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细说红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石头市的大观园机场出发,道路两边处处悬挂着祝福北京奥运会的标语,清新的香樟树有序的成行站立着。顺着西厢大道向东五公里处,一座高十层的大楼呈鼠标状,白色的幕墙格外别致,“宝大科技”四个镏金大字闪亮在楼的顶层。这楼是从事IT产业的贾玉宝一个月前全权买下的,正是看中了这楼的设计很独特;三十而立的他是归国华侨,靠着自己在国外几年的打拼,公司有了很大规模;所以回国创业一直是他的心愿。
一天清晨,贾玉宝开着他新买的概念轿车鹿字A90去大观园机场接见一个来自布达佩斯的客户。直到华灯初上,合作的项目终于签约了。为了表示感谢,一行人去了“西厢大酒店”吃饭。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2点钟了,他感觉很累,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傍晚时分,大风吹的天空一片昏黄,看来大雨就要来临了。
下班之前,贾玉宝与公司助理代玉交代完明天的开会议程。走出大楼时,他忽然发现,公司大楼的颜色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红色,正如一个接通电源的鼠标,闪亮着红光;一阵风吹来,凉凉的雨滴打在他的额头,瞬间让他清醒了很多;除了值班的保安,里面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为什么还大楼内灯火通明呢。他本能地走了回去,走进大厅,保安用微笑和他打了一个招呼,里面的设施怎么完全变了,他像是走进了另一座楼宇;在一楼电梯旁的拐角处,一个穿着朴素模样的老人正在整理一些票据,嘴里还不时的叨念着:1000万,1000万……
贾玉宝蹲下来,仔细的端详着眼前的老人,他公司好像没有这个人啊。他插了一句:“你在做什么呢?”;老人说:“我在整理票据,我要告王希枫,我要告王希枫,你帮我,你帮我……”
老人很激动的伸手掐向贾玉宝……
贾玉宝猛一下坐了起来,满头大汗,发现自己刚才在做梦。“1000万?王希枫?”他现在脑海不停的闪现着这两个词语。
抬头看向窗外,天已经大亮了,贾玉宝收拾了一番,准备去上班,这时公司的助理代玉打来了电话,说是副市长要见他。对,王希枫!石头市的常务女副市长,贾玉宝自言自语,听的电话那端的代玉愣了一下:“贾总裁,你怎么了?”;“哦,没事,没事!我一会就去公司。”贾玉宝发现自己失态了。
昨晚的梦境让他心怀更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奇怪的梦。
贾玉宝走进他买下的那栋白色的鼠标办公大楼,发现副市长正在查看他们公司的业务……贾玉宝抱歉的说道:“不好意思,王副市长,我来迟了。”“没关系,我随便看看,你们公司能在成立这么短时间内就取得不错的效绩!不错,不错,我是来给你们加油来了,再接再厉!身为分管科技产业的常务副市长,我为你们感到自豪!”在王希枫赞许的言语背后,贾玉宝看到了她遂滑的眼光,心想:“这不是个简单的女人!”。
从这以后的几天,每当夜晚入睡,贾玉宝像是被牵引着魂魄一样,走进那栋本来是白色却呈现红色的楼宇。
这一天,他来到公司,走到梦里曾出现的电梯旁的拐角处,虽然装饰改变了,但他发现在这里的墙体上,有一个小小的铁皮门,上面的锁早已锈迹斑斑,他找人用工具打开这门的同时,一股阴森的味道的扑鼻而来,借着手电的余光,隐隐的看到下面5米深的地方有一具白骨,在这具白骨的下面,死死的压着一个密封的文件夹,里面记录全是王希枫怎么利用职务的便利贪污外资工程款,怎么建造了这栋鼠标大楼,张张票据,字字血言,他瞬间全明白了。
……
法庭上,被告人是有着铁娘子之称的常务副市长王希枫,而原告除了“宝大科技”总裁贾玉宝,还有那位出现在他梦里的那位老人的家属。原来那位老人是王希枫在建造红色“鼠标大楼”招标而来的建筑企业老总,在承建这座大楼的期间,利用他们之间频繁的接触,老人逐渐了解到了,王希枫是怎么利用贪污的1000万外资工程款,建造了这座“鼠标大楼”,做起了兼职的大富豪。
而王希枫对那位建筑老总的承包施工款打起了白条,面对女高管的种种施压和威逼,建筑老总收集了所有的证据,说是要上告王希枫,结果被王希枫派人暗杀在了这座楼宇里,为了掩饰这一切,她派人把“鼠标大楼”的外墙红色改涂成了白色。
……
关键词:红楼梦;电视剧;改编
影视编剧在改编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对原著的在创作,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对红楼梦的改编尤其困难,《红楼梦》原著有着极大的特殊性,曹雪芹只写了前八十回,并没有将故事讲完,而一部电视剧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结尾的,怎样续编后面的故事就成了考验编剧的难题。
