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中小屋

林中小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中小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中小屋范文第1篇

《小丑回魂》是汤米·李·华莱士执导,Gary Chalk、Claire Brown、Susan Astley等领衔主演的恐怖片。影片依据恐怖大师斯蒂芬·金1986年美国畅销小说改编,讲述了邪恶小丑危害人间,小朋友合力对抗的故事。

2、恶鬼Demon 出自《恶灵之夜》。

《恶灵之夜》是由亚当·吉尔拉什执导,爱德华·福隆、恶灵之夜参加演出的恐怖片,于2009年上映。七个胆大妄为的青年男女来到一栋阴森恐怖的废弃殡仪馆进行派对。这个名为“霍尔房屋”的殡仪馆内流传着许多悚人的传说,据传,其前主人霍尔一家就在此惨遭杀害。当地人闻风丧胆,视此为禁地。

3、变态食人魔Mutants 出自《致命弯道》。

《致命弯道》是罗伯·施密特执导的恐怖片,由德斯蒙德·哈林顿、艾丽泽·达什库、艾曼纽·克莉琪等主演,于2003年上映。该片讲述一群人在丛林里与野蛮人生死角逐的故事

4、幽灵Wraiths 出自《十三鬼叫门》。

《十三猛鬼》是由史蒂夫·贝克执导,托尼·夏尔赫布、莎诺·伊丽莎白、马修·里沃德等主演的恐怖电影。影片翻拍自导演威廉姆·卡索摄制于1960年的同名恐怖片,讲述了亚瑟一家从古怪的叔父手中继承了一栋豪宅,当他们住进这栋豪宅后,才发现豪宅里鬼影重重且暗藏玄机。

5、僵尸Zombies 出自《活死人之夜》系列。

《活死人之夜》是由乔治·A·罗梅罗所执导,杜安·琼斯,茱迪·欧迪尔主演的一部黑白恐怖电影。(活死人系列第一部)故事从七个男女偶然住进一间偏远、废弃的农庄开始,不久他们就发觉自己被困住了,因为正有数不尽的死人朝向他们所住的农舍进攻。

6、怪物Reptilicus 出自《异形再变》。

林中小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种植;文化性;园林小品;配置

园林种植文化指的是园林植物在园林种植时体现出来的生命之道和优美之姿。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体现生态审美观。在配置植物过程中,要对植物生长特性进行重视,使生物间的生态效应得到最大发挥,展现园林的文化特性。本篇文章笔者讨论了园林小品与植物的配置方法,希望能够使植物文化一直延续下去。

一、园林种植要以美学规律作为创建基础

(一)目前植物在造景过程中应该配置的形式

从古至今,在园林种植文化的过程中一直注重树形姿态,强调要将自然的韵味展现出来。在目前景观设计过程中以生态审美作为主要设计思想,对植物的生物特性加强了关注,强调要将植物间的互相作用进行发挥,使其生态效应得以体现,这具有生态现实意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植物造景配置时一定重视植物群落种植方法,而不只是关注一种植物[1]。

(二)现在配置植物形式应用的美法则

以往对植物进行配置时,注重疏密间隔、内外结合的设计想法,造景理念以综合效果为主。现在我们对园林景观进行创建时,可以利用现代的美法则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韵律和节奏、对比和尺度、对称和平均是美法则主要研究成果,具有指导性意义。在植物造景艺术中应用美法则进行研究,可以使以往的植物造景方法更具系统性和理论性,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以往的种植文化[2]。

二、使景观艺术更具文化性

(一)丰富景观的文化内涵

北京种植的松柏,江南种植的竹,西北种植的杨树因为凝结了一些历史典故而闻名,它们是对地域文化的一种反映,对这些植物进行配置时需要考察当地的植物文化,因此,构建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内涵的艺术景观作品,每个地区都会在当地植物中配置其特有的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所以,我们要传递古代具有文化内涵的经典花木,针对没有明确内涵的植物我们要根据当地文化特点赋予其新的内涵。

(二)景观艺术要与当代文化心理相符合

园林植物文化内涵通常情况下会和人们对其产生的心理感受紧密相连。在对景观艺术进行设计过程中,通常人们的心理反应会通过景物反映出来,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3]。同时对植物文化进行扩展和继承可以帮助中国在进行创作景观艺术过程中更具针对性,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相符合。

