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趣的对联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对联;提高;兴趣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261—01
对联是中国文人独有的抒感的艺术文体,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它对促进社会进步,陶冶思想情操,培育道德修养,启迪人类智慧,调节心理情趣都会起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我们接触的祠堂、庙宇、楼阁、衙署等古建筑群内就常常见到。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品味、文化特性,而且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
作为古建筑群的讲解员在我们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完全可以以对联引申出许多话题,将好玩的对联故事、精彩的绝对用来丰富自己的讲解内容,给观众、游客以耳目一新,独具匠心的感觉,提高观众的参观兴趣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如联:“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恩三顾;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巧用了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数字;下联灵活运用了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10个数字,简练地阐述了诸葛亮出茅庐,鞠躬尽瘁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和他戎马倥偬的战斗一生。合联共计54字,也正好暗喻了诸葛亮活了54岁,真可谓是一副字字珠玑、笔笔传神的一副绝妙对联。
还有挂在“关张殿”前的对联,上联:“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下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此联以关羽为第一人称的口气,撰写了关羽德高望重,并把个历史故事融入对联中,关羽拜卧龙先生为军师和赵云结下深厚的友谊,“桃园三结义”等历史故事巧妙地得到了反映。上联的“龙”和下联的“德”字既是这副对联的字又是这副对联的颂词。诸葛亮号“卧龙”先生。赵云字“子龙”。关羽拜诸葛亮为“卧龙”先生,与赵云结交为好朋友;我们知道,“龙”是炎黄子孙的图腾,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桃园三结义中,关羽的长兄刘备字玄德,弟弟张飞字翼德。中国有句俗话:“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所以,我们现在在选拔干部时还提强调要提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这副对联重点突出,构思巧妙,语言晓畅,简洁凝练又一语双关,既说明了关羽和这四位人的关系又说明了关羽义薄云天的情义,使人读此联时回味无穷、妙不可言。还有绝妙趣联:“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奸心曹,友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像悬挂在南阳卧龙岗“三顾祠”门前的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短短的十个字,对仗简洁工整,语言凝练,概括和总结了诸葛亮一生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思想和他那“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的经天纬地军事才干和安邦定国的政治才能。
作为讲解员在熟知和掌握名联典故外还要掌握和了解我国一些有名的对联奇闻轶事结合自己本单位讲解大纲生动有趣的讲解介绍给观众,提高增强观众的兴趣度。像清郑板桥除了为卧龙岗留下“难得糊涂”碑刻和“兰芝图”外,有关他的一些趣联故事有很多,比如:相传,郑板桥有一天到某寺院,寺院方丈见他衣着俭朴又其貌不扬,就冷冷地说了声“坐”,然后吩咐小和尚上“茶”;一经交谈觉得对方不俗,便改口“敬茶”,“请坐”了;而当得知来着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再次改口“请上坐”、“敬香茶”……难怪后来方丈恳求郑板桥留下墨宝时,郑板桥兴趣盎然的题写一联:“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香茶”。
如:清朝北京有个“天然居”酒楼。一次乾隆皇帝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个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言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这时纪晓岚则对出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课文内容 有关的 题外话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094-01
刚开始接四年级这个班,我很想快一点激发孩子们阅读课外书的兴趣。我去图书室借书,看见一本名叫《优秀班主任让学生爱上语文的100个故事》的书,顿时如获至宝,赶紧拿回家,一个晚上就把这本书读完了。读到书的最后那部分关于对联趣闻的内容时,我顿时联想到我明天就要教学《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里面的那几幅对联了,正好我可以用书中蒲松林智对对联,暗骂自家邻居石财主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想到这里,我心里乐开了花。
对联对于刚从三年级升上来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内容。以前,他们学过了一些简单的对偶性词句如:“山花对海树,诚实对虚伪……”,但是,像这个单元的“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样的特殊型对联还是第一次与孩子们见面。在教学时,为了让孩子们记忆深刻,我引导他们运用本单元学习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文字的同时,在头脑中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对联的意思。学生对前三副对联的意思理解比较顺利,学到最后一副对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学生可能是因为思维疲惫,好长时间没能理解对联的意思,而且有几个孩子已经有点坐不住了。为了调节学生情绪,我娓娓讲起了蒲松林智对对联的故事。
我一边讲着故事,一边板书了石财主出的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然后,我故意拖长声音问孩子们:“蒲松林会怎样来对上下联呢?”孩子们抓耳挠腮地想着,没有反应。我接下来把对联拆开来启发孩子们:“‘细’可以对什么呢?‘羽’可以对什么?……”一会儿就有人纷纷喊出:“‘细’对‘粗’,‘羽’对‘毛’,‘家禽’可以对‘野兽’……”正在大家断断续续接着下联的时候,聪明蛋冷伟大声喊出:“粗毛野兽石先生!”“哈哈……蒲松林把那个财主给骂了一顿……哈哈……”教室里热闹了!然后,我很平静地举起事先带来那本书,对学生说:“同学们,这本书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学校图书室里面有好多非常好看的书!”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孩子们的情绪得到调整了,接着孩子们理解那副对联也很顺利,背诵四副对联也激情高涨,默写对联自然效果就相当好了!更令我开心的是――一下课,就有人跑来问:“王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图书室借书?图书室还有蒲松林的书吗……”我暗自高兴,风趣地说:“图书室的书今天就可以去借,还有好多书比这本书好看得多呢!王老师每天都在借书看!”那天中午,我吃过午饭后去办公室,我发现我班的孩子们都端着饭碗,一边吃饭,一边站队等在图书室的门口,他们是想快点借到书看啊!
