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在字面意思上来看是改变课堂的一些角色,在这里翻转有两层含义。第一,翻转是一个动词,代表教师和学生某些方面的转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以填鸭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也只能一味地记笔记,或者对知识点进行背诵,新型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成为自主接受一些知识;第二,课堂教学的翻转还体现在教学时间的改变,现代教学通过联合互联网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当地对内容进行展示,通过一些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展现这些内容。直接讲授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教师来说仍然是一种价值较高的方式。但是直接讲授不代表依赖教师讲授。翻转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将学习时间和地点进行优化,使得学生更轻松、更自觉地去学习,去完成学习目标,学生最终不但能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还能更快更熟练地掌握知识。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由灌输知识转变成为引导学习知识。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这个角色就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为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最终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完成学习目标。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翻转课堂的时间和研究最开始是来自于美国的高校。在一段时间内,哈佛大学的一位学者发现知识传递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结合计算机。计算机包含的内容较多,同时也包含较多的展示方式,通过计算机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欲望快速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容易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发生大的转变。在此之后,迈哈密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将翻转教学研究在课堂上进行实施并且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果。但是当时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并没有现在那么成熟,这些限制使得翻转教学并没有在本质上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而只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优化。此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逐渐成熟,更多的特色加入到计算机和互联网中来,翻转教学才逐步传统教学,也逐渐在各大高校开始实施,这个过程中翻转教学模式发展十分迅速,直到2007年翻转教学模式才被真正运用到课堂中。翻转课堂虽然首先是在国外展开,但是中国很早之前就具有自己“中国式”的翻转教学相关实践。如江苏木渎高级中学的“问题导向自主学习模式”、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模式、山西省运城新绛的“自学展示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多是提倡学生先自主学习再由教师进行教授,为翻转式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有很多类似于翻转教学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组成学习小组对学习任务进行探讨,也为翻转式教学在我国的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

三、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相对以往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将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自发去学习。学生在自身兴趣的支撑下进行学习所收到的效果远高于传统模式中填鸭式教学。翻转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计算机的一些软件或者网页将知识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此时,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是组织者的功能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这也为教师的工作减轻了很大的负担。教师通过互联网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和目标,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系统地组织起来,促使学生意识到需要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或者是一些实验等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使得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四、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教学基本程序

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书中阐述的现代课程理论的构架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对于泰勒的这一言论,翻转课堂应当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新,应用到教学模式中去。泰勒对于现代课程理论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要素:

1.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此次教学的展开主要是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思考,为达到教学目标做准备。

3.教学策略的讨论,通过合适的教学策略去实现教学目标。

4.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怎样确定教学的效果已经实现本节课要求?这四点要素在翻转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是翻转教学模式的要求和教学设计:

(二)翻转课堂设计基本要求

1.上课之前学习材料的准备教师将课堂题目所需要的材料准备齐全,查看教学内容并且对呈现模式进行筛选,寻找最合适的呈现形式,将不同的内容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整理设计课堂学习内容和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将学习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

3.注重学生互动学习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应当主动学习,提前预习课堂要学习的内容,找出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和小组之间的成员进行讨论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翻转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该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自发去学习。本次教学设计理念是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教师的协助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步骤理论,笔者将翻转式教学设计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课前学习阶段、课前互动阶段、课堂学习和巩固。

1.准备阶段教师根据课堂内容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该展示方式中应当全面包括课文的内容,例如句型、语法等。此外教师还应当设置适合的题目对学生的课前自学进行检测。

2.课前学习阶段在课堂开始之前学生自学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知识点并且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课前互动阶段课堂开始之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讲解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说出自己的问题,小组内尝试解决自己和组员的疑惑。

4.课堂学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协助下对知识进行充分学习并且解决问题。

5.巩固课本内容学习完毕,通过习题对知识进行巩固。

五、案例分析

本课题以仁爱版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2Topic1Youdbettergotoseeadoctor.SectionA”作为案例来分析翻转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1.课前材料准备

教师查看课文内容,准备此次教学所需要的资料。找出文章中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地方,设定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Masterthenamesofdiseases.(2)Mastertheexpressionsofgivingadvice.(3)Talkabouthealthyproblemsbyusing“Whatsthematters/Whatswrongwithyou?Ihavea......”andgivead-vicebyusing“Youshould......Youshouldnt......”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作ppt,准备课文内容和单词的音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相应题目以检查学生课前自学情况。设定相应的活动或者游戏,便于学生对疾病的名字进行记忆,并且熟练使用各种句型。

