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尔邦节快乐

古尔邦节快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尔邦节快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尔邦节快乐范文第1篇

1、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2、开斋节:在我国陕西、甘肃、青海、云南等地的回民穆斯林将开斋节亦称为“大尔德”,流行在全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但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的穆斯林在过节时又有许多本民族的特点和习俗。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回族穆斯林为什么要封斋呢?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3、古尔邦节:“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回族为什么要宰牲过古尔邦节呢?人类的古代先知之——易卜拉欣夜间受到安拉的启示命他宰杀爱子伊斯玛仪献祭,考验他的信仰。易卜拉欣把刀磨得闪闪发光,非常锋利。并问他的儿子:“儿子啊,爸爸真的不忍心下手啊!你走吧。”但是,他的儿子仪斯玛仪说:“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爸爸,我们是真主的仆人,来到这个世界只为拜万能至大的主。”当伊斯玛仪侧卧后,易卜拉欣把刀架在儿子的喉头上。这时他伤心痛哭,泪如溪流。这时,安拉派天仙吉卜热依勒背来一只黑头羚羊作为祭献,代替了伊斯玛仪。这时易卜拉欣拿起刀子,按住羊的喉头一宰,羊便倒了。这就是“古尔邦”的来历。其中那种对主的忠诚,以及孝敬父母的毅然决然,是后世人要学习的。是全人类学习的楷模 。

4、圣纪节: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来源:文章屋网 )

古尔邦节快乐范文第2篇

第一位女嘉宾叫米娜拉・夏义玛娜布,家在巩留县吉尔格郎乡阔哥尔森村,是个热心肠的哈萨克族姑娘,口头禅就是“好的呢”。父母都是做哈萨克族刺绣生意的,她是县人民医院脑外科的护士,工作三年时间里,获得过技能比赛、知识竞赛、临床新秀、优秀护士等很多奖项,曾被选为巩留县大型宣传片《我在巩留等你》的女主角,跟着摄制组走遍巩留的山山水水,也憧憬有一天,能牵着爱人的手,一起再去走一走。

“我叫杨春彤今年27岁,老家在山|省临沂市芝麻堆镇西兰墩村,大学学的动画设计,2012年参加西部计划成为一名西部志愿者来到了巩留,2014年9月考上了石河子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研究生。我会做手工、泥塑、陶艺、素描、水彩,擅长中国画和墙绘,巩留县的墙绘基本都是我画的。我还会沙画,听学生家长说,巩留县就我一个人教小朋友泥塑、陶艺、沙画。我独自一人异乡创业,现在在巩留县开了一家创意美术培训班,给娃娃们上创意美术课,这样孩子们从小就能得到艺术的熏陶,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涂画我自己的生活,男嘉宾,未来我的画作里会有你的身影吗?”二号女嘉宾也介绍了自己。

三号女嘉宾叫古丽菲亚・卡干,哈萨克族,今年28岁,家在巩留县巩留镇,父母在家操持着25亩地和50只羊。“周末回家,我都会帮着爸妈,收麦子掰包谷、摘果子放羊,我还会做羊毛毡呢!以前的我很内向也不自信,后来从事房产销售工作,两年时间从月薪1000多元的业务员变成了现在的销售经理,现在有房有车人也更开朗了,我有个11个女孩子组成的闺蜜团,有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还有工作中认识的朋友,我们每个月至少会聚会一次,还有一个微信群,她们是我的死党也是我快乐的源泉,男嘉宾,如果你想跟我在一起,也要赢得她们的支持哦!”

这位哈萨克族的小伙叫阿力木扎,31岁,哈萨克族,工作室老板,特岗音乐教师,多才多艺,会钢琴、埙、笛子、冬不拉、吉他、手风琴。家在巩留县三乡,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我在县城有房,在这边开了一家音乐工作室,为县里的大型活动和晚会做音乐,像古尔邦节都是我做的音乐。音乐,充满着我们全家的所有生活,女嘉宾,你喜欢吗?”他那飘逸的长发,高挑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动人的歌声!让现场观众睁大了眼睛,引得现场好多女孩的青睐。更是让主持人嫉妒的要死:“你还让不让我们这些胖子活了啊?”。

