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函授教育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成人教育;函授教育;教学改革;设想建议
一、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
成人学员与普通高校学生有不同的特点。
(一)学员年龄相对偏大
成人学员来自社会各个不同岗位,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学习的功利性较强,学习内容要求“务实、急需、有用”,迫切希望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
(二)工学矛盾突出
成人学员主要靠业余时间自学,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条件较艰苦,有着更加沉重、更加严峻的学习压力和困难。学员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我国经济和文化的不发达,能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是有限的,在职人员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不仅要得到单位批准,而且也受到招生计划的限制,而一旦得到单位批准并录入高校成教班,往往也得到了单位的准许,既带薪学习,又报销学费,学员后顾之忧少,可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在现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也有了较大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形成,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成人越来越多,成倍增长,过去那种没有后顾之忧的条件没有了,只得边工作边读书,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既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
(三)各方面条件参差不齐
成人学习就是指成人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成人学习就是一种实践,就是解决问题,就是生活而且是终生的,就是积累经验,也是一种超越,是愉快的,也是艰苦的,学习就是向前发展。但是,成人学员的年龄、文化基础和智力水平等参差不齐,每个学员个体差异较大
(四)成人学习的障碍大
北美和欧洲国家的调查及我国多年来成人教育的研究表明,成人学员面临的环境障碍有交通不便、无人照看孩子、居住地区偏僻、社会舆论、文化氛围等。参加业务学习的人大多是在职人员;办学机构方面的障碍;教学安排不方便学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教学管理方法还不够灵活、课程缺乏吸引力等;心理障褥表现在成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由于以前的失败经历而恐怕新的失败、不了解学习需要、对教育机构抱有成见等,年纪越大、学习起来越困难。
总之,成人学习的障碍主要体现在认识和方法两方面。归纳起来有:1.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信心;2.回归校园的不适应性;3.时间不够用;4.对学习内容整体把握不够。
二、当前成人函授教育存在的问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经过探索、实践,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学规模与普通高校并驾齐驱,但从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它尚未完全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和人们对它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一)“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各函授站成教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有待加强。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成教学校的函授站多把重点放在创收上,而对成教教学方面关注不够。
2.各函授站教师在教学方法、手段、内容上普遍没有注意成人的特点,多数教师还是照搬普通高教的现成模式。
(1)成人教育师资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存在“轮流坐庄”的现象。
(2)教学大纲、自学指导书和习题集等与教材的配套建设不尽如人意,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办学条件、配套教学设备落后。
(二)“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到课出勤率很低,迟到早退现象屡见不鲜。就以我站及周边站对学员面授的到课率情况调查,出勤率只能达到35―45%。
2.学员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有的班级及函授站集体作弊。
3.多数学员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少数学员迟交作业,更有甚者不做作业。
4.虽然教师要求学员课后自学,但真正自学者甚少,有的到考试时,书还是崭新的,动都没动过。上面授课都很少到课,更何况自学呢?
三、改革成人函授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针对成人的特点及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改革教学及管理的设想和建议:
(一)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信息更新速度快,运行周期短,成人学员仅通过学校的学习是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科技信息时代,而要通过自己平时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他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再次进入学校和一些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深造,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个人学习的潜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也就为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只注重理论讲授,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成人教育的需要,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性强,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因此,我个人认为成人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培养个人学习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个人学习的主动性,以学生自我学习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将以往的教师以讲授为主变为以辅导答疑为主,由传授者变为辅导者,重点解决学员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促进、激发学生自我学习与创造的积极性的作用,把教学大舞台让给学员,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个人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改革教学形式,克服成人教育日渐突出的工学矛盾
