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流动儿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民工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流动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在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涉及流动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与农村相比,这些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在上升,但是与城市相比较,又存在着一定的落差。
但在这种特殊的年龄阶段,在校流动儿童一方面面临着对城市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对农村环境的适应。对他们来说,任何一个方面的适应出现问题,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危机。关注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状况,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近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流动儿童,使在校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发展。
日前,针对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微观社会学研究相对比较少。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是从宏观上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合状况、困境及对策。例如,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从而陷入社会认同的困境。在小学阶段,由于本地生源较少,公立学校还有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到中学阶段,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相对较低,所以流动儿童到中学阶段就要面临:
是要交更多的钱继续留在城市读书,还是回农村念书。。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其面临的困境观点普遍相同,有限的争议往往只是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建议。而很少从微观层面去关注在校流动儿童内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关于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状况及其农村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进行调查:以期全方位了解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状况,包括:农村身份认知、农村环境认知、农村发展认知等;并就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渠道及其制约因素方面进行探对。考虑到在校流动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我们将调查对象界定为二到六年级的在校流动儿童,发放问卷208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82.69%。除此之外,还对8位在校流动儿童、4位在皎流动儿童家长、3位班主任、2位学校负责人进行半结构访谈,获得了大量定性资料。
一、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状况
1.农村身份认知:大部分流动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且身份认知具有两面性
农村身份认知指的是,在校流动儿童对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下自身农村居民身份的定义与认识。
在调查的在校流动儿童中。53,5%的流动儿童明确表示,他们仍然认为农村老家是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与以往研究存在差异的是,这些在校流动儿童在农村身份认知过程中,不认为自己的农村身份决定于他们的农村户口,而是因为,“自己的根源在农村,即便是户口迁到城市,自己也仍然是农村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在校流动儿童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的同时,他们也渴望别人“能够以一种与城市人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他们,反感于别人说自己是农村人。
此外,当问及“平时是否会想念农村?”,77.9%的流动儿童回答“是”,他们时不时想念自己的家乡。但是,在表达“自己喜欢农村生活还是城市生活”的时候,除了个别儿童认为“农村自然环境比较好,适宜人生活”或“觉得在北京玩腻了,想同农村生活”外,有65.2%的在校流动儿童选择喜欢在城市生活,并已经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城市生活,用他们的话说,“能够在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中生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一方面较为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另一方面又徘徊于是否接受自己农村身份的取舍之间。
2.农村环境认知:主要停留在自然和经济层面,对社会环境状况了解相对比较少
农村环境认知是指,在校流动儿童对不同发展时期农村乡土环境的认知,是其农村认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认知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自然环境状况认知、经济环境状况认知和社会环境状况认知。
在校流动儿童都或多或少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他们对农村的了解主要来自进入城市之前或假期回农村生活的经历。而且他们对农村环境的认知也主要集中在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对农村宏观社会环境状况的r解相对较少。
在校流动儿童普遍认为农村的自然环境状况要比城市好,“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更适宜人居住,而且“农村有牛、青蛙等动物,与死气沉沉的城市相比,更有生命力”;在经济环境状况方面,他们普遍认为农村不如城市好,尤其表现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农村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很多在校流动儿童认知中,农村经济环境状况呈现更多的是一种落后的状态,在农村社会环境的认知方面,大多数流动儿童了解的比较少,他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农村户口、土地、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关注程度不高,觉得这些都与自己当前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
3.农村发展认知:只有个别人了解新农村建设,多数流动儿童不清楚农村发展状况
农村发展认知是指在校流动儿童对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认知和列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期望。关注在校流动儿童农村发展认知,是因为他们相对于留守儿童或其他特征群体来说,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在未来农村社会发展中,剥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被问及关于“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时,只有不到10%的在校流动儿童听说过这些热点名词,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清晰地说明其具体含义。
