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滑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主题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语言主题活动1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鸭宝宝成长变化的过程,感受成长的快乐。
2、在亲密接触蛋宝宝的过程中,学会照顾弱小,感受长大的本领。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鸭妈妈头饰鸭蛋人手一个小鸭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亲亲鸭妈妈
1、观看幻灯,今天鸭妈妈带你们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看有什么?
2、我有什么高兴的事?
二、抱抱鸭妈妈
1、猜猜鸭妈妈生的宝宝会是什么样子的?
2、进一步亲近蛋宝宝,了解蛋宝宝
提问:刚才,你们都和我的蛋宝宝亲密接触过了,谁来说说这些蛋宝宝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抱抱蛋宝宝,说句悄悄话
4、时间不早了,该让我的蛋宝宝睡觉了,来轻轻地把我的蛋宝宝送回家吧(收蛋)
三、看看蛋宝宝的梦
1、瞧,这会儿我的宝宝们都睡着了,他们一定做起了世界上最美的梦。
他们会梦见什么?
2、看,美丽的梦开始了(播放动画片)
师小结:多美的梦呀,原来蛋宝宝就是这样长大的,原来小鸭子就是这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长大真是件奇妙的事!
四、体验成长的快乐
小鸭出壳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主题活动2【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中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同行的意义,知道故事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同行的时候经过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故事中小火车和太阳的简单对话。
3、体验与同伴同行的快乐。
`
【活动准备】
1、故事《同行》。
2、电脑、PPT。
【活动过程】
一、听火车的声音,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同行的意义,知道故事主要角色。
师:听,是什么来了?(火车来了)。
师:真的是火车。这辆小火车停在哪了?(草原边上)现在是什么时候?(清晨)
师:他遇见了他的好朋友,(黄黄的、圆圆的,只探出了半个脑袋,是谁?)
幼:太阳。
师:太阳见到小火车会说什么?“嗨,你好”
师:看!小火车正在邀请谁一起去呀?那邀请的时候会对太阳说什么呢?(鼓励幼儿个别讲述“要不要一起去呀?”)
教师小结:原来两个好朋友一起去旅行、一起去玩有个好听名字,叫“同行”。
师:你有没有和哪个好朋友一起去同行呢?(个别幼儿讲述,帮助幼儿理解同行的意义。)
师:呜呜,停在草原边的小火车,开始准备上路罗。
二、结合PPT帮助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故事中小火车和太阳的简单对话。
1、展示来到半山腰一段的情境图PPT,这一段主要是对花朵的描述。
师:呜呜,出发啦,太阳说“去哪?”小火车说“去山顶玩耍”。谁在欢迎他们呀。
幼:沿路的花儿正在热情的欢迎他们。
教师小结:高高的山,长满了绿绿的树。在太阳的陪伴下,小火车驶过大山,沿路的花儿都热情的欢迎着他们。
2、展示来到穿山洞和树林一段,这一段主要学习运用有__有__还有__的句子对树上果子的描述。
师:原来他们是要去山顶玩耍,穿过山洞,小火车和太阳遇见了什么?(各种颜色的果子),果子长得怎么样呢?像什么?(果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这些果子都有些什么颜色呢?(引导幼儿用有__有__还有__的句子讲述。)
听见小太阳在悄悄的说“我是黄色”小火车会怎么说呢?(悄悄的说“我是红色”)
3、感受时间的变化,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的讲述小火车和太阳的对话。
师:小火车和太阳一起快乐的同行着,什么时间到了?(中午),你瞧!小火车来到了哪?太阳也来到了哪里?(山顶)
师:原来她们一起同行到了山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小火车和和太阳会说些什么?(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
教师小结:告别了山顶的白云,小火车和太阳有、又驶过了一颗颗长得像巨人的树,快速地像山下前进。
师:小火车发现这里的树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火车说“这里的树好高呀”太阳说“像穿过一条隧道似的”
帮助幼儿体验火车穿过树林像穿过了隧道。(与幼儿一起用肢体动作表达)
4、师:小火车下山的速度怎么样?