三、园林植物在园林小品中起到的作用

园林小品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是静止不动的,其中造型大多较为古板、生硬。而花草却在动静之间,并且带有生命力,不断的蓬勃发展,造型非常的柔软、非常的活泼,色彩非常鲜艳,会在季节变化过程中发生相应的改变。将植物与植物小品进行配置,主要就是对植物鲜明的色彩和其多样的线条进行利用,将园林古板的线条进行遮挡,使园林小品变得色彩丰富。对植物在季节变化过程的生产发育特点进行应用,使园林小品也会随季节的变化体现其不同的特色,给园林小品赋予空间与时间的感觉[4]。如果可以合理的配置,就可以将园林植物与园林小品有机的融合,相互借鉴,将自然美巧妙的融合到人工美中,彰显园林小品所具有的艺术效果,提高园林小品的实用性,促使景观更加优美,实现人们理想的景观特色。

四、对园林植物与园林小品进行配置

(一)花架与植物进行配置

花架对藤本植物的生长起到支撑作用,是将植物与建筑进行有机结合的造景素材。花架可以设置在亭、门、廊处供休息之用,还可以对空间进行划分。同时也可以给攀援的植物提供生长条件,通过植物的枝叶将自然生态之美展现给人们。花架是立体绿化生态形式,如果能够合理的配置植物,这就会成为人们夏季庇荫的场所。可以在花架上生长的植物有很多,但是他们的生长方式有着不同,所以在对其进行配置时,要综合考虑花架的具体形态、光照环境、花架大小、土壤质量等因素。

(二)配置园林中的凳、椅与植物

园林设计中一定不能缺少园凳与园椅,它们可以为游人提供休息的场所,同时还可以对风景进行点缀,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保证夏天能够遮挡阳光,冬天能够使阳光直射,不会撞击大树,又不践踏根部土壤,因此可以将园椅和园凳设置成多边行或是圆形的,有机的将植物、座椅与花架进行结合,体现出生态优美的景观特点[5]。

(三)将园墙、漏窗与植物进行配置

园墙的主要功能就是分隔空间的作用,将丰富的景观有层次的展现在游客面前,指引游客进行游览。园墙和植物进行配置时,就是将墙面用藤援植物进行搭配,植物攀援或是垂挂在墙面上,不但可以将生硬的墙面遮挡住,还可以像人们展现植物的生态美感,增添自然气氛。在园墙设置过程中经常应用到的攀援与垂挂的植物有木香、金银花、迎春等。墙面的另一种绿化形式还可以在前墙种植树木,使树木的光影投在墙上,这样植物就可以以墙为纸画出形态各异的景观图。

(四)园林雕塑与植物间的配置

园林雕塑小品不但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还具有深刻的寓意,其题材种类不限,体形大小均可,形象抽象、具体都可以,可以表达自然的主题,也可以表达浪漫的主题,其艺术感染力非常的强,有助于在园林艺术设计时体现园林主题,精美的雕塑小品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园林局部环境的中心[6]。其中在对园林雕塑小品与植物进行配置时,必须重视渲染环境气氛和背景的处理,经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浅色雕塑应用浓绿植物做背景,针对每种主题雕塑主题采取相应的种植方法,例如:可以在纪念碑周边围上绿篱,还可以设置花坛,最宜就是种植常绿树。而对于主题较为灵活的雕塑小品,种植的方式不应该死板,种植的树姿、色彩、树形等宜采用自由的种植形式。

结语:

园林种植表现的是一种艺术形式,这就需要将植物的形态和韵味充分展现出来,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生态之美。在对植物进行种植配置过程中,要尽可能将园林中植物的生态效应达到最佳,充分体现园林种植的文化特性。■

参考文献

[1] 李树华,邵丹锦.清初陈B子《花镜》“种植位置法”与明末王象晋《群芳谱》“雅称”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15,31(4):74-78.

[2] 李智博,于微微.试析如何在园林种植设计中降低绿化成本[J].科技经济市场,2015,(3):169-169.

[3] 王奇勇.园林种植设计中降低绿化成本的方法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4,(3):126-126.

[4] 许刚,商棋东.城市住宅区园林种植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3,(2):193-193.

