了。而64的来由应该是学生通过查表,或根据前面的56再增加8得来的。而口诀是我们为了容易记住这个答案而编出的顺口溜。
二、乘法口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知识区别不明确。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时常遇到某一商品价格“降低到”和“降低了”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在这节课中需不需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进行区分?
2.教学老师在注重生活教育的渗透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和验证,学生的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乘法口诀的教学对策
1.关注学生回答,调控教学思路。 在教案设计中,备课除了备教法,更重要的要备学法,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以学定教。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家庭教育不同,对知识的掌握也出现层次区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列出7乘9的乘法算式,教师设计的目的是想学生只列乘法算式,不计算结果,列出乘法算式后全班学生独立计算,出现算法的多样化,这个环节回避个别学生用口诀计算。结果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习中算式和得数是一体的,列算式时都回答了得数,这时教师应该调控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说出得数也没关系,教师不板书得数,对列算式的孩子进行肯定后问学生:你们都能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吗?试一试。而不是教师不断的提醒“只列式,不计算”。
2.关注学生活动,调整教学方式。学生活动是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低段学生更需要在活动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构建。教师通过关注学生活动,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这节课的活动主要是师生互动和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如学生在编写8的口诀中,在试讲时出现“八九七二”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在教案中就预设学生出现这一错误的教学环节,但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巡视,发现这节课没有出现“八九七二”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采用故错法,教师就设计了4×7=28“四七二八”让孩子来评价,提醒学生编口诀是注意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3.关注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我们有时怕学生回答不好问题,怕耽误教学过程,往往就由个别优生以点代面的回答问题,为了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显得课堂高效就采用口头练习的方式。这样,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中下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来得及理请思路,个别优生已经回答出答案和解题思路,久而久之,中下生就会产生思维惰性,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就不思考,等别人的现成答案。这节课教师充分注意这点,在编写口诀,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中,让每个学生都动手算一算,编一编,做一做,再订正。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每个学生动脑。这样有利于中下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面向全体。
4.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新课标思想。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解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解答数学问题。在设计填表格找规律,用规律填7个星期是几天,8个星期,9个星期呢?给中下生提供了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计算7的9句口诀的乘法算式。在计算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①连加②用规律计算③拆分、组合法④查表法。在这一环节,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特别是查表法,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查资料,查表是一种能力,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表格,采取什么方法计算较简便呢?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优化就更好。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时寻求简洁方法的思维方向和能力。
5.关注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学习内容的价值。这节课教学“8的乘法口诀”,教师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例子引入,让学生体会到8的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学习8的乘法口诀的价值,而不是生硬的用8的口诀去套生活中的应用,把数学学习与生活割裂。
一、对“同课异构”的理解
同课异构的意义,一般而言,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指的是不同的教师上同年级、同科目、同章节的内容,“异构”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课堂结构不同,而是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理念不同,选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教学效果不同。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同课异构”是一种教研方式,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的确行之有效,但在具体操作中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反思操作流程
