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意象;意象;顾城

“意向”(同“意象”)一词,源出于中国古典文论之中,《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司空图云“意向欲出,造化神奇”、何景明云: “意向应曰合,意向乖曰离”皆为中国古代对于意向的阐释。且不论此中所云之“意向”与现在乃至其意义是否相同,然从今日文坛对“意象”之看法,中国古代意象与之关系甚为密切,不可分割。西方“意象派”的出现使得中西意象得到相互映衬的局面。其实,将西方这一新的诗歌派别译名为“意象派”,是有其特殊含义的。Image一词在西方既是指“意象”又是指“想象”。而中文翻译称“意象派”正说明了中国学者对于其与中国传统意象的一种关系的认同和关注。

当然,虽然西方“意象派”之译名出于中国古典诗歌,但两个“意象”是有别的。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刘勰的“神与物游”;谢榛的“景乃诗之媒”乃至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都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而现代英美意象派则强调用客观的准确的意象代替主观的情绪发泄和“准确的意象” (即能使怀疑找到它的“对应物”要求观察精确,表现具体而简洁,不加渲染,不带任何一般化的评论),其浓缩、凝练诗情,藏而不露却又容易感受的特色,从本质上是与中国古代传统相背离的,其意象在容量和深度上的拘谨,并不是为感情找到与之相适应的客观事物,而是限制了感情的抒发。

试举两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在这里,偏重“意象”的客体意味:意从象出,物我浑然,思与境谐。马致远为了表达孤客在外思念家乡,独自一人之感,运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十个意象,每个意象都充满悲凉之感。而这种悲凉之感正是由“断肠人”所发出的,从而投影到各个具体的意象之中,从而根本上形成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物之悲凉乃人之悲凉也。而这里的物具有客观性,都是客观存在的,正与主人公“断肠人”在同一层面出现的客体。意象的运用实际上是给了主客体一个浑融的契机。

但是西方的意象则不同: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呈现;湿漉漉的黑枝条上朵朵花瓣

埃德拉・庞德《在地铁站台》

很显然,庞德偏重意象的主体意味:象从意出,以意造象。意象所代表的主体出现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而作为客体的意象物则完全与诗中场景无关。诗人在运用“黑色枝条上朵朵花瓣”意象时更多地是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本身去寻找意象,而并不是注意这种意象是否出自当时的客观环境。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古代意象一般都是对原在的客观世界的模拟。而西方意象则不是,诗人的意象属于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西方诗人不习惯也不满足于找司空图所谓的“俯拾皆是”的现存客观物象来托物言志,不习惯于客观关联物的真实具体,而是从心意为起点,通过想象力去创造最能够达此心意的“心象”。

其实,通过主观造象在李白、屈原等少数诗人的作品中亦可见到。较为突出地如屈原的《离骚》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意象描述。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 U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在这里,诸如“青冥”、“金银台”、“虎鼓瑟”、“鸾回车”、“仙之人”等等景观都是李白的“梦中”(可以归结为“想象”)所致,而并不是情景交融的客观产物,这里的意向更加偏重主观感情的抒发中因物而造象。在这一点上,它与西方的“意象派”是有诸多相似之处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诗人来说,主观造象在中国古代是不多见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中的“意象”运用较为复杂。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习惯于追寻这种意象究竟是出自中国古代古典论著还是出自西方意象派的思想。笔者以为,这种研究方法是不可取的。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它的发展历程中既受到中国古代文献的影响,又受到西方文学思想的冲击。所以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来说,其“意象”的运用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影响下出现的,而不能人为的去追究某种意象是出自哪一源头。但是,中国现当代诗歌受到西方意向主义的影响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试以两首诗为例比较:

海上的果园,为他挡开了西风,挡开了东风,顶住了海风;

面对巨大的沙丘。风在沙丘上,席卷过去,粗鄙的p结着盐花的草瑟瑟作答。

嘿,它抽打我的足踝!

