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庸;现代管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一、《论语》的管理价值

作为儒家思想集大成的《论语》是集中孔子言行的学说,是孔子一生管理思想的概括,是孔子入世的集中表现。在这里孔子对于管理目标、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空间、管理时间、管理情境都有充分的体现。

孔子注重自身的修养,但孔子不主张远离尘世,闭门苦修,“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孔门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孔子生平为例,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欲行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但数番受挫,终于不达,未能成其兼济天下的雄心,最后退归田园,独善其身。但孔子的独善其身也与当时的隐逸之人不同,他并没有藏到深山大川之中,避世避人,而是一边修订儒家典籍,使得“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同时笔削春秋,以正世道人心;一边讲学杏坛之下,使得知识广泛传播,使更多的人可以知道。可以说,孔子的一生是入世的一生。

孔子的言论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就是孔子之学的载体。孔子没有像老子、庄子、孟子、荀子一样,对自己的学说有长篇大论成系统的表述,他以“文、行、忠、信”教弟子,他“不语怪力乱神”,他只是踏踏实实的教人注意自己的言行,去行“中庸之道”,去守住自己的道义。《论语》中没有玄虚的出世的东西,它只是脚踏实地的入世的学问。孔子其人,是入世之人;其学,也是入世之学。孔子虽然一生不达,但他自称是“待沽者”,他也周行各国,欲求自售。他认为“不仕无义”,孔子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虽然孔子一生不仕,但是孔子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希望“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中处处充满了这种类似管理篇言的表述。

对于管理目标而言,《论语》强调“义”与“利”的统一,强调“和谐”的境界;对于管理主体,《论语》中既强调统治者要有高超的智慧和谋略,也强调管理者要有人文关怀,强调大仁大义,强调修炼浩然之气,提高自我品德修养;对于管理方式,《论语》中强调既要有“术”与“道”,即用合适的方法、谋略来进行管理,又强调“仁”与“德”,即着眼于对人性的尊重,按照人世间的道德要求进行管理;对于管理空间,《论语》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类管理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统一性;对于管理的时间,《论语》既注重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更着重于深谋远虑,考虑到资源可利用的时间,要“用民于时”,而不是“用民于时时”;对于管理的情境,《论语》强调对变化的管理,是顺应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为的过程,即孔子认为的“时中”和“通权达变”。不难看出,“中庸”思想更是在其中处处体现。

宋代赵普曾言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也知道《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学思想。“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范畴,有着深刻的内涵,它虽然只是两个字,却基本上包含着儒家管理上的深刻内涵。因此,“中庸”的管理思想自然是儒家管理学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经营管理上忠于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他在《论语与算盘》一书中认为,“儒学”是“和魂”的基础。在他创办的500多个大企业中,极力推行“中庸”的管理方针;广为人知的日本管理之父、“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也在企业管理中广泛的推行《论语》之学,他曾在其《关于中庸之道》一文中说,“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绝“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他呼吁:“但愿真正的中庸之道能普遍实践于整个社会生活中”。在此等信念下,松下的发展循序渐进,最终创造了一个企业王国;台湾塑料大王“经营之神”王永庆认为,一个企业的资源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一个公司经营的成功,人的因素起作用很大,属于人的经验、管理智慧、品行、观念、勤奋等无形资源比有形资源更重要,他认为这里诸多无形条件的核心就是儒家的“中庸”、仁、义、礼、智、信;具有“中国式管理之父”美誉的培训大师曾仕强教授更是认为:中道管理是中国式管理最核心的思想体系,不掌握中道管理,无以掌握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和全貌。并结合儒家的“中庸”思想构建了著名的M理论,使之成为企业各级管理者、政府与事业单位管理者以及从事其他各种管理工作者全面领会中国式管理之道,获取中国式管理智慧的宝库的重要理论。可见“中庸”之管理学价值已受到很多管理家的重视。

