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喜剧电影

喜剧电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喜剧电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喜剧电影

喜剧电影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产喜剧电影;创作;类型特征

一、国产喜剧电影主流化成因

近年来国产喜剧电影普遍受到观众较高的关注度,与影院市场结构及观影群体的调整有巨大的联系。这两者的调整与改变使得国产喜剧电影审美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近年来,我国三四线城市荧幕数量扩充迅速,使得我国总体观影人数在大幅度提升,因此促进了票房的不断上升。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占全国总票房比重在2012年到2017年连续保持了六年增长,由20%上升到31%,一二线城市票房占比趋于饱和,三线以下城市观影习惯正在养成。浩荡城市化的大背景,结合影视行业在院线建设和早期票补促销上的主动出击,都为三四线城市的观众观影习惯的培育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而三四线城市观众群体相较于一二线拥有更多娱乐休闲时间,让这块市场的潜力被进一步放大。此外,三四线城市中的“小镇青年”对国产喜剧电影关注度较高,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国产喜剧电影票房的增长,同时这一观影人群的审美和消费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力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2]

二、国产喜剧电影创作新生力量

我国观影群众年轻化为新生代导演的发展创造了绝佳的机遇。年轻导演和年轻的观众无论是从成长的年代,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着相似之处,同时年轻导演对于当下年轻观众的境遇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和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已经赢得票房和口碑的佳作,也有引起争议形成话题的作品,更不缺火花四溅的创意之作。[3]新生代导演中,宁浩导演的小成本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以黑马姿态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在内的多个奖项,此后宁浩执导的《疯狂的赛车》等喜剧电影都取得过亿的票房成绩,这也使得宁浩赢得新生代的“鬼才导演”的称号。此外,跨界人才力量也为国产喜剧电影带来新的活力。徐峥作为演员参演电视剧《春光灿烂猪八戒》走红,2012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5天,票房突破3亿,刷新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上映一个月票房达到12亿,最终票房达到12.69亿。作为演员的徐峥跨界导演《泰囧》,不仅成为了年度票房冠军,同时他首创的公路喜剧进一步拓展了国产喜剧电影的市场想象空间。我国喜剧电影近年来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生代导演和跨界人才,他们对当前电影观众有足够的了解,同时新生代导演和跨界人才具有多样化的风格,使得他们的作品可以良好的适应当今电影市场的需求。跨界人才本身所参与的领域较多,所积累的喜剧经验为国产喜剧电影的创作提供新鲜的元素,并且能够以自己本身的知名度为电影的宣传提供热点。[4]

三、国产喜剧电影与各类型电影广泛结合

喜剧电影是一种特殊的电影类型,它没有定型化的类型元素,只要能达到“笑”的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不断升级和叠加,喜剧作为一种类型元素,开始全面对接各个类型元素,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复合类型喜剧。复合类型喜剧可以兼顾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同时这样的类型创新也可以看作一线电影人对文化消费升级时代的积极回应。[5]爱情喜剧,“爱情+喜剧”是国产喜剧电影的经典搭配,《前任攻略》、《北京遇上西雅图》、《陆垚知马俐》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爱情喜剧电影每年都有爆款问世,主要是因为爱情喜剧电影聚焦爱情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贴合当下观影人群的审美诉求,紧贴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公路喜剧从2010年的《人在囧途》开始取得票房惊喜和观众热捧后,2012年徐峥创作的《泰囧》取得了年度票房冠军,公路喜剧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欢迎,逐渐成为主流的创作类型,《心花路放》、《绝地逃亡》等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公路喜剧通过“一智一愚”两个人物之间性格和价值观的差异引发戏剧冲突和制造笑点。喜剧元素与各类型电影深度融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为观众带来喜剧电影的全新体验。

四、国产喜剧电影类型特征

青年群体已经成为观影人群的主力,因此我国的喜剧电影发展受到了青年文化的影响。青年文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被视为一种抵抗亚文化。[7]国产喜剧电影受到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使得国产喜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类型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人物处于社会边缘国产喜剧中的主角大多是在社会中既无资历与经验,同时表达权和存在感也很微弱的青年人。在国产喜剧中,这些青年人的社会处境决定了他们的边缘位置,他们通常都流露出对现有处境和生活的不满与抵抗。例如,《夏洛特烦恼》中的夏洛,《羞羞的铁拳》中的艾迪生,《西虹市首富》中的王多鱼,《心花路放》中的耿浩等,这些角色有的是社会的边缘人,他们渴望用一些方式来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或者命运,或者他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社会地位,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当前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希望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变。这些国产喜剧旨在完成观众对于剧中主角的自我映射,剧中的主角在命运低潮时的反抗引起了观众的共鸣,此外主角们在抵抗过程中的成功也使得观众找到了情感的宣泄口,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8]2.脱离常规的时空国产喜剧电影中的主角们通常对现实生活不满,他们想要远离现有的生活状态,渴望进入一个理想化的空间中。国产喜剧电影故事的主要情节通常将主角们放置在异国他乡或者是一段旅途,甚至有一部分喜剧电影通过时空穿越,将电影主角放置在过去或者未来,与现实形成的反差和矛盾引起一类列笑料。例如《人在囧途》《心花路放》《唐人街探案》等影片,将公路电影和喜剧元素相结合,通过为主角们创造一个不同于现实的想象空间,让他们以旅途来规避现实。事实上也是为观众在超时空背景下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重压的出口,因为喜剧电影所打造异域的空间里一切皆有可能。喜剧电影里为观众编织了一场美好结局的“白日梦”,来满足观众逃避现实的心理。3.价值观的走向国产喜剧电影受到青年亚文化影响,影片的姿态是反传统的、激进的,但是影片最后主角也必将回归到传统价值观中。国产喜剧大多都秉持着回归家庭的主题,共同的故事模式:对家庭的不满——逃离——回归。《人在囧途》中李成功本来打算过年回家与妻子离婚,但是经过春运回家一系列的感受,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最终回到了妻子和孩子的身边。《港囧》中的徐来,认为内衣设计的工作埋没了他的才华,同时嫌弃妻子配不上自己,心中年年不忘心中的女神杨伊。当他发现自己心中的女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妻子也是极具智慧的时候,最终还是决定与妻子携手共度余生。这些电影将青年的反叛与抵抗演化为成长故事,成长的青年也必将回归到家庭中接受规训。[9]