希尔达・杜利特尔 道路神

在这里,道路神被给予了很强的“意向”的感觉具体性,造成一种咄咄逼人的质感,全文没有一个抽象词,而通过各种自然界的意向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女诗人努力捕捉瞬间的感觉,片段印象,将它们客观地叙述,而最后用它抽打我的足裸这样的词句来突出主体。这种感受,到此即指,而又发人深省。

朦胧诗的许多作者,正学习了这种“意向派”诗歌的表达方法。他们摒弃了现实的形象描绘,单线条的叙事,而追求主客观在意向里紧密结合。他们力图用这种简化了,心里化了的色彩、线条,给读者以更为复杂情感的感染,如顾城的《泡影》,作者将自己的情绪和感触隐藏在“泡影”这一意向的背后,引起读者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的万般揣测。而这种揣测正是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意象派都十分关注之处。这样,中国古代诗歌、当代的朦胧诗、英美“意象派”便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立正是诗歌作为诗逐渐发展和迈向更加前沿的原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 庞德:回顾.见:20世纪文学评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顾城:顾城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接受美学理论 李白诗歌 花 意象 再现 意蕴

[Abstract] In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Acceptation Aesthetic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Xu Yuan-chong can sufficiently restore and represent peacefulness, happiness, loneliness and sadness of the flower’s mental image by translating the flower’s mental image into English by study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flower’s mental image in Li Bai’s poetry.

[Key Words] Theory of Response Aesthetics Li Bai’s poetry Flower Mental Image Representation Deep Meaning

一、前言

李白(701-762)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集儒、释、道等多种思想于一身,且具有热情奔放的情感,纵横驰骋的才思,他的诗歌雄奇豪放,飘逸卓群,想象奇幻,比喻瑰丽,流转自然,音韵和美,性格多变,语言浑然天成。他的诗歌饱含丰富绮丽的意象,所描绘出的意境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他诗中丰富的意象,不仅渲染了独特的意境,更体现了诗人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他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播价值。一千多年来,李白的诗歌被译为日、俄、英等多种文字,仅英译就不乏名家名篇,尽管许多翻译者对李白的诗歌进行翻译,但大都没有对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进行翻译,研究者们也很少涉足李白诗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研究,因而使译文难以达到原诗意蕴,因此本文试对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在英译中的再现作一浅析。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重要理论代表是姚斯(Jauss)和伊瑟尔(Iser),他们认为:“作品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二是读者(译者)的赋予。”接受美学的观点适用于译者对原作文本的阐释过程,从而使译者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以前的译诗过程中,大多数译者很难通过对意象的关注从意蕴、意境上翻译原诗,很难创造出与作者相同的审美体验的译本,因而也难以把原诗中的美传达给读者。通过研究,发现许渊冲在对李白诗歌英译时,却能通过对意象的关注从意蕴、意境上翻译原诗,能够获得与作者相同的审美体验,并能够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在译语中完整地再现出来。

三、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

(一)李白诗歌中“花”的“宁静”的意象英译的意蕴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洞天非人间。 (《山中问答》)

I dwell among green hills and someone asks me why;

My mind care free,I smile and give him no reply.

Peach petals fallen on running water pass by;

This is an earthly paradise beneath the sky. (许渊冲译)

诗的后两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洞天非人间”(“Peach petals fallen on running water pass by; This is an earthly paradise beneath the sky.”),许渊冲用“peach petals”来翻译“桃花”。晋代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成了世代隐逸文人的精神家园和理想境界。本诗中,“花”的意象是“理想与宁静”。一句“Peach petals fallen on running water pass by”,将“桃花”赋予生命,指引着作者朝着美好的地方“an earthly paradise”驶去。许渊冲对“桃花” (peach petals)的直译,使读者可以从“桃花” (peach petals)入手,深切地体会到宁静而又美好的意境。

(二)李白诗歌中“花”的“美好”的意象英译的意蕴

例1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梦游天姥吟留别》)

The sun rises from the sea.

And in midair I hear sky cock crow loud.

The footpath meanders' mid a thousand crags in the vale.

I'm lured by rocks and flowers when the day turns pale. (许渊冲译)

本诗中,“花”的意象是“美好”。诗中最后一句“迷花”是泛指,而不是特指,因此译者用“flowers”来翻译是非常恰当的,这样的翻译也营造了一种天欲亮时山间景物的美好以及由此而生出的人们感觉的美好。许渊冲用“flowers”(迷花)来表现天姥山奇丽明媚的景象,使读者能够体会到诗人塑造出来的美丽的景色以及诗人那美好的心灵的寄托。

例2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s.

For River Town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His lessening sail is lost in the boundless blue sky.