我们学校的活动是在同年级开展的,由备课组长组织组员根据教学进度商讨确定授课内容,并大致明确教学目标,然后自己搜集教学资料,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并实施授课,全校数学老师听课。听课前教研组长指定中心发言人,一般是一个年级一个代表,课后进行评议。评议时先让备课组长说教学目标,授课教师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并点评课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感受,然后由指定的中心发言人评课,其他教师进行补充,组长再小结。按这样的程序逐一点评每位授课教师的课。
我认为这个流程中指定中心发言人的方法是可取的,这样听课者有的放矢,听得认真,看得明白,想得透彻,发言前准备充分,发言时有理有据,能说到点子上,让人听了心服口服,效率很高。但也有一个弊端,很多的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但不会轻易表露出来,特别是同时授课的其他几位老师,他们更熟悉教材,更能提出好的建议,有道是旁观者清嘛,但不让他们互相评课就失去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所以当作为备课组长的我说完教学目标时,我就想他们是不是和我完全一样呢?还有评课时给别人提不足要尽量委婉,说话要讲究艺术性。我不赞成一种说法――只提缺点,不提优点。我认为不足固然应该毫不客气的指出,但优点同样需要肯定,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他们更需要鼓励和扶持,我们需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新人成长的大环境。
三、反思课堂教学
我们执教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也就是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三人的课可以说是各具特色,我主要说说我和小余老师的课。小余老师先上,他熟练电脑的操作,却没有运用课件。一开课他就让学生以背诵的形式复习2~5的乘法口诀,然后用提问的方式整理出6的乘法口诀的前五句,后四句是本课的新授内容,但学生显然做过预习,大多数学生自己背出了口诀,余老师就顺势板书了后四句口诀。然后让学生通过画图形的方法来验证口诀的正确性,并请8名学生板演。学生用不同图形画出了1个6、2个6、3个6……,并编出了相应的口诀。从学生的熟练程度看,余老师显然一直用这个方法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课很实在,但学生兴致还是蛮高的。从后面的练习看,学生知识应用掌握得不错。
我在上课前收集了多个课件,进行了删改,又加上了自己的一些设计,包括一些互动的教学环节都做成幻灯片。乘法口诀大家已背得很熟,我没再复习。我出了一个看图列算式并说出口诀的题,然后用表格的方式出了一个6连续加6的填空题,可是学生在口算时,后面的稍大一点的数字频频出错,让我有点下不来台,其实可以理解,多半学期以来都没怎么复习过一年级学习的进位加法,出错是难免的。然后我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推算,然后编制6的乘法口诀,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学生顺利编制了6的口诀。我用创设的情景“有多少粘贴画”验证了口诀,然后给学生时间记忆。练习时我用师生“对口令” 的形式复习了乘法口诀,又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了口算,然后进行了一个生生互动的游戏“找朋友”,反馈效果不错。但这都是基本练习,我又出了一个拓展练习:6×8=6×7+=6×9-。目的是看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掌握情况,但显然学生有点无法下手,有几个学生举起了小手,回答正确,但我问他为什么时,却无人说得清楚,经过我反复启发,6×8表示8个6相加,6×7表示7个6相加,通过比较学生才知道填几。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一个算式中到底该把6×8看着8个6还是6个8?我告诉他们要通过观察来决定。最后进行了应用练习,学生做得不错。
四、反思教学效果
一、把握起点、确立目标
虽然平时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总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对于更多的年轻教师来说,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设计,而目标是等所有工作完成后,参考教学用书复制粘贴一下,对于整堂课设计的活动和课件的目的、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都不过问。这种仅仅关注教学活动而造成目标偏离或忽略目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第一次教学
1.出示主题图,数一数图形的个数,填表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学生列乘法算式,编一编口诀。
3.读读、记记口诀。
我只将目标停留在会背7的口诀上,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来记忆口诀,而现在的学生乘法口诀都基本会背了,说来惭愧,当时习题中各种错误接踵而至。因为他们只会背口诀,但对于为什么要用二七十四这种说法及口诀所表达的意思,根本就不了解。意思不理解,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不用提了。经过分析学生的起点,结合本课教学目标,第二次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理解口诀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去发现、探索、验证每一句口诀的意义,经历一个探索、验证、提升的过程,真正学有所得。
第二次教学
1.出示书(每叠7本),让学生根据经验猜出有多少本,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揭示课题:今天学习7的乘法口诀,猜猜有几句?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编口诀,整理出7的口诀。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用算式、画图或摆学具任何一种方式验证口诀所表达的意思。
4.运用不同的方式记口诀。
5.运用口诀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的,教师的“教”是为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这次教学使我深刻地意识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定向作用,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学会根据学生的起点确立教学目标、把握课堂总体趋势是多么重要。多花一点时间去分析学生、确立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生会还你一份惊喜!