二、“中庸”的现代管理学价值

目前,世界管理学的主流还是西方管理学,西方管理学的发展无疑受到西方实证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物理学发展的辉煌成果使人们以为凭借实证的科学分析方法可以认识任何一个学科的规律,这种思维特点深刻影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对当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济人的假设不利于劳动者主观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古典组织理论认为,通过科学方法可以发现存在于组织中的管理原理,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例如统一指挥、部门化、授权等,仍然指导着今天的管理实践,但他们把管理对象视为客观存在,对人性的挖掘不够。

以著名的人际关系大师梅奥的霍桑实验为标志的行为科学学派开启了人性研究的全盛时期,虽然梅奥的社会人假设仍然存在缺陷,但毕竟前进了一大步,可以说,中国先哲对人本性的分析在此得到了回应。此后,关于人性的继续探索层出不穷,构成了心理学对人的需要、动机、和群体动力分析的理论基础,代表性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动机理论等,至此,人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得到了一致认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西方管理学派迎来各种学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社会系统学派、权变主义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济角色学派等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管理本质规律,拓展了管理学视野,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和实践。目前各学派还在不断发展演变之中,很难说哪个学派会成为管理学的主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加强对人的研究,向人本方向发展,注重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将继续主导未来管理学的发展。

与此同时,21世纪人们的伦理观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20世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20世纪众多约束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这些约束因素在21世纪发生变化之后,作为管理的出发者,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变为全新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21世纪以人为本的管理学将覆盖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末期,东周王朝由于礼崩乐坏,制度开始动摇,社会呈现出十分动荡不安的状态。孔子立志行道,企求恢复天下的秩序与和平。他行道的目的,在于训练一批公正廉洁、忠勇爱民的行政人员,来推行古圣先贤的德政,实现为老百姓服务的目标。其具体的步骤,则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希望能够完成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目标。这种以人为本、为政在人、以德化人的中道管理思想就蕴含在“中庸”的管理思想之中。首先,“中庸之道”讲究“天人合一”。《中庸》首章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管理依照“老天爷赋予人的本性”来管理,最合乎人性的需要,是人性化的管理。承认天的重要性,同样也重视人的作用。“中庸之道”也就是“以人为本”,以尊重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其次,“中庸”管理讲求“情’,“中庸”管理是“合情、合理、合法”的管理。孔子指出“时中”、“通权达变”便是一个要求管理“合情、合理、合法”的问题。中国的管理由于崇尚西方的科学理性管理模式,反对“合情”的呼声此起彼落,“以礼制情”、“以法厌情”,这种片面的否定态度,其实是不了解我国先哲安排“情、理、法”的真义,事实上在21世纪的今天,情、理、法的管理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作者单位:安徽众益医考培训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费・霍金森著,刘林平等校对.领导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2]钱学森,杨沛霆.现代领导科学和艺术.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

[3]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罗素著,秦悦译.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第2篇

儒家学派创立于春秋时期,始祖孔子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在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发和创新,成为孔子之后的又一巨儒。他对儒学的发展,标志着儒家思想日臻成熟。及至现代教育开始,与教育相关的论述,大都是对孔孟教育思想的阐发。

1.1 孔子:儒家教育理念的开创者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出身卑微,而立之年,他在曲阜设舍讲学。50岁始,孔子在鲁国先后任中都宰、司寇,后来因政见异于朝廷而辞官率弟子游学。68岁时,孔子再次回到鲁国,仍不受用。直到逝世前,孔子一直专心传道著述。关于中国私学开创的具体时间以及私学究竟是谁首创,因史料缺乏等原因无从考证。但史书记载,孔子“弟子三千”,还培养了一大批极具影响力的学生,号称 “七十二贤”。应该说,孔子设舍讲学、传道著述的规模、成效以及影响在私学创办者中是佼佼者。