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 (许渊冲译)

本诗中,“花”的意象也是“美好”。“花”在本诗中指的是“烟花”,许渊冲用译气不译字的方法,灵活增减词语,变化词语,把“烟花”翻译成了“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译者用 “green”和“ red”把绚丽的色彩表现出来,译出了春天花红柳绿的绮丽景色,也使译作意蕴浓厚。

诗歌讲究的是意境,诗人寥寥数笔勾画出的就是一种“意境美”,许渊冲用译气不译字的方法把意境美给淋漓尽致地翻译出来了。

(三)李白诗歌中“花”的“孤独、无奈”的意象英译的意蕴

例1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 香气为谁发。 (《古风》其三十八)

A solitary orchid grows in a secluded garden,

As common weeds conspire to submerge it.

Though basking in the rays of springtime sun.

It still grieves at the high autumn moon.

Flying frost early came whispering.

Green luxuriance feared an imminent end.

Without the gust of a fresh wind.

For whom would it put forth such fragrance?(许渊冲译)

本诗中的 “花”指的是“兰花”。 “兰花”具有“孤芳自赏”之意,许渊冲用“orchid”来翻译“兰花”,用“solitary”来形容“orchid”,更加明确地译出了“兰花”的孤傲,使“兰花”具有了人的感情。因此,“花”的意象是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此外,许渊冲用 “solitary orchid”来翻译“孤兰”,反衬出了园子的幽静和荒芜,给全诗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兰花无人欣赏,只能孤芳自赏,诗人也是如此。许渊冲的翻译,译出了诗人的孤傲和对自己无人欣赏的无奈,译出了原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

四、结语

李白的诗歌饱含丰富绮丽的意象,所描绘出的意境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李白诗歌中“花”的意象英译的意蕴分析,得出许渊冲注重“花”的意象的英译,进而注重对全诗意蕴的英译,从而使原诗的意蕴和诗人的情感能够在译诗中最大程度地得以还原和再现。

参考文献:

[1] 韩慈红.李白诗歌中动词英译的意蕴研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45-47).

[2] 韩慈红等.李白诗歌的意音形在英译诗中的再现[J].科学时代.2010.(21).(217-218).

[3] 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

[4] 许渊冲等.唐诗三百首英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8.

[5]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 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注:

1.本文是洛阳理工学院2010年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立项项目“李白诗作英译的意蕴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第3篇

综合素质评价应彰显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重点突出学生的特点和潜质。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否则一切理论上的探讨都是空谈。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本,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境中提高整体素质,而不是备考的“储备器”。那么我们的学生不仅具备丰富的语文知识,更应该具备自己动手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美好的道德情操。

二、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打破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三、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目标多元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教师要对学生的自学、合作和探究能力进行及时的评价。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是贯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利用好评价这个教育工具,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导航的作用。语文课最大的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而语文是以听说读写为本体,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必须以听说读写为训练途径。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着力于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1.听觉能力的评价

“听”通常是指听教师讲,也包括听录音、听别人的表述。教给学生听的科学方法,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抓住重点,领会要旨,以此作为评价标准。如听《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朗诵,要求学生听出感情的所在;教师在讲完课后,让学生复述重点;听别的同学翻译文言语段并指正。

2.口语能力的评价

“说”是语言表达,从吐字是否清晰、表述是否明白、有没有深度等方面评价。在课前十分钟,笔者设置了口语表达训练,要求学生对社会时事和热点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既训练了口语表达,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如在讲《边城》时,有的学生能分析出翠翠的悲剧在于几千年来民族的心灵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可谓深刻。

3.阅读能力的评价

“读”要心到、眼到、口到,是一种口、眼、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重要的钥匙。培养良好的读的习惯以及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则是“读”的难点。在教学中,笔者注重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获得了什么,鼓励学生注重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在阅读中要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学生能读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从而得出的主题。细心的学生还能读出情节上的各种铺垫。又如,讲《装在套子里得人》时,最后的结尾是这样:“虽然我们埋葬了别理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很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有些学生从这几句话中悟出别理科夫具有典型性。另外,做题时,能不能读准题干、明确要求也在评价之列。

4.写作能力的评价

笔者认为,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是“写”的难点。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式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关注生活和社会,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如讲《春江花月夜》时,让学生读文,听乐曲,在此基础上将诗歌转化成散文。学生很有兴趣,全面地训练了听说读写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评价方法个性化

孔子讲究因材施教,评价也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差异,对缺乏成功体验的学生要维护其脆弱的自尊,给予充分肯定,以树立其自信。教师即使要批评的话,也要说得委婉,如:“你能这样讲,老师很高兴。”“老师有几个期待……”而对自视甚高的学生要压其傲气,指出不足;对有潜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深化学习。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想象力、诗意的想象、诗配画

Abstract: the art education not only cultivate students' painting skills, more important is the activ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 their imagination.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can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is the premise of first there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eople's flights of fancy. Visible, imagine how precious is our humanity quality.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this quality is each educators to attention and consideration.