函授学员大都为在职工作人员。多年来,都存在一个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矛盾还不突出。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都讲究效益,在职人员脱产学习以成为不可能,只得边工作边读书,工学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成人函授学员的工学矛盾,直接关系到函授教育的发展前途。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想办法:
1.继承过去成人函授教育中的成功经验:老师指导学员自学,学员坚持自学,每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面授,完成必要的辅导和考试。
2.部分课程借鉴自学考试方式,将教材、学纲、辅导资料交给学员,减少面授时间,在有限的面授时间里,教师授课重在启发引导,教方法,布置作业,主要由学员业余自学,完成一定的作业量和实验实习,然后由学校在严格考试纪律和实行教考分离的前提下,组织学员考试取得合格成绩。
3.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员在互联网上学习部分课程,或提供学习软盘,由学员自主安排时间学习,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可以安排较少的时间进行答疑和学习交流,在学员完成一定的作业量和实验实习后,严格组织学员参加考试以取得合格成绩。
4.实行弹性学分制度。即指学员在4―8年的弹性学制内,根据指导性教学计划,按照自己的学习意愿,自主确定学习时间,自主选修课程,在规定的弹性学制内,修满所需学分,即可申请毕业。这种教学管理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日益突出的工学矛盾,充分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极大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利于促进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各高校之间应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互相协作,承认对方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相关课程成绩。
(三)改革教学内容,坚决贯彻精选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
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要精简,这就要求成人教育的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和深入了解教学对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贯彻精选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适宜与否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精选应把握以下几点:
1.针对性。成人学员专业知识的“非零起点”,决定了施教者必须放弃普通高校教育教学中惯用的按章按节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应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按“需”施教。因此,教师要打破教材原有的体系,重新组织针对性强的讲义。
2.新颖性。选择教学内容要把握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沿,注意知识的新颖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在职人员迅速更新知识是一种现实的要求。无疑,实现这种要求是成人教育工作理所当前的责任。
同时,要精心组织教学,精练讲解教学内容。教师要确定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抓住了重点,就等于抓住了关键,重点处理好了,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集中力量把重点讲细、讲深、讲透、讲活。教学的难点,是学员不容易理解接受的部分,突破难点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难点不同,采取的讲授方法也不同。通过对难点分析解剖,使问题由难转化易,使学生听懂,听明白。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知识的条理和层次,弄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善于抓住学科的主干线,排除枝蔓,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可“喧宾夺主”,要有“取”有“舍”。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讲清学习本门课程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由于成人学员判断问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帮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改革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设备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成人教育由于类型较多,情况复查多变,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手段上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行远程教学和开办网上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受教育者的不同教育需求。克服过去的“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在课堂上包打天下的传统教学手段的现象。各函授站应具有较为齐全的现代化视听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数码)、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摄像机、照相机、影碟机、广播、实物展示台、计算机、扫描仪、打字机和(彩色)复印机等。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各种视听材料充实教学,如图片、表格、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小模型、实物标本、板书文字等,这将有助于激发成人学员学习兴趣、注意力,增强真实感,增强记忆力,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五)改革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内容摘要:农民科技教育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保证。本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农民科教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并据以提出了系统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教育 科技 农民科技教育 对策
