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U-4

前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的重大国策,只有发展好了教育,才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支援国家的建设,土木工程专业是建筑类专业学校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从事土木工作的人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实际教学中仍多采用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很有必要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上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

1.在课程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倡使用现代化、科学的教育体制来教导学生,在新的体制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重视,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因此各个学校当前的目标就是如何更加了解学生、如何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围绕这些目的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因此,建筑学校要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授课教师必须要抛弃以老师为主体的旧模式,深刻地认同把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时把学生这个主体因素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在课程设计时更有针对性,课程设计的效果才更好。其次,授课教师一定要在课程设计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把学生为主体这个教育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服务学生为最终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2.重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案例的多样化,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学案例是相关教学内容的生动展现,教学案例选择的是否成功,与最终的教学质量优劣密切相关。所有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注意科学性、合理性,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性,为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房屋建筑学的教学案例最好能从身边的生活实践中选取,比如学校里的实验楼、宿舍楼等,用这些作为例子,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更好地去研究所学的内容。在多选题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能够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时候,难免会有不足的地方,通过实物观察和自己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在专业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起到了引路人和实施者的作用,教师引导的效果如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师对学生引导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耐心,不要一蹴而就,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应该注意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进行到教学实践环节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作业,作业布置应该合理、科学,要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来给学生建立起跟他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建筑设计理念。比如在布置构建方面的作业时,可以布置货仓的规划、别墅的规划等,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建筑规范的重视,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材都没有突出建筑规范的重要性,但是老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和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向规范的设计道路上前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要详细的给学生讲解。

3. 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目前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有一个现状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现有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对参与教学活动缺乏积极性,也很少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现代教学模式所不提倡的,因此,必须要大力地推进教学改革,敢于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新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围绕这个主题,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以下粗浅的探讨。

案例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案例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形象、生动,更加具有直观性,根据要讲解内容的不同,选取相应的典型案例来进行剖析,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研究兴趣,还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大大超出预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运用时,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授课教师应该确定本次课所授教学内容的大方向,比如进行的是餐厅设计、教学楼设计等,就应对所讲内容的基础性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为下一步的设计打好基础;第二:老师应该选择那些科学的、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组织学生针对设计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总结设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在这些过程中,授课老师适时给学生以引导,在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第三:课程设计和建筑模型可以相互结合。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实现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设计可以和建筑模型制造相互结合起来,因为建筑模型是以直观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将抽象知识点具象化,所以,授课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为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建议学校采购些必要的建筑模型,为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与建筑模型结合提供教学支持。此外,若是针对简单的建筑模型,应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共同完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既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也很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加以运用。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拿出来,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分析、讨论,教师做好引导及最后的总结,点评学生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修改时有方向和目标。但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运用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是设计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剖析,然后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要求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教师对学生们的讨论及问题回答做总结。第二是设计草图阶段,教师应该根据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严格审核学生给出的设计图纸,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教师给学生指出草图中不合理之处,给出修改意见,耐心引导学生,直至设计草图通过审核为止。

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一项突破,发挥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等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内容,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课件教师应该自己制作,但制作过程应参考那些优秀课件的积极因素,争取做出比较有创造性的优秀课件。当然教师也必须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引路人依然是教师,教师授课若能与多媒体教学良好的结合,不仅促进教学的优质与高效,而且也更能够体现多媒体在辅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教学法的应用。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了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毕业以后自己展开设计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实践环节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开始学习之前,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好施工企业丰富的现场资源,组织学生去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学习,这样学生会对自己以后所学课程有一定的概念,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和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方应该和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协议规定好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展开铺好制度上的道路,另外,学校要分阶段组织学生去现场实习,实习的时候,不能为了实习而实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目的学习才更有效果,在这样一个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为将来的独立设计打下扎实基础。

4.专业教师应适当从事建筑工程设计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较好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学生能绘制出满足课程设计要求的设计图,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建筑工程设计的水平和能力对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专业教师应适当从事实际工程设计工作来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以便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学生的自身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5.结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长久不衰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笔者根据学校从教实际仅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谈一些个人体会,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对教学改进及提高有着很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希望本文能够对其他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雨龙.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 统计与管理,2014,04:191-192.

[2]董素芹,高兵.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49+153.

[3]张琪,叶雁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改革[J]. 大众科技,2011,08:216-217.

[4]张妮.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 科技信息,2012,02:454.

