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跨文化交际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1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儿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由于文化的迁移,外语学习者常常会将自己的文化模式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而“文化既有其统一性、延续性和共有性,又有其差异性和变化性。”(胡文仲,1985)

褒奖行为这种社会现象存在于每个社会群体,存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文化中,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联络感情,巩固和加强交际者之间的团结,起到社会油的作用。美国语言学家Pomerantz指出,褒奖语是一种支撑(supportive action),也是一种评价,也就是说,称赞语不仅有称赞的性质,也有评价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汉英文化在褒奖这一言语行为上的相似点及文化差异,并对由此产生的语用失误作一分析,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在跨汉英文化交际时如何恰如其分地称赞对方并知道怎样对对方的称赞做出正确得体的语言回应,这对我们的日常交际、英语教学及语言研究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相似点

1.注重礼貌待人

言语交际中所体现的礼貌程度,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恭敬的态度和礼貌的语言。

英语文化中也充分体现了对言语行为中礼貌原则的体现。利奇(Leech ,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用学和人际交往中修辞的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新的归纳和分类,即由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等六个准则构成。

后来的一些东西方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探讨,使礼貌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礼貌原则反映到行为中,在称赞、感谢等表达上,汉语和英语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如,

(1) 你做的饭真好吃。

(2)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2. 提倡谦虚态度

一般认为谦虚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美德,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汉语的谦虚表达中,对于来自对方的称赞和评价,一般不采用全面赞同的应答,而采取“缩小规模”来表示同意的策略。如,

(1) 甲:你刚才唱歌唱得真好听。

乙:是吗?不过我觉得我没大放开。

(2) A: You have a nice one-room apartment.

B: Yes. The rent is expensive. It is a burden.

  说话人通过赞同、认可来称赞对方的行为,听话人通过谦虚、礼貌的态度来应答,从而创造出“和”的气氛,这是汉英语言在会话中的典型表现。褒奖行为带上了社交礼节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了人们之间的圆满关系。

3.讲究协调和谐

很多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有史以来在社会结构上一直是家族式的,形成一种聚合模式,其特点是从众意识较强,不想突出个人,注重与他人“和为贵”。我们不难发现在学校里,有些说话讲究艺术性的老师批评学生时很讲策略,如你的文章写得很好,要是字再漂亮些就更棒了。老师把批评书法和称赞文章结合起来,减弱了批评的味道,学生容易接受,对维护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中国有以“和”为轴心的文化,中国人常常无意识地、微妙地运用这种“和”文化来相互理解,彼此达到和谐的关系。

英语国家大都是异族混居的国家,成为一种离散模式,其特征表现为相互疏远,讲究个体独处。不过,他们的社会也并非没有在“协调”上下功夫。西方语言哲学家及语用学家格赖斯(Grice)在1968年就提出了会话所需要的四个协调原则:(1)说直话,不要说没有十分把握的话;(2)掌握信息数量,不要给予超出所需的信息;(3)说有关内容的话,不要离题;(4)说话要明快、简洁、条理清楚。这四个原则被认为是语言交际的一般会话原则。

三、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差异

1.褒奖方式的差异

一个美国学生和一个中国学生应邀去日本朋友家做客,虽然过后中国学生对美国学生说日本饭菜并不迎合他的口味,但在吃饭及做客后告别时,他却一直不停地在主人面前说饭菜如何地美味可口。美国学生觉得中国学生说了假话,让人听上去很虚伪。他认为如果是自己的话,他会说一些感谢的话,但同时也会率直地指出饭菜不合口味。对此,中国学生的解释是说饭菜可口是感谢的一种表达,并不是虚伪的恭维。

英语文化中,人们习惯把对对方的敬佩和感激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假使要称赞他们,也是采用评论性的、限制性的,而且是高姿态的称赞方式;而中国人面对同一对象时,其称赞、感谢的言辞是不带评价的、全面肯定的、低姿态的,往往被西方人看成过分谦虚了,是虚情假意、恭维奉承的表现。

2.褒奖范围的差异及不同观念

汉英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导致了褒奖范围的差异,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收入、年龄等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我们对此类问题进行称赞会使话题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和英语中的褒奖话语相对比,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褒奖语涉及到对对方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和钦佩,如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寒暄语。

(1) 你脾气真好,对孩子这么有耐心。

(2) 你起得总这么早!