现阶段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已经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有数据显示,世界财富的85%集中于人力资本,美、日、韩等经济赶超的奇迹均得益于教育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科技是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的统一体,其通过对劳动者、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的渗透和物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而推动经济的增长,成为第一生产力。教育和科技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交融关系。教育使科技知识得以延续和传播,而科技则为教育提供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单调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两者在宏观目标、运行机制和作用后果上进行目标协调,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组成部分;科技通过改造国民经济技术结构、改革科技体制、促进教育和经济发展,而教育则通过提高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发明促进科技和经济发展。
科技教育是科技与教育两职能的交叉与融合,是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农民科技教育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将科技知识、思想和方法内化为农民科技技能的教育,分为职前、职中和职后教育三个阶段,主要培养具有科技素养的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农民技术骨干、非农产业工人、农村市场经营者、新型技能致富劳动者和未来农村合格劳动者。
农民科技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世界农业深刻变革与农业战略结构调整的重大转折期,农业科技教育有着极强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其对经济贡献度已大大超过其它要素。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深刻改变着世界农业面貌,使农业产生质的飞跃。农民是农业活动的主体,农业科技对农民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资源、市场双重约束下,农业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不高,销售不畅,价格低迷;产品加工转化率低,综合效益不高,农民增收慢;国外农产品竞争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受挑战。这些问题都与农民思想观念落后有关,通过教育可使他们认清农业形势,转变旧的思想观念与经营方式。
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农业要适应市场对产品优质化、多样化需要, 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品质,优化农业环境,发展效益农业。这需要农民树立市场、竞争、开放、质量、效益的新理念。
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用工业方法经营农业,发展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农业,通过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的方式,要求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经营技能,采用先进技术与工具,及时捕捉、判断市场信息,成为懂生产、懂经营、懂技术、懂市场的新型农民。
当前农民整体科技素质较低的现状。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到40%以上,从没接受过科技教育的则在70%以上。大部分农民科技意识弱,农业短期行为严重,习惯于自然、半自然的经济方式和传统的农业劳作方式。许多农民信息闭塞,缺少接受教育、获取信息和提高发展能力的机会。要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接受科技知识教育。
江苏农业科技教育状况分析
江苏农业科技教育在东部沿海地区有一定代表性,对全国其它地区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江苏农业科教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定性的资料整理与归纳,探寻影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影响因素
影响江苏农业科教水平的因素很多,考虑到影响因素连续数据的可得性,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样本数量及其时间序列的要求,笔者通过对《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江苏省教育厅、农业厅、科技厅政务公开信息等原始数据资料的筛选、整理,借助SPSS13.oforWindows软件的因子分析工具,在剔除了再生共同度和相关性系数低的指标后,选择2001-2007年间的31个指标构建江苏省农业科教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层级关系如下:
一级指标为目标层,反映江苏农业科教水平状况(A),二级为科教宏观指标(B1)、农业现代化水平(B2)、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拥有量(B3)、农民文化程度(B4)、各级科教主体毕业生人数(B5)、农民科技信息水平(B6),三级分别为B1的农业总产值、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外商农业直接投资额、户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一产从业人数、粮食产量、初级产品出口额和农副产品成交额,B2的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和农用柴油使用量,B3的农业技术人员数和乡土人才数,B4的农民文盲比率、农民小学比率、农民初中比率、农民高中比率,B5的职业中学毕业生数、成人中专毕业生数、成人中学毕业生数、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数,成人初等学校毕业生数、网络教育毕业生数、普高农学毕业生数和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数,B6的农业科学图书出版数、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和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脑数。指标体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直接和间接的反映了诸要素对农业科技教育水平的影响。
(二)统计结果及简单分析
运行SPSS13.oforWindows软件的因子分析工具,对原始数据作适宜性检验,其中相关性系数在0.38~0.96之间,再生共同度在0.713~0.981之间,KMO值为0.853,Bartlett球度检验值为2415.428,相伴概率为0.000,高度显著,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在“提取”项中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未旋转解、特征值>1,在“旋转”项中选方差最大,在“得分”项中选回归分析,确认运行。输出的变量相关系数>1的特征值有5个,其中前3个总和即>85%,于是按原设置重新运行软件,取因子数为“3”。 最终输出结果如下:F1特征值为12.005,对总方差的贡献度为38.726%;F2特征值为10.967,对总方差的贡献度为35. 379%;F3特征值为4.098,对总方差的贡献度为13.215%;累计贡献度为87.32%,亦即共同解释了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87.32%。在第一主因子上载荷较大的变量有成人中学毕业生数(0.941)、普高农学毕业生数(0.935)、农业技术人员数(0.913)、乡土人才数(0.913)、职业中学毕业生数(0.902)、一产从业人数(0.871),农村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0.833)、农业科学图书出版数(0.781)、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数(0.754)、成人初等学校毕业生数(0.721)和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数(0.668)。