[5]国静.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09,01:113-115.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针对目前中国建筑学专业本科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评述东北大学建筑系在该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进行的、激发课程教学“活力”的初步探索。通过对该课程在教学资料“活化”、教学方法优化、课群关系“联动”、考核机制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分析,总结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经验,以期抛砖引玉,探讨切实提高教育实效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6903

一、课程教学现状

建筑历史是人们了解建筑与建筑学最有效的途径。中国建筑历史是建筑学的一门主干理论课[1],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建筑历史知识与理论修养,使学生在掌握建筑历史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设计和分析研究能力,为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建筑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国建筑史在建筑学专业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从目前多数院校普遍教学情况看,中国建筑史课程仍以传统的“听课、讲课”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收效不佳,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

难以

从真正意义上激发求知欲望和兴趣,教学效果也必然受到影响。学生上课做方案、背单词、睡觉,“开小差”,的现象屡见不解。一方面表明学生对建筑历史课主观认识偏颇、重视不足;另一方面更为深刻地显示出课程本身在教学组织和授课方式上客观地存在需要完善之处。

二、 激发“活力”的教改尝试

东北大学自恢复开办5年制建筑学专业以来,始终以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

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锻炼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出发点,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教育实效。中国建筑史课程自开设以来,更是针对目前本科建筑史教学普遍存在的“沉闷”现状,不断探索激发课程“活力”的有效方法,从教学资料、教学方式、课群关系、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一)“活化”教学资料

中国建筑史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跨度大,建筑类型丰富,知识内容繁杂等特点。传统的通史化教育尽管逻辑清晰,结构谨严,有明确的导向性,但是其鸿篇巨制的诠释性架构体系过于机械、僵硬、形式化。正因如此,统编的建筑历史教材往往使建筑系学生错觉地认为,掌握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物代表、建筑师及其设计思想是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东北大学建筑系在课程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资料,取消了固定单一的教科书,教学以专业教师教案为纲,在统编教材基础上结合不同授课阶段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目。参考书内容除建筑史范畴,还涉及历史、文学、思想、艺术等相关综合领域,以鼓励学生拓展思路、广采博收,学生则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阅读。

其次,充分利用数字时代丰富的媒体信息,多渠道搜集电视、网络等有益的教育资源。如CCTV纪录频道播出的《故宫》《颐和园》等纪录片,《探索与发现》栏目涉及的历史建筑等内容。多种媒介的信息补充,使学生能够“生动直观”地感悟专业知识,系统地了解建筑发展的历史。另外,校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是教学资源扩展的一个直接、有效的补充手段。授课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沈阳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建筑资源,

结合课程进度采取参观考察的方式,实地体验、近距离接触宫殿、寺庙、陵墓等古建筑,教师结合实物进行现场讲解(图1)。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对建筑实体的感性认识,也使得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充满活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

针对中国建筑史本科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少的问题,学校采取厘清内容主次,把握难点重点,讲“点”串“线”地灵活教学安排,同时部分教学内容采取以问题为主导的“讨论式”教学方式。

中国建筑史基础理论部分,教师在授课时作整体性介绍分析,在课程讲授前把相关章节必须掌握和了解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主动思考。建筑类型评述部分,改变传统的“听讲课”教学方式,采取“讨论会”形式,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部分内容为专题,以问题为主导,安排学生课下研习、课上汇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例如:在中国传统民居部分,根据知识点及内容特征分若干专题,教师提前将相关书籍、网站向学生推介,布置学生在课下做功课,课上进行分组汇报(图2)。在汇报过程中,可随机提问,互评讨论,教师也可现场指导,最后进行总结点评。这种以讨论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了“教”与“学”的乐趣,更能激发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不知不觉提升了学习表现,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充分。

(三)“联动”相关课程群

为有效实现课程价值,学校还非常重视中国建筑史课程同其他主干课之间的目标一致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关课程群的有效联动。

建筑史的教学除了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建筑发展认知之外,还能为其他课程,特别是建筑设计的学习提供辅助和引导性作用[3]。学校中国建筑史教学特别注重与中、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历史建筑保护改造设计专题结合。例如: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设置《沈阳老北站建筑保护及改造设计》题目(图3),引导学生将对历史建筑的研究分析与设计实践相结合,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踏勘、实地测绘,实现建筑历史学习与建筑设计无缝对接,把学生对设计课的兴趣直接嫁接到建筑历史的学习中来,使中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课程有效联动,使设计专题成为建筑历史学习的有机延伸。从而引导学生探索各种建筑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培养全面、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建构科学的建筑观。

同时,学校中国建筑史课程还着力推动与实践教学之间的配合与互动,将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于建筑调研实习、建筑测绘实习、素描与色彩实习等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借助相关课程的学习机会,以体验、考察的方式加深对建筑历史知识的理解(图4)。