突然,一阵细细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哥哥,哥哥,那个就是地球人吗?好大啊……”顿时,一个恐怖的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刚才说话的,不会是科幻小说中的外星人吧?
我慢慢睁开眼睛,只见两个水母状的生物浮在我面前。尽管我已做好心理准备,但还是吃了一惊。我小心翼翼地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生物对视了一眼,较大的那个说:“我们是来自P星球的居民,我是麻克……”“我是菠萝!”那个小的插嘴道。
麻克摇了摇头,把菠萝推到身后,接着说:“前些天,我们刚游览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希腊,今天便马不停蹄地赶来中国了。听说你们的汉字十分巧妙,可以拼成歇后语、对联、诗词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想参观了解一下。”听了麻克的这席话,我对他们的恐惧感全消失了,高兴地说:“既然这样,我就带你们去古代瞧瞧吧!”说着,我按下了时光穿梭机的启动键,“咕——”时光穿梭机上面出现了一个黑洞,把我们三人送去了宋代。
一阵熟悉的月饼香飘来,我抬头往下望,只见一男一女正坐在院中赏月,又大又圆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他们是谁啊?”菠萝探着小脑袋问。“呃,应该是坡和他的妹妹苏小妹吧!”我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哦!”麻克和菠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剖开舟两叶,内载黄金白玉。”和我想的一样,果然是苏小妹。只见她指着桌上的咸蛋出了上联。“打破罐一只,中藏玛瑙珍珠。”坡一边剖开一只石榴,一边微笑着答道。名人就是不一样,做什么事都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我佩服地想着。
“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虞美人脚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在我迟疑之时,苏氏兄妹俩又来了一个回合。“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对联吧?”聪明的麻克自信地问道。菠萝也不甘示弱,嚷道:“我还知道,他们兄妹俩用拟人手法,各在对联中嵌入了三个词牌名呢!”
我刚想回答,转眼间,下面的世界改天换地,出现了一群“长辫男”。“哦,到清朝了,真快呀!”我喃喃自语道。突然,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出现在眼前,原来我们到了故宫。这时,一声“两碟豆”传入耳际,我马上明白了,乾隆皇帝正和纪晓岚对对联呢!只见纪晓岚对曰:“一瓯油。”乾隆马上接口说:“林间两蝶斗。”纪晓岚有恃无恐,对曰:“水上一鸥游。”麻克和菠萝刚想评论点什么,乾隆又出第二联:“人云南方多山多水多才子。”纪晓岚不假思索道:“我说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哇塞,那个纪晓岚对得实在太好了!回去以后,我一定要考考我的小伙伴们!”在时光穿梭飞行器上,菠萝滔滔不绝地说着,引来麻克一阵训斥。
乾隆皇帝和纪晓岚的对决又开始了。“口十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乾隆皇帝对着闷闷不乐的纪晓岚缓缓吟道。“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纪晓岚见乾隆皇帝猜中了他的心思,转悲为喜,即兴对出。
“喂,醒醒,别着凉了!”妈妈的声音把我揪回了现实。我抬头一看,那几副对联竟奇迹般地出现在了电脑上。
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但汉字蕴含的无穷知识仍需我们去探秘。我爱你,汉字!
