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国美人电影

美国美人电影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国美人电影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国美人电影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第1篇

叫板好莱坞电影

长期以来,韩国一向对本国电影市场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有一个时期,韩国电影受好莱坞电影冲击很大,针对这种情况,1970年,政府制定了电影配额制,规定电影院在一年内上映本国电影必须满146天,或者说韩国电影必须占电影院上映影片的40%以上。

韩国电影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可以说配额制功不可没,它为避免美国电影的垄断打下了基础。特别是1999年,韩国影片《生死谍变》上映57天后,打破了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在韩国的电影票房纪录,引发了韩国人民对本土电影的高涨热情,这部电影也被视为点燃韩国电影复兴的火炬,“带动了韩国百年影业迈向新里程”,最终改变了韩国观众心仪好莱坞大片的观影习惯。此后几年,韩国电影票房榜的前几位都是清一色的本土电影,韩国俨然成为继法国后又一个能与美国好莱坞分庭抗礼的电影大国。美国《时代》周刊为此专门撰文进行分析。根据韩国电影界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今年1月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人次创历史最高纪录,其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高达近80%。这个数字意味着,在韩国4500万人口中,每10人就有4.5人看过一场本国电影。

韩国一直对好莱坞电影警惕性很高。1988年,当美国影片《致命诱惑》在韩国举行首映式时,最响亮的尖叫声不是出现在影片中女主角手拿屠刀跳出来的那一刻,而是出现在观众发觉脚下竟然有蛇在四处游动的时刻。据悉,这些蛇是韩国电影发行机构为抗议美国影片在韩国放映而投放的。从此,韩国电影业对抗海外,尤其是来自美国电影市场冲击的动作就在幕后展开,不少担心被好莱坞抢去饭碗的韩国演员和导演纷纷加入到这场无声的战斗中。

守住韩国文化的大饭碗

电影配额制是颇受韩国舆论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韩美签署投资协定(BIT)及自由贸易协定过程中的一个争议焦点。

韩国与美国从1998年开始商谈BIT协定,美方要求将缩减韩国产影片配额与BIT问题同时解决。韩方曾提出把韩国电影的上映天数缩减至73天,但遭到国内影视界的强烈反对。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以剃光头这种极强烈的抗议形式发起大规模示威游行。此次“光头运动”博得了民众的同情与支持,一些激进组织甚至扬言要炸掉电影院,给韩国政府造成极大压力,韩美因此于2000年10月中断了BIT协商。2002年,韩国计划当年结束BIT谈判,财政经济部表示准备“接受美国关于缩减国产影片配额的要求”,从而为好莱坞电影开路。政府也强调这样做是保住出口业经济命脉的惟一出路,据说韩国经济收益的七成来自贸易,经济界有关人士认为,国家必须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带来的优势。

2004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一项旨在鼓励文化多样性的公约,这项公约将把电影从自由贸易协定中排除出去。美国官员和好莱坞制片公司纷纷表示反对,把这称为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曾反复强调,电影配额制度属于贸易壁垒,是美韩签署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最大障碍之一。美国向韩国施加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害怕由此引起多米诺效应,担心其他国家效仿韩国的做法。如果政府今年削减旨在保护和扶持国产电影的配额,无疑是对韩国电影人的生存和本国文化安全提出了最后挑战,正如张东健所说:“我们的确是为了守住饭碗而抗议,但更是为了守住韩国文化这个大饭碗。”韩国“电影文化多元联盟”表示,韩国甘心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就等同于发起一场“反文化”。其实,韩国政府在改变电影配额制问题上始终持审慎态度,以免引发过激反应,因为它意识到这涉及民族感情。就在近日韩国电影界人士纷纷集会抗议之际,韩国政府计划在今后五年内投入4000亿韩元支持韩国电影界。