古尔邦节快乐范文第3篇

“这是我的大女儿阿青,这是我的二儿子高春节,他们俩只相差半岁……”仔细擦拭着镜框上的灰尘,这间屋子的女主人卡小花思绪飞回到21年前。

收养10名孤儿

1991年, 26岁的维吾尔族女青年卡小花是四团粮油厂的普通职工,从小在兵团长大的她年轻漂亮,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自嫁给了父亲战友的儿子――阿尔肯。有了一双乖巧儿女之后,她感觉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可有一天回家,她却被家中突然多出的两个汉族孩子怔住了。

“两个孩子像小猫一样缩在墙角,身上脏兮兮的,小脸上满是鼻涕、眼泪爬过的痕迹,唯一闪亮的就是那双写满惊恐的大眼睛……”回忆过去,卡小花的脸上写满柔情。

原来,丈夫阿尔肯的母亲多年前嫁给了甘肃籍汉族职工殷盛元,由其带来的女儿殷晓梅结婚成家后外出打工,却因心脏病突发身亡,半年后其丈夫出车祸撒手人寰,高春节、高春亮这两个分别只有4岁、3岁的汉族孩子转眼间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留下吧,今后有我一口吃的,就绝不会饿着小哥俩!” 听完丈夫的述说,卡小花只说了一句话,就起身抱柴、烧水,给孩子洗澡,从里到外换上了新衣服。可说这话时,卡小花却没料到生活的磨难刚刚开始。

1993年8月,卡小花的妹妹因故喝药自杀,其丈夫精神错乱住进了精神病院,丢下了6岁、5岁、4岁的三个男孩。次年,丈夫艾尔肯的弟弟、表弟均因家庭变故失去生命,5个已上小学的孩童相继走进了卡小花的家门。

生活苦累却也甜

“12张嘴,每日嗷嗷待哺,不是要‘饭’,简直就是要命!” 4年增添10个书包,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担更重。

为了让孩子“有衣穿、有饭吃、有书念”,每日天蒙蒙亮,卡小花已割回一大捆青草,为饲养的羊、鸡备足“口粮”。而后洗手做饭,一溜轻拍睡在榻榻米(维吾尔族土炕)上的小脑袋,哄他们起来吃饭、上学,再赶往粮油厂上班,中午下班还不忘去垃圾点捡拾碎玻璃、旧纸壳、废瓶子;夜晚,又用小车推出精心打制的凉粉、馕饼叫卖……

回忆过去,卡小花的眼睛湿润:“那时的我每天一睁眼就想着要去哪挣钱,建筑工地买苦力过,农贸市场贩小菜我做过,在单位不景气时,下岗的我还包过土地、开过馆子、收过酒瓶,只要是钱,我都会一分一分地挣回来,孩子们缺钱哪!”

提起钱,卡小花说,在她的生命里有一件事,让她一直耿耿于怀:1995年的“六一”儿童节,女儿阿青被评为“三好学生”,学校通知她穿上白球鞋走上主席台给团领导带红领巾,可家里穷得连一双5元钱的白球鞋也买不起,情急之下,她将一双漏了脚趾头的烂球鞋补了又补,并用白粉笔涂抹数遍,让女儿穿着上了台。

“这件事让我的心像针扎一样疼,还好我生活在兵团,周围的汉族职工时常接济我,团党委也将我家纳入困难户行列,这是我这个大家庭赖以生存的坚强后盾。”说这话时,卡小花满眼都是温暖的光。

2001年,乌什县二中减免了在校就读三个孩子的所有学杂费。2002年,四团原人武部长王学文连续三年承担了汉族孤儿高春节的初中学费。2007年,团牛场公开拍卖的20头淘汰奶牛,倾向性地低价转给了卡小花。2008年,团粮油厂亏损倒闭,转岗成为农业职工的卡小花因承包亏损病倒,古尔邦节来临之时,团领导顶着大雪为她送去了价值1200元慰问金及慰问品……

相亲相爱的大家庭

“在这里生活,我们是快乐的!”问及“家”的感受,不管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的孩子,都会这样说。

