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饮食养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范文第1篇

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说:“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认为夏季天气炎热,汗流浃背,容易损伤阳气,伤及心肺。为此,夏季应注重养心保肺,加强饮食的调养,顺应自然调整饮食,以便适应夏季气候的变化,以利健康长寿。

元代食疗专著《饮膳正要》上说:“夏气热,宜食菽(即豆类)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禁温饮饱食,温地濡衣。”夏季暑热偏盛,汗多耗气伤津,脾胃功能减弱,易患肠胃暑湿病,饮食养生宜清热解暑,益气生津,多吃性凉味苦、辛的蔬菜和豆类食品。

我们要遵守的饮食养生原则:首先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天热出汗失水,使人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继而使氮排泄增加,从而使人体常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一些豆制品、蛋类、绿豆、白木耳、海蜇、海带、芝麻酱、奶类、鱼、虾、鸡等,这些食物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比较清淡。

其次要适当补充水分、维生素和无机盐。高温会使身体代谢加快,大量出汗,汗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随汗液排泄而耗损,从而导致机体的耐力、抵抗力降低。致使身体出现疲倦乏力,头昏口干,食欲减退等情况。由于血溶量减少促使肌肉痉挛,血压增高,引起中暑等病症。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补充水分和产热较少而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食。应多食西瓜、西红柿、苋菜、豇豆、小白菜、黄瓜、小米、猪瘦肉、动物肝脏、鸡蛋、牛奶、绿豆等,以补充营养,增加体力。但是要注意饮水不能一次过量,应掌握少量多次的饮水原则。老年人不宜过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冻食物,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和有损消化功能。

夏季人们常会食欲下降,导致消化能力减弱。所以在饮食调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绿色、白色、清香和淡味、酸甜味为宜),以增进食欲。多食新鲜绿叶蔬菜、时令瓜果、凉拌菜及芝麻酱、绿豆芽、绿豆汤等。在做菜时,适当加醋加姜,不但可增加风味,而且有减少维生素的损失及杀菌、消暑、提高食欲等作用。老年人还应注意少吃或不吃油腻食物,忌生冷、不洁瓜果。

夏季水分的补充,除饮白开水外,各种饮料也是不可缺少的。饮料有吸收热量、补充水分、消暑解渴、清心醒脑、生津除烦等作用,如果搭配合理,还有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其他营养素的功能。

夏季常可自制饮料,以解渴消暑,今择几则介绍如下。

①绿豆汤:绿豆不要煮烂,加白糖。根据具体条件和生活习惯,调整绿豆、水、糖比例,凉后代茶饮。

②盐茶:精盐6毫克,新鲜开水500毫升冲泡,凉后饮。有祛热解暑、补液止渴的作用。

③酸梅汤:乌梅15克,洗净,加水500毫升煎汤煮沸约20分钟,滤去渣,加白糖适量,凉后饮用。生津止渴。

④山楂茶:山楂洗净,切片,加水煮沸5至10分钟,加白糖适量,放凉后饮用.

⑤双花茶:金银花10至20克,加白糖适量,置于杯中,开水冲泡,凉后即可饮。

夏季天气炎热,胃肠功能受到暑热刺激后相对也会减弱。为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应选用具有滋养补益,抵御暑热侵袭的食物,这也是夏季的饮食养生重要一环。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指出,食粥一大碗是夏季最佳饮食。如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到粳米中一并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

夏季蔬菜品种很多,如果要从人体消暑、平和、清凉角度来采购蔬菜,那么以黄瓜和西红柿最具有保健作用。西红柿甜酸适中,烹调凉拌都鲜美可口且营养丰富,其中含维生素C最多,而且不容易在烹调时被破坏。据计算,成人每天吃300克左右西红柿,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根据中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西红柿也是一种良药。西红柿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功能,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降低血压的作用。最新科学研究发现西红柿含有一种番茄红素药用成分,可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癌,同时具有抗衰老作用,常食可以使人延年益寿。

饮食养生范文第2篇

谨和五味

五味,是指饮食物的五种滋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可以补益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其味不同,对脏腑的作用也有所侧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所云:“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人心,甘先入脾,辛先人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五味对五脏的影响有主次之分。

若五味偏嗜就会造成相应脏腑的功能失调,出现多种病理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详细论述了五味偏嗜给机体带来的影响,“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苦(原作‘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原作‘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里说明饮食五味太过,也是损伤五脏精气的重要原因。

《黄帝内经》不仅认为五味入五脏可养五脏,而且还有五味太过可伤五脏这一相辅相成的理论,可见饮食养生必须依照“谨和五味”的要求,使各种食物合理搭配,谷肉果菜五味调和,不能偏食过食,才能“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所以《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指出饮食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搭配,才能使人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此外,现代人在日常饮食中多以肥甘厚味为多,这就引起与之相关的很多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也指明了过食肥甘厚味的不良结果,其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长期进食高热量饮食,会使阳热内盛,久则可多发疔疮,而且得病就像手持空虚之器受物一样容易,从而强调了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多肥甘厚味,也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荤素搭配。即进食时,应有荤有素,合理搭配。因此,全面的饮食,适量的营养,乃是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食饮有节

