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业编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业编制

事业编制范文第1篇

近几年来,中央和省市对加强和完善事业编制总量控制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巨野县也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种种措施和办法加强对事业编制总量的控制。

(一)依托机构编制统计年报严控编制总量。每年以上年底的机构编制统计数据为基数,作为人员编制控制的底线和红线,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不超。因事业发展确需要增加编制的,由申请部门提出编制调剂意见,无调整意见的,机构编制部门不研究、不呈报、不批准,确保总数不增加。据机构编制统计年报,2012年底,巨野县共核定事业编制16993名,较2003年17679名减少了686名。

(二)实行空编集中管理。空编集中管理,有利于实现事业编制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有利于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既符合“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保证重点、有增有减”机构编制管理要求,又充分利用了现有的编制资源来解决公益事业发展亟须的机构编制问题,还在一定程度有效地解决了机构编制分布不均衡,行业结构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2012年,巨野县结合制定编制使用审核办法,建立了空余编制由县编委统筹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空编2年以上的由县编委统一收回空余编制、统筹使用,全县共收回空余编制120余名,基本满足了公益事业发展对编制的需求。

(三)建立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有减有增”的机构编制管理要求,采取盘活存量方式控制编制,充分挖掘现有编制潜力,发挥编制资源最大效益。对确需新增编制的事项,一般采取从系统内同类经费形式事业单位编制空额内调剂解决,若确实没有调剂资源可用的,则按照有减有增的要求,在增编同时相应核减不同经费形式事业单位空编的方式处理。近几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事业单位职能职责调整情况,巨野县先后为环保、安监、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调剂增加事业编制80名,优化了资源配置,做到了“编尽其用”。

(四)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控制约束机制。一个地区的编制总量,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从这个层面来说,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管控目标是一致的。要管住机构编制,除了编制部门要加强管理外,还需要财政部门的紧密配合。巨野县注重将人员编制管理与财政经费约束相结合,注意用财政手段控制人员编制。该县机构编制部门与财政部门紧密结合,规定没有机构编制部门的人员入编通知单,财政部门不拨付经费,由于财政部门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极大地增强了编制部门管控的力度。

二、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地在探索事业编制的总量控制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更没有科学规范的总量控制办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总量管理缺乏合理指标。事业编制总量是根据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确定的,并与这一时期的客观条件相适应。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编制的确定也不可能是永恒的,需要根据变化的客观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一直以来,机构编制部门对事业编制总量实行严格控制,但总量只是上一年机构编制统计的数额,这个总量是不是合理,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指标测算。十年来,巨野县国民生产总值由2003年的25.9亿元增至2012年的185.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03年的1.4亿元增至2012年的16.1亿元,事业编制总量却没有增加,人员编制与实际承担的职责任务不相匹配。以教育、卫生事业单位为例,近年来,教育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对机构编制需求增长得很快,学校、医院原执行的核编标准和现有的编制数已难以适应当前工作需要。2011年,省里适时调整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和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但地方在具体实施时却遇到编制“瓶颈”,按照新标准,幼儿园和公立医院需要新核增为数不少的编制,根据“总量控制”的原则要求,新增编制要通过调剂解决,而现有的编制总量根本无法满足调剂需求,致使编制标准无法落实到位。

(二)盘活存量难度较大。目前,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主要是利用改革的机会精简机构和编制,对那些职能明显萎缩、名存实亡的“空壳”单位予以撤销、收回编制。但是,对于区域内事业单位进行动态管理,还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一方面,编制需求量大的部门,其所属事业单位的编制一般都比较紧张,通过系统内调剂解决难度非常大,更多地需要跨部门进行编制调整。另一方面,那些有空余编制的部门出于自身利益和发展考虑,谁也不愿让出自己闲置的编制。编制部门要想主动调控,阻力非常大,盘活编制资源困难重重。

