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马云创业过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8年3月16日,在CCTV《我能创未来――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北京站活动中,牛根生、马云和俞敏洪粉墨登场,来了一场“锵锵三人创业行”。牛根生摇身一变,成了嘉宾主持。一番“得罪之处,请二位见谅”的客套话后,他便毫不客气地向曾经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发起了进攻――
第一问:假如进行二次创业,还得进入对方的领域,你俩的竞争力,谁强?
解读:这是个听起来平常、想起来非常的问题,回答不好就成了问题:什么叫“二次创业”?没有明确定义,难免不误入歧途;“进入对方的领域”,还得比“谁强”,这不是挑起马云、俞敏洪搞“窝里斗”吗?牛根生挖了两个坑,“心怀叵测”地等着两个高手往里跳!
马云回答说:“我要做的就是把俞敏洪请来当校长。这个很重要,只要把俞老师请来当校长,其余的一切都好谈。我觉得创业最重要的是找对人,让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
俞敏洪一听就在那里发笑:“在培训领域,你请一个有能力的人,他最后一定会把培训做成自己的事情。假如马云请我,我会不知不觉地把马云撇在一边,另起炉灶单干。说实话,马云做我这行不太容易,尽管他当过老师,不过我知道他办过培训,但是没办成功。我进入他那个行业,相对容易,主要是商业模式比较成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像马云这样的成功人士到处讲自己的经验,但他没想到也把自己的商业机密泄露出来了。有了商业模式,剩下就是人。马云的公司上市以后,一定有成员会愿意继续出来创业,马云我挖不动,但是挖他手下的人还是有可能的。哈哈……”俞敏洪笑声未落,马云举手发言:“俞老师说如果我请了他,他就会把我的成他的事,把我的人往他那儿挖,其实这正是我想做的。创业者一定要让自己的员工感觉到:这是他的事业,不是我的事业。所以我请了俞老师,一定要让他觉得这是他的事业,我是帮他的忙,这样他才能全力以赴。”
听到观众席上发出的热烈掌声,马云和俞敏洪不禁有些洋洋得意,不曾想,牛根生却从他们那貌似机智的回答中找出了破绽。牛根生点评说:“马云,我觉得你定位上有点问题,让你和新东方竞争,不是让你在现在的基础上干俞老师的事。俞老师你也定位错了,你一上来就想挖马云的人,这不对啊,我的问题实际上是让你俩一切从零开始进行二次创业,知道不?”马云和俞敏洪面面相觑,不免有些尴尬。马云只得当着众人的面,给老牛鞠了个躬:“牛老师批评得对!”
当然,牛根生也是个见好就收的主,他作起了自我批评:“两位的回答虽然精彩,但是方向搞错了。一个人搞错是他个人有问题,两个人搞错就不是他俩的错,肯定是我的错。没想到做主持人,比干企业还费劲。”不过,费劲归费劲,有问题还得问啊!掌声和笑声过后,牛根生不失时机地抛出了――
第二问:唐僧西天去取经,三个徒弟闹着要创业,谁最适合,你们挑两个?
解读:表面看起来,老牛是在“大话西游”,游戏创业,实际上,却是言此意彼,旨在考量马云、俞敏洪的人才观,考察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如何识人、选人和用人。创业之道,无处不在。老牛借古论今,以神话说现实,玩得够深的啊!这既有趣味性又有探讨性的问题,才能更加激发高手过招的兴趣,才能让他们的智慧碰撞出更加耀眼的思想火花!
亮出题板后,俞敏洪的答案是沙僧和孙悟空,马云则选择了沙僧和猪八戒。“你为什么要选猪八戒?”牛根生逼问马云。机灵的马云笑了:“创业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创业者很孤独很寂寞,一个人要学会安慰自己,要用左手温暖右手,要不断寻找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实际上像猪八戒这样的人,在很多的创业团队里都需要,他是一路幽默,一路开心。用欣赏的眼光看这样的同事,你就会很愉快,整个创业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当然,猪八戒当领导是有点欠缺,但只要善于发现他的这些强项,就能让他在团队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我觉得,创业途中有这样的人,是一种福气。我挺愿意跟猪八戒这样的人合作的。”
俞敏洪则慢条斯理地说了选择孙悟空的理由:“第一,他有坚定的信念,不管受到多少委屈都能坚持下去;第二,他忠诚不二,对师父唐僧尽心尽力;第三,他有头脑,总是能够想出办法来度过难关;第四,他有眼光,别人看不出来的事情他能看出来,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商业机会。”他特别强调“忠诚”这样的品质最适合做合作伙伴:“孙悟空尽管本领高强,但是在整个取经过程中,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取代唐僧,给人的感觉非常安全!”
各自说完后,牛根生评分,俞敏洪五分,马云只得了三分。他的理由是:创业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和条件,首先要有胆量,第二要有眼光,第三要有组织能力。孙悟空胆量比八戒大,眼光比他好,整合能力也很强。马云觉得牛根生打分不公平,他不服气地辩解说:“发现八戒的优秀这是一个领导者出色的能力。孙悟空的强谁都看得见,但是八戒的强很少有人看得见。另外,最后取得真经,靠的是坚强的信念,不是高强的武功,是团队的合作,绝不是一人之功劳。”
为了让马云服气,牛根生即兴来了个现场加试。于是,就有了――
第三问:(对马云)中国人有一多半以上是农民,你的公司和项目怎么为他们服务?(对俞敏洪)你帮助了很多懂英语的人实现了鲤鱼跳龙门,像我这样对英语一窍不通的人,不是鲤鱼是甲鱼。你怎样帮助我也能跳龙门?