极端形式的抗争

是韩国文化特色的体现

此次韩国电影界的反美抗议如此激烈,也是在情理之中。自19世纪末到二战前后,美国一直都在肆无忌惮地拿朝鲜半岛作为其远东利益的筹码,不只一次地出卖朝鲜半岛以抚慰日本。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后,韩国处在美军的占领管制之下。韩国政府成立后,随着自身实力的壮大,韩国人的“自主”意识增强,同时对美国的感情也非常复杂。韩国之所以能实现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与美国的援助和成全是分不开的。韩国新总统上任后,最先访问的国家是美国,甚至韩国政府的主要政策也总要先向美国报告。然而,美国并没有被韩国民众毫无保留地接受,韩国人对美国的存在和影响表达了无奈和愤怒。特别是2002年6月,美军坦克碾死了两名韩国女中学生,使韩美关系进一步恶化。该事件的判决结果引起韩国朝野的强烈抗议浪潮,各方人士纷纷要求修改不平等的《驻韩美军地位协定》,将犯罪美军的刑事审判权交回韩国。当时急剧升级的反美情绪,也波及韩国演艺界。韩国人性格刚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韩国史学家朴殷植创作了叙述近代以后日本侵略过程的《韩国痛史》,以及抵抗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史《韩国独立运动血史》,表现了韩国人对待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态度。他们可以为抗议日本教科书及其领土争端而采取示威、剃光头甚至断指、自焚等过激的行为,充满着破釜沉舟、“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豪情。可以说,极端形式的抗争也是韩国文化特色的体现。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 《美国丽人》 现代生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231-01

1 后现代电影文学

电影文学区别于纯粹的电影艺术。电影文学是指电影文本的创作,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它是以文学语言的形式见诸于导演和读者的文学。电影艺术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包括导演,演员,摄影,美工,作曲,编辑等。两者互为前提而存在,若没有电影的综合艺术,电影文学无法走向大屏幕、走向大众,若没有电影文学作为基础,电影艺术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本文所谈的是各个因素中的基础部分—— 电影文学。

当电影文学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并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时候,就变成了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它既不是一种电影文学的类型(如灾难电影文学、战争电影文学等),也不是一支电影流派(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等),而是在后现代主义全面影响社会生活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与电影文学充分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电影文学风格。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的界定是模糊的,正如后现代主义的界定具有模糊性一样,只有感受到后现代主义电影文学的特征,才能真正感受到后现代主义对电影文学,甚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 《美国丽人》的后现代电影文学特征

由萨姆·门德斯执导、艾伦·鲍尔执笔的美国电影《美国丽人》荣获第72届奥斯卡金像奖8项提名,独揽5项大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奖,成为当年最大的奥斯卡赢家。影片以美国城郊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男主人公莱斯特是一位普通公司职员,一成不变的生活使他感到压抑,直到他遇见了女儿的密友安吉拉,才重新燃起了爱的渴望。事业有成的地产商凯罗琳(莱斯特的妻子)到了中年却卖不出去一套房子,对成功的痴迷使她与另一位地产大亨私通。女儿珍妮憎恨父母亲不与她沟通,于是与渴望摆脱平庸的安吉拉成为好友,和邻家儿子瑞奇成为男女朋友。看似平静的生活中却隐藏着波动与不安。莱斯特和凯罗琳双双进入了中年危机,邻家儿子瑞奇成天用摄像机偷拍珍妮、贩卖,瑞奇的父亲费兹是个古板的上校,却与法西斯有些关系,还有隔壁的吉姆和吉姆,他们是一对同性恋伴侣。虽然莱斯特的觉醒让影片不乏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但浓重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使影片充满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3 《美国丽人》与现代生活的后现代性

《美国丽人》对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现代生活的种种问题。“资本主义在前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付自然,工业化阶段便集中精力对付机器。到了后工业社会,自然与机器都已隐入人类生存的大背景,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人与人、人与自我的问题。”①在这个后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社会的发展却将精神远远抛在脑后。现代人开始丢掉本质,忘记自然的恩赐,彷徨、压力、空虚、恐惧、虚伪成为社会的症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问题便的更加突出。生存在后现代社会的人们开始寻求慰藉,反对前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秩序成了后现代生活的特征。

