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tpr教学法

tpr教学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tpr教学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tpr教学法

tpr教学法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近几年,英语教学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些新型的幼儿英语教学法应运而生。tpr教学法是幼儿英语教学法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本文旨在通过阐述TPR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来分析TPR教学法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对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并具体探讨其在幼儿英语实践教学过程中与其它教学法的运用,最后提出在该领域中出现的一些误区和注意问题。

一、传统英语教学与TPR教学法

TPR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①强调听力理解领先;②学生需要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③允许学生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参与活动;④教师的教学应该强调意义而不是形式。

相比之下,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语法教学,即通过传授英语的语法结构,培养初学者的语法结构意识来掌握语言。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It is not a dog”,传统法讲解“Therebe”句型、动词单复数、冠词的用法、介宾结构“、It”句型及否定结构。简单的两个句子,涉及到了这么多基本的语法知识,即使弄懂了,但学生一开口,还是单复数不分,肯定与否定混淆,甚至于大学的学生会话中还犯“he she”不分的毛玻同时,类似的“标准语法”句型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接触到。因此传统的语法教学教的不是生动的口头语言,而是书面语,即“死的语言”,幼儿极难掌握。

TPR幼儿英语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幼儿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孩子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如果幼儿发音不准,老师就要自然状态下不停重复,直到发准为止,幼儿也不必重复老师的话,但要按老师语言的涵义反应。幼儿对老师发出信息的反馈越正确,表明对老师信息的理解越准确。心理学家证实,强迫幼儿重复老师的话会引起幼儿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限制幼儿语言学习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威望,师德是学生的指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激发起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2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思想性,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以增进未成年人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处在运动状态中,学生的思想也随着运动项目或运动深度的变化而随时处在变化之中。这种身心同步变化的特征,是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体育课上,同学们之间发生着更多的直接联系,比如:相互协作、相互对抗、相互竞争、互相学习等等,在这些关系下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要进行交往,并发生直接的相互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课堂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在体育课上进行品德养成教育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既要注意传授知识,使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对未成年人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产生的困难,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手段,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思想性。把体育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交融在一起,互相渗透,把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去。对未成年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

tpr教学法范文第2篇

TPR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缩写,指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利用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质作为教学中的突破口,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利用TPR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活动,在查阅了各种相关资料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TPR游戏教学法

老师组织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英语,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形成英语意识和英语思维。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生词“stand up”和“sit down”时,可以首先采取吹气球(blow the balloons)游戏进行,即学生边说单词边做吹气球的动作,声音随着气球的大小发生相应的变化,用于操练单词。然后采取翘翘板(play on the see-saw)的游戏进行:教师说单词,学生与教师做出相反的动作,巩固记忆。

再如,有些学生对于方位词“in”“on”“under”等一直分辩不清。在教这些方位词时可以采用寻找东西的游戏来教学。先用布把一个同学的眼睛蒙住,等东好后,这位学生开始解下布,并且边用“Is it in the book”“Is it under the desk”“Is it on the pencil-case”等句型边说边找,这样可以很好的检验出他对这几个方位词的掌握情况。

二、TPR绘画教学法

经验表明,小学生对黑板上的图画比文字更感兴趣。英语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黑板上画出所讲讲内容,逼真而夸张的图画将有助于儿童展开想象。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自我介绍课程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名片卡,将自己的姓名写好,并且用图画的方式装饰,然后利用自己的名片卡进行自我介绍,有的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动物涂画在卡片上,既完成了自我介绍,也复习了关于动物、颜色、喜好等英语表达方式。

再如,在教授动物类词语时,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剪开图片,让学生进行拼图,这样在动手绘画的同时,学生练习了颜色的表达,同时拼图过程中的手脑并用,也会加深学生对于动物的表达以及动物习性等的记忆效果。

三、TPR表演教学法

老师通过形象的表演,即运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口中语言信息。例如,在教授有关动作的英语单词“walk”“run”“jump”“stop”时,可以引入儿歌“Walking,walking,walking,walking,run,run,run;Jumping,jumping,jumping,jumping,nowlet’s stop,now let’s stop”,同时要求学生在学唱儿歌的过程中做出走、跑、跳、停止等相应动作。

再如,教授“Clap your hands”“Snap your fingers”“Wave your arms”“Stamp your foot”等动作。第一步老师边说边示范其动作,然后老师发指令让学生做动作,通过几次操练后,请同学上来发指令其他同学做,学生的学习情绪也明显高涨多了。

