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徽高考作文

安徽高考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徽高考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徽高考作文

安徽高考作文范文第1篇

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时间这个话题,我未考证从何时起有文字记载,所知的《周易》中“与时偕行”、“与时消息”的论述当属较早,但最为有名的还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熟悉的,往往越不好下笔,就像身边的人或事总让人熟视无睹一样。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几千年的话题上做文章,搞不好就会流于空泛,就容易将古人的观点做简单的重复。

好在世间任何事都发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人或事都是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随意摘一朵都可以做为该题的素材,如此一来,在材料组织上,该文题就有了“潮平两岸阔”的广角。自然界一棵草的新芽,一只雁的南飞,春蚕吐丝,秋蝉衰鸣,冬雪融化等等发生的一切都是时间流逝的痕迹,关键是如何与主题进行钩连。如我在下水文中将“雪的融化”与“时间在流逝”进行了嫁接:“高山幽谷中蜷着的最后一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委落于草丛中,化成了一丝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会用素材,处处是素材。在与高二学生评析此作文时,我找了一段文字做续写练习,内容是“那色近枯黄、生命即将结束的红高粱秆儿和茎叶,仍在尽一份微薄的力量,把大地供给的水份、养料输送给颗粒饱满的高粱穗……”学生很快体会到了时间在流逝,生命在老去,一切无法逆转,但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将自己的一点养分输送给“高粱穗”,演绎着自然界的本能情怀,令人感悟与感慨的读写主旨。

人生与时间流逝关联的素材更是不胜枚举。如坡的例子,一位学生是这样说的:在流逝的时光里,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挫折,正如苏轼的乌台诗案,纯属子虚乌有,但他贬到黄州时,不是虚度光阴,而是知万物之道,悟求己之理,写出了豪放不朽的诗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光阴似箭,人生苦短,惟一搏,方现精彩。

当然,以上素材的运用是散点透视笔法,基本内容是:时间在流逝,你应该怎么做?是选择消磨光阴,还是选择惜时如金?在时间流成的无限数轴上,所有的坚强、勇敢、善良、执著、勤劳等优秀品质,或懒惰、贪婪、专制、杀伐等不好的东西,都可以做为你行文的正面或反面素材。

时间如林间的一支箭,没有响声,没有折回。“时间在流逝”也可以从某一点出发,写出“风正一帆悬”来,即以某一个时间点为始,顺着时问的河流延伸顺序成文。如可以从进入考场开始,写时间一分一秒地流过,对自己的思绪、心情做个全程记录。当然,要力避流水账,要以小见大,从考场内延伸到考场外,延伸到社会。文章的内核还是思想,从简单人手,小故事里可以蕴含大道理,一定要体现出时间在流逝,我们在成长,社会在进步。至于想让文章生动点,你当然可以写点成长的烦恼,写点进步的难辛等。

二、反弹旧琵琶,老树著新花

时间如流水一样逝去,静悄悄地,一无反顾,能让我们切实地感知时间存在的,是季节的更替,是青丝变白发。“时间在流逝”这一文题中似乎天生包含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但要成就高分作文,是需要震撼力的,象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的强台风将瀑布吹得倒流让人震撼,李白《蜀道难》描写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让人震撼一样,我们的文章要有震撼力,就必须另辟蹊径,甚至是反弹琵琶。

“时间在流逝”,其长河中行进的舟船不都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有时要绕行,有时要倒退,有时甚至会触礁沉没。

我们可以以朝代的更迭为轴线,写各时代精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你可写时间在流逝,唐朝的王勃,命途多舛,才子薄命,吟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了生命长河中的永恒;宋朝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在时光流逝中悲愤喊出“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无奈;元朝的文天祥,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成了生命绝响……最后升华总结:时间在流逝,朝代在更迭,历史的长河虽然湮没了这些风流人物,但中华民族正因为有了这些优秀人物,才有了智慧、执著和勇敢,也就慢慢铸就了中国的脊梁。