美国从事改编理论研究的杰弗里.瓦格纳认为,长篇小说改编为影视作品有三种形式:极少改动的“移植式”、合理改变并加以电影化注解的“注释式”、将原故事更改至当代环境的“近似式”。
旧版采用的是“注解式”。87版的结尾避免了程高本的“大团圆”“宝玉中举”等有违原著的地方,以贾府的彻底衰败来演绎社会大悲剧,比较仔细的从曹公笔下理出了各人物结局,虽然过程有些仓促,但结局都较为合理,胜于高鹗续作。
新版采用了“移植式”。完全按照人文社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进行拍色,包括高鹗续作中饱受争议的地方也保留了下来。在制作过程中,红学专家的过度参与,甚至压抑了编剧们 的创作,这种“移植式”的改编,并不适宜。它失去了影视艺术的再创造性,使其沦为了原著的傀儡。在一直以来,各种改编作品都很避讳这样做,这让作品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仅仅是原著的图解、注释。新红这样做足够尊重原著,但将一个文学作品几乎原封不动的搬上电视银幕,从艺术语言上讲是失败的。
(一)、新版还原了曹雪芹笔下的虚幻之境
新版开篇由空空道人途径青梗峰开始,叙述灵石补天未遂自炼成才的来历,再演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被灵石打动,携它入红尘,最后由空空道人查阅石上书文引出正式开篇。对比一下老版的开篇:一个男声吟诵“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远处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哼着《好了歌》飘然而去。之后引出开篇。这里新版明显弥补了旧版不足,还原了曹公笔下的奇幻之境,奠定了影片基调。
新版将宝玉等如何来到太虚幻境、如何游览环境、最后如何离开等都表现得非常细致,贴合原著描述。将故事中蕴含的“警示”“预知”等作用表现了出来。弥补了以往其它作品的不足,完整的展现了《红楼梦》的“亦真亦幻”的一面。这也是旧版最大的不足。在旧版里面,没有对太虚幻境的描述是最大的硬伤,直接导致了旧版丢失了原著中“虚幻”的作用。
所以,新版还原了曹雪芹笔下的虚幻之境,与旧版相比是一大进步。将小说中蕴含的“警示”“预知”等作用表现出来,令贾家发生的事情提升了一个层次而不是停留于事情表面,更好的还原了《红楼梦》。
(二)、新版较完整的还原了故事情节
新版35集的内容演完了原著的前八十回,情节删节极少。正因如此,新红留下了两个令人滞垢的毛病:旁白过多、镜头忽快忽慢。
从开篇至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情节,新版较旧版多用了10分钟左右。但它完整的交代了甄家小荣枯,交代了“娇杏”这一人物的“侥幸”,与英莲走失甄家败落形成对比。展现了甄士隐三次与赖头和尚跛足道人的接触,将甄士隐的悲剧渲染得更富感染力。然后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段是旧版所没有的,新版则借此交代了宁荣二府的大致情形,让观众了解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原著中这段的用意。
新红这样的做法最大限度还原了原著情节,让曹公笔下每一个人物和故事都充分发挥了它的价值。但纵观全剧,其旁支情节的大量展示,令主线模糊,故事松散。原著作为小说,很适宜这种松散细腻的表现方式,但电视剧需要的是清晰明了的脉络和有张有弛的细节把握。从这点上看,新红如图解一般的照搬原著,展现出了原著的精致,却丢失了自己作为电视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新版在节奏、旁白上处理不当
新红每一集都包含了很多内容,但却一直给人以拖沓的感觉。比较明显的如“黛玉葬花”,一首《葬花吟》,黛玉葬花,宝玉一旁观看。就这样简单的讯息,占用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钟设置既没有必要也太显拖沓。同时也直接促使了另一个问题的形成:镜头忽快忽慢。没有这些快进一般的镜头的话,按照这样的情节量,新红很难在50集内完成。
另一个旁白问题,曹公在《红楼梦》一书中所说到的远不止人物事件表面那么简单,新红在表现时不忍取舍,但就旁支事件的表现上不可能做到全部表演,只得用旁白;还有一处大量运用旁白则是对人物内心的描写,因为考虑到小演员表演不到位而选择了旁白介绍,但越是这样观众越觉得演员的表演如同演木偶。并且这样的旁白触怒了观众的一个底线,它剥夺了观众思考的权利,影响了观看情绪。
新红的台词完全沿用原著,胜于旧版。旧版因考虑到了原著古文白话文掺杂,怕观众难以理解,而将语言现代化、通俗化。虽然出发点很好,但却因此损失了原著的语言魅力,并且不古不白的语言反倒比较尴尬。新红大胆的采用原文,保留了原著的韵味。
参考文献:
[1]周雷,刘耕路,周岭.《红楼梦》改编嗻谈——从小说到电视剧本.