1.2 孟子:儒家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和孔子的人生经历大体相似。他在孔子“以礼治国”和“德政”理念的基础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又曾历时二十余年通过游说齐、宋、滕、鲁等国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强者以期扩大疆土,成就霸业;弱者则力求保国安民,巩固基业。因此,君主们只感兴趣于成就霸业的“霸道”,自然对孟子的“仁政”思想表示怀疑。由于孟子的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孟子晚年退居讲学,并对孔子的思想进行阐释,著书立说。

孟子对孔子十分敬重,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他在弘扬孔子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他从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道观出发,深入论证了人性的价值判断问题,总结出“性善论”。其次,他发展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仁”过渡到“人”,在孔子“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思想。在人格理想方面,他提出“大丈夫”,强调人格尊严和人格独立的意义,丰富了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

2 儒家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

在我国寻求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家的传统教育理念一度被西方新式的现代教育所代替。但在历经种种挫折后,儒家教育理念于20世纪末开始复兴,这说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开始挖掘传统教育的现代内涵,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回归,培养具有传统内涵并顺应时展的复合型人才,以便为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于是,儒家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话题。

2.1 有教无类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权接受教育。到了孔子的时代,下层民众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开办私学的影响也日渐扩大。孔子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成德成才,主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贵贱,不分智愚、善恶,只要愿意学习,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一极具时代意义的教育公平理念,冲破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人为障碍,对于普及现代教育和提升整个社会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交流、(下转第21页)(上接第3页)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诗书礼乐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孔子在继承西周“六艺”的基础上,将教育内容的基本科目概括为“诗、书、礼、乐”。“诗”,即是孔子删定以后的古诗书,称“三百篇”,也就是《诗经》。孔子十分重视“诗”的作用,他认为,从诗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风俗盛衰,进而激发我们内在的道德情感,增进人人相处的情谊,还可以利用“诗”来评判国家政治,为治国安邦提供依据。“书”是指历史。孔子整理了春秋以前的政治历史,并将其汇编成书,为重要历史材料的保存作出了重要贡献。“礼”即周朝的礼仪,它涵盖了奴隶制的宗法等级制度、仪节以及道德标准等方方面面,是教育人们立身处世的重要规范。“乐”即音乐,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现代教育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与学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是,礼乐陶冶仍旧与现代教育的成效是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丰富的诗文朗诵、音乐陶冶便是最好证明。

2.3 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的得力手段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提倡“教学相长”,总结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是从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差别教学,使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扬长避短,获得较好的发展。孟子也非常重视“思”的作用,认为“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外,孟子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种教学方法坚持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对现代教育颇有启示。

综上,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的原则与方法,是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相统一的,在实践中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中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理应吸取的精华。

2.4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现代教育的终极追求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孔子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崇高理想。孔子是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最受推崇的伟大思想家,其影响已远超出中华民族的范围。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而“仁”要达到的目标是社会大治,最终理想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①如果我们将这种思想产生的特定时代局限性放于一边,并在深刻认识现实社会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去充实它的合理成分,那么它的现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现代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完善人格”为目标,这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是内在一致的。因此,现代教育应取儒家教育理念之所长,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更好更早地实现教育现代化。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第3篇

儒家文化笔谈

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制度施忠连(125)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书院郭齐家(121)

儒商文化的时代要求戢斗勇(118)

孝:常情与变异唐凯麟陈仁仁(115)

《论语》研究

《论语》成书“层累论”及西方汉学界相关评论金学勤(21)

孔子思想的内在体系——徐复观《论语》研究的解释进路刘毅青(14)

道德与政治的分与合——《论语》的思想启示郑臣(4)

儒家文艺思想研究

试论汉赋与礼乐王焕然(41)

从《关雎》之解看儒家的和谐理念与实践品格刘伟生(34)

孔子“弦歌”别解蒋国保(30)

儒家伦理思想研究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新解裴植(60)

何谓“隐”与“直”?——《论语》“父子相为隐”章考林桂榛(47)