(3) 你学习真努力!

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同一褒奖点人们的不同观念。一种文化普遍认可或认为是具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摈弃;一种文化认为是文

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让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对此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①体重。这是一个在两种语言中出现频率都很高的话题。过去,中国人见面如果说对方“发福了”“胖了”是一种恭维,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及审美的需求,很多人反倒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瘦了”,可我们仍不能否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说对方“发福了”“胖了”仍含有恭维对方生活条件优越的含义,而说对方“瘦了”一般情况下也表达了对其身体状况的关切;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人们把体重超标看作是不健康的标志,所以说对方胖会被理解成暗指对方体质下降,而说对方“瘦了”毫无疑问是句恭维话,

②金钱。对中国人来说,称赞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是一种恭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恭维还会带有羡慕的成分;在英语文化中则不然,人们更看重个人通过努力而得来的财富,这种观念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着作中得到了体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③友谊。汉英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重视友情,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以情感为中心,认为朋友,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讲义气,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真够意思”“够哥们”“够义气”这样的恭维,这在英语文化中是听不到的。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取向以工作、志趣和活动为中心,朋友关系中仍然强调独立、自主和竞争,相互之间没有义务和责任。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他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提供帮助是很正常、无可厚非的。

④外貌。中国女性在公开场合或丈夫在场时受到异性对自己外貌的褒奖时,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会觉得不雅,有失体统;英语中人们对女性外貌、化妆和服装等的称赞是很普遍、很自然的,而且自由度很大,基本上不受年龄、地位、场合和熟识程度的限制。

⑤家庭成员。中国人倾向称赞对方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方的孩子;英语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倾向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有“自我表扬”之嫌,而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就是在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吝赞美。如,

(1) 你女儿长得真漂亮!

(2) 这么短时间不见,你儿子长这么高了!

(3)(母亲对女儿) You look so lovely in your new dress!

(4)(丈夫对妻子)What a nice dinner you gave us!

3.应答态度的差异

褒奖语和应答语构成了相邻对(adjacency pairs)。应答语是在一定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完成利用褒奖语进行交际的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因而,在对褒奖语的跨文化研究中,不仅要研究称赞什么、如何称赞,还要研究如何得体地对待称赞。在汉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待恭维称赞所持的态度和反应也大不相同。英语文化中多采用直接爽快接受的方式,很少加以否定,以免显露出与称赞者的不一致,令对方难堪;而中国人对称赞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卑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本国文化的谦虚准则使我们对于他人的恭维通常喜欢用否定或有所保留接受的方式,形成了言语交际中一些特有的客套话,如“哪里哪里”“过奖了”“谢谢,还差得远呢”等等,比较含蓄、委婉。我们常常可以从两人间进行的交谈中察觉不同文化所担负的社会价值。如,

(1)A: 这件衣服真好看!

B: 是我姐姐给我买的。

(2)C: How was your travel to France?

D: Fine, thanks.

A和B都是中国人,B对A的称赞无意识地采用了“转移(reassignment)”的策略来作答,这是一种将恭维转向他人或被称赞事物以避免自夸的应答方式,这种行为可以理解是对对方的一种敬意。C和D是英语文化圈的人,他们按一般寒暄的习惯来进行交谈。在会话中,敬意的表达是褒奖行为的核心,在英语文化中并不是没有谦让这一点,但西方人更主张自我尊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因此,在褒奖语的应答模式中,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会表现出认同和感谢的心态。