(四)开放考核机制

建立开放、合理的课程信息评价体系,并结合教改实施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和反馈意见不断优化调整,是学校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采用综合的考核评定方式,即学生课程成绩由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两部分按比例综合构成。平时成绩的考核除了包括学生个人作业、分组作业完成情况,还包括学生课堂表现

。期末试题中加大分析和论述题目分值,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建筑史观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对统编教材中知识点的机械掌握。同时,尽量均衡两部分考核内容的分值比例,以期鼓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贯穿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反馈。在课程开始前、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后都设置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设计采用客观选项与主观建议相结合的模式,为消除学生不必要的心理顾虑,采取匿名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实施的反馈意见,鼓励学生讲真话,保证信息收集的原真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

正在提升的教育实效

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开课几年来,以灵活性、主动性、参与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设置,调动了学生对建筑史学习强烈的兴趣,也激发出了课程应有的活力。课程教学在尝试与探索中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学院对首届建筑学本科毕业班课程教学效果调查评价,中国建筑史课程获得了第一名;同时毕业班的24名学生中,2名学生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学生在课程调查问卷中表示:“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很累、也很轻松,课堂上轻松的学习氛围和课下有趣的动手、动眼、动脑一系列实践活动令人愉快”“上课后知道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这无形中的压力让我知道,想把这门课学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借学生所言,东北大学建筑系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刚刚起步,为切实提高教育实效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尝试和调整,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付出更多努力。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筑学专业[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玄峰,蔡军.中国建筑史教育形式研究——中国建筑史教育系列之四[J].华中建筑,2009(9):190

[3] 陈格理.有关建筑史教学的一点变化[J]//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重庆大学主编.2009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Teaching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course

CHEN Ying1 , LV Jianmei2 , QU Yi1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P.R. 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68, P.R. China)

Abstract: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2009年7至10月期间,我在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实习。公司大概80多人的样子,属于中等规模。公司有主要设计部门有产品研发部,建筑设计部和景观设计部,其中建筑设计部和景观设计部每个部门有4个设计小组。平日里公司员工一起在一个租用的大厂房空间办公工作,方便员工与员工,高层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我被公司安排到建筑设计一组进行设计实习,在实习期间,除了跟老板有面对面的沟通外,也跟其他组(包括景观组)的成员有一些接触,对他们说的跟设计有关的话语也深有体会,也对专业建筑师需要的素质有一些许了解。现就其中的一些话语来总结一些我的设计院实习。

对建筑设计过程的认识

“拿到一个方案,你必须清楚这个方案基地在哪儿,环境怎么样?”

这是我们公司产品研发部丁总说的。丁总负责整个公司内部日常事务,并负责建筑设计方案创作。他喜欢和员工在一起,特别是我们这些实习生。实习生一拨一拨的来了又走了,但他的个性依然不变,就是特别地喜欢跟实习生在一起做方案、讨论方案。每当一个新的设计任务那过来,他就会让我们实习生单独做方案,他来评说。同时他也会做一个方案,然后一起交流。每个项目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漫长的时候如遇到大型住宅小区,几十万平米的小区,分期而建,至少也得一两年。短暂的如一些投标,或者一些委托设计,也就一两周,甚至一两天。但不论是大型小区也好,小型投标也好,委托设计也好,总会有设计开始的时候,也会有设计结束那一刻。