二、精心设计、更新教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还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因而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彰显自己的教学特色,越来越成为每个教师的追求。但对于我们教学经验欠缺的老师来说,很容易在设计时出现一些误区。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片段:
第一次教学
设计了配衣服(3件衣服,3条裤子)
配早饭(2种饮料,3种点心)
数学广角(第一关:破密码1、2、3排列组合两位数;第二关:三种小动物排队;第三关:神奇的电话号码1、5、6个数排列。)
整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很乱,学生似乎就在这种热闹的场面下,跟着老师把教案上的一切预演完毕,要问有什么收获,恐怕很难回答。要发展学生思维的“有序”,却全在繁杂的活动中不翼而飞了。“生活味”有了,“数学味”却没了;“趣味性”有了,但是“思想性”却不见了,真是喧宾夺主啊!为了既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清晰的环节,又能吸引学生,经过反复思索,第二次教学时我决定以“一休”为主线,设计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由易至难,使整堂课的系统性大大增强。
第二次教学
铺垫:一休为小叶搭配服装:一件衣服和两条裤子(1×2),两件衣服和两条裤子(2×2)。
重点片段教学:一休和小叶学习搭配文字“亻”“氵”“也”“又”“立”,每次取两个,可以组成几个不同的汉字(2×3)。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写一写,以此来渗透有序思想。
练习:他们一起搭配套餐(2×4),搭配帽子(3×3),得出搭配时也可以用线来连一连,也可算一算。
拓展:展示一休去小叶家的线路图,让学生说说有几种不同的走法(2×3),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和加深。
数学课堂追求的是让学生展现出理性的思维美,而不是一种“热热闹闹”的场面,因而这次我以“一休”为主线,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内容提供了充足的题材,使所教内容得到充分的拓展和延伸。在讲求生活化的同时寻求数学味,在讲求趣味性的同时注重思想性。
三、挖掘学生、寻求差异
数学同时也追求活动的扎实有效,坚决摒弃那些“有操作而无活动”“有活动而无体验”的无效状态。因而把握适宜的教学切入点,抛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发掘学生的差异资源,更能生成新的学习资源,为提高课堂效率、凸显教学重点服务。
《乘法的初步认识》引入“乘法”片段:
第一次教学
生举例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生1:10+10+10+…+10,10个10相加。
师:现在是10个10相加,那假如有100个10相加,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请你们写出来。
(生惊讶、感叹)
师:所以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用一种简便的算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乘法。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大多数学生对乘法已有所认识,但这种认识也有些模糊和不完整。若要让每个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建立乘法的概念,按以上教学直接出示乘法的定义那是不完美的。因为我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便急着说出自己心中认为最理想的方法——乘法,只顾着自己的教学流程。细想一下,这恰是展现学生才华、发展学生个性的大好时机,而我却错过了。
第二次教学
师:假如有100个10相加呢?(生同样惊讶)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麻烦了,写不下来。这要写到什么时候啊!
师:那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请你在纸上表示出来。
反馈:
生1:用文字表示100个10相加。
生2:我有办法,只要10加10中间用省略号,下面标上有100个。
生3:用乘法表示100×10。
生4:用加法算式表示10+10+10+10……我还没写完呢!
经过分析、比较,引入乘法……
这次我抛出挑战性的问题:100个10相加该怎么表示?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搭建发展个性的平台,精彩就呈现出来了。他们的方法非常有创意,就如那位学生所说,中间用省略号表示,标出100个。她能想到这点,充分体现了她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对啊,就让学生将他们的内心想法都展示出来吧,让他们去比较、去分析、去争论哪种更简便。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教学的切入点,抓住了乘法的生活原型,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差异资源,这样学习就不再是漫无边际的探究,而是生动、高效地拓展学生原有经验,产生了许多思维碰撞的火花,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乘法比加法简便的道理,甚至乘法的意义,老师不用说,学生已经心领神会,铭记在心了。
关键词:把握起点; 捕捉意外; 调整预设; 放手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2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生成,把握认知起点,捕捉课堂意外,及时调整预设,放手自主探究,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兴趣和需求、思考和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异彩纷呈。
一、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唤醒生成热情
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由内而外的“生长”,必须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也就是生长点为基础来实现知识的建构,促使学生经历一个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螺旋上升的认知结构重组的过程,实现课堂最优化。
[案例]《认识百分数》教学片段
师:问你有什么办法使它变小?(板书25)
生:在2和5中间加小数点,就是二点五。
师:还有别的办法吗?