四、汉英文化中对褒奖行为的语用失误

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英国兰彻斯特大学的詹妮·托马斯(Jenny Thomas)等。托马斯(1983)对语用失误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即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语用失误可分为语言的语用失误和社会的语用失误。在中国,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始于何自然等,他们从1984年开始采用托马斯的观点对英汉语用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出语用失误率相当高。这些研究工作对于如何认识和分析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错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中国人好用“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之类的话对来自对方的称赞做出否定的反应,好像不找个托词推却一番便是盲目自满。有个例子,说的是由于处在英语文化背景的人不明白中国人的自谦语“哪里哪里”,结果闹出笑话。这个英国人被邀请参加一对中国人的婚礼时,有礼貌地赞扬新娘长得很漂亮,一旁的新郎谦虚道:“哪里哪里。”结果这位外国朋友大吃一惊,想不到中国人对笼统的赞美还不过瘾,还得举例说明。于是他用生硬的中国话说道:“头发、眉毛、眼、牙、鼻、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哄堂大笑。然而,语用迁移并非都会像这则趣闻那样总会给人带来喜气,在很多情况下,不同文化的礼貌方式会使交际双方感到困惑,以致影响正常的交际。下面是一位来自美国的妇女和刚认识的中国女孩之间的对话。

(1)A:What a beautiful dress you are wearing!

B:Oh, no. It’’s just a common one.

女孩没有回答“Thank you!”她所用的回答在中国人眼里谦虚有礼、符合标准,但在美国人看来她没有接受自己的好意,反而责怪自己大惊小怪,缺乏鉴赏能力和审美观,讨了个没趣,其后果不言而喻。

这种因文化迁移带来语用迁移而引起交际失误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外国人说汉语,经常会受到中国人的称赞:“汉语说得真好!”如果被称赞的人认为自己的汉语并不怎么好,受到这种称赞会很困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据说有一位刚到中国教书的英国老师,尽管只会说诸如“你好”“再见”之类的寒暄语,却常常得到“汉语说得真好”之类的称赞,这位老师常常不知所措,因为在英国到被人称赞“wonderful”“excellent”的地步,则表示已经能够娴熟自如地运用,运用语言的水平已经和那个国家人们没有多大差别了。当然,中国人很多场合是在说恭维的话,但这种恭维语言频繁出现,有时会使外国人感觉似乎受到一种讥讽,事情反而变得麻烦起来。

五、小结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2篇

一、文化

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但文化的概念,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阿尔弗莱德?克洛依伯(Alfred Louis Kroeber)和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在他们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中从描述性、历史性、规范性、心理性、结构性和遗传性六个方面列举了164个文化的概念。但人们普遍接受的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中提到的概念: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和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性整体。

随后专家学者对文化的分类也进行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克莱德·克拉克洪把文化分为显形文化和隐性文化。荷兰著名学者吉尔特·霍夫斯蒂德(Geert Hofestede)在其1991年出版的《文化与组织:心灵的软件》(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oftware of the mind)中把文化划分为包含人类对文明做出成就和贡献在内的第一文化和包括人类生活行为方式在内的第二文化。在同一个国家,人们还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从教育、文明来说我们还有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还有的学者从事东西方文化、饮食文化、校园文化、公司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二、跨文化交际行为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跨文化交际行为指的是跨主流文化行为,即跨国家文化行为。人类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有很长的历史,例如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中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近几十年来,随着交通、通信的快速发展,人类的跨文化交际行为日益广泛,特别是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大规模国际间的人员交往使跨文化交际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三、跨文化交际科学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科学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其奠基者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 T.Hall),他于1959年出版了《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科学领域的开山之作。由于美国特殊的人口构成,为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在初始阶段美国有大量的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也决定了跨文化交际科学的跨学科性(interdisciplinary)。

四、性别语言

在爱德华·霍尔创立跨文化交际科学以后,欧美的学者开始对这一崭新的学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许多研究成果被出来,大量的论文和研究专著被发表和出版,其中有一些是革命性的成果,如上面提到的荷兰专家吉尔特·霍夫斯蒂德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几年的观察研究创立了“文化维度”(Cultural Dimensions)理论,首次从五个维度用量化的方法去测量文化,给从事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群体以直观的信息去了解一个新的文化系统。

正当大家都全力以赴对跨国家文化进行潜心研究的时候,美国著名的女性社会语言学家徳博拉·泰南通过多年的观察、分析和研究,首次提出了将跨性别交际视为跨文化交际的观点,即把男女两大群体看作来自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并创立了自己的“性别语言”理论,出版发行了《你真的不明白:对话中的男女》(You Just Don’t Understand: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这本书连续四年被《纽约时报》评为最畅销书之一,连续八个月名列第一,后来又被翻译成29种文字出版,并在另外六个国家被评为最畅销书之一。