《素问・上古天真论》在论述养生法则时提出“食饮有节”,可见“食饮有节”对养生的重要性。节,是指有节律、有节制。“食饮有节”的养生法则包括“饮食定时定量”和“寒热温凉适宜”两个方面。

饮食定时定量

《吕氏春秋・季春纪》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即饮食的摄取宜定时进行。《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即饮食定量、适度饮食,既不可过饥又不可过饱,尤其不要过饱。饮食过饱,则会导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素问・生气通天论》)。饮食过饥,则会出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味》)。

寒热温凉适宜

饮食养生范文第3篇

《饮食正要》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爽,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金匮要略》也指出:“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其依据就是四时气候对人体脏腑和气血的影响,以及“以脏补脏”的理论。例如,春季肝气较盛,不宜再补。

早春,人体的阳气亦随之升发,新陈代谢较为活跃,人体的血液循环渐渐增强。因此,机体的营养结构要随季节的客观规律进行调整。那么,我们的饮食该作如何调理呢?

一、进食高热量、优质蛋白食物

早春时节气候很寒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结构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物制品外,还可选择用糯米制品、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食物,以便及时补充能量。寒冷还可以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导致抵抗力降低而致病。所以,早春期间还需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虾、鱼肉、牛肉、鸡肉、兔肉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丰富的蛋氨酸,而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的功能。

二、摄取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

早春是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加上细菌,特别是病毒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袭人体而致病。所以,早春还要摄取足够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富含维生素D的小白菜、雪里蕻、柿子椒、番茄等深色蔬菜,以及柑橘、柠檬等水果,因为维生素D具有抗病毒的功能。还要摄取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韭菜、空心菜、沙棘果、杏、芒果、红心白薯、南瓜等,因为维生素A具有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从而能抵抗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还要摄取富含维生素E的青色卷心菜、花菜、芝麻等,因为维生素E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的作用。

三、注意增甘、少酸

饮食养生范文第4篇

孔子坚持“五不吃”

早在一千多年,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就对孔子的高寿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那么能够度过七十三个春秋的孔子,高寿的秘诀何在。这里仅仅觅一觅他的饮食养生之道吧!

孔子在起居饮食上很讲究。吃饭睡觉都有一定规律。不到吃饭时间不进食。孔子很注意食品卫生。他有“五不吃”:即粮食发霉变质不吃;鱼肉腐烂不吃;食物变色不吃;气味不正不吃;烹调不当不吃。由于他讲究食品卫生,坚持“五不吃”,避免了许多疾病。孔子还曾说:“不多食”、“食勿过饱”,这也完全符合“少吃增寿”的原则。孔子是个“美食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得可口,对身体大有好处。当然孔子并不排斥粗粮。

朱元璋与腊八粥

关于腊八粥,有许多传说,其中一个传说与朱元璋有关。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给财主放牛,经常挨饿。有一天,他在一间小屋里发现了一个老鼠洞,心想抓个老鼠来充饥,便伸手掏了下去,挖到深处,发现里面竟是一个“小粮仓”,有大米、芋艿、玉米、豆子等。他把这些粮食取出,煮成一锅粥,吃得非常香甜。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每天山珍海味,吃得厌极了。腊月初八这天,他忽然想起了旧事,于是传命御厨以各色五谷杂粮煮粥进食,食后大悦,因此将这种粥赐名为“腊八粥”。

康熙主张节饮食

康熙认为,人到老年齿落发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生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他从来不相信术士们所宣扬的人能够长生不老的骗人鬼话。

康熙在养生方面提供“恒劳而知逸”称:“圣人以劳得福,以逸为祸也”。在饮食方面,他主张:“节饮食,慎起居,实祛病之良方也。”“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变食。”并说:“高年人饮食应当淡薄,每兼菜蔬食则少病,于身有益。”

乾隆饮食有规律

我国历代封建皇帝中最长寿者是八十九岁的乾隆。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享受了数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乾隆饮食很有规律。饮食多以新鲜蔬菜为主,肉类、野味少而食之,并且从不过饱。乾隆喜欢茶,对饮用水(御用西山泉水)十分讲究。他还效法祖父康熙,从不吸烟。

乾隆一生养生有法,年近九十尚思路清晰,自号“十全老人”。

白居易常吃素食

我国唐代的一些著名诗人,大都是英年早逝,唯有当时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活了七十四岁,是唐代享有盛名诗人中,首屈一指的高寿者。白居易之所以能够长寿,是与他的养生之道分不开的。

白居易的生活很有规律,注意饮食健康。他常吃素食,每年正月、五月、九月都吃素食,号称“三斋月”。他在诗中写道:“自从九月持斋成,不醉重阳十五年”,可见白居易不仅经常吃素,而且也很少饮酒。这些都与白居易长寿有关。

孙思邈主张少食多餐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长寿学者。高寿一百零一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将养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长寿老人。

孙思邈既提倡食疗又主张药治。“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道,唯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他认为食养可强身防病,延年益寿。

