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荷花诗句

描写荷花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描写荷花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描写荷花诗句

描写荷花诗句范文第1篇

描写桃花的成语

凡桃俗李: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

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桃羞杏让: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桃腮柳眼: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浓桃艳李: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桃花人面:事本唐孟棨《本事诗》。崔护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访,物在人去,慨叹不已,题一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夭桃襛李: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描写桃花的诗句

1、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3、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5、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6、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7、千古武陵溪上路,桃源流水潺潺。——张宏范《临江仙·忆旧》

8、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9、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白居易《晚桃花》

10、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11、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

12、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3、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14、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15、春坞桃花发,多将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头。——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桃坞》

16、桃花水到报平渠,喜动新流见跃鱼。——黄图安《闲咏二绝》

17、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8、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19、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20、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郑板桥《沁园春·恨》

21、念远心如烧,不觉中夜起。桃花带露泛,立在月明里。——聂夷中《杂曲歌辞·起夜半》

22、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23、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李白《箜篌谣》

24、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一百首》

2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26、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8、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2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30、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阴铿《渡青草湖》

31、为君沉醉又何妨。——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32、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白居易《彭蠡湖晚归》

33、一树桃花,向人独笑。——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34、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35、正过雨、荆桃如菽。——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36、桃花欲落柳条长,沙头水上足风光。此时御跸来游处,愿奉年年祓禊觞。——刘宪《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37、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38、宝钗分,桃叶渡。——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39、而今丽日明金屋,春*在桃枝。——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40、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4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42、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43、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44、正艳杏浇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45、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李白《上之回》

46、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多。——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47、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辛弃疾《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48、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49、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元稹《樱桃花》

50、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51、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52、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李白《久别离》

53、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红梅》

54、因君树桃李,此地忽芳菲。——李白《赠秋浦柳少府》

55、醉折残梅一两枝,不妨桃李自逢时。——陆游《落梅》

56、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57、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58、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李商隐《茂陵》

描写荷花诗句范文第2篇

走进南园的荷花池,一朵朵荷花犹如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映入我的眼帘。我忽然想到了描写荷花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粉嫩粉嫩的荷花在绿油油的荷叶中冒出来:有的早已穿上了花瓣裙,有的含羞带臊地露出几片花瓣,有的把自己裹得紧紧的,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荷花池里不仅荷花美,而且荷叶还千姿百态:有的像高大威猛的超人站在池中,有的躺在杆上做它的美梦,有的却胆小如鼠,总是躲在其它荷花和荷叶的杆下,生怕哪天打雷闪电会击到它……

啊,荷花池真美!

描写荷花诗句范文第3篇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也是友谊的种子。故而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作为小荷班成员,在学习中得像荷花的茎一样不蔓不枝、独立自主;在合作展示的时候,尽管是荷叶,但要用碧绿衬托出荷花娇美的粉红;在生活中,更要像荷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在交往中,要如荷花一样友好相处,作友谊的象征。

二、 建设梯度

1、第一阶段——认识荷花

通过资料、图片等内容搜集,让学生在低年级段对于荷花的样子及生长环境有初步的了解。

2、第二阶段——画荷花

与美术课相结合,让孩子在对荷花有充分了解之后,可以描绘荷花,还可让孩子用彩色卡纸粘贴荷花,并将孩子的作品张贴于教室。

3、第三阶段——读荷花

建立《小荷集》(积累本),积累有关描写荷花的诗句或美文,并了解相关作者。及时将意义深刻的句子打印张贴。

4、第四阶段——赞荷花

深入了解荷花的高贵品质,并认识具有荷花品质的名人。

描写荷花诗句范文第4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3.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并能想象画面,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

一、引――盘活经验,理解诗题

1.揭示课题。

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可以看出。

生:送别的地点是在净慈寺外。

生:送别的人是杨万里的朋友林子方。

2.师: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杨万里的一位朋友。以往学过的送别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生: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3.师:这首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设计理念:温故知新,为体验这首诗独特的送别情感做好铺垫。

二、读――疏通词句,整体感知

1.俗话说,诗画一家。请同学们听着配乐诗朗诵,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景象。

2.这么美的诗,想读吗?(自由读诗,读正确、流利。)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别人听,看谁读得最好。(找伙伴、找老师共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分配读等。)

4.再读诗。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对诗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并画出难理解的词句。重点理解“四时”“无穷碧”“别样”等词句。

5.根据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读出诗句的节奏韵律。

设计理念:“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见自得”。读书要求层层递进,由读准音、读顺句到读出节奏,要求逐步提高。

三、述――感受画面,生动描述

1.同学们,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三、四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蓝天 碧叶 映日 荷花。

3.同学们,你能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师:满池的叶,满眼的绿,远远伸向远方,与蓝天相接。

4.引导学生说说荷花在六月阳光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5.师:看啊,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吗?

