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程序教学法论文

程序教学法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程序教学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程序教学法论文

程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在《网络程序设计》中,套接字socket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教材上的解释是:套接字是两个通信通道上的端节点。看到这个解释,学生还是不能明白套接字的内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通常采用如下比喻。既然套接字是作为通信的末端,那么可以使用“电话系统”与“邮局系统”这两个同学们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把支持虚电路服务的信道看作电话线,套接字就类似于一个电话。同样,可以把提供数据报服务的通信看作邮局系统,套接字看作信箱。

(2)基于TCP套接字编程模型

面向连接的网络通信的建立有多个步骤,要使用多个函数。为了便于理解,可以将其比喻为“打电话”这个过程。要建立基于TCP的C-S(客户-服务器)通信,首先双方进程必须各自创建一个端点,也就是调用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正如打电话之前,双方必须都拥有一台电话机一样。Socket是面向模型设计的,针对C-S通信双方提供不同的socket系统调用。客户随机申请一个socket号,这类似想打电话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台入网的电话上呼叫。服务器拥有全局公认的socket,调用bind函数将套接字地址和所创建的套接字句柄联系起来,任何客户都可以向它发出连接请求和信息请求,这就类似于被呼叫方的电话号码告知了呼叫方。客户端调用connect函数发出连接请求,就好比拨打对方的电话。而服务端有可能在完成当前请求之前又发生多个服务请求,为了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服务器调用listen函数将所有的服务请求放在一个请求队列中排队,并尽快处理这些请求[2],这就如被呼叫方在开启呼叫等待的功能,不错过任何呼叫请求。服务器端执行accept函数等待来自某一客户端的实际连接请求,实现与客户进程连接,这就如被呼叫方拿起电话,双方可以正式通话。最后,客户端与服务端完成数据传输后调用close函数关闭套接字,撤销连接。这就好比打电话双方通话结束后,挂掉电话。

(3)基于UDP的通信机制

用“邮局系统通信”来类比这一种通信机制是非常恰当的。基于UDP通信是面向非连接的,无法保证数据以正确的顺序到达。这就类似我们先后寄出两封信给对方,不能确保第一封信一定会比第二封信先到达对方手上。而在通信过程中,服务端和客户端双方首先都需要绑定IP地址和端口号,这就好比寄信之前,对方的通信地址我们是要已知的。而客户端发送信息以及服务端回应的时候,调用sendto函数来实现,需要指明对方的地址。这如同在寄信的时候,需在信封上要注明对方的地址信息。

(4)协议端口

在讲解“协议端口”时,学生总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在网络通信的时候要指明端口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样采取比喻教学法。大多数操作系统是支持多进程的,目的主机到底把收到的数据包送给哪个进程呢?就好比我们去银行办理业务,银行的业务有多种,有多个服务窗口。我们要成功地办理业务,必须知道对应的窗口号。同理,当你的主机开启多个服务时,如FTP、WWW、E-Mail多个服务,当接收到传送过来的数据包时,主机要准确的把数据包传送给相应的进程,这就需要数据传输的双方进程开启端口,这样数据包将会有标识有源端口,确保接收方顺利地将数据包传送至这个端口。

(5)带外数据

通常数据是按顺序传输的,然而套接字API概念性的提供了一些使用程序,从而可以使得一串数据无阻的先于普通的数据到达接收端。这就是所谓的发送带外数据。这就好比大家排队在银行依次办理业务,有个强盗拿着枪走入银行,越过整个队伍走到柜员面前。这个就可看作为带外数据。这个强盗能越过整个队伍,是因为枪标识他的特殊性,给了他凌驾于众人的权力。