2.课前学习阶段

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自学课文内容,通过查阅词典或者询问教师对课文单词和课文句型进行记忆和阅读。通过自己熟悉的方式记忆各种疾病的名字,并且对疾病问答所需要的句型进行理解和分析。找出自己学习的难点和问题。

3.课前互动阶段

教师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讲解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并且说出自己的问题,小组内尝试解决自己和组员的疑惑。在此期间小组内对课文的句型分角色朗读并且练习。

4.课堂学习

教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课文内容,检查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学习,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熟悉疾病问答所需要的句型。举行小的游戏,两学生之间通过展示自己的身体部位,练习相应疾病单词,同时对句型进行理解和掌握。

5.巩固

课堂结束后,完成课后练习,对课堂知识点进行巩固。同时记忆各种疾病的名字。再由教师设计相应题目检查学生知识点和词语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

翻转课堂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线,以教育为基础内涵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积极的进步,未来的教学是一定会有重大变化的。这既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这个时代的呼唤。翻转课堂的模式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会产生更多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更先进的教学理念,促动整个教育环境的变化,最终促使整个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才英.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蔡宁.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3]王安琪.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吴燕红.初中英语语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5]邹溪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

[6]金昊.论初中英语翻转教学模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7]顾佳洪.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8]陈申.初探翻转课堂方式下的初中英语阅读个性化教学策略———以一堂优秀初中英语翻转阅读课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71-73.

[9]罗敏捷.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10]彭丽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5,(24):128-132.

[11]倪娜.翻转课堂在农村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5.

[12]李晓静.欠发达地区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1):163-164.

[13]陈利红,牟清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五卷)[C].2016,(04).

[14]徐天云.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5,(31):31-33.

[15]周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英语教师,2015,(20):111-112.

[16]王丽娜.基于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J].教育,2015,(04):36-38.

[17]诸小香.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15,(21):113-114.

[18]雷春燕.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A].《同行》2015年9月(下)[C].2015,(01).

[19]朱慧娟.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16.

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2篇

12年来,我和杭州市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一直在探寻具有本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建构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接受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思想品德新授课中各种课型。这一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是:

寻入--明理--扩展--寻行--总结。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图})

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思想品德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

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敬礼!亲爱的老师》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目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教学实效。

二、掌握学习模式

该模式以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关于“为掌握而学习”、“为发展而学习”的理论为基础,强调以目标为导向,导教导学。它的操作程序是:

前提诊断--展示目标--实施目标--矫正--反馈检测目标--达成目标。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图})

我室组织编制了各册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系列,使教师在教学中能较准确、恰当地掌握了教学目标,克服了教学的随意性,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学习过程更加清晰有序,明确有度,具体可测。掌握学习模式,目前正在推广之中。由于它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了矫正反馈机制,使学生的认知目标达成率有了很大提高。

三、“问题--讨论”模式

这是从前苏联教育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性教学”亦被称为“问题--发展性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迁移过来的。这种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放在教学的核心地位。基本程序是: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归纳评价--解决问题。这和模式的结构序列如下:

(附图{图})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了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在接受调查的1508名学生中,有1493名表示喜欢老师这样上课。

四、角色扮演模式

角色扮演模式是从美国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中演绎过来的。它是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一种模式,它的操作程序是:

设置情境--扮演角色--讨论评价--总结经验。结构序列如下:

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自主精神;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58-01

1 平衡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方式

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上普遍使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促使学生对教师的期待作出迅速、及时的回应,但对学生的回答有限制,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未留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堂语言流动形式,基本是师生间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话,未发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和生生互动。基于这种局限性,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以先进的学习观念指导教学,教师首先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究,才能让学生学会一以贯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善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应该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从问题出发,注重对学生自主精神、创新意识的尊重与关怀,不能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注意将书本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已有认知经验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学习、生生合作的作用,寻求教师主导取向的有意义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取向的探究学习的折中和平衡,既注重基础又鼓励创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力。

2 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现行的考试内容还是以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如果我们的课堂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创造和探究,必然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基本知识训练,如词汇练习、语法讲授、篇章结构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但很枯燥,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培养创造能力更是困难重重。

鉴于以上制约课堂教学和激发学生兴趣两大原因,我们应该怎样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整体来看,现在我们的教学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但我注意到,一旦在课堂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获得创造和表现的机会,学生也能对英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即使是平时学习不是很认真的学生,也在努力与尝试。