设计理念: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教学中着力为学生的个性解读提供机会,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启发学生用大胆的想象去填补诗歌意象的空白,用语言去再现优美的画面。

四、品――体味语言,感悟诗情

1.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细细揣摩,可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

2.学生读诗,教师相机引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3.生交流。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然,但读者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领略到了西湖美景。

生: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与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既写出莲叶的无边,又渲染了天地的壮阔。

生:映日又与荷花相衬,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

4.师:在诗人的笔下,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夏意浓浓的西湖像一位热情的姑娘对我们嫣然微笑。诗题写送别友人,可诗中没有叙写友谊,没有抒发离愁,而是描写了西湖的如画美景。现在同学们再吟诵这首诗,想象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感情。(生自由朗读,品味)

5.生交流。

生:高兴的心情。友人前程似锦,诗人送别自然高兴。

生:明朗的心境。朋友的离去,不等于友谊的失去,所以诗人眼中是美景,诗中是美景。

生:诗人以美景送别,想让美好的回忆成为永久的珍藏。

6.师小结:我们同学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荷花的别样红,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

7.古人以诗明志,以诗寄情。让我们在诵读中体会诗人那一份别样的情感吧。(学生背诵,诵读)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语言,享受经典语言的内涵和魅力,促进语言积累,得到美的熏陶。反复诵读,细细揣摩,大胆猜想,各抒己见。

五、拓――拓展欣赏,丰富积累

1.媒体出示杨万里另一首描写荷花的诗《小池》,让学生结合生字注音自读。

2.让学生结合投影插图和注释,说说自己看到的画面。

3.比较学习。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根据要求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4.引导归纳。冰清玉洁的荷花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对于美的事物,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钟情于她。

设计理念:教师用活教材: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适度的拓展阅读,使教学内容丰满充实。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初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以荷花为吟咏对象的古诗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有关诗作读一读,品一品,并挑选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抄下来,并附上阅读赏析,准备在班上交流。

描写荷花诗句范文第5篇

歌词中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神兼具,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一点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时光缓缓流淌”这是以缓缓流水比喻“时光”;“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这是拟物,把女子比拟成嬉游荷塘的小鱼;“荷塘你慢慢”唱、“月光你慢慢”听,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哗哗流淌的荷塘说成是“唱歌”,宁谧皎洁的月光成了静“听”的知音。其中,“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听觉诉之于嗅觉,“小荷淡淡的香”写尽琴音的缥缈、悠扬和美妙动听。

歌词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也是十分有特色的。“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梦境本是虚无缥缈的,但作者把它说成可添可著的“衣裳”。“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心灵可有窗户?“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忧伤是人的内心情感,怎能如实物般让人采撷?……这些都是化虚为实,就是作者将主观性很强的思想、心绪、情感等外化为具体形象的客观事物,变无形为有形。不仅如此,作者还结合景物来表达情思,在景物描写中,寄托自己内心情感。宋代范晞文《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整首歌写“迷人的星光”、“淡淡的月光”下,“微微荡漾”的荷塘上弥漫着荷花的芬芳,还有若有若无的琴音、翩翩飞舞的萤火虫……作者通过描绘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传达出人景和谐、人与人之间多情的意蕴。

歌词营造的意境幽美脱俗,这得益于作者选取的具有审美特质的典型意象。词作中用“月”来寄托相思的深情,同时它又是情感高洁的象征;“淡淡月光”、“梦”这类意象,给全词披上了一层朦胧色调;意象“莲”有着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纯洁,又因与怜爱的“怜”谐音而多用来表达爱情;“鱼儿”这一意象的选取也是颇具匠心的,在乐府诗中,“鱼”是一个有着丰富内蕴的意象,这里取其是爱情婚姻的象征,传达了“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另外,《荷塘月色》还有明显地化用古诗词的痕迹。开篇“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就是源于《论语·子罕》中将流水比喻成时光的创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及古典诗词中“抽刀断水”的启发;“等你宛在水中央”则是对《诗经·蒹葭》里诗句的直接借用——“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由此看来,学生在写作散文时要学会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学会恰当地处理虚和实的关系;善于化景物为情思,从景物中写出自己的感情来;或者能够将心绪、情感等物化,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这样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景物描写不单调、不刻板,情感抒发不苍白、不生硬,文章自然也就形散而神聚、优美而又有神韵了。若能在行文过程中恰到好处、巧妙地化用古诗句,那就无异于为作品锦上添花了。

荷塘月色

凤凰传奇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那时年轻的你和你水中的模样

依然不变的仰望

漫天迷人的星光

谁能走进你的心房

采下一朵莲

是那夜的芬芳还是你的发香

荷塘呀荷塘你慢慢慢慢唱哟

月光呀月光你慢慢慢慢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