儒学史研究

清代经筵制度陈东(96)

公孙弘政治思想评议袁德良(89)

宦学事师:战国时代儒家私学团体的社会角色张循(78)

从“德以事神”至“尽心成德”——两周祭祀观念之嬗变曹建墩(69)

论儒家“成物”思想杨胜良(64)

此山之外——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英美孔子研究何恬(112)

英国汉学家理雅各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阐释姜燕(102)

儒家民本思想研究

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性质、内容、渊源及其现代意义吴光(12)

儒家民本观的现实意义周桂钿(4)

书评

《礼记》研究的新拓展——读王锷先生《(礼记)成书考》焦桂美(122)

学术动态

生命诚可贵,仁爱价更高——“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学术研讨会综述张瑞涛(125)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两个原则程勇(28)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优先观徐克谦(22)

宋明理学研究

杨简《诗经》研究的心学特色叶文举(50)

良知的实现——从本体视角评王守仁的“良知”论周立升(38)

儒学史研究

儒道反阐释观之异同探析——兼与西方反阐释观比较韩模永(94)

论清代的乡村儒学教化——以清代乡约为中心段自成(84)

试论唐初的经学统一刘顺(73)

“故者以利为本”——论《孟子》中的形上演绎陈迎年(66)

黄式三《论语后案》以“礼”为本的思想及其意义韩岚张涅(59)

孔门弟子传《书》综考马士远(103)

书评

筚路蓝缕填补空白——读《中国孔学史》方国根(112)

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的新进展——读《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周海生(116)

学术动态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学术综述孔祥林潘波涛(119)

2008与儒学高层论坛综述王杰顾建军(124)

荀子研究

荀子“虚壹而静”说新释廖名春(34)

诠释与索隐——傅山评荀子思想的性质和特征张立文(41)

魏晋玄学研究

论魏晋玄学中的“自然”境界——以王弼、嵇康、郭象为例宁新昌(49)

宋明理学研究

宋明儒学中的“镜喻”陈立胜(60)

朱熹论经典理解形成的基本条件曹海东(73)

儒学史研究

西周官学之乐教分科蔡先金(84)

汉晋间蜀地江东地区儒学的传播与地域性发展夏增民(91)

儒家伦理学研究

论大学之道的成德进路、体知基础及其当代意义胡治洪(4)

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的双向涵摄——儒家之仁对传统中国人的型塑王雅(13)

羞何以必要?——以孟子为中心的考察贡华南(23)

论韩国儒学的特性李甦平(4)

韩国安东儒教文化的形成与其社会影响权容玉(13)

丁若镛实学中“仁”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孔孟仁学思想体系的复归与继承方浩范束景南(23)

经学研究

再续中国经学学术传统丁进(32)

《礼记》中的生产礼仪及其意义解读王文东(41)

儒学史研究

儒家仕观中的“穷达”之辨杨建祥(51)

内外之学与朱熹的“物我”观吕变庭(61)

从高攀龙如何面对王学看他在晚明儒学史上的地位周炽成(73)

儒学与宗教研究

晚清传教士对孔子的认识——以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为个案胡瑞琴(85)

论太虚人间佛教儒学化的特色欧阳镇(95)

历代孔子形象研究

魏晋南朝志怪小说中的孔子形象李剑锋(102)

汉魏文献中的“孔子歌”阳清(109)

会议综述

多维互动和而不同——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会议综述彭公璞(116)

儒家思孟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李梅训(121)

书评

关于儒家传统的思考——读彭国翔的《儒家传统——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张丽华(125)

儒家式政治文明的历史考察与当下省思——读《儒家式政治文明及其现代转向》吕秀军(127)

人生终极的理性自觉——儒家“命”的观念崔大华(4)

先秦儒家的社会契约意识诸山(12)

孔孟荀研究

从上博简《诗论》“诗亡志”说看孔子的诗歌理论晁福林(20)