五、国产喜剧电影的内容表达

国产喜剧电影与各类型电影广泛结合,在内容层次上多采用戏仿与互文拼贴的技巧。戏仿的功能在于利用模仿、夸张、变形等手法使得事物获得一种被扭曲失真的仿像,使得电影产生滑稽和荒诞的效果。[10]戏仿摒除了严肃的反抗姿态,用嘲讽或调侃或者致敬的心态去模仿或解构源文本,在重构文本的过程中,向观众传达着深刻的审美内涵,让观众在放松的状态下,不仅收获了笑的,同时也让他们在过后有着更深刻的审美经验。[11]《疯狂的石头》践行着对黑色幽默的仿拟的同时,也向黑色喜剧《两杆大烟枪》致敬。《夏洛特烦恼》《港囧》和《唐人街探案2》中都有对经典歌曲的戏仿式重构,影片中的场景和对经典歌曲戏仿形成的反差形成了喜剧效果。戏仿、互文、拼贴等技巧使得国产喜剧电影的文本不再是传统的线性表达,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的拼贴杂糅的风格。[12]此外,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并且拥有大量的客户群,很多由新媒体视频转型而来的国产喜剧电影受到广泛关注。在内容上,这些喜剧电影的内容形态多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内容形态非常适合中国观众熟悉的小品表演,内容精炼而且笑料充足。但是如果将新媒体视频直接扩展成一部100多分钟的电影,其内容的充实性和叙事间的逻辑性和联系都不够充分,很难形成一部优秀的独立故事。

喜剧电影范文第2篇

喜剧电影有着天生的小成本优势,对电影工业依赖程度也较低,而且本土特色鲜明,与现实形成互本文,容易引起观众共鸣,是投入产出最为经济有效的国产电影类型。在票房一路飘红的产业化进程中,喜剧片作为国产电影的半壁江山,可谓出尽了风头。然而,喜剧电影跟风创作、“山寨”成群、缺乏创新性和偏离“游戏规则”的叙事都严重制约着喜剧创作的发展。在低成本、高回报的利诱面前,扎堆创作的喜剧电影的整体质量依然令人堪忧。未来的国产喜剧电影创作在叙事、内涵等各个方面亟需创新,走出“同质化”、“低质化”泥沼,迈向“多样化”、“优质化”。

喜剧电影创作不应是简单商业元素的生硬拼接和堆砌,也不应是天马行空的空虚恶搞。喜剧电影创作决不能忽视故事,更不能解构喜剧人物性格塑造。一部喜剧片的成功与否,具有喜剧“内核”的故事和喜剧人物性格塑造是关键。在我国电影技术尚不能对西方构成竞争力的背景下,紧抓“故事至上”的策略,才能应对外国高技术影片的压力。“引人发笑”是衡量喜剧电影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合理安排笑料是喜剧叙事智慧的体现,《泰》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全片笑点密集,语言幽默和动作幽默相得益彰。喜剧电影之所以广受观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喜剧片具有很强的社会互动性,能够最大限度的达成与本国观众的心理契合。换句话说,喜剧电影天然的地域性特点使得自身跨文化的折扣较小,同时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性更强,以独特的文化亲和力保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当下的好莱坞大片固然视听刺激十足,但与本土观众难免有所隔膜,“大片”的叙事模式也不能触及观众特定的民族心理、社会心态和观赏趣味。《人再途之泰》延续了中国喜剧电影创作中对关注小人物的传统,在草根群体的立场上,以友情、亲情来对抗精英阶层的功利主义,依托前作的优势,形成了品牌效应和品牌力量。《泰》的突围,为国产喜剧电影提供了一种真正的借鉴可能性,不仅对中小成本喜剧电影,也对整个国产电影创作具有启示作用。喜剧电影作为民族文化的风向标,应该建立在对现实生活境遇的渗透和辐射上,喜剧创作理应在“三贴近”的基础上把握社会心态和趣味的变化,触动当下观众群体的心理和神经,形成大规模的“互动效应”、“蝴蝶效应”。可以说,当下中国喜剧电影尽管数量众多,但优质的、富有智慧的喜剧偏少,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并不能令人满意。

纵观当下杰出的世界喜剧,本土文化和各民族的现实生活是滋生喜剧创意的根本养分。法国近期口碑绝佳的《不可触碰》就是法兰西式幽默的本能体现,以不经刻意修饰和安排的喜剧情境体现出法国人民感性率真的特点;而英国喜剧则以语言幽默为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反语、讽刺、荒诞机智的笑话来反映民族性、政治、社会阶层以及种族等困扰英国社会的问题,从《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到近期的《中间人》都具备这些特征。

喜剧电影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产喜剧电影;小人物;审美认同

中图分类号:I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5-0120-05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跟喜剧元素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关联。电影诞生之初,卢米埃尔兄弟的《水浇园丁》、《拆墙》等便在最初就蕴含着一定的喜剧元素。获得观众的认可与票房的成功几乎是任何一部电影共同的追求。纵观古今中外电影的历史发展,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影片中都与时代以及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电影美学的追求都是相互共通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生活是喜剧元素产生的根源,它具有无可比拟的时代性以及娱乐性,正是因为喜剧电影在受众中有着广泛的社会感染力与市场潜力,才使得喜剧电影成为最受关注的类型电影。

一、国产喜剧电影的发展现状

当今电影产业化发展迅速,众多商业大片在全球化的电影传播中以高额票房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国产喜剧电影以诙谐饱满的情节设置、生动鲜明的喜剧元素以及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使其逐渐成为国产电影行业中不可忽视的新的力量,唤醒着我国电影行业新的活力与市场潜力。

根据业界不成文的标准来说,投资在1000万以下的喜剧电影一般统称为“小成本喜剧电影”。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诞生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它注重表现平民生活、展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为主要内容,通过各种喜剧元素的糅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审美特质,影片一方面关注小市民与底层人物面对现实时所体现出来的挣扎与无力,一方面又在叙事中极力赞扬小人物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来的“盲目”乐观的精神。这种审美特质打破了电影高大全的表现倾向,消解了传统电影的审美价值,其中体现出的文化内涵贯彻着平民意识与乐观精神使得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在逐渐的成熟与发展中成为独具特色的一种类型电影。