幼:很快。
师:像我们平时在幼儿园里玩的什么呀?(滑滑梯)(与幼儿一起用肢体动作表达)
师:太阳会说什么?(等等我呀)你看,快要到山脚下了。
5、师:呼。
小火车喘了口气,慢慢的停下来,这时候,太阳也下山休息了,天渐渐的变黑了,小火车和太阳他们会说什么?(引导幼儿自己讲述)哇,走了一天,真累!晚安,明天我们还要同行。
三、与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体验与同伴在一起同行的快乐情感。
1、完整欣赏,教师适时的放慢语速,鼓励幼儿运用刚才学过的句子来讲述故事内容。
2、听后提问:
师:故事中谁和谁一起同行了?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在休息的时候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看、想一想,太阳在早上、中午、傍晚的位置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主题活动3活动目标: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快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子,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可以对谁说?
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进步,恭喜恭喜!
(2)老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老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带领幼儿念两遍)
(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来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并让幼儿集体来念一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创编的三句半。)
5、给老师拜年。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编的三句半。今天我们班来许多老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老师什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幼儿园大班语言主题活动4活动目标:
1、能细心观察挂图,连贯完整地讲述画面内容。
2、懂得做事要动脑筋,要有条理。
3、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进行讲述。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教学挂图,组织幼儿自由讨论:
(1)、猴大哥在干什么?
(2)、为什么猴大哥做了卫生后还那么脏?
(3)、幼儿说一说做卫生的顺序,理解“先,再,最后”三个词的用法。
2、教师示范讲述,着重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先,再,最后”的用法。
3、请幼儿来讲述,鼓励幼儿
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
4、组织幼儿讨论:猴大哥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卫生做好?
5、结合日常生活教育幼儿不管做是什么都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幼儿园大班语言主题活动5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学学的活动中,初步认识动词:吃、唱、喝、吹。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识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及环境创设吃、唱、喝、吹字卡人手一套。
2、饭碗、杯子、吹泡泡玩具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扮演"谜语大师"出场)
教师:大家好,今天"谜语大师"又要给大家猜谜语了。
请你们仔细看我的表演,猜猜我在干什么?
二、感知认读。
1、表演吃饭。
提问:我在干什么?想不想和"谜语大师"一起来表演?
教师: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边表演边跟说)
出示汉字,共同认读"吃"。
除了吃饭还可以吃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巩固认识"吃")
2、表演唱歌。
提问:听到我在干什么?
幼儿共同表演并认读汉字"唱"。
3、表演喝水。
提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幼儿共同表演,认读汉字"喝"。
小嘴还能喝什么?(幼儿边说边表演,其余幼儿跟学,巩固认识"喝")
4、表演吹泡泡。
提问:刚才我用小嘴干什么了?
幼儿学习表演,认读汉字"吹"。
谁能和我表演不一样的动作给大家猜?(幼儿表演,巩固认识"吹")逐一跟读汉字"吃、唱、喝、吹"。
过渡:"谜语大师"的谜语猜完了,可还有一些难题呢。
三、游戏:找字宝宝。
1、幼儿拿出字卡,教师说:"我用小嘴吃吃饭,吃吃吃",幼儿找出"吃"字。
2、请个别幼儿说短句,幼儿找出相应的汉字。
3、教师提要求,如:"'谜语大师'口好渴呀,请你们给我喝喝水",幼儿找出相关汉字。
4、捉迷藏
方法:师逐一藏掉汉字,幼儿分别找找哪个汉字不见了,并从字卡中找出。
四、迁移小结。
1、请你们找找这四个字里的小秘密。
(引导幼儿发现"口"字旁)
2、为什么这些字宝宝都有一个"口"呢?