(三)机构编制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由于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机构编制不规范现象。一是编制管理缺乏相应标准。目前,除教育、卫生等少数事业单位外,其他行业普遍缺少定编标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主要依靠审批、核准、精简等行政手段,采用的是上行下效、左右比照的办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编制审批的随意性。二是上级业务部门干预机构编制情况时有发生。尽管中央、省和市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方面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做出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但“条条干预”机构编制管理的情况仍屡见不鲜。一些上级业务部门借助业务考核、审批项目、拨付资金要求下级部门设立机构、提高机构规格、增加编制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机构改革体制调整后,中央和省针对机构编制管理相继印发文件出台了一些政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明确了工作程序。但综合性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需要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建立一个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协调配合、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管理机制。

三、完善总量控制的对策

事业编制不仅要“管住”,更要“管活”,关键在于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整的有机统一。事业编制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不仅是总量的合理确定,更要从机制上提供保证。

(一)科学确定事业编制总量

事业编制总量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地区面积、服务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将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科学确定事业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需求总量。同时,还要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编制采取差别化管理。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清理、转移不宜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事务,逐步减少其事业编制;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尚未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要收回其空余编制;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其机构编制的科学配置,有编制标准的按照标准从严从紧核定,没有编制标准的要科学核定总量控制目标。简言之,事业编制总量的增加或者减少要从是否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履行公益事业职能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根本判断标准,该增加的增加,该减少的减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总量调控滞后的问题。

(二)创新编制管理模式

1、完善事业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调控手段,用好用活现有编制,做到有减有增,动态管理。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机构编制管理的对象也处于发展变化中,机构编制部门要及时跟踪部门职责变化,在控制好编制总额的同时,适时对部门的职责和机构编制进行调整和优化,使部门的职责配置和人员编制更加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对于弱化或取消职能的机构,相应减少编制或撤销机构;对于加强或新增职能的机构,尽量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相应调整;对于职能划转的机构,人员编制也要随职能同时划转。编制分配与使用管理上,要打破“编制单位所有”、“一定不变”等旧框框,确立编制资源“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新理念,根据单位运行状况和实际需要合理分配、及时调整各单位的编制数,管住、管活编制,管好总量,盘活存量。

2、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考核评估制度。机构编制部门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事业单位职责履行情况跟踪考核机制,定期对事业单位的职能变化、工作任务和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及时掌握情况,结合评估情况对机构编制资源进行合理调整,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按照适当增减、优化配置的原则,及时对职责弱化、任务减少的事业单位予以合并,人员只出不进,收回的空编调整到职责增加较多、任务较重的单位,提高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为部门充分履行职责和高效运转提供保障。

3、探索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新模式。在严格控制事业机构编制总量的同时,可积极探索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新模式。改变事业单位以编制数作为财政拨款依据的传统做法,按照“养事不养人”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的财政供养体制以“养人为主”向“养事为主”转变。对那些市场发育程度较高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可通过招标采购或特定委托等方式“购买服务”,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一些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政府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服务供应方,并加强监督和考核,确保公共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三)构建机构编制长效管理机制

1、完善定编标准。根据目前事业单位的运行特点,研究制定一批覆盖各主要行业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并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通过制定和实施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克服机构设置、编制核定上的主观随意性,控制人员编制膨胀,使事业单位内部真正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事尽其功的局面,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使社会公益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健全机构编制约束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套的控制约束机制,全面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落实编制使用审核制度,使相关职能部门从各自为政、部门分割的管理模式向相互协作、全面联动的管理模式转变,从源头上杜绝“吃空饷”、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机构编制违纪现象的发生。

事业编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372-01

2010年是质监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总结过去5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找准“十一五”规划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科学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推进质监事业大发展、快发展至关重要。

在编制和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当中,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母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强化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寻求自我发展。这些理念的可行性,已经为部分发达省市质监部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所验证。

1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质监事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质监部门尤其是市县级质监部门,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不但不能为当地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有的甚至给政府和企业“添乱”,成为“不受欢迎部门”,难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因此,在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转变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作的立足点,做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将企业、产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将该系统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能融入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的大背景当中,将该系统的能力建设,融入到地方质量能力提升的大背景当中,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否则,质监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质监事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质监部门的特点,是以技术作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手段,工作内容是以质量为中心,计量、标准为基础,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服务管理对象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1]。