解读:民生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马云你不是号称“电子商务巨头”吗?来点实际的,拿出企业家的责任来,关心一下“三农”问题。怎么样?!至于人称“中国最有钱的老师”俞敏洪,你整天鼓捣着那些“精英”们飘洋过海、出国“镀金”,呵呵,让有翅膀的飞上天,那不叫啥本事;让没有翅膀的飘过海,那才叫真功夫呢!老牛自比“甲鱼”,拿自己开涮,颇有点自我牺牲精神,也显得幽默感十足!
马云回答说:“我要向老牛学习,想办法帮那么多的奶农富起来,但是,如果我没有这样的缘分到内蒙古大草原帮助他们的话,我就应该要帮助蒙牛公司成功。蒙牛越成功,蒙牛的奶农越成功;奶农越成功,中国的农民越成功。所以说帮助别人成功,别人就会去帮助更多的人成功。”
俞敏洪话赶话,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我觉得像你这样的甲鱼呢……”现场观众大笑,他似乎觉得不妥,停顿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你就不要跳了,我弄个篮子把你拎过‘龙门’就行了。这是什么概念呢?你的专长是为中国人民生产出高质量的牛奶,让大家身体更加健康,我的专长呢,是帮助你跟世界人民包括奶农进行沟通,当你在这方面需要人的时候找我,我派人去帮助你过那‘龙门’,而你不一定非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外语,把自己变成鲤鱼。”
提及自己的发展经历,这个在广受网友关注的“王小帮”唏嘘不已。他说,自从认识并和马云见面以后,感觉自己是一直追随着马云的足迹,是他的精神让自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民,成为较为成功的创业者。
从地道农民到网商
2000年,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木瓜坪乡张家沟村农民王志强和媳妇怀揣着3000元钱,满怀和所有打工仔一样的创业梦想,第一次远离家乡,投身到城市打工族的队伍中,一漂就是6年。
在北京的6年里,他做过农贸市场起早摸黑卖菜的小贩,当过建筑工地的小工,给中关村的白领送过盒饭,也曾在开出租车时遭遇过车匪持刀横在脖子上的抢劫。一系列的遭遇让王志强意识到,一个农村来的打工仔想在城市打造一片天地是何之不易。2006年,他带着满身疲惫回到家乡。
“在北京时我亲眼看到了电子商务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回到家乡后,便买了电脑,接了宽带。从2007年的11月起吧,我开始在网络上卖东西。”王志强如是说。
面对邻里乡亲们的不解,王志强在网上注册个店铺,想把自己多年买的书籍转让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由于缺少流通途径,很多农村的土特产都无法销售出去。
“在网上卖土特产,说不定是一条致富的路子。”王志强说自己是个想到就干的人。接下来,他开始走村串户的打听,谁家的小米是刚打的,谁家的核桃好吃。做完调查,他将这些农产品搬到网上去卖。而网络上,也多了一个“王小帮”。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用四年时间将一家卖红枣、核桃、五谷杂粮等土特产的网店经营得有声有色,并广受网友追捧。如今,王志强一年的销售额已超200万,还为村里乡亲们的特产粮食打开了销路,成为山西首屈一指的个人网络卖家。
“马云是个好人”
王志强和马云结缘,是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期节目上。
2009年,王志强受邀参与录制央视经济频道《2009创业英雄会》节目,马云作为创业导师与他直接对话。期间马云还调侃道“王小帮和他一样也是长相和智慧成反比”。
“马云一直是我崇拜的对象,第一次见他,激动地手发抖。”王小志强说,“在台下的时候,马云问我家里人好不好,做店铺有没有人帮忙,完全没有一点架子。”
马云是一个好人。这是王志强的评价。
王小帮说,马云的创业经历一直勉励着自己。如今,也是马云的平台不仅让自己脱贫致富,还给乡亲们的土特产打开了销路。感谢他。
“将山西特色卖出去”
王志强说,他的网店能如此红火,山西的特色农产品功不可没。
硕大的枣子,饱满的黄豆,各种纯农家种植的农产品吸引了诸多网友围观购买。
“黄豆煮软后,用锤子一个一个放在石头上敲扁、晒干。煮小米饭的时候放一点儿,特别香。”王志强介绍说,类似“黄豆钱钱”这种山西特色的土特产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住在大城市的网友们在没见过且不知道怎么吃的情况下,依然购买,而且尝试后赞不绝口。
在王志强的网店中记者看到,他不仅上传了产品图片,还包括了一家人制作加工的场景。有网友评价,这不仅让人买着放心,还透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
2、创业其实首先就是创新。我们要有一个真正创新的点。这个创新的点,并不是你随便想出来的一个小窍门或是比较有意思的想法,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当你有了创新点后,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你的能力或是企业的能力与创新相结合。
3、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王均瑶
4、不要说没体力,不要说对手肘子硬,不要说球太滑,你只需做好基本功。就算对手难缠,就算他小动作多,就算他嘴里不干净,你只需做好基本功。——李宁
5、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得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马云
6、互联网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时间最好河耄。——马云