生:加一条分数线在下面写100就是一百分之二十五。
师:变成了分母是100的分数,知道它还可以怎么表示吗?
生:加百分号。
师:请你来加一加。
在引入百分数的环节,一改以往的情境引入,而是抛出简单的问题――怎样把“25”变小?学生凭借着以往的学习经验,一定会想到引进小数点和分数线来帮忙,这也是老师设问前预料到的解决方式,这些也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虽然对于添“%”,只有一小部分同学会知道,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将这个加了百分号的数与小数、分数联系起来,用旧经验来适应新知识。
精彩的课堂呼唤充分的预设,教师在备课中,只有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学生回答进行充分预设,这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少一些遗憾,多一些成功。
二、及时捕捉课堂意外,提升生成价值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如果聪慧地利用这些偶发的意外,适时引领,把它作为资源加以利用,让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继续碰撞,迸发创造火花,产生新的学习需求、方向,让学生出错的课堂闪现更亮的价值。
[案例]《梯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在一次“梯形面积”的教学中,让学生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见右图)
这题的解法一般是:(4+1.2)×2÷2=5.2(平方分米),可在巡视检查中,竟有学生直接列式4+1.2=5.2平方分米,显然是列式错误。我没有直接草率地责令他改正,而是让他列在黑板上,没想到同学们看见了,哄堂大笑。这位学生满脸通红,辨解到:“我发现梯形的高是2,在面积计算时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不就抵消了吗?这不是4+1.2嘛!”
这时候,所有的孩子都楞住了,发现他说的话有道理。许多双眼睛转而又盯住了我。渴望寻求“真”理。我带头鼓起了掌,告诉他们在计算中遇到这种计算可以打破常规计算顺序,使计算更简便。
课堂教学是不可预设的,等一等,给学生一个表述的机会,善待“错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尊重学生的原则思维,给学生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而灵活。
三、善于弹性调整预设,优化生成效度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案例]《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原本想遵循备课设计,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看图说出有几个7,再一步步归纳得出7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大声说:“老师,7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有人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原本应在活动后作为研究成果的方法却被学生一语道破了“天机”!学生的思维跳出了预设框架,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兴奋的小脸,老师不忍心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很快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从学生这个实际情况出发,重组教学流程。于是,老师高兴的对学生说:“你们真厉害,连7的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不错。那,有不会背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赶紧抓住契机说:“还有一些同学不会,你们愿意教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7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一下沸腾了。有的说看书上的插图教;有的说用身边的小棒教;有的索性用手指比划;还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诀来记……
课堂教学中,教师洞察秋毫,抓住这一小插曲,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巧妙地将学生已有认知和预设方案融合在一起,从而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去探讨问题,增加了课堂的效度。
四、敢于放手自主探究、创设生成空间
学生学习的源自于成功,挑战成功是一种享受。《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理解和鼓励学生改变头脑中原有观念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应该是让学生置身问题情境,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实现自己感悟、体验,自主构建新知。
[案例片段] 数学第十册第36页分数意义教学
(一)“造”分数
1.谈话:对于分数我们并不陌生,其实分数就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地方。你们能利用手中的学具“创造”几个不同的分数吗?比一比,谁创造的分数多。
2.学生活动:拿出圆形或正方形的纸、小圆片、小方块、直尺、水彩笔和操作报告表等学具,分小组活动,要求把操作结果填写在表上。
3.学生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课件演示相关的内容)
师:根据刚才的分数举例,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分数。
生:(比较自然地交流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通过这节课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启示: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放手让学生通过智力活动获得对知识的重新构建。布鲁纳也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在教学中,尽可能提供机会,开放空间,给足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操作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走进新课程,就是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倘若能经常关注这些热点,努力践行一种有“生命的教学”,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的学习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