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需要质监。从古到今,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就是计量与标准,这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前提,从先人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网络信息手段,从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到现代“全球化”经济,计量与标准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秩序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计量与标准的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将无法立足。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质监。和谐社会建设,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安全又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而质监工作的重点,就是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民以食为天,生以安为先”,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三聚氰胺”事件、水污染事件、生产安全事件等一系列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不断向人们昭示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产业发展需要质监。产业的依托是企业,而企业又是质监工作的重要对象。无论任何企业,大到基础建设、生产运行,小到标准采用、质量检验、工艺控制,无不渗透着质监工作的内容,质监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近年来质监工作的管理内容和成效来看,“生产许可证”管理帮助企业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完善了生产工艺,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认证认可”工作帮助企业规范了管理行为,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帮助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质量分析”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了质量控制能力,使企业学会了运用质量分析的方法,及时解决生产当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和漏洞,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可以说,质监事业是产业发展的领航者、护航者、推进者,所以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既要强化“大质量”、“两个安全”,又要重视计量和标准的基础作用,细化规划内容,将各项工作做实,促进质监事业平稳均衡发展。

2以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点,促进机体活力提高

当前,由于全国各地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加之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使得各地区质监系统管理体制、机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致使其在运行上存在诸多弊端,一定程度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一是分配机制单一,激励机制缺失,造成分配不合理,大锅饭现象严重。二是人才引进机制落后,具有真正技术能力的人员不多,奇缺专业领军人才。三是人员任用机制不合理,非专业人员管理技术岗位的现象比较普遍[2]。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当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改革创新,摆脱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鼓励事业单位公司化,实现系统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有机联合,形成技术集团,为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必须的条件保障。二是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和鼓励机制,调整分配形式和方法,以能定岗,真正激发“能人”的积极性,促进用人机制的活化。三是建立人员竞聘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和导向,突出专业引领作用,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四是建立系统内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专业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系统内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人才培养常规化,形成该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才构架。

3以能力提升为切入点,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

质监系统的优势在于依托技术手段支撑实现管理与服务职能,其能力主要体现在综合技术能力方面。综合技术能力,包括检验检测能力、产品质量分析能力、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产品研发和工艺指导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上述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为支撑[3]。

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检验检测项目,将各级质监技术机构建设成为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可以信赖的技术平台,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企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民众生活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二是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幅度提高质监部门综合技术能力。要按照国家局、省局的规划和布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全面争取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等大项目落户到市、县,采取自我建设与强强联合相结合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三是强化移动实验室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移动实验室是固定实验室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它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应急能力强、试验速度快、结果判定迅速等突出特点,可根据试验结果,快速给出应急解决方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4-5]。因此,要按不同级别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质监系统国家、省、市(县)3级移动实验室体系,并加快移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范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探索移动实验室应用的新领域,使移动实验室建设与应用步入正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探索质监系统技术机构4级框架结构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国家级质监技术机构到县区级质监技术机构,业务分工不尽合理和明确,检验检测业务大同小异,不但造成上级机构忙于一般的检验检测工作,疏于集中高级专业人员研究深层次问题,而且造成系统内上下级技术机构之间配合不当,下级机构业务空间狭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应当由国家局统一界定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业务范围,合理分配业务内容,充分体现出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特定地位和作用[6-7]。一是将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分为国家、省、市、县4级,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范围,各司其职,避免和减少业务重叠和冲突。二是结合实际,分级设计业务内容,国家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全国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布局、制订技术规范、组织高精尖人才培养、组织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开发与研制、组织国家级中心建设、组织全国性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工作;省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地方性技术规范、组织一般性检验检测人员的培养、组织对市、县级技术机构建设的指导、开展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组织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区域性工作;市、县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常规性的检验检测工作,配合上级机构开展人员受训、监督检查、突发事件应对等一般性工作。三是加强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体现整体合力。

5参考文献

[1] 叶炎.高举三大服务大旗推动质监事业发展[J].徽州社会科学,2008(8):9-11.

[2] 龚治国.浅析“三大服务”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关系[J].中国发展技术监督,2009(2):62-63.

[3] 刘华贵,冯魁.用心督查督办服务福州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4):40-41.

[4] 陈玄韬,邱春玲.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2):33-35.

[5] 尹集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城市技术监督,2001(4):12.

[6] 杨少宾,王泽辉.推行目标管理办法促进质监事业发展[J].监督与选择,1991(12):16-17.