在回答自己对农村发展的期望时,在校流动儿童主要是从宏观上表达了“希望农村变得更好”的愿望或者在微观上理解为“建房子”等。尽管65.2%的在校流动儿童希望以后能够在城市生活发展,接近100%的流动儿童学生还是表达了他们对农村发展的美好祝愿,也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为农村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这说明,不论他们主观上是否希望回到农村生活,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家乡、希望农村能够变得更好,与城市一样得到不断发展。
二、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渠道及其制约因素
1.主观经历:重在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所获得的经验、
认知行为是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来源于其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所获得的经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
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情感。
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的认知是在与农村的长期接触过程中,主观观察和亲历过程中学习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普遍存在对农村的“刻板成见”,有很强的局限性。
主观经历过程中获取的农村认知受到在校流动儿童年龄大小、是否在农村出生、是否在农村上过学、在农村上学经历长短、假期是否回农村等因素的制约。
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年龄越大,其对农村认知的内容越丰富、农村认知体系越全面,尤其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流动儿童(累计占总人数的29.1%),他们即将面临留在城市还是回农村读书的选择,他们有着比其他年龄段流动儿童更复杂的农村认知。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69.5%出生在农村,其中58.1%在农村上过学,他们主要是在6岁以后来到北京的,占在农村上过学的流动儿童人数的76.9%),在来北京前,这些在校流动儿童主要在农村生活,自我主观学习对其农村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只有一个学生一直没有回过农村,其余99.4%的在校流动儿童都曾经利用节假日的时间与亲人一起回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这种经历一力面町以帮助其农村认知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流动儿童不断r解农村新面貌,感受农村变化,有利于其自身农村认知的不断完善,进而使在校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成长。
2.人际关系:在校流动儿童获取农村认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在校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与在农村的亲人、朋友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结识了很多城市里的朋友,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同学与朋友、教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等。人际关系成为他们获取农村认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主要受到家中的孩子的数最、是否有亲友在农村、接受教育状况、城市的适应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所调查的在校流动儿童中,只有14%的流动儿童是独生子女,多子女家庭中,流动儿童在生活中有成长的同伴,他们之间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相比之下,如果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友在农村生活,其对农村的关注程度相对更高,沟通越频繁,比其他儿童更了解农村现状与发展。在校流动儿童就读期间,绝大部分时问是在接受教育,他们同时接受父母、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在这些日常往过程中,这三方面都对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有着极大影响,尤其是在上二学时的“仪式”往过程中,“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其认知行为的学习,但受限于当前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者整体文化程度不高,”教师往往忽视对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教育,这也是当前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新晨
值得突出强调的是,在校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作为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对其农村认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城市儿童不同,在校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每到一个新场合,他们最先考虑的往往是“人家会不会理我”,“我会不会被人歧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在其他社会成员(尤其是城市人口)讨论农村问题时,有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感,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态度,或选择沉默,进而可能导致其农村认知出现偏差。
3.大众传媒:在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尽管目前,在校流动儿童从大众媒介获取的农村认知的信息还比较少,但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推广普及,在校流动儿童将不断通过大众媒介获取关于农村的信息,大众传媒在其农村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个案分析显示,在校流动儿童中,很多人逐渐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农村信息,尽管他们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还未形成完整的认识,但这些都将大大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和完善其农村认知。另外,部分在校流动儿童还开始接触互联网、手机报等大众媒介。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以往很多媒体报道都把农村作为落后地区,大肆报道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大众传媒这种“标签化”的过程,尽管,现在很多人正在积极努力地去客观报道并努力降低之前的“标签化”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视角下的农村印象对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还是存在着较深的消极影响。
三、思考与建议