老总说,拿到一个方案,你必须清楚这个方案基地在哪儿,环境怎么样?其实他讲的也就是方案的前期工作。方案的前期工作是整个设计的基础,在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要对方案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一般来说每个方案都有一个甲方委托的设计任务书,这个任务书上所包含的信息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出发点。但是仅靠这个任务书上的东西肯定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对任务书上的内容进行深化,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最原始方案的形成过程,因为在深化任务书的同时也就对在整个方案中要解决的问题作出一个初步的回答。所以,建筑设计前期工作也不只是收集资料那么轻松。在前期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大概有,对方案基地的分析,对基地周围整个环境的分析,找到设计的出发点,找出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资料收集困难的问题,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到现场观察,照相,然后对资料进行汇总。通常,这个过程会以一个前期报告的形式总结出来,然后跟同事们一起交流,讨论。通过交流,发现新的问题,然后在下一步的方案设计中解决问题。然后就是方案的设计过程了。这是方案形成的关键过程。也许在最开始方案只是在思考中,但这个阶段就要求我们动手动脑,讲方案表现出来。手绘方案草图是必要的,也是最直接最方便的表达方式之一。这个时候老总不会打扰我们,会让我们自由发挥。草图过程后,又会有一轮交流会,对每个方案进行剖析简评,找到设计的突破点。但是这并不是最终的方案。方案过程是漫长的,也许直待到出施工图甚至是施工图纸后还有改方案的。方案的设计有不断反复的过程,即便是这样,最后的方案也不是最完美的,而只是最合适的。方案的初步设计中或许会用到电脑,手工模型等工具来推敲方案。模型是一个很好的表现工具,这在我所实习的公司用到的时候很多。几乎每个方案都会有模型,有的方案甚至好几个模型。这个设计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实际的方案的东西,公司一般形成一个幻灯的文件,方便大家在一起讨论总结。这之后形成的方案已经有一定的可行性了,但还需要深化。深化的方案会形成一个方案文本。这个文本可以用来更甲方交流,也可以公司内部交流。但这都还是初步设计过程。然后便是方案深化过程。方案的深化过程意味着方案基本定下来了,可以进行施工图的设计了。施工图设计在我所实习的公司是用跟方案设计不同的人来进行的。这样的安排合理性有待商榷。尽管是不同的人来进行,只要有团队意识,一般也能顺利完成。这样,一个大体的方案设计过程也就是这样。我在公司实习期间,还听了一设计成果回报会。公司的老总陈总(董事长)对一个已经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的总结。也就是说,对每个已经设计完的方案,还需要重新在脑袋里面过滤一次,及时总结方案中的足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少犯错误。有时候方案的设计往往会因为甲方的意见重新再做,中国的建筑行业里面,甲方甚至超过建筑师对建筑方案进行总体控制。所以方案往往不是一轮两轮可以做完的,有的时候会做很多轮。更有甚者,在做了很多轮后,甲方自己拿出一套图来,然后说照着那套图做就行了。所以说建筑设计的过程不是直线性的发展过程,有的是曲折的无规律可循的一个过程,充满了反复,充满了否定。我们在设计中要保证,最后的结果却是明确的,清晰的。

对专业分工合作的认识

“现在老板要求我们化施工图的也要学着画建筑方案,每样都要懂一点。”

这是我们一组负责施工图的王工说的。王工和另外一位张工负责一组的施工图设计。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包括建筑部内部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包括建筑部跟其他部门的合作。我所在的公司方案设计过程和施工图设计过程是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公司分了4个建筑设计小组,每个小组里面有两名负责施工图设计。但最近公司的新规定是负责施工图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参与到方案设计中来,同时方案设计人员也要参与到施工图的绘制中去。相互学习,相互渗透。除了组内部的分工合作外,建筑部跟景观部,结构部,设备部,暖通部,电器部也有密切的合作。跟景观部的合作主要是方案阶段建筑设计的场地绿化景观设计部分。有时方案催的急,这部分工作就交给景观人员去做了。这样的结果也有收效很好的,也有没有效果的,有的时候景观部设计的绿化场地拿过来还得经过建筑部改,或者干脆弃用,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

跟其他部门的合作也非常密切,一个成熟的项目不仅仅包括建筑设计,而且包含了其他的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电器设计等等。这些设计有时候会给设计带来约束性,需要建筑师认真对待。在我实习期间,曾见过结构部的人过来跟建筑部的人沟通,调整建筑设计方案。我的室友是搞建筑电气的,曾跟他说起建筑电气的事情,他说搞建筑的(主要是方案设计)图要是画的准确,拿到他们那儿去他们很省事,用不着麻烦改图层什么的。所以说最后所形成的成果往往不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整个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毕竟还是要回到专业上面来,各司其职,干好自己的专业问题,整个设计流程才会少走弯路。在中国建筑行业还有特殊现象,那就是本来是整个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被层层细化,有很多外包公司,专门负责建筑设计中的某一项。如效果图公司,专门做效果图,建筑动画什么的,跟他们之间也应该要有合作意识。设计小组内部也有明显的分工,每个设计师有自己的强项,比如有画总平好的那么他在设计中负责总图的绘制设计就会多一点,有户型能力很强的那么他在设计中就专攻户型方面,也有立面造型能力很突出的在立面造型的时候就多分担一些责任。但是如果分工太明显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段工(户型能力很强的一个同事)说,去年公司没有分组的时候,那时候来一个项目,大伙儿都分着干,干总平的就负责总平,干立面的就负责立面,那样做事确实很快,但是把建筑师的个人素质给降低了,长久下去,干总平的可能立面造型方面就会弱下去,干立面的呢,总平方面又可能又会弱下去,所以整个公司的人力没有得到最大化得锻炼,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所以个人的综合专业素质,综合专业知识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说要做一个全面的建筑师。

对建筑设计方法的认识

“建筑师就是业主和住户之间的桥梁,我们需要解决的却不仅是业主和住户之间的问题。”