3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效进行教学,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让课堂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场所,变成他们自主学习结果展示的舞台。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笔者利用第一模块《未来生活》话题的阅读内容,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尝试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探索,谈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可以采取的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一是教师的辅助作用体现在指导上。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自己作决定。三是注重学生的体验与兴趣,鼓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四是侧重语言的交际性胜于语言的准确性。五是学生不仅进行语言学习,还学会通过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和小组合作来提高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是注重信心培养。

(1)课前准备工作方面。事先要做好知识的铺垫与思想工作。分组进行阅读课文的学习之前做动员,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完全有能力完成自学任务。布置任务细致、明确,学习指导到位。教师的指导在这个模式中尤为重要,因为指导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结果,影响学习的效果,会让学生失去对这种上课方式的期待,转而倾向于教师一言堂的灌输,最终还是影响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缺乏必备的学习能力。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布置任务后给学生一节正课的时间准备。从学生上课的情况看,由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各小组成员都积极配合,查阅了各种参考资料,上网收集了相关背景知识。

(2)课上评价方面。课堂评价要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得体适度地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这种完全由学生主导的课堂,教师的角色就是报幕员、旁观者和专业的评论员。最后这个身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期待自己努力与合作得来的学习成果得到老师的肯定与积极的评价。在整整两节课中,笔者适时地让同学们注意台上同学发言的精彩之处。由于学生精彩的发言,笔者用尽了所有能用英语表达的夸赞词语。学生们愉快学习的同时,笔者也收获着当导演的快乐。

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本课堂243;诱思探究;差异教学;合作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15-2

一直以来,在英语教育中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基本形式就是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活动。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解决如何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如何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运用合作式的教学手段,如何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等问题,我们就会实现有效教学,达到课堂教学它应有的目的——培养提高学生多方面的优良素质。而我校推行的“生本课堂243”课堂模式给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使知识融入生命。

“生本课堂243”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打造生长课堂、生动课堂、生活课堂、生成课堂;“2”指的是:以诱思探究教学论和差异教学法为引领;“4”指的是我校“四步教学法”: 前置性补偿—新知探究—形成性检测—后续性矫正;“3”关注的是学生课堂状态:心动、口动、手动。

一、“生本课堂243”课堂模式的实施流程

“生本课堂243”课堂模式的实施流程主要分为“四步”:前置性补偿—新知探究—形成性检测—后续性矫正。

1.前置性补偿:简明且相关。课前,教师将本课主要知识放回到该学科整个高中学习内容中,去寻求哪些知识为本节打下铺垫、埋下伏笔,作相关的回顾与复习;然后,教师预设本堂课学习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学习困难,作必要的提醒与指导。课中,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及时复习与指导,为新授内容的学习提供知识铺垫和方法补偿。

2.新知探究:无声却有形。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预习成果、大胆地对预习中的问题进行质疑,积极地与同学合作、与老师交流,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来自于教材重难点、日常作业中的缺陷,学生易错点和易混点,老师想讲的内容。问题的形式可以是选择、思考、填空、动手实践等。问题层次化: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台阶可以密一点。不能让学生无从下手,要让学生可操作。

3.形成性检测:要有针对性。结合本节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习题(A、B级),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结合本节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习题(C级),题目要能体现学生对本节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完成;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D级),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环节是学生对预习效果的自我检测,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注意做好纠错记录,养成使用双色笔标注重点内容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

4.后续性矫正:要有再思考。要对自己预习中的疑问进行再思考,要在“导学案”的空白处写上学习反思,重点问题要进行后续性矫正并记在自己的纠错本上。后续性矫正是针对课堂形成性检测以及课堂中生成的一些问题进行矫正的,决不可出现在导学案中。矫正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每隔一周将各科“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二、“生本课堂243”课堂模式由两大理论支撑

1.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此理论是由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教育心理学和中国古今丰富的教学思想,历经近30年的实践探索和科学研究所创立的学科教学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在全国各地有众多的实验基地和深远的影响。诱思探究教学的理论包括四大部分:(1)三维教学设计论,反映教学的价值观;(2)探究教学过程论,反映教学的机制观;(3)认知教学设计论,反映教学的技术观;(4)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此理论应遵循四大教学规律:(1)引而不发,因人善喻,不言之教,和易以思, 这就是为师之道的根本;(2)食贵自化,学贵自得,业精于勤,积水成渊, 这就是为学之道的灵魂;(3)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融,众志成城, 这就是教学本质的真谛;(4)教贵善诱,学贵善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这就是启发教学的精髓。

“诱思探究教学论”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摸索出了落实这一思想的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探索—研究—运用”的因果层次关系去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的目的。