莱斯特无疑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代表。他过着无聊乏味的生活,就在他几乎丧失人类天性、成为后工业社会的雇用机器的时候,偶然间的发现让他重新拾起生活的乐趣,反主流社会秩序和意识形态是他生活的最大特征,也是现代生活后现代性的体现。虽然他的生命被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所结束,但是他的死却让世人警醒,给人一丝希望。

总之,《美国丽人》的电影文本的内容题材、叙事策略和手法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特征,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状况。后工业社会虽然以其复杂性和多变性使人感到迷惑,无法前行,但是好的后现代电影却多少能给人以启示,让人们去聆听心灵的声音,体会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万丽娅.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叙事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

[2] 段汉武.《美国丽人》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5).

[3] 汪明珠.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特征[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3).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国电影;华人形象;误读;对话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一度以“他者”角色出现。中国影像在好莱坞的大量制造的过程,是一条异域社会文化“奇观”的生产线。同时,误读一直存在于美国电影华人形象的塑造和解读过程中。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的嬗变和传播过程值得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一、误读:电影传播中的双刃剑

误读(misunderstandhlg)意即不能得出事物正确的或原本的含义,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在现代高度互动的传播语境下,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向度都远远超过传统的单向式传播,但也能造成误读。对于误读之于电影传播的严重影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的《电影美学》论述道:“电影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鉴赏,首先遭到灭亡的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作品本身,甚至在作品还没有问世之前。”

正当中国人为美国电影误读自己形象而烦恼的时候,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在晚年时却为自己“充满诚意”的电影《中国》中的华人形象被误读陷入了深深懊恼。1972年春,安东尼奥尼应中国的邀请拍摄影片《中国》,但是,后来该片激起的争议不断。

误读是双向的、相对的,在美国电影和电影人误读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在误读这些将镜头对准中国人的美国影像。正如王蒙《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人》所言:“我们(华人)与欧美人互为主体与他者……需要一个过程学会更文明也更聪明地共处于一个多元的世界。”

虽然误读一直存在于美国电影华人形象的塑造和解读过程中,但并不能阻挡跨文化对话的潮流,误读本身也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效应。新的跨文化传播学的基调应是平等意义上的文化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和睦共处,而电影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它独特的传播方式可以跨越语言鸿沟,将传播内容诉诸画面和声音,可参与承担在不同文化间沟通、对话的使命。

二、影像对话的“综合效应”

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虽然一度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但在当今的消费文化时代,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这样的局面在渐渐改观,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也同样产生着利人利己“本土明星”效应。

“章子怡”,这个名字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全球100名最有影响的人物”的名单里。2006年的《时代》杂志一语道破章子怡的意义:“她是中国给好莱坞的惊喜……”这至少说明:章子怡在美国电影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她是好莱坞华人形象存在的受益者。

章子怡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个人因素,还因为在她身后的是一个日益强盛的中国,以及蓬勃发展的亚太电影市场。以章子恰为代表的好莱坞华裔演员的成功,无疑包含着文化传播和商业因素。

由于美国本地观众组成的多元化,美国电影注重添加各国、各种族的文化元素。为了打人中国以及亚太市场,赢得当地观众认可,美国好莱坞电影“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在一部影片中不同肤色演员的背后,往往代表的是不同国家、地域的海外市场,甚至还要“点缀”一些“本地面孔”以迎合当地市场。例如《泰坦尼克号》、《美国往事》等无华人角色参与叙事发展的电影中,也可以看到华人的身影。在此背景下,章子怡、李玟等华人演员和华裔艺员,成为追求“双嬴”的好莱坞“造星运动”新主角。