27岁的汉族小伙高春节帅气、硬朗,现在拜城县银行工作,今年春节,他将自己漂亮的汉族女朋友带回家,硬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让她开口叫了“妈”。高春节说,“家”是人生温馨的港湾,他总也忘不了自己初进“家”门的那一幕:那天,自称是“舅舅”的爸爸领我们回家,当姐姐阿青握住我的手,亲切地说‘欢迎回家’,慈祥的妈妈又带着我和弟弟去理发、换新衣,那一刻,家的感觉分外幸福。”

23岁的阿龙当过军人、做过警察,说起“家”却有另一番声音:“我是妈妈的亲生儿子,从小却没有丝毫特权,相反妈妈每次给零用钱最少的是我,出了状况挨训最多的也是我。”

古尔邦节快乐范文第4篇

一、英语教材内容要包容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民俗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绝大多数都是从"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How old ……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内容本身,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语言中所包含的当地文化和民俗,增强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材中,应更多地体现有关中外历史、地方美食、当地景物、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英语环境中,学到地地道道的英语,而非中国式的英语。所以我们在教学生说英语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英语文化的传播,这些在教材中都应得到体现。

另外,各个地区可以根据所处地区的文化背景,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比如在我们新疆就有很浓的民族特色,“古尔邦节”“烤羊肉”“哈密瓜”“葡萄沟”“天池”等等,如果将这些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运用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创设英语教与学的良好情境

正如小孩学说话需要一定的环境一样,语言的学习也是与环境分不开的。在一个全中国汉语式的环境中,让学生学地道的英语,确实不容易。

首先,在英语课堂上可以尝试改变学生的座位模式。我们的课堂座位大多是传统的“横排竖行”分布,师生面对面,教师成了课堂的中心。课改提出之后,“以学生为主体”的呼声也越来越强,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英语课上,教师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座位模式,将座位布置成圆形或半圆型,这样学生之间能够面对面地交流。一方面开口练习的机会增多了,另一方面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教学气氛更加融洽。

其次,英语课上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场景,这就需要有充分的英语教学场所和英语教学用具。

在课堂之外,也需要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比如开设英语广播、用英语整队集合、全校上下规定用英语打招呼和讲礼貌用语、粘贴英语图片和校训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英语竞赛和英语夏令营。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学英语,感受英语。

再次,英语课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课堂需要,借助电视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计算机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更为直观,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这也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英语教学应与其他学科内容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

正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课,所以它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英语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对于初学者,这可以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

1.英语课与课文课相结合

这两门课都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英语的表达同样也需要像中文一样有血有肉,生动形象。我教的一年级学生初进校门,大字不识几个,但他们会认读拼音,我便把学过的单词、句子用拼音写在黑板上,让他们用英语表达其内容,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在紧张有趣的氛围中学会了英语,同时又巩固复习了语文课的拼音,一举两得。

2.英语课与数学课相结合

在教小学生数字的时候,可以完全采用教数学的方法,比如:学会十以内的数字后,教师就可以将得数为十以内的算式写在黑板或纸上,让学生用英语进行计算,如:"1+3=4"便可以表述为"one and three is four",有效地创造了学习英语的气氛。

3.英语课与音乐、美术相结合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唱歌、画画,在音乐与图画的情境中学习英语更是其乐融融。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认为音乐与美术都应当是必修课,一首动听的英语歌曲会让学生记住拗口的句子,一幅动人的画面会让学生很快学会单词的读法,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音画的情境中既学会了英文的表达,又享受了音乐与画面带来的美感。

4.英语课与体育课相结合

在教“篮球”(basketball),“足球”(football)等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时,最好的方法是将学生直接带到操场上,一边运动,一边教学,学生兴奋之余学到了知识,教师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5.英语课与自然课相结合

小学生天生就爱玩,教师可以带领他们到室外去上英语课,走近大自然,告诉他们:"This is a flower"(这是一朵花),"That is a bee"(那是一只蜜蜂)。将他们感兴趣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用英语教给他们,收获一定不小。

6.英语课与计算机课相结合

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进行教学是课改内容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视听媒体多视点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融合进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古尔邦节快乐范文第5篇

生活在哈萨克族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的新疆阿勒泰,你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个民族的智慧和幽默。