Keywords: imagination, the poetic imagination, poem and painting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是无处不在的,重要的是在于发现和创造。因此对美术教育的内容进行不断地延伸和拓展是相当必要的,否则,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就是很局限的。所以,怎样延伸和拓展是我经常考虑的。

一、通过故事进入想象的情境

贝多芬,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在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造的,这是常人难以理解也不敢想象的。他靠的就是超乎常人的想象与把握作品的能力。音乐的本质就是在旋律中使人产生联想与想象。俞伯牙弹奏一段古琴让樵夫听,樵夫马上赞叹道:多么巍峨的高山啊!紧接着又奏了一段,樵夫又赞道:多么浩荡的流水啊!共同的想象使他们产生了共鸣,成为了知音。我们古代那些著名的文人骚客都是极富想象力的人,正因为有大胆夸张的想象,屈原的作品永远使人感到千变万化和雄奇瑰丽,为后世诗人开辟了无限的创作空间(这种空间,我认为是充满浪漫主义想象的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记梦诗所展现的虚无缥缈的意境也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同样,的许多诗词也在想象中抒发着浪漫情怀。我们美术、音乐等艺术课的目的就是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怎样为诗配画

实践证明是完全可行的。学生每册语文课本都有古诗的学习,而且又有配画,所以,我留给他们的探究任务是:假如让你为诗配画,你会设计成什么样?提出要求:

1、不要面面俱到,要留给观者想象空间。

诗配画并不是画对诗歌的简单翻译和直接的解释,而是一种对诗意的进一步升华和表现。举个例子,宫廷画院选画师出了一题为“深山藏古寺”,很多画家都极力地什么都表现,就怕漏掉什么。而被选中的画师表现得很特别,在茫茫深山中、在树林下、在溪水旁的石阶上,一个和尚正挑着水向深山走去……,并没有为寺庙费一笔水墨,就把藏古寺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做到了既简练而又有深意。

2、选取最打动你的一句或几个词去重点构思描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面对一首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选取认为是最能体现诗意的语句,去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不要啥都想表现,否则就会体现不出重点。

3、鼓励大胆夸张的想象和表现。

艺术表现是离不开夸张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和“天台四万八千丈”是夸张描写,黄宾虹很黑的夜景是夸张表现,而齐白石极简炼和级精细的表现,也是一种对比的夸张。文章有中心,诗画亦有中心,重点之处有了夸张才能夺人耳目。

4、必须先交流构想,使各自的想象再受启迪。

这样,学生主动中又有互动,都将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展现于纸上,也各具特点。抛开技法看,很多的想象是了不起的,我们不能小看这些带有稚嫩的想象,这可是创造的前提。

看到有些学生有畏难的神情,我鼓励他们:“很多事情你想做而不敢做就不可能成功,骆宾王七岁的诗语言就很通俗明了呀!”我为大家起个带头作用吧!有一次,我们老师带着孩子和不少学生去桃园游玩,回来后都写了作文和体会,儿子问我:“爸爸,学生都写了,你们老师怎么没写呢?”我指着刚完成的画说:“你读一读我的题画诗好吗?”他慢慢读到:“携子踏桃园,粉点桃花开。落花真有意,望子惜春情。”读后他高兴而又好奇地问:“落花怎么有意呢?花草是没有感觉的呀!”我说:“是呀!但我们人是有感情的,花开时我们喜悦,花落时又会为它伤心,看这满地的落花,你想象一下,春光是如此的短暂,似乎花儿在对你说:‘一定要珍惜这短暂而美好的春光啊!不要负了这为你们开放的美好情意才是。’”儿子不禁点头道:“噢!是我们在想象它说话呀!”我笑着说:“这样不好吗?把无感情的事物写得有深深的情义就能产生感人的效果,你们常想象用的比喻和拟人也是这个道理。”听到这,很多的学生产生了尝试的欲望,我抓住机会提示到:老师是从情入手去描写的,你们完全能从颜色、姿态、赏花人入手,大胆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多次练习和修饰,一定能成功。”后来为了更加激发学生的想象,我又将自作诗让学生去配画。