7、无论你做任何的生意,其实就是这四个字:低买高卖。智者悟其意。问题是如何高卖??这需要每个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就叫经营!!——陈龙剑
8、互联网像一杯啤酒,有沫的时候最好喝。——马云
9、胜利出法界讲。但是胜利的人该当具有的素量和动做却有必定的共性。第一,要悲愉喜好广泛。第两,是没有是正在某一个阶段对某医瑜具的悲愉喜好十分强猎冬以致能到达记我的境天,一样平常胜利的人皆是有某种水仄的恰好执。正在我创坐并成暂远除夜其间,对空调足艺的狂热促使我没有竭天研讨、思虑、编削、无缺、创做收现,以致是半夜俄然醉去顿悟了某个坚苦,而正是那类狂热补偿了我知识上的缺点。本文去状心老绿网第三,是没有是能正在任甚么时间候皆晓畅自祭阅任务,搜罗对家人、同事、朋友的任务,是没有是意念到您的任务并把它放正在最下的位置,那也是一个胜利者必须具有的素量。人没有能老是好下务远,念一会女便赚除夜钱。念创业,念胜利,诀要便是从赚小钱匹里劈脸。——远除夜空调有限公司总裁张跃
10、一个创业者必定要有一批朋友,那批朋油虑您那么多年去诚疑堆散起去的,越积越除夜,越积越除夜。像我帐号的财产,假定碰上许多资金上的标题成绩,那便是每天堆散下去的诚疑。——马云
11、创业——要么轰轰烈烈,要么自生自灭!——赖维波
12、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说压力,我认为选择什么不做是非常大的压力。因为在这过程中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每一个新的概念都可以做很大的东西。在商业上的策略不是决定做什么,而是决定不做什么。——黄明明
13、公司是个是非地,商场是个是非地,商人是个是非人,挣钱是个是非事,变革的年代是是非的年代,怎么样在这么多是非里面无是非,这就要求人有非常好非常稳定的价值观。是非取于心,很多是非是心不平产生的。——冯仑
14、我现在觉得,像李彦宏那样坚持独立发展是正确的。——周鸿祎
15、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像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宗庆后
16、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马云
17、关于人的因素:这点相当重要。不管是蒙是骗还是软硬兼施,都一定要保证公司员工的相对稳定性。人员流失就像放血,开始没什么感觉,却会要你的命。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18、孙德良:我还是强调:“激情澎湃走楼梯”。在这个世界上,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水平比你高的人、厉害的人多得是,要放好心态,不要跟别人比,最后没有在工作上累死,而是被“比”死了,所以年轻人要放准心态。——南方IT沙龙《互联网创业赚钱比拿Vc重要》
19、创业黑白常费力的,而且需供一个渐进的进程,实正开堆旁己创业自己便是一种检验的匹里劈脸。——中创硬件董事少景新海
20、阿谁时期给了我们那一代人史无前例的机遇。我们要捉住阿谁机遇,要有胡念。但是,阿谁胡念要从做匹里劈脸。 ——张背阳
21、创业前,很多困难你都不会把它认为是困难,当它突然成为你的困难时,很多人会承受不了压力,就放弃了,这样的人一定是不能成功。——史玉柱
22、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任正非
23、创业者应具有三除夜素量:一是找茁甑姆秸耄两是猛烈的晨前程步心,三是细确里临掉踪败。——浪潮个人总裁孙丕恕
24、必须要有速度,不能像烧开水那样,10度、20度……没有人给你时间。——徐立华
25、心平才能气和,气和才能人顺,人顺才能做事。……我觉得要心平,就是把欲望控制在一个自己能够驾驭的领域内。——冯仑
26、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27、工作上的执著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意志。——张近东
28、希望朋友们能从以上企业励志名言名句中有所收获,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向成功。
29、压力是躲不掉的。一个企业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诱惑,还要耐得住压力,耐得住冤枉,外练一层皮,内练一口气,这很重要。武林高手比的是经历了多少磨难,而不是取得过多少成功。——马云
30、对决定疑念的恰好执创做收现古迹。历史是何等写便的,开做幅员是何等重划的,天下是何等窜改的。——孙宏斌
31、人类常犯的根底弊端便是轻忽条件。他没有知讲,一旦轻忽了条件,正在没有开条件下所做的貌似细确的统统结论皆是谬妄乖张可笑的……——刘东华
32、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3、跟谁一起办事决定工做的性量。仄易远初名妓小凤仙,她假定找一个仄易远工,扫黄便扫走了;她找蔡锷,便万古长青;她假定跟华衰顿,那便是国母。所以,没有正在于您接客没有接客,没有正在于您干甚么,而正在于您跟谁做。——冯仑
34、永远记住每次成功都可能导致你的失败,每次失败好好接受教训,也许就会走向成功。
35、55是谁成绩谁出有甚么意义。我们两小我皆是创业者,所以我们做好自己可以或许大概做的工做是最尾要的。我可以或许大概把雅虎做得好,那便是我的胜利;他可以或许大概把硬银做得好,那便是他的胜利。——杨致远
36、等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空等,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业向前推动。——屠格涅夫
37、我觉得,像李彦宏那样坚持独立发展是正确的。——周鸿祎