[2]作者.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3]姜维枫.试论《红楼梦》影视剧改编中对黛玉性格的把握.《红楼梦学刊》,2009,5.
[4]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03.
[6]宋俊华.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王扶林:不敢苟同“87版红楼”是经典》 李星文 《黄金档》.
[8]《艺术评论》独家专访新《红楼梦》主创团队. 《艺术评论》,2010,10.
[9],俞平伯等.细说红楼梦:红学专家解读红楼梦.蓝天出版社,2006.
[10]要力石《红楼梦》经典释义.中国古籍出版社,2007.
历史总是留给后人评价的,留给后人思考的,总说读史使人聪明,倒不如说是读史使人了解更多人的人生,使自己更快的变得成熟。从古至今,文人墨客数不胜数,而这些文人墨客为我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要细说起来这些人的经历,大多数有着一番的忧愁。
李白虽经历过世宗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但最终却被排挤出长安这个权利圈,漂泊流荡,梦游天姥。杜甫年少时的优越,但年老时却困于长安,浑欲不胜簪。苏轼初入朝廷,就受到欧阳修的赏识,但后来去一贬再贬,兹游奇绝冠平生。稼轩的可怜白发生,易安的人比黄花瘦,放翁的身老沧洲,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一个个不如意的经历,不知是福,还是祸呢?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不知有多少这样的经历。读书人想要脱去布衣换紫衫,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式,怀着天欲降大任于斯人的报复,欲用一己之才干匡扶众生。但虽苦心志、劳筋骨,仍无法于十年寒窗之后金榜题名,因而造就了穷而后工这个人穷志不穷的人生境界。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的这句诗,可以说是他自己人生的一个总结,但是他似乎是说尽了文人墨客的人生。不能说只有经历了不如意的人生才会有写成这种文章的能力,而是经历了这些,才能够明白,才能够体会到这些情感。
第一位教师在梳理了《林黛玉进贾府》后,又让学生梳理了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然后让学生围绕林黛玉的行踪,去找描写环境的语句。接着,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贾府是怎样的府第?你能否发现许多隐含的信息?”值得关注的是:这位教师在所有教学安排之前,对学生阅读方法进行了指导――“读书窃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想让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自己去发现语言文字中所传达出来的丰富意味。而高一学生面对《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的语言确实显得不够敏感,发现的过程显得很困难。学生回答时,人数不多,且不够积极。于是,教师在讲解时点拨出一些值得品味
的词句。这节课还需要关注的细节是这位教师制作了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重要环境描写语段的幻灯片,但是所有语句都是同种颜色。
而第二位教师则将课文中所有描写环境的语段分成五个部分并告知学生,且将这些语言文字也制成幻灯片。课堂上学生围绕教师标注红色的字句加以鉴赏品味。学生在明确的任务下与教师展开热烈的分析、品味。
课后点评时,大家非常赞赏第二位教师的课堂设计,认为细化了教学任务,使课堂高效,学生学习任务明确,学会了学习。并指出第一节课教师想让学生站起来讲,但只有少数学生发现了值得品味的语言,所以是“湿柴烧火”的做法,“烧”不开这堂课。
但是,笔者想到的是:教师在预设时给学生的生成开放程度是否恰当?很明显,第一位教师的预设给了学生较大的生成空间,学生在找到描写环境语段后能较自由地发现自己认为值得揣摩品味的字句。如:
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汝窑美人觚――觚内插着时鲜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
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在鉴赏以上描写贾政、王夫人居住环境的语段时,第一位教师的两个学生在滞涩的师生互动中,一个发现“猩红”、“大红”、“石青”、“秋香色”等形容陈设的色彩词语非常丰富,显示出贾府的富贵;另一个找到陈设上绘有“蟒”纹,即龙纹,显示出贾府与皇家的亲密关系。