2006年,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以300万元的投资赢得了2300多万元的票房,成为业界传奇,同时开启了小成本喜剧电影广泛发展的大门。2007年同样小成本产出的古装喜剧电影《天下第二》赢得了800多万元的票房成绩,同年出品的《爱情呼叫转移》、《大电影之数百亿》也取得了广泛的受众认可,影片均进入了贺岁档观看率的前十名。2008年古装喜剧《十全九美》以800万元的投资赢得了5300万元的惊人票房成绩,同年底,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更是掀起了一阵观影热潮,票房直取3亿元。2009年初,宁浩的疯狂系列持续升温,影片《疯狂的赛车》以仅1200万元的投资赚得了过亿的票房。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有了更加充足的动力。2009年以来,众多不同类型的喜剧电影纷纷上马,影片数量较之2008年的41%直接攀升至10%以上,增长了两倍多,众多喜剧电影中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喜剧片,例如《夜店》、《斗牛》、《倔强的萝卜》、《人在囧途》、《三枪拍案惊奇》等等。国产喜剧电影不断的壮大发展,直至2012年末,由喜剧演员徐峥所导演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泰囧》劲收124亿元票房,上映期间不断刷新着国产电影的票房新纪录,最终成为国产电影历史票房之冠。

当前国产喜剧电影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影片类型之一,在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推动之下,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在创作、文化、市场等方面不断地崛起,逐步地实现着商业化与产业化进一步的发展成熟。

二、国产荧屏“小人物”形象的表达轨迹

众多国产喜剧电影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电影内部而言,无外乎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影片的剧本创作上要体现出对于生活的深度思考与提炼,细节之处的饱满能为影片增添艺术魅力,影片题材同时要广泛关注民生,将普通大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融合进影片无疑更能获得受众的共鸣。剧本的创意构思对于喜剧这一类型电影而言尤为重要,在情节设置中注重将充满喜感的笑料巧妙地融入,从而体现出一种自然不做作的喜剧效果。其次是人物形象的设置,人物是影片的核心,整体形象生动,充满戏剧化与喜感的人物形象无疑会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最后是演员的表演,优秀的演员会深度揣摩角色特征,利用生活积累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生动鲜活。无论是剧本、人物还是演员,国内喜剧电影都将视线对准了小人物,大量而深刻地以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主题。这些身份普通、经历普通的小人物是国产喜剧中绝对的主角,以他们的身份与定位而展开的故事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总是能抓住观众心底深处最深刻的共鸣。

回顾我国喜剧电影发展史,对于小人物的展现始终是最具艺术感染力的题材之一。20世纪30年代开始,国产喜剧电影已经开始了探索的步伐,当时喜剧电影的风格与题材深受西方喜剧电影的影响,尤其是卓别林的喜剧艺术。卓别林塑造了众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通过夸张的动作与丰富的表情来展现小人物的悲欢生活,以喜寓悲,让观众大笑之余深感悲凉。这种批判讽刺式的电影形式是我国早期喜剧电影的主要模仿对象,小人物的生活化故事中充满着讽刺批判。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喜剧电影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着创作风格与表现方式,喜剧电影不再处于文化的边缘,而是逐渐与时代特征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众多幽默诙谐的电影作品逐渐问世,小人物的现实生活成为电影不绝的创作源泉。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大片持续引进国内,与香港各类电影一起营造了电影行业市场化、娱乐化的氛围。这类喜剧电影中夸张的表演与幽默的语言风格为国产喜剧电影增添了新的喜剧借鉴,尤其是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影片将后现代解构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深受观众喜爱。周星驰的电影中几乎都是对于小人物喜怒哀乐与现实生活的表现,从人物的悲欢离合与纵情搞笑中表达出了小人物这类人群顽强乐观的精神,同时在幽默夸张的喜剧元素中折射着社会的阴暗与不公,片中的小人物在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压力时,总是能化失意为力量,期望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着周围的环境,包括成龙的功夫喜剧片,他们对于小人物的刻画深入人心,成为一个时代的标记。深受此类影片的影响,国产喜剧电影逐渐将视线更多地对准小人物,在艺术创作时注重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在塑造人物形象与情节设置时增添了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不但关注小人物细微的情感,同时将原汁原味的喜剧元素融入其中,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艺术效果都呈现出了创新的魅力。

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是在冯氏经典喜剧电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冯小刚的一部《甲方乙方》开辟了我国电影界一个新名词——“贺岁片”。之后冯小刚连续多年推出的喜剧电影,仿佛一股春风一般为我国电影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方向。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逐渐兴盛的时期,基于大众文化的社会背景,冯氏喜剧为受众提供了一个与大众文化密切关联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依旧是以小人物为主要题材,冯小刚注重将生活中的琐碎故事和片段以一种文化的视角拼贴整合起来,以一种全新的叙事模式与戏剧风格改变着传统喜剧电影的模式,在这里,电影的主流文化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反而电影本身所具备的造梦功能与娱乐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拓与发扬,小人物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被更加真实而戏剧化地搬上了荧屏,观众在观影期间充分享受到了来自于喜剧电影轻松愉悦的魅力。冯小刚的一系列贺岁电影例如,《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都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与广泛赞誉的口碑,影片中悲剧情绪与喜剧元素的交叉对比表现使得影片有着独特的创作语境,同时人物形象在家庭、生活、社会等环境中通过幽默诙谐的台词与对白使影片具有类似于相声与小品一般的喜剧表达方式。无论是题材还是表现形式,剧中小人物的形象都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强烈的亲和力,故事情节与人物看似荒诞不经实际上却合情合理。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有着更大程度的延伸与拓展,在叙事模式上相较于冯氏喜剧更加不符“常规”,其更加注重狂欢式的恶搞、无厘头的拼贴与模仿、夸张的情节与精致的台词对白等各种手段消解着电影的传统审美特质。从2006年的小成本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可以看出,当前的喜剧电影与以往的喜剧电影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着较大的改观,在叙事结构、电影语言、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等方面广泛采取彻底的后现代解构手法,注重喜剧元素的拼贴与分解,更加关注并以调侃的态度来呈现小人物的世界,体现出了玩世不恭、娱乐至死的电影风格。影片中看似零散破碎的情节与平行蒙太奇的叙事手法使故事更添黑色幽默的艺术效果,观影者在观看时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影片得到了畅通无阻的理解与欣赏。