林中小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亚硝酸盐中毒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9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150-01

随着我国染料工业用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误食亚硝酸盐中毒现象出现的几率不断被提高,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可是大部分医生临床治疗亚硝酸盐中毒的经验非常有限,耽误治疗的现象是经常可遇见的事情。最近3年我院急诊科正确诊断20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和治疗后,全部患者已经康复。现对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0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20岁;患者误服亚硝酸盐后2h内发病;20例患者在临床上都表现出紫绀症状,16例患者意识清晰,但头晕浑身没力,12例患者出现恶心反胃以及腹痛的现象,3例患者在出现呕吐现象后陷入昏迷并且满身大汗。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抢救,给患者实施抗休克和对症治疗等办法;另外还对患者实行全面的检查,查清致病原因。密切留意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过于严重时改变诊断方向,将工作重点转移在急诊危重症治疗方面,同时对中毒进行治疗。对于不确定为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应用亚甲蓝开展试验性的治疗,若取得一定的效果,马上选取剂量为1mg/kg体重的亚甲蓝混合浓度为25%的40ml给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速度不可过快,应该保持缓慢。另外,给患者静滴亚甲蓝、剂量很大的维生素C以及葡萄糖液,静滴速度缓慢,观察患者病情是否出现变化。

1.3 疗效评判标准

痊愈:症状全部消除,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好转: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正常,对其开展血气分析,每项指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2 结果

诊断过程中,我院医生发现全部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产生降低的现象,并且有3例患者陷入休克状态中,被送往抢救室开展抢救,20例患者都被确诊属于亚硝酸盐中毒。经过治疗后,15例患者康复出院,5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还需要继续治疗。2个月后,本院医生开展随访活动,发现全部患者均没有产生后遗症或者有关症状的现象。

3 讨论

从外表来看,亚硝酸盐和食盐的差别不大,并且口味大致相同,由此造成很多人因为误食而出现中毒的现象。一般来说,人们在误食2h内便会发病,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最长为一天。专家们指出,亚硝酸盐被血液吸收后,可以对血红蛋白里面的 Fe2+产生氧化作用,使其改变为Fe3+,并且使人体丧失氧气运输能力,造成人体氧气缺乏的现象。另外,亚硝酸盐还可以对人体心肌形成抑制的作用,影响小血管平滑肌,使其呈现松弛的症状,如果情况过于严重时,还可以影响血压,使其不断降低,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心率跳动过快的现象,最终造成循环出现衰竭的状况[1]。亚硝酸盐被人们误食后,能够在其胃中转变为一氧化氮,可以造成人们恶心反胃、不断呕吐甚至腹痛的症状。

本研究指出,大部分患者均为误服亚硝酸盐,从而产生中毒的现象,其前往医院治疗时,通常不能说出具体接触亚硝酸盐的情况,由此非常容易发生诊断错误的现象,另外,大多数医生在此方面缺乏经验,忽视出现紫绀症状的患者存在亚硝酸盐中毒的可能性,在本研究中,医生根据患者的紫绀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的皮肤在中毒后出产生非常特殊的黑紫色,因此如果患者存在下面的紫绀情况,应该重点对其进行亚硝酸盐中毒检查,确保产生误诊情况。(1)存在食物中毒的特征,比如说一起发病,集体吃饭患上相同的疾病。(2)患者呼吸正常,但皮肤存在紫绀情况,并且头晕眼花,恶心反胃,呕吐,全身乏力,和贫血症状相同。(3)患者在临床上不仅表现出紫绀症状,同时还出现胃肠道症状。(4)存在心肺类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紫绀症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采取吸氧治疗都不可以显著地缓解紫绀情况。(5)患者在临床上突然表现出紫绀症状,但是检查后没有发现心肺疾病[2]。另外,医院在诊断的过程中,需要留意询患者有没有食用大量的熟肉制品,或者其工作是否为肉食加工等,也可以给确诊提供相关的资料。

患者一旦确诊为亚硝酸盐中毒后,需要马上进行洗胃、利尿以及导泻措施。如果患者存在呼吸衰竭的现象,应该及时对其开展气管插管与联系吸氧等对抗休克措施。同时,医生还需要给患者食用亚甲蓝实行解毒。剂量较小的亚甲蓝被人体血液吸收后,可以快速影响血红蛋白中已经被氧化的Fe3+,使其恢复为Fe2+。但是亚甲蓝的用量不可以过多,一般来说,每次应该使用1~2mg/kg,患者一天的用量不可以大于250mg。另外,维生素C也具有一定的还原作用,能够将患者血红蛋白被氧化的Fe3+恢复为Fe2+,但效果没有亚甲蓝好;而葡萄糖经过脱氧酶与辅酶提供的帮助,也可以产生将Fe3+还原为为Fe2+的效果,由此医生能够使用此两种药物当做辅助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对亚硝酸盐中毒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治增加患者的存活率,而快速诊断可以给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证。平常生活中,人们应该保持科学的饮食习惯生,尽可能避免误食亚硝酸盐。

参考文献

[1]杨志云,任芳.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救治及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10(03):125-126.