3、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做的动作都与嘴巴有关,所以这几个字宝宝旁边都有一个"口"。
一、内容选择生活化
体育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历和幼儿的生活需要来开展。将幼儿感兴趣的和喜爱的生活内容纳入到幼儿的体育教学中来。
(一)选择生活中的情节
体育活动的开展并非需要多么强大的理论或是优良的环境作支撑,恰恰相反的是幼儿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和经历往往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老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以学生平时的生活情节为出发点,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其中。例如我们可以以目前幼儿热衷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为出发点,让学生玩狼爪羊的游戏或是将“小羊运动会会”融入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幼儿的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令教学活动得以很好的开展,而且可以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进课堂教学中来,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并自觉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二)选择生活中的角色
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并非要僵硬的执行教学命令,完成教学目标,而是可以让教学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让幼儿更加的热爱这门课程。幼儿大多有着一种英雄情结。因此,在体育课程的开展上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上出发,选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体育角色,让孩子去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跑步时,我们可以引进刘翔的角色,开展“我是小刘翔”活动,评出跑得最快的孩子为“快乐之星”,这样使得幼儿在进行跑步活动时可以更加的用心,也更加的努力,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活动方式游戏化
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生活中,有极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游戏中度过的。体育的教学也包含在极为丰富的肢体动作,但是若是老师只是一味的将此呆板、固化,便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主观上排斥这一课程的开展。所以说,将这些单板的、僵化的动作转化为有趣的游戏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用体育游戏来进行体育锻炼,既满足的课程的需要,又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得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并且通过经验探索我们也可以看出,只有最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才是最易引起学生共鸣的。而且在游戏中。,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不仅有助于组织学生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积极的、高涨的学习态度。就像是在教学时,我们被还可以设计如《欢乐出行》的情节:先是告诉孩子们今天玩“郊游、露营”的游戏,先是让孩子们在林间嬉戏,然后组织孩子去搬运纱帐,搭建帐篷,让孩子们在其内休息。与此同时也应明确游戏的环节,先是要让孩子进行热身运动,以防出现拉伤等伤害,然后要对其游戏中的动作进行设计,以先易后难为设计原则,让孩子一点一点强化运动技能,老是在一旁进行适当的调控,帮助孩子进行肢体的舒展和进行保护。这样不仅有利于开展教学,而且这种游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团体意识,令孩子有很好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三、环境创设辅助化
[关键词] 幼儿 心声 “画”题
《新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和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传统的幼儿绘画是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总想试图教给幼儿点什么,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步骤临摹。那些刻板的模仿和干扰,使美术活动成了一种照抄的课程,丧失了童趣,丧失了欢乐。其实,幼儿的“真实”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让幼儿像成人那样临摹、写生,是有悖于“童心”的。绘画是幼儿的一种内部语言,幼儿经常借助这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美好的愿望,泻泄愤怒,流露忧伤,这正是幼儿内心的声音。他们的绘画就像一面镜子,明明白白地映照出他们的思想和心态以及对我们这个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艺术家、画家,而是如何使幼儿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由表现自己独特内心所思和所想的人。美术活动为幼儿准确表露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美术活动创造的实践过程中,包含了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领悟,以及把这一体验赋予对生活的描绘,从中体验自己真实情感和内容,使真、善、美、的熏陶得以人格化。下面,笔者就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和经验入手,谈一谈如何让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画出自己心声的几种教学策略。
一、“想画”的激发
(一) 以兴趣为引导。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幼儿有了兴趣,才会主动思考,自觉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我体会到,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常常会在各种场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能长时间陶醉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像中。我努力使画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想画的感受。
(二)提供多样材料。