(6)结语

程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排舞 教学方法 对比

1.引言

排舞简单地说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源自美国西部,至今已经发展到3000多支舞曲。它的特点是每一只舞曲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舞码,新舞曲的编制,必须经过国际排舞协会的认证才能够在全球发行推广。所以,同一支舞曲,全世界的跳法都是统一的。在这个一致的舞蹈标准下,排舞的舞者可以在世界各地体验以舞会友的乐趣。排舞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健身舞蹈已风靡世界多年,但作为体育课的一项内容却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就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思考和研究,使这一新引进中国学校体育的项目能蓬勃发展,使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身心愉悦和健康快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排舞中“多感官表象教学法”、“递进叠加组合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广泛阅读有关舞蹈,特别是排舞教学方法的资料,对材料进行研究与分析,为撰写论文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2.2对比分析法。对三种排舞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中的差别。

2.2.3归纳分析法。以排舞教学基础理论为依据,采用分析、归纳等逻辑方法对此三种教学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三种排舞教学方法的教学原理及其特点

3.1.1“多感官表象教学法”的教学原理和特点。多感官表象教学法的原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视觉、听觉、思维和本位感觉等信息接受器官,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有意识地利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术的方法和过程。

“多感官表象训练教学法”对比传统的“示讲法”,更强调充分利用学生的身体感官功能,结合排舞技术动作的特点、风格和规律,突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加强教学沟通,并借助观察、思考、评议、识辨、记忆、演练、自述等手段进行教学,即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有针对性地发挥多感官功能,以观、评、识、记、练为手段,逐步完成排舞技术动作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可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优点,让学生观看后闭上眼睛,集中注意力在头脑中回放。当人进行运动动作的表象演练时,与动作有关的神经和肌肉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反应在模式上与实际完成动作的情况一致,表现的过程还能产生相应动作的肌电活动。虽然肌电活动很轻微,却足以激发和打通技术动作的神经通道,多次激发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加快技术动作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3.1.2“递进叠加组合教学法”的教学原理和特点。排舞运动项目的特点是风格多样,吸收和利用的舞蹈种类和元素众多,有健美操风格,有拉丁风格,有爵士街舞风格,有民族舞风格,等等。在如此多的舞蹈元素组合与变化之下,如何提高排舞套路教学中学生对动作的记忆能力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一般记住后,在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采取一种“递进叠加组合教学法”,所谓“递进叠加组合教学法”是对较简单或已掌握的动作进行不间断的递进叠加式组合练习,假定一套舞由32个动作组成,我们在教学中可将32个动作分成4个小节,每小节8个动作,拟定第一小节8个动作名称分别为ABCDEFGH,在进行递进叠加组合教学时,则A―B―(A+B)―C―(A+B+C)―D……当学完第一小节后,以同样方法学习第二小节,当第二小节学完后,则练习第一小节+第二小节,然后学习第三小节……实践证明,用“递进叠加组合教学法”进行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新动作全部教完再从头复习的效果好得多,它避免先学后忘这种常见的问题,边学边巩固,充分利用遗忘曲线的特点,在有效时间内连续重复,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还利用此法进行有氧练习,对提高学生心血管功能、发展体能有良好的作用。

3.1.3“程序教学法”的教学原理和特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严格按照心理学理论建立起来的教学方法。它是把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逻辑顺序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活动体系。在进行程序教学时,其重要特点是运用强化的方法进行行为调整。强化正确动作,排除错误动作,确保最好最快地达到目的,增强学习效果。由于每个小步骤任务具体明确,因而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按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特点是严格控制反馈教学过程,如果发现学不好前一个动作,就必须返回重新学习。这样经常得到强化和及时反馈,能使学生获得较大的练习强度,增强学习动力,减少学生产生错误动作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时间,因为一旦错误动作动力定型后,不花长时间是难以纠正的。整个程序教学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即在练习前自我强化、练习后自我评价等。

3.2教学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3.2.1排舞教学和其他术科教学一样,在身体练习过程中,动用的器官越多越有利于学生对某一动作技术的掌握。在“多感官表象教学法”具有教学时数少、效果明显等特点。本“多感官表象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能增强教学效果。但“多感官表象教学法”需要有较好的教学条件作为辅助手段。

