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扬大附小

扬大附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扬大附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扬大附小范文第1篇

1、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成立于2001年,位于丰台区,占地150亩,是集学前、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学校,目前共有56个教学班,在校生近2000名。学校基础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校园环境整洁,学习氛围浓厚。

2、学校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以“回归教育本质,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构建多元模式,经典启蒙,生本课堂,给孩子美好未来领航”为办学理念。

3、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专业过硬、敬业负责、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老教师均有多年一线教学经历,经验丰富,老当益壮;中青年教师大多毕业于北大、北师大、东北师大等名校,专业过硬,活力四射。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的逾35%,其级教师多名拥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逾30%,其中多人曾获得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来源:文章屋网 )

扬大附小范文第2篇

1、打开大众点评软件,在页面的下方有个账户管理选项;

2、点击账户管理,滑动页面,在页面底部有个账户通的选项;

3、点击账户通,页面中会出现许多银行的选项;

4、选择需要取消绑定的银行,点击确定,这样就完成取消快捷支付的绑定。

扬大附小范文第3篇

1.1并网光伏系统设计的大致步骤(1)获得基本数据。(2)现场勘查。(3)选择合适的并网逆变器。项目选用8台容量为630kW的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工作电压范围为450Vdc~820Vdc,最佳直流工作电压点在550Vdc~600Vdc左右。(4)确定光伏系统并网方式。(5)确定太阳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目。项目中太阳能光伏组件串联的组件数量Ns=550~600/31.2≈18或20(块),考虑到整体电池方阵的排列,取太阳能电池组件20块串联,单台630K逆变器需要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并联的最大数量Np=630000/5000=126列,综合实际所用组件数量,太阳能电池组件并联的列数取125列。整个太阳能电池方阵设计为125串8并,共计20000块太阳能电池组件。(6)太阳电池方阵最佳倾角的计算。在项目中,根据数据分析,光伏组件倾角为34°时,倾斜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大,相应的年发电量也就最多。(7)进行工程现场总体设计,确定仿真布局。(8)确定辅助设备的配置及型号。(9)估算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评估其发电成本、经济及社会效益[4]。

1.2光伏系统总体设计分析项目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直流控制柜、并网逆变器、低压交流控制柜、监控显示、电站优化管理等重要部分组成(见图2)。太阳能电池组件规模为5MWp,选用CNPV-250PB高效多晶硅电池组件。电池组件经过串、并联方式连接,接入8台ASP-630K型并网逆变器。太阳能电池组件分布在学院的办公楼、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的屋面上。采用一回10kV线路将分布式光伏接入学校10kV配电室。发电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主要采集直流侧电压、电流、电网各相电压、电流、每日发电量、总发电量等,以及气象数据采集包括辐照度、风速、风向、环境温度、组件温度等有关数据。电气设计方面包括电气一次设计和电气二次设计。电气一次设计包括系统光伏组件的安装、系统光伏组件排列、方阵接线盒的设计、直流控制柜以及低压交流控制柜的设置、系统防雷接地设计、线缆选择设计和系统接入用户端的设计。电气二次设计主要是数据的采集显示以及系统在保证电网质量和安全方面的措施,如图3所示。

1.3太阳能资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日照时数和年辐射总量,可以将我国大致分为五个区域(见表1)。施工校园所在的山东属于第Ⅲ类地区之列,是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山东省的鲁中、鲁北及胶东半岛、鲁东南沿海等大部分地区都有较好的太阳资源,十分有利于清洁能源的开发。

1.4节能降耗分析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电站的生产过程是将当地的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在整个流程中,不需要消耗其他常规能源,不产生大气、液体、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物,也不会产生大的噪声污染。根据相关数据:每节约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326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072千克灰渣、0.72千克二氧化碳(CO2)、0.007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表2为发电节能预测表。可见,建设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电站可以减少化石资源的消耗,有利于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校园建设光伏发电站的意义

选择在大学校园中建设光伏电站有几大优点:(1)建设光伏发电站所占据的空间主要是在光伏组件的排放上,使用BAPV方式,光伏组件在校园中教学楼、宿舍等建筑物楼顶来进行铺设就能达到要求,无需占用更多的地面面积。(2)光伏发电系统以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的优点能长时间保障校园的安全供电,缓解校园供电压力,减少环境污染。(3)在校园中建设光伏系统更能引起社会和高校中关于光伏和新能源利用的学术研究的兴趣,促进相关科技的进步。(4)“金太阳示范工程”是我们国家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支持国内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校园光伏的建设不仅得到了国家的补助与支持,更促进了我国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5)光伏系统一旦安装,就能在至少25年内稳定可靠地以固定的价格供电,不存在燃料短缺、运输紧张等问题,也不会像常规的电厂那样受到国际市场上燃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3结束语

扬大附小范文第4篇

杨辉是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的“自我管理”亦自成一套。人贵在自知,杨辉把他的人生阶段总结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四个阶段,自知自省。而他又对这个世界保持着一种恒温的好奇,他推崇“活到老学到老”,注重方法论。在自知的清醒与未知的探索之间,杨辉睿智而从容地管理着自己的人生,轻描淡写着他所向往的人生轨迹。

走出去我对这个世界很好奇

杨辉从小在广州长大,本科是在广州大学读的企业管理,毕业工作5年后抓住一个机会出国读书,从来就认为自己不是很会读书的杨辉刚开始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能一直读到博士,当初的想法是走出去,开开眼界。国外求学生涯不仅打开了他的视野,更是激发了他对这个未知世界强烈的好奇心,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知道”,杨辉的留学生涯带给他的不仅仅是加于身上的这些学位和头衔。

现代青年:你本科毕业后在国内工作了几年,为什么要出国?