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在校流动儿童一方面面临着对城市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又面临对农村社会的适应。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表明。目前流动儿童已经逐步认识到其农村居民身份,但他们仍然在这种身份认知的矛盾中徘徊;他们对农村环境的认知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丰富社会环境状况的认知;在农村发展认知方面,多数在校流动儿童不清楚农村发展状况,但他们又强烈希望农村能够得到较快发展,并希望自己能够为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其次,主观经历学习、人际关系、大众传媒等因素一方面促进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其农村认知,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正常发展。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校流动儿童父母、老师应该积极倡导一种良好的农村认知的学习环境,引导在校流动儿童正确的农村认知的构建;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流动儿童,是指本市流动人口中随监护人在暂住地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7岁以下儿童。本办法所称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行政区域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机制,认真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第六条各区、县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本行政区域内指定有关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预防接种单位,并根据人口分布状况科学、合理划分责任区域。在流动儿童聚集场所应当设立预防接种单位,方便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第七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向社会宣传计划免疫的有关法律、法规,普及计划免疫的有关知识。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接种方案,认真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组织、宣传、培训、技术指导、监测、评价、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并做好记录。
第九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宣传、教育,并对流动儿童进行登记汇总,告知监护人应当带领流动儿童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接种、补证。
第十条本市实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单位应当为本责任区域的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
第十一条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应当自觉到所在区域的预防接种单位,为流动儿童办理建立预防接种证手续。
第十二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定期到本责任区域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收集流动儿童登记汇总资料,并及时通知监护人带领流动儿童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接种。
第十三条预防接种单位应当主动向流动儿童的监护人索取流动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证明,对无预防接种证或无接种证明的,应当及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接种疫苗。
第十四条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有接受计划免疫服务的同等权利,预防接种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流动儿童提供计划免疫服务。
第十五条有关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做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一)公安机关在为暂住人口办理暂住登记时,发现其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被监护人的,通知其应当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为被监护人办理接种登记;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暂住人口办理营业执照时,发现其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被监护人的,通知其应当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为被监护人办理接种登记;
(三)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为暂住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办理登记时,发现其有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被监护人的,通知其应当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为被监护人办理接种登记;
(四)流动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有未受种的,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流动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预防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预防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预防接种单位补种;
(五)新闻单位应当配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有关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法律、法规、规章和知识的宣传。
第十六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实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预防接种经费,预防接种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被接种者收取费用。
第十七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预防接种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给予奖励。
统一诊断标准,设立平行对照,统计学处理调查表资料输入前先进行检查,然后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对所有的资料由2名人员分别输入,由计算机专门比较程序Validate以调查对象的编号为匹配变量进行校对,2次录入数据不一致的,与原始资料进行核对修正。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均衡性采用χ2检验。在影响因素分析时,对匹配资料增设时间变量,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挑选单因素筛选中P<0.1的变量,拟合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模型拟合采用Backward法,对结果中P>0.05的自变量根据P值由大到小逐个剔除,筛选佝偻病的影响因素。基本资料在本地儿童中,病例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流动儿童中,病例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母亲生育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地与流动儿童比较,身高和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见表2。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父母文化程度、出生方式、预防接种的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此外,流动儿童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儿童中,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3在佝偻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流动儿童中,铁、IgE和补体C3在佝偻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流动人口存在文化程度较低,卫生保健意识淡薄,收入低、生活条件和卫生状况较差,缺乏医疗保障体系等情况,所以目前流动人口在享受卫生保健服务方面属于弱势群体。