四、TPR直观教学法

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专注于具体的直观事物,物体越具体,形象越直观,学生越感兴趣。因此,生活学习中常见的、常用的、常听的事物名称,孩子掌握往往更容易。

例如,教学“animals”时,教师可准备好动物的卡片,同时模仿其滑稽的形态,发出惟妙惟肖的叫声,学生自然就记住了这种动物的英语名称。

再如,学习有关水果的词语,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几种水果,蒙上学生的眼睛,让他们通过触摸的方式猜水果,这样既可以直观的让学生感知水果,记住相关词语表达,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复习关于颜色、形状、触感等多方面词汇,有效拓展课堂内容。

TPR英语教学方法虽然灵活丰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灵活把握课堂秩序。例如,TPR教学法包括了游戏、表演、竞赛、舞蹈等大量活跃元素,这样小学生很容易在教学进行时注意力分散,手舞足蹈,东张西望,倘若没有比较好的课堂管理方法,则将很难将小朋友有秩序地组织起来,从而导致英语课堂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是TPR英语教学的不易把握性,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经验有一定的要求。

综上所述,TPR教学法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在内的多种感官学习方法,它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可以和其他的教学法很好的配合使用。有助于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和体验中学习英语,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促进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因此,把TPR教学法和传统的教学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一定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晓美.对TPR教学法的理性认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5):139-140.

[2]向继霖.全身反应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1,(3):24-25.

tpr教学法范文第3篇

TPR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由曾在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的James J.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TPR教学法在中国被翻译为全身反应法,并在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笔者在安徽省合肥市抽样调查了三家儿童英语培训机构,三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均表示,TPR教学法是其用于指导儿童英语教学活动的核心策略。

顾名思义,TPR教学法是一种使用动作来辅助教学,建立在言语和行动和谐一致基础之上的语言教学法。Asher认为,“人脑中有习得世界中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生理机制”,外语学习可以效仿母语学习过程。儿童完全可以像学习母语那样通过“内化”和“解码”去学习外语,而且这样的学习效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儿童也更容易对带有肢体动作的教学活动做出反应。与沉闷死板的课堂语法、词汇教学相比,TPR教学法能够营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轻松课堂氛围,也更容易激发儿童的课堂参与热情。TPR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涉及二语习得理论、左右脑分工理论、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理论。

二、TPR教学法的三种课堂教学应用误区

笔者从2012年3月开始,每周末参与澳方英语的儿童英语教学活动,观摩了多名中教、外教的授课方式与流程,记录了各种采用TPR教学方法的课堂活动,从中发现有些教师,特别是中国教师在TPR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误区。

(一)误区一:过度单一重复

第一个误区在于过度单一重复。例如在一堂教授面部器官nose, mouth, ear, eye等单词的课堂上,授课对象为6-9岁的中国小学生,所有授课对象为第一次接触以上词汇,授课教师为一名来自美国的外教。互相打招呼引入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开始结合PPT图片展示教学nose, mouth, ear, eye等单词,并结合“point to your nose”, “pull your ears”, “touch your mouth”等指令,教师配合表情进行动作示范,并鼓励学生跟着做。在教授完核心单词之后,教师通过发出指令“point to your nose/mouth/ear/eye”,引导学生用手指向正确的面部器官进行复习。最后全班玩Simon says(我说你做)游戏,同样是引导学生用手指向对应的面部器官。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持续半小时,而整个课堂基本从头至尾在重复相同的“指令”性活动:用手碰鼻子/嘴巴/眼镜/耳朵,教学方法较单一。

(二)误区二:游戏性大于教育性

第二个误区在于游戏性大于教育性。孩子喜欢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应的TPR游戏并适当地引入竞争意识,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密切师生间的关系。然而据笔者观察,玩游戏中的误区在于游戏性大于教育性,课堂可能会走向失控。例如中国TPR教学中常用的“锤卡片”游戏,即学生每人手拿一只充气小锤,地上摆放着英语单词以及相应的图片,教师发出某一个单词的指令(例如Egg),学生就要找到地上摆放的Egg卡片,用小锤敲打一下该卡片。这个游戏能锻炼学生将学到的单词与脑海中的意象进行对应,巩固对单词的记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小男孩争强好胜的个性,学生争抢着要第一个敲打到卡片。于是过程中出现推搡、追赶、争执、喊叫等行为,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当学生完全进入了游戏情绪,英语课仿佛成了体育课,那么这堂课的教育性也大打折扣了。