“性别语言”理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男子生活在等级(hierarchy)世界中;而女子则生活在亲密感情(connection)世界中。其涉及的次要层问题为:男子需要独立(independence),女子需要亲密(intimacy);男子生活在行动(action)世界里,女子生活在感情(feeling)世界里。另外,该理论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男女交际行为中应该注意的差异:第一,男子希望在公开场合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某个事物的观点清晰地表达出来以获取他人的尊重和敬畏,而女子更愿意在私密环境下进行沟通而获得对方的关爱;第二,男子比女子讲故事要多,而且他们讲的内容都是涉及知识、见识等,而女子讲述的内容是关于他人的,这有助于她们与交际的对方加强感情交流;第三,男子在交流的时候不很关心对方说的话,不注意倾听,不表达与对方相同的意见,这样避免人家说他没有主见,而女子认真倾听对方的言语,并做一些眼神交换和话语反应,泰南称之为“听者声音”(listener noise);第四,在交流过程中男子一般不提问,而女子会提出一些问题,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强感情联系;第五,在交流中男子有时会发起与对方的争议,而女子不会。

经过几年的现场、录像观察、分析和归纳,泰南用自己的理论分析了大量的男女之间沟通、交流中出现的用其他方法无法解释的现象。随后徳博拉·泰南的跨性别交际被看作跨文化交际的学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关注。在一些公共环境中,例如办公室、班集体,男女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在一些婚姻问题中,她的理论发挥了切实有效的作用,为一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巨大的辅助作用。把男女之间的交际视作跨文化交际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处理两性之间的交流差异,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

五、其他跨性别交际研究的成果

在徳博拉·泰南创立“性别语言”这一崭新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后,许多欧美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也从这一视角出发对跨性别交际进行了研究。美国的社会学家凯瑟琳·利兹曼(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创立了叙事分析法(Narrative Analysis),即人们用生成和使用叙事的方法来分析(婚姻、离婚)事件,并且出版了《叙事分析》和《离婚话题:男女要搞清人际关系问题》(Divorce Talk:Women and Men Make Sense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凯瑟琳通过面谈等方式进行分析后认为夫妻之间应该是最亲密的伙伴关系(closest companion)。她还通过访谈得出离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夫妻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埃莉诺·麦考比(Eleanor Maccoby)是世界著名的性别差异心理学家(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在1990年4月一期的《美国心理学家》期刊上埃莉诺·麦考比了其重要的研究成果,她认为:(1)儿童的发育最受与伙伴间的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 of peer interactions)的影响;(2)儿童希望与自己性别相同的孩子一起玩;(3)这些男女分离的群体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相互影响的规范。英国著名语言学家詹尼弗·柯茨(Jennifer Coates)多年从事跨性别差异的研究,撰写并出版了许多书籍,如《女人、男人和语言》(Women,Men and Language),《妇女与其言语群体》(Women in their Speech Communities),《女士交谈:建构女性友谊的话语》(Women Talk:Conversation Between Women Friends),《语言与性别:读者》(Language and Gender:A Reader)。她通过观察和访谈认为女流时都要涉及个人生活,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增加,从1922年的3.7%上升到1990年的37.5%;女性谈论的话题持续时间长;她们让说话的人说完自己的话,等等。而男子在交流时正好与女性相反。另外,美国著名的媒体心理学家莉莲·格莱斯(Lillian Glass)在其出版的书《他说,她说:弥补两性之间的交流差异》(He Says,She Says:Closing the Communication Gap Between the Sexes)中,从面部表情、行为举止、言语结构和体势语四个方面对男女行为差异做了深刻的研究。以上这些成果都是基于把男女两个群体作为不同的文化群体,它们都为人类从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去观察、理解男女的交际行为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而且在实践中得到了印证和发展。

六、结论

作为人类交际的仅有的两个群体,男女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满着差异和矛盾。人们试图用传统的方法去处理和化解,但都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自从跨文化交际学科的起步和发展以来,特别是徳博拉·泰南创立“性别语言”理论后,跨性别交际被视作跨文化交际,从而让人们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方法去重新审视男女之间交际的差异和冲突,以获得交际的成功。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出发对跨性别交际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相应的理论,说明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去处理跨性别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3篇