教师要想让幼儿保持创作的热情,必须在材料的选择上突出多样性。多种多样的形式、材料及工具,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美术活动欲望。每一种新材料或新式样的接触和体验都会使幼儿形成深刻的记忆,增强幼儿对各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材料体验,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工作。对于喜欢新奇事物的幼儿来说,他们刚接触美术活动时,最大的兴趣就是材料的探索。如果我们要求幼儿反复用同一种材料作画,那将会使幼儿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创作的激情。所以我让幼儿采用棉签画、吹画、水彩画、手指画等多种绘画形式。还用刷子、滚珠、吸管等当作“笔”,把牛奶盒、蛋糕盒、瓷砖等当作“纸”进行绘画。在同一教学活动中,我也会采用几种绘画形式,倘若幼儿不能掌握,我会给以适当的帮助,使幼儿乐意把自己的心声用画表现在作品中。
二、“敢画”的促成
(一)营造环境氛围。
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进行美术活动的学习。因此,美术教学必须创设有利于幼儿绘画活动的环境和条件,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营造温暖、信任、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激发幼儿敢画的动机。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使幼儿产生大胆表现的安全感,愉快自如地投入活动,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体验绘画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敢画的愿望。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像力。从生活经验出发的美术教育活动可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探讨有趣的事物,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我敢画,画出我的心声的目标。教师应常带幼儿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这样幼儿的创作欲望就会被激活,敢画的情绪也就随之迸发。
(二)因材施教,寻找闪光。
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对不同幼儿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善于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才能让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幼儿,使其增强自信心。特别是对于发展较慢的幼儿来说,教师应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即使有的作品实在很难与“美”联系在一起,教师也要从颜色、形状、布局、孩子的绘画习惯和态度等方面寻找闪光点,让幼儿发自内心的产生我敢画的愿望,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直观的通过画的形式展现在教师面前。
(三)积极正确评价幼儿作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成果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幼儿也不例外,而且幼儿的这种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比成人更强烈。而幼儿绘画的潜力各有不同,应优先考虑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不能只拿“像与不像”“行与不行”作为评价一幅幼儿作品的标准。要常用欣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只要是幼儿喜欢在作品中表现的就让幼儿画上,不要限制幼儿“异想天开”。如:一位幼儿在画雨天的景象时,同时画了雨天和红红的太阳,当我询问画的是雨天还是晴天,那位幼儿说:“我听妈妈说过东边日出西边雨,这边正在下雨,那边雨停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可见,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是不可低估的。我们作为辅导教师不应该束缚幼儿的思维,要诱导幼儿自发的表现,发泄其内心的情感,让幼儿敢画出自己的心声。正确的评价可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自信心,所以我们十分重视鼓励性评价,注意保护孩子绘画的积极性,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赞美孩子的每一幅作品。
三、“会画”的培养
(一)创设游戏情景。
陈鹤琴先生说:“幼儿以游戏为生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景。将美术活动游戏化,能让幼儿轻松自然地学会画。游戏是促进幼儿会画能力的重要形式,也是幼儿的天性,美术活动其实就是一种表现、宣泄幼儿情绪的游戏。教师如果每次都说:“今天我们来画画”“学着老师画”,孩子就会感到索然无味,不妨以游戏的口吻说“让我们一起来变魔术——”等,使孩子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完成作画过程。如:在进行“甜甜的糖果”这一主题活动中,主要让孩子设计糖果。我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森林里要举行糖果设计大赛,小动物们都来参加……然后将小动物们设计好的糖果给大家看,引导孩子们欣赏,观察各个糖果的色彩。最后说:大象要搞一个糖果设计大赛,请你们都来当设计大师,谁设计得好就发给他奖牌。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他们个个开动脑筋,设计出了五颜六色、图案各异的漂亮的糖果。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糖果被展览到墙上时,个个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孩子既感到轻松自在,也达到了幼儿会画的目的。
(二)提升绘画技能。
绘画技能是自信的基础,老师最怕的莫过于幼儿用天真的眼神望着你,说:“老师,我不会画。”其实幼儿会这样说,代表了他没有自信,没有将心中所想画出来的信心。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在观察中发现,很多幼儿能讲得很好,却落笔很难,因为他们缺少基本的绘画技能,缺少一些点线面的构成因素。于是我就从基本的技能开始,带领幼儿进入涂鸦的世界。 “沙滩上的脚印”幼儿们知道了怎样画沙子,什么叫“点”。“快乐的曲线”在音乐与彩带的双重感受下,幼儿们将波浪线,流畅的绘在了“河” 里。“颜色造房子”看到幼儿很小心的将不一样的颜色,分别填进信手画的直线格子里。于是他们学会了分块面涂色,感受到了由线条形成的“房间”、块面。 正是在这样一次次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幼儿们的绘画技能不知不觉的积累了起来。
(三)勤观察多讲述。