三、大众文化中“小人物”的审美特质

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具有文化与商业两种性质,其票房影响力不但依赖于影片本身所具备的创新魅力,更依赖于其具备的文化内涵。关注草根生活以表现真实美的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让我国观众在一系列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商业大片狂轰滥炸之余轻松愉悦地体验到了本土电影的独特魅力,人们的审美再次得到了解放,电影行业的发展再次充满了勃勃生机。毫无疑问,触发观众以及电影业界兴奋点的地方便是对于小人物的关注,影片当中没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有的只是平常人的平常事,连场景都与现实生活如出一辙,少了几分欧美大片的视觉刺激,却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具备着无与伦比的真实美感。

小人物在影片中体现着善恶有报的传统信仰。善恶有报是人们共同信仰的理念,众多国产喜剧电影在夸张荒诞的剧情中始终贯彻着这一传统审美标准。以《疯狂的石头》为例,整部影片几乎全是小人物,几拨人之间围绕宝石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闹剧。剧中的主角大多是反面人物,有以道哥为首的土贼,以麦克为首的国际大盗,有黑心的房地产商,有利用身份之便偷盗宝石的花花公子,此外还有八个月没发工资而能忠于职守的保卫科长老包,各色人物使尽浑身解数使得宝石在他们手中戏剧性地换来换去。各类人物在面对社会利益重新分配之下为了生存几乎没有道德底线,其本身的职业角色在影片中极其淡化,但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身份却没有改变。小人物们利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使得宝石在他们手中轮流停留,之间错综复杂的情节设置充满着让人忍俊不禁的笑料,他们面对问题所采取的态度与选择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于是所有的情节在戏剧化的设置中始终具备着浓厚的生活化气息。宝石最终传到了保卫科长老包的手中,他自以为这是一块假宝石,但是编剧以及观众都知道这是真宝石,这种意识上悬念故事本身就充满着娱乐性,观众心知肚明,隐藏在背后的是善恶有报的共同审美标准,黑心房地产商被国际大盗杀死,土贼出了车祸,花花公子得到了教训,正直善良的老包最终得到了自以为是假宝石的真宝石,影片的结局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审美期待,让影片的故事逻辑顺应受众的心理需求。尽管生活中不一定会产生这样完美的结局,但是,小人物的命运得到了积极的改观,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是观众们心中美好的期望,体现着国人共同的审美诉求。

小人物在情节中展现着左右逢源的幸运与乐观。许多小人物在影片中有着社会底层身份的明显界定,在面临困境或者贫富差距时总有一种卑微无助的内质。然而喜剧电影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电影,不会让观众从头至尾都沉浸在无尽的怜悯与同情之中,基于影片的格调追求与喜剧电影的创作模式,影片中的小人物虽然不具备崇高的社会地位,但却具有令人欣慰的幸运与乐观,这种对比是喜剧元素得以产生的源泉之一,更是对人们审美心理的一种抚慰。2010年6月上映的国产喜剧《人在囧途》上映以后得到了良好的赞誉,片中情节紧凑,人物个性突出,笑料十足。影片讲的是奶牛厂被拖欠工资的牛耿和玩具厂老板李成功在春运中发生的一系列霉运不断的故事,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在旅途中撞在一起,共同上演了一场包罗万象的爆笑故事。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牛耿拿着一张无用的欠条充满期望地踏上讨债旅程,现实生活中他不可能要回工资,但是牛耿仍然天真乐观地相信自己能拿到。与老板李成功之间的患难与共使得两人结交了深厚的友谊,李成功最终为这张欠条买单,让牛耿拿到了工资。这种幸运与乐观是社会底层人物最美好的向往与期待,影片顺应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尽管他们在旅途中经历了各种各样囧到家的霉运事件,但是牛耿始终充满着乐观主义的精神,面对困境与挫折始终表现出一种近似于盲目的乐观态度,当你对现实无奈的时候,不如看开一点,开心一点,这种或许是大智若愚或许是单纯天真的心态将小人物这一群体的精神状态描写得十分深入人心。

小人物在视听语言上传达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写真。国产喜剧电影中的小人物充分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多审美特质,在观众审美疲劳之际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那么真实性便是其不可忽视的美学特征。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来自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逻辑化夸张、场景的真实等等都充分体现着这一特征。其中人物的形象塑造是最具视觉刺激性的内容,同时也是小人物审美特质的最直接的呈现方式。摒弃了商业大片对于视听元素的技术炫耀,国产小成本喜剧电影在视觉上更加重视真实化与戏剧性的融合。影片整体团队对于电影美术的设计以及演员自身对于角色的深度揣摩造就了喜剧电影中小人物在形象上的生活化气息,主要体现在语言和穿着上。从语言上来说,众多国产喜剧电影直接采用方言来设计台词与对白,例如《疯狂的石头》中有老包、三宝等人纯正的重庆话,有黑皮纯正的青岛话,有游戏厅小妹的河南话,还有国际大盗麦克不太流畅的粤语普通话,众多方言交相辉映,形成了妙趣横生的语言乐趣。影片《十全九美》中也是成功地运用了方言中长沙话这一语言元素,使得影片更具文化风味。冯小刚的贺岁片中多是京味浓厚的北京普通话,深具地方特色。从细节处来看,喜剧电影的台词与对白设计自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喜剧元素,众多惹人爆笑的经典台词口耳相传,在坊间以及网络上更是更掀起了一阵热捧之风。例如《疯狂的石头》中道哥绑架了谢小萌之后,同伙小军担忧地说“这个事情就变成绑架了,绑架,我们不专业啊”。道哥在女友的电话中煞有介事地说“我很忙,现在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2012年末火爆荧屏的《人在囧途之泰囧》之中更是有诸多的爆笑台词,徐朗愤然地对王宝说“你脑袋就花生米那么大,你这个纯天然扫把星。”“你这朵奇葩你害死我了”“你二到无穷大”等等,众多爆笑台词让观影者捧腹大笑,酣畅淋漓。从穿着上来说,国产喜剧电影中小人物的穿着与人物身份背景、性格特色紧密结合,片中人物的穿着大多普通而简单,反射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小人物群体。例如《泰囧》之中的王宝,他是一个做葱油饼的普通人,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物,在去泰国旅行时身上的穿着打扮时刻暴露着他小人物的审美层次。长长的头发染成黄色,样式简单、图案夸张的上衣与五彩斑斓的裤子,时常露出的天真灿烂的笑容,将小人物这一形象的特征表现得十分到位。