当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走在一起要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时,跨文化交际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是指某种环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在一起交际。跨文化交际中重要和关键的是要注意构成交际者独特身份的背景、经历和观念是具有极度的文化差异性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懂得构成不同文化身份的组成以及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身份如何影响人们彼此接触、看待和交际是很重要的。

文化身份意识的促进与提高

移民和全球化被看作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现象,这些现象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的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已成为了事实,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人们的文化身份意识。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文化群体的独特性,文化身份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的窘迫问题。

1.移民

随着世界运输、通讯网络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处在“流动”中。地理位置上的移动、职业的变更、跨文化婚姻、多重公民身份、避难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近年来全世界大规模的移民,全世界的文化群体不断地相互接触并被卷入到跨文化的交际中来。因此,在不同的范围内和各种环境下,不同文化的人们将走到一起。在全世界,移民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所有发达国家都限制移入人口的数量。尽管如此,大多数这些国家中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历来有相对大量的外来移民。因此,在不同的范围内和多种环境下,不同文化的人们将走到一起,并给予了一个移民多元的社会身份,而这些身份又在每日的交际环境中交替发挥着作用。

2.全球化

全球化实际上是资金、劳力、信息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化的过程之中,这体现在世界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作用的增大。每一个国家的经济现在都和别国的经济命运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已产生了四种方式的跨国流通:货物和服务的流通;资金的流通;技术的流通;人口的流通即移民。

和经济一样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也不再保持孤立,而是不断被卷入到跨国交际之中来。因此,在使各族人们加入到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全球化对文化身份有着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社会团体和文化身份被产生,并被卷入到当代这一社会文化和交际的过程中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体和身份的出现,人们变得越来越关注自己的文化独特性或文化特色,全球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文化多样化和文化身份的敏感意识。

3.文化多样化

地球上只有一个人类但却有许多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这些独立的社会和文化彼此各不相同,这些差异一直延续到现在。除了存在那些明显的文化差异如语言、服装和传统之外,还存在社会组织方式、道德观念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方面的重大差异。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越来越成为当今和未来多元文化社会中主要关注的问题。随着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文化差异变成了一个敏感的话题,文化身份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国家的政治家们正在尽力解决的一个难题。许多文化群体宁愿保持自己的传统和信仰,反对被同化并且希望保持它们的文化特征。人口和观念的变化迫使人们迫切地需要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由这些差异引起的冲突。不断加速的文化多样化迫使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重新定义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文化身份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当来自不同民族背景和不同国籍、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观点的人们试图工作和生活在一起时,冲突很容易产生。许多棘手的文化冲突都是因为一个文化群体未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如确立身份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或支配的需要。一个最常见的需要冲突就是身份冲突,身份冲突产生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感觉到自我意识、个人自尊受到了威胁或其合法性没得到认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论对其自尊还是对其世界观都是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因此,任何对身份的威胁都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反应。一般来说,这种反应是防御性的,同时又是挑衅的,很容易导致为一场冲突。身份问题是大多数宗教冲突、种族冲突和民族冲突的主要问题,上个世纪以来,身份的概念已成为了当代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话题。因此,解决身份冲突问题并使之能向一个具有建设性的关系方向发展是解决文化冲突的关键问题。

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方法

1.培养对文化多样化的敏感意识

世界上存在很多不同的文化群体,很多的文化群体越来越多地走在了一起。文化的多样化不是偶然的,更意味着和谐局面的产生。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对不同文化的价值作出评价,而是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更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文化。根据文化相对论,所有的文化都是同样合法的,真理本身就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情景、环境和个人。

因此,处理跨文化交际的一个科学原则就是承认文化的多样化,也就是承认不同文化的不同的社会适应能力。每一个文化群体的行为方式都代表了它的一些重要的交际意义和适应能力。一个文化群体的资源越是缺少,它就越具有适应生活的能力。一个社会越是有不同的行之有效的体验生活的方式,它就越有使它得以应付生存挑战的适应能力。当我们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时,其实我们就有机会学会我们从不知晓但已存在的那些不同的看待生活、体验生活的方式。