事业编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算编制 零基预算法 预算执行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会计信息使用者对预算会计信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着手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制度。

1.预算编制发展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政府承担着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同时其本身在很多领域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经济建设,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在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不断加强的环境下,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预算编制方法来看,零基预算法逐步替代了原有的以基数为核算基础的方法,预算编制趋于合理;从预算内容看,收入预算由重拨款转向重自筹收入,支出预算更细化,预算控制目标更具体;从预算控制上看,各级财务活动由不重视预算到月、季、年对照预算分析进度。财务预算管理方式和方法的这些变化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根据单位预算的特点结合财务实际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治理。为了保证预算依法收支,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其预算管理,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2.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2.1预算编制时间较短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任务下达时间为每年9月,上报财政时间为一个月,整个预算编制过程较短,不能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不能充分预测与详细规划全年收支,也不能对项目支出作必要的调研和论证,在这种情况下编制的财务预算缺乏可信度,使得预算编制质量在初期就不能得到保证。

2.2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弱化,财务基础工作薄弱,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领导未充分重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缺少沟通,使预算编制缺乏大量的基础信息,导致各单位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只凭自己的思路来编制预算,这将导致全年预算收支不全面。

2.3预算编制方法需要改进

部门预算编制遵循零基原则,但是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批复部门难以准确了解申报部门的真正需求,往往只是在今年的基础上提高一定的百分比,甚至没有变化,这从本质上还是采用了原有的基数法,制约了财政对经济结构和布局的宏观调控,不利于控制支出规模和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重影响了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4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

根据部门预算要求,全年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后,无特殊情况发生,是不能随意改动和超预算拨款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不够严格,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人员支出挤占公用支出,经常性支出挤占专项支出,在项目经费中列支大量应由基本支出列支的招待费、差旅费,购置办公设备支出等,没有能建立一套自上而下严密且层层控制,层层畅通的监督监督机制。

2.5缺乏预算考核和监督机制

单位内部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考核意识不强,考核指标不明确,预算执行结果既未与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挂钩,也未与职工激励机制挂钩,预算执行没有约束力,资源利用效率差。从目前事业单位整体上来看,其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和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

3.完善预算编制的对策

3.1全员参与预算编制

加强对预算的认识,增强全员参与意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预算编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实现及时沟通。再次,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给予预算管理足够的支持。

3.2充分安排编制时间

由于每年预算编制时间为下半年,因此预算编制应该提前准备,由于预算牵涉部门多,时间跨度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期内是不可能满足大量调查研究、目标预测、论证分析等的需要,因此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是必须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早启动预算编制,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扩大预算编制周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全员的参与积极性,充分考虑本单位和部门的实际情况。

3.3合理安排支出项目

按照预算单位和部门的职责、任务目标等,区分轻重缓急,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不仅能压缩经费开支,而且能切实做到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3.4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预算编制仅仅是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预算的执行和落实。预算下达之后,应该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岗位,推行岗位预算执行责任制和跟踪考核评价机制,确保预算能够被很好执行。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明确预算内容和项目进度计划,严防随意改变预算资金用途、超额使用等行为。

3.5深化预算管理监督

为了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作为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强化预算的监督考核的组织保障,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协调、审核等,并处理和分析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保证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

参考文献:

[1]王巧云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行政2006(12)

[2]张洁婷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思路[J]管理研究2007(06)

[3]李鸥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05)

事业编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

2010年是质监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总结过去5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找准“十一五”规划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科学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推进质监事业大发展、快发展至关重要。

在编制和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当中,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母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强化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寻求自我发展。这些理念的可行性,已经为部分发达省市质监部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所验证。

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质监事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质监部门尤其是市县级质监部门,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不但不能为当地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有的甚至给政府和企业“添乱”,成为“不受欢迎部门”,难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因此,在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转变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作的立足点,做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将企业、产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将该系统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能融入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的大背景当中,将该系统的能力建设,融入到地方质量能力提升的大背景当中,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否则,质监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质监事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质监部门的特点,是以技术作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手段,工作内容是以质量为中心,计量、标准为基础,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服务管理对象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