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农民接受各层职业科技教育及获取科教信息的情况,可命名为农民职业科教因子。从权重来看,其水平并不高,说明职业科技教育对江苏科教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并不很强。在第二主因子上载荷较大的变量有有效灌溉面积(0.936)、农副产品成交额(0.917)、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0.867)、户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0.84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805),农业机械总动力(0.767)、初级产品出口量(0.738)、农用柴油使用量(0.679)和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0.650)。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农民科教的支撑条件及科教水平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可命名为农民科教支撑与效用因子。从权重来看,其对农民科教的影响较大,这一方面说明江苏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机械总动力等投入对农民科教的推动作用、农民科教水平提高对农业经济效益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限于农民科教专题资料搜集的困难,使用公开出版或公布的权威的间接资料反映专题研究有一定的统计偏差,需要借助其它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在第三主因子上载荷较大的变量有农民高中比率(0.844)、农民初中比率(0.826), 成人中专毕业生数(0.759)、农民小学比率(0.639)和农民文盲比率(0.512)。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农民文化程度对科教水平的影响,可命名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因子。从权重来看,其对农民科教的影响较弱,说明江苏农民的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科教的发展。
江苏农业科教存在的问题
认识不足。各级政府没有充分认识科教的巨大经济功能,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领导干部侧重抓农村基础教育,把中小学升学率作为衡量农村教育绩效的重要标准。农民对农业面临的严峻挑战及自身科技素质提高重要性认识不足,习惯于传统生产方式,缺乏学习热情,普遍存在“厌学”情绪。
组织不健全。政府无专管职能部门,缺少统一规划、组织管理和部门协作。农业、教育、劳动、妇联、共青团、政研室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调控失衡。组织工作散、乱、空,培训盲目、随意、无序和重复。
保障不力。缺少完善的农民科教政策和制度体系,没有对各级政府职能、科教各当事人作行为规范。没有专项教育经费及激励机制,办学条件简陋,农民参培机会成本大,预期收益不明,不愿培训。
基础薄弱。教学机构经济基础、教学设施、培训场地等不足,师资力量不强,缺少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
内容、形式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与生产脱节,缺乏农村劳动特色,学不致用;教学形式单调、呆板,以电视、广播为主,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竞争不规范。办学体制开放以后,培训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办学机构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不重质量,靠“坑、蒙、拐、骗”诱导农民学习。农民学而无技,难收实效,积极性受挫。培训学校形象受损,招生困难。
宣传不力。电视、报纸、杂志、出版、广播等传媒是农民科教的有效途径,但宣传版面、播放时数及广度、深度不够,出版书籍的质量不高,一些单位受利益驱动,科教刊物夸大其词、空洞且不切实际,不适合农民口味,趣味性差。
农民自身问题。青年农民多外出打工、经商多,从事农业生产非老即少,科技素质低,对新技术弄不懂、不会用,用老经验经营,增加了教育的困难性。农民获得新技术与市场信息的主渠道往往不是来自政府和媒体,而是身边熟人和亲朋,生产的盲从性大。农民收入少、积累少,对科技对生产带来好处认识不足,主动拿钱参培少,接受教育被动。由于平时忙于耕作,闲来经营小生意,集中学习时间少,工学矛盾突出。
提高农业科教的思路
(一)思想重视
要站在农业现代化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民科教的重要性,把其纳入农村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它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必需环节。农民科技素质低,科技成果就无法形成现实生产力,农村经济就缺乏根本动力。要认识到产业化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其核心是依靠科技实行全要素集约经营,它需要教育为产加销、贸工农各环节提供各种人才。要认识到农业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必需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确定产业并组织生产。教育要培育农民的市场与开放理念,打破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模式,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引进优势因素,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要认识到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大批农民从一产分离,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必需靠科教促使科技应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认识到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客观上要求农民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接受新技能培训,农民教育是终身教育。最后,要认识到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力资源主体在农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根本在于教育。
(二)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应成立农民教科领导小组,组织各相关部门参与,统一规划和协调。农业部门是最深入农村、贴近农民、了解农民的部门,应作牵头主管,由其他部门配合,形成一个政府统筹、部门牵头、培训单位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组织体系。完善科教市场管理机制,各类科教资源要公开平等竞争,凭能力发展,以提高科教效率。教育单位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完善教育计划、实施、检查、督导等管理。通过产业化经营、合作经济等形式有效组织农民,提高农民科教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教育覆盖面。
(三)科教平台体系构建