在美术活动中要为幼儿创造大量交流讲述的机会。要改变以往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讲的多,幼儿讲的少的情况。以前我在幼儿作画前,引导幼儿想像画面内容,一般只是一个人的想像,只有个别幼儿能进行简单的讲述。这样在画的时候有的幼儿会画,而有的幼儿却一点概念都没有。针对这一情况,现在我把这一环节放到了课前,把当天要画的内容以谈话的形式,让幼儿进行充分的讨论。幼儿受生活经历、年龄的限制,一个人所能想像的空间是有限的。让幼儿在自己的讲述过程中去完善画面,又在同伴的讲述中得到启发。把个人的想像空间融入到大家的想像空间中,这样不仅幼儿的想像空间扩大了,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幼儿会画的目的。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需要做的是拾起自己遗失已久的童心,去理解、赏识和接纳幼儿自己的表现方式,去体会幼儿作品中的内涵,通过解读幼儿的美术作品来了解幼儿的心灵,让幼儿用“画”题来表现自己的心声吧!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2] 《教师资料手册》 浙江新时代出版社
【关键词】情感;环境;奖惩
“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关乎幼儿教育的成败,指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一种积极、有效的双方互动。教育是师幼双方共同协作的结果,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教育的方面,因为教育是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只有师幼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发展,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健康获得全面的发展。维果茨基曾说过:教育实际上就是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素质教育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从前教师高高在上的地位,要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活动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陪伴者和参与者,在情感上陪伴幼儿,在行动上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师幼互动”的好坏,对幼儿活动有效性的发挥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情感交流,促师幼关系的构建
幼儿时期具有对成人的依赖心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使师幼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教师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才会赢得反向的幼儿思想尽情表达,只有在情感的基础上开展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如果教师不改变从前的那种严厉姿态,幼儿就不会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而这种教育的恶性循环就会使教师更加不了解幼儿,而情感交流虽然重要,却也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情感日常化的表达,也需要教师不断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情感互动。
例如在开展绘画人物的活动时,我细心地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孩子们大都是将自己周围的人物画成圆圆的脑袋、直直的身体、木棍似的手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火柴人”。这样的画法显然缺少一定的“画人”技能,受到了平时绘画理念的制约,这样的画法阻碍了他们的发现和表达。所以在活动中,我鼓励孩子们进行大胆的创作,可以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我也参与到孩子们的创作中去,用微笑的表情和肯定的眼神,鼓励孩子们用心去绘画,我蹲下身子,与孩子们平等地进行交谈,听他们对于自己作品的一些想法,孩子们都愿意亲切地与我们进行交谈,事实证明,孩子们在这一课的创作中,表现出了创新的力量,也表达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情感是教育的根本,尤其是幼儿,他们需要用心去关怀,也需要教师平等地对待,更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信和情感上的依托,唯有此,我们才能使师幼关系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创建环境,推动师幼互动的发展
幼儿教师要具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这种开放是建立在对幼儿的思想支持的基础上的,幼儿的内心是丰富的,教师不能以一种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行动,要从内心理解他们,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幼儿的思想,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幼儿,欣赏幼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建宽松的环境,让活动真正地成为幼儿内心表达的场所。
例如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们一起学习《落叶》,我设置了宽松的课堂环境,给予幼儿自主发言的机会,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落叶像什么?”小朋友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说像下雨,还有的孩子说像小鸟飞,更有的孩子说像自己爱吃的糖果,还有的孩子说落叶像怪兽来了一样。在孩子们的眼中,也许落叶并不仅仅是凄凉,更多的却是一份美好,我没有否认每一个孩子的想法,而是让其在一种宽容的教学环境中去尽情地展现自我,我也跟随着他们的想象回到了那美好的童年,不管怎么说,我都觉得尊重孩子们的内心才是教育的成功之处,我们幼儿教师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孩子们的想法,去研究孩子们的心理,而不应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谁对谁错。
教师要将自己那种高傲的教育者的姿态改正过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使其能够摆脱以往的高控制、高约束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地想象,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允许幼儿有自主进行活动的自由与选择的权利,从而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展,这些工作是做好师幼互动的基础。
三、合理奖惩,打开师幼互动的枷锁
合理的评价,对于心理脆弱的幼儿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既可以帮助他们改掉那些不良的习惯,还可以影响到其他的幼儿,在影响他人的时候,还可以不断地提升自我。在幼儿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个孩子的课堂表现,善于发现幼儿在活动中积极的一面,然后采取鼓励性的评价方式,恰当地评价每个幼儿。即便是那些在活动中表现不好的孩子,教师也要以鼓励为主。