3.2.2排舞成套动作一般由若干节组成,少则十节左右,多则几十节,由于具有节数多、拍数多、动作变化复杂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感到要熟练掌握成套动作有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练习时间短,重复次数少,识记困难。我们利用叠加递进组合法在有限的教学时数里,让学生靠多次重复来加深记忆,提高动作的熟练性,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在进行递进叠加组合教学法时,教师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在同步练习时要降低要求,确保体育课的安全和谐。

3.2.3在排舞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程序化教学方法能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明确练习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机能。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发展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能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程序教学中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练习,比较死板,灵活性差,对于人数较多和场地器材不丰富的学校实施起来难度就很大。总之,程序化教学引入到排舞教学中,必须辅以其他教学法,切不可以程序教学代替其他教学法。

4.结语

4.1在排舞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综合运用“多感官表象教学法”、“递进叠加组合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其实效性。在教学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和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

程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关键词:游戏案例;课程群;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17202

1 改革方向

本方法在分析课程群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特点,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媒体检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将相关课程组成群组,从课程的科学设置、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2]、结构化程序设计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转化与衔接、UML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各门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教学与软件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关系等8个方面进行改革。提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其次,在分析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转化与衔接时,以学生均体验过的五子棋为例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直接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另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四会”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3]。基于以上原则,从学生心理、案例教学模式、指导思想及实施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2 改革思路

(1)通过深入剖析软件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其组成群组进行立项研究,通过调整教学大纲、注重第一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利用案例进行知识点讲解等方式,实现在缩短教学周期的同时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2)首次将软件产业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角色职能,引入高校计算机教学课堂,以便学生对该行业有所了解,更早、更好地对该领域进行涉及,从而定位和充实自己的职业生涯。

(3)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以“将课堂还给学生” 为指导思想,利用小组协作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此同时,每小组选定负责人,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摸索适合自己团队的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在学好程序设计能力的同时,管理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培养技能和管理相结合的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我国软件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

(4)在进行考试改革的过程中,以“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形式多样化、分值灵活化,采取加大实践比重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施方法

项目组成员经过不断探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除了考虑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外,贯彻“产、学、研”指导思想,融入“四会”的理念,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更好地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

(2)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通过深入分析软件专业教学计划中每门课程的特点,挖掘出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调整教学内容、讲课顺序等手段来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在缩短教学周期的同时,达到提高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开发软件项目的目的。

(3)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项目组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①在充分研究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设计教学法、参观法、练习、实习作业等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调研,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通过调整讲课顺序、删减讲课内容、利用案例讲解语法和游戏片断讲解应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②通过对人人网、动网科技等大型企业研发部实际运作模式和角色职能的调研,结合市场需求,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案例教学中,以便学生更好、更早地了解软件行业,从而定位和充实自己的职业生涯;③在课程讲解过程中,除了讲解书本本身的知识外,将行业前沿信息融入教学,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时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指导思想,例如,与学生分享如何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学好程序设计的途径;如何从教材或者其它读物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等等;④重视每门课程第一堂课的教学。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非常重要,针对学生而言,新的课程一般比较陌生,大脑基本是一片空白,所以任课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个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项目组成员总结出第一堂课必须要包含如下几个元素:实际应用领域、最新动态、应用效果、课程地位、学习方法、课程进度安排以及所使用的开发工具;⑤针对当今强调“工作经历”的就业形势,开展案例教学,以实际参与的案例来填补“工作经验”的空白,改变“不给我工作,哪来工作经验”的尴尬局面;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项目组成员通过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选定小组负责人、实行负责人管理制等方法,对公司实际运作流程进行仿真,在训练程序设计能力的同时达到对学生合作、沟通和管理能力以及文档书写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项目组的培养目标;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性格、习惯、智力等方面,采用分层教学,在备课、课堂、课外、练习、评价、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了分层;⑦构建知识共享平台。利用QQ群、BBS论坛、QQ空间、微博等方式构建知识共享平台,提供学生学习心得和经验的平台,日积月累,一届届传承,后续学习的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4)激励机制研究。在分析激励机制类型的基础上,以“平等性、透明性和广阔性”为基本原则,采用目标激励、示范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荣誉激励、关心激励、竞争激励、信息激励、自我激励兼顾处罚等激励方式,激励时注重机会均等、力度、公平准确、奖惩分明、构建合理落差等策略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热情。