1 产业效应。

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好莱坞电影产业链在国际分工上的体现。

在美国电影出口协会的组织下,好莱坞的众多电影制片厂联合致力于提高影片出口和控制海外的发行网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则是好莱坞在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中国国内每年引进20部左右的外语分账大片也由该集团的专门引进公司负责挑选、引进、宣传及发行,以“上影”为代表的各大电影制片厂,也是目前电影制作方面的主要力量。此外,民营企业如保利华亿、华谊兄弟、世纪英雄等公司成为电影制作中的重要力量。

中国电影由于拥有可以和北美媲美的潜在本土市场,还拥有自己的影视制作基地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中国电影产业只有自身发展完善了,才能拥有独立的话语权,电影中的华人形象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2 效应。

效应指的是消费带动效应。一部电影拍摄包括各种活动,拍摄所需的交通、通讯以及其他的各种消费都在某个特定区域(如影视城、摄影棚、《末代皇帝》到故宫实景拍摄)来实现,同时这个主创团队的消费也在这个地区实现,他们的旅游、健身、娱乐也在这个区域完成,拍摄出的影片又会对这个地区(如北京)产生宣传效应,带动旅游、文化消费活动。

例如,美国电影《苏丝黄的世界》(The Worldof SuzieWong,1960)为香港所带来的效应就非常明显,“苏丝黄”形象成为香港的文化名片。除了香港、上海、北京、南京、天津等美国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中国城市,以及乔家大院、故宫等人文景区,也获得了电影所带来的海外传播效益。位于美国本土、经常成为电影拍摄外景地的唐人街成为游客观光旅游胜地,美国电影中的华人影像的效应显而易见。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第4篇

一、引言 

本文将运用简单的心理知识,从好莱坞童话成分的应用、模范化的主角、单纯的故事和电影中童话颜色的渲染这几个角度,赏析这类影片中的“童话”韵味,找到在内心中与童话世界有关的记忆,并解读美国电影论文是如何在导演的精湛拍摄技术下,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引起共鸣的。 

二、好莱坞电影中童话成分的应用 

波顿电影中的童话被人形容为“黑色童话”,这些童话的类型是神秘、恶势力和惊悚的,这也是其与其他好莱坞电影的不一样之处。这种个人关于童话的习惯养成,离不开他幼时对童话的深爱和自己对童话的理解。 

波顿的作品无论是空间、事态还是夹叙,都能让人感到经典的童话韵味,在此浅谈其特色鲜明的三个要素:真实与虚幻的交错、家长作用的不完整性和性的缺失。真实与虚幻的交错在波顿的影片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让观众在现实与幻想中自由穿梭,这在《大鱼》中有很好的体现。这部电影有两条情节路线:一个真实的情况——爸爸将要过世,儿子回来探望爸爸,最后完成了父子间灵魂上的交流,获得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另一个,比较重要,存在于经典的童话故事中——父亲在与别人高谈阔论,说自己经历了困难重重的探险之后,拥有了完美的感情,他的朋友存在于他的故事中。浓厚的幻想氛围颠覆了观众的感官,和影片中儿子一样迷茫,一个现实中的人活在虚假的世界里,这是为什么?原来,爸爸的每个经历的核心都是真的,生活满是艰难与平庸,通过更完美、更能安慰人的方式来编写生活的经历,可以使自己和他人都能积极地看待生活并接受现实。电影中的虚假成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美,也低调地阐述了家与生活的意义,成为波顿众多作品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安徒生的童话中家长作用的消失是一个重复的剧情,波顿很好地传承了这一经典作风,并结合了自己的风格。他的电影主角鲜有母亲,少数的母亲角色也是跑龙套,没有实在意义,以致母爱的痕迹不存在于他的影片中。一切的源头都是由父亲开始的,紧接着就是他们儿子的悲惨剧情。因为电影中母爱的缺失,使得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完美的,这种硬伤在孩子身上不可抹去,从而使孩子的身上有了正义与非正义的矛盾存在。因此,会有生性本善良的爱德华成了杀人怪物,旺卡会面无表情地惩治他不满意的儿童。 