例如在一次韵律活动中,大家都在音乐的感染下翩翩起舞,节奏和韵律都把握得很好,但是其中有一个孩子却跟不上节奏,多次地与其他的幼儿发生身体上的碰撞,然后他就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不会跳,我不跳了”,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将他带到了一边,告诉他其实只是身体上放不开而已,如果你再努力一些,就一定能做到,并且会比其他小朋友做得更好,孩子受到了鼓舞,重新回到了集体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信,偶尔表现得不好,他也积极地进行改正,然后看着我会心地一笑,我觉得我是他心灵的导师,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超越了师幼之间单纯的关系,向纵深方向发展得更加深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主题活动
一、引言
多媒体技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和数字化技术把多种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数字化后集成和控制起来,进行处理、存储和传播的技术。媒体之间有逻辑联系,即以协同方式存储、编辑和显示,以多种形式表达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技术。主题教学是将社会、生活、语言、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的教学内容综合到一个网络状的主题之中,围绕主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活动。课程具有主体性、连续性和发展性等特点。能够充分的展示幼儿智慧和个性、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索和表现,激发幼儿兴趣,开发幼儿各种潜能。而主题教学对于教师的素质与技能要求较高,如果离开多媒体的辅助,则很难将五种领域的内容有机的融合,这将直接降低主题活动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传统幼儿主题活动教学的弊端
1.创设教学情境的局限性较大。传统的幼儿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来创设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和生活情境,然而游戏情境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空间的限制,不容易展开;故事情境对于逻辑思维还不发达的幼儿来说容易产生偏移,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生活情境有时并不能面向所有幼儿,对于没有相关生活经验的幼儿来说理解相对困难。因而,这三种情境创设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教师教学的发挥,不利于幼儿对课堂内容的理解。2.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传统教学的方式具有的局限性要求幼儿教师在口头语言表达、身体语言表达、书面表达、绘画、舞蹈、乐器演奏等方面必须具备相应学科的专业技能,否则容易导致幼儿的认识偏差,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3.教学效果与预期的差异性较大。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和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效果,比如情境的创设无法被幼儿所理解导致课程无法展开;教师的舞蹈动作达不到标准导致幼儿模范错误,影响后期的学习等。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主题活动课中的优势
1.有助于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多媒体通过呈现颜色鲜艳的图片、简单的文字,生动的声音,为幼儿学习创设生动逼真有趣的动画场景,吸引幼儿的注意。这对于注意力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差,尤其是对还不识字的幼儿来说,极易调动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断的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其大脑皮层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能够抑制其他无关行为,幼儿也能自然而然的、毫不费力的记住多次重复的内容和场景,对其进行模仿和学习。2.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促进知识的理解。幼儿的情感体验是比较直接的、纯粹的、具体的,并且对情境具有依耐性。多媒体技术则将空洞的讲述用直观的图片或者声音来生动的呈现某个场景,让幼儿在理解和感受事件发生过程的同时,产生内心的情感共鸣,理解课程内容,从而达到教师的教育目的。3.有助于加强幼儿记忆力,保障幼儿学习效果。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Dale)1946年提出的“学习金字塔”(ConeofLearning)的理论中指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可见,多媒体技术对于知识的记忆还是很有效的。而学龄前阶段幼儿的记忆力特点属于无意识记忆、机械性记忆、形象性记忆,这一阶段,符合儿童兴趣需要的、能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和鲜明的事物往往更容易被幼儿所记忆。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发现在幼儿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四、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需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应遵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幼儿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具体就是做到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所谓科学性就是指:(1)在完全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制作出的课件要内容、符号、图片及概念、规律的表示准确无误,语言配音清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2)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视听觉尚处于发展的关键期,长时间的声画刺激、分贝过高的音效、画面色彩过于艳丽、运动镜头过于频繁,幼儿视听觉处于长时间高度集中状态,对幼儿的视听有害,这就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课件、控制好音响播放的分贝、合理地安排多媒体使用的时间,避免对幼儿产生长时间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注重保护幼儿的听力和视力,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课件按照科学性的方式就有利于幼儿教学,这其中还应考虑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则是指多媒体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更新多媒体技术观念,灵活应用与创新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好、用活、用实多媒体技术,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例如以小班《好朋友》主题活动中,幼儿很喜欢玩“给胖熊送气球”的游戏。