林中小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空间效果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6-0333-01

如果说在某些城市绿地中因条件所限使山、水、建筑中的某一个甚至全部要素不能出现而会使景观减色的话,离开了植物,绿地所面临的将不只是质量的好坏与否,而是绿地本身能否存在的问题。有人曾将绿地的功能分为四类:可以提供遮荫、减噪、防止水土流失的工程功能;改变温度、湿度和风速的气候改造功能;创造各种空间的建造功能和能够给人以美感、供人观赏的美学功能。

1 乔木、灌木和地被的空间效果

乔木的巨大体积使其对园林的形象和空间的安排有极大的影响力,别的植物难以与之相提并论。乔木在种植设计上能够起到骨架的作用,一般应优先予以考虑。乔木可以在人们上方造成封闭,而这正是六个方向上最为重要的界项。俗语有“祸从天降”之说,当顶面有了防护遮蔽后,人们在心理上就会有安全感。正因为如此,疏林草地上的一株大树往往比一圈灌木围成的内向空间更容易吸引人在其下面休息和活动。乔木还可以在垂直面上形成封闭,造成边界感,但这种边界往往是模糊的,人们还可以看到“界线”那边的东西。特别是在树冠较低,形成阴暗前景的时候会起到“洞窗”的作用,突出它后面的明亮景物。当两个空间需要分开而又不必完全封死时,就可以利用乔木的这种性质加以控制。大乔木由于容易超出事先考虑的范围并压制其他较弱的要素,在面积不大的空间里应慎重使用。在高大的建筑和开阔的地形上,大乔木对空间的组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灌木也包括尖塔形和椭圆形树冠的常绿乔木。因为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严密地分割空间。如果借用建筑的说法,乔木对空间的分隔像“敞廊”一样比较通透的话,灌木的分隔便与墙的作用基本相当。这也决定了它对于噪声之类的干扰源有较强的防护性能。灌木生长快,大苗移栽容易,便于早日达到设计效果。作为隔景使用的树种枝条开张角度宜小不宜大,以常绿树为好。灌木还可以作为花卉、地被的背景,其本身因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常布置在路边,以利于游人欣赏。

地被高度通常在30cm以内。本身观赏价值有限,主要用于烘托环境气氛。它和乔木一样虽不能完全遮断视线却可以对空间的边界有暗示、强调的作用,只不过一个由上而下,另一个由下而上地进行着这种“启发”。地被和水体有类似的地方,即它们都可以让视线通过而不能供人穿行。地被植物还可用于联系和统一较大体量的植物,特别是当它们互相之间差异过大的时候。就如同乔木行道树在巨大的建筑物之间所起的作用一样,矮小的灌木也是如此。

2 草坪的空间效果

严格地讲草坪是指低矮(高度低于10cm)、质地细密(叶宽小于5mm)、覆盖度均匀、直立耐修剪、有良好弹性、可供人在上活动的草地。园林中的草坪草多为禾本科植物,修剪高度在2-8cm之间,质地(叶宽)接近于2-4mm,活动时可充分享受草坪带来的乐趣。

良好的草坪是绿化成败与否的必要条件,虽然在诸如氧气释放量等方面,草坪不如乔灌木,需要与各种植物合理搭配方能发挥出最佳效益,但草坪不仅能够给人以洁净优雅的感觉,其防止地表二次扬尘和土壤侵蚀的作用也是其他类型植物力所不及的,尤其草坪的养护成本往往占到总成本的一半以上。故此草坪植物虽仅有一种或几种,其选择和布置的结果却常常关系到整体设计效果的实现与保持,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般草坪草按气候和地域分布划分为两大类:暖地型草坪草和冷地型草坪草。暖地型草坪草包括:狗牙根属、结缕草属、野牛草届、地毯草属、雀稗属、假俭草属、狼尾草属、画眉革属、洋狗后草属等。冷地型草包括:早熟禾届、羊茅属、黑麦草届、剪股颖屈、雀麦届、冰草届、硷茅届、格兰马草届等。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草坪在我国发展很慢,通常南方以狗牙根、结缕草为主;北方以结缕草、野牛草为主。70年代末期,冷季型草以其建植速度快、观赏期长的优点,逐渐在北方占据了相当数量,很多地区已接近或超过半数。在这些城市里暖地型草一般分布于街道游园等公共开放空间。重点地段及专有绿地多加大投入发展冷季型草,由于冷季型草需要更精细的环境条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品种搭配、未来的养护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技术保障,才能实现设计效果。