这是在实习的最后一天,丁总给我们实习生做的一场专业知识培训上讲的话。每一个建筑设计人员都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法,都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节奏。建筑学学生课程作业和实际建筑设计工作有很多的不同,而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实际,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的成图上的每一个东西都得有理有据,都得让甲方心服口服。一名“专业”建筑师有处理各种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当然对于一个从学校刚出去的本科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建筑设计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每个建筑设计人员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阅历都会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都会体现到建筑设计当中来。进入设计院,所要处理很多关系,设计师,客户,用户,立法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些人群有形成了来之外部和内部的一些约束,有基本的约束,有形式上的约束,有实际问题的约束,也有象征性的约束,种种的约束都是向着建筑设计本身来的。一个专业的建筑师所面临的就是平衡这些约束之间的关系。这里,设计师是指我们自己,以专业眼光来看待的建筑师自己。客户一般是甲方,投资方,不一定最终住到房子(建筑)里面去。而用户呢,是最终享受房子(建筑)的人。

在中国,最终享受房子的人却不能直接决定他所要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这就需要一个建筑师来化解这些矛盾,找到平衡点。最为国家的立法者,对建筑设计制定了种种的规范,这些优势在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另一方面,这些人所带来的对建筑设计的约束也是多样的。基本约束是方案自身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方案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需要如何跟外部环境相融合等等都是基本约束。而实际约束形式约束则是基于方案的基本约束之上的,引伸出来的约束。这些约束要求设计者考虑实际的问题,最终着落到形式处理上去。种种的约束需要一个专业建筑师去平衡,而一个建筑设计就是去寻找这些矛盾体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的办法。成为一个专业建筑师,需要灌注在个人的成长中去。大学的建筑专业课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但大学的学习可以形成学习如何去学习的能力。专业建筑师的成长之路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进入设计院,更需要多方位的学习。设计院(或者设计公司)是一个建筑学学生最好的归属,这是跟大学很不一样的一片天地,在这里所面临所解决的是实在的问题,处理好各种关系的矛盾,便成了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进入设计院并不意味着就成为了一名专业建筑师,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多看书,多学习,多接触实际工程,成长得也就越快。当到达一定时候,就会拥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法,而这个时候正如丁总所说,基本上算是一名专业建筑师了,可以独自完成一些方案的构思,可以独自找到解决各种人群,各方面约束的能力。

对设计表达的认识

“一个好的建筑师画的草图每一根线都要清楚,都要有意义。”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本、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方法

美术课是建筑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扎实的美术基础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素质。但是,作为三本建筑学专业的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切的地感受到美术课面临着如下困境:一、绝大多数学生美术基础差甚至是零基础。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差,对美术兴趣不高。三、课时少,不能满足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三本学生的美术基础,是教师乃至教育界应该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任由失败”,增强学生兴趣,磨练学生意志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因此作为美术初学者来讲失败与挫折是首先要遇到的难题。因此,教师在课程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失败”,正确认识并善待学生的“失败”是教学的必须。比如在《素描》课程的训练中,大多数学生胆子小,不敢动笔,怕画坏了,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任由失败”,即使画错了、画脏了、花乱了都没有关系,对于学生的“失败”给予足够的尊重,不打扰,不介入,而当学生无视失败、遮蔽失败或寻求帮助时教师要及时介入,予以启发、引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反思、分析、总结,找到“失败”的原因,从而进行修正。任由学生“失败”,不仅打开并放松了学生们的创作思维,而且在修正的过程中又得到了二次审美的真实体验,让他们的学习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转化为强烈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绘画能力。

二、采用“弹性”成绩评测机制,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本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的整体特点是“一头大一头小”,即绝大多数学生美术基础差甚至是零基础,极少数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相对较好。由于美术基础不一样,课时有限,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比基础好的学生付出了更多的辛苦,但换来的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如果仅凭一次课程练习,几幅作品的画面效果就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那么,大部分的学生势必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与挫败感,从而灰心丧气,最终自暴自弃。因此,建立“弹性”成绩评测机制,是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提升学生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在对学生成绩评测时,可按年级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评测标准。大一新生初来学校,难免心浮气躁,正是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学习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提高了对大一新生平时成绩评测的比值,而减低了最终考查内容效果的比值,这样美术基础差的学生只要知努力,还是能够得到好的成绩的。这不仅有效的抑制了学生的浮躁心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激励了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的热情和欲望;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两年的培养与磨练,基本树立了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审美力,最终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施展,而学生创作的思维过程是隐性的,最终还是要表现出显性的结果,这样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心理状态相对稳定,美术基础普遍提升的前提下,就应适当降低平时成绩评测的比值,而又提高最终考查内容效果的比值,让学生打消担心平时成绩影响课程最终成绩的顾虑,从而使学生在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放开手脚大胆实践,不断探索,让思想的火花最终结出艺术创作丰硕的果实。