孔子“正名”思想的语用学意义及社会功用张晓芒毕富生(29)

孟子论孝与“无后为大”骆承烈(36)

告子辨析陆建华(40)

“隆礼尊贤而王”——荀子礼治论刘岸挺(48)

儒学史研究

《孔子家语》分卷变迁考张固也赵灿良(56)

“吾道南矣!”——道南学派之考辨刘京菊(68)

宋聂崇义《新定三礼图》的价值和整理——兼评丁鼎先生整理的《新定三礼图》王锷(76)

试论李绂于三礼馆之贡献杨朝亮(88)

儒家伦理与经济伦理

乡土经济伦理的传统特色探析王露璐(95)

日本朱子学研究

论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的兴盛与文学平民化倾向刘炳范(106)

书评

还原真实孔子回归大众学术——读韩喜凯《名家评说孔子辨析》贺伟(116)

守望期待综合创新机缘际会共襄圣道——《传统的守望者——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读后欧阳祯人(119)

学术动态

“国际儒学论坛·2007: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段海宝(122)

《论语》诠释的有效性及其向度——对《论语义疏》的一种诠释学考察甘祥满(4)

《论语》注解中的“公羊学”取向——刘逢禄《论语述何篇》和康有为《论语注》比较马永康(14)

《论语》“无逋无莫”三种历史诠释之考察翟奎凤(23)

《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新解刘茜(33)

苏轼《论语说》辑佚补正谷建(40)

当代学人

为往圣继绝学启来轸以通途——饶宗颐先生之儒家思想与人文精神刘梦芙(49)

儒学与教育

试论北朝以传承儒学为主的家学及其嬗变邵正坤(61)

儒佛道与孝文化研究

儒佛道“三教一家”的奥秘吕明灼(69)

儒佛“孝”道观的比较陈坚(77)

《父母恩重经》与唐代孝文化——兼谈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通儒”与“济俗”现象李传军金霞(90)

儒家孝道与蒙元政治赵文坦(97)

孔门弟子研究

思想史视野中颜回形象的变迁——以《论语》“屡空”句的阐释史为例武道房(105)

子夏思想述析王红霞(116)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孔子 教育 道德 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方面某些“急功近利”的思想也慢慢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随着近年来社会教育问题频频出现,如用教育,师生关系恶劣,学生精神危机等,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古代教育思想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的价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鲁昌陬邑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内涵丰富,以“仁”和“义”为核心,始终贯穿着仁、义、礼、智、信等儒家特有的精神特质。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道德教育观等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孔子的教育理念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和对象

1.孔子的教育目的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孔子在忧国忧民中思考着出路。他提出“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挽救国家。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仕”和“君子”。

怎么才算是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修己指的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德”,安人指的是你有治理国家和百姓的能力,是“才”,所以君子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他还指出君子不仅能修身养性,还应该面对现实,改革时局。

2.孔子的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对象观。它的基本含义是不论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孔子在继承了西周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改造。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按照清朝刘宝楠的解释,“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慎、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忠,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必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

“文”相当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智育”。“六经”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六经的主要内容,《诗》指的是文学方面的课程;《书》指政治思想方面的课程;《礼》指道德伦理方面的课程;《乐》是音乐艺术的课程;《易》指哲学方面的课程;《春秋》指历史课程。“六经”对中国古代的影响是深刻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守规矩,讲礼节,这是《礼》的影响;中国人是乐观主义的或浪漫主义的,喜欢《诗》、《乐》;中国人关心政治、酷爱历史、追求哲学,是受《书经》、《易经》和《春秋经》的影响的。” “行、忠、信”相当于我们现在提到的“德育”,“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智育和德育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他主张道德教育、社会实践要和知识的学习统一起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同时道德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

(3)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独特且多变的教学方法历来被人称道,也一直是我们现代教育学习的典范。总起来说,可以总结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1.因材施教