而第二位教师用红色字让学生鉴赏了“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中“书籍茶具”和“半旧”两处,分析出贵妇的雅致生活、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气息”以及“低调”。
那么,我们就要反思学生在不同开放程度的生成空间中形成的阅读能力是否一样。第一位教师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阅读中的发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这个过程较为困难,但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中学生在教师指定下的生成会有阅读能力成长,但必定是有限的,而在自我发现过程中的生成却能更广泛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成长。还应认识到对于那些语言敏感度较低的学生,教师应给以阅读能力成长的机会,给以阅读经验激活的时间。在教学生成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发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提高语言的敏感度,正是生成的价值体现和美妙之处。在教学生成观下,应把学生看成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对教师教的配合对象。
关键词:漆;茶;渊源;例说
漆器的回归,不仅是传统茶文化的再现,而且也是当代文化传承的一种客观需求。因此,结合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探讨漆器与茶文化的渊源,分析漆器与国人当代的审美需求,既是对茶文化渊源的回顾,也是对以茶为媒介的漆器与生活相互影响的分析。
1 漆与茶具的渊源
漆器在中国古代文化出现得比较早,据研究者称,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就有相关漆器的出现。漆是从漆树上分泌出来的天然汁液,刚割下的汁液是乳白色的,流出来的漆液与空气接触后起氧化作用,表面逐渐变为栗褐色,最后变为黑色,而红色与黑色在中国传统的美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红与黑的色彩搭配,让大漆从使用之初便体现出一种具有东方气息的哲学精神和道的力量,大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生活,也便有了不解之缘。
茶具是传统茶文化的媒介。甚至可以绝对一点地说,没有茶具就没有茶文化的传承,没有漆器的参与,传统的茶文化也就会失去其诸多的艺术魅力。因此,漆器与茶具的渊源是最应该详细说明的一个问题。而漆器与茶文化的传承则大约是在唐宋时期。这些漆器的制造者根据所需,调制不同的颜色。虽然它并不直接用于茶饮,但它却为漆器参与茶文化提供了可能。因此,当以茶具为标志的奢侈茶饮文化过后,瓷制茶具步入了茶饮文化。从而使漆与茶具的结缘变成了一种客观现实。特别是秦朝与汉朝之后,漆制茶具的生产都具有一定的规模。直到清朝以后,脱胎漆器茶具才得以在福州制作成功。
2 茶与道
有民俗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在此“茶”排列在最后一位,但茶对于生活的影响,或者说茶与生活的渊源是极其深的。茶艺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之所以说茶艺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那是因为茶艺涉及全部的饮茶过程。而茶具仅是其中一项内容。
茶具是体现茶文化的媒介,它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首先,以其在茶文化中的客观作用,可以把传统的茶具简单地分为以下四类:庵茶茶具、煮茶茶具、点茶茶具、泡茶茶具。[1]根据茶具制造地域及其使用范围的不同,茶具还可以分为不同地域或不同民族的茶具;根据其制造材质的不同,茶具还可以分为银质茶具、陶质茶具等。甚至根据茶具使用年代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不同朝代的茶具。
储存茶叶要有专用的盛具,煮茶也要有与众不同的煮茶用具。这既是茶文化与众不同的表现,也是茶之为茶的个性化体现。例如,在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里,妙玉可谓是一精通茶文化的专家。她对装盛饮茶用水的器皿都有专门的用具。她与宝玉、宝钗、林黛玉三人饮茶的时候,就曾经用“蠲”里的陈年雪水来煮茶。从而使众人感觉到茶之妙。其次,饮茶方式影响到茶具的制作。不同的饮茶方式需要不同的饮茶用具与之配合。还是在《红楼梦》里,曾经有一杯为品,二杯解渴、三杯饮牛之说。因此,作为一种品茶,它的用具与解渴的用具肯定会有所不同的。而且这种不同,既要表现在茶具的容积上,而且也要表现在茶具的外观与装饰上。