四、“小人物”电影形象的大众审美认同

小人物的形象广泛活跃在当前国产喜剧电影当中,这为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与艺术感染力,基于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构建起来的故事情节将文化特质与生活化的喜剧元素多层次地糅合在一起,为国人打造出一部部精彩的优秀视听经典。国产喜剧电影的发展空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当前这类影片的走红不单单是商业化的市场发展,其深层的推手是国民审美需求的倾向以及大众文化时代群众的审美认同。

我国文化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精英文化时代逐渐过渡到大众文化时期,在精英文化时期,影视作品的基调是自上而下阳春白雪式的宣扬,占据社会大多数的小人物在文化选择上并没有体现出充分的自主意识,这种形式的文化很难真正满足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众文化在文化舞台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播媒介的大众化传播为人们追求大众文化提供了直接的便利,顺应人们文化需求的文化范式与类型逐渐成为文化社会的主流。大众文化的兴起实际上是对精英文化以及高雅文化的一种颠覆,站在了两者的对立面表达着普通人的审美需求并日益成为文化的主流。一定程度上说,文化并不是存在于某部电影或者某个文化现象当中,归根结底它最终存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随着我国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的日益普及,以普通大众的审美趣味从文化的边缘逐渐处于文化的中心位置,依托大众媒介的传播,大众文化的审美特质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领域,可以说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文化向大众化的转型。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媒介产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顺应着时代的潮流,从精英高雅的文化氛围中逐渐过渡到了普通受众的审美视域,在影像传播中将广泛的社会大众不分年龄、职业、性别、教育程度的吸纳进自身的传播链条之中进行着平等而广泛的传播。国产喜剧电影中对于小人物的关注正是大众文化的直接体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人口金字塔中居于最底层,数量最多。小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由于有着与大众直接关联的身份认同而具有着较高的生活气息,在亲和度上使得大众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文化现象的兴盛本身就是大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无论是从文化的角度还是人文的角度来看都与社会大众有着较高的契合度。

大众文化的兴盛为普通大众的精神生活增添了真实的审美认同,使得社会大众有了自身文化的展现空间,同时大众传播的普及也为受众提供了更加自主的选择权。当前社会,人们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影视艺术的鉴赏已不单单停留在客观的角度,而是更加重视自我需求的满足,小人物的电影形象无疑为广大受众的心理满足了各个角度的自我需求。精英文化时代,普通大众的文化地位低下,几乎没有能得以自我实现的平台,在当前大众文化时期,自我实现已不再是一种梦想,而是有了全新的释放空间。观看小人物的电影可以轻易让观众得到一种自我认同的心理体验,小人物的社会背景与生活经历与普通大众极为相似,从小人物的身上总是或多或少地找到自身的影子,不知不觉地把自身与剧中人物联系在一起,共同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共同分享人物的荣誉与成功,影片给了受众一种虚拟化的梦想实现的过程,观影的过程同样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除此之外,国产喜剧电影中小人物的表现能带给观众一种优越感,从而实现了精神的肯定与道德的进一步净化。例如小人物在影片中遭遇了一系列囧事霉运之时,观众在对比这些失败或者失意时会产生一种自身相对优越的得意,人们在看到比自身更加倒霉、更加失败的人或事的时候,总是容易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并非幸灾乐祸,而是舒缓心理压力的一种心理暗示。就这个意义来说,国产喜剧电影让人在爆笑之余更像是一服心灵汤药,影片中小人物的烦恼与挫折一方面使得自身获得共鸣,另一方面与小人物的对比之后产生心灵的慰藉。总体来说,国产喜剧电影代表着电影对于大众文化的认可与尊重,小人物的电影想象彰显当代影响的文化品格,即不深究文化的终极价值,而是致力于认同广大受众的现实生活,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挖掘提炼喜剧元素,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观影过程中产生一种超脱于现实生活压力的精神放松。

结论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使社会大众有更广泛的文化选择空间,大众文化的兴盛对于全民文化的进一步升华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对于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小人物”为表现对象的国产喜剧电影以大众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素材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创作空间,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进步发展,电影叙事模式以及形式创新力度持续推陈出新,相信更多优秀的国产喜剧电影会借由大众文化以及小人物的充实土壤而在日后取得更加优异的发展。面对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人们在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加需要通过愉悦的观影体验来舒缓压力、提升生活质量,文化与受众的双重驱动必然会为今后国产喜剧电影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1]宫晓鹏.浅论冯小刚贺岁片对传统喜剧的创新意义[J].时代文学,2007,(6).

[2]林苗.中国电影产业品牌运营对策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8).

[3]温德朝.喜剧电影叙事的后现代策略[J].电影文学,2008,(5).

[4]刘新巧,褚濒.戏仿——影像叙事的后现代策略[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2).

喜剧电影范文第4篇

一、关于“消费式喜剧电影”

“消费”,主要是指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消耗各种消费资料和服务的过程,它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消费主义的盛行滋长了享乐主义,使得大众文化中的娱乐性特征凸显。[1]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越来越趋向于表层化的刺激,无论是哭、笑、打、闹,只要能立即让人产生反应,那就是有效的。

(一)“消费式喜剧电影”的概念

消费式喜剧电影,是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产生的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它一方面开辟了喜剧氛围营造的新途径,创新了影片的创作方式;另一方面,消费主义成为文艺生产的主导力量,不仅削平了艺术片中黑色幽默、讽刺幽默等喜剧的深刻性,也颠覆了传统的艺术价值。

传统的喜剧具有美学中的“喜剧性”特征。黑格尔曾提出:“人们往往把可笑性和真正的喜剧性混淆起来了。任何一个本质与现象的对比,任何一个目的与手段的对比,如果显出矛盾和不相称,因而导致这种现象的自否定,或是使对立在现实之中落了空,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成为可笑的。但是对于喜剧性却要提出较深刻的要求……人们笑最枯燥无聊的事物,往往也是笑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事物。”[2]