我们要学会用逆向思维去看问题,用审视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如某学生在“时间在流逝”中描述了自己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成长进步的同时,家乡的环境变得越来越退步,表达了对未来生存环境的担忧,展示了现代青年学子对人类应有的关怀。还有的学生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对当下过度追逐物欲、道德日益沦丧、精神日渐荒芜的现象作了批判,强烈呼吁改变这种现象。这位同学写道,时间在流逝,物质在丰富,可“风俗日趋于奢,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有人说,高考作文反弹琵琶若涉及社会的阴暗面,得分上很危险。我想时至今日,一个成熟的社会是需要不同的声音的,只有不同的声音,才会让有些人从“驼鸟思维”中走出来,社会才能进步。

反弹琵琶,方能弹出新音。当然创新意的途径是很多的。可以假借流行:如有的学生谈,时间在流逝,我们应珍惜时间,为什么呢?“一个人一生可短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呵;眼睛一闭,不睁,一生过去了,呵。”也可以旧曲翻唱:如有的学生将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进行合理想像与扩写,穿越时空,自成一文,有了老树枝头著新花的效果。

总之,安徽2011年高考作文题“时间在流逝”好就好在时间的印迹就是事迹,因时循事,因事循理,可以说,该作文题虽无奇崛之处。但流而不盈、持中守正。

附下水文:

时间在流逝

高山幽谷中蜷缩的最后一撮雪终于绷不住身子,委落于草丛中,化成了一丝水,汇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条溪。时间与它结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阴深处……

是啊,还有什么能像河水那样滔滔不绝地诠释着时间,又有什么像河水一样在宇宙间“三态”切换得那么自如?不可捉摸的时间,人们无法直接描述,只好借助神奇的河水来形容了,于是就有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叹。

在北雁南飞时,我们知道了季节的更替;从青丝到白发,知道了时间的流逝。“少年不知愁滋味”,大多因为对时间的认识还是一种混沌状态,等弱冠不在,自然有了衣带渐已缓,岁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许多憾事与时间有关,如,在某个时间段,爱没说出口,却成了他人所爱,在流逝的时间中,孝未尽,亲人却不待。

时间给予每个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每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却迥然不同,有的人说自己的时间太多,多得整把的抛撒也在所不惜,于是在灯红酒绿里泡着,在纸醉金迷中躺着,在“桌上长城”边坐着,就这样,时间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蚀了,在赌桌边输尽了!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可他们哪里知道,“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只是季节的轮回,眷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智者们明白时间是无限的,但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生命的宽度可以伸展。钱学森,这位科学泰斗,一生不题字,不参加宴请,不出席鉴定会,他说,我时间不多了,我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别在于是否珍惜时间,若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体里注入了内核,等到生命终结的一天,人们会说,他的一生是殷实而沉甸甸的。

想当年辛弃疾报国无门,叹时间流逝,尽管将“栏杆拍遍”,也无人知晓其“登临意”。于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的诗句,真是英雄泪洒吴钩,岁月不堪回首。

安徽高考作文范文第2篇

   然而,富士康的兄弟姐妹,却因为跟不上着这和谐的节拍,付出生命的代价。环境是改变一个人重要的因素,但不能困在当前环境而不知返途,人生是美好的,不能因为短暂的挫折和伤痛就要选择轻生。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过的努力的耕种怎能感受收获的喜悦?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先生:“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来映照这些经不起生命折腾的人最为恰当不过了。经不起打击,你就遗失了后天的美好。 

   也许,环境只是人生选择上的一个失误。

    人的十字路口,选择失误,错过机遇,确实很多。如果这个集体真的不合适你,你可以考虑换个集体。不一定非要等老板觉得你不能胜任这份工作的时候,你才选择离开。人生要找合适自己的,不是找凑合自己的。哪怕这份工作薪水不错,但违背你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你可以大方地说‘NO’,没有什么丢脸和庸俗。  

  近些年,安徽出了一个名人----许嵩。他被冠以‘周杰伦接班人’和‘音乐界韩寒’之称,可见其影响力。我们且不说,他是谁谁谁的影子,随便在哪个搜索引擎一搜,都是他的海量信量。 

   读过他简历的人都知道,他是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生,然而,他却走上独立创作音乐的道路,集词曲唱录混音制作于一人,在创作型歌手当中都属屈指可数的奇人。他没有签约任何唱片公司,只通过官网宣传,就有很好的销量,他拥有全球海量FANS。这么多的人粉他,说明他是成功的,是大家的典范。医学和音乐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但许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并且把这个选择无限化了。    选择合适自己的,很重要;不适合自己的,只会让你白搭更多。 