三、推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

由于各门课程学时有限,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孤立,学生总会有“浅尝辄止、废然而返”的感觉。因此,如何在总课时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改革的必然。实践证明充实教学内容,合理的整合美术课程,优化课程设置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突出专业设计需要的前提下,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将多门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比如将结构素描课程、调子素描课程和设计素描课程整合为一门基础素描课程。这不仅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实了教学内容,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基础,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但是课程的整合并不是简单的把各学科及不同课程的知识内容断章取义地罗列在一起,而是要合理的、科学的处理多学科不同课程内容间的关系,要根据专业设计能力培养的目标来选取各个学科及不同课程内容,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课程不仅要具有严格的内容,而且课程与课程之间应保持连贯性、一致性。处理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使其趋于综合化,链条化,形成一脉相承、逐步递进、相互渗透的关系,这样课程内容就不会单一、孤立,学生就不会感到知识结构的断层。

四、充分利用和开拓教学资源,创造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教学实践形式

实践活动是理论知识得到真正诠释与发挥的环节,是学生形成新的美学意识、提高创作能力的重要源泉。首先,我们可以开展“竞赛教育入课堂”的教学方法,实现“竞赛教育”与“第一课堂”的完美结合,这样同学们不仅提高了美术技法,而且课程作业还可直接参加竞赛,竞赛获奖直接影响学生们的综合测评成绩,极大程度的调动了他们进行创作的积极性,学生们也就必然的、自觉地将课外的时间加以利用,延长了课时量;其次,我们可以借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第二美育课堂。可多举办些展览会、学术报告会、多接待和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交流。再次,与知名企业建立校企联盟,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鼓励师生深入企业实践学习,这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在校期间与企业无缝对接的问题,同时也开阔了青年教师的眼界、提高了其业务能力;最后,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在课程训练辅导部分中,可让学生把个人收集的资料和创作想法做成课件,走向讲台让大家分享,并让学生之间相互点评,再结合教师具体而又直接的演示、辅导及讲评,这不仅完善了课程的内容结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设计水平和欣赏水平,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在课程的机动时间或课余时间里,可尝试建立师生网络学习共同体,以班级或年级作为单位建立网络学习社群,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交流、协作、活动形成集体知识,并在个体之间、个体与共同体之间传递与转化,最终生成新的知识与理念。

三本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职责,拿出最大的精力,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汲取国内外建筑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建筑学专业美术新型课程体系,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应三本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走教师专业化道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扮演好教书育人的角色,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重任。(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

课题项目: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教研教改项目(qgjg201016)

参考文献:

[1]刘燕.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探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0(2):96-98.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设计;合作模式;校外资源;建筑教学

建筑学本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涵盖了人文、技术、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每所建筑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特征,专业教学的重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一些关注传统建造文化,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一些强调前沿技术和数字化设计,着眼于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一些则侧重建筑学本体的理论学习和哲学探讨。无论方向如何,高校建筑专业终究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建筑教育的最终目的依然是培养具有实际设计能力的建筑专业人才。如局限于学术范畴,将学生禁锢在大学教育的内环境中,是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目光投向外部,寻求校外的资源,并将其注入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改革中来。

0概况

纵观国外现代建筑教育的历史,来自包豪斯的“实用艺术至上”的原则就一直存在于整个脉络当中。初期具体表现在建立大师班“作坊”,将手工业和工业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后来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延续、德州骑警在美国的发展到现在的ETH都有强调实用主义的传统,在教学的配置上也都安排有大量物质性的动手操作环节。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阶段,学校自身专业教室和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应的配给,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的课程设计阶段就会开始从各个方面去整合校外的有利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专业的培养。国内的建筑教育最初源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体系(Beaux-Arts),注重形式的训练和图纸的艺术性的精准表达。一直以来,这种相对传统的学院式建筑教育导致学生就业时存在普遍的“断层”现象。多年学校教育结束后,毕业生们往往不能直接与专业性的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对接,通常需要几个月或半年的适应期。因此,许多高校的建筑系针对该问题不断开展教改工作,比较普遍的做法是通过与校外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对本专业的行业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接触。而在学校之外,最近几年受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进入了调整期,业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洗牌局面,唯有具有核心价值的设计团队才能继续存活。不少事务所、设计院放弃了原本只追求产值增长的经营理念,转而将一部分精力投向技术和理论的沉淀。与高校的合作,或者参与高校相关课程教学项目,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寻找建筑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也能为自己培养对口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必然会产生。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建筑院校的一些相关状况和典型案例,将高校建筑课程设计中的校外合作模式大致总结为三个主要的类别:生产合作模式、课题合作模式和公共合作模式。