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需要质监。从古到今,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就是计量与标准,这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前提,从先人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网络信息手段,从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到现代“全球化”经济,计量与标准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秩序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计量与标准的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将无法立足。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质监。和谐社会建设,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安全又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而质监工作的重点,就是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民以食为天,生以安为先”,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三聚氰胺”事件、水污染事件、生产安全事件等一系列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不断向人们昭示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产业发展需要质监。产业的依托是企业,而企业又是质监工作的重要对象。无论任何企业,大到基础建设、生产运行,小到标准采用、质量检验、工艺控制,无不渗透着质监工作的内容,质监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近年来质监工作的管理内容和成效来看,“生产许可证”管理帮助企业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完善了生产工艺,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认证认可”工作帮助企业规范了管理行为,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帮助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质量分析”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了质量控制能力,使企业学会了运用质量分析的方法,及时解决生产当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和漏洞,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可以说,质监事业是产业发展的领航者、护航者、推进者,所以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既要强化“大质量”、“两个安全”,又要重视计量和标准的基础作用,细化规划内容,将各项工作做实,促进质监事业平稳均衡发展。

二、以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点,促进机体活力提高

当前,由于全国各地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加之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使得各地区质监系统管理体制、机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致使其在运行上存在诸多弊端,一定程度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一是分配机制单一,激励机制缺失,造成分配不合理,大锅饭现象严重。二是人才引进机制落后,具有真正技术能力的人员不多,奇缺专业领军人才。三是人员任用机制不合理,非专业人员管理技术岗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当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改革创新,摆脱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鼓励事业单位公司化,实现系统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有机联合,形成技术集团,为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必须的条件保障。二是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和鼓励机制,调整分配形式和方法,以能定岗,真正激发“能人”的积极性,促进用人机制的活化。三是建立人员竞聘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和导向,突出专业引领作用,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四是建立系统内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专业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系统内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人才培养常规化,形成该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才构架。

三、以能力提升为切入点,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

质监系统的优势在于依托技术手段支撑实现管理与服务职能,其能力主要体现在综合技术能力方面。综合技术能力,包括检验检测能力、产品质量分析能力、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产品研发和工艺指导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上述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为支撑。

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检验检测项目,将各级质监技术机构建设成为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可以信赖的技术平台,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企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民众生活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二是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幅度提高质监部门综合技术能力。要按照国家局、省局的规划和布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全面争取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等大项目落户到市、县,采取自我建设与强强联合相结合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三是强化移动实验室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移动实验室是固定实验室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它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应急能力强、试验速度快、结果判定迅速等突出特点,可根据试验结果,快速给出应急解决方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按不同级别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质监系统国家、省、市(县)3级移动实验室体系,并加快移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范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探索移动实验室应用的新领域,使移动实验室建设与应用步入正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探索质监系统技术机构4级框架结构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国家级质监技术机构到县区级质监技术机构,业务分工不尽合理和明确,检验检测业务大同小异,不但造成上级机构忙于一般的检验检测工作,疏于集中高级专业人员研究深层次问题,而且造成系统内上下级技术机构之间配合不当,下级机构业务空间狭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应当由国家局统一界定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业务范围,合理分配业务内容,充分体现出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特定地位和作用[6-7]。一是将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分为国家、省、市、县4级,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范围,各司其职,避免和减少业务重叠和冲突。二是结合实际,分级设计业务内容,国家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全国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布局、制订技术规范、组织高精尖人才培养、组织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开发与研制、组织国家级中心建设、组织全国性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工作;省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地方性技术规范、组织一般性检验检测人员的培养、组织对市、县级技术机构建设的指导、开展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组织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区域性工作;市、县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常规性的检验检测工作,配合上级机构开展人员受训、监督检查、突发事件应对等一般性工作。三是加强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体现整体合力。

五、参考文献

[1]叶炎.高举三大服务大旗推动质监事业发展[J].徽州社会科学,2008(8):9-11.

[2]龚治国.浅析“三大服务”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关系[J].中国发展技术监督,2009(2):62-63.

[3]刘华贵,冯魁.用心督查督办服务福州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4):40-41.

[4]陈玄韬,邱春玲.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2):33-35.

[5]尹集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城市技术监督,2001(4):12.