波顿电影在描述黑暗时,不管恐怖、邪恶到什么程度都不会出现与“性”有关的成分,这点与传统童话类似。而波顿的全部电影都无性话题,这在当代好莱坞电影中可谓独具一格,如果认为他是为了区分电影类型、让未成年都能欣赏到的话,倒更可以把他想成一个还有童心的电影工作者,对童话的热爱从未削减并深受童话感染,这种感染是不知不觉、深入内心的——真正的童话中没有性。 

三、模范化的主角、单纯的故事和再现的话题 

传统故事中,后妈都是扮演邪恶的一方,哥哥姐姐都是受到偏爱并与后妈沆瀣一气的坏人形象,而主角是正义的,虽经历坎坷但终会有好的结果的另一方,这就是童话的主角被模范化的特色。他们似乎从来就不被人们看好,处处与人群不和,就是人间的另类,但他们天生善良、大度、宽容。这种典型的角色应用,使得人们怀疑主角就是波顿自己在童话世界里的化身,他多次在影片中运用和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这种观点不是空穴来风,少时的波顿有自闭症倾向,父母的不支持,伴随着孤独长大的他后来做动画制作人时,显得尤为苦闷,但不断奋斗的波顿最后还是成就了自己的电影事业。波顿选择模范化的童话主角来表达影片的主旨或自己对童话的理解,主要是他擅长对这一手法的运用。 

传统的童话都有固定的模式剧情:主角离家出走——开始冒险或寻找某某——最终返程;它们的话题也是相似的:主角的冒险旅程中会发生偶遇,遇到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或者事,从而完成自己的梦想或是最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不仅是传统的剧情,也是波顿童话电影中的映射。从故事的发展历程上看,波顿的电影人物都是因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从而迈进了另一个世界,碰上令人无法想象的人或事,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变化,结尾还是回到了自己熟知的世界。如《僵尸新娘》《爱丽丝梦游仙境》都有相似之处。 

因为模范化的人物,类似的情节和经久不衰的童话话题,波顿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批判,人物形象随意、没有新鲜故事、电影缺乏内涵等,客观上说这是事实,他的作品好像只是一场视觉盛宴和一个浅显的道理。但是,正因为这些不足让他获得了观众的关注:场景、主角、讲述话题的风格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回忆,尽管观众已经知道故事的结局会怎样,这使得“他的经典作品就像《安徒生童话》那样经久不衰,直击人们的心底”。 

另外,他作品中的童话韵味就如同《安徒生童话》一样,虽然简单但足以丰富人们的内心,也没有因为老套的剧情和电影人物的模型化而显得肤浅。再看看《大鱼》这部电影,一般观众会把它看成以爱和谅解为题材的童话,但其真实内涵不仅仅是这样,它是除了简单生活之外更深刻的童话——在我们身旁到底有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哪些是虚幻的?生命与命运之间有哪些关联?父亲吹嘘的话语中反映了生活的不容易、对生命的不断追求、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更高要求、对爱情的不将就,等等。每一个场景的出现都有不同的内涵要表达,对生活有不同感悟的观众从中得到的是不一样的启发和打动。

四、好莱坞电影童话色彩的渲染 

随着科技的发展,银幕上的画面逐渐有了颜色,宣告着电影制作的另一个潮流的到来。正因为这突破性的改变,使得有色彩的电影成为观众面前的主角,此后,黑白电影退出了历史舞台。将色彩加到银幕上不仅使得表现内容更具真实性,而且提升了电影的表现力,更容易将电影制作者的意图表现出来。选取现代电影作品的色调内容进行赏析,透露给观众的信息是电影制作的美学应用、制作意图已经可以通过丰富的视觉效果进行体现,相比黑白色调,彩色更具表现力,进而推动电影的内涵与制作水平又前进一步。电影的革新浪潮,使得制作者的个性更加张扬,审美品位更加有内涵,也使得制作者更容易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在发泄作者内心的情感因素时,不管是在文化、感情上,还是制作的独特性上,制作者在努力使影片具有更广泛的美学上的进步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深度的影视思索。 