38、“小胜凭智,除夜胜靠德”,因为“德”是号衣民气的最汉名器。念赢两三个回开,赢三年五年,有面智商便止;要念仄死赢,出有“德商”,尽对没有成。——受牛个人董事少牛根死
39、在取利过程中如果你是依法挣钱,依法纳税,这个取利的过程就是取义,只有取义才能取大利。比如说社会发展方向,股东分红、员工要工资、政府要纳税,这就是义,而且,往往只有你先接受义之后才能挣大钱。——冯仑
40、我现在知道一个企业都是从小长到大的,别着急,而且创业大概有一年半到两年是瓶颈期,特别难,然后突破瓶颈组织成长,组织膨胀、业务膨胀,然后陷入经济危机,这时迅速调整,调整过来就好了,调整不过来就死掉。所以我清楚,头两年要克服瓶颈,之后要控制组织,有了这样一套东西以后,我们心平气和了,知道一个企业要做大要有很多年时间。——冯仑
41、没有要讲出体力,没有要讲对椒殊子硬,没有要讲球太滑,您只需做好根底功。便算对足易缠,便算他小动做多,便算他嘴里没有净净,您只需做好根底功。——李宁
42、初次做生意的人要慎重考虑,他们普遍都有浪漫主义情怀,今后的坎坷会将他变成团队中的定时炸弹。
43、创业,实正在便是念办事,念做斟拢但纷歧定是甚么惊天动天的事,而是把自祭阅事做好,一面一滴堆散,到必定水仄便是除夜事了。正在创业途中,一小我的知识、经历、才气、本钱实正在舶诓要,敢念敢做是创业的条件,具有超冉材胆略才气正在创业路上披荆战袁。创业者借要有必定的境天战下度,要思索团队、止业、社会的干系,出有何等的下度,便没有能与时俱进。——苏宁电器董事少张远东
4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45、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都一定是时势造英雄,千万不要英雄造时势。顺流而上,这是手法。形势好了,大家才有机会成为英雄。只有成为英雄后,才有可能去适应时势、改造时势。——朱骏
46、给自己留了后路相当于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王石
47、创业企业该当服膺,自己与小企业有素量的没有开——有收略的终纵方针往为之斗争。阿谁山头挨没有上往,坐时间被一条路走短亨,活络换一条,调解是最广泛当敝象。实正在,名片网创业前期也有许多除夜企业气魄气魄的后曳盛:凡是事必定筹算、要计策,以致要站正在Vc(风险投资)的角度思索。目下现古我们没有会了,一年多的实际,我们已收略公司现古能顺利死少,是靠调解出去的,没有是靠计策筹算出去的;是靠矫捷应变、活络的嗅觉战刚强的死命力才气得以真现的。——石云《王青:创业如何往挨“游击战”?》
48、年轻创业者没有要只念没有做,必定要实际。借要有没有怕掉踪败、担当压力的襟怀襟怀。——力诺个人总裁下元坤
49、跟谁一起做事决定事情的性质。民初名妓小凤仙,她要是找一个民工,扫黄就扫走了;她找蔡锷,就流芳千古;她要是跟华盛顿,那就是国母。所以,不在于你接客不接客,不在于你干什么,而在于你跟谁做。——冯仑
50、有大量的重大工作需要你亲历亲为,所以强壮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必不可少。
51、一流高手是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马云
52、冉材仄死总接睹接睹会里临许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价格的。有出有怯气迈出第一步,常常是人生的分水岭。——丁磊
53、挣钱是才气,费钱是聪慧。有才气的人许多,有聪慧的人脖唷U在企业当中也是何等,您可以或许挣到钱,那是您具有企业家的才气。但是您把它分匀了,分得除夜家借有劲徒爆那便是企业家的聪慧了。所谓“匪亦有讲”,当代的匪跖讲的匪者之讲是“圣、怯、义、智、仁”。小偷是出有“讲”的,所以,一旦被妊沤住,他便脸红。江洋除夜偷与小偷的没有开正在于,他是有理念的。——郭梓林
54、如果10%的利润是合理的,11%的利润是可以的,那我只拿9%。——李嘉诚
55、回头看我的创业历程,是不断寻找、不断纠正的过程。——吴锡桑
56、所谓太下估计自祭阅史甩,便是把阛阓所做仅仅相识为本钱真力的比力,却轻忽了民气的背背战款项以中的本钱。——韩晨华
57、一个公司正在两种环境下最随便犯弊端,第一是有太多的钱的时间,第两是里临太多的机遇,一个ceo看到的没有该当是机遇,因为机遇无处没有正在,一个ceo更该当看到灾易,并爸怪易抹杀正在摇篮里。——马云
58、做生意应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就叫做获取利润之后的利润,核算成本之前的成本。学会让而不是学会送,商人的最高境界是让,送是慈善。——冯仑
59、我知道一个企业都是从小长到大的,别着急,而且创业大概有一年半到两年是瓶颈期,特别难,然后突破瓶颈组织成长,组织膨胀、业务膨胀,然后陷入经济危机,这时迅速调整,调整过来就好了,调整不过来就死掉。所以我清楚,头两年要克服瓶颈,之后要控制组织,有了这样一套东西以后,我们心平气和了,知道一个企业要做大要有很多年时间。——冯仑
60、我觉得一个尾要的启事,是因为我们扔弃了游戏的齐仄易远化根柢,扔弃了游戏创意财产的特性,闭起门去弄所谓的细英斥天,用一小我、一个团队的聪慧往投开或对抗千千切切映雩战开做对足的聪慧,那是胜利离开我们的根去历根底果。——陈天桥
61、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62、我们创业的时间出有念到往赢利,所以有了钱而后也出有讲是到达方针。赢利没有是我们创业的启事,也没有是我们到目下现古该走借是没有应走的启事。有裂陪够的钱财,实正在的益处便是给我小我充足的时分,充足的才气往实正做我念要做的工做,我喜好做的工做。那些工做借是雅虎。——杨致远
63、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就是脑子不热,太冷了。——马云
64、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65、最大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不是因为你要做最大就会成为最大,而是我要做最好最后自然发展为最大。——冯仑