指导老师 邰晓飞
一、在生活中,领略数学的别开生面
中科院研究员研究所研究院张梅玲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讲座中讲到:“教师要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 ,尽量从生活中引入。”因为,数学就存在我们身边。
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时,我提出关于小朋友过生日的数学问题:“青青今年9岁,过了9个生日,青青的爸爸今年36岁,也过了 个生日,但是青青的爸爸从未漏掉过任何一个生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话音刚落,学生们已经轻声讨论起来,他们说什么也不相信这是 真的。此时,“问则疑,疑则思”的效果表现了出来,我于是马上在学生浓得化不开的兴趣中得带着学生学习了有关闰年的知识,学生们马上 恍然大悟,原来生活中的数学是这么有趣。
这样的内容恰好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有趣、有用的特点,它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着熟悉的生活背景,有着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 ,让学生们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到生活真有趣, 数学真有趣。
二、在文学中,体会数学的妙趣横生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就是在文学中,应用也极其广泛。
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就有这么一首观残花的小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 都不见”。这首小诗先是平淡无味的数数,产生悬念,后来笔法急转,突出佳句,使全诗妙趣横生。
又如,在寿联中也隐藏着有趣的数学题,上联是: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要知道这幅对联中所贺老寿 星有多少岁吗?我们可以用两道乘加的混合计算题来解决。(上联中的“花甲”是指60岁,“花甲重开”就是两个60,三七岁月是21岁,即:60 ×2+3×7=141。下联中的“古稀”是70岁,“古稀双庆”就是两个70岁,“一度春秋”就是1年,即:70×2+1=141。)
对子对得妙,而且用上了有关数学的趣味知识,如果用这样的对联来为乘加这一类混合运算的课堂做结尾,肯定是回味无穷的。
好诗、好对子来源于生活,精心提炼加工以后,高于生活,可以从中体会到语言的优美。数字、图形和数学题,同样来自生活,通过科学的 抽象与概括,揭示生活中的内在规律,蕴涵着一种和谐的数学美。和文字相结合,又体现出一种绝妙的意境美。
三、在课堂上,体验数学的扣人心弦
一堂好的课,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音绕梁。在数学课堂上,同样“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切身体 会数学的奥妙。可以从生活的某一方面反应数学问题:可以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有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接下来我介绍几个课 堂中的小片段:
片段一:有这么一位老师在讲“循环小数”之前,先给同学们念了一首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很会讲故事,老和尚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学生哄堂大笑了起来,教师马上引入“循环”二字,让学生结合刚才的童 谣讨论了起来。在如此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循环”的概念,不仅为学习循环小数作了准备,而且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在我们的生活 能体现数学问题,我们就可以和这些生活的事例来学习数学问题。
片段二: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2、20、200后填上恰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她们连接起来?学生们感到 很新奇,纷纷议论。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以得2米=20分米=200厘米,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以得到2元=20角=200分,此时,教师可以提 出能否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得出2元=2.0元=2.00元;2米=2.0米=2.00米,对于这几个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 数性质。小数点的妙用就体现了数学的奥妙之处。
谐音作为借助语音形式的相同或相近特点而取得特殊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在现实的语言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电话号码、对联撰写、笑话故事、商业广告等都有应用。
谐音既是一门语言艺术,又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恰当地使用它。可以使你的语言陡然生色,给我们的人际交往添色、添彩、添情趣。
一、谐音广告
商家采用谐音广告,可增加幽默感,趣味性,使广告具有诱惑力,从而增加商品的品牌效应。如:
1、“昔”出名门,传统好滋味。
――酱菜广告
2、痛口不治,笑口何来?
――华素片广告
例1将成语“将出名门”作了同音异形改动:
例2借“脍炙人口”这一成语的谐音,巧妙地描述该药的特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上面都是同音的变异,还有近音的变异。如:
3、一饼惊人,甜薄脆,
――都得利饼干广告
4、美加净――精益求“金”。
――护发定型摩丝广告
例3“饼”与“鸣”近音。使“一饼惊人”成为“一鸣惊人”的谐音;例4“金”与“精”近音,使“精益求金”成为“精益求精”的谐音。两例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
5、“闲”妻良母。
――××牌洗衣机广告
6、中国电信,千里“音”缘一线牵,
――国际长途电话广告
7、趁早下“斑”,不要“痘”留。
――××化妆品广告
例5的“闲”与贤妻良母中的“贤”谐音。例6的“音”与千里姻缘中的“姻”谐音,例7中的“下斑”同“下班”相谐。“痘留”同“逗留”相谐,利用谐音增加广告的幽默感,读起来饶有风趣,使消费者过目难忘。
二、谐音故事
背诵圆周率
从前,有一个特别喜爱喝酒的私塾先生。他为了有空溜出去喝酒,就常常留一些刁难人的题目让学生们做。有一回,他酒瘾又犯了,但是还不到放学时间,他便只好故伎重演,叫学生背诵圆周率,放学之前得背出30位小数,否则不许回家。“3.141592853589793238462643383279”,学生们硬着头皮死背。偏偏有几个调皮鬼满不在乎,一溜烟奔后山玩去了。忽然,他们看见了先生――他正和一个和尚在山顶的凉亭里喝酒呢!几个调皮鬼好不气愤,于是琢磨开了……等到夕阳西下,先生酒足饭饱,想起了这帮学生,便回来考查他们。那些听话的学生偏偏背不下来,倒是那些调皮鬼张口就来:“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遛尔遛死(6264),扇扇刮(338),扇耳吃酒(3279)。”调皮鬼们边念边手舞足蹈地表演。先生气得目瞪口呆,却也无可奈何。
三、谐音对联
就是对联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有一副“隐字联”:
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
此联的横批是“南北”,相传为宋朝吕蒙正所作。吕少时家境贫寒,生活窘迫,有一年春节,家中缺衣少食,过得冷冷清清,与富贵人家不可同日而语。苦读寒窗的吕蒙正巧用“隐字”修辞。上联隐“一”,下联隐“十”,谐音“无衣无食”,横批隐含“无东西”,可谓叫苦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