杨辉:当时在国内工作5年,感觉比较平淡,知识不够用,感觉很吃力,就想出去转转,开开眼界。当时土耳其政府有一个推广本国语言的奖学金,去一年,觉得机会不错就去了。出去后发现在土耳其这种中国人较少的国家,入学考试和申请奖学金容易很多,我很顺利就拿到了硕士研究生学位。但是感觉知识太少,心里反而慌了。

现代青年:于是你留下来继续学习?

杨辉:是的,当时想已经出来了,那就继续学习吧,那时MBA比较热门,欧洲的教学质量比较好,学费也相对便宜,于是就去法国雷恩读了MBA。

现代青年:你的学费怎么来的?家里资助吗?

杨辉:我一边读书一边工作,可以供得起自己。读完MBA后开始正式工作,在一家IT公司。但是很不巧的是碰上了2001年美国911事件,全球IT业大受打击,工作不好找,于是经导师推荐,到英国曼城读博士,一边读书一边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

现代青年:没有想过留在英国继续教书吗?

杨辉:我觉得还是不适合我的性格,我还是喜欢更有变化的工作环境,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现代青年:读研究生、MBA、博士,三个时期去了三个国家,哪个阶段对你影响最大?

杨辉:其实人生中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我总结成几个阶段:出国前我觉得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说不知道自己缺乏什么知识,很迷茫;后来出国在土耳其的那些年是“知道我不知道”,那时候觉得学得知识很少,开始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后来读MBA、读博士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就是感觉学了很多东西但还没来得及去实践,不知道这些知识到底怎么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回国后,开始从事营销和企业管理工作,就开始“知道自己知道”了,就是正在实践中。

现代青年:留学生涯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杨辉:让我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保持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好奇心。再一个就是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全面听取意见,这对一个企业管理者非常重要。

团队打造共同梦想

杨辉博士毕业后回国,先去了一家外企,负责亚太地区市场计划,后来进入海南中和集团担任副总裁,直至现在担任海南中和药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管理和经营。团队和沟通是他管理企业的关键词,他为公司带来了一股轻松、积极向上的新气象;他弱化管理者的个人色彩,但又推崇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他会对不同的企业文化轻微水土不服,但很快又入乡随俗,他始终认为能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方法和方式是可以灵活转变的。

现代青年:回国后有没有觉得有文化差异?怎么去适应的?

杨辉,其实还好,因为我之前在国内呆过那么长时间。但是确实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是有差异的,环境换了就会出现水土不服,但是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心理预设,在预设中去达成目标。回国后我是以一种空白的心态去融入一个企业,我把自己当成一个新手,多学习多收集意见。

现代青年:你的管理理念是什么?

杨辉:团队,沟通。虽然这两个词用得有点滥,但这正是MBA管理的精髓,是前面优秀企业家经验的总结,然后再有企业家去再实践、再总结出来的东西,是非常实用的。一个团队要有共同的目标,不仅仅是经济利益上的目标,还应该有共同的理想,像我们中和药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要做有良心的企业。沟通是一种充分的平等的交流,我认为企业管理者个人色彩越浓,决策的风险就越大,所以还是应该倾听全面的意见,做出相对准确的决策。

现代青年:平时怎么跟下属相处?

杨辉我觉得我跟他们只是分工的不同,他们给我提供信息,我把他们的信息整合,做出决策,他们是我的支持者。我喜欢跟他们一起营造一种轻松的办公环境、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现代青年:你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杨辉:个人魅力和执着,这是我希望拥有的。我觉得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他一定是有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他对未来的信心和把握会使他散发一种强大的自信,会使人信服和追随。他无论成功、失败都能处之泰然,执着地坚定地朝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他一定会带领他的团队走向成功。

幸福就是今天过得比昨天好

杨辉勤于学习,对任何新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会为了学好羽毛球而去专门请老师教课,他会为了克服小时候不能跑步的缺陷而去摸索跑步训练的规律,从原来跑500米就休克到现在能连续跑几公里,杨辉战胜了自己,还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法。

无欲则刚,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杨辉说到职业规划时却表示没有明确的规划,“理想太明确就会变成欲望”,而他不愿被欲望束缚。

现代青年:平时有什么兴趣?

杨辉:最近在学习打羽毛球。

现代青年:打羽毛球需要专门学习吗?达到锻炼的目的不就可以了吗?