说到因材施教,我们不免会想起一个经典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里说的是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的答案却相反,他的解释是子路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胆;“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 .这正是针对每个学生各有自己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2.启发诱导

在教学方面,孔子反对“填灌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启发学生的思想,让其举一反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下给予启发。

3.学、思、行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学以致用。孔子一方面主张“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又反求诸己,注重反思。

4.孔子的道德教育观

道德德教育是孔子教育的核心内容。他还认为道德观念不是外力强加于人的,所以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为此,他提出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的道德修养方法。

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志于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立志还只是一个起点,要实现人生理想,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

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自省自克是必须的。人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才会有进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少苛求别人。他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自省的内容。

孔子还提倡身体力行,即知行统一。他重视道德实践,他教育学生“言必信,行必果”,考察学生也要“听其言,观其行”。应该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过程还是一个改过迁善的过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会犯错,首先要对自己的错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二、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泰勒博士说的那样:“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教育进入现代科学年代以后,虽然一方面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科学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关于人本身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人性缺失,心理障碍等人文精神危机的出现也让我们猝不及防。教育本来的意义是让人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而不是机械的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果教育只是机械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那我们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都成了空谈。

(二)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的影响

由于孔子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培养,所以他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变化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接受能力的高低等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鼓励和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方向,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以因材施教为前提,孔子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他善于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今天的课堂虽然很多老师也在学习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但是过于片面化、简单化,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误以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这只注重了启发式的形式化,而忽视了它的真正内涵。二是误以为传统的讲授式就是注入式教学,所以为了不造成注入式教学,先让学生看书,然后提问题讨论。殊不知,讲授法运用得当同样是启发式,问答法运用不当同样是注入式。当代教师所要学习的是深刻把握启发式的内涵,注意在“氛”和“悱”的时机进行启发,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状态。

(三)重德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孔子以“仁”为主的仁、礼结合的“仁学”思想体系在他的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仁”不仅要求爱亲,而且还要“泛爱众”,就像孟子说的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子“仁”的道德教育内涵还包括“忠、恕、信”的含义,他从仁者爱人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忠恕之道”,并视其为“为仁之方”。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而且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小悦悦事件等道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仁”的道德教育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对个人来讲,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自觉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对社会来讲,协调和规范社会准则,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为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约束,还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它要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适当的关系,在促进个人获得发展的同时,求得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