而到了后现代,喜剧受到巴赫金“狂欢节”的理论影响最大。在他的理论中,狂欢式的笑有三个特点,首先这是全民的、大众的笑。其次,这种笑针对一切事物和人,使整个世界看起来都可笑。最后,这种笑既是欢乐的、兴奋的,又是讥笑的、冷嘲热讽的,它既否定又肯定,既埋葬又再生,具有双重性。“狂欢式的笑扫荡了一切的高雅、经典和权威,为后现代喜剧的去中心化和消解意义的再生提供了理论依据。”[3]

(二)经典喜剧电影的特点

一部优秀的喜剧电影,可以拥有比悲剧更强大的精神力量,让观众在笑的同时感受到内心深处的震撼,从而引起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更深思考。嘴角的微笑还在,眼泪却已经流了下来。

以两部同样反映二战犹太人遭到纳粹迫害的电影为例,一部是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另一部是意大利导演罗贝托?贝尼尼的《美丽人生》。两部影片所描述的历史环境相同,主旨也相似,但是表达的方式却完全相反。前者以大场面为主,黑白画面便渲染了一种压抑、恐怖的氛围,纳粹各种残忍的、变态的行为更是不胜枚举,影片也正是以这种直戳人心的方式引起观众对纳粹的愤恨和对犹太人的同情。与之相反,《美丽人生》却是从一个小家庭的经历和遭遇出发,以小见大,让观众自己去联想当时整个社会的局面。片中没有直白表现死亡和屠杀,每一处恐怖的经历都被父亲以美好的故事和有趣的情节“欺骗”过去。当电影定格在最后一幅画面上,小主人公愉快地说“我们赢了!我还坐了坦克”时,他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一场游戏,直到长大才明白父亲是用自己的生命为他留下了一个纯真、快乐的童年。此时,观众因为感动而造成的“心碎”,要比直戳心口之痛更为彻底。喜剧形式所表达的悲剧内涵更为有力、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并能引起观众一次次的回味。

因此,优秀而深刻的喜剧是需要创作者精心设计剧情、埋伏真挚的情感和借表面的“笑”来传递深层的内涵的。且观众需要借助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细心、投入地观看剧情,才能发出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笑,并对“笑点”长久回味。

(三)“消费式喜剧电影”的特点

“消费式喜剧电影”为迎合更多大众的口味和欣赏层次而填平喜剧的深度,使影片成为不负责任的嬉笑打闹或为逃避问题而采取的可笑借口,最终观众只发出类似被人挠了痒痒肉般生硬的笑,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审美愉悦和对人生的更多感悟。概括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叙事方式。消费式喜剧电影在叙事上多以线性的时间顺序发展,很容易掌握故事脉络和情节发展。人物不多,且特征明显,性格也不复杂,便于观众识别人物的好坏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例如被称为“战争喜剧巨片”的《举起手来》系列,讲述农民与日军斗智斗勇的事情,却完全忽视了那个年代的真实环境。影片中的“喜”不恰当地建立在一些没有斗争经验的农民,甚至老奶奶喂养的大公鸡,都能把日本鬼子耍得团团转。人物形象单一,且由潘长江塑造的日本兵,给观众以矮小、愚蠢的感觉,以偏概全。当人物、剧情、叙事、主题和意义都很简单地拼凑在一起时,确实起到了全民读解无障碍的效果,但最终也只是一笑而过。

第二,以最直白的方式提供笑料。如方言的使用、台词间的突兀感、恶搞现实热点、不合逻辑或常理的跳跃式情节、肢体的打斗、滑稽的动作、倒霉的经历、大团圆式的结局等。例如电影《武林外传》中,吕秀才穿着古装却可以说英语,佟掌柜用烧红的烙铁严刑逼供时,我们可以看到烙铁的形状是世界著名的奢侈品品牌古驰(Gucci)和香奈儿(Chanel)的标志混搭版,一边用刑一边说了一句:“我要把女人的最爱,牢牢地烙印在你们男人的心上,哭泣吧!”这些都是不符合常理、带有恶搞性质的台词。而在造型和动作上,佟掌柜那通红的脸蛋、一脑袋的绿叶红花,甚至还有一个鼻环,这些颠覆传统的设计,与传统审美形成巨大反差,促成了流于表面的笑感。

第三,正如日常消费品一样,它具有一定的功用性,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用完之后就会换新的,并不会长久地使用和保存。消费式喜剧电影便是如此,它作为消费品,目的就是要让观众笑,而选择观看这种电影的观众,目的也只有这一个,就是想笑。 笑过之后,心情愉悦了,消费的目的达到了,消费过程也就结束了。而不会想要将它作为长久保存甚至珍藏在记忆中。

二、个案分析:《泰?濉?

《泰?濉匪?讲的故事是徐峥和黄渤扮演的两个竞争对手,因为产品“油霸”而在泰国展开的较量。路上阴差阳错地遇到了王宝强扮演的王宝,三个人发生了各种有趣、惊险的事件。影片成本不到3000万,最后竟然收获8亿多的票房,不仅创下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而且超过年度票房冠军――3D版《泰坦尼克号》,是我国国产小成本电影极少有的能在票房上打败好莱坞进口大片的情况。对于它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人气积累与宣传推广。《泰?濉凡皇呛峥粘鍪赖模?而是在2010年《人在?逋尽芬黄?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当年《人在?逋尽肪驮?以800万的成本获取近5000万票房,并在下线以后,在网络、电视台、火车等移动媒体上不断播出,积累了一定的人气。于是原班人马再度合作时,势必会引来很多“回头客”的关注。同时,影片还很注重多角度、多类型的宣传。除了常规的剧组到各地的见面会以外,还推出了多款造型的海报,凸显三位主角的不同“?濉碧?――即被 “高富帅”姿态的徐峥、憨厚老实的王宝强以及新加入的机智型悲摧的黄渤。除了单人海报以外,还有多张三人合在一起的各种古怪表情和造型的宣传海报。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观众们的好奇心。另外,影片还用拍摄花絮打造了一部宣传片,并取名为《?逵渭恰罚?用了观众非常熟悉的87版《西游记》的背景音乐,用徐峥一句“孙长老,您就收了灵通吧”开启了《?逵渭恰返男蚰弧8闷?与电影的搞笑风格一致,节奏感强,也吸引了熟知《西游记》的“老观众”。