事业编制范文第5篇

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缺失带来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制定出台了教育、卫生等行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但从整体上看还缺乏系统研究和科学规划,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还没有相关的编制管理标准。由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的缺失,使事业单位的职能界定、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很大程度上主要以历史状况、工作经验、上级要求、区域比较、领导意志概念化等内容为主要依据,造成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构设立缺乏刚性规定。由于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相比没有机构设置的限额要求,缺乏量化要求和详细指标,造成事业单位设立审批时随意性较大。一些部门以工作增加为由,申请设立事业单位,很多都没有明确或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哪些单位可设,如何设置都难以把握,用编单位与编制部门“讨价还价”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是职能界定缺乏科学依据。事业单位分布广、种类多、专业性强,机构编制部门在缺乏科学的职能界定依据情况下,仅凭临时调研及有限的专业知识,很难作出准确判断,容易造成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另外,事业单位在职能种类、划分标准等方面缺少规范性依据,其现有各类职能的归并、剥离工作也因缺少划分标准而难以顺利实施,导致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是编制审批存在主观随意性。目前,甘肃省除高校、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外,其它事业单位普遍缺少统一的编制标准。另外,现有的部分编制标准,如1987年制订的幼儿园编制标准,由于制订时间较早,已难以适应当前工作实际。编制标准的缺失和编制标准老化,在客观上造成了编制审批随意性较大。

四是机构规格体系不健全。由于种种原因,同类事业单位在不同市州、县区建制不一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国家已明确取消事业单位行政级别,但一直未出台相应的替代办法。而在现实情况下,机构的级别与单位的人事管理、工资级别、人员交流、对外协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也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政治、生活待遇。

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缺失,不仅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合理设置和编制的科学配备,也使事业编制资源的效益与事业单位社会公益职能的发挥大打折扣,因此,探索和实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实行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是加强和规范编制管理的政策要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颁布了学校、医疗机构等部分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核定、审批标准,对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为推进机构编制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明确将标准管理上升为地方规章,要求按照国家和省里制定的标准核定编制;同时着眼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现状,对尚未颁布标准的,按照职责和实际需要,参照相关标准核定。这就更加突出了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标准管理的政策要求。

(二)实行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是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要求建立改革、管理、法制化三位一体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格局,而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正是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探索和实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标准化,克服长期以来的经验主义和“讨价还价”等不科学的工作方法,逐步做到职能界定有法可依,机构设置有章可循,编制核定有据可查,也有利于改善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环境。

(三)实行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是确保事业单位充分发挥职能的重要保障。探索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建设水平、地理特点、社会发展实际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是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合理的前提。准确的职能界定、科学的机构设置和规范的编制配备以及合理的结构布局,又是保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和充分发挥社会公益职能的必要条件,是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与机构编制效益有效手段。

(四)实行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的基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涉及机构撤并、职能调整、编制划转、人员分流等诸多问题,而实行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有利于促进上述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实行事业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完善事业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本要求,它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互影响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

三、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的设置,应当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将关涉公共服务状况的地域面积、人口规模、行政区划、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状况及公共服务程度等因素作为核心参数,着力提高事业单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在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控制总体规模,优化事业单位布局。首先要综合考虑中央和地方政策法规的规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辖区内机构限额,从宏观上控制一个行政区划内事业单位总体规模。对于确定的限额要严格执行,不得突破。今后新设机构,须按“撤一建一”的原则进行。其次从机构名称、工作职能、机构规格等方面对周边地区的常设性事业单位进行梳理,综合考虑当地地理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状况、服务范围等因素,充分把握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比例,探索跨行业、跨部门综合设置等途径减少机构数量。

(二)规范单位名称,合理确定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一是要严格规范机构名称。事业单位名称应体现自身的特点,一般称院、校、所、台、站、园、馆、社、队、中心等,避免与行政机关、企业、社团或其他社会组织相混同。机构名称应与其工作职能及所在行政区域相对应,做到名实相符;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增挂牌子,职责任务发生变化的应通过明确工作职能或变更事业单位名称的方式予以解决。二是合理确定机构规格。事业单位机构规格的确定应严格依据事业单位的职能属性、规模大小、管理范围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不应超过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