   再拿婚姻来说,找一个爱的人是过一辈子,不是马马虎虎地过一生。人生的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能将就地过,要过就要有滋有味地过。时下,各大卫视的相亲节目里男选女,女选男。惊现雷人雷语,让老外对中国人的爱情观和爱情价值观都产生了疑问,中国人就这么低俗吗?对别人提要求,首先也得掂量自己的斤两,适合的纽带是拴在两个人的身上,不是建立在其中一个人离谱得有悖社会风气的条件上,那样,适合的天平终有一端不平衡而倾斜。令人啼笑皆非的凤姐,不知山高水深不为过,居然弄不清自己的份量,狂言只有北大清华研究生才适合自己,也不怪在作秀节目现场被人扔鸡蛋,换成我,肯定要扔鹅卵石。有人做过精确的估算,全中国有6人符合凤姐的要求,但愿这6人中的一人这辈子能和凤姐憋屈着坚强地幸存到生命的终点。

安徽高考作文范文第3篇

1、xxx——政治课代表

我在沙土中读出了石头的微笑,在露珠中读出了大海的味道,在绿叶上读出了秋风的跳跃,在雪花上读出了阳光的舞蹈。

2、xxx——美术课代表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加上一点绿,犹如平静的湖面上飘荡着修长的柳条;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加上一点白,就像洁白的雪花簇拥着飘香的梅花;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加上一点红,好像迷人的晚霞遮住太阳的面庞;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加上一点蓝,仿佛广袤的海面上漂浮着的蓝水晶;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加上一点黑,就如傍晚的山腰上静驻的树影。

从世界上看似单调的色彩里,我读出了斑斓。

3、xxx——社会课代表

态度如磁铁,无论你的思想是正面还是反面,你都要受它的吸引。思想如同车轮,它带领你前进或后退。

2005年感动中国的丛飞向我们展示了态度与信念的伟大。这位普普通通的歌手,凭着对孩子对社会的无私的爱,使140多名学生重返校园,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要求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我从丛飞身上读出了伟大。

4、xxx——语文课代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读出了陶渊明的闲适,“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使我读出了屈原的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我读出了周敦颐的独立。

5、xxx——劳动课代表

生活就像挂在屋檐下的一串萝卜干,只有在回忆的香油中慢慢浸泡后,方能显出其中酸甜苦辣的滋味。

6、xxx——数学课代表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我以信息为轴,以行动为点,让点动成美丽的弧线,让线动成优美的曲面,让面构成我美丽的明天。

……

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又一次被我的学生所折服。从他们身上,我读出了自己的不足,读出了生命的美好,读出了自然的伟大。

安徽高考作文范文第4篇

高考作文的命题历经命题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个阶段,近年来,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成为众多省份的首选。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仍是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更为灵活,比如: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可有多个立意,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

2011年全国18套试卷中,几乎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二分天下。全国Ⅱ卷、新课标卷、北京卷、福建卷、湖南卷等8套试卷为材料作文;全国Ⅰ卷、四川卷、山东卷、湖北卷等8套试卷为命题作文,其中江苏卷、浙江卷、广东卷3卷为供材料命题作文;重庆卷、天津卷为话题作文。

2012年新材料作文呈现强势发展态势,除江苏卷是命题作文(供材料)外,其余16套试卷为材料作文,其中湖南卷为图文并排式材料作文。

2013年仅四川卷为命题作文,天津卷为半命题作文,其余考卷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

从三年命题形式看,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已淡出,作文命题形式更趋向于人文回归,更多地从考生实际出发,给他们的写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使用课标卷的省份应更多关注新材料作文,师生在备考中应加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写作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二、写作要求的回归

自新课改以来,高考作文在审题立意、构思、文体、字数、书写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

从文体上看,2011年高考卷除福建、江西、湖南三套试卷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外其他15套试卷在文体要求上无明显要求;2012年除福建卷、安徽卷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江西卷明确规定写记叙文,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上海卷不能写诗歌外其余11套卷均对文体无限制;2013年湖南、福建、江西三个省份明确要求写记叙或议论文,其中福建卷还新增一条“符合文体要求”;上海、北京、江苏、重庆、安徽、天津、山东七份试卷明确要求不要写诗歌,其余省份对文体无明确要求。