(5)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改革。考试改革的过程中以“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主要采用考查、作品、论文、口试(类似于毕业论文)等方式。考试成绩比例由原来的3∶7调整为3∶2∶5∶1,即期末考试占30%,平时成绩占20%,作品(附论文)占50%,奖励占10%,总分突破100变为110,采取加大实践比重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师资队伍建设。在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并采取集体备课、小组讨论、外出学习等形式,使青年教师尽快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同时注重“双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教材编写、科研立项、教研立项、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等手段来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 结语

本方法已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实施了3年半的时间,效果良好。该教学方法的产生,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对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06级软件专业学生的试点,在缩短了课程教学周期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在程序员岗位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FANG ZHOU.General implement research of program design inquiry method on software series course[C].Proceedings of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2012.

[2] 万臣,谢芳,胡泉.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2):3436.

程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以人为本,以智为基,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出发点。本文就文秘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几点看法,倡导情境性、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即便在今天,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可能特别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就容易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

文秘专业课程大多是实践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秘书实务,档案管理,秘书礼仪等。因此,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打破单一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的做法是:一个知识开端的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如概念的教学;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在教到关键之处采用演示法、实验法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可采用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但是,在一节课中所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择优选择。

现在国外很多大学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或者是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效果很好。而我国高校运用并不广泛,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导致学生的独立创造性被日渐消蚀。因此很多案例讨论课因冷场而不了了之。另外,教育经费的紧张与逐年扩大招生的现实矛盾使很多大学的硬件建设受到忽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导致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文秘专业的实践课程如果能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效果会很好。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关注哪些是要让学生获得的终身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最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扩大知识面,积极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二、应用情境性、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以满堂灌的方法对课本重难点进行教学。此法实际上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只是人云亦云,培养不了创新精神。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如情境性、任务型教学。

情境性教学,由于确定实际问题或真实性任务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问题或任务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因此,情境性教学又称抛锚式教学。

情境性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如在教授秘书值班工作时,可以创设一个值班办公室,准备好桌椅、电话、值班日志等。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如在值班时接到紧急电话或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

3.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线索(如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协作学习。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以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最后由老师根据各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任务型"教学,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宗旨,以任务为中心,强调做事情的过程,这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如在教授秘书接待工作这一章时,在课前先安排接待一个参观团体的任务。经过学生两人之间、四人之间或在小组内开展"任务型"的学习活动,他们带着问题思考、讨论、组织材料。学生之间的互动,相互配合,取长补短,直接影响着任务的完成。等到课堂讲授时就可以先让各小组讲解自己的接待程序和步骤,然后再结合新课程边学习边评价。

在"任务型"学习中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尊重个性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能力的机会,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学到了课本知识,又在组织、动手能力方面得到锻练,培养了他们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高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不断上升,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军,但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缺乏专业实践,加之课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实践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因而在其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自然底气不足,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欠佳。

针对年轻教师缺乏教学技能与实践经验这一情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应做的工作:一是对所有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使他们树立职业观念,具备职业道德和技能。二是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发达国家大学一般每隔3~4年就为在职教师提供一次带薪学习的机会,为教师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了方便,不仅教师和学校受益,学生更受益。三是为教师创造条件,定期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四是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五是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高的新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角色的转变和新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之间合作、配合与研究,共同思考,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形成开放的教学和研究的工作方式,避免闭门造车,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物质保障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扩招速度较快,致使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无法保证,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

大力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物质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属于仿真型建设,主要是指校内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学校要大力投资建设各类模拟实验室,改善实验条件,引进先进的管理信息应用技术。特别要发挥高校资源共享的优势,组建高校实验中心,这在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在校园里要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各种学派、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和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保证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挖掘和保护学生创新的"灵感",宽容学生的失败。同时要树立一种严谨求实的作风,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程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 教学方法;数学;学生