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范文第5篇

[摘 要]《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体系。《论语》蕴藏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原则、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 对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论语》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政治、伦理等多方面的思想和观念, 是儒家学说的经典和儒家文化的精髓。这些思想和观念构建了超越时代和历史的人类精神世界体系, 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论语》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历来中华民族内在精神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目前, 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 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角度重读和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著作《论语》,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先秦时期,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还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但有些思想家、教育家, 如先秦时期的孔子、东汉时期的思想家王充、宋学代表朱熹等人都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虽然有些观点带有一定的阶级性, 但还有些观点恰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 特别是《论语》体现了向善、重德的伦理价值文化, 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雏形, 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把人培养成为道德高尚、懂礼知礼的人, 并且认为教育环境会影响到培育目标的实现。同时,《论语》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原则和方法, 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研究和利用《论语》, 挖掘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是现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一、《论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解读《论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具备了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解读并重新审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将之充实和完善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 是利用传统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论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道德修养教育提供启示《论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道德修养教育的观点, 为现代道德修养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要想了解《论语》中道德修养教育的观点, 首先要了解一下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忠恕”, 也就是“仁”。孔子认为“忠”就是为人忠诚老实, 与人忠于职守, 对人提醒规劝;“恕”就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1 ]自己不喜欢的事物, 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论语》还提倡“孝弟”,“孝弟是人类超个体而相互感通的一种心境”[2 ]。人生如果有“孝”, 生命无尽; 人生如果有“弟”, 境界无穷。所以, 人若能做到“忠恕”、“孝弟”, 就能超越个体而达到与群体的一致。这些实际上是对人的道德修养的一种内在要求,“仁”实际就是道德修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这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不谋而合的。此外,《论语》提出了“恭、宽、信、敏、惠”等一系列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具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也为现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论语》还提倡个人道德修养与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相结合。“行己有耻,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 可谓士矣”[3 ] , 就是说自己行为保持羞耻之心, 出使别国, 很好地完全君主的使命, 这样才可以叫做“士”。认为人做事要知礼义, 要善于约束自己, 内心要具备坚定的做人准则, 增强使命感, 才能为社会、为国家多作贡献。这也就是谈的个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还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另外,“言必信, 行必果”[4 ]、“宗族称孝焉, 乡党称弟焉”等[5 ] , 也是《论语》所提倡的道德修养的要求。从孔子所提出的“士”的标准以及道德修养准则中可以看出, 个人道德修养应该建立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上。道德修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必须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诚实守信,具备高尚品格, 建立完善人格。这种道德素质修养的要求, 正好与孔子理想人格塑造理论基本一致, 充分体现了《论语》的现实价值。孔子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构想, 对现代道德修养教育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对现代人文精神建立、人伦情操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精神动力《礼记·大学》中谈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传统理想, 认为“身”、“家”、“国”、“天下”是统一的,“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然前提, 反之是必然目的。《论语》所阐述的孔子的理想信念观, 正是指的这种理想信念观。孔子认为, 人生理想的实现, 要以自身人格的完善为前提, 真正的理想是始于人内在精神与信念的。《论语》中提倡人应具备的内在精神主要有: 刚毅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安贫乐道、积极求索的精神, 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的品格等。刚毅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周易》早就提出了“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在《论语》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孔子提出“刚、毅、木、讷近仁”[6 ] , 也就是说君子要坚强刚毅、朴质果断, 言语不要轻易出口, 有这四种品德的人就近于仁德了。又讲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7 ]、“士不可以不弘毅”[8 ] ,都是说一个人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 要刚强而有毅力,才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安贫乐道、积极求索的精神。孔子说自己“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9 ] , 但是他“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0 ] ,还能“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11 ]。孔子还赞扬学生颜回“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12 ]的人生态度和生命境界。自古以来, 这种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和民族魅力, 更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与人为善、宽容大度的品格。孔子说“礼之用, 和为贵”[13 ] ,又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14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15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16 ] , 这些都是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宽容大度, 个人要具备与人为善、团结他人、宽容他人的品格。以上这些精神品质, 几千年来已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 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和性格, 渗透到社会各领域, 成为制约人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现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教育内容。3. 为社会实践教育提供指导注重社会实践教育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践出真知, 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论语》强调通过实践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讲的就是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孔子教育学生“以四教: 文, 行, 忠, 信。”[17 ] , 其中重要的一项“行”, 就是特指的社会实践。孔子反对把读书与实践对立起来, 他说“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18 ] , 就是重视学习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更准确地说,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更侧重于“行”, 强调教育要在社会实践中进行, 重视在实践中进行领悟和学习。《论语》还十分重视道德实践。“文”、“忠”、“信”是道德实践的内容。道德实践也要求与内在的修养紧密地结合起来。“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危邦不入, 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邦有道, 贫且贱焉, 耻也; 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19 ] , 就是要求人们坚定地相信内心的“道”, 努力学习并坚守“道”, 还特别强调社会实践的作用, 并在实践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加强道德修养。《论语》的社会实践观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论语》重视社会实践的理念, 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教育仍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