66、我觉得真的是不缺钱,想法也满天都是。中国缺的是有一个想法,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把这个想法不断坚持做下去的人。——马云
67、在事实面前,我们的想象力越发达,后果就越不堪设想。
68、虽然每次网到鱼的没有中是一个网眼,但要念捕到鱼,便必须要编织一张网。——佚名
69、创业前的准备,创业过程中的坚持都至关重要。
70、创业便像爬山,无量景色正在山顶颠峰,创业,要选择自己酷爱的止业。有了酷爱,便有了刚强。——皇明太阳能个人董事少回菩
马云坐拥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个人资产达34亿美元,却在年仅49岁、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之时高调宣布辞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的职务,仅保留董事局主席的头衔,转而投身到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行业。2013年5月10日,他的一封辞职信将他领导下的阿里巴巴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如今马云的角色转变似乎已成定局,而他的新作“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靠着这股喧嚣赚足了大众眼球。只是相比于“菜鸟”,人们还是会习惯性地将他与阿里巴巴捆绑起来,对他的意外淡出总有几分百思不得其解之味。当我们仔细琢磨2010年那充满“硝烟味”的控股权争夺战和这之后阿里巴巴集团的发展模式,就会发现此番放权并不是这位IT大佬的一时之念。乔布斯离开苹果或许有一丝无可奈何与迫不得已,而马云的“激流勇退”则更像一盘精心布置的棋局。
布局职业化管理
如果说乔布斯是技术的弄潮儿,代表着精英、专业和新锐,那马云就像是赤脚行走的老江湖,玩的是冒险精神、摸爬滚打和心跳加速。毕业于杭州师范外语系的他从来都是个乐于“折腾”的人。从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网站、国富通到今时今日的阿里巴巴,马云身上散发着一股敢打敢闯的气息。在他眼里,“失败是一种经历,我愿意去尝试”;无论这种冒险精神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不可否认的是,阿里帝国的建立、壮大及传承一定是建立在马云个人对事业发展的远见上的。而这些,都与他早期失败或成功的经历息息相关,这些经历更赋予了他果断务实的尝试精神和敢于承担失败代价的勇气。这种气质让B2B、支付宝、阿里云等新名词迅速蹿红中国互联网,也成就出当下三业合一的阿里巴巴帝国版图。
马云身上强烈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他身边的共同创业者。这位常作公开演讲的创业家在大众眼前的形象是具有缜密精细的智慧,胸怀天下的情怀,以及国际视野。从1999年借用阿拉伯民间故事中“芝麻开门”的咒语开始,他一路引领着阿里巴巴朝着扩张、释放股权、职业化的模式发展。他曾多次强调,阿里巴巴的定位并不是家族企业,由此看来此番管理权易手不是马云的突发奇想,而将是一条用职业化管理来延续集团发展的漫漫长路。
按照马云的思路,阿里巴巴是一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而非“商业帝国”。而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趋利性”地发展与变化;但即便如此,从创办阿里开始,大到新业务的起名,小到部门机构的设置,马云的个人印记被深深烙在了集团所有主要的品牌上(图1)。
但马云清楚,阿里巴巴就算到了行业顶峰,也会面临企业转型和平稳过渡这一险局:他必须着眼未来,开始设计眼下的棋局,将西方企业管理之术和东方知人善用之道双管齐下,为自己的“退隐”和阿里的起承转合做好“解局”准备。
管理之术
高管团队控股化
为了让阿里巴巴集团拥有一个“长期、稳定和健康的股权结构”,马云采用了混合所有制的股权模式。截至2011年,其个人持股都只占整个集团的7%左右,作为企业开创者,其持股比例之低在整个商界都十分罕见。不过,个人股权的稀释并没有影响到以他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对企业的掌控力—通过管理团队第一股东的身份及巧妙的董事局设计,马云始终牢牢掌握阿里巴巴的“航向”,实现了管理团队对企业决策的绝对控制权(图2)。
理论告诉我们,管理层一定程度上的持股能减少成本,实现职业经理人与股东利益的趋同,提升企业价值。而阿里巴巴的高管控股化倾向一方面正是基于此,而另一方面则来自马云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2005年,阿里巴巴与雅虎联姻,获得了近10亿美元的注资。这对当时正处于成长期的阿里集团来说,无异于嫁入一个世界级的豪门。然而正如所有灰姑娘的“婚前协议”一样,阿里集团也签订了一份有关5年后股权变动的“卖身契”:首先,雅虎投票权将增至39%,成为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其次,雅虎在董事会的席位将增至两位,即形成董事会2-2-1格局,雅虎和阿里巴巴各占两席,软银持一席;最后,“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马云不会被辞退”的条款则会到期。