例如:天津和北京地区冬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高温高湿,草坪的主要作用是在只观上充当各个元素的底色并承载人们的游想活动,在功能上降低二次扬尘,保持水土。因为在北方城市过多栽种的长绿乔灌木会影响人和其他植物采光,而冷季型草较落叶乔灌木枯黄晚,返青早。通过合理的品种搭配,可使绿色期延长至10-11个月,在风沙肆腔的冬春季节发挥作用。白三叶等绿期较长的地被植物亦可于林下栽植。国外常以地被串联乔灌木,使整体感更强,同时突出草坪的平展整齐。通常在道路等栽植条件较差,不易养护的地段以暖季型草为主。而在广场、庭院等便于集中养护和使用频率较简的场所多以冷季型草为主。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旱、夏季高温多湿,又是缺水城市.冬夏温差在30℃以上。国外极少在暖温带有与之近似的城市,故品种选择上应特别注意.大多数情况下应以质地较细、绿期较长、生长较缓慢的草坪型高羊茅为主,抗旱、抗病能力应优先保证,改变现今大量应用草地早熟禾的倾向,剪股颖和黑麦草更难适应当地气候.只用于特殊场所(高尔夫果领)和秋冬荒播使用。为降低养护难度,草坪应集中连片,便于专业化养护,同时考虑中水回用以降低成本,这些问题都是在设计价段就要有所预见的。

3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空间结构上应该注意的几点

与建筑图案式的美丽相比,植物给人的往往是不为人所重视的自然气氛。今天提高绿地质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结构上看乔木、灌木、草本多层绿化正在成为人们的追求目标。这中间也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植物过密、种类过多,难以形成明确的空间。从目前看结构上应注意:

3.1 大乔木应无条件保留

据统计近年来天津市区植树成活率不高,除去技术原因造成的死亡外,很多是由于有意识的砍伐――各项建设与绿化交叉施工而毁树造成的。这中间受害最大的是大乔木。所以,当乔木生长已达到设计效果时应将其视为周围建筑计区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得单独取消。

3.2 大量铺设草坪

草坪是各种植物和非植物材料产生效果的统基面,离开它便如同在土面上摆设高档家具一样。草坪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进入要求,这将会带来一种在室内难以得到的感受,同时草地上的景物只有在人们穿入穿出时才能充分展现出魅力,否则只能是供入神游的大筑景。很多专用绿地和部分公共绿地,如果在管理和时间上安排得当会收到良好效果,对于占成本较多的需水、修剪施肥打药等问题,可以通过中水利用、生长调控、缓释肥研制开发和智能化规范管理加以解决。

3.3 绿篱的使用宜慎重

国外对绿篱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室外的空间组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矮笛多作为模纹花坛,高度很低,使中间填充植物充分表现。高留高达三四米,几重几进整齐而形式灵活,充分顺应了“室外空间室内化,室内空间室外化”的潮流。前景常为观叶、观花植物的多种搭配,背景是高大树群,偶尔花丛中出现的芦苇打破平直的绿篱线条和树林产生呼应,总的看来绿篱是精细配植的需要。今天公园中绝大多数的绿篱仅起防护作用,过量应用往往成为绿地的枷锁.今后应慎重使用,突出特色。

3.4 适当使用灌木

灌木以其色彩变化丰富、见效快而大量应用,特别是在提倡乔木、灌木、草本搭配时更应注意不要产生负作用。常常可以见到高没人膝的杂草中乔木长势衰弱,灌木却不受控制地生长,占据着游人应享用的地盘,堵塞着人们的视线。只有当需要封闭空间(如在坐椅背后)或重点观赏时,灌木的作用才能充分得以体现。

某些小乔木在使用时也会产生类似问题,如龙爪槐常成行成列地栽种在宽阔的道路门低矮窄小的树冠不能提供遮荫反而有一种空间压抑感,使人匆匆而过,难以停下来细细观赏。植物的高水平配有一定难度,不能机械地照搬一些构图方法,只能使用一些塑造手段,大致地创造出不十分确定的空间,这种空间常不作为主景出现,给人的影响多是潜移默化的。材料上不要为使用而使用,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使材料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林中小屋范文第5篇

2、接着打开任务面板,点击追踪目标;

3、然后就可以看到地图中自动圈出了两个寻找范围;

4、接着我们来到第一个指示地点,找到第一个线索;

5、然后来到第二个地点,继续寻找;

相关期刊更多

化学与粘合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化学学会

中国土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青海土族研究会

阅读与鉴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新闻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