其次是档期与题材的适宜。《泰?濉吩?定于12月21日上映,但后来提前到了12月12日。不到十天的改变,却直接影响了影片的票房收入。首先,于11月底上映的三部大片《1942》《王的盛宴》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此时都已上映两周有余,上座率已经大大下降。其次,12月18日上映的王家卫的《一代宗师》、20日《血滴子》以及成龙的《十二生肖》和22日的《大上海》,这些都是各具特色的重量级贺岁影片。先于他们一周多的时间上映,恰好避开了抢夺票房的热潮, 因此,可以说选对了上映时机是《泰?濉坊竦贸晒Σ豢珊鍪拥囊蛩亍4犹獠睦纯矗?从2010年开始,内地贺岁档的喜剧电影数量就已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如《投名状》《集结号》《赵氏孤儿》《金陵十三钗》等严肃题材影片。2012年底的贺岁档亦是如此,尽管题材各异,但主题都较为沉重。正是在这样的沉闷氛围中,由徐峥执导的喜剧片《人再?逋局?泰?濉烦鋈艘饬系爻晌?“及时雨”,给观众带来久违的欢乐。[4]

最后,符合大众的心理需求。如前面所说,消费型的社会倡导一种快速、浅层的感官刺激,因此,观众更倾向于那种简单的、直白的快乐,很多人观影只是为了打发现实生活的苦闷,《泰?濉非『寐?足了观众这并不算高的需求――看得懂、笑得痛快、减压。从故事情节来说,片中两个在身份地位和人生追求有着巨大差异的人,一个为自己发财,一个为替母亲还愿,被迫结伴而行,加上竞争对手从中推波助澜,导致笑料不断。但一路的吵闹纠葛却使二人相互改变、相互理解。最终几条线索中的所有矛盾都得到了圆满的化解,观众在笑过之后,也从中体味到友情、亲情、爱情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体验,却也是在物欲横流、疲于事业和竞争的现实中被淡化了的情感。[5]此外,《泰?濉反?着观众观赏了泰国的风景、遇见了美丽的人妖、撞到了当地黑帮,最后还和梦中情人范冰冰合影留念,这些都是普通大众在乏味生活中难得经历的事情,都在影院中得以“圆梦”。

因此,不难看出,《泰?濉吩谄狈可匣竦玫某晒Γ?既有一定的运气成分,选择了最恰当时间和机遇,同时又有充分的商业运作。影片从剧情到笑点的设置都能准确地迎合目前大众浮躁、对快餐式喜悦的向往心情。说这部影片在票房上获得的“成功”,并不能代表艺术理念的成功或是影片内容的成功,而仅能代表商业运作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恰恰是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符合消费特性的作品准确运用一定的商业手段得到的成绩,只是消费式喜剧电影的一个营销成功的案例。

三、结语

喜剧电影范文第5篇

一、 社会底层存在的焦虑和显著的社会现实

作为一种表现方式极为轻松的艺术形式,喜剧能够准确表达出现实社会对于实践的肯定。在戏剧表演中,不能将通俗、娱乐和庸俗、浅薄划等号,而喜剧艺术的精髓在于通过深入浅出和欢乐的氛围展现出电影的真实思想。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只有将现实社会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与作品联系在一起,才能够获得广大观众的共鸣,进而形成深刻的影片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喜剧电影中展现出大量具有较强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描述,在搞笑中展现出社会底层人物生活的辛酸和不易。在《光荣的愤怒》一片中,通过对恃强凌弱的恶霸行为的描写,展现出弱势群体在遭受压迫时所展现出的挣扎、焦虑以及悲壮的实际生存状态。而讲述开封古城中豫剧演员实际生活的电影《鸡犬不宁》,则通过对主人公下岗失业、婚姻危机等多种日常生活的描述,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产生极大的认同感。根据真实新闻改编而成的电影《落叶归根》讲述了主人公背尸回乡路途中的种种遭遇,而形形小人物背后所折射出的是转型时期人们的内心深处存在的多种焦虑和感情诉求。发生在东北工业老区的电影《耳朵大有福》和《钢的琴》,主人公都是工厂职工,其在改革开放之前都以工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为最高信仰,但是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却不得不面对各种挫折和无奈。

在喜剧电影中,导演通过多种现实画卷的展现,表达其对于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无奈,但即便如此依然含有积极进取和乐观自信的态度来迎接生活,电影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引导着人们向着人性更为美好的方向前进。在电影《光荣的愤怒》一片中,主人公的种种行动都在说明其内心中拥有替天行道的大义凛然,但是主人公所拥有的成功都是偶然行为,在影片最后结尾部分出现了和开头部分极为相似的场景,即村委会开会,但不同的是,此时的主角已经由之前的熊家兄弟变成了倒熊的骨干成员们,该种场景设置其实说明在农村地区依然存在大量难以改变的封建迷信和宗教残留。而电影《鸡犬不宁》不但向我们讲述了剧团解散和演员落寞的现实,更向人们说明古老的豫剧正在逐渐衰落,开封古城也在现代工业影响下逐渐远离传统。《落叶归根》中并不仅仅是对农民工的描述,而是通过对老赵一路艰辛和种种遭遇的描述,展现当前社会广大群众的内心需求。在电影《耳朵大有福》和《钢的琴》两部电影中,主人公都是借助自己工业大哥的形象来对抗市场经济发展的世俗浪潮。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悲剧和焦虑的演绎,使喜剧电影在滑稽的外表下展现出更加崇高的现实意义。