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合力,根据“分级负责、分层管理、分级教学、明确责任、互相协作”原则,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开放运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相互协调、功能齐全的科教体系。其中,高职院校负责中高级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农广校、函大、科普学校、科普活动室、夜校负责成人教育,大众传媒、多媒体、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负责函授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实用技术、绿色证书、跨世纪青年农民、职业技能、转移就业等培训,科研单位、推广机构、中介组织、龙头企业负责短期培训,示范基地、示范户侧重适用技术示范推广。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增设职业教育培训课,对完成文化课的初、高中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未来合格农民。
(四)科教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立法保障。应通过立法确定农民科教地位,明确政府机构、人员及经费职责,确保科教权益、秩序,规范科教行为,避免人为干预的随机性。第二,政策保障。政府应制定系统的科教政策,规范、引导和激励科教行为,并在办学机构资格、办学环境与公共服务上给予保障和扶持。应对公办科教机构的编制、人员给以保证,鼓励民间组织、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培训,对重点领域给以教育补贴,对获得科教证书的农民在选干、项目配套、资金投入、土地流转、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产后服务等方面给以优惠政策待遇。第三,经费保障。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的科教投入要稳步增长,幅度应大于国民收入增长,支出结构应向科教倾斜。应整合扶贫、教育等资金设立专项科教经费,在二、三产业设立支农基金,由农业项目划分一定比例科技专款,对企业、个人投入科教的资金算作税前开支。允许受教者以适当形式参与科教投资,允许教育单位按人均培养成本确定收费标准。允许科技建筑用地按公益事业用地办理。第四,教学资源保障。应建设必要的校舍、场馆、场地等基本教学设施,建设现场示范教学实习基地,配置电化、远程、网络、声像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整合文字、音像、书屋等资料库,制作文字教材,录制广播电视教学节目,开发特色课件,形成软硬件结合的教学资源保障体系。第五,师资队伍保障。应选聘思想觉悟、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口头表达能力和事业心强的、热心科教的科技骨干为专业教师,聘请专家指导科教工作。通过业务考核、在职与脱产培训、专题研讨、外出参观等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农民科教师资队伍。第六,农民参教保障。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引导、鼓励农民参加科教,激发其学习热情。如对参教农民免费住宿、收成本就餐、减免学费、凭结业证书推荐就业等。
(五)教培单位的管理机制建设
第一,树立正确办学理念。以质量促规模,以规模求效益。让更多的人接受高质量科技教育,让发达地区农民普遍掌握农业产业化所需要技术,让不发达地区农民普遍掌握一两项脱贫致富技术,通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实现教培的效益目标。
第二,需求市场分析。伴随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由单纯种、养殖向种、养、加结合、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农民专业技术需求多样化。多数学习者希望接受时间短、见效快的实用技术培训,应满足教育层次需求的多样化。教培单位应对市场需求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整理, 选准适宜当地的科技项目,对项目可靠性、适应性、效益性进行综合评价,按市场的价值标杆指导项目选择,接受政策与市场规律的双重调节。
第三,适合的科教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实施分层教育。对技术、推广人员进行高新技术教育;对初中、高中毕业生等未来新增劳动力进行学历和职业技能双重教育;对复转军人、初高中青年进行自主创业教育;对基层干部进行职业或成人专业教育;对有一定文化、35岁以下农民进行非农转岗技能培训;对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应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实施短期实用技术与绿色证书培训。对贫困农民和妇女进行扶贫和妇女技能专项教育。所有科教培训还须增加科普宣传、思想文化、法律政策和卫生健康等教育。内容涉及技术、法律、管理、加工、营销、服务等各个方面。 第四,采取相适应的科教形式。针对不同的受教群体采取灵活的科教形式,全日制、半日制、白班、晚班、电视讲座、函授、网络等多层次、多渠道、多学制教学。中、长班采用集中教学;短期培训采用分散教学,送教下乡;时间不固定采用远程教学,通过信息网站把科教信息送到千家万户;文化水平低的则应采用基地示范教学;季节性强、技术急需采用现场教学,通过田头会诊、现场指导、技术讲座解决疑难问题。转岗、转业采用订单、定点或定向教学。
第五,注重教师教学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精编教材。教师要融汇贯通,编写成易于农民消化、吸收的通俗易懂的乡土教材。其二简化科技理论。教师教学要深入浅出地讲透理论,在有限时间言简意赅地把最基本、最精粹、最核心的知识简明的传授给农民。其三强化技能训练。使用挂图、模型、实物、教具等直观教学,用讲解、操作、指导、再操作反复训练,熟练操作技能、技巧。巡回辅导中,要结合农民各自生产中发现的新问题,沿知识再现与形成过程,对农民进行释疑激趣、解惑启发、深化理解。在总结教学中,要引导其获得启发、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生发联想,用现身说法在互教互学中切身感受与体验,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升华。其四细化科技规程。教师要把知识归纳、整理、概括,简化成生产时间表、活动顺序表,农民生产前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试就灵、一用就富。其五教学过程管理。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彼此交流授课技巧,共同提高;组织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开展教师的教案、教具评比,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实行教师教学考核制。
第六,内外部竞争管理。教培单位要积极参与外部竞争,适应、驾驭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通过开放竞争,整合优势资源,协作发展。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内部管理,打破平均主义,把招生、培训、管理教学多项指标分解到人。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靠办学队伍的整体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壮大自己。
第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公正的考核、评估,按实绩对有成就者晋职、奖励、提拔重用。鼓励教师在教学外积极为农民服务,从事技术指导和推广。鼓励教师大胆采用“包村、包户、包教、包会、包生产、包经营、包创业”的六包科教模式,对成效显著、培训、扶持大批科技示范户和致富能手者给以重奖。同时,也应对学习优秀的学员给以表彰和奖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