杨辉:我这个人对什么都好奇,就说捡球吧,为什么别人不用弯腰用球拍就能捡球?我就非常想学,所以去上了几节课,老师一教发现打羽毛球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怎么抓拍子、怎么扣球,很多技巧在里面,很有趣。当然锻炼身体是目的,但是其中的乐趣也要享受。

现代青年:你对任何事情都这么认真地去琢磨吗?

杨辉:我是一个注重方法论的人,就拿跑步来说吧,我以前学生时代根本跑不了步,500米就晕过去了,所以我一直认为我是跑不了步的人。但是后来我想克服这个毛病,我就去试验,分阶段地跑,300米,歇一会,然后500米,1000米,坚持一个月下来,我居然能跑几公里了。这也启发了我,在生活中、企业管理中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分阶段来实现的,有不断的动力和激励,合理计划,就一定能按既定的目标走完。

现代青年: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满意吗?

杨辉满意,我对幸福的理解是今天过得比昨天好。人的一生应该是平缓上升的一条曲线,尽量避免大起大落。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觉得我每天都有收获,那我就很满足了。

扬大附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岳阳楼;大与小;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2901

大历三年(768年),杜甫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三十多年前诗人曾经登临同样著名的泰山,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年龄,诗人激情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是多么热烈而又宏大的梦想。那时唐王朝尚在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三十多年过去了,不仅仅一位诗人逐渐老去,一个王朝也江河日下。因为这个日渐溃败的时代,诗人的生命也历经磨难。

当杜甫在风烛残年之际登上这座无数诗人登临过的名楼,遥望一望无际的洞庭湖时,百感交集。他肯定想起年轻时那次登临的壮怀。转瞬三十多年,时代变了,诗人也变了。但诗人的变化仅仅是年华老去,而年轻时那种家国情怀、天下梦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生命忧患,非但没有随着岁月河山褪色,反而是老而弥坚。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闻”和“今上”之间,遥远得仿佛就是诗人的整个一生,但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老去,也是一个国家的沧桑巨变。这是多么沉重的感喟。诗人举目望去,“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个世界该有多大,我们用所有能想到的大词,描绘诗人笔下的这个巨大的世界时,发现都是无力的、苍白的。因为这是一个吞吐天地的宇宙。

可是颈联突然变“小”了,“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条承载诗人的小舟,在“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洞庭湖中仿佛就是沧海一粟。一面是天地之无限大,一面是芥尘之无限微。诗人想表达什么?一条孤独的小舟,一个瘦弱的躯体,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世界。让人觉得诗人是不是太微不足道了,太卑微了,太渺小了?这样的大与小是完全不对称的,在无限的大中无限的小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啊。

可是这种不对称又会让我们想起那古老民族的伟大传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三个故事都是无限大与无限小之间的不对称。这样的神话传说是有意凸显在巨大的自然面前人的渺小吗?显然不是。非但如此,我们反而觉得是对称的。夸父坚定地以生命相搏的不屈的追逐,愚公世世代代不停地移山,精卫化身小鸟将一条条树枝永不疲倦地扔向那茫茫的大海。在巨大的空间面前,他们用无限的时间、坚韧的毅力来对抗。古老的神话不是对人的否定,反而让我们看到人的力量,正是用看似巨大的不对称来张扬人的巨大的意志力,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人的渺小而是人的伟大。

而这首诗呢?我们知道此时杜甫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处境艰难,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绝望中,我们看到诗人孤独的泪水了吗,看到诗人顾影自怜了吗?没有。甚至我们希望诗人应该为自己留下泪水。可是没有。

但我们还是看到了诗人的泪水。“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老泪纵横啊。是什么触动了年老的诗人,让他泪不能禁?原来是边关战事又起,百姓蒙难。诗人的泪水一下子如江河决堤,泛滥了整个世界。这是一个怎样的胸怀?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精神世界?

这时我们突然明白了。巨大的洞庭湖和诗人孤独的小舟、瘦弱的躯体是对称的。因为这个瘦弱的躯体里装的是整个世界,是家国情怀,是天下苍生。现代诗人黄灿然说:“上天赋予他不起眼的躯壳, 装着山川、风物、丧乱和爱, 让他一个人活出一个时代。”(《杜甫》)这个衰老多病的躯体承载的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苦难的时代。

这种大与小的对称,绝不是物理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这已经不是大自然的洞庭湖,也不是被无数文人歌吟过的洞庭湖,而是诗人自我精神构建的一个包罗万象的宇宙。只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才能配得上诗人的精神世界。

唐人孟浩然也曾登临岳阳楼,写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的千古名句。后人经常对比两位诗人的异同。事实上孟浩然的洞庭湖不过是难以跨越的一段距离――横亘在岳阳与长安之间、诗人与君王之间、一介布衣与最高权力之间,是个人的不遇而非天下的忧患。两者在生命气象与人生境界上高下立判。

相关期刊更多

大庆社会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大众文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