3 大漆与茶具结合的各种形式
3.1 脱胎漆茶具的制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首先要求茶具的制作者根据自己的创意制造出相应的茶具胎模。然后再根据颜色的需求调制各种各样的漆色往茶具胎上涂之。然而还要经过脱模、添灰、上漆、磨制以及装饰等多个工序才能最终完成一款茶具的制造。
脱胎漆茶具一般由一把壶和四只杯组成。存放这些茶具的茶盘一般也以方形见多,其颜色一般也较为固定,多数为以显庄重的黑色为主,少数也可见棕色、深绿色,黄棕色更为少之又少。脱胎漆茶具之所以深受众人的喜爱,那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前者而言,说其实用,那是因为脱胎漆茶具由于外着油漆的作用,它既耐腐蚀,又不怕泡茶用水的侵蚀。对于后者而言,说其具有艺术价值,那是因为脱胎漆茶具外着之漆与其他装饰物的相互配合,既可以突出茶具的美感,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出茶饮的艺术魅力,加强茶文化的意味。
在脱胎漆茶具的发展史上,如果以其所用材质为标准进行区分,北京雕漆茶具最为著名,其次是福州脱胎茶具和江西鄱阳生产的脱胎漆器;如果单纯地以漆器茶具为标准进行评价,那么值得一说的是福建的脱胎漆茶具。尤其是在颜色的调制上,仅福建一地所制作的脱胎漆茶具就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璃”等多重颜色、各具亮泽的茶具供大家赏析、使用。特别是被称为“仿古瓷”脱胎漆茶具,更是福建茶具制作的代表。因此说,脱胎漆茶具在其发展中也表现出地域性的特点。
3.2 现代大漆艺术在茶具中的表现
漆器因其材质而具有独特的设计魅力,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含蓄、巧妙、自然之美。在传统漆器之上加以设计元素,从而形成具有设计美感的漆器。而所有的漆器中,漆茶具又具有很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现代漆器直观形象地体现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漆器的设计之美体现出一个时代审美风尚的演变和追求。很多的漆器茶具多以茶盘和茶盏为主,当然也有很多精美的茶壶。通过大漆制作的漆茶具散发着柔美又迷人的光泽,件件入心,件件难以取舍。简练的抽象几何面和线条的结合,让茶具展现出大漆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的静谧。 例如福州老艺人的一款手工大漆茶盏。茶盏本身具有简约、自然、纯净、唯美,将大漆艺术通过茶具回归生活,回归最本初的美,同时又追求细节的精益求精,是极致的完美主义,展现了一种可以呼吸的生活的艺术产品。
好的漆艺茶具作品,均采用中国传统的大漆髹饰技艺,经过纯手工的制作,通过制坯、刮灰、裱布底涂、再进行中涂、上涂、描绘、贴金、罩漆、打磨、推光等制作工艺和艺术流程。一件漆器产品药品经过几十道漆,每道漆都得干燥之后再上一道。从一只小小的茶盏开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提炼出以“简约、自然、纯净、唯美”的茶器茶道美学生活主张,把这种想法运用到茶道器具的创作中,获得舒服和谐的整体氛围体验,令诗意回归生活。
4 结语
大漆参与茶艺。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它又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首先,漆是制作茶具的重要媒介。无论是木质的茶盘,还是用以煮茶、品茶的瓷质用具,都可以见漆的身影。其次,漆是烘托饮茶气氛的媒介。无论是涂有油漆的茶盘,还是运用油漆制作的洁白瓷器茶具,都可以使品茶者处于一种高雅的环境之中。如果说,没有油漆的参与,茶具给予茶文化的影响会减弱很多。特别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代,由于漆参与茶文化方式的不同,人们品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
总之,漆与茶密切相关,茶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与艺术密切相关,因此茶与艺术密切相关。所以,探讨其各自的历史渊源关系,既可以使读者感悟传统茶文化的历史魅力,又可以使读者了解茶文化的地域特点。
参考文献:
[1] 吴笑露.中式茶具设计文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