但是由于小班幼儿对紫颜色的认识比较困难,因此,老是送错气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设置了“返回”按钮,幼儿可以点击鼠标返回到上一页课件,电脑会呈现许多五颜六色的气球,并且会提示:这是紫色的气球。幼儿在此基础上再去送气球,就不会出现送错气球的现象。在这个游戏过程中设计的知识点,给了幼儿很大的挑战空间。幼儿通过操作电脑,认识了紫色,从而也摘到了正确的气球。2.可控性和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所谓可控性,则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运用多媒体资料时,需注意对刺激程度和运用程度进行控制,比如画面的颜色搭配、内容让幼儿思维迁移不受控、声音不纯粹等,以免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过分刺激,导致课堂失控的局面。但是在保障可控性的同时,我们还是应考虑趣味性的因素,编制多媒体资源时,应该注意幼儿的现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技能水平、画面对象集中、构图有规律,控制注意的范围,避免媒体画面过于单调、呆板、静止,使画面生动形象、变化、活泼,激发幼儿兴趣和良好情绪,使注意力稳定、持久。3.可操作性和自测性相统一的原则。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课堂练习的设置一方面要发挥多媒体的交互式功能,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体,即在教师制作课件时,要充分考虑练习游戏的可操作性,防止幼儿在课堂中无法较快捷的完成练习导致时间的浪费和教学过程中断的现象;另一方面,则要求课堂练习测试的内容要达到测试的目的。例如在汉字测试的环节,有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定了一个“小兔子采蘑菇”的汉字识别测试,教师提示:小朋友们,不是任何蘑菇都能随便采摘的,我们要根据语音提示找到正确的蘑菇,防止小兔子采到毒蘑菇,影响它们的身体健康哦。接下来,小朋友根据语音提示找到正确的“汉字蘑菇”,如果正确,这颗蘑菇就会自动跳进小兔子的篮子中,课件提示“你太棒了,拾到第N个蘑菇,继续加油哦”;如果错误,课件提示“这不是小兔子要找的蘑菇,继续加油哦!”。这个设计提示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食物安全的同时还锻炼了幼儿听力识别的能力,达到测试汉字掌握的目的。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教学的策略
1.多方联动,保障学习的互动性。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指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以班级为中心,以幼儿园、家长、社会为半径的,整合幼儿园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大平台,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的同时也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合作沟通的平台。具体做法:管理者确定活动主题备选项,教师、家长及幼儿通过平台资源、幼儿及家长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最终主题;主题确定后,教师教学前由家长辅助幼儿了解主题相关的基本概念,教学后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所学,并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适当的为幼儿拓展相关知识。这样不仅能保障主题活动的内容有效性,培养幼儿搜集资料信息的能力,保障学习的互动性,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加强家校合作。2.深度挖掘,保障主题的丰富性。传统主题活动课的主题确定是多元化的,可以来自幼儿,可以是教师事先预设的,同时还可以在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但是传统的主题活动可利用的资源比较有限,使得主题丰富性不够,比如以“神奇的种子”为主题时,小朋友们肯定会好奇种子是怎么长成各种植物的呢?传统的做法是运用挂图来展示,但是如果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小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小朋友在了解种子成长过程时会对神奇的种子有种惊叹的感觉,对种子的认知是不是就更深刻一些了呢?主题活动课的主题确定主要考虑以下两点:第一,幼儿是否对所选主题感兴趣。第二,幼儿是否可以获得丰富的经验。所要遵循的原则:(1)所选主题应符合幼儿的当前经验和水平;其内容能满足大多数幼儿的兴趣。(2)所选主题与幼儿教育目标相符合;其过程促使幼儿形成必备的关键经验。因此,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应深度挖掘主题的丰富性,比如以“快乐传递”为主题,我们可通过网络收集大量关于传递的知识,比如传递的方式、内容、对象等,这样我们就可以设置以下活动“漂流瓶”、“各种各样的传递工具”、“小动物的传递”、“如何传递信息”、“爱心传递”、“声音的传递”等,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按照一定的规律整合起来,这样关于传递的知识就基本上都能让幼儿了解到了。3.充分展示,保障内容的具体性。所谓充分展示,则是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主题相关的内容,按照教学目标,条理清晰的展示给幼儿,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最直观的路径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将幼儿通过学习所制作出来的相关作品用多媒体方式或其他形式记录下来并成为新的教学教育资料,丰富以后的教学内容。例如:以“飞翔的梦想”为主题的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从“我想飞”这一梦想出发,带领幼儿探索“谁在天上飞”、“谁能飞起来”,然后告诉幼儿“乘飞机的注意事项”,从孩子的梦想,再到与之相关的事物的方方面面,将一个事物的每个角度扩充讲解,充分展示。而这次活动中幼儿、家长和教师搜集到的关于航天历史知识,幼儿制作的航模小手工则包含了孩子们的创意和梦想,能为后续小朋友的学习提供参考,二者都是值得保存的珍贵材料。
参考文献:
[1]李瑞芬,潘伟,李璐璐.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6,15(4):29-30.
[2]罗帅.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幼儿探索型主题活动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2.
[3]李岩.电子媒介在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应闬研究——以长沙市幼儿园为例湖[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