上述条款虽为当时的阿里巴巴带来了“如虎添翼”的外部力量,但也一度让马云及其团队面临着控制权丧失的风险。随后3年的飞速发展,让阿里巴巴实力渐长:数据表明,2011年阿里巴巴集团的营业收入为23.44亿美元,净利润达3.39亿美元;同时负债总额16.97亿美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6.16%(图3)。在此利好形势下,马云联合多家投资机构以63亿美元现金及价值8亿美元的阿里巴巴集团优先股等共计70多亿美元的代价,回购了雅虎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团股份中的50%并对其部分进行了注销,同时获得了未来阿里巴巴上市时雅虎所持剩余50%股份的优先购买权,当然前提是阿里巴巴集团IPO时满足特定的融资规模、发行价格等条件。但无论如何,这一协议使其管理团队重新成为了集团最高决策层的第一股东,同时也设法取消了雅虎增加一名董事的协议,保持着2-2的格局,即雅虎、软银各占一席,马云及集团CFO蔡素信(马云的亲信)占据剩余两席。这样,马云和他的团队便牢牢控制了50%的决策投票权。
组织扁平化
2013年1月10日,在公众对5天后他即将隐退这一消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马云宣布对集团结构进行调整,将原有的7个事业群分散成25个以项目导向为主的事业部,希望实现由传统金字塔层级的管理模式到扁平化组织架构的过渡。
阿里帝国的版图扩张至今,业务早已不再局限于电子商务领域,其触角已经进入物流、数据、金融等多个领域,业务日趋多元化;而日益复杂的业务单元也使得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管理已经无法有效应付市场竞争态势和业务形态的千变万化。较之以往层级较多的设置,新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有利于管理权的分拆与下放,让对一线业务情况最了解的事业部经理人能迅速作决策,而且缩减中间管理层可降低总部与业务单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成本,最终提高管理效率(图4)。但扁平化组织加重了各事业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要求。马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将新成立的25个事业部根据事业共性进行宏观组合,再交给集团负责具体经营的“管理执行委员会”九位成员分别负责。这一设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些新的业务单元可以随时应对新的业务形态创新;另一方面由管理层专人监督与协调,在更高层面保证了其为集团公司战略服务的需要。这种组织结构还将与下文提到的内部创新制度相结合,打破原有部门界限明晰的管理模式,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局面。
决策集体梯队化
为了更好规避转型过程中“青黄不接”的脱节风险,马云在集团层面进行了重大决策权与日常经营权的割离,由新设置的两个机构分别承担:由董事局负责的“战略决策委员会”和以CEO领衔的“管理执行委员会”。前者主要由创业元老构成,不再负责管理具体业务,只参与重大决策;与此同时,他们还必须将自己多年的管理心得、思路和对未来的探索分享给年轻的管理者,肩负起培养他们成为下一代“掌舵者”的使命。而后者的主要成员则为管理层的新晋者,直接负责集团旗下事业部的日常运作和资源分配,扮演着“执行者”角色。某种意义上来说,战略决策委员会对管理执行委员会具有“授人以渔”的责任,也较易形成一种集体决策中教学相长、相得益彰的管理氛围。
此外,马云还根据内部业务功能的不同,将集团整体划分成了阿里巴巴集团与筹建中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两个部分,并分别任命了自己的两名“左膀右臂”—陆兆禧和彭蕾出任CEO。这两人都是当年打下江山的创业队成员,其中现任CEO陆兆禧更深受马云赏识,马云称他“对新事务的欣赏和学习能力,对关键问题的判断和决断力,以及强大的执行力令人印象深刻”;而彭蕾则主导了公司对雅虎76亿美元的股权回购以及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的进程,投融资经验丰富,是“领衔”金融业务的不二人选。这种“人尽其才”的分配方式形成了现今集团中“一家公司,两个掌门人”的格局,凸显出“共治”的管理权交接特色。
用人之道
财散人聚得民心
在一个以互联网为主导的行业里,马云深知新鲜血液对阿里发展的重要革新作用。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与海外基金合作的四轮融资,马云的个人持股比例不断下降,而员工持股比例则不断上升,合计超过了40%;而这正是通过购股权奖励以及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机制实现的。阿里巴巴自成立以来,分别于1999年、2004年、2005年和2007年四次通过股权奖励计划向员工给付股权报酬。而2007年阿里巴巴B2B板块在香港上市时,马云个人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也仅为约6.9842%,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阿里巴巴共有约4900名员工持有总计4.435亿股上市公司股份,平均每名员工持股9.5万股,近千名员工借上市“东风”华丽转身,成为新晋的百万富翁。在此之后,马云独家“秘制”的股权激励工具浮出水面—“受限制股份单位”(简称RSU)。员工获得RSU之后,入职满一年方可行权;而每一份RSU的发放则是分4年逐步到位,每年授予25%;而由于每年都会伴随奖金发放新的RSU奖励,员工手中所持的RSU的数量会“滚动”增加。正是这种“滚动式”激励模式,使得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手上总会有一部分尚未行权的期权,进而帮助公司留住了员工。这一股权激励工具也在公司内部被戏称为“金手铐”。阿里巴巴(01688.HK)2011年财报显示,截至当年末,尚未行使的“受限制股份单位”数量总计已达约5264万份,全部为雇员持有。不难想象,一旦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又有不知多少员工成就“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财富梦想。