二、 社会基层人物的基本立场和滑稽的现实社会

随着喜剧电影的发展,传统意义上所使用的“小荒诞,大现实”的社会影射正在被社会抛弃,转而使用的是“大荒诞,小现实”的全新电影表现方式。在电影《顽主》中,通过多种场景的描述,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不同病态人生,准确展现出了我国人民在遭受长期禁锢之后,受到改革开放影响所展现出的不知所措和病态行为。[1]该影片整体表现风格颇为写实,其中影片中拿着泡菜坛子作奖杯的作家、做着黄粱美梦的商人以及古今人物悉数登场的时装表演,在现在看来极为荒诞,但该种现象正是对当前社会的真实反映。而在之后出现的大量喜剧作品也是通过对小人物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在最新的喜剧电影中,其主要展现形式为在大荒诞中夹杂着少量社会现实。譬如电影《疯狂的石头》通过复杂的情节构思和MTV式的剪辑,从而准确展现出包含悬念、巧合以及方言等多种后现代主义狂欢。上述几部影片中都充满了荒诞的气息。但是,在影片中所展现出的工厂倒闭、工资拖欠以及商贩作假等现象,说明这一切混乱的背后是人们能够切实感受到但是又不得不对自己形成困扰的现实经验。其实,在宁浩的作品中,对于现实的展现已经逐渐消失,其艺术表现形式也由之前的关注现实转变为当前的逃避现实。在电影《疯狂的赛车》中,仅仅保证了叙事技巧对于前作的模仿,表面看来极为复杂,但是电影中缺乏基本的真实感和市井气息,因此难以被广大受众所接受。

其实,随着我国电影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导演在影视创作过程中都经历了贴近现实到逃避现实的过程。在冯小刚的电影中,虽然大荒诞、小现实的表现手法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影视作品表达的真诚感却已经完全消失。在影片《甲方乙方》中,虽然故事情节的安排具有极强的荒诞性和游戏性,而影片在极力展现广大受众内心中对于现实的焦虑感受的同时,也给予影片中所有梦想最为完美的结局,使人们在释放内心的同时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升华。[2]在影片《私人定制》中也是完成主人公的不同梦想,其主要是对社会不同阶层的身份进行互换,最终实现彼此梦想,但是所有的梦想都准确地展现出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影片更包含了多种社会消极因素,即官员腐败、、票房、房地产以及雾霾等多种社会大众极为关注的话题。但是在该部影片中导演并没有给予所有梦想完美的结局,而是通过叫醒服务提醒所有人,梦中人和现实中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从而展现出现实社会和个人梦想之间的完美融合。而该种电影表现形式虽然消解了对于现实社会的拷问,但却让观众觉得犹如冬天穿着湿漉漉的棉袄。

三、 社会大众情绪转移和被遮蔽的现实

倘若说上述几部喜剧中可以零星地夹杂一些社会现实,那么作为喜剧市场中最受欢迎的两种喜剧形式――古装喜剧和爱情喜剧在实际表现过程中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实形成了遮蔽和隐藏。喜剧电影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展现广大受众心理诉求的艺术形式,其在极力展现观众内心存在的现实焦虑,充分释放观众在当前体制中产生不满的同时,也准确展示出了体制形成的相关约定,即部分开放性议题和说明会被明令禁止。[3]喜剧作为一种扎根于社会基层的艺术形式,其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严重的商业气息使得广大创作人员将笑点制作作为实际创作的最终目标。对于优秀导演来说,其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往往能够找到电影、观众、意识形态以及商业取向之间的平衡点。即导演能够穿过现实以调侃的方式为观众创造美好的观影,更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对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形成批判和解构。但是,在古装喜剧和爱情喜剧展现过程中,绝大多数导演往往需要在政治需求、商业宣传、票房、观众、现实以及自身立场等方面进行权衡,但是最终并不能完全顾及。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生活欢闹为主题的轻喜剧在实际展现过程中通常不会涉及到极为沉重的主题,但是在当前商业主义浓厚的古装喜剧中,观众在获得欢笑的同时已经远离沉重的现实社会。上述两种喜剧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别,其中前者往往能够联系实际,并采取风趣幽默的方式展现电影内容,但是后者则在电影内容安排时往往会采取胡编乱造以及恶搞和拼贴的方式进行电影内容的展示。在电影《十全九美》《熊猫大侠》以及《皇家刺青》中已经完全脱离现实,实际拼接也缺乏基本的整体性,该种表现形式使得影片所展现出的现实意义极为稀少。在经典的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电影中,在疯疯癫癫的背后所展现出的是对豪强权贵的藐视和讽刺,但是当前的古装喜剧电影的立场在商业和政治的巨大冲击下已经完全丧失。

其实,爱情喜剧电影是对青春、爱情以及喜剧电影的融合,其虽然属于当前最符合广大青年人群口味的电影类型,但是使年轻人在电影观看过程中找寻到真实的自我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影《杜拉拉升职记》虽然号称为我国女白领的职场生存手册,但是在影片中并没有充分展现出当代白领生存的现状和职场焦虑,导演仅仅借助奢华的时装,小资情调以及灯红酒绿的情感有效掩盖了现实社会的残酷。[4]上述影片除了能够准确展现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之外,并不能展现出任何积极性意义。该种方式如同好莱坞的造梦机器,借助浪漫化和奢华的外表遮蔽了残酷的现实,并将观众从欢快的观影中带离残酷的现实。在当前的爱情喜剧表现过程中往往会采取使心灵坐沙发,眼睛吃冰淇淋的表现方式。相对于《杜拉拉升职记》来说,电影《失恋33天》加强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影片表现看来是一部中产阶级的婚恋喜剧电影,但其实是一部准中产在梦想破碎之后的疗伤片。影片主角黄小仙使用藐视权贵的方式超越了杜拉拉对于物质的向往的同时,其自尊独处的生活方式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认同感,也使得影片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结语

在新世纪之前,我国电影人含有对于现实社会的无尽忧愁进入新世纪,我国影视制作人在借助国外影片展现方式对抗好莱坞冲击的同时,还在不断探索着属于我国民族性和本土性的文化特质,进而保证电影在面向大众和社会当前发展的实际需求影响下形成现代化的电影发展。我国的喜剧电影很早就已经出现,广大受众对于情感和艺术的感受也已经产生了极大变化,喜剧的交叉性也已经出现,该种变化也使得观众在大量交融中不断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黄含.娱乐至死:从《夏洛特烦恼》看当下中国喜剧电影的创作走向[J].创作与评论,2016(2):83-86.

[2]赵琨.基于读者审美需求的图书馆中国喜剧电影资料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