《天使爱美丽》是法国导演让·皮埃尔·儒内比较出色的电影之一,在其上映之后便风靡全球,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几项全球大奖。电影的内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艾米丽,乐于助人,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故事。电影中艾米丽做的事情包括送还给老人50年前的时间囊、为警察和买烟女进行搭桥牵线、为水果店老板帮忙、帮助玻璃人认识这个美好的世界、为寡妇重新找回真爱……童话般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流连忘返,仿佛又回到了安徒生童话的那个年代。

以此开头,艾米丽把自己的双手伸向了每个有需求的人。她花尽心思制订了一个乐于助人的方案,但隐藏自己的姓名。“爱心天使”总是围绕在人们的身边。但我们的“天使”也会有自己的小烦恼,一份莫名的相册就像《灰姑娘》中的水晶鞋引导她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一样,在老邻居的帮助下,艾米丽抑制内心的胆怯,大胆将爱说出口,获得了自己的另一半,她的身体也注入了新的生命。经典的灰姑娘情节,在这部电影中有了映射,让观众领略了一个带有颜色的“灰姑娘”故事。整个故事更好似一个安徒生童话,简单、纯洁、幸福。拍摄的画面像一片五彩缤纷的气球,色调的不断调整、运用、转换,精彩地把一个豁达开放、聪明善良的小姑娘行为,记录得积极向上。女生天生的想象能力在五彩缤纷的童话色调中得到了极度施展。《天使爱美丽》的童话色调是相当有个性的。开始人物出场时,满满的似乎要从里面泄出来的黄绿色,感觉不是生活中见到过的而是童话中的那种绿。但这种颜色的选用,恰到好处,给观众以视觉上最大的舒适度。电影里的外景,绿色的运用彻底征服了观众,而室内的颜色大多是黄色和红色,自然而然让观众与看过的童话场景联系了起来。 

因颜色使用而表达出浓厚的童话韵味是这部电影的亮点之处,也更好地渲染了电影的主题。导演的用意在于激发观众心理上的喜悦,展现童话世界中的美好。绿色是大自然生机盎然的代表,让人感觉协调、舒适,是最满足人眼要求的颜色。同时绿色代表的是生命和和睦,绿色所代表的欣喜、愉快是其他颜色所不能替代的。光谱的排列中,黄色的亮度最高。因为黄色代表舒适,归于暖色调一类,描述人的心情时是祥和、温柔的,所以象征美满和暖心。正因为它的亮度高,在单纯的背景下比较凸显,因此带给人的感觉就是欢快的,具有阳光积极的特征,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延长观众的视线。红光的波长在颜色中居于首位。所有颜色,都比不上红光对眼球的刺激效果。红色是阳光和火的颜色,有暖和、热能、情绪激动的象征。橘红色是一种可以闻到阳光味道的颜色。热烈的红色,总是不能在人们的脑海中一闪而过而不留痕迹;红色又是爱情、激情、兴奋等情绪的代表色,那是鲜血的颜色,涌现的是一种势不可当的热情。所以,红色的出场效果是惊人的,让人瞬间激情四射。这在童话画册上才有的颜色效果,被导演搬到了银幕上,自然有了一种不同但又熟悉的童话韵味。 

电影不只拥有了童话故事的美,也反映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即使是在童话王国里,女主人公也会遇到如同巫婆刁难的挫折。但是就像失意的画家、被抛弃的邻居、痴呆的水果售货员等,看似弱小的群体,集合在一起,就成为无依无靠的艾米丽的坚实后盾。有人说童话故事里都是骗人的,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像艾米丽那样乐于助人。爱心总是可以得到爱的回报的,只要一直坚持下去。 