(1)踏遍青山不觉苦,青山不老愿重临。自古知音终难觅,原来知音在山林。(提示:从登山的艰难入手,知音可理解为你的伙伴,途中偶遇的人或身边的一草一木,或整个大自然,这就是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2)幽兰芬芳,独开涧边。独而不孤,松云为伴。风雨雷电,历经磨难。远离盆室 ,君子风范。(提示:以兰和石为主题表现,松云最好推远,尽量表现出生长在大自然中,不任人裁剪和收放自如的君子潇洒之风)

(3)采菊东篱有遗篇,总羡渊明意悠然。可惜诗人无丹青,吾写秋菊配南山。(提示:配画视点的远近均可,适合自由想象。)

三、想象对人类十分重要

1.没有想象的前提就没有人类的发明和创造

这方面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可以这么说,离开想象人类就没有进步。我们多少发明和创造就源于我们现有奇思妙想,试问,没有人想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上翱翔,能有今天的飞机吗?没有科学的探索和想象,人类能举步踏进太空去探索吗?

2.探索无尽,是因为想象无尽

世界是永远充满未知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停止想象和探索。所以,教育者不要轻视和笑话学生中某些看似不可能的想象,要知道,人能翔于天空这一理想在当时也是受人嘲笑的。平时要鼓励学生的各种大胆的联想和创造,学生如果一旦懒于想象了,这绝对是教育的悲哀。

四、创设想象的情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言文;词义注释;词义传承;概括义;随文释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2)09-0053-0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是全国大部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必修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组编著。近年来,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文言文的阅读篇目。文言文是用古代语言记录的文章,古代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如果不借助注释与翻译,他们很难理解文章内容,更谈不上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意图。因此,文言文注释显得尤其重要,它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意的钥匙,稍有偏差,则谬之千里。词义注释则是文言文注释的核心部分,古今词义的变迁是阅读文言文的最大障碍。只有先弄懂词义,然后才进一步弄懂句意、段意和篇意,才能谈得上对文言文进行整体把握。

总体说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义注释详细、稳妥、平实、信而有据。但白璧难免微瑕,通过分析高中文言文中词义注释的情况,笔者认为注释者进行词义注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词义注释应该反映古汉语词义的传承性

要想让学生亲近文言文,迈入古代文化的大门,首先要使他们有明确的古今观念,了解词义的变迁过程。在揭示词义内涵时,注释者应有所侧重地追溯词义的来源及其变化发展过程,努力得出确切的词义。

《触龙说赵太后》中“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不肖〕不贤,不成材。肖,贤。”释“不肖”为“不贤、不成材”是对的,但释“肖”为“贤”则是大错,为本义不明所致。《说文解字注》:“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段玉裁注:“释经传之言不肖,此肖义之引申也。”可知“肖”是“像”“类似”的意思。“不肖”的本义是儿子不像父亲,引申为儿子不成器,后泛指不成材、不正派的人。不能由“不肖”意为“不贤”,从而得出“肖”等于“贤”的结论。

《寡人之于国也》中“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颁白,头发花白。颁,同‘斑’。”“斑”当作“纹路”讲,不直接与头发相关。《说文・白部》:“皤,老人白也。从白番声。易曰贲如皤如。”古无轻唇音,“颁”“皤”古音相同。可以确定“颁白”应是“皤白”,意指白头老人,而“头发花白”不确切,应为“头发白”。“花白”是由于将“颁”解成“斑”字而附会的。

《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教材注释:“〔阙(jué)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阙”读jué时没有“侵损、削减”的意义。《集韵》:“掘,穿也。或作阙。”由此可知“阙”通“掘”,意思是“挖掘”,“挖掘”是引申不出“侵损、削减”的意义来的。王力《古汉语字典》“阙(què)”字第三义项:“引申为残缺。《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由此可知教材对“阙”字的注音与释义均有错误。此字应这样注释:“阙(què):残缺。这里指亏损,用作使动,使亏损。‘阙秦’意为使秦国受到亏损。”