孙思邈主张饮食清淡,注意节制,细嚼慢咽,食不过饱。“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他认为“饱食终无益”,少食多餐有益健康,这与现代老人养生理论完全一致。“清晨一碗粥,晚饭莫叫足。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这正是孙思邈高寿的经验之言。

陆游养生爱吃粥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诗颇多,留给后人有9000多首,而且是诗人中的寿星,他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竟活到八十五岁,既使在现在也是高寿的了。

陆游食粥养生有诗为证:“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这首诗中,可见陆游对吃粥是乐此不疲的。

食粥能培养胃气,滋生津液,容易消化,最适合老年朋友。

朱丹溪“节养”为要诀

朱丹溪出生于公元1281年,卒于1358年,享年八十七岁,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养阴论的倡导者。他创立了“阳常有余而阴不足的体质”说。

朱丹溪倡导无论治病还是养生,都以养阴为主,其中以节饮食和节为其主要方法。

饮食养生范文第5篇

1.饮食养阳春季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的时候,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以顺应季节的变化。一般而言,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人们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果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往往会出现助阳出火的弊病。平补的饮食适合于健康人和病弱的人,如荞麦、米仁等谷物,豆浆、绿豆等豆类,苹果等水果,还有芝麻、核桃等,这些食物长期食用一般也无不良影响,即使阴虚、气虚、阳虚、血虚的人也可食用。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如梨、莲藕、荠菜、百合等。

2.饮食养阴在春季,人们可根据自己阴虚内热的体质状况,进行灵活的营养和饮食调理。阴虚者原来患有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后,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 ml,分3次服用;或将牛奶250 ml煮开后调入蜂蜜50 g、白芨6 g,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的体质者可选食大米粥、米仁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海蜇、肉松、腐乳等食物,以消火,改善怕热的感觉,切勿食用太甜太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病中或病后初愈的阴虚者应以清凉素净、味鲜可口、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帮助胃口恢复。

3.饮食养热早春时节气候仍很冷,寒冷刺激甲状腺,可引起功能亢进、消耗热量,使人体耐力和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人体为了御寒,也需要消耗热量来稳定基础体温。所以早春期间的饮食构成应以高热量饮食为主。除谷类制品外,还可多食糯米制品,如黄豆、芝麻粉、花生、核桃等,以便及时补充能量供给。寒冷还可以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虾、鱼肉、牛肉、鸡肉、兔肉等。这些食物中含丰富的蛋氨酸,具有增强人体耐寒力的功能。

4.饮食养脑到了春天,凡有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早已指出的“春气者诸病在头”。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 g;或用香蕉皮100 g水煎代茶饮;还可用芹菜500 g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或用芹菜250 g、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或将生花生米浸泡在醋中,5 d后,每日晨空腹吃10粒。这些饮食也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5.饮食养脾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人们在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的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之物。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的生长期早于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维生素,可食用以补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6.饮食养肾春天这个舒爽的季节,是肾功能不佳患者进行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根据中医师临床经验发现,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初期恶化与肾病末期患者的疗效皆可达到六成以上。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建议食用蔬果清淡食品,如山竹、莲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至于常人,若想要在此时进行保肝健脾及固肾者,可服用以山药、白果及芡实为主的“健脾固肝粥”,以白木耳、枸杞子与猪肝为主的“春天养肝汤”及白木耳、莲子、枸杞为主的“春天养肝固肾汤”及冰糖大麦茶。

7.饮食养胃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疡也易在春天发作,所以有胃病及十二指肠溃病病史的人春季在饮食上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鸡汤、鱼汤、牛肉汤及菠菜、豆类、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上述食物有较强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可形成气体、引起腹胀,增加胃肠负担。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热后于饭前空腹服,每日100 ml,分3次服用;也可将新鲜的青色卷心菜洗净、捣烂,用消毒纱布绞汁,服时稍加温,每日2次,15 d为1疗程。或用牛奶250 ml,煮开后调入蜂蜜50 g,白芨6 g,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

8.饮食养气中老年慢性气管炎也易在春季发作。春季自然界的阳气升发,人体之阳气亦随之而升发,此时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在饮食上也需注意,多食用些葱、荽、豉、枣、芪等,以扶助阳气。饮食防治方法:宜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补肾、养肺功效的食物,如枇杷、梨、莲子、百合、大枣、核桃、蜂蜜等,以减轻症状;忌食海腥、油腻之物,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葱、蒜等)及过甜、过咸食物也宜少吃,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

9.饮食养病春天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所以,人们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柿子椒、西红柿等新鲜蔬菜及柑橘、柠檬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也应食用,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如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

10.饮食养神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在春天会感到疲乏,即所谓“春困”,而饮食调理能解除“春困”。理想的饮食安排是:早餐摄入的热量最多,中餐次之,晚餐最少。常吃水果和饮果汁也有助于“养困”,因为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而钾是帮助维持细胞水分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钾的缺乏会使人感到软弱无力,也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葡萄干、香蕉、苹果中都富含这种矿物质。