1生产合作模式

院校与相关部门共同创建具有持续生产内容的工作室或设计单位,最终产出内容包括实际项目设计方案和具有工作实力的应届毕业生。在国内多所建筑院校创建的初期,教育部就同时设立了直属的设计单位,如今多为国有企业。这些以大学为背景的设计单位本身就是为产学研的目标而成立,教师既是学校教员也是设计院的建筑设计师,融合教学和实践,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实现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实习基地。因此,生产合作模式在我国高校建筑学教育中是十分普遍的。产学研的一体化能为课程设计提供真实的项目任务书,使教师和学生避免纸上谈兵,可以实现在地的学习,理解设计中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市场因素,生产合作模式通常是安排在建筑教学的实习期,也就是在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对学科的系统性认识,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专业的眼界,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实践,提前体验并了解毕业之后的建筑职业生涯。除此之外,在生产合作模式中,师生还有机会参与项目的实际建造环节,可以弥补传统学校建筑设计教育所欠缺的部分。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建造的意义不局限于材料的认知和使用,更重要的是在理解材料和构造特征的前提下,依据真实的场地情况能去尝试一种基于“建构文化”的设计方法。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除了得到职业化、专业化的训练外,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建筑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哲学思考。这样,校外合作模式就能从根本上实现高校的生产、学习和科研一体化。

2课题合作模式

课题合作模式是指院校引入校外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的内容,邀请有大量设计经验的建筑师为课程设计提供合适的题目并进行阶段性的指导。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学校为主动方,组织校外机构或建筑师本人进入学校中,共同完成教学课题。面对如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有着强烈个人意识的建筑师对课题的方向有着不同的见解,这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设计学习和实践所得到的总结。课题由校外导师们自行选择拟定,带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承载着他们不一样的建筑观和价值观。而在阶段性的课程设计指导中,他们也常常会找到有别于高校教师的切入点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指导。在清华大学2014—2015年的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中,校方邀请了15位目前国内享有盛名的职业建筑师进入学校成立课题组。这些校外导师们提出了“理想自宅”“光的空间”“CCTV重建计划”“空间单元:源自传统和自然”等16个课题,而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选择加入理想的课题组。毫无疑问,提出这些课题的灵感都来自他们多年来对建筑学的思考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在导师和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强调以独立的人格面向建筑学的广阔边界;有的提倡回到更手工、更感性的设计方式;有的直接宣告建筑设计应在平庸的环境中发现新意;有的倡导在传统和自然中寻找未来;有的是在最接近真实的条件下寻求“形式”的突破;有的则引导发现初心,做有意义的建筑……一直在校内环境中的学生们面对这些理念和设计思路,就像进入了一片丰饶的热带雨林,即忐忑又振奋。校外导师们将自己的见解和人生阅历浸入课程设计指导的方方面面,最终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为在校学生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学习体验。

3公共合作模式

公共合作模式一种基于院校与政府、企业、相关协会或其他院校共同建立的公共平台,联合办学实现多方共赢。公共合作也可以称为平台合作,不同于外向型生产模式和内向型的课题模式,它是将校内和校外资源通过一个共同的平台媒介进行相互整合。因平台具有的公共性,教育计划的发起、项目的经过和结果都是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中完成。学校、公众、机构、媒体等只要有意愿和可交互的相关资源,均可申请参与其中。其中有两种较为典型的操作方法——多校联合培养和社区营造。

3.1多校联合培养

多校联合培养进行建筑课程设计教育,通过各校之间相互交流和观摩,对参与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和收获。建筑院校每年都有举办不同规模和类别的联合培养项目,目的是打破各自的“边界”,使学校资源相互传播和使用,拓展专业教学的局限性。多校联合培养使每个院校的校内资源成为其他参与院校的校外资源,资源重合随着参与院校的增多而产生叠加效应。连续举办所积累的关注量也会打造出一种平台效应,使越来越多的院校参与其中,形成良性循环。多校联合培养不限于学生所在的年级,每个教学阶段的课程设计内容都能达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建造节和“8+”联合毕业设计。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自2007年以来每年夏初都会举办一次建造节,邀约国内外高校组队参加为期一周的设计建造活动。建构节中参组人员主要为建筑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生,部分为上海本地的重点中学。在一周的时间里,每组成员都要根据设计任务书,使用指定的材料搭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空间作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同济大学建造节中,主要的材料为瓦楞纸板,近几年更换为塑料中空板,具有防水性和更加持久的特征。而东南大学的建造节选择用竹子这种具有韧性、古老的天然材料。在参与建造节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在有一定功能要求的条件下,学生可以得到人体比例的空间体验,把握具体的空间形态和使用之间的关系。来自不同的建院建筑专业的教师也能通过这一平台交流教学方法,相互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丰富教学经验。多校联合培养在高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中是非常普遍的。“8+”原为“八校联合毕业设计”,是由八所建筑院校针对建筑教学最后一个课程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而组织的教学交流的平台。这八所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毕业设计,后期每年会加入几所新的建筑类院校。由一所学校提供题目,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围绕同一个题目开展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模式。对真题的选择使每年的题目都具有地域性,比如重庆大学的“十八梯改造”、深圳大学的“二线关”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大理古城水库更新”等,这些课题都体现了各院校所在城市的地方性特征。除了可以强化教学过程中原本就十分重视的建筑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以外,还可以通过各地学子对相同问题的陌生化处理,找到新的观察角度和解决方式去实现一个个独特而巧妙的毕业设计作品。