二、词义注释应区分词义的概括义注释与词义的随文注释的差异性

词义的概括义注释通常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注释者应找出能够被读者理解的、与被训释的词准确对当的现代汉语中的词来作训释词语,引导学生搜集这方面的注释材料,使这部分注释成为中学生古汉语词汇的库存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加之以师旅”,教材注释“〔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到……上。师旅,指侵略的军队。”注释者将“侵略”的意思翻译出来,却不了解这个意义从哪个词产生,只好将它作为文意附加到“师旅”这个词上去,这是不确切的。“侵略”的意思来源于“加”字。“加”有“欺凌”的意思,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而解释为“加到……上”意义不确切,翻译后文意也不顺畅。《左传・襄公十一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杜预注:“加,陵也。”《左传・隐公三年》中有“小加大”,杜预注为“小国而加兵于大国”,孔颖达疏“加亦加陵”。杜注和孔疏还举出息侯伐郑和曹国侵宋这两个例子来说明“小加大”,都可以明确看出“加”有“侵凌”之义。“加”从“力”从“口”,本义是以言语诬人,引申出“欺凌”“侵凌”之意义是顺理成章的。

词义的随文注释则不同,它陈述的是词义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反映作者在客观语义中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更与文章的上下文意联系密切。这部分词义必须透过字面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发掘才能得到。词义的随文注释不能通过词的对当来体现,不能离开具体的文章而挪用到别的地方。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教材注释:“〔敢以烦执事〕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依照注释,但凡讲麻烦谁,都是指说话者把自己的某件事施加给别人的情况。而“亡郑”这件事却不是烛之武自己一方的事,怎么会说拿这事来麻烦秦伯呢?这不合情理。其实,这里给秦伯添麻烦的不是“亡郑”这件事,而是人家好好地正要“亡郑”,烛之武却“夜缒而出,见秦伯”,打乱了人家的计划,影响了秦伯的休息,这才可以说麻烦。全句的意思是:“如果灭亡郑国对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半夜三更跑来麻烦您?请您不要帮晋国灭郑国,这样对您、对郑国都有好处。”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教材注释:“〔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缺。而实际上,梁惠王此时已经是王,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实行王道的问题。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下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解释为“王,指王道。用作动词,实行王道”。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教材注释:“〔而卒以祸〕而终于给他们造成了灾祸。卒,终于。”“终于”是副词,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照此解释,这句岂不是说官吏们在盼着百姓有灾难?显而易见,这个意思与文意不符。正确的解释是:卒,终。这里指结果,到头来。“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意为“好像对百姓很疼爱,可到头来却给他们造成了灾难”。

三、明语法以求词义是通过语法分析来探求和诠释词义的方法

杨树达先生说:“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近则益觉此二事相须之重要焉。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运用明语法以求词义的方法来探求和诠释词义应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注意古今汉语语法的区别,二是注意对古汉语语法进行断代研究。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教材注释:“〔所宜深慎〕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深切戒慎”的说法不合汉语规范。“深切”是深刻而切实的意思,是不能用作“慎”的状语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深”字第四义项:“表示程度深。很,十分。杨万里《新柳》诗:‘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可知这里的“深”是副词。这句的意思是“(百姓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翻转船只,这是应当十分谨慎对待的。”“慎”在这里用作动词。

《过秦论》(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教材注释:“〔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依照注释,破瓮是作窗户的材料,而草绳却是系户枢的工具,两句的语意结构关系不一致。其实“瓮牖”与“绳枢”结构相同,语意关系一致。“瓮”和“绳”都是表示原料的定语,都是名词用作状语的用法,意思是“用破瓮作”“用草绳作”。全句的意思是:“然而陈涉只是个用破瓮作窗户、用绳子作门枢的穷人,是个地位低下的农奴,是个正在发配边疆的罪人。”

《项脊轩志》(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教材注释:“〔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依注释,“垣墙”是动词,指“砌上垣墙”,“周”是名词,意为“周围”,“庭”是名词指“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然是名词,在句中作状语,“周”为动词,“围绕”之义。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

《梦游天姥吟留别》(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课文注释:“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动。”依照注释“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动”,但“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不合常理,且下句的主语不知所云。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它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岩泉”泛指岩间之泉,是“殷”的主语。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全句的意思是:“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高山)惊动。”

参考文献: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1―6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

[4] 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期刊更多

现代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

短篇小说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