本次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相比,父母的文化程度、出生方式、预防接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流动儿童在社会经济和卫生保健水平上与本地儿童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中,身高高者比身高低者更易患佝偻病。身高对佝偻病患病的影响可能与学龄前儿童生长速度快、日常含维生素D食物摄入不足、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有关。研究结果也提示,佝偻病患儿的身高与患病状态的后续影响有关,因此应把改善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作为儿童佝偻病的治疗干预措施之一。本地儿童佝偻病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性别,女孩发病率较男孩高,可能与她们的户外活动较男孩少有关。本次研究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是流动儿童佝偻病的影响因素。较多研究强调了维生素D缺乏会减弱气管纤毛运动,降低呼吸道的清除功能,影响肺巨嗜细胞的吞噬能力;还会影响T细胞的增殖,从而降低机体抵抗力,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11]。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分解代谢增高,消耗各种营养储备;同时由于反复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使消化系统受到影响,食欲下降、户外活动受限等原因,容易致使维生素D和钙摄入吸收不足,所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同时也可能是佝偻病的影响因素[11]。因此,需重视有效控制流动儿童的反复呼吸道感染,以降低佝偻病的患病率。
对免疫水平和微营养素的检测发现,本地儿童免疫球蛋白IgM和补体C3在佝偻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动儿童IgE和补体C3在佝偻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佝偻病患病与机体的体液免疫水平有关联,维生素D缺乏时,肠内钙磷吸收减少,使血钙磷下降,血钙下降可以降低体液免疫功能;低血磷可影响氧化磷酸化过程中ATP,ADP和cAMP的形成,也影响参与DNA,RNA及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其中cAMP对调节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吞噬细胞的生成和活性。维生素D缺乏致机体各种生化反应功能下降,使体液免疫功能下降[12]。流动儿童中,微营养素铁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佝偻病的患病可能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由于缺铁性贫血可以导致消化道上皮细胞正常代谢所需的多种含铁酶的活性降低,从而削弱肠道对维生素D的吸收,导致维生素D缺乏,使骨钙化不全[13]。综上所述,义乌地区流动儿童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卫生保健水平仍与本地儿童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当地健康服务提供者,在开展本地儿童的降低佝偻病患病率预防保健工作的同时,也必须同等重视流动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尤其注意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对流动儿童佝偻病的影响。同时,积极开展针对佝偻病患儿的治疗和干预,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一步加强针对流动儿童的卫生服务工作,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健康公平。
作者:邹艳 金洪星 李海峰 王荣山 金培刚 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义乌市妇幼保健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关键词:人口流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本文所指儿童,是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占居绝对多数。按照全国3亿6千万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留守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学习较差。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留守儿童存在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
从家庭来看,部分外出打工父母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看黄色录像、搞帮派、谈恋爱;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从学校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章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三、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机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1/02-0017-04
早期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入学准备状态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因为入学准备状态对后期学校适应乃至社会稳定有深远影响,所以有关处境不利儿童(其中大部分是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发展及促进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我国,流动儿童人数日益增多。已有研究发现,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处于落后状态。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关注已经入园的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忽视了学前机构教育对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本文聚焦这一问题,探讨学前机构教育对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研究者使用布瑞肯基本概念量表(Bracken Basic Concept Scales-Revised,简称BBCS-R)中的入学准备部分(School Readiness Composite,简称SRC)进行测查。SRC量表由颜色、字母、数字/计数、大小、比较、形状6个领域构成,所测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还考虑到了文化差异,受被试民族和文化的影响较小。SRC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与多个量表(如斯坦福-比纳量表、威克斯勒智力量表等)的关联效度均在0.80以上。它对儿童入学后的表现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能区分出82%-94%的问题儿童。因此,SRC量表被看作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有效测查工具。因为字母领域不适合我国儿童,所以研究者借鉴以往相关研究的做法,不测查字母领域。因此,本次测查采用的SRC量表共包括5个领域(颜色、数字/计数、大小、比较、形状)72个题项。
研究者选取江苏省某市三区4所示范幼儿园41个班级的180名儿童,按照流动儿童(户籍不在所调查的区)与本地儿童各一半的比例,即在一个班级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进行测查。由熟练掌握测试要求的研究生和高校教师对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测查。每个题项向儿童呈现四张彩色图片,要求儿童根据题干(“看这些图片,你能告诉我……”)进行选择。儿童答对一题记1分,答错一题记0分,未给回应则记录为拒绝回答也记0分。之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基本情况
以性别、年龄为自变量,入学准备发展得分为因变量,通过2(性别:男、女)×3(年龄:小班、中班、大班)的方差分析发现,性别效应不显著,年龄效应极其显著,性别与年龄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