哈萨克族把最优秀的――我们称之为“巾帼”的女人,他们赋予其更柔美的名字――“金耳环”;他们把汉族人称之为“须眉”的――最优秀的男人称之为“金阿塞可”(即人们常说的狼匕匙)

在哈萨克族传统音乐中,除了早已令人耳熟能详的大众文化阿肯阿依特斯弹唱外,还有一种大众文化“铁勒麦”(又叫做铁尔麦)弹唱,它是将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或者其他文艺作品中出彩的段落、经典的句子,或者是具有哲理的智慧的内容采撷出来,配以冬不拉的伴奏进行演唱,达到歌颂英雄、宣扬公正无私、教育子弟、祝福老人、祈福安康等目的,被人们称之为哈萨克族口头文化的“活化石”。“铁尔麦”一词在哈萨克语中意为“撷取精华”、“精选”、“集粹”的意思。

弹唱家艾斯木汗・黑巴达提就是这个曲目弹唱歌手中的“金耳环”。

今年3月中旬,阿勒泰市举办了首届《艾斯木汗之声――哈萨克族优秀铁尔麦弹唱邀请赛》。来自新疆塔城、伊犁等32位优秀铁尔麦弹唱选手参加了此场比赛。

赛场上,来自塔城的一位36岁铁勒麦弹唱选手用一曲怀念艾斯木汗・黑巴达提的《百灵鸟》,将在场的观众带到了那个游牧生活的年代,让人们想起了那个赋予人们思想、带给人们快乐的艾斯木汗。众多观众触景生情,纷纷落下晶莹的泪珠。

爱唱歌的“百灵鸟”

艾斯木汗・黑巴达提,是一只聪明的百灵鸟。她1964年11月出生在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可依可拜村。那是一个偏僻的村子,那里还保存着古老的游牧生活方式。出生后的艾斯木汗只要听到冬不拉的琴声、听到铁尔麦的歌声就会停止哭泣。

在游牧生活的牧场渐渐长大的艾斯木汗,在口口传唱中学会了流传在民间的各种内容的铁勒麦歌曲。她像一只百灵鸟,铁勒麦的歌声在牧场的上空荡漾,那些流传在民间的优秀歌曲,不断的汇集在艾斯木汗的大脑里。

“艾斯木汗天生就是为演唱而生的,就是传统的铁勒麦继承人,她从小生活在农村,草原的风和炙热的太阳,将这位爱唱歌的小美女吹得脸蛋红,头发乱,衣服长短不齐。但是她的演唱天分并没有因为大山的空旷和偏远的草原而被埋没,她的母亲将自己学会的铁尔麦都教给了艾斯木汗,艾斯木汗也在走亲访友和哈萨克族的各个传统节日的活动中学会唱民间的铁勒麦。”艾斯木汗的前夫的嫂子拉回忆。

爱唱歌的艾斯木汗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只要她看过的歌谱,只需要弹唱几遍就能记住,只要她听过的歌词,就能记住并弹唱。拉说这是遗传了她母亲的很多基因,是个爱唱爱跳话不多的孩子。

命运中,注定要让这个爱唱歌、会唱歌、会唱铁勒麦的姑娘能脱颖而出在这茫茫阿勒泰草原上,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1980年,16岁的艾斯木汗的机会来了。

阿勒泰地区哈巴河举办的阿肯阿依得斯弹唱大赛上,艾斯木汗的一曲《好人坏人》赢得了全场哗然,击败了众多老阿肯,一举夺魁,自此,艾斯木汗就像一朵芬芳宜人的玫瑰花,走到哪里歌声就像甘露洒向哪里,掌声和鲜花就出现在哪里。

唱不停的“百灵鸟”

艾斯木汗的歌唱得好,艾斯木汗的铁勒麦唱得好。艾斯木汗不但爱唱还爱唱不停。无论是哈萨克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冬宰请客时、老人过寿孩子过生日……艾斯木汗都会被朋友邀请到家中演唱。

“她可以演唱三天三夜不休息而且歌词从不重复。”被采访的朋友都这么说。嫂子萨比拉回忆说,艾斯木汗就像录音机,能唱出无数首铁勒麦的歌曲,问及为什么?艾斯木汗说弹起冬不拉的时候,脑海里就是一首一首的歌曲,不断地跳出脑海。艾斯木汗总是根据不同的场合唱不同的铁勒麦,深受哈萨克族牧民喜爱。