审题立意构思上则表现为角度自选、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等几个方面。

写作要求中对文体的放宽体现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宗旨,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在写作中可以随心所欲。从高考阅卷教师反馈的信息看,考场作文应有文体意识,还是要走理性回归路线,做到“言之成文”、“文”“质”并重。

三、命题内容的回归

高考作文不只是选拔人才的标尺,也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导向。命题内容如何,直接体现出考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取向。近年来出现的高考新材料作文,从命题内容上看,体现了语文的外延即社会生活的大语文观念。2011年到2013年,新材料作文坚持选材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命题内容具有开放性,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个性化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强调学生内在的人生思考,体现了新课改的思路。所选材料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挖掘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命题内容从之前的“广”、“空”、“单一”回归到对现实生活的多角度观察、理解、表现,这将成为今后命题内容的重要方向。

不难看出,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在走人文教育思路,这易引发学生对生活、社会、自我的积极思考。审题立意难度不大,但要写出好文章也不易,这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淀。

四、命题预测

高考作文命题遵循“稳中求变”的特点。“稳”就是立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变”就是在当前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之下题型、内容和形式将有所变化。近年作文命题思路倾向于以人为本,关注考生自身、社会现实、情感、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基于此,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在形式和内容上看将会有继承有突破。

1.新材料作文仍将是命题的主流方向,命题作文有出现可能,话题作文将淡出命题视线

从命题材料方面看,考生应关注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素材,当然,以寓言、故事、诗歌为题材的材料不乏是材料作文命题的一个新方向。单一素材的分析仍将是主流,多个材料的比较阅读也将会成为命题首选。考生在审题是时必须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挖掘出材料的广阔内涵,切不可草率下结论,做到审题要准,要审出新意。

2.命题将回归教材,师生应关注教材中的写作训练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教材“表达交流”模块中,每册均有4个写作训练专题,共20个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写作话题和写法指导,必修1、必修2侧重于记叙、描写类文章,必修3、必修4侧重于论述类文章,必修5则按照高考作文中“深刻、丰富、有文彩、有创新”的发展等级目标设计,2011年和2012年不少省份的命题和人教新课标版必修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有吻合现象(2011年、2012年高考作文相关内容笔者在《当代中学生报》上《2013年高考作文预测》一文中有论述),2013年新课标Ⅱ卷“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命题与必修3“学会宽容”这一专题不谋而合,从审题立意角度看,该专题中五个练习题以及网络作文部分中“谈‘共处’和说‘宽容’”的写作练习与该次作文命题如出一辙。新课标Ⅰ卷作文“经验与勇气”与必修2中“直面挫折”部分中的写作练习“探索与献身”、必修4“确立自信”写作训练专题也是如出一辙。其余省份的考卷与人教版“表达交流”部分吻合的现象也极为常见。

2013年全国19套试卷有10套试卷与人教版必修教材中12个写作训练专题相吻合,可见命题内容的回归教材,绝不是巧合,而是基于新课标“守正出新”的理念。

2014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仍将充分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新课标精神,可以预见,高考作文命题必将紧扣教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以抒写“人事情理”为中心。考生们应重点关注“表达交流”后的“写作练习”题,争取对每一个习题都有习作训练。考生要吃透教材,对教材中出现的话题应成竹在胸,在考场中初遇作文题时首先要回想一下,命题是否和教材中的写作专题吻合,如有吻合现象则要学会迁移运用。

3.命题趋向

(1)以健全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关注和思考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平凡人、平常事、平凡中的伟大将会成为全国卷和新课标卷等卷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2)体现时代特征,紧跟时代脉搏。对微博上引起民众强烈共鸣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辩证思考将是命题的一个新亮点。

(3)做人与作文并重。成长、现实,价值取向和哲理思辨,传统文化与新思想新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会成为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4)关注教材。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人性光辉”专题;必修2“美的发现”专题;必修3“爱的奉献”、“善待生命”专题;必修4“确立自信”、“解读时间”专题;必修5“讴歌亲情”专题将赢得众家亲睐。

4.热点命题

勤俭节约、自信自强、和谐共生、正能量、生命价值、理想信念、平凡人生、责任、时间与价值

五、备考对策

1.教师及学生在高考备考中应更多关注教材,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地区应对“表达交流”中的“写作训练”内容进行分类强化训练,做好素材积累、应用写作的准备,从平常生活、时政热点中去发现敏感话题并作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2.强化提纲式作文训练。可从高考真题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命题以及热点素材,以审题、立意、构思为突破口进行提纲式练习,达到“审题准”、“立意深”,“构思巧”、“主题新”的要求。