以公司购股权奖励、“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等作为激励条件来招贤纳士的做法是马云武功秘籍中的“撒手锏”,通过极富吸引力的股权激励机制,内化员工的集体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为阿里巴巴的扩张发展注入催化剂。
知人善任,人尽所长
《资治通鉴》有云:“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在外界看来,马云的高层管理团队一直都给人以“传承、共治、高效”的风格表现,这与他用人所长的独具慧眼是分不开的。总体来说,这体现在对上和对下两个方面。
针对集团近120名高级总监以上的干部团体,马云提出了建立集团组织部,培养及储备人才梯队的必要性。每半个月,专门负责培训的湖畔学院就会邀请公司最高层的管理者为他们举办一次包括财务、企业文化、公司战略等方向的授课指导。同时,组织部还负责为公司发掘和长期培养人才,建立人才数据库,定期梳理和更新相关资料。这种系统化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有利于一目了然地观察员工的职场发展和潜在能力,为公司的人力需要进行定位匹配,从而促进从事业部基层自下而上的人才流动,做到对干部培养的“有备无患”和有序拔擢。
对内部员工来说,马云通过构建“内部创业”的模式,为那些有创意、有想法的年轻人建立了一套员工和企业双赢的激励方式。所谓“内部创业”,是指由有创业意向的企业员工发起,在公司支持下将这些意向与工作项目结合并付诸实践的过程。在实现他们创业意愿的同时也能激发企业内部活力,完成个人与公司共同分享成果的“皆大欢喜”模式。在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帮助下,有创意的员工可将自己的想法直接汇报给事业主管;主管根据合理分析,决定是否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工作项目中,以最少的时间代价和最小的管理成本来实现那些可行的创意。这种内部机构的设置,有利于高层人员发掘和储备真正在行业中有所建树的人才,也与阿里巴巴提倡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理念一脉相承。长远来看,马云希望透过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让这种精神资产得以延续发展。
从马云这一系列承上启下、环环相扣的管理制度设计中,不难看出他对交接指挥棒后企业发展方向的布局(图5),而“集体决策,以老带新,内部创业”将会是这个体系最显著的特点。他首先运用新的管理之术将集团的决策权牢牢控制在公司管理层内部,再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凸显“决策-执行”架构的“传承-共治”色彩,帮助高层管理者实现集思广益的决策功能;而在整个系统的末端,擅长用人之道的马云又通过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激励措施将内部创业员工与集团的利益进行捆绑,既满足了员工“当老板”的成就感,也保证了创业成果为集团战略与利益服务,大大带动了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动和更替;“物质+精神”的全方位激励,使得员工在这个新体系里“如鱼得水”。
马云能真正退居二线吗?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取自《汉书·董仲舒传》的古话一直悬挂在马云那间名为“光明顶”的办公室里。也许是参透了其中深意,也许还有点别的野心,年富力强的马云就这样主动“放手”了对阿里的直接管理权。他“挂冠归隐”,可能言之尚早,可以确定的是,他一直都在为这种“退而不休”的状态精心部署着。但无论如何安排,都不可能完全规避阿里巴巴今后将面临的内忧外患。
首当其冲的便是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后马云所面临的控制权丧失风险。控制权牵动着马云的每一根神经;对于上市地点,由于港交所相关法规要求上市公司“同股同权”,这可能让马云图谋通过“双重股权结构”等复杂的股权设计保证控制权的想法化为泡影,除非转而到容许同股不同权的海外资本市场上市,如纽约证券交易所,一直对香港青睐有加的马云,这次似乎可能因为这个敏感问题而考虑放弃赴港上市。另外,马云维系控制权长期依赖的董事局“2-2格局”在上市后势必会被打破,这也让董事局中持股比例远低于雅虎和软银的他“雪上加霜”,而能否达到回购雅虎所持剩余股份的上市条件也绝非马云所能掌控。
另外,马云对阿里巴巴一系列制度体系的精心设计能否顺利得到实施也是一个问题。扁平化体制牵涉人面广,涉及部门多,并不是一个朝令夕改的战术决定,必须要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地推行方可成效。而马云的脱手之快,让人不禁忧虑如此频繁且大动作的“手术”实际上形成了二十五路“诸侯”,是否会将组织集团推向一个失控且无法驾驭的分裂局面?阿里上市后会不会有大量员工将持股套现而丧失了积极性甚或离职?上市后董事会的人员扩张与结构变化会不会影响其对企业的控制力?阿里巴巴的股权激励方案能发挥联系经理人员工与企业所有者的效果吗?大量的国际学术研究都不能够确认股票期权方案能有效激励员工;相反有许多研究发现股票期权激励方案过犹不及,反而会让经理人过度激进,损害股东权益(详见本栏2010年7月号文章《民营企业如何激励经理人?》)。另外马云真的能下放管理权力吗?马云在位之时,凭借创始人的光环与个人魅力笼络人心,有凝聚企业文化之功效。而离职后,新上任的陆兆禧虽以稳健著称,却终究抵不过马云这个开山鼻祖多年积累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更别提那些早已耳熟能详的马氏江湖经了。在这样的前提下,新的管理团队能否如过往般有效决策,特别是在面临重大事项时能否迅速有效决策执行是重要的问题。在缺乏马云振臂一呼的个性魅力下,阿里巴巴能否彻底贯彻他精心布置的过渡计划也还有待观察。