1986年,艾斯木汗被调到了阿勒泰市文工团。跟艾斯木汗一起在文工团工作的歌唱演员木拉提回忆:“90年代,流行音乐冲击着整个乐坛,哈萨克族的古老传统的歌唱形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艾斯木汗的铁尔麦却像一支经典老歌,无论什么时候演唱都是那么受人欢迎和喜爱。”演唱结束后,台下的观众总是高声叫喊“再唱一首,再唱一首……”热情不减。

哈萨克族是个直率的民族。他们喜欢谁尊敬谁崇拜谁,都会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艾斯木汗和木拉提下乡或者去牧区表演时,艾斯木汗收到的花朵总是比其他演员多很多倍。纯朴的牧民总是把自己的赞美送给最优秀的人。

当演员的艾斯木汗不断参加全疆各地州举办的大型文艺汇演比赛。赛场中,艾斯木汗总像一朵充实的云朵,为观众降下哈萨克族音乐甘霖。每场比赛,艾斯木汗都会将载满荣誉的奖杯捧回阿勒泰市。

1986年,在新疆伊犁州举办的第一届专业文艺汇演上,分别获得二重唱二等奖和独唱三等奖。1998年至2001年,艾斯木汗捧回了无数的奖杯,歌唱事业达到了顶峰。她的铁尔麦歌曲也被录制成磁带、刻成碟片在新疆各地销售,全疆各地都传唱着艾斯木汗的歌曲,她像一只金色的百灵鸟,昼夜不停唱歌,激励着、鼓舞着、指导着、鞭策着每一位善良的哈萨克族在生活中坚强,在困难中挺拔。

逝去的“金耳环”

但,不幸最终击倒这位哈萨克族的“金耳环”,艾斯木汗患了乳腺癌。经过5年多时间的治疗,她未能战胜病魔。

悼念艾斯木汗的唁电从新疆各地州、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纷纷送到艾斯木汗病逝的家中。人们痛失这样一位优秀的歌唱家,歌迷们或落泪或写歌谱曲,用以纪念这位新疆著名的弹唱家艾斯木汗。

这位可爱的弹唱家,她离开了她年仅3岁的女儿,她离开了那些热爱他的观众,她离开了让她骄傲的铁勒麦,她像一朵安静的玫瑰花,静静地离开了,她的歌声却像一股浸泡过玫瑰花的清泉,经过十几年的光阴,依然保持着历久弥香的芬芳。

再次翻开艾斯木汗・黑巴达提那些荣誉证书,听着艾斯木汗的《好人坏人》《那些人》《亲戚》《母亲》《哈萨克族的女儿》《思考》等歌曲,我为哈萨克族乐坛上逝去这样一位出色的歌手而惋惜。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哈萨克族独特的“铁尔麦”弹唱几近失传,会弹唱的哈萨克族屈指可数,出生在哈巴河牧区的艾斯木汗在一次阿依特斯弹唱比赛中脱颖而出,她以高超的冬不拉弹奏技艺和精湛的演唱技能把传统的民间的铁尔麦演唱得淋漓精致,受到了阿勒泰草原乃至全疆广大哈萨克族朋友的喜爱,自此,铁尔麦以最原生态的形式出现在现代都市。2012年,首届铁尔麦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疆各地的铁尔麦研究专家、铁尔麦演唱者及收集、研究、整理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对"铁尔麦"的传承和发展作了研讨,为铁尔麦的保护、传承以及申请非物质分化遗产打下了基础。原新疆阿勒泰地区歌舞团团长阿勒马斯别克介绍。

“阿斯木汗,你生病的时候,是不是想起了你心爱的冬不拉,是不是想起了你歌唱的舞台,是不是想起了你幼小的孩子,你一定放不下你的母亲吧……”

“阿斯木汗,你去世以后,所有爱你的人民会想念你,你的歌声永远伴随着我们,我们将把你的歌传唱下去….”

相关期刊更多

菌物研究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教育厅

菌物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科学出版社

干旱区地理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