2.差异教学理论:此理论是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指导专家,现任全国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国栋教授创立的。差异教学论指出:“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此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差异包括个体间的差异和个体内的差异,反映在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认知风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为了在班集体教学中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差异教学从理念到策略方法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模型。差异教学理论提出了教学策略:(1)开放与可选择的学习内容;(2)分层与分类的学习活动;(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手段;(4)兼顾全体学生与个别指导;(5)协作与合作;(6)大面积的及时反馈与多元评价;(7)多种学习机会与平等和谐的环境;(8)可选择的多种类型的作业。

差异教学要求在了解和测量学生差异的前提下,通过运用差异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在教学中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速度、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的不同需要,以求得教与学 两个系统更好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素质是相同或相近的,同时又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然后将学生分层,通过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使每位学生得到个性上的充分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那么,下面谈一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具体可实施的策略:

(一)创设“我要学”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要善于发挥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维,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生活的交际现实,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体验、领会、接收教材提供的信息。语言强调“language immersion”,要让学生在参与、交流、合作中学习和使用语言。教学要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了欢快愉悦、情意盎然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浓烈欲望。

(二)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运用合作式教学手段

在英语课中如何实现“多信息、快节奏、高密度、勤反复”这种优化形式呢?合作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形式。合作教学即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恰当运用合作的心理承受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师生合作

跨世纪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学生在某些领域拥有的信息量,极有可能超过教师,因此,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更是对古训“教学相长”的新发展。例如教一个新单词或新句子前,有些学生已通过其他途径提前接触到,我就先请学生读,当确认他的发音准确无误后,让他模仿我平日授课的方式,教其他学生学会这个单词或句子。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开拓教师的思路。

2.生生合作

在进行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我会把学生座位重新布局,以组为单位,每组六人,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提出某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合作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间的练习机会,增大密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又要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这种合作方式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别,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我们确立新型的师生观,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四)持续提高教师个人“魅力”

在英语课堂改革中,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故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

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教师就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如意带到课堂中,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灵活运用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材不同,一是课本知识量大面广,灵活性强。要求师生的配合性强,以单元为单位,听、说、读、写较以往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若按以往教法是很难在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二是难度增大,生词量、阅读量增加近一倍。针对这一新变化,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需有新举措。须将其内容活化,按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师生互动,共同投入。

3.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

学知识,如登山,越往上,越困难。降低学习坡度,化难为易,需变化教学手段,在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贯彻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实践表明:可采用探究性学习,因为疑问最容易引发探究反映,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热情,不会提出问题,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批判意识,就谈不上有创新。

课堂教学模式范文第5篇

近几年来,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为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一些我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启发式教学模式略陈浅见,与同行共飨。

一、导入要奇――兴趣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问题探究首先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一个好的问题导入,能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利用身边的生活实例、演示实验、化学奇趣等方法,为学生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使探究活动焕发出生命活力。例如在讲解金属活动顺序表时,我是如此引情导趣的:二战期间,德军占领了丹麦,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玻尔教授利用化学方法,使诺贝尔金质奖章溶解在王水中,在德国鬼子的眼皮子底下保存了两年,安然无恙,之后又用化学的方法从溶液中置换出所有的金子,得以重铸诺贝尔奖章。请问同学们,教授采用什么办法把溶液中的黄金全部置换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新知的动力。

二、精讲点拨――科学性

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学生基本上都能进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但千万不要认为直接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样将截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教师应当承接第一阶段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对于知识的讲授,无须讲求立论、讲解、分析、小结的完美程序。教师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的障碍和思维的灵感方面,并及时开导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的阶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结构上,通过教师的非定性讲述,勾勒出知识结构的模糊轮廓。学生在形式上是被动的,但在思维活动中,仍然居于有意义的主动地位。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讲解,勾勒出知识结构的轮廓,教师处于主导角色的位置。教师若要成为“主导”,重点应放在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上。那么,教师必须转变备课轻备课,重授课的教学思路,确立重备课、活课堂的教学思路。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仅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基本线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着重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广泛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设定使用的媒体和教学方法,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扎实、科学、全面的备课,将会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备课的任务实属艰巨。

三、巧设疑问――思维性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讲过一段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日本的课堂提问研究者把提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徒劳的提问”;另一类是“重要的提问”,而区别两者的重要标志,就是看提问是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疑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实验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日本教育家认为:“这是未来不断开发新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思维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传授知识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轴心,在教学结构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又可以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这一过程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灵魂,教师要尽可能地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如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立论,故意误导等,从而使学生在迂回曲折、历经坎坷的多向思维之后,获取知识。在教学技巧上,教师要尊重持不同观点或者是错误观点的学生,要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四、小结精简――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