(1)不同年龄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情况
由表1可见,不同年龄流动儿童在入学准备总分和分领域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大班好于中、小班,中班好于小班。这一结果符合儿童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儿童生理、心理诸因素均稳步发展,入学准备水平稳步提高。
流动儿童在各领域的入学准备发展上存在不均衡现象,表现为:小班儿童掌握最好的是“大小”领域,通过率达59.17%;中班儿童在“颜色”“数字/计数”领域发展迅速,能较好掌握基本颜色,辨认阿拉伯数字,用10以内的数字描述物体数量等,与大班儿童无显著差异;大班儿童的入学准备总通过率达86.45%,“数字/计数”通过率高达97.93%,而“形状”通过率却低于80%。这与流动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对这五个领域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有关,也与他们为儿童提供的教育内容有关。
(2)不同性别流动儿童入学准备情况
由表2可知,在流动儿童中,女孩的入学准备发展水平略高于男孩,但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大多数人的经验相符,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
2.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入学准备发展对比
以户籍所在地、年龄为自变量,入学准备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户籍所在地:流动儿童、本地儿童)×3(年龄:小班、中班、大班)的方差分析发现,户籍所在地、年龄的主效应均极其显著,但二者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由表3可知,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入学准备总分及“颜色”“形状”领域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落后于本地儿童;在“数字/计数”“大小”“比较”领域,二者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源于流动儿童家长的“入学准备观念较为片面,他们的观念反映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强调儿童对拼音、汉字、算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经常会教孩子“最小”“最长”等有关“大小”领域和“一样的”“最像”等有关“比较”领域的概念。
事后检验显示(见表4),小班本地儿童在入学准备总分及“颜色”“形状”领域的入学准备方面均显著优于流动儿童;中班虽依然如此,但二者的差距在缩小;大班则不存在显著差异。据此推测,学前机构教育可以有效促进流动儿童发展,使他们与本地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日益接近,即随着入园时间的增加,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准备差距日益缩小。
本研究所调查的幼儿园均为市级示范幼儿园,处于较成熟社区的农贸市场旁或城乡结合部较繁华的地段,开办时间较久。这些幼儿园的教师队伍、软硬件配备均相对成熟,教育质量有一定保障。到大班时,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日益接近,除受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外,与这些儿童自小班起开始接受长时间的系统的学前机构教育是分不开的。国外研究发现,托幼机构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处境不利儿童身上表现最为显著。即使这些儿童所在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是中等甚至是偏低的。这在本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三、研究建议
研究发现,接受良好学前机构教育的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随年龄增长稳步提高,但各领域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不同性别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差异不明显;小、中班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显著落后于本地儿童,但到大班时二者已无显著差异,说明学前机构教育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制,解决流动儿童入园难问题
研究发现,学前机构教育能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可见,适龄流动儿童应尽早入园接受系统的学前机构教育,且尽可能选择教育质量相对较好的园所,以补偿他们家庭教育的不足,促进流动儿童各个方面(包括入学准备)的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因为没有当地户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能就读于一些收费较低的民办幼儿园。这些收费低廉的民办幼儿园大多很难保证教育质量。要保证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需要建立以常住人口或居住地为依据的管理体制,将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即根据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规划,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制,在外来人员聚集地适当建立公办幼儿园,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幼儿园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通过多种方式支持流动儿童入园,解决入园难题。
2.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质量,提供优质学前教育服务
尽管本研究所调查的幼儿园质量普遍较好,但部分园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室空间狭窄,教玩具匮乏;安全、卫生条件不达标,保健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学历偏低,流动性大,等等。若听之任之,将导致教育质量日益下降。要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质量,除加强财政投入外,政府还应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体制建设,为园长及教师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政府还应通过给予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到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幼儿园任教;加强对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和督导,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办园标准、管理措施,促进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规范化,以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3.转变教养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对流动儿童施以全面教育
分析发现。部分家长和教师片面的入学准备观及相应的教育行为导致了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各领域发展的不均衡。要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需要改变教养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可以借助现有的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再由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入学准备有更全面的认识。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结合日常生活对流动儿童进行全面教育,提高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