3.加强文体和语言表达训练。从高考阅卷教师对作文批阅的信息反馈上看,文体规范将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以衡量考生的写作水平,故而备考时应全面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强化文体训练,保证在考试中不被扣分。

语言表达是作文评分的又一重要依据,很多同学喜欢华丽的文风,不考虑表达的需要随意堆砌,硬性拼凑,导致主题不明。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应做到语言简明、得体、连贯,有文采但不浮艳。

4.加强书写训练。2012年、2013年安徽卷、四川卷在写作要求中均增加“书写规范的汉字”一项,这或许会成为今后高考作文的一个新变化。

5.增强结构意识。考场作文一定要重视文章层次的安排,从文章整体看,6―9段应是最佳选择。写作开篇最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因为开头是考场作文的起点部分,也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之所在,所以要用简要的语言,把自己对写作主题的独特看法,放在开头。

安徽高考作文范文第5篇

一、 题型轨迹:材料为主,适当调节,显示变化

材料作文是四大作文形式(材料、话题、全命题、半命题)之一,就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来说,也是主要题型,常考常新,经久不衰。这种写作是在读的基础上生成的,湖北省近6年高考作文命题多用材料,且精挑细选,努力开发材料资源。但是材料虽多虽好,也不能一成不变。命题者深谙其中的奥秘,既吸取历史经验,又适当变换命题形式,于是形成了如下题型轨迹:

2006年:材料数词“三”2007年:材料“母语”2008年:材料“擦肩而过”+命题2009年:半命题“站在 的门口”2010年:材料“幻想”2011年:全命题“旧书”。

据此可知,6年之中,狭义典型的材料作文竟有3次,占50%;广义的材料作文达4次,约占67%。除此之外,有一次半命题,一次全命题,没有任何导语。四大作文形式中,只有话题作文没有出现。这一轨迹告诉我们:一是材料作文占据主导地位,堪称“龙头”,引领湖北卷作文命题形式。二是全命题、半命题作文偶尔露出峥嵘,既起着微调作用,又可以避免押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科学实用,考查意义十分明显。

因此,我们在复习作文时,要始终关注各类材料的价值和启示,特别是新材料的涌现。要做有心人,打有准备之仗。

二、 标题轨迹:自拟为主,收放有度,全面衡量

湖北省近6年的高考作文中,有3年要求考生“自拟标题”,即2006年、2007年、2010年。这3年是标准的材料作文。这类作文的标题应该来自于材料,并受其主题、范围、对象限制,或理解感悟所得,或提炼要义生成,或挑选词句拿来。其他3年分别是:导语+命题、半命题、全命题。于是,形成这样的标题轨迹:

2006年:“自拟标题”2007年:“自拟标题”2008年:材料+命题“举手投足之间”2009年:半命题“站在 的门口”2010年:“自拟标题”2011年:全命题“旧书”。

这样的题目轨迹给我们3点启示:一是“自拟标题”为主,重点突出,这是因以材料作文为主所致。考生要先读材料,在理解材料主要意思的基础上,才能拟制一个简明扼要、富有灵性、易思易写的好标题来。二是有放有收,时而把命题权交给考生,时而直接命题,时而又命一半留一半。六年四变化,收放各不同。三是从题目命制的角度来全面衡量考生阅读、概括、挑选、构思等多种能力,从而将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命题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因此,我们在作文复习中,要结合高考题目,经常利用相关材料,进行“自拟标题”的强化训练。总结命题规律,掌握命题技巧,为考场上“自拟标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 角度轨迹:正面为主,反面配合,客观公正

无论是作文命题还是写作表达,都存在角度问题。角度就是立足点,也即正面指向还是反面意向。大千世界,事物纷繁,本来面目客观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全靠命题者拿来巧妙地剪裁运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他们深知,考生们还没有跨进社会的大门,他们的世界观虽已基本形成但仍有可塑的余地。于是,湖北省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总是以正面内容为主,指引考生把握社会本质,认清时代主流。