论文摘要: 在实验中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受师资条件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所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学方法需要加以反思,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有效地指导数学实践,实现教育目标。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一套完整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工作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当教学内容和其他条件确定后,教学方法将是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优选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十分必要了。

众所周知,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为适合所有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用基本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武装自己,这些教学方法能完成不同目标,单一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只能解决某一小范围的特定问题,而任何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往往需要选择多种教学方法并有机地组合,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就需要结合数学教学目的、内容、学生年龄特征,研究特定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的特定组合,找出最佳的组合选择及内在的作用机制,而传统数学教学则缺乏这方面的研究。

仅仅强调单一教学方法而忽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合的主要表现有二:①将教学方法公式化、模式化, 往往是教条地搬用现有的方法,或盲目照搬所谓的新方法而被其局限、束缚,不能灵活运用。②为教法而教法,不能很好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往往把教学方法改革看成一个以新的方法代替陈腐的方法的单因素问题,而不能辩证地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是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改革教学方法就是发挥每一种方法的优势,克服局限性,寻找最佳模式和可能的条件下建立新的教学方法体系,使方法结构合理、协调,各种方法相互补充,发挥特长。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的、教材、学生的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的,而社会的发展则是上述各种因素发生改变的总根源,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数学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是必然的。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形势下,我国数学教育界特别是广大的中学数学教师,更新观念,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又总结出了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如“问题探究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学案”教学法、“自主—创新”教学法等,即体现了当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体现,形成了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

现代的数学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智能和情感的双重发展,注重于知识、技能、能力、品德与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活动是师生和生生多边活动促进学生潜能发展的过程。

1)以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

2)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促进主体学习的完成。

3)注重数学的问题(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的发生、探索、发现、论证及应用的全过程的展开,特别是注重数学知识发生和应用的过程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过程性目标。

4)突出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注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力。

5)对教学方法的评价,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注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品质,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又从教学中去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6)注意数学文化素质(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史、数学文化等)的培养。

7)数学教学方法开始借助于高科技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技术含量明显提高。

应当承认,目前的学校教育,课堂仍是主阵地。因此,应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立足于课堂,深入挖掘教材是学习的基础。但是还应当看到,学校的教育又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继续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另一方面,在接受的同时,思维也受到某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患得患失,丢失了个性和创意。学习应当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其一、揭示知识背景,从数学家的废纸篓里寻找研究的痕迹,让学生看到并体验,面对一个新问题他们是如何去研究、去创造的:其二、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其三、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要给成功的范例,还因展示失败和挫折,让学生了解探索的艰辛和反复,体验研究的氛围和真谛。具体步骤如下:

1)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即不以单纯的感知为出发点,更不以直接告诉现成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启发诱导,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在讲授的同时,辅之以指导学生探究、发现、模仿、应用,在活动中学习;

3)组织分水平的变式训练,防止机械模仿,向学生提供给出问题条件的机会,逐步增加创造性因素,提高训练效率;

4)连续地构造知识结构。适时指导学生归纳所获得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方面的一般结论,归入知识系统;

5)根据教学目标,及时反馈,回授调节,随时搜集与评定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质疑讲解,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补授的机会,使之达到所定目标的要求。

近十年来的教学方法改革,则不仅涉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双基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启发式、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而且还涉及到“课前预习”、“课后辅导”等教学组织形式和“讲授”、“答疑”、“阅读课本”、“讨论”等具体教学方法。至于自学辅导法、程序教学法等则不仅是具体教学方法,而且还包括了教学原则,甚至是教材,实际上各是一种教学体系。所以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带动了对课程、教材和学校各项制度的改革。

学生的数学活动是一种群体行为,他们是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的,而教师与学生都是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只有共同体中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相互作用,激发和调动每个人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实现“优势互补”,才能使数学学习富有成效。这样,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注意到自己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真正树立教学民主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自主活动的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就应该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开展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自己理解相应知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同学开展交流,以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理解,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与学的策略》张大均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靳玉乐主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