二、《论语》思想政治教育原则解读《论语》围绕培养“内圣外王”的大政治家目标, 总结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这些原则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其中主要的有爱人爱己原则、改过迁善原则、宽容不愠原则。1. 爱人爱己原则“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20 ] , 孔子在这里所说的 “立”和“达”是建立在自己和他人双方基础之上, 要求人要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 要想立于天地之间, 也要希望别人能立于天地之间; 想要获得成功, 也希望别人能获得成功, 能够做到为别人着想, 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无加诸人”[21 ] , 我不希望别人对待我的态度, 我绝不以此态度对待别人。在孔子看来,爱人和爱已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这些都是《论语》中所提出的爱人爱已原则的深刻体现。2. 改过迁善原则《论语》要求人“过则勿惮改”[22 ] , 不要害怕正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孔子看来,“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23 ] , 只要人们能正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并不断向“善”看齐, 才能达到真正的“善”。孔子还进一步强调了“法语之言, 能无从乎? 改之为贵。巽与之言, 能无说乎? 绎之为贵。说而不绎, 从而不改,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24 ] , 就是说严肃而合乎原则的话, 能够不接受吗? 改正错误才可贵。顺从己意的话, 能够不高兴吗?分析一下才可贵。盲目高兴, 不加分析, 表面接受, 实际不改, 孔子说这种人他是无法对付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随时改过自新的优秀品质, 那他才和真正的君子不远了。3. 宽容不愠原则《论语》中宽容不愠的原则很明确:“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2“5 ]不愠”, 就是不怨恨, 即使别人不了解自己, 也要采取容忍、宽恕的态度, 从心底容忍和宽恕别人。孔子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互相理解、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以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宽容还表现在对待有错之人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仲弓为季氏宰, 向孔子问政, 孔子说,“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26 ] , 给工作的人员带头, 不计较人家的小错误, 提拔优秀的人才。“赦小过”就是宽容不愠原则的具体化。孔子还告诫说,“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27 ] , 是说事情刚刚完成, 不要多加指责; 事情正在进行中, 不可以谏止; 事情已经过去了, 就不要再一味批评了。这些原则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三、《论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解读1. 情感教育方法重视情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方法。儒家施以教育, 是将人看作一个情感的本体, 以情感本体为主, 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中所体现的孔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方法有“有教无类”[28 ]、“诲人不倦”[29 ]等, 这些方法都是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 在教育学生时, 重视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情感的渲染, 善于营造平等友好、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和谐的情感氛围中, 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 以诚相待、用心交流, 教育教学必然会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情感因素。教育中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丰富情感和智慧, 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重视情感。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倾注自己内心真诚的爱, 了解每一个学生, 关心他们、培养他们。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情感相通, 多沟通交流, 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因材施教方法孔子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他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 实行不同的教育, 他还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对有些学生的学习做出评论。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 对于同一个问题, 因提问者的不同, 他的回答也有不同, 孔子的学生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向孔子“问仁”, 孔子有三种不同的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 孔子的答复也完全不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孔子在教育学生中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虽然教育方法不尽相同, 但目的都是根据学生的个性, 施以不同教诲, 引导学生成才。孔子还要求学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短处, 这正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需求, 多向外界学习的施教方法。他教育学生只有以老实的求学态度, 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30 ] , 他还说“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31 ]、“吾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32 ] , 他同时还告诫学生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33 ] , 即对别人应宽厚, 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不要只根据别人的言论来评价别人, 也不要因别人有过失而忽视他讲过的正确言论。另外, 还要“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34 ] , 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这些都是因材施教方法的具体体现。3. 内心自省方法孔子说,“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6 ] , 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 便应该自己反省, 更是强调内心反省的重要性。他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35 ] , 曾子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 与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 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这正是内心自省的方法。同时这也是儒家教育人的重要方法。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 必须通过内心自省的方法, 吸取正确的思想, 摒弃错误的观念, 最终达到“齐贤”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说教式教育, 但说教必须与受教育者的内心自省结合起来。教育者的说教是外因, 受教育者的内省才是关键, 外因与内因相结合, 才能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效果。《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具有永恒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提高人文化素质, 培养健康完善人格,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科, 如能不断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营养, 构建自身丰富的文化精神, 以保持与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就能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