(三)误区三:忽视学习者性格与教学法的关系

第三个误区在于忽视了儿童性格与对TPR教学法接受度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儿童英语教学中使用TPR教学最严重的一个误区,即默认所有儿童适合TPR教学模式。通过笔者的观察,性格内向害羞的小孩在TPR教学模式下容易感到紧张、尴尬,这与TPR教学法追求“放松”的学习过程理念相悖。同时在一群活泼的小孩中间,内向害羞的小孩会明显感觉到同辈压力。例如当其他小孩均在积极地跟老师一起做动作的时候,内向害羞的小孩便显得局促不安,但又不敢跟着一起做动作。此时如果教师继续催促甚至批评,可能会导致其情绪崩溃甚至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心理阴影。曾有学者做过关于性格与语言学习策略关系的研究。Ehrman和Oxford曾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性格影响语言学习策略。外向者喜欢社交策略,与他者合作或者问问题,喜欢功能实践策略,积极寻找语言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内向者喜欢独自一人,避免社会接触和频繁的交流。(张芸,10)

三、TPR教学法使用不当导致的教学结果与反思

以上总结的三个误区在中国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中真实存在,而这些误区可能造成的不良教学结果值得教育从业者引起注意并深刻反思。

过分单一重复导致的直接结果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对肢体动作的模仿不经大脑。笔者通过观察课堂发现,重复机械的肢体动作使学生的积极性显著降低,跟读和做动作只是敷衍了事,年龄小的学生甚至完全走神。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在同一堂课内进行单一重复的教学,应当适时搭配讲故事、简单拼写或阅读等其他教学内容。重复的另一个弊端是教师取代了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例如教师一边指着鼻子一边说,“This is my nose”,那么学生通常也会模仿这一动作和语言。类似地教法贯穿始终。这种教法往往会导致学生(通常是初学英语的儿童)认为只要模仿便是对的,对所说的话语本身似懂非懂,没有自己的逻辑思考。笔者曾与一名习惯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交流,指着自己的鼻子问“What’s this”,而学生的回答同样是指着自己的鼻子重复笔者所说的话语“What’s this”,而非回答“This is my nose”。过分单一重复的弊端可见一斑。因此,在TPR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重复的艺术性,有技巧地进行知识巩固而非死板地重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以弄懂话语的意义为先,模仿话语和动作次之。

游戏性大于教育性的弊端在于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孩子天玩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课堂的纪律性和教育性必须保证,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合理有序地进行。因此规避这一误区的首要对策是对学生进行规范、规则教育,教导学生在课堂要使用“室内音量”,不能追打、奔跑、推搡等等。其次在游戏的设计上要考虑到活动的幅度和范围,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期,并做好相应准备。

忽视儿童性格与对TPR教学法的接受度对特定儿童群体的影响不可估量。如果忽视不同性格的年轻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一味将同一种教学方法推而广之,对内向型儿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笔者亲眼观察到有教师在课堂上给予积极参与动作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嘉奖,而忽略了往往为数不多的内向型小孩,与其互动较少甚至敷衍。而这种情况下内向型的小孩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逐渐失去信心乃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针对内向型儿童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对TPR教学方法做适当调整,例如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小幅度动作开始,多使用言语鼓励,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敞开心扉。

四、总结

TPR教学法作为一种已经盛行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有其科学性亦有其局限性。它所提倡的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语言,强调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是有理论根基和实践成果的。然而肢体动作表达的意象有局限性,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和水平的学习者。同样,值得注意的是,TPR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误区,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层教育工作者对TPR理论的理解不透彻,职业责任感不强。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儿童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素养,严格把关,让孩子接受到专业科学的英语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 Asher,James J..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M].California:Sky Oaks Production Inc.,2009.

[2] 龚晓丽.全身反应法(TPR)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2011.

[3] 胡铁秋.TPR――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外语教学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0,13(1).

tpr教学法范文第4篇

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简称,也被叫做全身反应教学法。TPR教学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士尔(Dr. James J. Asher)提出,其理论建立在生理学(大脑左右半脑有不同的分工 )、心理学(记忆痕迹)和教育学(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基础之上,整合幼儿的听觉、视觉和感官,创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自然的习得语言能力,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

James Asher认为,右脑是缄默的,非语言性的,但是它可以通过指令做出适应动作来表达自己。通过让语言进入右半脑引起行为变化,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语言代码,当学生能够理解目标语的基本结构及其表示的含义时,他就作好了说的准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学生能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然后边说边做。开始,教师通过说跟我做游戏,让学生一起做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指令与被期望的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准确作出相应的动作。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先由一名学生模仿教师指令,另一名学生根据他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之后,两人调换角色,继续做练习。起初,指令较简单,往往是单一动作,然后,很快发出几个连续的动作指令,这时调动初学者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二、TPR教学法的意义