2006年:材料“三”的词语(所列全部是正面的)2007年:材料“母语”(全部是对母语的肯定,正面的)2008年:导语材料“擦肩而过”(正反兼容)2009年:半命题“站在 的门口”(空白处可填反面内容,如“错误”“失败”等)2010年:材料“幻想”(全是肯定“幻想”的意义,正面的)2011年:命题“旧书”(正面、反面均可)。

从以上命题角度的轨迹来看,这6道文题中,明显表现为正面取向的有2006年、2007年、2010年3次,含有正反内容的是2008年1次,2009年、2011年没有倾向,正反兼收。这样命题,正面为主,反面次之,既符合现实生活主流,又与时展保持一致,有利于引导考生进取向上。考生们通过写作实践,可以正本清源,正确地看待事物和问题,科学地解决各种矛盾,命题和考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们在高考作文复习时,要尽可能地从正面去思考,把握时代的脉搏。

四、 对象轨迹:自己为主,点面结合,虚实并呈

无论作文命题是何种形式,总要涉及对象这一主体。即使标题是一个“早”字,也告诉我们这是以“时间”为对象。有的材料作文涉及对象比较多,这些对象往往存在于材料之中,但主要对象应该只有一个,是材料中的“点”,其他对象再多也只是“面”;有的通过命题者精心巧设,是“幻想的世界”,这也是对象,是虚拟的或将来有可能诞生的对象,也就是说,人、事、物、景都可以成为命题和写作的对象。湖北省近6年高考作文命题,涉及的对象轨迹如下:

2006年:数词“三”(如“三省吾身”中的“吾”是对象)2007年:“母语”(以汉语为对象)2008年:“你”(考生自己为对象)2009年:隐含其中的“我”(谁站在门口,主要是以自己为对象)2010年:“人类”(以人类为对象,当然也包括自己)2011年:“旧书”(以“书”为对象)。

根据以上轨迹可知,对象在题目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对象较多,材料作文往往如此。如2008年所供材料,其中的对象有“你”、大树、流浪狗、别人、盲人、小贩等,但处处都有“你”的存在,所以“你”是主要对象,是“点”,其他对象都是“面”。二是对象只有一个。如2011年“旧书”,最好涉及某一种或某一本“旧书”,写其对自己曾经产生过的良好或不良影响。这样写起来比较集中,扣题也极为紧密。三是虚幻对象,是命题者虚设的。想象世界、童话王国、寓言故事中的对象几乎都是虚拟的。如2010年所供材料“幻想”,考生以此为媒介,进入了色彩斑斓、奇妙无穷的虚幻世界。可见,湖北省近6年高考作文命题中,对象轨迹十分清楚,多少有差异,虚实各不同,但重点还是以“自己”为主。

因此,我们在高考作文复习时,无论是单项练习还是综合实战,都要把“自己”放进去,始终不要忘了“自己”。

五、 内容轨迹:情理为主,人事兼顾,今昔并举

作文命题内容与考生表达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是成功的命题,也只有这样,才是切题的表达。高考作文命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极有可能引起社会争议。作文命题又不同于政治、历史,不能仅喊政治口号,也不能光下历史结论。文学性、综合性要强,有利于激发考生的真情实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启发他们的灵感。一道好的作文命题,既有明显的内容倾向,又有考生写作的触发点和兴奋点。湖北省近6年高考作文命题较好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内容轨迹如下:

2006年:社会、人生、文化、哲理(联想、感悟、思考)2007年:文化、发展、竞争、交汇(感受、学习、运用)2008年:自然、他人、自己(联想、思考)2009年:门口(经历、感情、议论、想象)2010年:理想、愿望、现实、生命、快乐(理解、体会、想象)2011年:旧书(自己、他人、过去、现实、未来)。

这一内容轨迹告诉我们,作文命题指向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仅以2011年“旧书”为例,就浓缩了自己、他人、过去、现实、未来、阅读、写作、影响等众多方面。命题一出,任何人都没有猜到,任何人都有话可写,可表达的内容非常宽泛。同时,又让我们明显感到,情感和哲理是贯穿高考作文命题轨迹的主旋律,是重点。凡是抒情真挚、言理深厚的文章,往往容易获得高分。

因此,我们在高考作文复习时,要多从情感和哲理上加强训练。说真话、抒真情、言真理、表真意,以真情感人,以真理服人,从而获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