美国美人电影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当幸福来敲门》;个人主义;价值观

一、影片简介

《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of Happyness)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该片主演威尔•史密斯因为在片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006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故事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角的原型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纳。克里斯•加纳在成为投资专家之前是一个推销员,尽管他很勤奋努力,却总没办法让家里过上好日子,妻子不堪生活的困苦离开了他,他却坚持带着5岁的儿子追寻幸福之路。好不容易得到一份证券公司实习生的工作,却被告知实习期间没有薪水。在这6个月的实习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但是克里斯始终坚信,只要努力进取,终会成功。他在数字上的天赋以及做推销员时训练出的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再加上他超常的努力勤奋,克里斯最终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投资专家,并取得巨大成功。

二、个人主义――美国核心文化价值观

电影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科技与多种艺术元素诸如文学、音乐、美术的综合,它反映和表现了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电影能够非常集中地表现出某类文化的主要特点。美国电影中传播的主流价值观就是为美国主流社会普遍认同的精神文化传统和文化核心价值观。美国是典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国家,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美国精神的主体。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赫(1991)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真正核心”。胡文仲教授(1992) 曾指出,“不了解美国的个人主义就不可能理解美国人的行为”。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渗入了当今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影片中的克里斯•加纳在穷困潦倒中表现出的乐观积极、努力向上的精神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的完美诠释。

“个人主义”这个术语最早的用法是法语形式的“individualism”,来自欧洲人对法国大革命及其根源(启蒙运动思想) 的普遍反应。(陈曦,2008)该术语在19 世纪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发展成为一种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也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按照美国学者萨姆瓦(1988)的解释,个人主义价值观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和尊重隐私等层面。其在文化上主要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在美国社会别强调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独立性、责任心和自尊心。只有具备了这些品性,才能作为一个人而受到尊重。

三、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影片中的体现

首先,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影片中表现为主人公独立的观念和自助的精神。 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中的核心思想就是独立精神,即鼓励自主、自立、自强不息,相信任何人凭着自己的努力都能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自助精神也是个人主义观念在美国文化中的一个体现。片中通过男主角的儿子克里斯多弗讲的一个有关上帝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一个落水者在水中挣扎,不求自救,只是在心中虔诚祷告,祈望上帝来救他。一艘船开过来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他说上帝会来救他因此拒绝被救;另一艘船又开过来了,他依然一心等待上帝的到来,结果自然是他被淹死了。到了天堂,他质问上帝为什么不去救他?上帝回答说:“为了救你,我派出了两艘船。”我们在一笑之后,都明白了这个自助者天助的道理。

其次,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在对他人的尊重。 片中男主人公穷困潦倒,其妻子不堪忍受,先是无休止地争吵,后来闹至离婚。克里斯一直都是理解和尊重妻子的选择,但是对于孩子的抚养权一事,他坚持让孩子跟他一起生活,因为他知道一个中年黑人妇女,又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自己的生计就很难应付,根本不可能照顾好儿子。 当父子俩流离失所,好不容易在收容所等到一个床位,儿子克里斯托弗临睡前问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他而离开的?他也只是向儿子解释妈妈有她离开的理由,这是她自己的决定,跟别人没有关系。

除了对妻子的选择尊重以外,主人公也没有因为孩子对他的依赖而将他看做是自己的附属,他始终将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第一次无家可归,父子俩只能留宿在地铁站里的厕所里。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父亲编了一个故事,让孩子想象回到恐龙时代,将厕所当成避难的“山洞”,孩子在父亲的怀里安详地睡着了。另外,在篮球场边,主人公无意中打击了儿子对篮球的兴趣,但看到儿子沮丧的神情,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接着他对儿子说了一句话:“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你不能成才,即使是我也不行。永远不要说你自己不行,也不能让人家说你不行,那些自己不行的人才往往说你不行。”由此可见,克里斯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而是尊重他的选择,并努力培养他的独立精神。