2.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意识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用学;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007-01

1 理论概述

语用学是研究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语言的使用, 包括所产生的字面意义和蕴涵意义, 以及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学科。语用学的概念首先是美国哲学家C. W 莫里斯和R. 卡纳普在20 世纪30 年代前后提出的。60年代, 英国哲学家J.L.奥斯汀和J. 塞尔勒先后发表了"语言行为"的理论; 美国语用学家P.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合作原则"的理论。

跨文化交际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于美国的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翻译学和语用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今天, 跨文化交际既指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 也指不同民族同一语言之间的交际。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跨文化交际不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而且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有差异的个体之间的交际。就交际形式而言, 跨文化交际既包括言语交际也包括非言语交际。那么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我们所关心的一般是不同民族之间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 主要分析那些由于社会风俗、价值观念和文化规约等造成的交际障碍。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称呼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信息。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差异。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称呼常常能传递某种特

殊的语力。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称呼往往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恰当的称呼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造成对方的不快, 为交际设下障碍。为了保证交际的正常进行, 说话者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以及亲疏关系和谈话场合等一系列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不同的称呼不仅反映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差异, 而且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思想和感情, 而听话者通过对方所选择的称呼形式可以了解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和目的。

2 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

语用学作为研究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和理解语言的一门学问, 与跨文化交际有着天然的联系。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语言的使用和理解, 对于跨文化交际而言, 它也是一种人类运用语言的交际形式, 它与一般的交际的不同之处只是跨越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而已。正如Verschueren所认为的, 其实我们不应该把跨文化交际看做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 而应该把它放在我们对于交际研究或语言运用的框架内。因为从交际的基本要素来看, 跨文化交际和非跨文化交际并不存在有任何区别性的特征。所以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跨文化交际也就不存在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对于语用学角度下的跨文化研究来说,我们所关心的主要是语言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如何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从而有效地避免语用失误的出现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从研究的语言单位来划分,我们可以把语用学角度下的跨文化交际划分为词汇和短语、句子、语篇和副语言四个层次。

3 语用学在英语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21 世纪的大学英语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教育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 因此要求教学应注重学生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当然应通过交际活动。语用学的研究表明, 英语的语用能力并不会随着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增加而自然提高, 语用知识和能力有赖于在语言实践中学习。

3.1 在英语跨文化交际中应强调特定语用环境。

现在的英语学习偏重教授语言的结构体系, 很少对词语、句子作动态的分析, 而是就词论词, 就句论句, 静态地分析语言结构。但是,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的用法, 特别是在不同场合下的交际运用, 要培养学生依赖语用环境的交际能力。一般来说, 学生的语音、语调较好, 语法掌握的也很好, 因此在谈话或写作的时候, 他们的语法往往不成问题, 而语用的贴切性却经常出错。许多人不能很好地分辨, 当然就谈不上有意识地去学习那些由于交际的媒介、内容、目的、场合和参与者的变化而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学生对同义结构用于不同场合的问题往往不加注意, 他们只会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却不知道在特定语用环境下用哪种结构才合适。这一点也常被教师所忽视, 往往只注意拼写或用词的错误,注意语法是否正确, 而不注意话语适合不适合特定的语用环境, 能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 达到交际效果。

3.2 运用语用理论指导词汇选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从根本上避免失误, 就要注意词汇的选用。就指导思想而言, 应重视学生语用能力( 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 的培养, 语言教学中应注意输入词汇知识。讲解课文时不仅要分析作者布局谋篇的结构, 还要探索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 研究语言形式在语境中的功能。

3.3 加强英美文化习俗知识的学习。

不同语言社团选择不同的方式以言行事, 语用规则随语言文化的不同而变化。外语学习者经常把母语的习俗移植到外语运用之中。社会语用差异往往导致学生产生不当的言语行为, 从而破坏话语交际的贴切性条件。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了解英美文化, 不熟悉英美人民的习俗, 就不可能运用英语进行成功的交际。反过来, 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 就越能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语言。在外语学习与研究中, 应该注意对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掌握英语与汉语的文化差异。

