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 创新思维 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教育研究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的弊病:“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既是国家和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现代教师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兴趣

创造力是需要培养的。而在过去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师生以大量的精力投入分数争夺战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出题,学生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习惯于服从老师。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是从提高学生的成绩出发的,学生则习惯于在题海中转圈子,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进一步诠释,新型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新理念、积极探索,让学生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状态之中。同时,在课堂里,以树立长远目标增强学生创新的内驱力,以新鲜感、愉悦感、充实感、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在困难挫折面前锻炼他们的顽强坚韧、锲而不舍的坚持性,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激起浓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他们养成热情、独立、自信、乐观、幽默、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等良好的创造个性。

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表现为能够迅速地思考并准确地求得结果。它包括:1.发现问题的敏捷性。即能在平时的观察或在一般不为他人所重视的现象中,敏感地发现、快捷地提出问题。2.思维过程的敏锐性。即迅速地意识到问题的性质、意义及解决这一问题的要害或立足点。3.得出结果的敏捷性。经过冷静缜密的思考,科学的分析,合理的选择,迅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三、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是一切在形式逻辑基本范围内所不能包容,而在创造过程中又发挥着有效作用的思维形式。语文学科承担着比其他学科更加重要的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这种非逻辑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

1.创设情境,唤起想象。

2.填补空白,发挥想象。

3.异想天开,拓展思维。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特别是异想天开的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又叫求异性,是以独立思考、大胆怀疑、不盲从、不迷信权威为前提的。它强调思考问题时有高度的自主性,独我性,有体现鲜明的个性色彩、个性特长、个体优势的独立创见。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步人后尘,不是停留在前人的结论定律之上,而是能自觉而独立地把握条件和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系、层次和突破口,能超越固定的习惯的认知方式,以带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新角度、新眼光去认识事物,得到独我才有的特定感受,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我注意让学生体会伽利略不迷信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需要多大的勇气,让他们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让一磅重的棉花球和一磅重的铁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它们会不会同时落地,为什么?学生们经过一番思考回答说:“不行。因为棉花球体积大,受空气阻力和风力的影响,肯定落得慢。”从而明白了伽利略的那个结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探求新知的欲望,让他们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五、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合作是共同参与讨论、交流并完成任务的一种学习方法,探究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一个创新过程。有了合作探究,学生的思维才变得灵活而敏捷,我们的课堂才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状态,才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稍微留心一下,你会发现:在小学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问题,一个学生想出了解决办法,其他人就不会再去想别的办法,思维就此搁浅;一个人对某一事物谈出了自己的观点、体会、感想,其余的学生就会紧随其后,造成人云亦云的局面。因此我们应常常提醒学生: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引导学生:1、同一任务,用多种方法解决完成。如:学生记“虑”字,有的说,虎字的“几”换成心字底;有的说,虎字头加个心。无论是前面的换一换方法还是后面的加一加方法,都很好地记住了这个字。对于这种现象,老师应给予支持和鼓励。2、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表达。如教学《王冕学画》一课时,当教师问到“要是能把它画下来,那该多好哇”中的“好”是什么意思?有个学生回答说:“画下来,天天可以看荷花。”“还有别的意思吗?”教师启发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各抒己见:“画下来,可以让别人看。”“画下来,可以跟湖里的荷花比一比,看谁美?”……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求异思维的反映,它促使学生相互激励,情绪活跃,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尝到求异、探索的乐趣。

时代在发展,我们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探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科学途径,为未来、为民族、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