再者,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还表现在艰苦的个人奋斗历程。在影片中主要表现在他面对生活时的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影片中令人最难忘的画面就是男主人公奔跑的身影。第一次奔跑是为了追回被街头卖艺者拿走的扫描仪,这可是他全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第二次是为了争取机会与投资经理共同打的士,却没有足够的钱付的士费,只能以逃跑来逃避;第三次是因为乱停车而被捕入狱,第二天一早蓬头垢面离开警局就一路狂奔去公司面试;第四次是在实习期间,被赶出旅馆;另外由于无家可归,每天下午下班后接了儿子就要尽快跑到收容所去排队,只是为了给儿子争取到一个睡觉的床位。整部影片中就是通过奔跑表现他对幸福的追求,“追求幸福”这一理念始终贯穿整部影片。这一价值观可以追溯至美国建国之初。在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如下原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影片中通过克里斯对这个原则进行了解读,即为何是追求幸福的权利,而不是获得幸福的权利;其意在指出幸福是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

奋斗的过程中免不了挫折,面对挫折是缴械投降,还是逆势而上。片中主人公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影片刻画了一个穷困潦倒但坚韧不拔、努力进步的美国平民形象。投资失败,妻子出走,朋友寡情薄意,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几经努力后,他以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资历击败其他高学历的候选人通过面试做实习生,朝成功迈出了第一步。然而这仅仅是他噩运的开始,由于没有薪水,他不得不在下班后带着儿子到处去销售扫描仪以维持生计。然而天意弄人,在他好不容易卖了几台机器,父子可勉强度日了,因为忘了纳税,所有的存款几乎都被政府扣除,他彻底破产了。另一方面,他为了能从20 个实习生中脱颖而出,成为证券公司的股票经纪人,他充分利用上班期间每一分钟的价值:打电话时从不放话筒,这样每天可节省8分钟的时间; 另外他整天都不喝水,以省下上厕所的时间。下班后他又匆匆赶到收容所去排队等床位,晚上安顿好儿子后,他就着收容所走道的灯光通宵达旦地看书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无论境遇多么糟糕,克里斯总是一如既往的乐观与勤奋,因为他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幸福迟早会来敲他的门。

最后,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还表现在对个人、社会、家人的责任感。责任一方面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还应该对社会、家庭、朋友等负责。片中的主人公克里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尽管人生的道路对他而言不可谓不坎坷,但他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追寻通往幸福之路。当他看到从证券交易所出来的人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决定要做一名证券分析师,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长处――数字上的天赋和善于与人交流,所以即使是在妻子的冷嘲热讽、现实的极端困境下,他从不低头,并最终证明了自己。还因为对儿子的责任,使克里斯能够战胜如此恶劣的环境,赢得事业的成功。克里斯自己的童年很不幸,直到28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父亲,所以他一直都对自己说如果将来有孩子的话一定要让他过得幸福。本着对儿子负责任的态度,克里斯坚持要得到儿子的监护权,因为他知道他的妻子是不可能给儿子更好的照顾的。当父子俩流离失所来到妇幼救济站时,得知只有儿子能留在那儿,他大叫“不行,我得和儿子在一起”。正是责任,让他在困境中能够坚持不放弃,从绝望中看到希望。

四、结 语

罗思•本尼迪克(1934)在《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中认为,基督传统、共和主义和个人主义构成了美国文化模式的三大要素。其核心是基督教思想影响下的人人平等自由和个人奋斗的价值观。电影作为一门集中反映一种文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最直观折射出该国的文化模式。《当幸福来敲门》就是这样一部优秀影片,让观众透视美国的文化模式,了解美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本文主要通过片中主人公克里斯的人生奋斗历程来解读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崇尚自由,自立,自主;突出个人价值,个人尊严等。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不同于我们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所谓的个人主义,不是自私、狭隘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贝拉赫,等.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M].翟宏彪,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 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2(03).

[3] 陈曦.美国文化的精髓――个人主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4).

[4] [美]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陈南,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