4 结束语

把语用学理论引入英语学习之中, 有助于英语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如果学习者了解语言结构的语用功能, 掌握言语行为的交际意义, 那么就可以按自己的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这样, 不但掌握了语言规则(包括语音、语法、语义)的潜在体系, 同时也掌握了运用这一体系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也实现了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5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敏感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6-01

外语交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目前由于科技飞速发展,交通和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学习、工作在不同的人群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偌大的世界将成为“地球村”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在接触和碰撞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必定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用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仅需要单纯的语言能力,还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否则,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就会出现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场景不合适或者不得体的语言失误,引起误会。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可通过语言来反映;而文化又制约、影响着语言的形式和使用规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哈里代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交际、交流思想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

一、文化的定义与内涵

文化的定义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涵盖历史、民族、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

关于文化的内涵,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有广义、狭义文化和知识文化、交际文化两种分法。广义文化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等;知识文化涉及目的语国家的社会制度、、物质文化、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交际文化则包括风土人情、交际礼节、行为规范等。知识文化是显性文化,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所培养出来的人在进行交际时,对某词某句的理解和使用不产生直接影响的文化知识,如艺术建筑、节日庆典、政治地理、风景名胜等表层文化;而交际文化是隐性文化,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际时,他们的言语中所隐含的文化知识,如民族习惯、社会交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交际文化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能否达到成功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交际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任何语言的教与学,所涉及的都不会是单纯的语言问题,它与所属的文化息息相关,与学习者的知识体系息息相关。人类语言不是悬浮在真空之中的孤立体,它是相关文化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首先接触的是不同文化领域及背景下产生的语言,并以此作为媒介来传递信息。如何准确地传递信息,是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交际目的的重点,这要求交际双方必须通晓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渊源、历史传统、风土人情等多方面的知识。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由于语言的使用受到该语言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文化在语言学习中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人们在学习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必须要学习这一民族的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言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传播媒介,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镜子。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都必须由语言来传达,并得以演进、发展,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源泉。

三、跨文化交际要培养的技能

Hanvey提出了跨文化敏感性的4个层次。在第一个层次,通过旅游、杂志、教科书等对于表面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但是认为它们奇特而不可理解。在第二个层次,通过文化冲突的某些场合,了解到与自己文化明显不同的某些有意义的但却是微妙的文化特征,其反应仍然是不理解。在第三个层次,通过理性地分析,了解到那些微妙而有意义的文化特征,从认知的角度认为可以理解。在第四个层次上,通过深入体验其文化,了解到从当事人的观点看问题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说“移情”(empathy),其结果是由于熟悉其文化而达到理解的境地。他还进一步认为人们对于其他文化的理解水平不仅要达到移情的水平,而且应提高到按对方的观点立场观察问题的水平。层次越高,越能接近完美的交际。前两层是人们经过努力可以感受到的,第三层则要通过语言使用者的引导来感受,第四层则最为困难。

当人们了解到更多的中西文化差异后,他们就不会有文化眩晕的感觉,而会把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成功地用于交际中。跨文化交际(intercul

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操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在地域、历史背景、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交际习惯和语言使用规则,构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无论学生将深层文化特点如国民性情、时间取向、美丑定义背得如何熟,如果不会在交际中自觉地使用,那么其交际技能仍然是零。

一般来说,人们之间语言交际要培养下列技能:

1.正确识别和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功能。任何一种言语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各种预设:价值观、信仰、假设以及对事物的态度。通过比较深层文化我们可以找出文化差异的共同根源,为奇异的文化现象提供理性解释,即对文化行为功能的解释。该技巧的掌握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2.熟悉日常生活习惯和言语行为方式。这可以使学生熟悉交际情境中得体的言语和行为模式。掌握该技巧使学生不再盲目地将中国文化套入跨文化情境中,也为文学作品和对日常生活中人物行为活动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了文化参照。3.熟悉常用词汇的文化内涵。要求学生熟悉那些同汉语相应词汇有不同的内涵或外延的英语词汇,尤其要掌握其不同的文化内涵。该技能影响语言使用的各个层次,对它的掌握可全面提高英语水平。4.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了解不同的语体特征。

参考文献:

[1]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8-39.

[2]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5.

[3]Snell Hornby,Mar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Revised Edi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88/1995: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