TPR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因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效果最佳,而紧张、急躁的情绪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TPR教学法的优势是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以便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英语、英语生活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首先,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中学习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让学生在一个不用害怕挫败的环境中学习。其次,它能够提供一个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再次,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学生通过听觉来吸收信息,是由左脑来完成的,而将这些信息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是通过右脑来完成的。最后,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双语教育的概念

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育”的定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而它所提出“双语教学”项目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1.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侵入型双语教学。2.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3.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我国学界对于双语教育也有不同的界定,有的学者把它划分为广义的双语教育和狭义的双语教育。广义的双语教育指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就我国目前所实施的双语教育来看,基本符合狭义的双语教育的界定。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采用英语(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的外语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掌握汉语和英语两门语言,成为汉/英双语人才。

四、学前双语师资培训的路径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用两种语言来讲授学科内容,同样的内容用英语来教的难度远远大于母语教学,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较高。所以,学前双语教师既要精通幼儿教育各领域的知识,又要能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使用。然而,目前的大中专院校还没有开设学前教育英语专业,还没有学生能胜任双语教学工作。因此,立足于学前双语师资的要求,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幼儿教育的专业知识;加强园本培训、重视教学反思,促进幼儿园在职双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特点是:熟悉幼儿教育教学规律,熟练掌握幼儿教学方法和技巧。但他们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即:英语基础不好,英语口语表达欠流利,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欠缺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双语能力的培训:

(1)规范的语音基础训练。语音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一个人英语发音不准,就缺乏听音和辨音的能力,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同样也会影响自己口语的发展,自己说的话别人也听不懂,最终无法用英语和别人交流。除了要读对单词外,语音知识还包括重音、节奏、连读,失去爆破、清辅音浊化、意群停顿及语调。

(2)口语能力训练。英语口语的标准是流利和准确。口语用词要规范地道,语句合乎语法修辞和逻辑性。

(3)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了解某种外语的文化,就无法准确地运用这种语言。东西方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思想、信仰、习俗、社会制度、道德标准、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在语言中反映了出来。

(4)教学组织语言的训练。学前双语师资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用语(如入园/离园、早餐、早操、如厕、午餐、午睡、点心时间、吃药及看病)、教学各环节用语(如开始、介绍、检测、呈现、练习、表扬、布置作业、结束)、户外活动及游戏用语(如准备、记分、唱歌)、各领域活动用语(如音乐、美术、舞蹈、体育、游戏、计算)、课堂组织训练用语、课堂技能训练用语、交往用语、评价用语等。

(5)英语语言教育和其他科目的整合训练。学前双语教育是通过用英语教授其他科目来达到提高幼儿英语水平的目的。这就涉及到英语语言教育和其他科目的整合问题。幼儿教师要树立教育的整体观,站在幼儿园课程的整体角度上,根据课程的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统筹安排双语教育活动,使之融入到幼儿园整体课程中,成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最终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以及方法的整合上。其中内容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形式,要使语言领域的不同内容与其他领域的内容之间产生联系,双语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必不可少。

2.培养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教育知识及幼儿教育教学能力。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特点是:英语基础较好,口语流利,语音语调正确规范;但他们从事幼教双语工作也有明显的不足,即:不熟悉幼儿教育教学规律,不懂幼儿教学方法和技巧。针对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双语能力的培训:

(1)专门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以及优秀的幼儿教师,对专科以上的英语人才进行岗前培训,着重就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力求简明、实用。如:美术以简笔画为主;音乐以儿童英文歌曲为主;舞蹈以儿童健身操为主;基本知识以幼儿心理学、教育学的实际应用为主。

(2)组织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和研讨,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运用的创新设计和实验,要求双基训练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培训活动放在课堂上,采取教学、演示、演练等相结合,授课教师与培训学员教学互动的授课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员感知和领悟所学知识,往往事半功倍。英语方面的培训知识包括:英语课堂管理、教材知识点教授、英语活动组织、英语手工课教学、教具制作等技巧。

(3)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相融合。指导学员上岗之后,如何多向其他教师,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教师学习,观摩,如何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长处,这是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又一捷径。

3.加强园本培训,促进幼儿园在职双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定是在教育实践中完成的,双语教师也不例外。为保证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双语师资培训研究的着力点应定位于在职双语教师的培训上。