3.2社区营造

社区营造的构想来源于美国学者对于现代城市规划工作的反省:由权利和资本操控的城市环境越来越无法满足大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由此而强调民众参与专业设计团队,由下而上地开展城镇规划工作。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集结了大批师生传播并实践了这类反思性规划。随后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建筑院校也开始将此类实践活动引入学生的专业教育中来,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某地区环境中,与当地组织机构和民众一起完成环境的保护与更新设计,逐渐形成了一种参与式的建筑设计教学理念。日本明治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室1993年成立了由师生组成的专家工作营,将社区营造引入建筑系学生的教育系统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安排师生短期驻扎在当地城镇一周左右的时间,搜集地域环境信息、找出问题点、策划设计、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工作营还应成为当地行政和市民间的沟通桥梁,让市民参与到行政决策中去。设计规划方案会考虑到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并且阶段性地以简单易懂的模型或图片方式呈现出来。工作营在冈山县高粱市历经了20年的教学和营建工作,培养了一批能从建筑和城市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专业人才,获得了日本国土交通委员会的认可。同时,高粱市的城镇建设也获得了很好的成效,成为日本传统历史街区重生的典型实例。自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开始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新故乡营造计划”和“健康社区六星计划”等政策,主要内容是以地方社区作为政府文化政策的对象,改变以往精英文化的做法,由上而下地在地方推广社区营造。中原大学建筑系和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自下而上地参与推动社区营造项目,与居民交换意见、讨论当地的环境问题,寻找合理的建筑设计及规划方案。学生得到直接面对居民、社区工作者、相关专家学者、部门公职人员和开发团队的机会,得到进行参与式设计学习的机会。参考社区营造在日本和台湾建筑教育中的发展和影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社区,不但能使他们涉足人文、社会、心理等多领域的理论知识,还能将主观思考融入客观的调查中,注重当下人文关怀,培养社会责任感。

4结语

高校在考虑引入校外资源进入建筑专业的课程设计时,可以考虑三种主要的合作模式。其中,生产合作与课题合作相对来讲较为常规。前者在国内的建筑院校中是普遍存在的,那是因为专业生产力能有效平衡校方和设计单位的需求。后者则需要学校方具有更强的主导性,并给予相应的支持,首先是在课程设计方面,选择适宜的年级生作为授课对象,更新培养计划,调整教学大纲。除此之外,在课题合作模式中,经费和校外导师的质量也需要学校进行一定程度的考量。而在公共合作模式中,涉及的就不仅仅是学校层面,校外资源与学校是在一个公共的平台上,发起方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来自校外的各组织机构。主导策划方只要是以符合公共合作需求的任意立场即可,各方需要交涉的具体内容也只要经由主导方通过平台进行公开。如今在国内的建筑高校中,建立多校联合培养计划已是建筑专业教育的常态,关注度和参与院校数量都是逐年递增。社区营造的模式还在慢慢探索之中,一方面需要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高校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领域进行充分的学术探索和教学实践。目前,我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教育改革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高校建筑专业的教学也应积极响应推动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重视实践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专业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设计环节中尽可能地去整合校外资源,注入新鲜血液,了解行业最新动向,组织教师和学生加入公开的平台合作,参与在地的设计营建活动,拓展视野并理解环境对象的真实需求,输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建筑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AC:清华大学开放式建筑设计教学专刊[J].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2015.

[2]赵巍岩.同济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创新与拓展[J].时代建筑,2012.

[3]张彤.超越边界——2016建筑学专业“8+”联合毕业设计教学综述[J].世界建筑,2016.

[4]吴金镛.台湾的空间规划与民众参与[J].国际城市规划,2013.

[5]小林正美.再造历史街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