长远来说,马云的“退居二线”是为了将这把芝麻开门的钥匙交予职业经理人,为这个互联网的龙头老大注入新鲜血液和寻找出路。但对阿里巴巴而言,似乎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摆脱创业者的光环笼罩。在所有关于马云的报道中,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将他与阿里巴巴分离的新闻事件。而从个人角度说,一方面,他竭力通过公司制度化和治理模式的转型,试图朝着专业化的路线发展;而另一方面,仍手握董事局大权的他又并未完全放手,整个集团的重要发展方向还不能脱离马云的控制。因而,阿里巴巴是走上一条截然相反的专业管理之路还是继续延续马氏江湖,仍是个未知数。可以确定的是,已达到行业顶峰的中国最大电子商务运营商能否找到新的突破口,既需要好的机遇也需要管理者深谋远虑的运筹帷幄,这让马云不能真正退居二线。
中国企业的启示:从魅力管理到制度管理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阿里巴巴的行业前辈、曾经的天之骄子—雅虎的没落就是最好的教训。走出创始人马云的光环,是阿里巴巴基业长青的必经之路;个人的超凡能力终究不能取代企业的制度化建设对于基业长青的决定性作用。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如何因势利导,摆脱创始人魅力的“绑架”,完成企业的平稳过渡与转型,从而保证持续的竞争力,是每一个中国企业面临和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涉及企业传承与交接棒的时候,人们将多数焦点都放在了接班人的能力如何、接班人选择是否合理上,而忽视了传承者在交接班时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与架构安排上的良苦用心。而高屋建瓴的马云不再留恋在前线“冲锋陷阵”,而是退居幕后“运筹帷幄”,利用自己熟稔的“管理之术”与“用人之道”,实践了阿里巴巴从魅力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转型。如何有的放矢地为企业转型“解局”,或许每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马云的“武功秘籍”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示。
在这一波从“价值发现”到“价值变现”的浪潮中,是否占到位置、占对位置,对创业者来说更重要。
最近,阿里巴巴正在紧锣密鼓筹备在香港上市。它的股东阵容里,有孙正义和杨致远,还可能加上台湾首富郭台铭,这种组合拿到任何市场上,都保证会是轰动成功的IPO。
马云是极具说服天分的创业家。许多白手起家的小老板在地处偏远、人手不足和信息不对称的不利条件之下,靠阿里巴巴找到买方和卖方,做起“小本生意”。但我更看好马云的,是他旗下另一块事业:淘宝网。它让上千万的小民做起“无本生意”,把多余或已经不用的产品挂上去,等买方来竞价,日后如果业绩能做大,再考虑直接批货来卖。
到网上开个人商店的门槛很低,卖方可以从零固定成本(或低固定成本)开始,成交后的运费由买方支付,变动成本也是零,没有资金风险,也不需要全职投入,可以用玩票的心态以业余时间投入,这正在促成国内的大创业潮。
在上海,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是淘宝的店家或消费者。一位同事刚在淘宝开店,卖外国进口杂志。他到批发市场去买过期杂志,放到网上卖,利用类似paypal的支付宝收款,再寄给买方,毛利在5成左右,赚的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钱,因为进口杂志只能在特定渠道卖,即使过期也很抢手。付款和取货也可以当面交易。以我自己为例,我儿子出生后,奶粉和尿布都是在淘宝上买,和卖方约在地铁站出口,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卖家告诉我,她一个月大约进10箱奶粉,进价约6折,再拆开来散卖,视客户购买量由7,5折到8 5折不等,赚的是帮客户解决不方便的钱,因为没有父母会买10箱奶粉回家(没地方放,而且久放会过期)。
一个网页,加上一个手机(买卖双方确认对方是否到达),加上一点初始投入资本,就可以做生意,我认为这是马云对国内电子商务的第一个贡献:让消费者有机会成为创业者。过去,工作者有两种收入:工作收入和投资收入(房地产、股票、基金、艺术品……),现在则多了第三种收入:创业收入。有了第三种收入来源,不仅让工作者的所得有增加的空间,也分散了所得的风险。毕竟,失业(失去工作所得)、投资市场大跌(失去投资所得)和网络交易量暴减(失去创业所得)这三件事不太容易同时发生。此外,因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的人流持续增加,增加了成交的流动性(liquidity),使得各种有形和无形商品,都能在上头成交,并定出市场价格,我称为从“价值发现”到“价值变现”的过程,把一个商品的价值,透过买方竞标确立价格,并完成交易,后续可以再转手,形成市场。
这也解决了我过去4年来的疑惑。在过去20个世纪中,中国有18个世纪是全球最富,即便工业化过程落后100年,为何如今沦为人均年收入不到2000美金的低收入社会?中国并不穷,而是许多产品和服务没有定价,因而无法进行交易,最终无法形成市场,价值也就无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