(1)引导幼儿教师树立科学的学前双语教育观念。我国幼教专家周兢老师认为:学前阶段是母语的口头学习关键期。而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并不像第一语言学习那样具有特别的发展关键期,但第二语言学习会给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承认英语对儿童语言发展和其他方面发展的价值,但不能盲目夸大英语学习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均衡”的双语学习或者双语教育环境,为中国儿童的充分发展着想,学前阶段儿童的母语――汉语普通话的学习,应当毫无疑问地放在语言教育的第一位。因此,学前儿童的英语教育目标应当是:第一,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第二,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英语语音感,增长他们的语言敏感性。第三,引导幼儿透过英语感悟不同文化的存在,从小获得文化多元的基本概念。

tpr教学法范文第5篇

本课属于PEP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2 My family PartB Let’s talk & Let’s practise的内容。

2教法分析

根据已有一学期英语学习基础的三年级学生特点,我通过设计具体形象的情景,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与理解。同时创设数个任务活动,使学生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中进行有意义的联系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学法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观察、猜测等方法逐渐感悟新语言项目的功能,让学生在多层次练习中体会到运用英语的必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并恰当地用英语表情达意。

4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理解本课时对话,掌握Who’s this boy/girl?He’s/She’s … . 的问与答。

(二)能力目标:能正确运用句型Who’s this … ?展开问答。

(三)情感目标:通过语言训练Great! Wow! Cool!等感叹词的自然表达和教学中的趣味活动,让学生学会感叹和赞美,充分体验语言表情达意的功能。

5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句型Who’s this … ?He’s/She’s … .展开问答,并在模拟情景中进行交流。

6教学难点

he和she的正确运用。

7学生分析

通过半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口语基础,两两对话的能力有所提高。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激活孩子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及语言能力,为学生提供能够表达语言的平台,激活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深深体会到学习英语所带来的乐趣。

8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中除了利用自己制作的PPT及家庭成员的照片创设英语情境外,还通过听读对话、师生对话、生生两两说,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互动的多元语言任务活动中参与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进行了拓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

9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照片(全家福)、头饰、磁带

10教学过程

(一)Warm-up:

⑴Let’s chant.(课本第16页)

⑵A guessing game:

Who’s that boy?

Who’s that man?

Who’s that girl?

Who’s that woman?

利用多媒体呈现姚明、雷锋等名人的照片,让学生根据句型来回答。

(设计说明:通过chant导入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而猜猜看这个游戏,参与面广,既有全班性的,也有小组性的,不但能较好地复习Part A 中已学的句型,巩固that的用法,还能为新句型Who’s this … ?的呈现起好过渡作用。)

(二)Presentation:

⑴Go to the zoo.

由去动物园参观(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滑稽的图片),引出短语:Wow.How funny!

⑵Go back to school.

由班里同学的个人照(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出本课句型: Who’s this boy/girl? He’s/She’s … .

再由这些照片自然过渡到班里的学生。比如老师随机指一名学生,问Who’s this boy/girl? 由学生进行回答,可以采取全班回答、分组比赛回答等等。

(设计说明:新句型的呈现主要采用以旧引新的方法,通过真实情景的创设自然引入,然后采用教师示范、引领的方式逐渐过渡到集中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⑶Ler’s talk.

(多媒体呈现电视图片)由此引出TV.

TV―watch TV―Let’s watch TV.

利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操练

Let’s watch TV.

a、 先看一遍录像。

b、 再看一遍录像,并逐句跟读。

c、 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d、 全班齐读。

e、 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对话(戴上人物头饰)

(设计说明:开火车形式的操练让学生感知语言,再从中提炼出本课时要学习的词汇,让学生体会词汇的含义,而看录像并跟读再到分角色表演形成一个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的任务链,每个活动之间的过渡紧密自然,体现了活动的层次性。)

⑷Game: Touch and guess.

Who’s this boy/girl?

Is he/she is… ?

Yes,he/she is.

No,he/she isn’t.

He/She is … .

(设计说明:Game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加深对新句型功能的理解,同时又紧扣教材中一些感叹词、感叹句的运用,较好地突破了知识点。)

(三)Practice:

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自己的全家福,给学生做示范:

T:Look.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e .

This is my grandfather.

This is my grandmother.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本环节让学生体会到了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既包含了对学生听力、反应、分析能力的培训,又增加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11板书设计

Unit2 My Family

PartB Let’s talk

Who’s this boy? He’s … .

Who’s this girl? She’s… .

相关期刊更多

软件工程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教育厅

信息安全研究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